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我們仨》讀書心得優秀範文

《我們仨》讀書心得優秀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7W 次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我們仨》讀書心得優秀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我們仨》讀書心得優秀範文

《我們仨》讀書心得優秀範文1

或許,現在只要一提到世紀老人,大家首先會想到的是冰心老人。是啊,冰心老人的兒童文學確實伴隨了一代人又一代人的成長。她的詩在字裏行間無聲滋潤着我們的生活。這世界上總有這樣一羣作家,他們或許出名或隱於市井,但只要你讀他們的作品,天長日久總是能潛移默化地改變着你,激發你心裏向好向善的本心。讓你在紛繁雜亂的世間,留下一塊心靈的伊甸園。“我之所以寫詩做詩不是爲了出名,也不是爲了爲了傳世,而是爲了洗滌自己的靈魂”。像一位哲人說的那句話一樣。

好了,言歸正傳。今天我想給大家介紹的人,也是一位世紀老人,但我更想親切的稱她爲百歲人瑞—楊絳先生。

第一次知道楊絳先生,因爲有幸讀完了錢鍾書寫的《圍城》,讀完之後看到楊絳先生寫的`後記和錢鍾書先生創作這本書的時種種生活瑣事。他們那種生活的態度和氛圍吸引了我,事後知道楊絳先生還有一本隨筆,叫做《我們仨》,寫的是她們一家三口六十來年的生活。當時我的心中早已有所向往,想要再拜讀一下楊絳先生的這本隨筆。只可惜學業緊迫,這種想法也就一直存放於腦海深處。直到一切都結束,纔想起來。就從網上買到了這本書。書十分的便宜,也可在閒暇之餘一覽百年人瑞的文筆。楊絳先生博學,她翻譯的西班牙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是公認的國內翻譯最好的版本,楊絳先生對知識也是一絲不苟,通常爲了搞懂一個字,就要反覆查三至四個字典,這種對知識的執著,是我們之間鮮有人能夠做到的。

《我們仨》這本書的封面充滿磨砂的質感,像是落在地上的楓葉。摸着這本書的封面,就像握住了奶奶粗糙的手,書中楊絳先生的娓娓道來,就像是奶奶或姥姥平時與你聊天。書中沒有刻骨銘心的愛情,也沒有坎坷曲折的情節,更沒有乘風破浪的快意人生。讀後感·有的只是,一個又一個傷感、溫馨、有趣的故事。斷斷續續地寫的她們一家三口的平凡且純粹單純樸素的生活。這是一本貼近生活,貼近我們這個平凡的世界的隨筆。

書中吸引我的還有那種種的生活的細節,手稿、照片和楊絳先生在書中所說的:“無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只要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的非常快樂,所以我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和。”

而在我們之間流傳甚廣的,就是錢鍾書先生對楊絳先生說的那句話——沒遇到你之前,我沒想過結婚;遇到你之後,結婚這事,我沒想過和別人。

楊絳錢鍾書式的愛情,帶給我們的啓示太多太多,如果你沒具備愛一個人的條件,那你就得先把自己變得優秀;如果你覺得自己可以了,那你也得明白到底是珍惜喜歡,還是隻是在孤單寂寞的時候找一個人來作伴,不要讓喜歡最後變作與菸酒相伴的故事。

人海茫茫,相遇已是不易,相識更是難得。最終能走到一起那更是修來的緣分。說的話有人聽,你的愛有人懂,你愛一個人就愛了一生。

《我們仨》讀書心得優秀範文2

看完《我們仨》,正值楊絳先生百歲。楊絳先生自稱,已經走到了人生邊。低調、與人無爭,一直是她和錢鍾書先生給人的感覺。在《我們仨》這本小傳中,楊絳先生敘述了她和錢鍾書及獨女錢瑗(圓圓)三個人的家庭生活,讓我真實地感受到了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單純和與世無求的氣氛以及濃濃的親情。

文章以一個夢開頭,垂暮的老人,最怕失去的是相伴一生的伴侶。夢中的緊張和甦醒後的`“埋怨”,讓我爲這一對相濡以沫的老夫老妻而動容。

其後,便是一個長長的亦真亦幻的夢的故事。錢老生病了,圓圓生病了,楊絳每日跋涉在探視的路上,走過一個又一個驛站,走過春夏秋冬幾個季節;一邊是老伴兒,一邊是愛女,都停止了和她一起前行的步伐,人生似乎到了無望的邊緣;圓圓先走了,錢老也走了,“我們仨”失散了,家,成了尋覓歸途路上的驛站,楊絳,也走到了人生邊緣。

第三部,用完全寫實的手法,記錄了楊絳和錢鍾書結婚後到英國留學、愛女出生、回國工作直到錢鍾書和錢瑗相繼去世的一系列人生歷程。平凡樸實的故事中,我看到了夫妻之間相互的支持和扶攜,而同甘共苦的風雨人生,讓他們對彼此更加依戀和關愛。記得最深的是他們的“探險”。這是一個多麼適合夫妻的“節目”啊。在“探險”中,交流着各自的想法和觀點,可以談工作,談家事,談路上的景緻和行人,可以看到什麼聊什麼,沒有主題,但在這隨意的聊天中,夫妻換了意見,釐清了思路,增進了瞭解。生活在繼續,溝通沒有斷,感情不斷加深。

圓圓的出生,給父母帶來了許多快樂。看着一個個小故事,讀着一篇篇信件,望着一副副漫畫,我彷彿看到這個其樂融融的家裏,處處有歡笑,有情調,有趣味。父女倆是“哥們”,互相打鬧玩笑,一起“對付”媽媽;父母關愛女兒,女兒也懂事、自覺,不讓父母操心,對爸爸和媽媽,真像是貼身的小棉襖,關懷備至,體貼有加。重病期間,還不忘叮囑媽媽要注意身體和飲食,也不忘給爸爸寄賀年卡。看着那些妙趣橫生的信件,看着那些親暱的稱呼,真讓人忍不住“羨慕嫉妒恨”。

書中還有個細節,很是觸動了我。他們仨,出差了,喜歡記錄所見所聞或思念之情,在家的也會記下瑣瑣碎碎的事情,這些他們稱之爲“石子”,有空會經常在一起“把玩欣賞”。書後也附了不少“石子”,“我們仨”的相親相愛都在“石子”裏有着真真實實的反映。我想,愛是需要表達的。這些“石子”,其實就是一份份愛的表達——熾熱也好,瑣碎也罷——總之,相互的愛戀和關懷,都讓這些“石子”說盡了。誠然,感情真摯與否,重行甚於言,但是,愛,如果做了,又表達了,不是更讓家人瞭解和明白了嗎?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曾有的歡樂,而今的寂寞,天人相隔,往事皆隨風遠去。《我們仨》,文字簡單平實,不慌不忙,娓娓道來,如清風一樣,拂面而來的是一陣陣幽香。

《我們仨》讀書心得優秀範文3

《我們仨》的作者是楊絳,對於她,我只知道是錢鍾書的夫人,對於錢鍾書,只讀過他的《圍城》,感嘆書寫的實在精妙,那些比喻見解看的也過癮,除此,坦率地講,知之甚少。寒假裏,極其偶然的機會,讀到了《我們仨》,第一次走進楊絳先生(大家都這樣稱呼)的文字世界,也第一次被其樸素的文字後面厚重而深沉的感情深深地震動。書中有多處,看的時候惹我落淚……。

我們仨:錢鍾書,楊絳,錢瑗。

簡單的文字,全書只有三章:第一部,我們倆老了。第二部,我們仨失散了。第三部,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在回憶錄的第一部分“我們倆老了”簡短的開篇一章中,楊絳這樣寫道:“有一晚,我做了一個夢。我和鍾書一同散步,說說笑笑,走到了不知什麼地方。太陽已經下山,黃昏薄暮,蒼蒼茫茫中,忽然鍾書不見了。我四顧尋找,不見他的影蹤。我喊他,沒人應。只我一人,站在荒郊野地裏,鍾書不知到哪裏去了。我大聲呼喊,連名帶姓地喊。喊聲落在曠野裏,好像給吞吃了似的,沒留下一點依稀彷彿的音響。徹底的寂靜,給沉沉夜色增添了分量,也加深了我的孤悽。往前看去,是一層深似一層的昏暗。我腳下是一條沙土路,旁邊有林木,有潺潺流水,看不清楚溪流有多寬廣。向後看去,好像是連片的屋宇房舍,是有人煙的去處,但不見燈光,想必相離很遠了……”末句又說:“鍾書大概是記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個長達萬里的夢。”於是,從夢開始的獨屬於“我們仨”的回憶就此拉開了序幕。

第二部分“我們仨失散了”,作者以最後幾年我們仨相依爲命的情感體驗爲主線,以“古驛道”上的聚散展開來寫,字裏行間滿是令人斷腸的痛。通篇中作者沒有呼天搶地痛哭的場面,沒有細緻入微對“痛”的描寫,但正是那種含蓄節制的痛,卻能直擊人心裏最柔軟的部分,是一種刺入靈魂的痛。這一部分,楊絳用時而夢幻時而真實的手法,將一幕幕往事交織在一起,遲暮之年的夫婦倆在老病相催之際,用真摯的愛相互支撐着度日,直讓人心裏一陣陣發緊,令人扼腕嘆息。讀着文字,一幅幅令人動容的畫面浮現眼前,比如清冷的古驛道上,“我”來來回回穿梭於客棧與寓所之間,步履蹣跚、一腳一腳走進又走出萬里長夢。當女兒阿媛住院一年無效不幸去世的部分,小說中是這樣寫的:“她鮮花般的笑容還在我眼前,她溫軟親熱的一聲‘娘’還在我耳邊,但是,就在光天化日之下,一晃眼她就沒有了。”“……我心上蓋滿了一隻只飽含熱淚的眼睛,這時一齊流下淚來。我的手撐在樹上,我的頭枕在手上,胸中的熱淚直往上涌,直涌到喉頭。我使勁嚥住,但是我使的勁兒太大,滿腔熱淚把胸口掙裂了。只聽啪嗒一聲,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東西。迎面的寒風,直往我胸口的窟窿裏灌……”讀這樣的文字,感同身受,淚流心傷。白髮人送黑髮人,從此生死兩隔,刻骨之痛!

第三部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在追敘“我們仨”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回憶“我們仨”相互溫暖着共同走過的一幕幕之前,作者向我們道出了“家”的含義,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學者家庭的悲歡離合,看到了他們在面臨種種困境與苦難時依然保持着與日月同輝的人格魅力——

“三里河寓所,曾經是我的家,因爲有我們仨。我們仨失散了,家就沒有了。剩下我一個,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窮的羈旅倦客;顧望徘徊,能不感嘆“人生如夢”“如夢幻泡影”?

但是儘管這麼說,我卻覺得我這一生並不空虛;我活得很充實,也很有意思,因爲有我們仨。也可說:我們仨都沒有虛度此生,因爲是我們仨。

“我們仨”其實最平凡不過的。誰家沒有夫妻子女呢?至少有夫妻二人,添上子女,就成了我們三個或四個五個不等。只不過各家各樣罷了。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總是和我一同承當,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瑗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所以我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合。”

家是什麼?家在哪裏?也許,誠如楊絳所言,家只是生命中一個必經的客棧而已。它不是歸途。歸途是一條通往沒有終點的遠方的路。儘管沒有確切答案,我還是在楊絳的筆下,讀出了“家”的存在意義。一個傾注了愛的家,不僅僅是一個可供安身的棲所,而是歷經聚散離合,始終牽繫於心的一份情;是日日夜夜跋山涉水依然走不出的一個萬里長夢,是夢裏夢外心心相印始終不渝的曠世之愛……

書的末尾這樣寫道: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媛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的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玻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個人。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我”尋覓的歸途在哪裏?‘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玻璃脆。’這一聲問,這一聲嘆,如敲窗的夜雨,不斷敲打着我的心。我依稀看到九十二歲高齡的楊絳先生,在經歷了戰火、疾病、政治風暴,生離死別等生命的種種際遇,飽嘗了人世間的悲喜浮沉之後,是在怎樣一種蝕骨的思念中,以最樸素也最真摯的文字寫下了“我們仨”的瑣細點滴。

讀完《我們仨》,我想,一本書的流行,不在於它辭藻之華麗,不在於它情節之曲折,只要有情,有真情,那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