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道德經》讀後感15篇

《道德經》讀後感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9W 次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道德經》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道德經》讀後感15篇

《道德經》讀後感1

今天終於達到誦讀道德經100遍,總算擺脫了被債主催債的感覺,一鼓作氣來寫個博吧。

但初讀昭昭,多讀昏昏;讀經日益,感悟日損。被顧老師逼着寫博,倒讓我回憶起讀研時候的趣事。

那時,我們戲劇專業總共3個導師,各帶1~2個研究生,總共也就4人。所以,上課都是直接到老師家上的,有時上課是討論名家名劇的文本,有時候老師放碟片。看碟片當然是很開心的,不料看到興起處,老師遙控器一拿,“咔”就暫停了,“這一段咱們來分析一下!”頓時就懵了。畢竟看碟片的時候是投入情感在看戲,需要的是共鳴效果;忽然大腦要切換到理論剖析,轉爲邏輯思維,大腦處於空白狀態,不得不快速搜尋大腦每個角落回憶可用的情節並找到可用的理論框架。再接着看碟片都有點抖抖索索的感覺,不時用眼角餘光看看老師是不是要拿遙控器,也試圖調動一些腦細胞在看劇同時做些分析,但後者基本上很難做到,老師暫停的時候,我們4人總是處於茫然狀態,而且看得很不盡興。

讀道德經寫博的難也在此,讀經時,隨着遍數增長,愈發如小和尚唸經般有口無心,按照顧老師的理論是無需用腦,但總結出東西寫博卻少不得要用腦,兩者切換,不免恍兮惚兮。

姑且勉強擠一點“牙膏”:

道德經有言“爲學日益,爲道日損”,感覺這是顧老師最爲津津樂道的句子之一。而我個人的感悟恰好可以倒過來說,即“日益爲學,日損爲道”。

在人生的最初階段,因爲我們的身體、生活狀態是“日益”的,所以我們的精力會更多地甚至全部地投入在外在的東西中,比如“爲學”,比如追名逐利。那個階段,我們志得意滿、意氣風發、揮斥方遒,相信人定勝天,相信事在人爲,相信“我能”。但是當我們的身體、事業、生活的其他方面在慢慢走下坡路即“日損”的時候,大家又會不約而同地轉向內在,即“求道”。雖然具體的道各式各樣,也許是儒,也許是道,也許是佛,也許是基督,也許是心理學,也許是瑜伽,也許是別的什麼心靈雞湯,也許就是什麼大法。因爲看到了我“不能”,人的盡頭是“神”的開始,是“道”的開始。

《道德經》讀後感2

《道德經》強調尊重自然規律,順應潮流。“人遵法,地遵法,天遵法,路遵法。”道即法,法源於自然。人只有遵循自然規律纔能有所作爲。違反自然規律必然要受到懲罰。工業發展造成的環境污染直到今天才被認識到。教育也是如此。只有遵循教育規律,孩子的成長規律,順其自然,因材施教,纔能有效。《道德經》說:“教學無字,無爲之利,天下所希冀。”教育不是讓老師多教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己去學習,去體驗,收益會更大。

《道德經》用簡單的辯證方法論審視世界和生活,多次強調“做而不猶豫,生而無有,行而不依靠,行而不生”。一個人做事要腳踏實地,不求華麗的辭藻;有所作爲,不能居功自傲,應該謙虛謹慎,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自己是最難的,所以說“知人者智,知友者智”。很多人犯錯,往往是因爲缺乏自知之明,帶着一點點成績得意忘形;如果你遇到一點挫折,你就會失去信心。

《道德經》用辯證思維審視人生的不幸與福報。所謂“不幸靠幸福,幸福靠不幸”。因此,人們應該爲和平時期的危險做好準備。事情順利的時候要想到自己會遇到的各種挑戰,讀完覺得困難的時候要想到美好的未來。《道德經》也告訴人們,有一件事是可以通過犯錯來避免的,那就是我們常說的“知足常樂”。“罪大惡極

《道德經》最後一章說:“信仰不美好,善言不可信;好人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知,知者不知。天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勿爭也。”真實的話不華麗,華麗的話不真實;好人不善於辯論。人們不一定善良;真正有知識的人不炫耀,自以爲什麼都懂的人不一定有知識;自然法則是讓萬物受益,而不是傷害;高尚的人的準則是默默工作,不與人競爭。我覺得應該以此爲座右銘:不要聽華麗的詞藻和美麗的奉承;不炫耀,好好學習;努力工作,謙虛謹慎,爲人民做力所能及的貢獻。

《道德經》讀後感3

晚清名臣曾國藩說“不爲聖人,則爲禽獸。”孔子是儒家的開山鼻祖,被尊爲聖人。自古讀書人最欽佩最嚮往的就是成爲聖人。

那麼怎樣才能成爲聖人呢?聖人之師老子在《道德經》七十一章中有言道:“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聖人無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老子認爲聖人是無病的,即沒有錯誤,之所以能沒有錯誤,是因爲聖人把自己的錯誤當作一回大事,知道自己的錯誤就立即想辦法改正,於是錯誤就化爲烏有了。後來孔子也說過相似的話便是婦孺皆知的名言:“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爲知也。”

這樣要求聖人究竟對不對呢?先舉幾個例子。上古時期三皇堯舜禹當政時,官府前都設有一面鼓,供百姓擊鼓後當面對他們指出時政的弊病。朝野裏諫臣成羣,暢所欲言,執政者的過失因及時改正而政治清明,國泰民安,所以三人直到現在還被尊爲治政的大聖人。也聽說春秋時期的衛大夫賢臣蘧伯玉,每天都要反省前一天的錯誤,並記錄下來,警戒下次絕不重蹈覆轍。以至於到了他知天命的那年,前四十九年的過錯都被糾正,他憑着五十年的堅持硬是把自己鑄成完美無缺的聖人,也把衛國治理得井井有條,外安諸侯,內得民心。就是孔子也常常對他讚賞不已。接着就是在論語裏留下醒世名言的曾子,他說吾日三省吾身。不過他本人還真是一位言行一致的君子。

《孔子家語》裏有一則故事,說的是曾子被父親打了一頓,被打時他不但不勸父親住手,反而叫父親盡力打,還自以爲是孝。後來孔子指出他的行爲是愚孝,差點陷自己的父親於不義之中。曾子聽後恍然大悟,立刻承認自己“參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謝過。這個故事中曾子先行愚孝而自以爲盡孝,用老子的話說就是“不知知“,是“病”;後來他在孔子的點破後能意識到錯誤是“病病”,最後他改正錯誤乃是“不病。”

從幾個例子看來,不論誰想成爲聖人,都得重複三個過程,一是普通人難免要犯錯誤;二是及時發現錯誤;三是改正錯誤;只有不斷地重複這三個過程,才能完成人格的昇華,從一條平庸的毛毛蟲羽化成靚麗的蝴蝶!

《道德經》讀後感4

《道德經》又稱《老子》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所作,是道家思想來源也是世界上除《聖經》以外被翻譯的最多的經典名著。經過爲期一年的學習,我對道家少私寡慾,知足不辱等境界有了更深的體會,以下是我的感悟。

道家講究無爲而治。如書中所說“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是說人們相互之間各幹各的事彼此之間並無交集,僅有附近的雞犬之聲能夠聽到。老子期望國家按照小農經濟發展,人們的生活自給自足且不需要社會交際,以此來避免人本身的私慾以及一切能導致國家破裂的消極情緒。如果我們單從國家的角度來看無爲而治貌似是不現實的。可是我們從生活的角度來看,平凡未嘗不是一種幸福。隨着我們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追求生活的幸福指數,而少私寡慾生活過得平平淡淡,沒有大起大落,有一顆平靜的心其實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一件好事。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善良的人就像水一樣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處在人們所厭惡的地方可是更接近於道。高尚品德的人做有利於衆人的事而不與爭,處在卑下的`地位但他的做法是值得人們尊敬的。我們生於這樣一個快節奏的世界,有時候可能需要保護自我而不得不做一些自我不喜歡的事。可是我想說,幫忙他人堅持謙卑的態度也未嘗不可,也許你會失去一些東西,可是回報卻是無窮的。

“貴以身爲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爲天下,若可託天下”這句話是說把自我當做天下,那麼天下就能夠寄予他了:把天下當做自我的生命來愛惜,那麼天下就能夠託付給他了。我們中國目前仍處於發展中國家,復興之路還有很長要走,而我們正處在國家的頂端,我們需要爲國家的利益不懈奮鬥,貢獻出我們當代大學生的力量。“少年強則國強”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道德經》是我國第一部完整的哲學系統,它經過做人處事以及治國方針向我們闡述了我們應當堅持己身,且長且久等道理。我們生於一個從應對面交際向全面數字化科技化互動的過渡時期,所以我們更需要堅持《道德經》裏做人處事的道理並且沿襲發揚我們中國的文化傳統使之始終堅持我們中國的特色甚至引領世界。

《道德經》讀後感5

每個人都想從書本中汲取點什麼,不同層次的人考慮會有所不同。由於這種差異性的原因,我的眼光從當今移開,去古書中找尋。讀點自己不懂得東西,瞭解一些高深的理論,以期提升自己的素質。經朋友的推薦,找到一本人民文學出版社的《道德經解讀》,試讀之後,雖不甚理解,僅得皮毛,但堅持靜靜看完,零散地記載了些東西。結合現實,生髮些個人的東西,爲我所用。

老子,公元前571 年出生於楚國。本姓李,名耳,李聃是他的稱,而老子是人們對他的敬稱。曾做過小官,職位不高。這和傳統的文人沒有太多的不同,後來辭官歸隱,生活平靜,精通修養之術。據說活了200 歲,是道教的開山鼻祖,都尊他爲太上老君 。他的哲學思想與其他的偉人有太多的不同,我們總說自己缺乏信仰,那麼什麼支撐我們活下去。“道法自然”、“無爲而治”,想探尋一下“道”爲何物。

老子的《道德經》中,說“道”是空虛無形,但不是空無所有。如果從物質層面而言,創萬物的(自然界)是“道”,由自然之道引申到治國之道,再回歸到個人的修身之道,可以說“道”的作用是巨大的。支配一切事物,是一種宇宙萬物存在和發展所依賴的力量。

“道”,是對付應變之術,是法則和智慧,是自然規律。“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不可言說的,它一落到語言上,人就無法理解其超越形象的內涵。”就大的方面,老子的治國之道是清靜無爲的統治方式,就個人而言,我們該成爲一個有“道”之士。

《道德經》告訴我們,“道”是人類自然和社會的法則。其實讀書學習要遵道,做人做事要遵道。安然,順天道,合人道。生生不息,永恆長存。領悟之後,尋求解脫。心浮氣躁的我們,孔子的“禮”“仁”,有時顯得蒼白。莊子亦如老子一樣,看開了,活得坦然。自然存活的愉悅,我亦滿心期待,於是記之。

《道德經》讀後感6

老子在《道德經》中寫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天尤。”上善若水,當屬人生的最高境界。

水是無私奉獻的。古有云:“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哪裏有水,哪裏就會有生命,水作爲生命之源,無私地像萬物獻出它晶瑩的身軀,卻不索取一分一毫。當酷暑籠罩着大地萬物,當連片的土地相繼裂開,水幻化成另一種身姿,從天而降,化爲甘霖,滋潤着生靈。

水是淡泊名利,與世無爭的。莊子曰:“君子之交淡如水。”淡如山中清泉,自然而純潔;淡如涓涓細流,清澈而透明;淡如一畝方塘,平靜而清幽。水,以其低身的姿態,穿行在崎嶇的土地之間,從不與人爭高下,只默默地,悠閒地開墾出生命之園,流出一曲又一曲的佳謠。它沒有虛名浮利,只懂得寧靜致遠,悠悠地流向遠方。

水有其寬廣的胸襟。因爲寬容,纔有了浩瀚無垠的大海;因爲寬容,纔有了那山林深處的溪流;因爲寬容,纔有了那波濤滾滾的江河。包羅萬象,影布水面,給日月星辰一個夢幻的世界。河水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水不擇優去劣,而是以有容乃大的胸懷,接受萬物,洗淨除塵。

水是謙虛,虛懷若谷的。水以其最低的姿態,穿行逶迤於土地山川之中,俯身親吻着那一方土地,即使到最高處,也會找個罅隙縱身跳躍,然後摔個粉身碎骨,回到它賴以生存的寄居所,也就形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瀑布。水從不居高自傲,即使用它的身軀餵養了人們所需的大米,也默默地流淌着,教會稻穀即使豐碩也要垂下頭顱,謙虛地飽含鮮食等待人們的豐割,才造就了人們的一日三餐。

水,不僅是我們的生命之源,也是我們爲人處世的榜樣。人心亦如水,於淡泊以名志,寧靜以致遠的淡然中,陶醉於雲捲雲舒的人生境界裏,漫步於水流低吟的閒情雅緻中,臨溪側畔,靜聽流水嘩啦,細思人生哲理。

上善若水,以其無私奉獻,淡泊名利,有容乃大,虛懷若谷的精神,詮釋人生的品質,它將永遠是人的最高境界,也是我們難以迄及的高度。

《道德經》讀後感7

孟子曰:性本善,荀子曰:性本惡。自古以來,善惡之辯就已存在。人們對於美善的理解不盡相同,但對於美善的追究卻從未停歇。《道德經》有云: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在老子的眼裏,水澤被萬物,卻不與誰爭,即爲上善。這種大善似有一種奉獻自己成全他人的意味,就如同落紅化作春泥護花,春雪化爲甘露滋養大地一般。這種至高境界的善,不僅僅只是道家的追求,佛家的普度衆生以及儒家的仁愛都是在向這種至善無限靠近。

《道德經》第二十七章裏講到: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意思是,聖人經常救贖他人,因此沒有人會被拋棄;聖人常常珍愛萬物,因此沒有什麼東西會被浪費。渡人是一種善,就好像伯樂一樣,能在衆多的馬中挑出千里馬,使它的才美外顯,不至於祗辱於奴隸人之手。愛物也是一種善,這種善對於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有着重要的意義。

在久遠的古代,我們的祖先便與自然達成一種天然的默契。春種,秋收,冬藏,狩獵時不捕懷着幼崽的母獸和幼獸,捕魚時也不用細小網眼的漁網,人們懂得與自然保持平衡。而工業革命至今,人們對於自然地索取有增無減,甚至涸澤而漁不顧後果。最後招致大自然對人類這種無度掠奪和破壞的懲罰,霧霾、沙塵暴、極端天氣等無不威脅着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如果我們能夠早點明白《道德經》中蘊藏着的善物之善,那麼也許有許多的動物還存在於地球上而不是博物館中。

老子還在《道德經》中寫道:與善仁,言善信,夫唯不爭,故無尤。這裏的善,是一種智慧的處世之道。與人相處,要本着與人爲善態度,說話時要真誠誠信,遵守諾言。夫子有言“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可遠怨矣。”即對待自己要嚴格要求,對待別人則要寬容。這樣我們之間才能夠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善有至善但無大小,奉獻社會熱衷公益爲善;尊老愛幼,與人爲善是善;愛護花草,與自然和諧相處也是善。當小善積累如潺潺溪流,再匯入江海,那麼我們所追求的上善一定也會隱於此間。

《道德經》讀後感8

老子《道德經》是一部灰常好的中華珍寶,包含了豐厚的人生哲理。還記得小時分跟着他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時分還不曉得這是出自何處,更別說是什麼意義了。時過幾載,再次看這部道家代表鉅作,固然還是不能完整了解,但是至少有一些些本人的感受。

《道德經》倡導慾壑難填、無爲而治。千百年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無不從這部人類文化史上的聰慧寶典中吸取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華。當今社會科學興旺,社會經濟高速開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肉體財富卻越來越貧乏,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重,我想我們更應該從老子的《道德經》裏面找到本人的人生原則,不與世俗同流合污,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們的心境到達虛靜的狀態,纔會時辰堅持狂妄自大、不驕不躁的作風,纔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務實效。

人們常說:讀史而明鑑,讀典可明智。老子在《道德經》之十七章說“道,常無爲而無不爲”,老子的無爲思想並不是說消極而無所作爲,這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誤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爲,而有作爲。只要“不妄爲”才幹更好地有所大作爲,也就是說“不妄爲”是有所作爲的保證。什麼是“有爲”呢?盡心扮好社會角色,幹好本職工作,擔起家庭義務,就是“有作爲”。是的,在世欲紛爭的當今社會中,如能盡心安心於本職的話,那他的心態肯定是經常處於靜心、淨心的狀態,沒有進入靜心、淨心的心境,他是收斂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馳,心不外思,由是說:靜心、淨心是盡心幹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決條件。

《道德經》可謂言簡意賅,一字千金,字字無動於衷,字字催人深思,足可見老子紮實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來的寫作技巧及慘絕人環的創新才能。實是信服信服!再加上一些經典事例,點睛之筆,妙筆生花,意境深遠,呼應前文,昇華主題,把作者本人要表達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給人無限打動和難過,有渾然天成之感,實乃文章中之極品,古文中之絕筆!

《道德經》讀後感9

“沒什麼,世界的開始”

生命從何而來?父親的精子和母親的卵子都是沒有“生命”的東西,就像我們身體裏的任何細胞一樣。即使它們有其特殊性,但只有結合起來才能形成一個特殊的東西。比如泥與火結合形成陶器,形狀和質地都變了,但本質不變,還是無生命的。從精卵結合到嬰兒,生命從何而來?

人生是什麼?如果生命是健康身體的組合,那麼如果有科學家無縫組合的健康器官,這樣的“人”會有生命嗎?如果是,討論“靈”和“魂”有什麼意義?如果不是,靈魂會在肉體死後死去嗎?如果靈魂永生,他們會去哪裏?

“出名,不是很出名”

語言和名字不能互相附加。我覺得在某種程度上是科學的。賢者的言論在他所處的時代和生活背景下是可行的。但無論是自然還是社會,還是每一個個體,都在變化。比如孔子重視“禮”,是因爲人的心在週末不老,道德相反。《紅樓夢》年,在一個家教嚴格的大家庭裏,是對年輕人自由思想的扼殺。魯迅的反傳統文化是,外國不得不迫使中國人面對戰爭,面對生存困境。在生活如此艱難的戰爭時代,普通人是不可能懂禮儀,談音樂的。在這個世界上,隨着經濟、科技和網絡的發展,人們想要有更多的錢,無休止地追求美、物質和權力,這違背了自然規律。

世間萬物,到了巔峯都會衰落。如果人的物質慾望得不到抑制,一定程度上肯定會阻礙人的思想或精神。所以近代說要復興國學,因爲國學有中庸之道,有敬畏自然之心。比如,人們應該遵守這樣的規則,嚴冬過後,春天一定會到來,嚴冬自然會持續幾千年。所以,人在“知”之後,要採取平和的生活方式,日復一日地探索宇宙中生命的真諦。

“所以,總沒有,我想看它的精彩;經常,我想看。”

就像我的第一個問題,世界上還有很多未解之謎。現實中似乎沒有什麼線索,要找“沒有”。而“無”是神祕的,要從“有”開始仔細考察線索。送東西也有辦法,但生活也有辦法。正所謂“兩者出異名”,“道爲一”,所以“無”也是可觀的。

《道德經》讀後感10

上學期,我們接觸到了國學這一門課程。每個年級的國學課本不同,我們五年級,學的是老子的《道德經》。

一開始,我一點兒也不理解,老子講的道家學。老子說,道非常模糊,它看不着也摸不着,它令人捉摸不清,但它卻是推動世間萬物進化的力量。我就不明白了,按老子所說,那這個道就是無形的嘍,既摸不着也看不着。如果是無形的,它哪來那麼大的能量去推動萬物進化、變化?我認爲,世間萬物的變化,是自然形成的,怎麼倒成了這個無影無形的道所致?老子還說,人在做任何事情時都帶着道,可我做事情時怎麼看都只看到周圍的灰塵,哪裏有道,道在哪裏?我十分迷惑。不過我的這些想法,大家似乎都有。老子是得道高人,他講的話,我們怎麼能一下子就理解得了呢?有時,連那些專門研究國學的老師都不能完全明白老子思想中蘊含的道理。我想:雖然,老子說的大概念、大設想、大道我們不能很快明白,但他從“大道”裏說出來的生活小道理卻能讓我們豁然開朗,發現生活中無處不在的道的道理。

老子說:“有之以爲利,無之以爲用”,這一句就讓我佩服之至,情不自禁地稱讚老子觀察身邊細小事物的能力。這一句的意思是:有形的實體之所以能給人帶來方便,其實是無形的空虛之處發揮了作用。沒錯,你看:一個杯子,水倒進去是杯子裏的空虛之處容納了它,而不是實的那一部分容納它。同樣的道理,一個房子,只有有了房子中間的空地方,房子纔有了它的作用,它纔可以住人。現在,我們想象,空虛之中含了道,那麼,是不是就是道在無形之中幫助了我們?哈!對,就是這樣,這樣一來,老子的話是說得過去的。

經過註釋的指點,加上我自己的理解,也才領悟了這麼一點點,但這卻讓我很有成就感。想到這《道德經》裏還有多少的祕密等着我去發現,不禁讓我悠然神往。我想我愛上了《道德經》,愛上了國學,愛上了中華五千年的文明……

《道德經》讀後感1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部經典作品——《道德經》中的一句話。《道德經》像一束陽光,把萬事萬物的奧祕和爲人處事的規律照得明明白白,讓我心中豁然開朗。

《道德經》告訴我,要尊重事物的發展變化,並注意之間的轉化,並難得可貴地告訴我們該如何去對待自己的人生,以及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過好自己的生活。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這句話告訴我們:過分私愛必然要有重大的耗費,太多收藏必然會有厚重的損失。以前,我從不知道知足,嫌自己的衣服不夠名牌,用的筆不夠漂亮,嫌媽媽不夠優雅,嫌爸爸不是老闆……讀了這一章後,我明白了要知道知足。衣服雖比不上一些同學的名牌,但是是新的,而且很好看,我每次穿着到農村,農村的孩子們總是圍着我看不夠。而我用的筆從不妨礙我做作業,考出好成績。爸爸媽媽用他們的勞動所得讓我豐衣足食,週末陪我爬山撈魚,還能根據我的意願,出錢讓我學鋼琴、唱歌,打乒乓球……可見,我生活是多麼幸福,我早就該知足了,於是,我放下了心裏的包袱,開始知道滿足了,突然發現,我原來可以生活得這麼快樂。

“輕則失根,燥則失君”告訴我,辦事不能輕率浮躁,否則就無法辦成事情。就如去年我準備參加鋼琴考級,剛剛開始,我還沒有一個音符一個音符仔細彈清楚,我就急着用考級所要求的速度去彈快速的旋律,快是快了,可惜一彈快音符就像被揉成團,亂成了一鍋粥。當我看到這一章《道德經》後,發現我彈琴過於草率,我原來的意圖是希望自己能快些達到考級所要求的速度,可是因爲輕率,急於求成,把曲子的旋律都搞亂了。我靜下心來,重新謹慎地把這些音符慢慢“整理”好,很快,曲子就像樣了,慢慢地速度也上去了。終於,我通過了考級。我從心裏感謝《道德經》,它教會了我做事不要急於求成,要按照規律,踏踏實實努力,才能達到目的。

“無爲而無不爲”、“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均是《道德經》告訴我的道理,讓我漸漸明白了我該怎樣對待我的人生,該怎樣對待我身邊的事物。

《道德經》讀後感12

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的人最初一定會大笑;然後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後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林語堂曾經這樣說過。

對於《道德經》,很多人用“博大精深”來形容,對於我這種凡夫俗子,纔在短時間內粗讀了一回讓國內國外深入研究的《道德經》,要寫出一篇震驚全場的讀後感,實在是笑話。不過,在此,我僅表達一下我對看完《道德經》的切身感受。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開頭一句,揭示的是人們的價值觀問題,價值觀不同,人生追求和所遵循的道路就不同。不同的追求,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會。開頭這十二個字是通篇的總綱。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禍於身,免禍於社會的聖人之道。"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是聖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非常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同一條人生道路,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走法。

一是走聖人之道,也就是順其自然,返樸歸真之道。

一是走常人之道,也就是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

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會。這看似是一個簡單的命題,可是,當我們真正選擇起屬於自己的“聖人之路”的時候,卻難免會碰上不少阻礙。當代社會,名與利的追逐太普遍了,要真正做到順其自然,返璞歸真的人又有多少?恐怕大多數人都會持否定的答案。但是,我並不認爲《道德經》是高高在上,遙遠而不可攀的。當我們看透世俗的風景,也許我們會靜靜地看細水長流。在假日愜意的下午,品上一壺上等的茶,細讀《道德經》,感受它對心靈的洗禮也不一定。

老子的《道德經》雖然久遠,但它對於我們的現實意義卻一點也沒有“久遠”的意味。每讀一次,我們就有一次新的收穫。以上僅是我對於《道德經》的一些淺見,我建議每個人都應該讀一讀道德經,這不僅能陶冶我們的素養,也能使國家素養水平整體水平提高。

《道德經》讀後感13

在電子媒體大行其道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電子設備讀書,紙媒書漸有式微的趨勢。但真正喜歡讀書的,還是偏愛紙質版,那柔軟纖維的觸感和那特有的油墨芬芳。

偶然間遇到一本《道德經》,這是春秋時期老子所著,貫穿全書的是樸素的辨證法,老子主張無爲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

書中有很多流傳很廣名句,其中我最喜歡“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所惡,故幾於道矣。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惟不爭,故無尤。” 意思就是最有力量的人就像水一樣,因水能夠與萬物融合甚至常常妥協,所以不會強硬地跟萬物相爭,還能處在大家都不注意,不明顯,甚至人人都不願意去的低下地方,所以才能“海納百川”,這樣的人因爲像水一樣的謙虛,所以行動就會像水,能隨形變化以柔克剛地順應時勢,這就是一位可稱爲“得道而有德”的人了。力量最大的人,會像水一樣地貌似平凡,給人以很謙虛的感覺,就像水一樣的淵博而沉靜,形態可應對方需要,隨時進行萬般的變化,所以不招怨恨,當外界需要他滋養萬物時,他又能全力以赴地付出並不求回報,這纔是最有道德的人,纔會像海一樣贏得萬物所向。

在物慾橫流的今天,競爭與壓力無處不在,很多時候人們習慣了競爭,卻忽視了生活最本真的需求,每天生活在競爭的壓力中,心力交瘁,漸漸迷失了自我……在2500多年前的《道德經》這本著作中,老子已經給出了他的答案:不爭,順勢而爲。老子享年101歲。

世間的事,有時很奇怪,你不爭,不代表你就得不到;你爭,也不代表就一定能得到,我們更多應該做的,就是不斷努力的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修養,這樣等到機會來時,纔能有信心、有能力做好相應的事情,同時也享有從容、閒適的人生。

《道德經》讀後感14

在如今這個喧鬧的社會,一切都是那麼的瞬息萬變。比起像大衆一樣的隨波逐流,我更願意在一個愜意而又安靜的下午,喝着親手沏的茶,手捧着一本《道德經》,去感受古人那時隔千年的智慧。

我很慶幸自己是一名中國人,出生在這麼一個有底蘊的文明古國,這意味着我有更多的傳統文化可以去感受,有更多的文化精華可以去吸收,有更多的歷史可以去領略。讀書無疑是一種感受歷史和文化的好途徑。

比起現當代的這些科幻大作,以及互聯網上如此衆多的小說,我更傾心於古典文學。畢竟那纔是真正有營養的作品。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難免使人們的心變浮躁了,於是人們無法靜下心來去吸收那沉澱的文化,反而熱衷於一些不切實際的科幻網絡小說。可是我們青少年不能隨波逐流,我們應該先了解自己的文化,然後才能幹出一番新的事業。

有一段時間,我也沉淪了,開始盲目追求一些沒有內涵的書。直到那次去新華書店,首先映入我眼簾的便是那本厚厚的《道德經》,我輕輕拿起它,便不想再放手,從此,我便沉浸在智慧的海洋裏。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像和一個高尚的人在對話。”可這本書在我的生命裏起到的是引路人的作用,讀着它時,彷彿時間靜止了,一段慢節奏的時光便產生了。

這本書給我帶來了很深的影響,不僅是因爲書中的智慧,還有那智慧帶給我的心理的變化。以前的我,也許太年輕了,敢想敢做,沒有目的地橫衝直撞,結局總是頭破血流。現在,我依然帶着年輕的激情,依然是敢想敢做,但不同的是,我已懂得了什麼叫腳踏實地,懂得了一步一個腳印,而不是一步登天。

夢想,對於現在的我來說,還是太遠了,遠得連在夢裏都看得不真切。可人的一生,不就是不斷地朝着夢想前進嗎?在這條路上,難免會孤獨寂寞,難免會浮躁,我們應該找到那個照亮夢想道路的指明燈,讓它指引着你,不斷前進,一步一步地,執着地前進。所幸的是,我已經找到了,那就是蘊含着千年智慧、爲我及時照亮遠方的經典著作——《道德經》。

時隔千年的智慧,令我感動。 我很慶幸有這麼一本書,在我的成長中及時的出現,爲我照亮通向夢想的道路。我相信它會一直陪着我,直到我到達那個夢寐以求的理想的彼岸!

《道德經》讀後感15

提及道德經,大家都耳熟能詳,這是一部蘊藏着豐富的人生哲理的經典著作,其中包含以哲學,政治,軍事方面的論述!

道德經的薰陶是在兒子讀四小時被他每天的朗誦帶動的,後來也有幸跟隨學校組織的家長素讀一起打卡,和孩子一起互幫互助而習之。

雖然剛開始接觸時有些枯燥難懂,語感不太順口,不會的地方也虛心請教孩子,但在雒老師的組織和帶領下,不清楚的地方再借助陳琴老師的誦讀,慢慢的就找到了感覺,在班裏素讀打卡羣裏,和大家一起堅持每天誦讀一段,也在每週三的家長志願者統計時鞏固一遍,這本書拿起放下,放下再拿起,突然之間就感覺到親切,每當在某個地方看到有道德經中的典句,就有一種激動的心情!在道德經中多次提到“無爲”,我覺得無爲就是順其自然的把當下的事情做好,那麼用在我們爲人處世上,就是讓自己對待別人要寬容大度。“無爲”不是讓我們什麼事都不去做,而是不去做不符合自然規律的事情,只要不違背自然規律,你所做的其他事就是無所不爲的,“無爲”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

又如“少則多,多則惑”其實就是說自己無論在學習中還是工作上,集中在一個點上努力下功夫,長此以往纔能有所收穫,如果像蜻蜓點水,這裏一下,那裏一下,反而會一事無成,終會無所收穫!就像現在盛行的“抖音”,那些百萬粉絲所關注的網紅,其實她們就秉承着做垂直領域,就是老子所說的,在某個點上下功夫去努力做好一件事,成功的機率就越大!

就拿讀書這件事說吧,有很多人讀幾天感覺沒啥收穫,就給自己找理由放棄了,“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事”,如果想把一件事做好,就去堅持,也就沒有什麼困難不能被克服了,我們雖不能與聖人相比,至少可以學會堅持,學習老子他老人家做事對事的態度,用無爲之心做有用之事!

對於道德經的體會每個人都從不同的角度結合自己的生活去理解,每個人也在自己的領域去體會和領悟着這經典之作,讓我們大家在道德經中讀出自己的生活感悟,悟之用之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