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觀課心得體會15篇

觀課心得體會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8W 次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觀課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觀課心得體會15篇

觀課心得體會1

四年一屆的全國賽課已落下帷幕,褒貶不一、衆說紛紜。這次比賽之於我,意義深刻!不僅作爲參賽選手參與從區到市到省乃至全國錄像課比賽,也有幸作爲觀摩人員、旁觀者深入觀察了在xx舉行的最高規格的全國現場課比賽。一路走來,唯有“磨課、摩課、模課”三個詞能概括我整個過程的感受。

關於“磨課”,正反兩種觀點的激烈交鋒也因爲這次全國比賽而愈演愈烈。不能說誰對或誰錯,凡事並不是“非此即彼”。儘管本次全國賽現場有些課也引發了不少爭議,但每位老師付出的艱辛努力是不容否認的。作爲參賽選手,我深刻感受到磨課的過程既是對個人專業技能、教學能力、業務能力的綜合提煉,也是對個人意志的淬鍊。我最大的收穫有三點:其一,客觀審視自己的教學,規範關注自己的教學用語和問題設計,審視自己的專業能力與專業技能,知道自己缺點和不足,明確今後努力的方向;其二,客觀審視教學內容,內容比形式更重要,深入挖掘教材,抓住音樂最本質的東西,用音樂的方式解決音樂的問題;其三,對教學有追求,舉一反三,一節競賽課引發對平時所有常規課的思考和探究。因爲,競賽不是目的,運用於常態教學,迴歸到音樂課堂本質纔有意義!

關於“摩課”:觀摩課的現場熱鬧非凡,全國各地的音樂老師不遠萬里匯聚一堂,老師們的學習熱情高漲。一天課觀摩下來常常能看到大家三五成羣討論總結交流的場景。縱觀中學組十幾節課,優秀課都具有以下特點:

1、課堂教學過程行雲流水、酣暢淋漓,教學用語簡潔不簡約處處透露美感。如:安徽洪xx老師執教的《沂蒙山小調》、東北李xx老師的《非洲的靈感》等,都是讓人自然而然跟隨他們沉浸在音樂中,意猶未盡。

2、教師專業技能突出,示範性強。如:吉林胡xx老師執教的《爵士樂》,女老師用薩克斯吹奏爵士樂不光曲驚四座,而且讓現場的學生和老師們都忍不住隨着音樂擺動身體,沉醉其中。山東成永勝老師執教的《學會聆聽--音樂與人生》,老師不光彈的一手好鋼琴,而且引導學生創作意識特別強,教學用語風趣幽默,循循善誘,一步步由淺入深,由簡到繁,妙“手”生花把難以進行的.即興創作環節變得極具操作性,學生參與熱情高漲。

3、人文主題突出,貫穿審美情感教育。安徽洪xx老師執教的《沂蒙山小調》表現得尤爲突出。無論是以《沂蒙山小調》爲背景音樂,穿插槍聲等歌曲時代背景短片,還是讓學生跟音頻唱譜,老師在黑板上畫出形似沂蒙山的圖譜,詞語接龍趣說《沂蒙山小調》,甚至方言加入韻味《沂蒙山小調》等等,處處彰顯着對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的關注,層層遞進充分挖掘情感內涵,寓情感教育於課堂各處細節之中。最後學生和全場聽課老師們一起的大合唱,更是把全場氣氛和歌曲情緒推向了最高潮。

4、以小見大,關注音樂,用音樂的方式解決音樂的問題。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是非語義性的。儘管也出現了部分參賽選手,聽了一兩個音,就逮住學生問一堆問題的情況,但大部分參賽課都關注了音樂課堂音樂的重要性,抓住音樂作品最獨特重要的特點來設計活動。北京齊宏老師的《命運交響曲》,緊緊抓住命運動機帶領學生在對比聆聽、唱、動、畫等多種活動中去感受樂曲內涵,探尋音樂要素設計上的特點,體味貝多芬的偉大創新之處。

關於“模課”,不少老師疑惑國家賽課例很多不具備實操性、普遍性,沒法直接放在平時上課用。的確,由於競賽的需要和教師個人專業素質技能的特色,國家賽很多課例沒法讓一線老師直接搬來用,但其實課例中的一些具體做法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借鑑運用。模仿是學習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每節國家賽課例都經過了層層篩選、千錘百煉總有些閃光點可以爲我們所用。陝西陳煜老師的《豐富的民間器樂—絲竹相和》,陳老師通過讓學生有選擇的觀注其中一件樂器的演奏特色,引導學生關注音樂有選擇聆聽,很快學生能辨別出樂曲配器中我繁你簡、我進你出的特點,支聲復調的特點。這樣的做法,在我們平時的音樂欣賞教學中也可以用,可以化繁爲簡。福建池小妍老師的《走進古琴》,在給學生介紹古琴文字譜時,讓學生們ipad上通過古琴app軟件,進行實踐練習指法。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嘗試諸如此類,讓新的科技手段爲課堂教學服務。 每次比賽的過程,是思維碰撞、學習反思的過程。我們的音樂課堂也是一次次比賽、調整的過程中,不斷前行。“磨課、摩課、模課”,我們對音樂教學的堅持、執着,盡在其中!

觀課心得體會2

知足者長樂,寧靜以志遠,淡泊以明志。這次參加骨幹培訓對教學評課議課有了新的認識,從一開始的懵懵懂懂,到現在的基本把握教師授課的教學脈絡,能基本對授課者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中肯的剖析。自認爲還可以。但看過陳先生的視頻講座之後。突然感到自己像井底之蛙。實在是難登大雅之堂,真是慚愧。在他的講座中,我最感興趣的是他關於課堂的認識,及觀課議課的重點及準備。

在他的報告中,他講到:爲了更充分地認識課堂,爲觀察課堂奠定基礎,觀課前的說課和討論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與現有聽課評課活動比較:

1、觀課活動前的說課重視對學生情況的介紹。這種介紹,一方面是爲了體現以學論教,另一方面,觀課者可以由此更清楚地理解課堂教學,判斷授課教師對學生的認識和理解水平,在議課時提出認識學生的相關問題。

2、觀課議課強調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意義的理解,也就是說,不僅要介紹我要做什麼,還要說一說我對這個問題是如何理解的,如何選擇的。目的在於揭示授課者內在的教育觀念和假設,它有利於授課教師明確教學思路,提高理性水平,從而自覺追求有意義的教學。

3、強調觀課集中在一定的主題上。這種主題首先由授課老師提出,因爲課堂上將要出現和發生什麼,他最有發言權。

4、強調對授課教師教學風格、教學追求、教學特色的尊重。授課教師可以明確地告訴大家,我想要展示什麼,我的特色和創造是什麼,我的改變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我希望給授課教師什麼啓示。

5、強調授課教師與觀課教師的`課前溝通和互動。在說課活動中,觀課者不是被動的聽衆,而是積極參與的主體,觀課者一方面可以就授課教師的說課進行諮詢,另一方面也可以對即將展開的教學活動提出建議。

通過課前交流,獻課教師和觀課教師充分交換信息,達成一致。這樣,在以後的活動中,觀察者就可以集中準備相應觀察工具,制訂觀察計劃,在課堂上集中關注所要解決的問題。

觀課議課涉及課堂教學中的方方面面,從課堂對象上,可以觀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以及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如何互動。從教學環節上,可以觀察課是如何導入的,如何展開的,如何小結的等等。從具體方法上,可以觀察如何提問,如何實驗,如何處理教材,如何開發課程資源,如何使用技術手段。從效果方面,可以觀察學生的課堂情緒,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狀況等,正因爲有這樣多的觀課內容和主題,所以每一次觀察都需要選擇,根據不同對象、不同教學環境和不同要求,協商不同的觀察重點和主題。

縱觀自己觀課議課的過程,基本上對觀課前的說課和討論這個環節沒有進行過,不是很理解但今天見識完了之後,我想在自己平時的工作中嘗試一下。試一試這種方法的威力,到底如何!

觀課心得體會3

本週開始,進修學校組織我們小學語文骨幹教師第四期培訓班一行五十人前往縣小、民小進行爲期一週的觀課議課活動,直到今天下午圓滿結束。本週我們聽了十八位優秀老師的課後,覺得每一堂課都具有學習意義,每一個教師的精心展示不僅令學生陶醉癡迷,而且對於正在語文教學路途上摸索前進的我來說,無疑也是醍醐灌頂,收穫頗多。這一節節實實在在的語文課堂讓我對小學語文教學有了更深瞭解,每一節課都讓我有所收穫。,下面就談談我觀課議課後的一些體會吧:

一、熟悉教材是最根本的

聽了這些老師的課後,我認爲他們對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獨到之處,都能抓住題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例如:阿玲老師的《釣魚的啓示》這篇課文的教學中,阿玲老師緊緊抓住啓示這個題眼,讓學生讀課文從重點句“三十四年前那個月光如水的夜晚,給我留下了永久的回憶和終生的啓示”入手,讓生讀課文,找一找啓示是什麼?接着讓學生知道釣魚這件事的“是”是什麼?“非”是什麼?然後重點品讀三十四年前那個月光如水的夜晚發生的事的段落,從作者的心理活動,釣到肥美的大鱸魚不願放魚的原因等幾方面一步一步的深入文本,讓學生明白題眼“啓示”是在道德面前要有勇氣和力量戰勝生活中一些名利和金錢以及地位的誘惑。

二、教學行爲的轉變。

在此次的觀課中我發現好多老師在教學中注重啓發式教學,讓學生主動學習。新課程標準要求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體,教師是這個主體的引導者。這幾位老師都充分的做到了這點。例如方應萍老師的《新型玻璃》的拓展延伸的`小練筆,孫靈梅老師的拼音的教學,萬靜萍老師的口語交際課《說秋天》的課堂上都體現了新課程的一個理念,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課堂是教師體現自身價值的主陣地,今後我會本着“一切爲了學生,爲了學生的一切”的理念,將自己的愛全身心地融入到學生中。今後的教學中,我將努力將所學的新課程理念應用到課堂教學實踐中,立足“用活新教材,實踐新理念。”力求讓我的教學更具特色,形成獨具風格的教學模式,更好地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三、注重引導學生朗讀。

大部分老師都非常注重指導學生朗讀,但決不是爲了讀而讀,而是在體會情感的基礎上去讀,並且對讀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例如:楊成金老師的《聽聽,秋的聲音》和杜新平老師的《只有一個地球》,楊成金老師在教學時首先讓學生大聲自由地讀並找出課文中描寫秋的聲音的詩句,再讀課文,讓學生品讀詩歌的美走進秋天的田野這個遼闊的音樂廳,邊讀邊展開想象,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好。學習中還穿插着齊讀、分組讀、示範讀,進而激發同學閱讀興趣,讓學生在閱讀中更好的領會文章所表達主旨,層次非常清晰。

四、注重學習習慣的養成。

很多老師會在課堂上穿插着一些學習方法,讓學生收穫這些學習的方法,當他以後遇閱讀,要博覽全書,要堅持閱讀名著、閱讀經典,讓這些名著、經典來啓迪我們的思想,陶冶我們的情操,提升我們的語文素養。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爲了學生的發展”,所以,我們不能急功近利,要爲學生的終生髮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要樹立新的評價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一直是知識的權威,學生是被動地學習,學生是知識的容器,課堂是教師表演的舞臺,教師在講臺上講的滔滔不絕,而全然不顧學生的感受,現在,需要我們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轉變自己的角色,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我們要蹲下身子看學生,要平等地跟學生交流,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纔是課堂的主人。學生的學習方式,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此次活動,我知道了語文教學應是動情地去讀去感受。培養學生去有意識的修辭煉句,善於發現、善於反省和領悟情感。這些能力的習得需要語文老師去教,去想方設法的教。

總之,這次觀課議課的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從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方面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衆長,充分利用學習機會積澱教學素養,亮麗自己的教學生涯。

觀課心得體會4

學習瞭如何進行聽評課,知道了聽評課要從四個維度,即學生、教師、課程性質、課堂文化四個方面進行聽評課。

看學生,一要看課前準備,學生平時的習慣養成的好不好從準備就能看出。二是傾聽,學生的聽講認真不認真,能傾聽多長時間,其他學生髮言時能不能安靜傾聽,在傾聽時做筆記的人有多少?三是互動,課堂上有沒有互動,氛圍如何,學生的積極性是不是很高?四是自主,學生能否做到自主學習,自主學習形式有什麼樣的,質量如何,課堂紀律又如何?五是達成,學生清不清楚本節課的目標,這堂課達成了什麼目標,效果如何?

看老師,一是看環節,老師是怎樣安排設置上課環節的,不同環節的時間是怎麼分配的?二是呈示,針對課堂重難點是怎樣進行講解的,板書怎樣呈現的,媒體怎樣呈現的,這些是不是都很得當,有效。三是對話,有哪些話題?話題與學習目標的關係如何?四是指導,怎樣指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是否有效?五是機智,面對突發事件,教學設計有哪些調整,如何處理來自學生或情景的突發事件?呈現了哪些非言語行爲?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課堂行爲?

看課程性質,一是目標,預設的.學習目標是什麼?學習目標的表達是否規範和清晰?二是內容,課堂中生成了哪些內容?三是實施,預設哪些方法?創設了什麼樣的情境?與學習目標是否一致?四是評價,檢測學習目標所採用的主要評價方式是什麼?如何利用所獲得的評價信息?生成了哪些資源?向學生推薦了哪些課外資源?

看課堂文化,一是思考,怎樣指導學生開展獨立思考?怎樣對待或處理學生思考中的錯誤?學生思考的人數、時間、水平怎樣?課堂氣氛怎樣?二是民主,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人數、時間怎樣?課堂氣氛怎樣?師生關係如何?學生間的關係如何?三是創新,教學設計、情境創設與資源利用有何新意?四是關愛,學習目標是否面向全體學生?是否關注不同學生的需求?五是特質,該課體現了教師哪些優勢?整堂課設計是否有特色?學生對該教師教學特色的評價如何?

觀課心得體會5

歷日經年,水滴石穿。持之以恆,功果自顯 ----20xx年小學語文優質課比賽總結 新河學校 戴懿 爲發現和選拔課改新秀,壯大鎮骨幹教師隊伍,同時向上級教研部門組織的競賽活動推薦選手,我們於10月9日、10日兩天,在中心校舉行了全鎮小學語文優質課競賽,以教師講課,說課,評委1+1評課,議課四個環節,讓所有的老師都深深地體會到這次課內大比武不僅僅是一次活動,更是一次智慧與能力的比拼。在教管中心領導的帶領下,此次共有14位教師參加了本次活動。活動中,執教的每位教師都展現出自己的風采。他們有的立意創新,有的大膽嘗試,彰顯出各自獨特的教學風格。他們的課堂教學過程體現了新課程改革和生本教育的理念。評委老師全程參與、細心傾聽了這十四位教師的語文課。

現將本次活動的突出特點總結如下:

一、課堂導入顯風采。

這是本次比賽的一大亮點。如何讓學生儘快進入課堂情境,各位老師都在自己執教的課中,下了工夫,動了腦筋,出了效果。這是老師們平常注重了理論學習的突出表現。如:範郢如老師播放音樂導入,自然流暢。李韞老師問學生從課文標題可以獲取哪些信息,而導入新課,爲學生設置懸念,引發學生的求知慾。王燕老師用一些很美的圖畫來導入,讓人賞心悅目。

二、大聲朗讀顯魅力

語文教學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語感,朱作仁教授指出:“抓住語感的培養,語文課的特點才能充分體現出來。”葉聖陶先生也認爲,語感是人們對語言文字符號刺激所發出的一種直覺。而“讀”就是培養語感最積極最有效的刺激。劉滔老師在執教五年級課文《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時,就善於創設情境引導孩子們帶着情感,帶着體驗,帶着表情去讀,邊讀邊悟。有的教師配樂範讀、分角色讀等等,在這次活動中,每位老師都能帶領孩子充分閱讀文本,從不同形式、不同層次的讀中去感悟課文、感悟人生。“讀”中盡顯語文課堂魅力。

三、組織教學顯功底

多數參賽教師潛質優良,教學過程中能較好的發揮自己的特長。陶海燕老師用她流利的普通話合理的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引導學生循序漸進,深入淺出的來解決問題。李韞老師能引導學生質疑,注重學生質疑問難,培養學生創新思維。馬軍彩老師精神飽滿,簡筆畫的運用,讓學生直觀感受山水。

四、微笑教學顯和諧

雖然本次參賽教師與學生都不認識,但是多數教師利用微笑教學,不僅拉近了師生的距離,還使學生增強了自信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給學生創造一個輕鬆愉快的教學環境,學生回答問題爭先恐後,興趣盎然的與教師積極配合,學生不知不覺中獲得新知,營造出和諧的教學氛圍。

此次比賽存在的問題:

一、時間把握不好顯倉促

此次比賽,大多數教師的時間都沒有把握好,聽到下課鐘有的'教師就草草總結,有的教師仍然滔滔不絕的爭取完成教學任務.....我認爲教師拖堂是學生最反感的事情,只要鈴聲一響,學生的心早都離開的課堂,就算教師講的再精彩,都是浪費,所以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應設想一下每一個教學環節是否合理,甚至在心中模擬教學,以便準確把握各個教學環節的任務。

二、小組活動不好顯形式

在新課改中,提倡的是小組教學,換句話說就是所謂的“參與式教學”就是讓學生以不同的性格,興趣,學習水平等等坐成了討論組,教師則是全班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者和掌控者;是組內研討的參與者;是小組研討的引導者。很多教師都讓學生討論,但是回答問題的時候都是讓學生彙報自學的情況而不是小組討論的成果,學生雖然都在嗡嗡的討論,但是討論沒有解決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在讓善於組織活動的組長帶領學生討論問題;充分發揮組長的作用,讓組內推薦發言,學生間相互質疑,相互補充,只有這樣,纔會發揮小組學習的作用,鑑於此,我建議:小組學習一定要有競爭機制,評價機制,只有相互間有競爭,對學生組內評價積極,學生的參與度才高,那麼小組學習不再是形式。

三、導學案利用不好顯擺設

此次比賽中,參賽教師幾乎都是用導學案,但是很多教師都不明白什麼是導學案,導學案怎麼編寫,所以此次導學案花樣百出。導學案是經教師集體研究、個人備課、再集體研討制定的,以新課程標準

爲指導、以素質教育要求爲目標編寫的,用於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優化發展的學習方案。它以學生爲本,以“三維目標”的達成爲出發點和落腳點,配合教師科學的評價,是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新、學會合作,自主發展的路線圖。但是多數教師的導學案都是自己編寫的,很多地方都不合理,即使是把導學案發在學生的手中,整堂課都沒有利用,形同擺設。鑑於此,我建議:想要用好導學案,各個學校都應該多學習導學案的編寫,可以到課改學校學習。路漫漫其修遠兮,教育是一門永遠有遺憾的藝術,只要我們用心了,只要我們努力了,就無怨無悔。歷日經年,水滴石穿。持之以恆,功果自顯。

最後我將自己在優質課比賽中的幾點反思與大家分享:把臉皮放“厚”點,把膽子放大點,把聲音放亮點,把動作放誇張點。

觀課心得體會6

肅寧鎮數學教師等級授課活動結束了,我有幸全程參與了這次活動,通過這次活動,使我深刻感受到了小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聽了各位們的課,被他們上課的那種激情所感染,在課中先用情感開啓了學生的思維。他們不只是授課,更是與學生心靈的溝通,用自己的那份熱情喚起了學生的求知慾,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積極配合,探討問題,課堂效率很高。特別是滑村張雲琴老師的數學課,讓我體會到課堂教學的靈活性、靈動性、老師自上課至課終,老師始終圍繞學生運轉,學生一直環繞老師運行。老師對學生並沒有過多的限制和束縛,學生的想象、討論、聯繫是自由進行的,學生佔據了課堂的主陣地,但是,學生沒有脫離軌道,沒有脫離教師精妙設計的運行軌道,教師充分“放”了學生,學生充分“離”老師,而結果是圓滿的,成功的,學生學到了知識,教師達成了“傳道、授業、解惑”的天職。

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每一節課,每一位老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爲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老師們的精煉、豐富,對學生鼓勵性的十分值的我們學習、在思想教育方面,這些教師都處理的比較好,自然真摯的情感流露感染了學生和聽課的每一位學生及教師。從中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數學課更能體現語言的嚴密性和嚴謹性,要儘量的簡練,例如東澤城小學李坤麗老師的課,她講的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一節,她的語言樸實無華,但恰到好處,一步步引領着學生去探索知識。

以前我也參加過很多聽評課活動,很多老師都不願意或者不敢發言的現象,整個氣氛比較沉悶。但這次議課大不相同,老師們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做課老師大方得體,說着自己的困惑或成功之處,議課老師或直接或委婉的發表者看法,大家一起探討着所出現的問題,是那麼的和諧快樂。

通過這次觀課議課活動我對新課改有了更深的認識。我會把這次吸取的經驗應用到教學中,另外我希望有更多的機會參加這樣的活動,讓自己有更多的進步。

觀課心得體會7

九月一日晚觀看完中央一臺播放的《開學第一課》,節目內容豐富異彩紛呈,我深深爲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所折服,爲傳播中華民族的中外人士而感動。

我看到北京師範學院的王寧教授幾十年如一日研究中國漢字,王教授說:“我們漢字有幾千年的歷史,一直走到今天沒有間斷過,非常值得我們驕傲。”靠的就是傳承。更有來自美國的漢字愛好者理查德。西爾斯,人稱“漢字叔叔”,他癡迷於中國漢字,他從一個門外漢,二十二歲開始學漢字,做了一萬五千個卡片,把漢字寫在上面,散步時學,吃飯時學,連上廁所也在學,後來他建立自己的漢字數據庫,四十五年專注做這件事,他有嚴重的心臟病,每天還工作到凌晨三點,他在用生命和時間賽跑,花了八年時間作文編寫了《說文解字》、《六書通》、《金文編》、《甲骨文編》,一個字一個字放到數據庫中,他花完自己全部的'金錢,還有一名叫迪新的嚴重殘疾者,他半身癱瘓,爲研究和傳承中國漢字文化不懈奮鬥,這是一種什麼力量?這是一種什麼精神?這就是中國漢字的魅力,這就是對中國文化的熱愛,這就是對中國漢字文化傳承的責任感。我爲他們這種精神深深感動,一個外國人不遠萬里,爲了研究中國的漢字,一邊與病痛抗爭,一邊徹夜研究,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必須知道自己是誰,到哪裏去,追根溯源,鑑古知今,認識過去,才能更好地創造未來。我們青少年更應該樹立遠大的理想抱負,從現在做起,發奮讀書,做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者!

觀課心得體會8

我觀摩了張方老師的《匆匆》,使我受益匪淺,下面就本次觀課學習談點自己的感受。

一、反覆朗讀,感受語言特色。

老師抓住文章的修辭特點組織學生解讀文本、朗讀感悟、背誦。如何使學生體會作者的情感,張老師採用了朗讀的方法,讓學生從讀中來感受作者的'語言表達形式,品味語言的魅力。

二、理清文脈,體會作者情感。

張老師在教學時一環扣一環、層層深入,爲學生理清作者表情達意的線索,學習經典作品的言語內容與形式之間聯繫的緊密。並從行文思路中細細體會作者對時間的逝去感到無奈、惋惜和不甘虛度此生的思想感情。

三、抓關鍵詞句,感悟文章。

張老師抓住“日子”以及首尾重複的兩句“我們的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呢?”引起學生的關注,也使學生體會到作者特殊的語言表達形式,感嘆歲月無情,時光一去不復返。

總之,值的學習和借鑑的地方還有很多,通過這次學習,我比較出了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也清楚的認識到觀課在提高教學質量過程中的重要性。在今後的工作和學習中,要不斷有深度地參與到觀課議課活動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觀課心得體會9

近幾天我學習智慧課堂相關資料,真是讓我受益匪淺。一直以來人們賦予了教師各種美好的稱呼,如先生、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辛勤的園丁、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蠟燭等。實際上這些詞都不夠恰當,因此現在又出現一種新的題法,稱之爲“智慧型教師”。與之前的提法相比,這是一次質的飛躍,是從傳統型走向現代型,從封閉型走向開放型,從理想型走向理想與現實結合型,從“權力型”、“放任型”走向人格型的教師類型。

我從事小學教學工作已有些年頭,我一直在全身心地投入,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邁進。但是我發現了自己努力的結果並沒有帶來學生的發展和飛躍,我彷徨、猶豫、迷茫……一直在尋找的答案。在學習了智慧課堂相關資料後,使我在平常教學中的問題暴露無遺。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我一直扮演着傳統型教師的角色,傳統型教師用時間和汗水教書,師生苦累,學生知識面窄,職業枯燥,缺乏職業快樂感。而智慧型的教師會讓孩子們在學習中充分體會參與的快樂,合作的愉悅;會與孩子們心靈溝通,情感交融,人格碰撞;使孩子們備受激勵和鼓舞;使抽象的數學課不再枯燥乏味,而變得妙趣橫生……教育的真諦在於啓迪智慧;智慧型教師充盈着自由的快樂,當人以功利化的心態去應對周圍的世界,去從事一種職業時,他自身也就被功利化了,他與這個世界只是實用主義的關係,職業對他而言始終是“他之國度”,他無法沉浸其中,也無法領略其中的意義。智慧型教師超越了單純功利的'追求而達到了自由的境地。這首先建立在教師的職業信念基礎上,但僅是低層次的需要,教師還有從職業中獲得快樂、充實人生、實現自我、感受自由的需要。一旦教師從職業中體驗到了自由,他就把原本陌生於己的外在世界轉換成了屬我的。生活世界,就於職業之間建立起活潑、豐富的聯繫,就會感受到生活的完滿和意義的充盈。我們教師要下定決心向智慧型教師邁進,不再做那個“平面教師”,而要做一個具有創造力,有高尚的人格,充滿情和愛,不僅給予孩子們智慧還能給予他們力量的。“立體教師”。

社會的發展,需要我們不斷地充電,不斷更新觀念,願我們都努力成爲智慧型教師。

觀課心得體會10

11月9日~10日,風和日麗。我和武進區其他13位老師一行來到淮安,觀摩了全省小學數學評優課比賽。三天的觀摩學習,緊湊而充實。回想起1*年的淮安之行,這次收穫更多的是思想的洗禮,心靈的啓迪。讓我飽嘗了一次好吃又營養的“精神大餐”,真是感慨良多。

課前交流:猶如一劑強心針

這次學習,我留心了比賽選手的課前交流。一直以來,我們借班上課,特別注意去備好教學預案,甚至把課上出現的種種可能都設計的非常周密,可以說把百分百的精力和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課堂,但教學效果有時候還總是與自己的期望有差距。是什麼原因呢?由這次優課評比觀摩活動我悟出了一個道理-一堂成功的課,離不開成功的課前交流。良好的課堂氣氛可以成爲啓迪智慧的鑰匙,這次上課的幾位老師都深諳此道,他們的課前談話,是那麼的親切,那麼的自然,而且談話的內容又和授課內容息息相關,或埋下伏筆,或設置懸念,或緩解氣氛……,由此可以看出,課前談話交流十分重要,這短短几分鐘,不僅是教師教學機智的體現,還是教師知識儲備和人格魅力的展現,這樣的交流猶如一劑強心針,浸潤了學生的心田。回顧所聽的13節課,大致可分以下幾類:

一、介紹型

13位選手中有四位老師採用這種方式,也就是先做自我介紹,然後讓學生圍繞老師談談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再讓學生作自我介紹,從一連串的交流中撫平孩子的心態,指導學生如何使用話筒。其實,與人交往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初次見面時,成功的把自己介紹給學生,使學生能夠接納自己,纔是成功上好一節課的前提。與教師有關的信息是學生最感興趣的話題,不管是老師的姓名,還是教師的形象,他們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如果學生一旦對老師產生“好感”,而被老師的獨特魅力所吸引的話,那麼老師接下來的教學自然會水到渠成。

二、激勵型

沭陽的一位選手選擇交流方式很特別,他向學生這樣介紹:今天有很多攝像機給我們錄像,真像在拍電影,在這部電影裏,你準備當什麼角色呢?學生異口同聲說主角,老師故意質疑道:那我呢?學生回擊說:配角,師:那想要做好主角該怎麼做呢?生:……師:好!那我就做個最佳男配角吧!全場大笑,僵硬的氣氛得以緩解。

這位老師創造了一個每人都希望自己是勇敢的人的教學情境。一句表揚,一句激勵,寥寥數語,學生的情緒一下子被感染,從而激發了學生的自豪感和上進心。就這樣,形成了一個平等、和諧、輕鬆、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這也爲課的開始奠定了基調。

三、交待型

所謂交待也就是向學生說清楚課堂的要求。一位選手因爲課堂上他要採取四人圍坐一起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在課前他這樣交待:

師:往下看,發現什麼?(人可真多啊!)這麼多的老師來聽課,我們該怎麼辦?

生;回答時聲音要響亮。

師:對,聲音響亮;但現在只有2個話筒,怎麼辦?

生:誰說話時,把話筒傳過去。

接着交待:①上課要小組合作的時候,分4人一小組,並徵求大家這樣是否可行;(是)

②小組要有組長、記錄員等,你們有嗎?(有)

③還要每小組有兩塊橡皮、一把直尺、兩支筆都有嗎?(有)

④並讓學生用半分鐘的時間商量每人在小組裏該做什麼。(學生商量)

這位老師在課前不厭其煩的交待了上課時每人該做些什麼以及注意點,特別是要學生用“半分鐘的時間商量每人在小組裏該做什麼”更是值得我們學習。這樣的交待,一方面保證保證上課順利、流暢的進行下去的;另一方面,也使得學生知道在上課時自己該做什麼有了一個明確的方向,從而增強了課堂教學效果。

四、遊戲型

愛玩遊戲是孩子們的天性,每個小學生都喜歡做遊戲的。所以在課前採用遊戲調和氣氛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不過遊戲的內容一定要適度、要精心挑選,否則會讓孩子過於興奮,當鈴聲響起時無法進入上課狀態。本次比賽的選手,他們選擇的遊戲都與本課的知識有關,這樣,既能通過它來調節課堂氣氛,消除緊張情緒,增進師生的友誼。同時它也能爲新知打下伏筆,在教學時還能起到回顧的作用。

縱觀以上師生交流的幾種方式,可謂是各師各法,各有不同,但相同的是老師都在給學生創造說的機會。讓他們習慣在大場合下表達、用話筒敢說話,這樣課堂上學生纔不會怯場,教學過程才能進行得更順利。

巧妙的'設計:好似一線穿珠

能登上省級比賽的舞臺,各個都是教學精英,每節課的教學預案設計都是無可挑剔的。其中,通師二附的吳鼕鼕老師演繹的《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一課,在如何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方面,很值得我們大家學習。

1.重視動手操作

在傳統的長方體教學中,一般會讓學生直接觀察長方體物體,從而認識長方體的各種特徵,但這樣的認識對於學生來講,留給他的是一個長方體的物體,而不是一個幾何形體。讓我們看看吳老師的課堂,他是先從認識長方體的“零部件”開始的:通過一個雖然簡單但卻是學生感興趣的“切土豆”這樣一個活動,學生自主、自然地認識了平滑的“面”、兩個面相交形成的“棱”、三條棱相交形成的“頂點”。我想,有了這樣一個真切的體驗,長方體的面、棱、頂點這幾要素會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海中,而且一定不是三個孤零零的元素,而是一個動態形成的過程:說到棱就不僅僅是一條邊,而是兩個面相交後出現的,說到頂點就不僅僅是一個點,而是三條棱支撐而成的,這樣的認識多深刻,它對於學生在後面形成長方體的空間認識奠定了一個非常好的基礎。接下去的課堂還有一幕:在認識長方體棱的特點時,吳老師不是讓學生先簡簡單單觀察一個長方體物體,然後引着學生去找棱的特點,他是創設了一個小組活動:選擇合適的小棒去搭建一個長方體框架。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發現相對的四條棱所用的小棒根數是一樣的,很自然地體會到了相對的棱長度相等這個特點,這樣的體驗留給學生的就是一個清晰的表象,而不僅僅是記住了這樣一個結論。

2.重視表象積累

學生形成的空間觀念應該是“整體的、深刻的、概括的”,即一旦需要提取這一觀念就應該是鮮明的形象,而且是總體的簡約的出現。《數學課程標準》也指出“能從較複雜的圖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圖形,由幾何圖形想象出實物的形狀”,分解圖形、想象實物就要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能力,這些想象既有助於學生空間觀念的建立,又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所以,在積累了許多長方體的表象特徵後,吳老師並不是簡單地運用這些特徵進行相關的計算練習,而是安排了幾個有意思的小活動:1.逐次擦去棱,想象長方體,直至留下三要素:長寬高;2.根據長寬高想象長方體的6個面,選擇合適的長方形配面,領悟面的特徵;3.根據已知的長、寬、高,想象這是一個什麼物體;4.根據一些數據猜想生活中的物體。我想,在經歷了這幾次空間想象之後,長方體最終在學生腦海中形成的一定是一個既清晰又簡約的形象。

3.重視聯繫生活

空間感的形成源於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生的空間知識來自豐富的現實原型,與現實生活關係非常密切。學生的生活實際是理解和發展空間觀念的寶貴資源。培養空間觀念要將視野拓寬到生活空間,充分利用學生生活中的事物,引導學生探索圖形的特徵,豐富空間與圖形的經驗。吳鼕鼕老師的《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一課設計了這樣一個練習:

1、一個物體的長、寬、高分別是10米、2.5米、3米,這個物體是( ) a教室 b公共汽車 c家用冰箱

2、一 個物體的長、寬、高分別是6釐米、6釐米、6釐米,這個物體是( ) a魔方 b數學書 c文具盒

3、一個物體的長、寬、高分別是24釐米,17釐米和2釐米這個物體是( ) a魔方 b數學書 c文具盒

4、一個物體的長、寬、高分別是24釐米,17釐米和0.1毫米這個物體是( )?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表象是對感知過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頭腦中再現出來的形象,吳老師在這裏將長方體與正方體的認識與我們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用生活經驗支撐對數學概念的理解,這一處理真是令人叫絕。細細品味吳老師的課,好似春雨“潤物細無聲”,細膩、自然,又如一壺好茶,濃醇獨特,意趣盎然。

觀課心得體會11

通過觀看淄博畢國紅老師的《形狀漸變動畫》的優質課視頻,我近距離地領略到這位教師的教學風格,深厚的教學功底及精湛的教學藝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一節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借鑑的東西,在教學中,畢老師採取了“以人爲本,以學促教”的.教學原則,恰當運用高效思維對話、小組合作等,通過老師有序的導、生動活潑的啓發教,激發學生積極的參與、體驗、合作與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下是我個人在本次聽課過程中的一些感受。

1.小組合作:他們採用多種形式創設情景進行小組合作教學。利用教材本身創設情景傳授基礎知識,進行基本技能訓練和交際活動。在情景中理解flash形狀漸變動畫知識和內容,使難點化易,重點難點;在情景中進行操練能提高學生實踐的量和質。

2.情身意濃:畢老師不僅是一位老師,還是一位教育工作者。課堂上教師用各種形式鼓勵學生積極學習,使他們懷着輕鬆愉快的情緒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活動中去,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知識理解:畢老師都重視在操練中講解知識,在情景中進行精講多練,培養學生紮實地掌握和運用flash形狀漸變動畫知識。採用靈活多樣的方式邊練邊講知識,生動有趣,能加速理解的過程,教師重視通過板書對知識進行點破和歸納,起到了事半功倍的目的。

總之,教師必須經常有意識地反省自己的教學實踐,從中總結經驗教訓,要有意識地虛心吸取他人之長,通過自我總結和積極藉助他人的成功經驗來充實自己,不斷充實自己教與學的知識庫。

觀課心得體會12

參加了蓮池區中小學美術青年教師說課活動後,我看到了教師們的精彩表現,對說課又有了更深的理解。現將此次參加活動的感受總結如下:

要說好課應該有一個簡明扼要的課件,有一定的理論體系,說課的關鍵就是要“說”,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學內容,說教學思路,說教學方法,這不單單是嘴皮子上的功夫,更是一個人教學理論的基礎,教學思路的闡述,說當然要力求精煉、到位,但並不是要簡單的一語帶過,而是要有理有據。在說課中教學過程是很關鍵的,不僅要說全面,還要說明爲什麼要這樣做。說教學過程要簡明扼要,要講清楚教學思路:即根據本節課的內容、課型及學生的年齡特點,採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以達到什麼樣的'教學目的,採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突破難點,理論依據是什麼,以及主要教學環節。

參加了這次說課比賽活動,我更加明確了自己的奮鬥目標和方向,我要以此爲動力,刻苦鑽研,積極向有豐富經驗的教師學習,努力使自己的教學基本功越來越紮實。希望自己在以後的教學中認識問題,改進問題,對自己今後的教學有一個完整的規劃,迅速成長爲一名有觀點和深度的美術教師。

觀課心得體會13

這次我校開展的同課異構活動,讓我受益匪淺。所以分別只聽了一位老師的公開課。雖然少了比較,兩位教師對教材的處理和把握都有其獨到之處。雖然是同一節內容,同一個教學案,但是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教學風格。

首先是導入部分,李老師是借班上課,她創設帶學生免費旅遊的場景。讓學生參觀鳥巢,水立方。通過學生的觀察知道鳥巢是由一條條線構成的。這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還將從而導入本章節內容,與線有關的知識。

其次在課堂上,兩位老師都選擇以學生爲主,教師爲輔的教學模式,老師們根據教材內容適度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此情境中動腦,主要通過學生觀察,小組討論,然後自己得出結論,並且在一個重點內容的講解上,處理得也是非常到位。在學生都講解完成後,再重新歸納總結,找出學生的.問題所在,並加以補充。特別是李老師,她用三個成語,不但總結了線段,直線,射線的特點,還給學生滲透了做人的道理。

再次,我覺得兩位老師的教態都非常自然,在語言的組織上,對學生的鼓勵和評價上都恰如其分,有效的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與積極性。重視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每堂課都有學生參與,老師歸納總結。

最後,各個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又都融入了大量的練習,並且這些練習設計很有層次感,由簡到難,由點到面。直接在課堂上就對學生所學知識加以鞏固。

此次聽課,讓我學到了其他老師的長處,看到自己各方面的不足,給我的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助。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應該多向其他各位老師學習,每次上課,都要通讀教材,做到課前準備充分,課堂靈活有度,課後總結歸納。只有這樣,自己才能逐漸成長起來。

觀課心得體會14

人就要做到四個字,孝、愛、禮和強。——題記

《開學第一課》教會我很多,教的就是四個字,孝、愛、禮、強。孝敬長輩,愛別人愛自己,講禮貌,自強不息。這是每個人必須做到的,最基本的道理。

孝,講的是一位75歲的老人有一個孝順的兒子。他兒子把家裏的一輛舊摩托改造真有後座,而且有靠背的升級版摩托車。兒子說:“趁老人家腿腳還利索,還能走路,帶他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於是,他們父子兩坐着摩托車開了幾十萬公里,去了雲南、四川、北京等地方玩。老人說:“我有這麼個兒子,真是前世修來的福氣啊!”

愛,講的是搖滾歌手泰勇和他的兒子大珍珠的故事。大珍珠出生時,不幸患上了一種病。這種病使他大腦接受能力變差,別人一天就學會的事,他要用幾個月才能學會。泰勇爲了兒子放棄了事業。用了十幾年的時間教會了大珍珠騎自行車、游泳、繫鞋帶、寫信、彈鋼琴等等。泰勇說:“大珍珠就是我的一切,爲了他我願意放棄一切!”

禮,講的是容祖兒小時候,媽媽就對她嚴格要求禮儀方面的事。媽媽對她說:“要尊敬長輩,見到長輩要問好。吃飯時,讓長輩先入座,讓長輩先動筷,儘量只夾自己面前的菜,吃完飯後碗裏不能剩飯。要打扮的乾乾淨淨。有一次,容祖兒和弟弟在下雨時去路邊踩水坑,濺起的水把路人打溼了,媽媽知道後把容祖兒和弟弟教訓了一遍。

強,講的.是一幫孤兒去到了一家武術學院學習武術和舞蹈。他們從小父母離異,除了以前孤兒院的院長和他們比較親近外,就是他們的武術老師了。他們親切地叫老師“阿爸”。他們沒想到父母就哭,無法自拔,是老師在一旁安慰他們,對他們說:“做人要自強,要堅強,這樣纔是最棒的。”老師用最樸實的話語令他的孤兒學生們發憤圖強,自強不息。

孝順的兒子帶老人環遊世界,搖滾歌手放棄了事業選擇了兒子,用愛教會了兒子一切,嚴格的媽媽教會了容祖兒禮貌,有愛心的老師用樸實的話語和對他們的關心教會了孤兒們自強不息道理。他們之中絕大多數都是默默無聞的,可他們卻學會了人生最重要的道理。他們之中有普通的的打工族,有孤兒,有歌手,有明星,不同的人,卻有一樣的珍貴的品質。

《開學第一課》教會我很多,最重要的就是做人所需要的品質,也就是那四個字,孝愛禮強。孝敬長輩,愛別人愛自己,懂禮貌,注重禮儀和自強不息的精神。

觀課心得體會15

在研修學習過程中,我觀看了《快速跑》這節教學錄像,讓我受益匪淺。快速跑教學是初中田徑教學中最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在整個快速跑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圍繞體育教學的三維教學目標以及課程的基本理念開展教學,教學目標明確,達到教學效果良好。

準備部分,是一系列的體育課堂常規的展示,老師利用反口令聯繫調動學生的興趣,利用各種方式跑充分進行準備熱身,讓學生體驗哪種擺臂是正確的,語言生動形象,示範準確到位,學生興趣濃厚,在課的一開始就激發學生的興趣。在基本部分,教師語言調動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練積極性;在教授課的主要內容時,老師分步驟、循序漸進的練習使教學效果更好。本節課教學過程流暢、循序漸進。通過趣味練習、遊戲、小組比賽等多種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自主探究、自主練習。整堂課學生表現積極,學習興趣濃厚。

教學設計合理規範,從開始部分的趣味熱身導入,到基本部分的自主學習、器材練習、接力遊戲,到結束部分的放鬆練習,都符合新課程標準的理念,特別是放鬆活動部分,採用了形式新穎的歡快節奏的音樂及動作進行放鬆,讓學生們在愉悅、歡笑中結束本節課的學習,既放鬆了身體也放鬆了心情。這節快速跑的'課,老師利用遊戲貫穿了整個教學過程。在課的開始,準備活動就以遊戲的形式進行,使學生精神集中的同時調動身體機能,讓學生歡笑不斷,充分起到了熱身作用;基本部分,老師將動作分解,一步一步、循序漸進,逐漸的接受消化課堂內容。

讓學生最有興趣,最能調動學生學練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的手段,那就是比賽、接力跑比賽。學生希望在老師眼裏表現突出,用自己的行動證明給老師看,得到老師的表揚,得到大家的歡呼,而接力跑比賽完全具備這些條件,無論何時學生對於接力比賽都充滿熱情,有了這種熱情,才能使整個課堂氣氛顯得活躍,激情洋溢。李老師能堅定的遵循運動規律,在認真組織學生做好熱身活動的基礎上,使學生學到了體育的基本知識,掌握了快速跑的基本技術和技能,運用幸福歌進行放鬆恢練習,使他們的身體和心理得到了應有的放鬆、收穫到了鍛鍊後的愉悅。

最後,我感覺如果做到在準備活動中老師的口令有點慢,喊的口令比較多,節課老師的用哨子比較少,哨聲吹的有點特別,把吹哨聲連貫起來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