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培養孩子心得體會

培養孩子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6W 次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麼要如何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培養孩子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培養孩子心得體會

培養孩子心得體會1

聽主題課講座,結合我的家庭生活規律總結如下,我自己睡眠生物鐘已經形成,晚上最遲十點半睡早上六點半醒。起來後做家務,並想一想今天要做的事情,以及當天的菜譜和需要買的食材,做到心中有計劃。中午下班邊做事邊聽學習講座,基本上每天必聽一次。總結自己的生活還比較有規律,主要任務結合生活引導孩子做事也要有規律,從三個方面引導孩子。

一、物品的整理與定位。

五歲起就教孩子整理自己的東西學會分類擺放,衣服、鞋子、圖書、玩具、學習用品分別有固定的地方。同時強調玩過的玩具用過的東西,及時歸位,目前玩過的玩具玩完就走人的現象還時有發生仍需提醒,我也在剋制自己不去代勞。

教孩子在幼兒園中,下了課學會先收拾好自己桌面上的物品再離開座位,防止文具滑落地面而丟失,這樣管理好了自己的文具,避免了丟失。

關於家庭作業,當天要寫的作業本放在書包的最外層,上課用的書本放裏大層裏,回家寫作業時便於回憶起當天的作業。這學期基本脫離了老師在QQ羣裏發作業,家長收到後再告知孩子,翹寶已經能牢記自己當天的任務。並且養成習慣,放學第一件事先寫作業,每天作業完成後都要整理自己的書包,削好第二天上學要用的幾支鉛筆,或是需要帶的物品,然後書包放到門口架子上,第二天早上背上就可走。

二、時間意識培養第一步養成戴錶的習慣。

上週就翹寶不願意戴錶的錄音,和翹寶一起聽,她能理解老師是在向我解答問題,無須我過多的解釋,孩子明白老師講解戴錶的好處,對戴錶不再有牴觸情緒。目前已經堅持一週,早上起來就戴上到學校後摘下,路上意識的問孩子看看時間我們幾點出門看到學校需要幾分鐘,放學時就給她戴上表,約好在幼兒園玩十五分鐘後回家,時間到後提醒她。

給孩子戴錶的'時候,一旁的家長在一邊看到會問我“戴錶幹啥,爲什麼非要戴錶,給孩子管那麼嚴幹什麼”我就笑笑說在培養孩子自己看時間呢,同時慶幸能接觸到家庭教育學習的優勢所在了。

回家後就結合這事和孩子聊,引導孩子發現幼兒園的小朋友有幾個戴手錶的:

“有啊,班裏xxx有”。

“那他戴錶會看時間嗎,還是戴錶只是爲了好看好玩”答“不知道”

“你覺得爲什麼要戴錶”,”答“可以看時間啊”。

“那爲什麼要戴錶呢”,答“爲防止我做事用的時間太長了”。

我說“媽媽並不是爲了逼你每天戴錶,是因爲媽媽現在在跟着韓老師學習家庭教育知識,才懂得這些,正好你快要上小學了,正是培養時間意識的好時機呢。”

三、邏輯思維能力培養。

翹寶在學前課上也接觸過總結規律的學習,如多種顏色、圖形、圖案等找規律填補空缺,利用邏輯狗學習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孩子對規律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四、教孩子做事之前定計劃。

這一方面對孩子來說可能還不現實,先做好自己樹立好榜樣,和孩子一起出門前都會和孩子提前告知整體計劃,或是去超市購物前,在家列好清單,有時候也會根據孩子感興趣的動手操作的事情,引導她應該怎麼做,先說出來每一個操作步驟,再去動手。

五、敢於在孩子面前承認自己的錯誤。

在生活中我也經常有丟三落四的現象發生,這一切孩子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我會坦承自己的錯誤做自我檢討,並就自己犯的錯向孩子做負面例子,引導孩子做事一定要用心,並有計劃有條理。

培養孩子心得體會2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好。要使孩子學習好,第一件事就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俗話說:“五歲成習,六十亦然”。在上學之初就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關係到他一生能否取得學業成就的大事。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項系統工程,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也是學校教育的延續,家、校配合對孩子成長至關重要。俗語講:“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從小事入手,從點滴做起,從培養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開始。爲此,作爲正處於小學學習階段的小學生的父母,我們從小學開學之初就十分注重培養鍾俊傑良好的學習習慣,總結起來,我們着重培養孩子養成下面五種學習習慣:

第一,養成定時專心學習的習慣。學習是一種艱苦的腦力勞動,只有專心致志、全神貫注才能提高學習效率,取得良好的成績。爲使孩子養成專心致志的學習習慣,父母必須認真地看待孩子學習這件事。孩子上學以後,要給孩子準備一張書桌,或者相當於書桌的適合孩子學習的專用的地方,決不能讓孩子今天趴在牀上應付,明天又在椅子上湊合。還要爲孩子安排一段溫習功課的時間。小學生放學比較早,放了學可以適當讓孩子在外面玩一會兒,然後再回家開始學習,最好不要拖到晚上。每天到了孩子學習的時間,全家人都要安靜下來,不要大聲談話、聊天或者閒扯,看電視時把聲音關得小一點,儘量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在這段時間裏也不做令孩子分心的事,如打牌、搓麻將等等,免得激起孩子的好奇心,分散他的注意力。也不要一會兒問孩子學校的事,一會兒批評孩子書包弄得太髒、文具放得不整齊,一會給孩子倒杯水等等,最好是坐下來做些沒有聲響的工作。如果這時父母也能坐在孩子旁邊讀書、看報,那就更好了,這樣,除了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還能給孩子樹立一個愛學習的榜樣。按照上面所說的去做,孩子就會把學習當作生活中的必要程序來完成,每到學習時間,就會主動坐下來做功課,再也用不着父母的提醒、叮囑和責罵了,孩子會很自然地養成定時、專心的`好習慣。

培養孩子專心學習,還得培養他做什麼事情都緊張、敏捷、集中精神,絕不慢慢悠悠的好習慣,做事認真做,做完了就痛痛快快地玩。要讓孩子知道,邊玩邊做作業,並不能減少作業,也不會玩得更多,而且作業沒完成,玩也玩得不痛快。只有儘快認真地完成作業,纔有可能痛痛快快地玩,玩的時間才能多一點。這一點既要講給孩子聽,也要在行動上約束他。規定不完成作業就不能玩,而且堅持不動搖。緊張、認真的習慣潛移到學習上就是專心致志,而懶懶散散、敷敷衍衍的孩子,不僅事情做不好,學習也學不好。

第二,養成按時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做一個好學生必須有學習責任感,而按時獨立完成學習任務是學習責任感的具體表現。一個好學生到了該學習的時候就應該放下一切主動地去學習,應該自己完成的作業決不讓別人代替。但是,由於孩子剛入學,自制力差,還沒養成習慣,一時難以做到,這就要求父母給以督促和指導。雖然工作很忙,但孩子一到五年級的作業我們家長都有有爲他簽名,不管孩子提出什麼理由和藉口,當天的作業必須當天完成,決不允許拖到第二天。雖然辛苦了一點,但在檢查與簽名的時候如果孩子做作業中遇到困難,父母只能給以講解和啓發誘導,鼓勵他自己去克服困難,找到答案,但家長決不能包辦代替。因爲孩子要掌握知識、發展智力、培養不怕困難的堅毅精神,只有通過獨立思考才能做到。

培養孩子心得體會3

孩子的天性是追求快樂,“讓孩子快樂,讓孩子玩”是兒童文學的一個重要目標。

由於二年級孩子識字量還不多,所以我在十月份的課外閱讀計劃是讓孩子們讀《格林童話》,如果沒有《格林童話》的孩子,可以閱讀《安徒生童話》、《伊索寓言》或其他童話故事。還在十月底安排了一次“故事大王大比拼”的班會課。

班會課上,孩子們爭先恐後地舉着手想把自己肚子裏的故事和大家分享。說故事的孩子儘自己的能力把故事講得精彩,聽故事的孩子專心致志地細心聆聽,故事說完後孩子們還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看法,給予故事王鼓勵的掌聲。

班會課後,孩子們經過故事王的表情、表達、精彩程度等予以投票,最後經過票數的多少選出前三名故事大王。比賽結束了,孩子們還意猶未盡。

經過本次的“大比拼”,讓孩子們嚐到了看故事、說故事、聽故事、評故事的樂趣。讓他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經過這次的.比賽,也讓我對日後如何培養孩子們的課外閱讀、如何更好的開展故事會有了更充分地瞭解。在日後我一定不斷改進、完善孩子們的課外閱讀,讓他們更快樂的在玩中學習。

培養孩子心得體會4

很高興能有機會和五班的家長和孩子們一起討論孩子教育的問題。孩子教育是各位家長都非常關注的問題,其中習慣的培養尤爲重要,下面我就孩子成長過程中,關於習慣培養的問題淺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一、自覺閱讀

3~6歲是培養閱讀的好時機,開始我們陪伴孩子看書,是用手指點讀的方式讓他學會慢慢認字及喜歡上書本。後來他自己能獨立閱讀時,我們就買了大量的適合兒童階段的書籍,等他長大一些後,就開始購買古典名著、外國經典以及當代兒童名著。由於我們也經常看書,孩子在大人慢慢薰陶下,養成了自覺閱讀的習慣。

二、獨立生活

3年級時,我們放手讓孩子自己坐班車上學放學,並讓他回家後自行安排時間。後來我們又逐漸地教他一些簡單家務,即使我們沒有按時回家,他也可以獨立完成煮米飯、摘菜等家務。現在我們還培養他定期整理自己的.房間、每天自己清洗內衣褲、自己搭配穿衣等獨立生活的習慣。

三、獨立學習

1~2年級我們有意去引導他放學後主動做作業。剛開始時是陪伴式,後期就慢慢放手,讓他自己主動去做。3年級以後,他已經養成一回家就做作業的好習慣,而且速度很快。有一段時間孩子成績不太理想,我們拿着書帶着他學習,結果讓孩子養成了依賴心理。後來,我們改變策略,平時家庭作業基本不管,但會幾天抽查一次,發現問題會及時與他本人和老師交流。瞭解他在學校及家裏的學習狀態。在期中或期末時,他會把所有的作業和試卷中的錯題集中起來,集中複習。

四、教會管理零花錢

小學前,姥姥經常帶着他買菜,讓他算帳付錢,從而讓他對錢有了直觀的認識。上二年級後我們每個月會給他零花錢,用於購買學習用具、小零食、玩具、小禮品等,教他合理支配零花錢,並讓他將開銷詳細在賬本上登記且定期統計。

五、鼓勵孩子多運動

每天給他半小時到一個小時時間到操場上運動,比如跑步、打籃球、羽毛球、做遊戲、騎自行車等,週末還會帶他打檯球、游泳、郊遊等。平時學習任務重,通過這些運動,孩子能夠發泄情緒,調節心理,還能鍛鍊身體,磨練孩子意志力。

培養孩子是系統長期的過程,我們的孩子現在還有很多缺點需要改進,成長過程中也有很多遺憾,但我相信只要有足夠耐心和信心,每個孩子都會成就美好的人生。

培養孩子心得體會5

人的一生中要理解三方面教育,即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家庭教育作爲人生理解教育最早,影響時刻最長的一種基本形式,在年輕一代的成長過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學校教育不可替代的。

隨着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科學技術的裂變效應和市場經濟的競爭,知識更新的速度不斷加快,我們的家庭教育面臨着巨大的挑戰。絕大多數的家長由於自己所學的專業和工作與教育沒有直接的聯繫,對子女的教育多是憑感情、憑經驗,在教育子女問題上方法不當,子女普遍存在嬌氣、霸氣、遇事缺少主見、意志力薄弱等現象,這種狀況怎樣解決呢?筆者認爲要讓子女健康快樂地成長,應採取以下方法:

一、消除家長對子女造成的恐懼

初中階段是孩子們“翻坎”的階段,由於種種原因,學習成績有所下降,家長情緒比較着急、浮躁。孩子與家長之間出現了對立的情緒,這時的家長應先冷靜下來,學會耐心等待子女的成長。有專家說道:“孩子避免失敗的願望比爭取成功的願望更強烈。爲了防止最小的可能的失敗,寧願降低發奮的水平。”這就是家長造成的恐懼使孩子失去主動進取的重要原因之一。期望家長不好一看到成績考差了,就來一頓“審訊”,甚至痛笞,以免孩子失去信心、家長應對孩子的學習從過程去要求,這樣比從結果去要求更科學,效果更理想。

二、爲子女建立自信心

發明家愛迪生,幼年求知慾很強,喜愛追根尋源。他向老師提出“2+2爲什麼等於4”的問題,因此闖下大禍。剛進校3個月的他,被勒令退學。他的母親十分悲憤,下決心親自教育兒子成長,爲兒子建立自信心,給他講文學、物理和化學,培養他愛學習,愛科學的習慣。愛迪生的求知慾因此進一步被激發起來。“天才”的萌芽在不知不覺中成長,最終成爲舉世聞明的發明家。可見成功源於自信,自信心的樹立,來自於周圍的人們的常識。做父親的都不賞識自己的孩子,孩子的自信從何而來?愛迪生的母親不賞識自己的兒子,就沒有這天的發明家愛迪生,對目前發展比較差的孩子,家長要用放大鏡找他們的'閃光點,幫忙子女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當子女需要幫忙時,家長的幫忙要掌握一個度,絕不可越佾越皰,要留有餘地。如:孩子問某字怎樣寫,有的家長會隨口報出來,這樣做最省力,但十分要不得。碰到孩子問某字怎樣寫,倒不如鼓勵孩子“你不是會查字典嗎?先查查看,再來告訴父親(母親)。”(這樣的引導,孩子會欣然去查字典)。這樣不僅僅省卻了家長的許多時刻,更重要的培養了孩子的自已動手攫取知識的。而這種潛質在人的一生中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讓孩子們跳一跳,透過自己的發奮取得成功,孩子才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建立起自信心。

三、與子女一齊成長,做子女的知心朋友

隨着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所要學習的更新的東西越來越多。作爲家長,應隨時體現出求知上進的精神,給子女作出榜樣。“父親母親同樣在學習,在進步啊!”使子女明白學習新知,不斷進步是伴隨人終生的。其次要經與子女溝通,發奮縮短與子女心靈的距離,原意聽子女淡知心話,真實地瞭解自己的子女,教育子女健康成長。

在教育子女時切忌使用“沒出息”、“傻瓜”等侮辱性語言,更不好以譏諷語氣,來冷嘲熱諷子女,冷漠子女,這樣會抹殺子女的自信心,給子女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阻礙子女的成長和進步。

“讓子女有出息”是家長永恆的需求,教育子女的方法多種多樣,子女的個體狀況,家庭環境,家長素質等都是重要的因素,家庭教育要有效地配合學校教育,到達共同教育好學生的目的,讓孩子快樂健康成長。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愛的因素十分重要。但是,當愛失去理智或失去限度時,對孩子的愛就成爲極端的愛,這往往會導致孩子身心發展出現障礙,心靈發生扭曲,對孩子將來的人生髮展有着不良影響。。。

對孩子的愛的極端表現有:

1、認爲只要無限地滿足孩子的物質需要,就是愛孩子,其實這是一種無知的愛。孩子對愛的需要不僅僅是物質上,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生活中,有的家長只注意給孩子補充各種營養品,卻忽視了對孩子良好的道德行爲習慣和社會適應潛質的培養。有的家長給孩子買了許多書籍或買了電腦,卻沒有正確地引導孩子去讀書或正確地使用電腦,也不明白對孩子的精神鼓勵、讚揚、肯定和必要的心理支持都是愛,然而,這種精神上的愛對孩子的成長更加重要。

2、家長過分保護孩子,爲孩子做了許多本應由孩子自己去做的事情,這無形中剝奪了孩子發展自己潛質的機會,也降低了他們的自立精神與自信心。這種愛限制了孩子的自我發展,對孩子將來獨立的社會生活產生不利影響。

3、對孩子的要求過於苛刻,常常批評,甚至體罰孩子。有的家長的確十分愛孩子,但是,在觀念上錯誤地認爲“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每當孩子的表現與家長的想象不一樣時,就透過打罵來解決問題,這種做法往往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造成難以彌補的創傷。這種愛給孩子帶來的不是歡樂,而是痛苦。這種望子成龍的愛往往會構成相反的情緒或情感??恨,對家長、對他人、對社會、甚至對自己的恨。家長就應充分肯定孩子的優點,培養其自信心,而不是發現問題就批評、指責或懲罰,纔有可能使孩子獲得更好的發展。

培養孩子心得體會6

一、培養幼兒家務勞動的意識

家務勞動是維持家庭正常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父母應有意識地讓孩子感受到他也是家庭中的一分子,有責任和義務爲這個家做些什麼。要讓孩子明白,參加掃地、洗菜、擦桌子等家務勞動是他的義務,而不是幫別人幹活,這樣孩子在幹家務時,就會心甘情願去做,而不是討價還價地講條件了。最好不要以賄賂的手段利誘孩子做家務勞動,否則,沒有“實惠”作強化物時,孩子就不願幹家務活。許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總是不捨得讓他一起參與家務,等到覺得孩子大了可以幫忙了纔開始指揮,吆喝孩子做這做那,結果發現孩子根本就不情願。如果從孩子的幼兒期開始,就讓其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他們就會自然而然地愉快地參加,而且沒有辛苦的感覺,更不會認爲是額外負擔。

二、培養幼兒家務勞動的興趣

首先,成人要成爲孩子熱愛家務勞動的榜樣。平時父母在做家務時不要因爲做家務太累或討厭做家務而在孩子面前發牢騷,以免給孩子造成做家務活很煩人的印象。父母做家務時可以放點音樂、哼哼歌,以營造良好氛圍。

其次,讓孩子模仿成人做家務。孩子在幼兒期是充滿好奇和喜好模仿的,他們在看到家長整理房間、洗衣服、洗菜時,會有一種新奇感,也會產生濃厚的興趣,非常樂意模仿家長做這些家務活。這時,我們一定要抓住時機,引導孩子做一些十分簡單的.事情,如:洗衣服時,可以引導孩子洗小手絹、襪子等小件物品;打掃房間時給孩子也準備一塊抹布等。

最後,要讓孩子體會到勞動的快樂。開始的時候可以安排一些能和孩子一起做的家務。當孩子做完一件事情後,家長一定要給予肯定,或者在衆人面前表揚孩子,這樣孩子便會更加願意參加勞動。

三、培養幼兒家務勞動的習慣

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應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幼兒進行經常的家務勞動。

首先,應正確看待孩子的年齡特徵及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家長應針對孩子的年齡特點,提出相應的要求。如:三四歲的孩子可以讓他們學習飯前擺放餐具、洗手絹、整理圖書玩具等;五六歲的孩子可以讓他們學習疊被褥、洗碗、收拾飯桌、掃地等。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儘早學會去做家務勞動,並能做好,這是人之常情,但家長也應看到孩子的實際能力。除了必要的幫助外,不宜要求過高、過嚴,應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讓孩子一點一點進步。

其次,在習慣的養成中一定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孩子剛開始做家務,往往做得很慢,有時甚至“闖禍”,家長不要因此就不讓孩子動手,而要給孩子示範正確的動作,耐心教他們怎樣做,鼓勵孩子堅持勞動。有些家長有時心血來潮,讓孩子做家務,看到孩子做得不合心意,便大聲呵斥孩子:“看你乾的啥?越幫越忙!”這樣做的後果只會打擊孩子做家務的積極性,讓他們形成“你做得好,你做吧”的消極心態。良好習慣的養成需要長期堅持,所以合理的要求一經提出,就應堅持不懈、持之以恆。

第三,用記錄表的方式,評價孩子在家的勞動情況。

家長可以設計“小能手勞動情況記錄表”,記錄幼兒在家獨立生活及勞動的情況。如:完全獨立完成的項目打“√”,有時獨立完成的打“△”,常需成人幫助完成的打“×”。五六歲的孩子可以設計洗碗、收拾飯桌、掃地、整理書桌書櫥、整理牀鋪等欄目,請孩子自己把每天做的情況用符號標出來。爲了調動勞動的積極性,開始可以用“貼畫”記錄,後來慢慢用打“√”代替。

培養孩子心得體會7

現在的孩子生活非常的好,有疼愛自己的父母,有關愛自己的老師,隨時如沐春風,父母基本包辦了一切,這讓孩子的自理能力越來越弱,然而我覺得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最爲重要,給予他“魚”不如給予他“漁”。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務性勞動的能力,簡單說就是自己照顧自己,它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兒童自身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在實踐中逐步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自信心以及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這是尊重孩子的自主性、獨立性的體現,也是鍛鍊技能、培養勞動觀念的過程,對孩子今後的學業和生活,對適應複雜的`社會生活都是十分有益的。我是從以下方面做好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

一、灌輸給孩子要有自理能力意識

現代家庭中大都是獨生子女,家長特別注重對孩子生活上的照顧,許多應該孩子自己去做的事,家長習慣包辦代替,親歷親爲,所以孩子逐漸會表現出較強的依賴性,獨立性比較差,意志力薄弱。

而我是讓孩子知道,自己長大了,成爲一個小學生了,生活、學習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老師,要慢慢地學會生存、生活、學習和勞動,能自己的事自己做,再依靠父母、老師是可恥的想法。

二、生活中從每一件事鍛鍊孩子獨立的自理能力

家長都在鍛鍊孩子自理能力,只是有些家長缺乏耐性或過於溺愛孩子。比如讓孩子洗衣服,有的家長認爲孩子還小這些事長大再教,殊不知錯過了最佳教育時間。有的家長認爲與其讓孩子做,不如自己做,既節省時間,又減少避免麻煩。殊不知,家長這種包辦代替的做法,在不知不覺中剝奪了孩子動手的機會,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妨礙了自主性和獨立性的發展,使孩子養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事事依賴父母的習慣,這樣的孩子成長後,難以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需求。而我即使孩子做的不夠好,也堅持讓他自己做,只是在做完後我會說其實他再認真些會做得很好,在他獨立做事中遇到問題和困難我也要求孩子思考自己要想辦法解快。

三、從易到難,從簡單到複雜,循序漸進培養孩子自理能力

我會按照孩子思維、智力的成長過程培養孩子,在他還小時,我要求他從自己獨立穿襪子做起,隨後是衣服,再後來要求他自己疊放自己的被子。稍大時,我要求他從自己獨立洗襪子做起,然後自己能獨立的洗自己的校服。自己的事做得井井有條我增加一些培養孩子服務性勞動能力:會掃地、抹桌椅,開飯前,拿出餐具,飯後能拿回餐具,直至現在他能獨立的洗碗。

四、運用多種手段,在生活中培養幼兒自理能力

培養孩子自理能力方法多種多樣,可以在競爭中培養,可以在娛樂中培養,可以在模仿中培養,也可以利用懲罰獎勵來培養。

孩子極具模仿能力,在他對我們大人的一切都感興趣時,我就抓住機會,王翔打掃衛生的能力是這樣培養出來的:每個星期六我都會大掃除一次,首先他很喜歡跟在我的後面照做,後來做的越來越好,我就要求他自己打掃自己的書房,現在形成習慣,我一打掃衛生他就自己打掃書房。

當然自己的孩子性格不同,相應的培養方法也就不同,王翔活波好動做事全憑興趣,許多時候他會把我們佈置的任務置之腦後,那時我就會告訴他洗次碗會得一元錢,直到十元時會買一樣他喜歡的東西或帶他遊玩一次等等。

“十年樹人,百年樹木”教育孩子不是朝夕即成,它是條漫長的路,把孩子教育好是我們家長的責任,教育孩子獨立生活能適應社會,我們更是任重道遠,這漫長而任重道遠的路上我們唯有“耐性”才能成功。

培養孩子心得體會8

此刻有很多家長都在感嘆小孩難教,其實如果家長們仔細觀察和思考的話,就會發現問題大多出在我們成人身上,而不是小孩子身上。下方轉一位教師的經驗,我們共同學習一下

1、蹲下去

這不僅僅指身體上的蹲下去,而是指心態上的蹲下去。有時候你提的很好的推薦小孩不理解,一般的家長就會大發雷霆。其實,你就應思考一下你的推薦對於小孩來說是否適宜。不妨換一個角度,從小孩的角度去想一想。一般的母親都喜愛逛商場,但小孩子不必須喜愛,爲什麼?你蹲下去看一看,你就會發現:你看到的是琳琅滿目的商品,他(她)看到的是琳琅滿目的腿。你如果埋怨他(她)不聽話,你有道理嗎?因此,在小孩不聽話的時候,最好換一個角度去想,這樣,教育的效果可能會更好一點!

2、走過去

小孩爲什麼不願與大人們交流,不僅僅僅是什麼代溝的問題,更主要的是我們這些成人總是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出現,不願做他們做朋友。試想你整天擺出一幅長者的臉孔,以一種教訓的口氣,不停的抱怨,不停的責備。他怎樣會聽你的話呢?我開家長會的第一句話就是:請大家關上手機,認真的聽兩個小時;如果你連兩個小時都堅持不下來,你有什麼資格來責備你的小孩,要知道他(她)每一天在教室裏要坐上八九個小時,不說學習,光只是坐都不好受,但是我們有哪位家長能體會小孩的苦處呢?

我與自己的小孩是最好的朋友。我從不責備他,當然有問題的時候,我只是幫他分析產生的原因。因此我與小孩的關聯很好,他也很樂意向我講一些他的趣事或苦惱,和我探討一些他這個年齡不懂的問題。這樣做當然不夠。我一星期,不管工作多忙,總是要抽出一兩個晚上的時刻與他一齊活動活動。比如,打球,散步,讀書,看電視什麼的。因此要想小孩與你交流,作爲家長,務必學會與他成爲朋友。

3、放開手

此刻的小孩大部分是獨生子女,生活自理潛質差是不爭的事實。怎樣造成的呢?還不是我們大人們的原因。在家裏,你什麼事都給他代勞了,他用什麼來鍛練自已的潛質?而我們往往卻給自己找一個藉口:只要你學習搞好了,其他事不用你操心。那裏,我們恰恰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問題:生活的'潛質與學習潛質的相通性,或者說相互促進性。一個自理潛質強的人,就是一個做事有條理的人,也是一個思維有特點的人。這些素質表此刻學習中,其潛力是無法想象的。因此我奉勸家長們儘量放開手去,讓小孩自己完成他自己的事。這樣對小孩是有百益而無一害的。

4、多鼓勵

一個人的健康成長總是離不開鼓勵的。我想這一點家長們都知道。關鍵是如何鼓勵,以什麼方式鼓勵,在什麼時候鼓勵。這些家長們未必都十分清楚。那裏有幾個誤區:第一,一味地強調物質鼓勵。小孩考好了,他提什麼要求都能夠,考差了可能什麼也得不到了。第二,不適當的鼓勵。有些家長機械地認爲,提倡鼓勵就是不管小孩做得怎樣樣,都是一樣的鼓勵。到最後,可能你的鼓勵對你自己而言都沒有什麼公吸引力。第三,從來不鼓勵。認爲嚴厲能夠讓小孩更好的成長。

5、給自由

一般地說,自由的空間更有利於個性特長的發揮。戴着鐐銬跳舞對小孩來說未免太過於嚴格了。處於生長髮育期的小孩,由於生理心理年齡的逐步成熟,他的自我意識也在不斷增強,他需要有更多的私人空間(尤其是13-18歲的中學生)、更多的個人自主權。因此,家長除了不能一一代勞他的日常事務之外,更要學會尊重他的自我空間,給他必須的自由選取、自由安排的時刻和權力。我們經常看到有些家長偷聽小孩的電話,盤問與小孩交往同學的狀況,控制他學習的時刻和學習資料,(比如晚上小孩學習時時不時地過去看他做什麼)等等。這些行爲,在必須程度上是對小孩保密的干涉、是對他的不尊重,效果往往會適得其反。如果嚴重的話,可能會傷害小孩的自尊,引起他的逆反心理。到這時,再來挽救恐怕就很麻煩了。

6、作學生

好爲人師是人的共同特點。不僅僅大人有,小孩也有。過去我們總是以批評的眼光來看待好爲人師,其實任何事都有正反兩面。在我們對小孩的教育中,如果較好的運用人的這種好爲人師的思想,教育效果可能連我們都想不到。要提高小孩學習的用心性,方法是很多的。有時候降低一下我們家長的身份,做自己小孩的一名學生,其樂真是無窮呀!

培養孩子心得體會9

據教育研究部門的一份統計:城市中小學生中完全不做家務的佔85%以上!筆者認爲其中原因有三:其一,課業負擔重;其二,家長不重視這方面的教育,或不想讓孩子做;其三,學校放棄對這方面問題進行教育的責任。三者之中,前兩者已有不少分析文章,因此這裏只分析第三者。

不少老師認爲:教育孩子在家適當從事家務勞動,是家長的責任,這話有道理。但不可否認的是,兒童的向師性、學校教育在兒童心中的權威性,往往是家庭教育代替不了的。依筆者意見兒童的家務勞動,學校應主要負責思想教育,家長應主要負責提供機會、指導操作,當然也要寓教於做。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小學教育的價值,就在於打定小學生一輩子有真實明確的人生觀的根基。”(《今日中國的小學教育》)而家務勞動對於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的意識及能力,以及關愛他人、孝敬父母等觀念,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勞動,作爲一種多功能的教育手段,是促進孩子全面發展,培養創造性能力的條件。也是小學生體、智、德、美髮展及學習勞動技能的條件。

小學生參與家務勞動的重要性如下:

(1)勞動,有利於學生開發思維、啓迪智慧,體現在技巧的形成上,能使小學生健康全面地發展。

(2)小學生只有在直接參加勞動時,才能學會勞動。小學生參加勞動愈早,對他進行勞動教育愈有成效。

(3)兒童生來就有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如果不從幼年起就開始習慣於從事必要和有益的家務勞動,那麼這種心理傾向就得不到應有的發展。小學階段不讓學生參與家務勞動,就會錯失良機。增加了成年後成爲一個熟練而勤勉的富有創新能力勞動者的難度。

(4)家務勞動,可以讓孩子憑着責任感,付出氣力,克服困難,取得成功,受到讚揚,引起快感,勞動後的快感又促使兒童更加熱愛勞動。

(5)小學生參與必要的家務勞動,能切身體會到勞動是生活的必需,是對家庭應盡的義務。家長委託孩子澆澆花,洗洗手帕、鞋襪及衣物,收拾玩具,抹抹桌椅等,有利於培養小學生關心他人、富有同情心、義務感等高尚的道德情感,養成有條有理的生活習慣。

(6)小學生與父母共同勞動,分工合作,各自完成指定任務,有利於培養小學生與人協同工作的合作精神,培養參加集體勞動的心理素質。

總之,家務勞動也是素質教育的一種多功能手段。勞動創造美好未來。

家務勞動一般是指家庭日常生活中帶有事務性的勞動,是家庭每個成員都應盡力分擔的義務,對學生來說,分擔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也屬自我服務勞動,我們要求低年級學生“學會鋪牀、疊被、刷洗碗筷、茶杯等,能幫助家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中年級學生要“瞭解廚房的衛生常識,學會洗刷餐具、茶具,會擇菜、洗菜、淘米等。在家長指導下,學會安全使用爐具,能燒開水和給飯菜加熱”。對高年級的學生的要求是“能有條理地放置、擺設室內小件物品,會曬被褥和疊放衣服,能冼外衣、毛衣等衣物”。通過以上這些自我服務勞動和家務勞動,培養學生的勞動習慣和獨立生活的能力;培養學生認真負責、勤於自理、樂於奉獻、尊重人、體貼人等優良品質。

要培養小學生良好勞動習慣,首先要結合教學開展生動活潑的課外活動或主題班會,提高學生從事自我服務勞動和家務勞動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如開展“誰有一雙巧手”、“勞動光榮的小紅花”、“愛勞動的好孩子”等主題活動;舉行疊衣服、釘鈕釦等比賽,激發學生的勞動熱情。其次要建立合理的考覈制度,並爭取家長的配合。爲家長專門召開“讓孩子學會自己照料自己”、“學做家務”等專題講座,提高家長的認識,並同家長一道提出培養計劃及步驟;設立“家務勞動記錄卡”,由家長記錄學生的勞動表現,定期交班主任或學習小組;學期末進行考覈和評定。

當然,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並不只是教師一個人的事,社會、學校、家庭也是兒童生存、學習、成長的環境。他們都對學生行爲習慣的養成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三者之間如果有不同的'價值取向,行爲標準,教育目的都會影響學生的思想,從而影響學生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需要學校、社會、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緊密配合。要注意教育思想、教育目的的一致性。只有這樣,纔可能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進而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綜合能力,增加學識,成爲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成爲素質全面發展的人。

當然,讓孩子學幹家務首先要注意方法:

1、分配給孩子(尤其是年齡尚幼的兒童)的家務活不要太難做,因爲太難了孩子往往做不好,這又會反過來挫傷他們的積極性,減弱他們做家務的興趣。

2、孩子幹家務一般不會像大人那麼有耐心。爲避免枯燥乏味,分配給他們的家務活最好經常有所變化(如昨天買醬油,今天掃地,明天整理舊報紙等),也不要讓他們一連數小時“連續作戰”。此外,邊做家務邊給孩子講解有關知識也是增強孩子求知慾、減少乏味感的好辦法,如剝豆時可講講大豆的營養,洗手帕時可談談肥皂的種類。

3、有的孩子喜歡單獨幹家務,更多的則喜歡與父母一起幹――這是性格所致,家長要尊重孩子們的選擇。對喜歡“單幹”的孩子,家長必須事先做好指導和示範。同時,應讓孩子有選擇做哪種家務活和何時做的權利――這種對孩子的尊重可有效減少他們把幹家務當做負擔的感覺。

4、如果孩子對做家務有反感,家長千萬不要強迫命令。最好的辦法是對孩子曉之以理,讓他們明白自己也是家庭的一員,因而也有義務分擔家務。當這些“懶孩子”在幹家務的態度或質量上有所進步時,家長應及時表揚。

5、孩子幹完家務後不要賞以金錢――這隻能使孩子失去“主人翁”態度;也不要拿幹家務作爲懲罰手段――因爲這易導致孩子們對家務勞動的消極情緒;更不要故意把種種家務活分成貴賤兩種,專門要孩子去幹那些所謂“賤活”(如倒垃圾,洗廁所等)。

6、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分配的家務活也應“循序漸進”。如果孩子沒幹好,家長不要自己重新替他做一遍――這種“包辦代替”雖然省事,卻容易滋長孩子的依賴心。

作爲家長,當孩子做好一件事後,要給予他一個微笑、一個擁抱,或者說一聲“謝謝”。家長要用自己的行動讓孩子產生勞動以後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總之,讓孩子勞動是必要的,但過多的勞動、家務也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所以爸爸媽媽在培養孩子勞動觀念的時候也要把握“度”的問題,只要養成了良好的勞動觀念,並不是說非要做到什麼樣的“量”纔算成功。

在培養孩子勞動技能方面,家長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幫助孩子確立明確的勞動目標。勞動不單純是爲減少父母負擔和學會幹活,而是通過勞動,使得孩子參與家庭建設的機會,培養孩子的責任感、獨立性、自信心和動手能力。在勞動中孩子還可以學會與人交往。

其次,激發孩子勞動的慾望。設法使孩子從勞動中得到成功的喜悅,得到肯定。不要讓孩子做力不從心的事,不好做的事,家長可以示範,不要對孩子勞動中的事物責備過多,同時克服物質刺激的負面影響。

再次,要指導孩子的勞動技能。由於孩子在體力和技巧方面和成人有差距,對於一些比較複雜的勞動,家長應進行具體指導,傳授一些“訣竅”,幫助孩子改進勞動技能。

最後,要爲孩子參加勞動創造機會。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徵和身體特徵進行合適的安排,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有些家長不讓孩子去倒垃圾,不許孩子吃完飯後洗碗,是怕孩子打碎碗或把衣服弄溼弄髒,反而給自己添麻煩。所以,關鍵是家長捨得、放手作爲發展中國家的中國,按說勞動應多於發達國家,卻爲何如此之少呢?最根本的是一個觀念問題。無數家長反覆叮嚀孩子:只要你把學習搞好了,別的什麼都不用你管。這是一句非常典型的話,其含義是分數決定命運,一切爲了考試,什麼道德呀、體育呀都算不了什麼,勞動更是不必提及的事。客觀一些講,家長們講這樣的話也是無奈,是被以升學考試爲中心的教育體制逼出來的。但是,不論有多少理由,我們應首先弄明白孩子是否需要勞動,勞動對於兒童成長有何意義?

從孩子的成長需要講,孩子其實是喜歡參加一點勞動的,更喜歡負一些責任,以確立他們在家庭中的位置,並增長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這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自然需求,我們應該滿足他們。否則,他們長大之後會發覺,這一生有無法彌補的缺憾。

從教育的角度看,獨生子女的勞動與健康人格密切相關。這次調查我們發現:

第一,獨生子女勞動時間越長,其獨立性越強;

第二,獨生子女從事勞動時間越長,越有利於形成勤勞節儉的品德。

因此,父母們應當從小培養孩子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並以此作爲培養優良人格的一個切入點。譬如,在家務勞動中,爲孩子選擇一個適合他的勞動崗位,鄭重其事地交給他,使他具有光榮感和責任感。父母應當經常鼓勵孩子,並給其具體幫助,使他感受到勞動的高尚與勞動內容的豐富多彩。

培養孩子心得體會10

又到一年一度訂報刊雜誌的時間了。一天,學校報刊雜誌管理員說:這些年咋們學校花了不少的錢徵訂報刊雜誌,可說實話,來閱讀或借閱的人並不多,所訂書報利用率不高。究其原因,除了教學任務繁重、安排欠合理、服務不到位、電子閱讀衝擊等因素外,我認爲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還是師生閱讀習慣沒有真正建立起來,閱讀沒有真正成爲大家的一種生活狀態,這與學校作爲精神文化的孵化器和傳承地功能極不相稱,這種狀態必須改變。

那麼如何培養師生閱讀習慣,讓閱讀點亮師生心燈呢?

世紀老人冰心曾說:“我對讀書奉行九個字,即: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冰心先生的這番話言簡意賅,立意深遠,值得尋味。

先看看“讀書好”。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其中的道理人人皆知,沒有人會懷疑它的正確性。然而,又有多少人真正重視閱讀呢?據有關資料顯示:目前法國人均年閱讀量約爲8。4本,日本8。4—8。5本,美國8。7本,韓國約爲11本,全世界讀書最多的民族是猶太族,平均每人每年讀書64本。而我國18—70週歲國民年人均紙質圖書的閱讀量約爲4。39本。由此可見,中國人成人的閱讀量是很少的。人人都知道讀書好,卻沒有以身作則自覺讀書。許多事情,你要去感動別人,首先要感動自己,否則,你就沒有說服力,會顯得很蒼白。讀書是一件自得其樂、回味無窮的事兒,讀書時,帶着自己的人生經歷去和作者做一次超越時空的交流,常常會有“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之感。讀書可以陶冶情操,啓迪智慧,擴大視野,增強人的能力,豐富人的情感,磨鍊人的意志,提高人的閱歷。閱讀,可以把生活讀成詩,把人生讀成散文。作爲教師,我們更要做一個博覽羣書的人,要像蜜蜂一樣,博採衆家之長,方能釀出甘甜之蜜。孔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我們在讀名著的時候,也有這樣一種感覺。比如讀夏洛特?勃良特的《簡愛》,我們可以從中深刻感受到簡愛的那種善良、質樸、堅韌。讀書,這個我們習以爲常的平凡過程,實際是人的心靈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偉大智慧相結合的過程。

再說說“好讀書”。在學校,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該真心讀書,不能葉公好龍。曾經有個老師對我說:“我也知道讀書好,可我就是靜不下心來讀書啊。”於是,我就向他推薦了一本能讓他讀了能靜下來的書,就是龍應臺的《孩子,你慢慢來》。請讀一下這段文字:“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着這個眼睛清亮的小男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這本書很薄,通篇的文字細膩、安靜,如涓涓細流滋潤心田。讀這樣的書,會讓匆匆的腳步慢下來,浮躁的心靜下來,感受到做母親的溫情與溫馨,那一份從容與安靜,是幸福的回味。有的人認爲讀書是很苦的事,需要毅力,“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自古就有“懸樑刺股、囊螢映雪、鑿壁偷光”等的典範,其實,讀書和學習是兩回事,學習有時候是爲了謀生,而讀書更多的是謀心。就好比同樣是走路,有的人行色匆匆,是趕路;有的人悠然自得,是散步。同樣是喝茶,有的人是爲了解渴,有的人是品茶。讀書就是閒庭信步、讀書就是品茗聞香。

最後是“讀好書”。一本好書就是一位好老師,讀什麼書很重要。據說馬雲因爲當年在金華火車站撿了一本書,讀了以後他的人生從此改變。作爲一名教師,除了讀工作所需的.專業書籍以外,需要多補充讀一些文史哲方面的書。爲什麼要讀文史哲?龍應臺有個很好的比喻,她說:“文學,是白楊樹的湖中倒影;哲學,是迷宮中望見星空;史學,是沙漠玫瑰的開放。”我們既要讀中國古代經典,又要讀中外名著小說。中國古代經典包括經史子集、漢賦唐詩宋詞元曲,這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瑰寶。諸子百家,讀孔得仁,讀孟得義,讀老得智,讀莊得慧,讀墨得力行,讀韓得冷眼,讀苟得自強不息。詩莊詞媚,唐詩嘆清風漸起,宋詞惜黃花雨下,唐詩宋詞的世界風光綺麗!作爲中國人,一定要讀一讀中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你看,《紅樓夢》是一部世情小說,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自它問世以來,就有“開篇不談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的說法;《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小說,許多成語典故流傳至今,它特別適合朗讀,比如關羽出場那一段:“玄德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脣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讀來朗朗上口,像說書一樣;《水滸傳》是一部英雄傳奇,金聖嘆評它爲第五才子書;《西遊記》是一部神話小說。此外,老師們還要讀一讀《麥田裏的守望者》,它會告訴你,每個孩子心裏都住着一個好孩子;女人們要讀一讀《簡愛》,做一個自立自強、自信自愛、有尊嚴的女人;還可以讀一讀餘秋雨的文章,感受一下華美的文字、浩蕩的底氣;讀易中天的書,你會知道,晦澀的典籍竟也可以解讀得如此活潑、這般俏皮。

“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可以點亮心燈。心明瞭,眼睛就亮了,你的有些看法就會發生改變。

培養孩子心得體會11

聽完專注力培養這一課,讓我不免和讓孩子做時間的主人,這一課聯繫起來。一個擁有良好專注的人,他一定是非常自律,能夠嚴格管理好自己時間的人。現在是多媒體的時代,一個人不能有效管理自己的人,總會被QQ,微信,以及各種網絡媒體將時間分割的支離破碎,大大降低做事的效率。聽完這課後,結合華哲的情況,我談談自己的感受:

1、以前也一直知道專注力對一個孩子的學習起着決定性的作用,一年級的時候,我也犯了很多家長常犯的錯誤,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我在旁邊,一看到他有錯誤的地方就急着去糾正他,簡直就像一個監工,所以孩子的專注力一次又一次的被我破壞。後來學習了家庭教育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在做多麼愚蠢的事情啊。現在只要孩子做作業,如果我在旁邊,我們都會相互約定,各自做各自的事情,不相互的打擾,如果有問題也等到這一項作業全部完成後再向媽媽請教。所有,從二年級到三年級,華哲一個非常大的變化就是現在放學基本都能自己獨立的去完成作業。記得二年級的時候我還非常焦慮地向韓老師請教過,華哲回家不肯做作業我該怎麼辦呢?

2、和所有其他的小朋友一樣,華哲非常的喜歡玩拼裝,所以暑假的時候我專門利用拼裝提高華哲專注力的持續時間。例如那時候我們在拼一個日本的機器人,大大小小零件上千個,當時我拿到的時候也有點發愁,這麼多他能有耐心拼好嗎?因爲這個禮物是華哲舅舅去日本旅遊的時候給他帶回來的,所以可能他也倍感珍惜。開始的時候我和華哲說:"怎麼樣,想挑戰嗎?"兒子看看模型,心裏也沒有底說:"我試試吧。"我說:"說吧,需要我提供怎麼樣的幫助呢?"兒子想了想說:"老媽,你就在我旁邊,我拼不下去的時候問你。"我舉起手和兒子擊掌,說:"沒問題啊。"然後,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當中,兒子沉迷於他的模型中。有一次,他自己一個人在家拼裝,有一個部件,拼到最後怎麼也裝不上去,兒子就哭着打電話給我,語氣中帶着煩躁,我笑笑和他說:"去吧,先去吃根棒冰降降火,像個火爆辣椒似的。"聽到這裏,兒子轉怒爲笑了。後來我想在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不妨輕鬆一點轉移話題,如果那個時候我去教他方法糾正,可能他是聽不進去的`,讓他暫時的忘記也是爲了後面能夠更加專注的去投入。那天晚飯後,我校對圖紙把他的問題找了出來,然後對他前面完成的成績進行了大大的鼓勵,裏外三層的模型,拼裝確實是有難度的,我還邀請爺爺奶奶來欣賞他的成果,後面他又很有信心的拼裝下去。在完成了整個拼裝以後,我們把照片發給了他舅舅,他舅舅也對他大大的讚賞。現在一些自創的拼裝,華哲一個人可以拼的很入迷。

3、讓孩子擁有更多的自由時間,也能提高孩子做事的專注力。以前我對孩子的電腦遊戲是禁止的,可是暑假的時候他去他同學家玩,對電腦遊戲的那種渴望,讓我意識到這種禁止的方法以後可能會出大問題。所以,後來我和華哲商量,我們怎麼合理的來制定玩電腦遊戲規則,什麼時候玩,一次玩多少時間。華哲說,作業少的話吃飯前完成家庭作業,作業多的話,7點半前完成全部作業,就可以玩半小時遊戲。現在三年級放學時間比二年級要晚,作業量要大,但是整個這一月來說,我覺得他學得比二年級輕鬆了很多,晚上經常能和我去散散步,邀請我和他一起玩玩小遊戲。

擁有良好專注的人,可以說是收益一生的,以前我也有網上搜尋一些方法在做,但是終究是目的性太明確,被孩子識破了以後,就缺少了趣味,變成一種枯燥的練習,所以很難持續下去,以後還是需要潤物細無聲,結合孩子的心理特點,多注重方式方法。

培養孩子心得體會12

時間如梭,不知不覺中孩子還有幾個月就要結束二年級的課程,迎來三年級,我們都知道對孩子的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事,家長也具有不可忽略的責任。通過這兩年手機上的短信、和QQ,我體會到老師對孩子的教育付出的汗水和心血,也意識到作爲家長從前對孩子的學習重視還不夠,我認真總結了一下幾點:

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俗話說:習慣成自然,一個好的習慣會讓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受益終生。

二、培養孩子主動學習,努力學習的習慣。孩子有了成績,在鼓勵的同時要讓其看到不足,從而激發其學習興趣,有過錯,應幫其找出原因,分析危害,並和孩子有約定,使孩子養成知錯即改的好習慣。

三、我們家長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應利用家庭交際的機會,培養孩子文明、禮貌、熱情、大方的交際素質。

四、我們作爲孩子的爸爸媽媽,應多關注孩子,注意孩子不同時期的情緒及心情,及時做好孩子的心理輔導工作,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培養孩子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

五、孩子德成長和家庭環境密不可分,什麼樣的家長就會教育出什麼樣的孩子。如果家長自己就不是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人,即使對孩子管教嚴格,苛求孩子的言行要有禮貌,效果肯定也是不明顯的。孩子是在模仿家長的言行中長大的,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要想把孩子培養成爲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人,家長就應該成爲孩子的楷模。

最後,非常感謝老師們長期以來對孩子的'關愛和幫助,希望我們共同努力,讓孩子們擁有一個健康、美好的成長空間,從這一刻揚帆遠航。

當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很有禮貌,經常一見面就爺爺奶奶叔叔阿姨的叫我們,我們的心中便會覺得喜歡這樣的一羣孩子。

孩子文明禮貌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漸養成的,家長應利用各類具體事件與機會,讓孩子得到練習與鍛鍊。這樣的機會很多,公交車上讓個座,電梯裏幫忙按個紐,看到老年人順路幫着提個袋子,不隨地扔雜物,看見垃圾隨手撿起,等等日常瑣事,都是可以來教育鍛鍊孩子的。

孩子的文明禮貌,都是來自於父母和成人的模仿與學習,所以我們家長首要從我做起,從自身的各類好習慣去感染與教育孩子,我們自身的範例,對培養孩子起着決定性的作用。

爲了孩子的明天,就讓我們的家長做好表率,言傳身教播下文明的種子吧,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及時耐心糾正,在實際事件中正確引導孩子逐步走向文明!

培養孩子心得體會13

一、培養幼兒家務勞動的意識

要讓孩子明白,參加掃地、洗菜、擦桌子、分碗、分筷子等家務勞動是他的義務,而不是幫別人幹活,這樣孩子幹家務活時,就會心甘情願,而不討價還價了。最好不要以賄賂的手段利誘孩子,否則,得不到“實惠”孩子就更不願意幹了。

許多父母在孩子小時不捨得讓他參與家務,覺得等孩子大了就會自覺來幫忙,結果發現孩子越大越不懂事,理解不了父母的辛苦。如果讓孩子從幼兒期就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他們會習慣的自然地愉快地參加,而且沒有辛苦的感覺,更不會認爲是額外負擔。

二、培養幼兒家務勞動的'興趣

首先,成人要成爲孩子熱愛家務勞動的榜樣。平時不要當着孩子的面抱怨家務的煩和累。

其次,讓孩子模仿成人做家務。當孩子對家務勞動好奇時,會產生濃厚的興趣,非常樂意模仿家長做些家務活。這時,我們一定要抓住時機,引導孩子學做一些簡單的家務。例如:打掃房間時也給孩子準備一塊抹布等。

最後,讓孩子體會勞動的快樂。當孩子完成一件家務時,家長一定給予肯定,或在衆人面前表揚孩子,孩子會大受鼓舞,更加願意參加勞動。

三、培養幼兒家務勞動的習慣

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應有目的、有計劃的讓孩子進行經常的家務勞動。

首先,應正確看待孩子的年齡特徵及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例如:三四歲的孩子學習飯前擺放餐具、洗手絹、整理圖書玩具等;五六歲的孩子學習疊被褥、洗碗、收拾飯桌、掃地等。

其次,在習慣的養成中一定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孩子剛開始學做家務時會慢一些,有時甚至會“闖禍”,家長不要因此就不讓孩子動手了。而要耐心給孩子做正確示範,鼓勵孩子堅持勞動。

總之,力所能及的勞動是孩子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孩子的一門必修課。關係到孩子一生的自立生活,因此,我們要創設良好的條件,讓孩子從小就自然而然的參與並熱愛勞動。

培養孩子心得體會14

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色彩感知能力,可以引起幼兒愉快的體驗,獲得美的享受。在此同時,也有利於幼兒良好性格的形成和智力的發展。

在人的各種感知覺中,視覺占主導地位。色彩感知覺在視覺活動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那些對色彩有敏銳感覺的孩子往往對色彩辨認的知覺度也較強。這類幼兒在性格上往往表現出熱情開朗,對新事物的認識有強烈的渴望,善於交際,有較強的表達能力、觀察能力和自控能力。

因此,根據幼兒在成長過程中各階段的心理髮展特點,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色彩感知覺,對於他們良好性格的形成和智力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根據以上這些特點,我們應從以下幾方面來培養幼兒對色彩的感知能力。

一、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環境色彩的美觀察是進行美術活動的源泉,只有通過觀察才能在人的頭腦中形成表象,爲美術活動積累素材。幼兒園環境是美術表現的豐富源泉,小班幼兒學畫時,先不急於教他們畫什麼,而是利用幼兒園內的自然環境經常帶他們參觀紅的、黃的、紫的等顏色的花,去玩色彩鮮豔的積木、滑梯,帶幼兒參觀幼兒園各個班佈置的牆飾,欣賞作品中色彩的美,從認識最基本的三顏色(紅、黃、藍)開始,引導幼兒發現周圍環境色彩的豔麗,讓幼兒接受周圍環境中色彩的刺激,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幼兒對周圍環境的色彩還是比較敏感的。

二、抓住幼兒感興趣的東西,引導幼兒學習搭配和諧的顏色進行繪畫在幼兒對周圍環境產生興趣時,他們能及時地發現環境中有意思的東西,作爲教師我們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抓住幼兒感興趣的東西,啓發幼兒用繪畫的形式加以表現,引導幼兒學習搭配和諧的顏色進行繪畫。比如中班觀察學畫池塘裏的小金魚時,主體完成之後,塗色時有的幼兒畫面基本呈現的是淡藍。

有的紅、黃又稍加幾片綠色的葉子浮在水面上,從畫面上可以感覺到孩子們在用色彩告訴你這是夏天裏的一條清澈見底的池塘,小金魚在水裏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有的躲在水草下面,有的在和小夥伴比游泳,有的在和水草說悄悄話……這些幼兒在色彩的運用上不僅僅是一種感覺,同時也是他們主觀觀察的結果。三、引導幼兒用色彩來表現自己對周圍環境的感受經常有針對性地帶幼兒進行一些戶外觀察,感知自然與藝術作品的'形象,積累豐富的感性經驗,引導幼兒大膽地選擇多種顏色作畫,不要用單一的色彩表現畫面,不要用生活中固定的顏色框架去侷限幼兒的思維。

在大班幼兒美術活動中,每進行一個步驟我都是從幼兒最感興趣、最易掌握的方面入手,着力培養幼兒對色彩的感受能力。爲幼兒提供色差明顯、對比強烈的工具材料,吸引幼兒換色作畫的興趣。

並鼓勵幼兒把作品塗得色彩斑斕。這時不要求他們選用的顏色與表現的物體一致,不要去批評他們用錯了顏色或去教他們如何正確選色。

例如:“用紅色畫太陽,綠色畫樹”。否則,反而會妨礙他們的自由表現,失去對色彩刺激的敏感。

從而激發、加強他們對繪畫的興趣。有的孩子在畫一個秋天的果園時,在每一棵果樹上畫了幾種不同種類的果子,有香蕉、橘子、蘋果、梨……把它們塗成五顏六色。

這其中包含了孩子的幻想,誰能保證今後的果樹經過人工嫁接後不能長出很多種類的果實呢?幼兒這種帶有想象成份的色彩感覺是寶貴的,我們應該注意發現,更應該加以肯定和保護。四、創設良好地環境來增強幼兒對色彩的感受力在幼兒園環境創設中,美術材料的投放是很重要的,它直接影響幼兒的學習興趣、效果。

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提供適合的美術材料,讓幼兒能愉快地參加各種遊戲活動,提高他們對色彩的感受力。培養繪畫的興趣,進而提高對繪畫的自信、膽量和魄力,只有這樣,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幼兒的生活經驗少,創造力、想象力需要老師的點撥才能更好地發揮,我通過兒歌、故事等形式創設一個豐富多彩的文化環境來開發幼兒的想象與創造,引導幼兒感受生活中各種美麗的色彩。如幼兒在聽了我的故事“三隻蝴蝶”之後,我讓每個幼兒根據自己的想象,畫出故事內容,孩子們畫出了內容豐富、色彩鮮豔的畫。

我都對他們的表現給予充分的肯定,有的用色用得好,有的形象大方,有的塗色認真,有的畫面整潔,有的想象得好等等。由此,評價幼兒作品的標準:只要是有想象力、有生活情趣、有獨創性的就是好作品。

教師的評價對幼兒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經常受到老師表揚的幼兒他的能力會逐漸提高,自信心越來越強,畫得越來越好。因此要以正面教育爲主,關注每一個幼兒的點滴進步並予以肯定,創設一個寬鬆、自由的環境,讓他們感到自己是被關心的,使他們相信:我會畫,我畫得很漂亮。

作爲教師我們要善於利用和創設環境,讓環境發揮它的隱性教育功能,幼兒從認識顏色,瞭解顏色的冷暖、深淺的不同,初步學習配色,瞭解顏色的轉化過程。懂得只要色彩搭配得好就能達到美的效果。

從而創作幼兒自己的作品,表達對美的感受。

培養孩子心得體會15

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可見,古人對閱讀的情有獨鍾。其實,對於我們每個人而言,閱讀最大的好處在於:它讓求知的人從中獲知,讓無知的人變得有知。可見閱讀對我們每個人的益處,因此如何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其受益一生,是我們每個人都在思考的問題,

我們家庭的做法是:

一、培養讀書的氛圍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讓孩子愛看書,家長必須愛看書,如果家長平時很少看書,要求孩子看書的話也是蒼白無力的,家長愛讀書的行爲會潛移默化地傳給孩子,所以給孩子創造讀書的氛圍很重要。

二、爭取堅持每天與孩子一起讀書

與學校開展的“閱讀存摺”活動有效結合,營造家庭閱讀氛圍,比如每天晚上八點到九點是家庭閱讀時間段,這個時間不看電視、不打電話、不說話,只有閱讀;給孩子讀書,孩子從中獲得的,常常並不只是學習技巧,還可以讓孩子學會分享與參與,它使家庭充滿親情。讓孩子時刻感受到家長的關愛。最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讀書,會增加很多和孩子聊天的話題。在和孩子討論書中的內容的同時,受益的不止是孩子,進步是共同的。讓讀書成爲生活的一部分,孩子會逐漸養成期待看書的好習慣。

三、用耐心培養閱讀習慣

閱讀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就培養好了,需要時間的積累,需要不斷

去激勵孩子。尤其是對於年幼的孩子,每幅圖要讓孩子多看幾遍,一個故事可以多講幾遍。要有意識地與孩子交流閱讀心得。

四、利用週末,帶孩子到圖書館閱讀書籍及借閱書籍。

在圖書館閱讀,孩子可以感受和享用另一種讀書環境,有助於培養他的.讀書興趣和借閱到自己喜歡讀的書。

五、鼓勵孩子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閱讀活動

通過參加活動增強孩子的讀書動力,經過努力孩子取得了東營市“讀一本好書”徵文低年級組一等獎及學校評選的“書香小碩士”的成績。

這是我們家培養孩子讀書方面的一點點體會,相信有這個願望,並用心了,孩子一定會愛上這項有益的活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