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藝術理論讀書心得通用

藝術理論讀書心得通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9W 次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啓發時,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麼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藝術理論讀書心得通用,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藝術理論讀書心得通用

藝術理論讀書心得通用1

時間過得飛快,想想自己工作也已二十幾年了。送走的學生也是形形色色,各有各的樣,也體會到了作爲教師的酸甜苦辣。總覺得現在的學生真是越來越不好管,工作壓力越來越大。曾幾何時漸漸和瀟灑自如越離越遠,苦和累成了每天的必修課。

前不久看了《魏書生教育教學藝術》一書,思緒萬千,感慨不已。既感嘆其教育思想的時代性和切實性,又佩服其教育方式和方法的針對性、多樣性,回顧這些年的教育教學生涯,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爲人師,爲何一些簡單不過的道理在自己身上就不能運用,起不到好的效果"成爲看魏書生書的同時時常徘徊在腦海中的問題。

古人云:知已知彼,百戰不殆。我們的教育又何嘗不是如此,只有瞭解學生才能真正做到教書、育人。綜觀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教師、教育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有知人之明,能察覺學生思想深處的奧祕,能觸摸到學生感情的脈搏,他們的心和被教育者是息息相關的。也只有這樣的教學,對於教師和學生來說纔是一種幸福和享受。反思過去,作爲教師,自己的責任心很強真是把他們都當成了自己的孩子,對他們嚴格要求,關愛有加;可是今天想來,自己對他們又瞭解多少呢?又有多少時間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朋友那樣與他們聊天、談心,真正走進他們的心靈?

在瞭解學生方面,我們也往往是從學生學習態度、行爲習慣的表現上簡單的瞭解和簡單的評價學生,對那些上課認真聽講,下課也不調皮搗蛋的孩子老師當然是越看越喜歡,也自然給他們的機會多一些;而那些所謂的"不討人喜歡的孩子"有時就被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忽略了。長此以往,孩子的發展當然是越來越失衡。這些都是我們所不願看到了。因此教師不僅要了解學生思想、行爲變化的特殊規律,而且要了解學生思想、行爲變化的普遍規律,不僅善於把精力花在偶然的個別事件的處理上,更善於把主要精力用在帶有普遍性、規律性的問題上,從而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學了魏書生的有關理論,現在漸漸認識到了學生的心靈都是矛盾的統一體,好學生和後進學生的區別只在於頭腦中是非,好壞排列的順序及比例不同而已。正是因爲後進同學上進心的幼苗小而枯黃,有的常常被壓在石頭下,才更需要教師的同情、關注和扶植。懂得了這些理論知識,我在具體教育過程中加以運用,果然效果明顯,某些平時不聽話的同學,調皮的同學經過一階段的努力,都有了較大的進步,與學生的情感交流也更和諧了。

隨着社會文明的不斷髮展,教師的角色地位也在不斷地變化。以前教師說的,學生就得無條件的服從,無條件的執行老師的安排。現在我們更多的是關注人文性,也在不斷提倡"人性化服務"。說到底其實我們的教育更應人性化,我們一直在說:要蹲下身子和孩子說話,就是要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平等性。老師也是從學生時代走過來的,學生的今天就是老師的昨天,學生犯了錯誤時的心情,老師通過回憶自己當年犯的錯誤時的心情就能認識更真切一些。這就是魏書生說的"用回憶的方法去感知"。

讀魏書生的書是一種享受,讀魏書生的思想是對自身思想、靈魂的提升和昇華,讀了魏書生的書才知道什麼是教書育人,什麼是爲人師表。

藝術理論讀書心得通用2

跟崗培訓期間,宋老師送給我們的書中有一本是《中學語文名師教學藝術》。我如獲至寶。

讀《中學語文名師教學藝術》這本書是讓人愉快的,其中我最受啓發的是錢夢龍老師的導讀藝術部分,即全書的第一部分。

在理論與實踐上,錢先生都展現出一副"舉重若輕,行雲流水"的姿態,真讓人神往。錢先生是一個在語文教學上有大抱負的人,經過孜孜以求的努力,經過寂寞與痛苦,他終於達到了一種高度——"舉重若輕,行雲流水"。正如武林高手,輕輕一措手,實已蘊涵深厚內力,能將理論與實踐如此出色地結合,確實讓人歎服。

不同的老師,不同的教育,不同的結果,但對學生的影響都是終生的。一件件事例,一遍遍反思自省,也使我對教師的責任有了更加清醒的認識。語文教師的責任不僅僅是指導學生學好語文,更應該重視對學生心靈上的關懷,對學生個性發展的關懷,尊重差異,尊重個性,尊重天性,尊重人格,激發學生的自尊心,激起學生的自信心,激勵學生的上進心,使學生的潛能和個性獲得充分發展,讓心靈之花充分地綻放。

信息時代高速發展的今天,知識更新是如此之快,我們教師就應該及時更新觀念,多一些探索,讓教學方法、教學情景適合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滿足學生在原有知識能力上有所提高的需求。教學中,少一點權威,多一分民主;少一點統一,多一分個性。少一分歧視,多一分尊重,讓學生生命更鮮活。生活中,給孩子創造活動空間,讓其擁有奇特的幻想,多一分主動探索,勇於創新的'精神,讓學生主動去迎接挑戰。

作爲老師平時要經常從自己的教學實踐出發,總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當然,要每個同仁都認同你確實也是比較難的,但不管如何,這些都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在於,我們不能搞花架子,弄形式,爲改革而改革,今天弄出個什麼法,明天發明個什麼模式,這些其實是非常可笑的,而發生在具有較多知識的語文教師身上更是可笑。可是,我們常常在不自覺中就犯了這樣的毛病,以後應引以爲戒。錢先生也一直強調不要在一些概念上作過多的爭執,他本人就很不在乎別人在概念上對他的"導讀藝術"的指責,正如他自己說的,能把學生教的聰明瞭,這樣的教學法就是好方法。這實在是舉重若輕的一句話,是高手的"四量撥千斤"。所以,像錢先生這樣從教學上升爲理論高度固然是好,但假如暫時達不到這種境界,也不要硬要弄個什麼名目來表明自己的教學改革的立場。紮紮實實地教書,能帶領學生走進文學的殿堂,這就是最好的教學方法。

錢先生說:"我是一個精神上的長途跋涉者,我的腳下永遠是起點。"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將以此勉勵自己。

藝術理論讀書心得通用3

如果你心中存有關於思考、學習、組織創新、組織變革等疑惑的話,那麼在《U型理論:用心靈的力量改變學習的本質》一書中,會找到相應的答案。作者是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奧托夏莫,和彼得聖吉一起研究學習型組織方面的理論和實踐,彼得聖吉是《第五項修煉》的作者。

本書一千多頁,讀起來令人生畏。前前後後看了三週,中間有擱置幾天未讀。出現不符合我閱讀習慣的詞語閱讀中就跳過,如下載、暫懸、晶透化、未來之涌現等。爲了儘量去理解作者的觀點,決定寫篇讀書筆記。試圖從作者的觀點、核心思想、如何聯繫實際加以應用等方面去着手寫筆記。看完恆大的球賽,一直寫到12點。中間不斷的回頭去看讀書時的書摘,不明白的重看了重要章節,然後放下睡覺。清晨醒來,昨夜的內容又重新涌現出來,突然一下子覺悟了。U型理論不正是描述了放下然後安靜然後深度關注然後領悟的狀態嗎?當我在晚上寫筆記的時候因爲未有感知所以處於下載狀態,睡覺就是將問題放下處於暫懸的狀態,當清晨去除一切雜念後出現領悟,不就是處於晶透化的狀態嗎?當獲得了領悟後知道我該如何去改善自己的思考方式不就是未來之涌現嗎?U型理論不是玄而又玄的學說,而是對思維過程客觀規律的總結。相比觀察客觀世界,認識我們的大腦是如何工作的,創意是如何產生的更加困難。通常我們無法說清一個想法如何產生的,那麼有效的思考和不斷的進行創新是非常困難的。我們無法理解一些傑出的人物,爲什麼會有那麼多奇思妙想,爲什麼一些企業或組織可以不斷變革創新,走在時代的前列,那麼閱讀本書會讓你有所收穫。

U型理論的核心思想是開放的思維、開放的心靈和開放的意志。當人們放棄固有的想法、實踐甚至身份,通過傾聽觀察看見不可見。進行更深層次的關注、感知和領悟。激發自我內在狀態,釋放出巨大的力量,接受高度模糊、不確定,面對不可想象的問題,嘗試不可能。

U型過程實現的七個步驟:1、意識2、觀察3、感知4、在當下5、晶透化6、建立原型7、執行。譯文來自美語語境,有點艱澀難懂。不過孔子《大學》"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有助於我們理解七個步驟。知道應該達到的境界可以使自己更加堅定,志向堅定才能鎮定不燥,靜而不燥才能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思慮周詳,思慮周詳纔能有所收穫。

如何才能達到這種境界?需深刻理解觀察、傾聽、交談的含義。造物主賜予人類眼睛、耳朵、嘴巴這些器官是感知世界的,而當人類成長進化獲得知識和經驗後,這些器官的功能不再被很好利用。觀察三境界:看不到變化,看到不可見,看到未來。傾聽的四境界:淺層的習慣性傾聽,批判性傾聽,換位思考的傾聽,接近內在、根源的傾聽。交談的四層次:下載、爭論、對話和當下。當我們的思維繫統禁錮在下載的模式當中,沒有認識到你所看到的(減少了感知和思考);沒有說出你所想的(減少了思考和談話);沒有按你所說的去做(減少了談話和"行動");沒有看到你所做的(減少了感知和行動)。我們需要拋棄陳舊的工具,用嶄新的眼光看待問題。必須放棄傳統的反應和運行模式,深化對世界的注意力和好奇。我們必須將關注的焦點從習慣性地看世界重新定向到關注世界的根源——我們的盲點。唯有和這個根源相連,我們方能接近涌現中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