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關於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通用29篇)

關於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通用2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9W 次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通用29篇)

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1

在這短暫的一個假期裏,我讀到了平時沒看過的書,讀書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這一個假期裏,我感覺收穫頗豐。以下就是我這一假期來讀書的心得。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需花。"我們渴望讀書,渴望獲得知識,但是我們卻常常會有這樣的疑惑:我們應該如何讀書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爲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爲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爲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同時我們也應拋棄古時舊的求知理念,什麼"書中自有黃金屋"等等,都不足取。

爲了使讀書達到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於動腦,找到所讀文章的"眼睛",心領神會之外,還寫讀書筆記和讀後感。當然讀書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話所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把思考的結果整理出來,寫成筆記和感想,既有助於思考,也可以幫助我們記憶思考的結果,便於日後比較、綜合、分析。如果所讀的書是自己的書,我還在書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看法、疑問、評論等,或做一些記號。 它會加強我們對文章的理解、記憶。

常聽學生家長說"我家的孩子只聽老師的,老師的話簡直比聖旨還靈,回到家裏就誰的話都不聽了。"在研讀中,我想到了學生的向師性,這是一種純潔的美好的心理品質,我們當教師的要好好地利用和開發。在教學中,我有意或無意中出了這個那個錯,學生都會及時地爲我指出,這樣不僅師生之間的關係逐漸融洽,班級氣氛也極爲活躍。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裏,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裏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回想每一次學生在向我表達着他們對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動,我總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種最崇高的價值。毫不避諱地說,這種崇高,正是我在讀書工程中所獲得的最大的收穫,是我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具體表現。 更深的體會是教師的成功,來自學生要當一名優秀的教師,首先就認識教師是什麼要教好自己的學生,首先必須認識學生是什麼答案是顯然的:教師是人,學生也是人。如何做人其實這不只是學生應該學會的`,更應該是我們教師要學會的!從衆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們不難發現,做人貴在"求真"。只有"真"纔是美,只有"真"纔會善。我的這種感受是在學習過程中的積累,一直以來,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經驗爲借鑑,堅持以"認真負責"處世,以"嚴於律己,寬於待人"爲原則,我覺得,作爲一位教師,首先必須做到:

一、說到做到,從不失信;

二、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三、尊重學生,一視同仁;

四、講求效率,仔細認真;

五、嚴於律己,寬於待人;

六、精讀細講,教學相長。

話又說回來,常言道: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我以爲,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因此,在學習中,書本是無言的老師,讀書是我學習中最大的樂趣。學習型社會爲全體社會成員提供了充裕的學習資源。學習化社會中的個體學習,猶如一個人走進了自助餐廳,你想吃什麼,完全請便。個體完全可以針對自身的切實需求,選擇和決定學習什麼、怎樣學習、學習的進度等等。

簡言之,同時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我覺得做一名優秀的教師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也並不是如"蜀道之難"。只要我們不斷的加強理論學習,不斷積累經驗,長期地保持一顆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學生又將演出一幕怎樣的好戲我今天又將看到孩子們的什麼新花樣我自己又該爲他們做些什麼事處處爲孩子們着想,在爲學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時,你也必然在一步一步的接近成功!

我很慶幸自己是一名教師,我也希望與我的同仁共勉:在讀書中自我提高,走近學生,我們都將是人生舞臺中最重要的主角!

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2

每年對於假期我們都有太多的期待和盼望,但是當一個長長的假期真正地到來的時候,我們卻無所適從,將以前對假期的規劃都忘到了九霄雲外,最後只剩下每天除了吃就是睡,無聊而煩躁地過活,所以有時候我想,一個長達一個月的假期真正地做的有意義的事情都不及一個普通的週末。當一個假期結束後更多的是回憶起來有點遺憾,奇怪的是假期結束了,你想起了假期前的所有計劃,比如說讀書,那麼如果下一個循環就是期盼下一個假期我該看哪些哪些書,似乎又進入了一個怪圈,從現在開始我要遏制住這個惡性循環。

說起假期讀書心得,十分慚愧,其實說實話如果不是放假前學校的硬性要求,我想我這個假期都不會撿起一本書來看,或許懶是一種病,在假期的時候發作的有點嚴重。所以在這種情緒下,我讀書的狀態也可想而知,粗淺地讀了兩本書,感受不是很多,但是有那麼幾點還是有點小啓示的。

我看的第一本書是《教師工作方法》創新案例集,說實話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時,如果不是看到創新二字我不會翻下去,在工作中校長總提倡我們要創新,一個民族更要創新,但是創新提了那麼久,什麼是創新,怎樣纔是創新,我想沒有人說的清楚,慢慢地創新成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打開書看到目錄,這本書的章節十分清晰,作爲一名新教師一定會受益匪淺,從備課到課堂到作業和課外延伸,都是一些老生常談的東西,粗略的翻看之後,我沒發現什麼有價值的東西,但是看到那些在教育教學書上常看的字眼時,我想起了我大學老師的一句話,她說教育理論就像草料一樣,你吃的越多你的體力越好。或許你剛入職的時候,把你大學學的理論知識都忘得一乾二淨了,但是在你的言談舉止中一定會滲透一些科學的工作方法,你走的有多遠,就看你的儲備有多少了。所以我又細心地從頭看起,看過之後我發現創新的基礎是,我們踏實做好每一步,首先我們不能爲了創新而創新,做教學不能花哨,首先我們得紮實基本功,並且要將最基本的教學落到實處,讓孩子們把該學的東西鞏固好,有了這個基礎和目標,我們接下來就要花心思去想好每一步該怎麼辦?當然一定要有重點突破,比如說一個簡單的生字,孩子讀幾遍就記住了,我們就沒必要費盡心思講解這個字該怎麼記,孩子擡擡腳跟能夠到的東西就該給他自己,這是不是也是一種創新?以前我總想換着花樣地帶着孩子學習,孩子們是很喜歡,可是時間久了就流於形式了,孩子們根本不注重知識本身了,所以這個還要運用得當,當孩子不感興趣了,怎樣也記不住讀不好了,我們就要換一種形式激起他的興趣。書看到最後,我會發現其實做教育就需要我們細心,有時候我就是過於浮躁,什麼都急於求成,這樣就會事倍功半,或許我們靜下心來細心做好一件事,那就勝於一百件沒有成功的事情,並且愛能解決一切問題,我們要愛孩子,愛他們的一切,在愛的過程中就是對創新最好的詮釋。

看的第二本書是畢淑敏的《幸福的尺度》,說實話還是第一次接觸畢淑敏的作品,當年她的《挖薺菜》令我印象也挺深的,但是不知道爲什麼對她作品一直很牴觸,就因爲幸福二字吸引了我的眼球,看着看着,我發現我特別喜歡這本書,畢淑敏的經歷讓我佩服,從醫生到作家到心理諮詢,她的觀點我由衷的贊同,書中的心理諮詢的案例讓我癡迷,散文中帶有哲學性的說理我更是喜歡,讓我深深地感受到她文字的魅力。書中她引用費爾巴哈的名言“你的第一責任是使你自己幸福,你自己幸福了,你也就能是別人幸福,因爲幸福的人願意在自己周圍只看到幸福的人”,這句話我深有感觸,在我當代課老師的日子裏,我總感覺有許多的煩心事,我感覺自己不幸福,工作不穩定,沒有合適的對象,常常看什麼都不順眼,即使我在別人面前裝作若無其事,可是後來才發現,其實大家都從你臉上看到了不幸福,無論你用多少笑容去掩蓋,慢慢地我發現我的學生他們在我面前似乎也不幸福,一切都進入了一個怪圈,但是當一切發生轉機以後,似乎一切都變了,工作穩定了,結婚了,似乎什麼都順理成章了,大家見到我都說你怎麼變漂亮了呢?或許這就是相由心生?自己幸福了,就希望周圍都是幸福的光芒,我的孩子們也積極上進了,幸福的力量是如此強大。說實話剛結婚,對於婚姻還是有一些迷茫不知所措,但是書上的一句話讓我釋然了“家啊,是理解奉獻思念呵護,是聖潔寬容接納和諧是磨合欣賞忠誠溝通,是心心相印浪漫曲折生死相依海角天涯”,從這句話就看出來婚姻很複雜,一定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關鍵看解決的方法吧,有人說幸福的婚姻源於你對婚姻別無所求。幸福不是形式,幸福不是語言,幸福就是自己的內心感受,或許我一無所有但是我幸福,我也同樣希望我周圍的人幸福。

簡單地談了一下看的兩本書,看的不深入,《幸福的尺度》還值得再讀,接下來讀書吧,因爲讀書的人是幸福的。

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3

作文假期讀書體會前幾天,媽媽給我推薦了一本好書,名字叫《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我迫不及待地讀完了這本書,感觸頗多。

故事講述的是一位足智多謀的狐狸爸爸與博吉斯、邦斯、比恩這三位小氣、卑鄙的牧場主做鬥爭的故事。狐狸先生聰明、冷靜、臨危不懼、樂於助人;小狐狸們勇敢、團結友愛、不怕困難,最終和狐狸爸爸戰勝了敵人。這些精神都值得我們學習。

後來我接着讀了《再被狐狸騙一次》,從這本書裏我認識了更多的狐狸,母紅狐"蝴蝶斑"、雄狐"黑背"、小雌狐"黃毛"、小雄狐"黑鼻頭"等動物,從中我體會到狐狸作爲一種動物也是有語言、有感情的。它們有的力大無窮,有的聰明機智,有的動作敏捷……這些,與咱們人又有什麼差別呢?甚至有的時候,它們比我們人類還要聰明,不是嗎?

其實,再狡猾的動物也有父愛、母愛,它們的愛也與我們人類一樣神聖、純潔,讓人崇敬!再狡猾的動物也有人類的誠信道義的情感!這兩本書改變了狐狸在我心中的原始印象,最後,我建議大家多看《再被狐狸騙一次》和《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4

我讀了高爾基的《童年我的同學在人間》、魯迅的《吶喊》、謝婉瑩的《冰心兒童文學全集》、劉洋的《綠野仙蹤》、斯托夫人的《湯姆叔叔的小屋》、卡洛爾的《愛麗斯周遊奇境記》等幾本中外聞名作家的作品。

這些書基本上都是我從各個書店中淘歸來的,從那些被人遺忘的書堆中找到很多好的書籍。其中有名著、有童話、有詩歌、有小說、有散文……無論中外,寫的都是那麼令人着迷,使我得到了很多課本上得不到的知識,也有了很多感想和心得,筆尖流露出一時的感慨感染

在我讀過的這些書籍中,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的便是魯迅的《吶喊》了。《吶喊》深刻地揭露了舊時封建社會的殘忍,從中我也讀到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殘忍景象。從《狂人日記》到《孔乙己》再到《啊Q正傳》,從《風波》到《故鄉》再到《社戲》,沒有一篇不是在用犀利的筆鋒與封建社會的欺壓庶民的人們手中的尖刀、火槍做鬥爭,他犀利的筆鋒令國民黨反動派聞風喪膽,無論是他的文章仍是他的愛國之心,都是那麼地令人肅然起敬。固然我們現在已經入進了新社會,已經不僅僅知足於溫飽甚至小康,但是老一輩的精神不能丟啊。

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5

暑假讀了一步長篇小說首席醫官,20多本,在漫長的做飯時光中首席醫官陪我度過了兩個月?。男一號曾毅的經歷就像武俠小說裏的主人公,身懷絕技(祖傳醫術和從小跟爺爺自練的武術),一身正氣,多番奇遇。或許有很多運氣的成分,但關鍵是他的一身正氣,左右逢源,終成大事業。

與曾毅關係匪淺的人全都官運亨通,自己也是一路步步高昇。如今,將近兩月過去,小說看完了,有點捨不得。捨不得主人公,捨不得這部小說,捨不得那些充滿正能量的故事。結局了,曾毅的身世也終於是有了定論,陶桃的身世仍是未解之謎。好希望,小說能夠寫到十年後;好希望,能看到親爺爺與曾毅相認;好希望,曾毅終成一方諸侯。

感謝作者細心收集了如此多的中醫病案、官場故事,並串聯成故事,寫在小說裏。故事新穎而浪漫,救人救世救蒼生,在這個層面上,行醫和做官得到了和諧的統一。中醫的魅力,爲官的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大醫醫國,便是如此。有時候,會遺憾,遺憾現實世界裏沒有曾毅;更多時候,會轉換,不論世事如何變化,都選擇積極應對。

曾毅可以做到無私無怨,無論順境逆境,無論打擊毀謗,他均能坦然面對,寵辱不驚,而最終可以化險爲夷,左右逢源。他身上始終充滿了一種浩然之氣、正義之氣;他可以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他可以匯成大河,洶涌澎湃,浩浩蕩蕩,奔向大海,他可以把握住大時代的好機遇,迅速崛起和成功;他可以在人生小舞臺和社會大舞臺上,無招勝有招,彈指間,平步青雲,事半功倍,鑄就了多少人一輩子都求不來的人生輝煌。“談笑間,強弩灰飛煙滅“,用來形容主人公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剛步入社會之初,他說話會不分場合,看見別人開錯方、下錯藥就會毫不猶豫站出來。這跟他的本性和經歷是有關係的,他雖然14歲就一個人生活遊歷,但相對其他人來說,也就更加自由了許多,說話辦事不會顧忌。第一回打架,想的就是靠證件保證不被抓,完全不考慮後面。直到當官經歷挫折後,就學會了一步算三步,打有把握的仗。

會犯錯,但絕不會屢教不改,他善於吸取教訓,一步步穩紮穩打的成長。比如經過了戴維事情後,他就知道怎麼對待勞倫;不會摒棄醫生的良知,但同時想好怎麼保護好自己和周圍人。

看了首席醫官以後,從中學習不驕不躁,學習爲人處世;雖然做不到主人公那樣的高雙商,可是會查缺補漏,提升自己。

高爾基曾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本好書可以指引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多讀書、讀好書真的能給我們點亮一盞指路明燈,未來的日子繼續捧起書本讀起來。

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6

假期拜讀完《吳正憲給小學數學教師的建議》,我心中是無限感慨且久久不能平息的。與其說這本書是吳正憲老師給年輕教師的建議,倒不如說是吳老師用自己從教四十餘年積累的智慧與經驗,以文字爲載體,以愛爲名,傳遞給我們所有走在教育之路上的“追夢人”。

吳老師高尚的師德、深厚的知識底蘊、優雅的數學課堂以及她幾十年如一日對數學教學事業的孜孜追求,都深深感染着我。而在這本書中,吳老師用四個部分來向教師朋友們訴說着三個字——愛、勤、創。

愛——做好教育工作的核心。作爲一個教師,只有真心地愛教育事業,愛學生,才能與學生在課堂上碰撞智慧,交匯心靈,感悟靈魂。因爲“愛是教育最美的語言”,只有充滿愛的教育才是“心心相印的真教育”。

勤——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礎。吳老師告訴我們要做到三個“勤”:勤於學習;勤于思考;勤於筆耕。教育者應該是一個終身學習者,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不斷成長,不斷反思。同時,面對動態變化的教材、學生、課堂,教育者又應該是一個思考者,讓自己保持着一種動態的變化,在變化中積累成長智慧。最後,教育者還應該善於記錄下自己在教學上的所思所想,點滴的體會都是智慧的積累。只有善於耕耘,教育之路上才能鋪砌成功的磚塊。

創——做好教育工作的目標。吳老師用自己的課堂實踐着什麼是創造。她說過“課堂是師生情感共鳴、思維共振、智慧共生的舞臺,做‘傳授知識、啓迪智慧、完善人格’三位一體的立體教師,創造孩子們喜歡的課堂,做孩子們喜歡的老師,是我一直的追求。”我們也應該向吳老師學習,用智慧啓迪智慧、用創造喚起創造、用心靈感染心靈,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思考,在思考中創造。

吳老師首先是一個鑽研教材改革的實踐者。感動在於她用自己的智慧與研究,建立了完整的數學知識結構,整合成六大知識體系:體積教學一條龍;分數四則計算一條龍;分數百分數應用題一條龍;數的整除一條龍;正反比例一條龍。她成功幫助了學生在心中種植枝繁葉茂的小學數學之“樹”,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因爲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腦中有“樹”,心中有“數”,教學有“術”。

其次,吳老師的課堂是和諧的課堂,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是輕鬆和諧的氛圍,是充滿激情的對話,是心靈和心靈的溝通。吳老師重視創造既好吃又有營養的數學課,本來枯燥無味的數學知識,通過吳老師的講授變得妙趣橫生,簡直是一種“藝術的享受”。這這些都是從讀懂學生開始的,而要做到讀懂學生,就必須是一個充滿人情味的老師,才能被學生喜歡,做學生的朋友。

最後,吳老師充分信任學生,不放棄每個學生是她教學最大的特色。她的課堂不以勝敗論英雄,不讓任何一個孩子扮演“失敗的角色”。她允許每個孩子按照自己的學習方式去掌握和吸收知識。

迴歸實際,我想腳踏實地做教學研究,用心對待每一位孩子,從讀懂孩子做起,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師素養,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向吳老師學習,滿懷激情和憧憬追逐教育夢想,在教育路上幸福地行走。

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7

假期裏,我讀了一本書,書名叫《成長路標——自強篇》。書裏有一個故事叫《會飛的蝸牛》,主要是講一隻名叫奇奇的小蝸牛聽了外婆教的歌謠,想要飛上蘭蘭的天空,他的好朋友豆豆和他一起踏上了尋找金葉子大樹的道路。

但是後來,豆豆放棄了,只有其其一個人堅持着爬呀爬呀,他終於找到了那棵大樹,乘上金色的葉子飛上了藍天。(在這個故事中,奇奇只靠自己那麼弱小的身體,克服了巨大的困難,終於取得了成功,他的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在暑假中,我重溫了《西遊記》這本書,這本書中的神話人物讓我沉浸在美妙而傳奇的故事情節中,不由得浮想聯翩。

孫悟空對自己的師傅非常忠誠,有一次唐僧誤會了孫悟空,要趕走他,孫悟空臨走時給唐僧磕頭,唐僧扭過頭去不看,孫悟空就變了一圈猴子給唐僧磕頭。走後他去了觀音菩薩那,沙師弟在唐僧遇險後去找菩薩,當孫悟空得知後又立馬回到了凡間救出唐僧,和他們一起去取經。在機智勇敢的猴哥,胖嘟嘟的豬老二和憨厚的沙師弟的陪同下唐僧取得真經,普度衆生。

讀了這本書之後我深深地意識到,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困難與磨難只要我們團結一心,不怕困難,不像豬老二似的老喊着散夥,我們就可以像孫悟空除怪似的除掉困難。還有就是看人不能看表面,在西遊記中有許多妖怪扮成人惹得唐僧的同情,唐僧還真就相信了,可孫悟空用火眼金睛識破了他們,就想訓它們,唐僧卻念緊箍咒,並趕走了孫悟空。我有時真覺得唐僧真笨。

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正是如此嗎,有一些壞人裝成好人的樣子騙取錢財,我們應該善於分辨人的好壞,練就一套我們自己的火眼金睛。《西遊記》不僅故事情節好看有趣,還蘊涵着一個道理,把它稱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簡直就當之無愧。

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8

閱讀了“以學生爲中心的課堂”中“以學爲中心的語文課堂教學改革”一部分內容,讓我想到我的課堂教學改革。

所讀的“以學習爲中心的語文課堂教學改革”中提到“課前參與”“課堂導學”“課後延伸”三步驟,我的課堂大致也是如此。

課前我安排學生自主預習,作爲學生的指導者,我們必須給出預習的方法和步驟,來引導教給學生如何預習,爲了便於學生預習,我給出預習步驟和要求:一爲解決生字詞,二爲概括主要內容和中心,三爲問題討論,四爲資料拓展。學生們按照要求進行自主預習,然後在小組微信羣中進行討論交流。由於學生年齡小,自主預習的能力沒有達到,也沒有形成自己系統的學習方法,因此,給予學生預習方法的指導,我想是非常有必要的。我這樣實行了兩年,方法手段也在不斷改進,學生們語文預習的能力和效果也確實得到了提高。

對於課堂教學環節,“以學習爲中心的語文課堂教學改革”中提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是單純爲了完成教材的要求,更不是爲了完成設計的教案,一步一步牽着學生去學習,而是以教材爲例子,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和情境,引導學生學會分析、比較、歸納、表達;學會交流、合作、汲取、寬容;學會傾聽、思考、質疑、辯論,從而淡化教師的分析講解。這樣有利於學生自己去感悟、發現,有利於學生主動構建,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其中提出了四個環節,即:激發興趣——讓學生的思維活躍狀態。授之有法——讓學生擁有“點石成金的手指頭。”導學點撥——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中來,這是課堂的中心環節。其中包括創設一個和諧輕鬆、平等民主的學習氛圍,體現教師的愛。啓發誘導,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探究創新——讓學生的智慧在碰撞中產生,學生學習的最高境界是探究創新。其中包含給學生一個創造的環境,人的創造力是在適宜創造的環境中主動發展起來的。讓學生積極思維,主動發問,討論交流,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品嚐成功的樂趣。

我想“以學習爲中心的語文課堂教學改革”一文提出的的'關於課堂教學中的四個環節之間是緊密相連缺一不可的。興趣是所有學習的切入點,當學生對某一門功課產生較大的興趣時,其學習的主動性就會增強,創造思維也就會非常活躍,因此,作爲語文教師,爲學生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引導學生學習語文,愛上學習語文的基礎。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沒有學習的方法,自然也是學習不好語文的,因此“授之有法”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關鍵,有了方法,學生的學習纔會有路可循,有法可依,才能爲將來的自主學習打下基礎,而學習的方法不能僅靠小學生自己去悟,作爲教師的我們要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在語文的教學的同時,教給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作爲教師,對學習方法的教授非常關鍵,學習語文中的啓發、點撥、誘導也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如果按照以往的傳統教學方法——教授形式進行課堂教學,那麼課堂教學的效果肯定收效甚微,如果學習是以學習爲中心,教師作爲一名知識的點撥者、引導者、啓發者,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教師從滿堂灌的講授中解放出來,學生也會從被動的束縛學習中解放出來,變成自己思考,與同學研究討論,有自己的疑問,有自己的見解,在討論交流中產生思維的碰撞,這樣的學習纔是學生樂於參與的,也是我們教育教學所希望的。

其實,在我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我也一直嘗試這樣做,尤其在學習之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我充分利用電教手段或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觸發學生的興趣點,引起他們學習的慾望。如學習《桂林山水》一課之前,我出示我去桂林旅遊的相片,簡單介紹我眼中的桂林風景,在我的引導之下,有的學生也參與其中,將自己瞭解的桂林向大家介紹,之後,我引導:桂林最有特點的是什麼,你們知道嗎?通過我和幾位同學的介紹,學生們異口同聲地說是山和水。在這種和諧的氛圍中,我們自然過渡到課文的學習中。加上學生們的預習,我們省略了很多不必要的環節,直奔文章重點“山和水”的段落學習。學習之後,再回到整體感受桂林美景給人的整體感受,學習既輕鬆愉快,又有所得。

《桂林山水》一課關於山和水的段落層次非常分明,都是先用對比的形式作開頭,運用排比的結構構段,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介紹灕江的水靜、清、綠的特點,桂林山奇、秀、險的特點。結合這兩段的特點,我採用扶着學習一段水,放手學習一段山的方法,引導學生在學習灕江水的段落時,體會開頭對比的作用,介紹三個特點排比的段落結構,體會比喻擬人方法的好處,然後在交流感受中豐富理解,在朗讀中體會作者的表情達意。桂林山的段落學習,則讓學生在小組中依照學習灕江水的的段落形式,由小組長負責帶領小組成員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有分工、有合作,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其中,在討論交流中既學習課文,又將學習方法進行鞏固。之後小組彙報過程中,作爲教師的我,再根據學生彙報的情況相機點撥,整個環節還是以學生彙報交流爲主,對學生的表達及時給予肯定,對他們表達中出現的問題再進行點撥指導,讓課堂變成學生動腦思考、動口交流的場所,保護學生們學習的熱情。

語文的學習,主要是學以致用,因此對於課堂尾聲或是課後的作業,我也會安排一些拓展性內容,如學習《桂林山水》一課課堂尾聲,我安排學生進行拓展閱讀,閱讀材料爲我校的校本教材《快樂閱讀》文章,讓學生在拓展閱讀中掌握寫景文抓住景物特點進行介紹的寫作方法,通過優美的語言,各種貼切的修辭,在字裏行間表達出自己的情感的方法。語文學習,不只是學習教材,而是用教材做引子、做例子,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教給學生閱讀方法,讓學生能夠以一篇的方法閱讀多篇文章,擴大閱讀量,增長見識,讓閱讀成爲一種習慣,成爲一種享受。對於作業,我也不安排得很死板,有必做也有選做,必做作業爲模仿《桂林山水》中山或水的段落寫一處景的特點,讓學生將在課堂中學習的方法得以運用,在練習寫話中學會運用,實現語文學習的最終目標,其他選做作業則爲了解一處景,積累好詞佳句等,不增加學生負擔。

以學習爲中心的課堂,無論哪個學科,我認爲學習的主體都是學生,教師只是引導者、點撥者,明確了教師角色,再進行課堂教學,我想我們便不會在教育改革之路上走偏走遠,而是會圍繞“學生是學習主人”這一關鍵點,展開思考,展開研究。

我自己不斷實踐的課堂,在“以學習爲中心的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和“構建以學爲中心的小學語文課堂”等多篇文章中都能找到相應的支持,由此看來,我的語文課堂教學改革之路是一條正確之路,這有功於平日對課標的學習,所以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學習還是必須的,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也才能在教育教學改革之路上大膽前行。

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業,而是一生的事業,通過研讀教育專題信息中的文章,尤其是“以學習爲中心的語文課堂”的閱讀和了解,既讓我找到了改革的方向,又讓我找到了理論的支撐,作爲一名熱愛教育事業的工作者,作爲一名不斷學習的教師,我會將所學運用到工作中去,不斷實踐,不但前行,讓自己在工作中的微薄之力能爲語文學科的教育教學改革做一點點貢獻,最終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

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9

一提起讀書,我就想起了很多關於讀書的名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中自有黃金屋。”“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可見,讀書對人的生活是多麼的重要。讀書,可以使窮人擺脫貧困,可以使煩惱的人忘掉憂愁。書籍是孤獨者的朋友,是憂鬱者的興趣,是對失望者的安慰和鼓舞。

古往今來,但凡有識之士,傑出人物都是憑着大量的閱讀和深入的研究,才練就了“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的本領。更有人上人者從書中獲悉一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曉人事;明陰陽,懂八卦;曉奇門,知遁甲。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抱膝委坐,自比管仲、樂毅之資;笑傲風雨,未出茅廬便知三分天下。

讀書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讀書的興趣有很多,就拿四大名著來說吧。

《三國演義》中,一個個個性鮮明的人物,在不多的兵馬交戰中上演着一個又一個精彩的故事。體會古代英雄的聰明才智,這是讀《三國演義》的樂趣。

孫悟空七十二般變化的神通令人神往,豬八戒的貪吃又顯憨態可掬,沙僧的老實厚道讓人難以忘懷。這是讀《西遊記》的樂趣。

一百零八將個個勇猛無比,豪氣沖天,讓人看後不禁連聲叫好。這是讀《水滸傳》的樂趣。

鳳姐姐的潑辣,林黛玉的柔情,薛寶釵的智慧,讓我們品讀人生百味。這是讀《紅樓夢》的樂趣。

如果說課堂上讀書是讓我學習,讓我思考。那麼課外讀書就是讓我瞭解,讓我感悟。而品讀人世的大書,則是讓我成長,讓我成熟。

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10

誠信,是每個人必不可少的品質,《值得堅守一生的承諾》這本書講述了誠信的重要性,我最欣賞書中一篇名爲《面試》的文章。

《面試》中講到,一名尚未涉世的大學生——夏,到心儀的公司面試,複試時,一個人讓她爲公司買一臺驗鈔機,並給了她兩千元。當夏買完驗鈔機並開時,老闆問夏開多少錢,夏很詫異,並讓老闆按實價開,結果,公司錄取了這個大學生,因爲她既誠實,又有信用。

在常人看來,開一點假,以此得一點薄利,是不足以爲怪的事情,但在夏的眼裏,這似乎有點不可思議,讓她感到錯愕。她秉持着她人生的格言——誠信,她不願淪陷在失言的領域裏,但卻讓我們看到了她高尚的人格。我們是否也應該與夏一樣,用誠信征服世界,安撫自己的良心。

有一次測驗,我得了滿分,這是一個令人驚訝又令人驚喜的消息,因此我非常高興。當我看着自己滿分的卷子時,忽然發現一處錯題,然而老師並沒有發現,在這道題旁邊的,是一個紅色的、好看的勾勾,我頓時感到無比驚奇,爲什麼老師沒有發現呢,讓我歡喜完又悲傷呢?“100”在卷子上那麼顯眼,怎麼會是假的?我不想告訴老師,只要趁老師和同學們不注意的時候,稍微改一下就好了,沒問題的。於是,我舉起顫抖的右手,把卷子往抽屜裏塞。可是,筆尖碰到卷子那刻,我忽然收回手,這樣做畢竟是不對的,因此,在良心的譴責下,我終於鼓起勇氣顫抖地站起來,向將臺走去:“老師,這題我做錯了,可您沒發現,我不是真的得了一百分。”沒想到,老師竟和藹的望着我,對我說:“這樣做是對的,雖然你沒得成績上的滿分,可是你有人格中的‘滿分’!”我開心的笑了,若剛纔筆尖落在卷子上,那我不但得不到老師的表揚,還會遭到良心的譴責。

我們是否也應該向夏學習,擁有“誠信”的財寶,成爲“品格”的天下中“富有”的人,得到別人的無比信任。

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11

通過假期讀書活動使我更深刻地認識到作爲一名教師,解放思想、不斷學習、更新知識、與時俱進的重要性。隨着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師?這將是我今後必須思考和麪對的問題。因爲,合格教師不是終身的,昨天的合格教師,今天不一定合格。自己只有不斷學習,更新觀念,與時俱進,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理論知識,纔始終是一名合格的教師。

一、更新觀念,終身學習 學習政治理論,提高思想素質。要深刻領會各級教育上級部門的方針政策,深刻把握精神實質。學習專業知識,提升專業素質。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應用期日趨縮短,知識創新日趨鮮明,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吸取新信息、新知識、新理念,不斷充實自己,始終站在知識的前沿;要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做到博學多才,與時俱進,學生纔會“親其師而信其道”;對所教學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文化知識,提升綜合素質。作爲教師,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精通本專業知識,還要學習與本學科相關的人文知識,如社會、心理、信息技術等,力求知識全面。只有自己的專業知識、業務水平提高了,對教育教學工作才更加熱心,態度才更加積極向上。

二、拼棄舊事,與時俱進 拼棄舊事,緊隨時代步伐。時代的日新月異就是對教師的挑戰,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專業知識都必須緊隨時代的步伐,需要不斷地更新、拓展、充實和提高。因此,教師要勇於拼棄舊事物、接受新事物,要敏銳地瞭解新思想,認真地研究新理論,主動地、迫切地學習新知識,開拓進取,更新觀念,始終站在時代的潮頭,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愛崗敬業,加強師德修養。由於教師的職業,是育人、塑造心靈的事業,因此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甚至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要時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養,通過言傳身教,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滲透爲人的道理,幫助學生塑造健康人格,爲他們今後美滿人生鑄造堅實的基石。

用心育人,建立平等關係。教師的工作對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師的關愛和關心。教師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和情感上要給予關懷。因此,教師要學會縮短與學生的情感距離,要善於發現學生的心理變化,要設身處地爲學生着想,體諒他們成長過程中的難處與煩惱;要建立起新型的平等的師生關係,才能拉近與學生的心靈距離,溝通情感,才能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三、立足本職,做好工作 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要無怨無悔!

對教學過程負責。爲了使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要堅持經常學習時事政治、專業理論等;要多聽課,虛心請教,學習別人的長處,領悟教學藝術;每上一節課,都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案,做好充分的準備,認真完成每一個教學環節。

對學生未來負責。教育是一個長期的又是環環相扣的過程,一個環節出現缺陷就會影響其它環節,從而影響學生的正常成長。因此,教師要立足當今,放眼未來,以苦爲樂,甘於寂寞,充當人梯,爲家長負責,爲學生負責,爲社會負責,爲我們偉大祖國的千秋大業負責。

對學困生負責。幫助學困生是教學工作的重任,因爲一個班級裏面總存在學困生。對於學困生,教師在教學上、情感上應給予特殊的關顧,如課堂上多提問、多巡視、多輔導,對他們取得的點滴成績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他們樹立信心,激發學習興趣;課後多找他們談心,使他們從心底知道老師並沒有把他們“看衰”。

教師,只有立足本職,將個人的發展與國家的發展、學校的發展緊密聯繫在一起,樹立和牢固民族意識、社會意識和責任意識,個人在工作上纔會有所所爲;教師,只有更新觀念,終身學習,與時俱進,做好本職工作,才能爲黨的教育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12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人類的精神食糧。一本好書猶如一壺清茶,那淡淡的清香,滋潤心靈的淨土,在這個寒假裏,我就閱讀了中國現代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的作品精編。

這本書看上去很深奧,其實它告訴我們的就是人世間最簡單,也是最複雜的一種情感愛。冰心對小朋友的愛,對偉人的愛,對親人的愛,對世界的愛,都融入在這一紙紙油墨之中。讓我們一齊品味冰心這滿滿的愛吧“因爲我若不是在童心來複的一剎那拿起筆來,我決不敢以成人繁雜之心,來寫這通訊。”這簡單的一句話,沒有華麗的辭藻,字裏行間流露出冰心想讓孩子們擁有一個純真的童年,體現出了冰心對孩子們的愛;“你最愛的人,抱着最苦惱的病,要在最短的時光內從你的腕上臂中消逝;同時你要佯歡詭笑的在旁邊伴着,守着,聽着,看着,一分一秒的愛惜恐懼着這同在的光陰!”

這句話以強烈的語調,闡述了在母親病重時,冰心心中難耐的痛苦。不需要太多的筆墨,冰心滿滿的情感就自然地流淌,流淌……

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13

利用假期時間,我拜讀了吳非老師的《致青年教師》,書中平實淡雅的文字,真實形象的案例,非常貼近我們現在的工作和生活,讀後讓我對自己的職業,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致青年教師》全書共分六輯"做個有胸襟的教師"、"不要急"、"心裏裝着學生的心"、"尊重常識"、"不放棄理想"、"播下一粒善良的種子",共計85篇文章。讀完這些用心靈澆注的文字,彷彿和智者經歷了徹夜的長談,感受到了教育的另一個境界。

懷揣夢想和激情,走上教學的工作崗位。在近兩年的實際教學中,我認識到只有熱情的教學是不完美的,要想對職業生命負責,必須提高自己的職業素質,就如吳非先生所言要做到"二者一家",也就是成爲思想者,學習者,實踐家,教育是一份美麗的事業,她呼喚人的理性追求,呼喚建立美麗的人格。樸實的工作態度和發自內心的話語,就像把一粒種子放在了孩子的心田,潛心耕耘,就會開出智慧之花。作爲一名青年教師,我可以想的更多。教育是理想者的事業,教育要培養理想。高貴與卑微的距離也許只有一步,這就是能不能在任何情況下,都保持教育者的尊嚴。試着在心裏裝下學生的心,有些事,儘早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明確的態度,從小培養孩子尊重、敬重的意識。作爲青年教師,要自覺維護教師的集體,推動這個集體,實現集體凝聚的力量。每時每刻的關注和努力,關注小事,從我做起,從一言一行做起。"教育無小事","生活即教育",一位優秀的教師站在學生面前,無需講話,教師本身就是一本教科書,他教給學生的不僅是知識,還有思想、氣質和未來。讀了這本書,我深深理解到,自己需要修煉的是比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東西。

之於"青年教師","青年"說明還有很多東西要去學習,去思考,去理解,去實踐;"教師"說明要傳道授業解惑,更說明要努力超越,以至擁有精湛的傳授技巧和高超的教育藝術。作爲一名青年教師應該負責,無論是對學生的教育,還是自己的專業發展。而且每時每刻都要意識到這一點:自己教育教學業務的錘鍊,不只是爲學生成長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別人交付任務的完成,它更是自己生命價值的展現。學校爲青年教師提供了良好的平臺,教藝精湛的師傅,團結友好的團隊。這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

吳非老師的文字,讓我在平實的語調中感受到教育的美好和希望。照亮我的道路,並且不斷地給我新的勇氣去愉快地正視教育。我要做的還有很多,我也只有努力去做到更好!但願我會做好!

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14

教師的個性強有力地影響着學生智慧、情感和意志的發展,影響着他們的生活。(前蘇聯心理學家彼得羅夫斯基)

寫在前面

所謂魅力,就是對人的吸引力。文章有魅力,讀者就願意多讀;人有魅力,別人就願意與之交往。一個教師若有魅力,學生就喜歡多親近,聆聽其教誨。正所謂《學記》有云: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可知,教師的人格魅力所產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深遠的,有些方面甚至會影響學生的一生。

那麼如何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本書告訴我們要具備以下五心: 淡泊名利,積善成德,有顆敬業心。關愛學生,幼人之幼,有顆慈愛心。公而無私,一視同仁,有顆公平心。謙虛坦誠,仁慈和善,有顆寬容心。精益求精,永於創新,預科進取心。我認爲這五心的核心是教師的職業道德之本愛,既愛自己的職業,也愛自己的學生。獻身教育,甘爲人梯,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教師要善於養德,養勤勉敬業之德、愛生奉獻之德、誠實有信之德、謙和團結之德、公道正派之德、與時俱進之德,守住自己的道德良心,出色履行自己的天職,人民教師的形象纔會可敬可愛,絢麗光耀。

我們都知道教師的人格魅力,不單單是個人修養、人生境界的問題,而是一種不可或缺或無法替代的教育因素、教育手段和教育力量。教師要完成教書育人的使命,要用自己的人格力量來陶冶學生,在學生眼中,教師還要做到威而不令、嚴而不死、親而不猥、活而不散、寬而不亂、博而不驕 、新而不怪 、雕而不俗、剛而不犟 、憤而不私,儘管我們要求教師不至於盡善盡美,而我們要爲這個目標不懈追求。

可愛的教師們,我們每天面對繁複的工作,面對那一羣各色的學生,我們要讓自己時刻相信:

相信每一個生命個體都渴望被信任與尊重,每一個受教育者都渴望能和教育者平等交流和溝通。只要你相信每一個孩子,你就能獨具慧眼,發現每個孩子身上的潛能;只要你心中有愛,你就會看到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你就會相信,即使是一株小草,有一天也會開出像海洋一樣繽紛的花。讓我們學會耐心,學會等待,等待學生慢慢學會,慢慢領悟;多一點信心、少一點失望給他們鼓勵,多一點積極、少一點消極給他們希望,多一點耐心、少一點性急來等待他們成長。

也讓我們對自己、對學生、對未來、對生活充滿自信。情是雨露,愛是陽光。春風走過的地方,花兒次第開放,讓愛成爲教育的果實!

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15

隨着現代社會日新月異的變化,教育這一行業也在逐漸的改變。教師不僅僅只是傳道、授業、解惑的使者了,他還承擔着塑造人的理想和品德,培養人的綜合能力和健康的人格的神聖使命。那麼,現在的學生究竟喜歡什麼樣的老師呢?這就是當前的學生出給老師的考卷!當前社會給與老師的要求。

儘管每個學生喜歡一個老師的原因都不一樣,比如有的學生喜歡她的幽默,喜歡她寫得很漂亮得板書,甚至只因爲你對他說了一句:恩,做得很好,加油!但我認爲他們喜歡的是尊重學生,瞭解學生需要,注意與學生交流感情的老師。他們喜歡是對學生真誠、坦蕩,能得到學生真心與信賴的老師,他們喜歡是有豐富閱歷的、能言、善辨、談古論今,嚴肅而不失活潑,莊重而不缺幽默的教師。他們還喜歡與他們有共同興趣愛好的,並能積極參與他們的老師。教師要放下架子,把學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學生說話,走下講臺給學生講課關心學生情感體驗,讓學生感受到被關懷的溫暖;自覺接受學生的評價,努力做學生喜歡的教師。

教師要學會寬容,寬容學生的錯誤和過失,寬容學生一時沒有取得很大的進步。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每當想起葉聖陶先生的話:你這糊塗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裏有牛頓,在你的譏笑裏有愛迪生。身爲教師,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職責的神聖和一言一行的重要。

這天我正在上課的時候,我發現有一個學生頭靠在課桌上,一隻手按着肚子,面露出痛苦狀,一問才知道,早上起牀晚了,爲了能趕上上課連早飯也沒有吃,下課後,在我的強制要求下(他開始有些不好意思,執意不肯去)這個學生來到我的家給他煮了一碗麪條。後來他就成了我家的常客,因爲他媽總是讓他給我帶一些東西,像幾把麪條,一點炒麪之類的東西給我,我執意不要,可是他總是放下就跑。他還和我的小侄子能了好朋友。語文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另外一個學生有一次上課的時候被我叫起來回答問題,他有點結巴,因爲緊張就更說不清楚了。問題終於回答完之後班上的同學早就笑翻了天。看着旁邊的同學這樣他哭了。我費了很大的勁才使教室安靜下來,我拿出一張面紙幫他擦乾眼淚後讓他坐下,我說,你已經做得很好了。然後我對全班同學說他已經做得很好了不是嗎?並帶頭鼓掌,其他學生或許是被我的行爲感染到也開始鼓掌。從那以後我總是有意識的常常叫那個學生回答問題,其他學生從笑他慢慢開始替他緊張,當他回答完之後總是在我之前給他掌聲。那個學生慢慢的結巴沒有那麼厲害了。每次坐下的時候總是望着我笑了。

善待每一個學生,做學生喜歡的教師,師生雙方纔會有愉快的情感體驗。做好一個老師,至少讓你的學生偏科不是因爲討厭你。一個教師,只有當他受到學生喜愛時,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最大價值。

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16

巴爾扎克不愧是享有盛譽的諷刺小說大師,他洋洋灑灑地寫盡了金錢背後的罪惡。寥寥數語,就能將一個豐滿的人物呈現在我們面前。他用犀利的筆鋒刻畫出了人類靈魂最醜陋的部分——貪婪、自私、虛榮。但我認爲他這樣寫的目的不是爲了打擊人類的自尊,而是跟魯迅一樣不留情面地抨擊社會和麻木、冷酷的人類,是爲了喚醒人性的覺醒。

正如沒有好人的善良就襯托不出壞人的罪惡一樣。書中人面獸心的人隨處可見,可也有值得投以敬佩目光的兩個人——維克托莉和高老頭。高老頭在書中雖是一個悲劇人物,可是他那份父愛神聖的不可侵犯——儘管這種父愛是溺愛,也害了自己的女兒,但是他太無私太偉大了,讓人不得不爲之感動。他把自己所有的財產都留給了女兒,只留下幾百法郎的最低生活費。當女兒出現了麻煩,連偷和把自己賣掉的想法都有,可見愛之深,恨之切。他的死更是悽慘至極催人淚下,更難去想象:在一個潮溼陰暗、破舊不堪的房間裏,一位老人躺在滿是破片的牀上痛苦呻吟,嘶聲竭力地呼喚自己的女兒的名字,可是女兒們遲遲不肯來,只能帶着悔恨和悲哀離開人世。在當今的社會同樣的悲劇又會上演多少次?受金錢支配的人們怎麼能如此狠心地將如此偉大的親情拋之腦後!

而維克托莉純潔美麗的像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對父親的殘忍竟會如此豁達地包容,還在上帝面前幫他贖罪。得知哥哥死了,寧願犧牲自己的所有也要哥哥健康地活着。她對愛情更有着純情少女的天真,愛對方就包容對方的一切,哪怕對方一無所有,甚至正在追求另一個女人。在她的身上我們看到了美的存在,哪怕這個社會都是淋漓的鮮血,生活總會有美好的一面。

一個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就是伏脫冷,不僅因爲他的聰明幹練及對社會的非正義有着透徹的理解,更因爲他的邪惡裏透露美的地方,也許是反叛美。他對上流社會的腐朽深惡痛絕,殺人不眨眼,並且爲了自己的利益去引誘一個正義青年走向腐敗。可是,在下流社會裏他樂於幫助別人,對鄰居的背叛可以寬容地原諒。他的陰謀裏也似乎在打擊富人幫助窮人。他雖不光明偉大但有他睿智的地方:一雙銳利的雙眼彷彿能洞察世間的一切,任何人站在他的面前彷彿是赤裸裸的。也許正是因爲他對一切看得太透徹了,纔會泯滅良心。

拉斯蒂涅,即那位在污濁的社會裏一步步走向墮落的有志青年,從他有強烈的慾望往上爬開始時,對昧良心的事他也會斷然拒絕,正如他自己認爲的“青年人若心存不義,絕不敢在良知的鏡子面前照自己,成熟的人倒敢正視,這就是生命的兩個階段的不同之處。”一樣在成熟中不斷地迷失自我。當慾望無法得到滿足的時候,他會埋沒自己的良知去欺騙一個純真的少女。慾望和道德在他的心中進行着強烈的掙扎,當他身處的社會又是一個畸形的社會時,他在失望中一步步衝破道德的防線。雖然他後來擁有他想要的一切,可是他難免地成爲這個畸形社會的犧牲品、可憐蟲,他本擁有的親情、愛情漸漸地離他遠去。

當今的社會也是一個充滿物質享受的社會,許多人也在自己利益的驅使下去損害他人的利益,生活中也有許多虛僞的地方。例如,今天別人對你特別關心,臉上掛着燦爛的笑容,但是心裏盤算着怎樣從你身上撈到好處。明天等你沒有了利用的價值就一腳踢開。還有的人愛慕虛榮,對窮人真誠的微笑覺得噁心,富人輕蔑的目光覺得是氣質。而且現在最流行的擇偶標準就是富有。在這樣一個物質追求盲目的社會裏,我們真的需要好好的靜下來想一想:金錢就真的那麼重要,親情、友情、愛情就真的一文不值了嗎?

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17

也許我是一個平凡的老師,但我不想成爲一個平庸的人,更不想成爲一個平庸的老師。我希望到了退休的時候,我依然還是一個受學生歡迎的老師,只因爲,我依然還是在用當初的心認識孩子尊重孩子喜愛孩子。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裏講了如何使人喜歡你。第一條就是要發自內心地關懷他人,其實也就是說要使人喜歡你,首先你要喜歡別人。對老師來說,首要你要喜歡學生。學生總是經常犯錯的,而我們有時候太容易糾結於學生的錯誤,動輒批評責罵,其實換個角度,也會發現不少驚喜。他們在課堂偷偷地做些小動作,然後被我發現時很可愛地衝我笑着;他們有時用方言叫着我老師,那種聲調很美,有種說不出的感覺;他們看到我檢查作業時,不自覺的會翻開作業檢查……如此的調皮與純真,怎能不叫人喜歡呢?我繼續着做一個好老師的願望:敬業、上進、虛心、博愛、充滿活力,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平凡、平靜、平常。

還有一件值得用最初的心對待的事,就是讀書。我既喜歡讀卡耐基的勵志教育,喝各種各樣的“雞湯”;也喜歡讀克萊兒.麥克福爾的《擺渡人》,尋找愛的真諦。讀書能讓我的心無限開闊,給了我無限的想象空間,心靈也在適當的契機得到他的引領和開發。海納百川,纔有了大海的浩瀚無邊。一個真正優秀的教師,就應該是一個不斷進取的學者,向前輩學習,向優秀者學習,甚至向我們的學生學習。陶淵明說: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堅持不懈,就會天天成長。老師作爲知識的傳播者、人才的培養者,就更應該勤奮的讀書學習。最終達到一種境界:讀書內化爲自己的精神需要,讀書成爲自己的一種生活習慣,讀書成爲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讓我們用最初的心做着永遠的事吧,既然遠擇了與學生爲伴,就必須永葆青春的活力,用永遠的心做最初的事。

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18

看吧,七月宛若一部鴻篇的鉅製,作者正是華夏兒女;聽吧,七月彷彿一首悠揚的讚歌,是鐮刀錘子的交響;七月,一艘巨輪,滿載着華夏兒女在歷史的長河中揚帆破浪;七月,一座燈塔,指引着億萬中華民族前進的方向……

在這個月中,書香的氣息一直陪伴着我,在這期間,我讀了《格列佛遊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朝花夕拾》《平凡的世界》,共約177萬字。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孫少平了。他是《平凡的世界》這部作品精神的代表。他代表着像他一樣懷揣夢想的年輕人。少平是一個窮學生,他人雖窮可是骨子裏有一股拼搏向上,不服輸的勁,他毅然離家去一個全新的地方當小工,後來又去挖煤。雖然日子很苦,可他從未消沉因爲他是在靠他自己的手賺錢,他不用靠別人養活。而他的哥哥少安也同樣是個不服輸的人,他開辦磚窯,在生意接近低谷時又出現轉機使他燃起了奮鬥創業的希望,重新興辦磚窯成了響噹噹的“萬元戶”。

平凡的世界,淡然展開,又悄悄收場,不論是少安還是少平,潤葉或者是曉霞,在這個世界,平凡地走過。他們面對困難的勇氣和生活的信念令我心生敬佩。太陽明天依舊要升起,機遇永遠都在。所以,爲了陽光,我們爲什麼不能熬過黑夜,靜靜的等待明天的太陽呢?

我們馬上就要進入初三,初三是我們人生中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中,包含了我們太多的夢想與目標,也需要我們更多的拼搏與奮鬥,我想我們應該從此刻開始,每天試問自己的內心:

1、我今天努力了嗎,盡了我所有的一切去做事了嗎?

2、今天我思考和掌握了多少東西?又有哪些知識我沒有弄明白?怎麼處理?

3、明天我應該做些什麼,怎麼安排?

強者不一定會勝利,而勝利的人才是強者!

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19

我們沐浴着愛的陽光長大,我們滋潤着人間的真情成長,多少次帶着幸福的感覺進入夢鄉,多少回含着感動的淚花暢想未來。

我幾月看了《最美孝心少年》,一顆感恩之心,一腔感激之情永駐心間。常懷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常懷感激之情的生活是最甜美的,學會感激――感激我的父母,因爲他們給了我寶貴的生命,學會感激――感激我周圍的一切,因爲他們給了我和諧健康的成長空間,不要忘記說聲――“謝謝”。

有一個詞語最親切,有一聲呼喚最動聽,有一個人最要感謝,有一個人最應感恩,它就是——“媽媽”。

讓我們過上幸福的生活,讓我們沒有憂慮地成長,是所有父母的心願,如果說母愛是船,載着我們從少年走向成熟;那麼父愛就是一片海,給了我們一個幸福的港灣。如果母親的真情,點燃了我們心中的希望;那麼父親的厚愛,將是鼓起我們遠航的風帆。拿什麼來感謝你,我的父母!父母的愛說不完、道不盡,所有的恩情我們銘記於心。

可惜人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父母走了,帶着對我們深深的掛念。父母走了,遺留給我們永無償還的心情。你就永遠無以言孝。有一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無彌補。“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接。

趕快爲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隻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一頂純黑的博士帽,也許是作業簿上的一個紅五分;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隻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花團錦簇的盛世華衣,也許是一雙潔淨的舊鞋;也許是數以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含着體溫的一枚硬幣……但“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值。

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20

《駱駝祥子》講述的是在殘酷現實摧殘下普通車伕的悲劇命運。故事主人公祥子來到城市,渴望以自己誠實的勞動,創造生活。他懷着買車的信念,拼命的賺錢,就像是一個旋轉的小陀螺。

終於,祥子得到了夢寐以求的車,那輛車對於祥子來說,不知道是他磨破了多少雙鞋換來的。但“天有不測風雲”車剛拉了沒幾天,就被官兵給搶了去,他恨世上的一切,憑什麼把人欺侮到這個地步,他不甘可是命運捉弄人,車接二連三的被人奪走,祥子的夢想之火一次次地熄滅。但祥子仍然不肯放棄,不斷地振作起來,再度奮鬥——他買到了車——但這卻是以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爲代價的。

好景不長,虎妞慘死了,小福子上吊了,老馬頭倒斃在街頭,祥子也賣了車,終於窮途潦倒,一切都化爲烏有了,像用橡皮擦筆痕般,一切都揮發了,只留下幾條深深的印痕。而在祥子心中,深深的印痕卻永遠烙下了——他沒有辦法承受打擊,終還是沒能戰勝自己,沒能戰勝社會,終究還是被社會給打敗了,被社會給腐化了。他沒有了理想,沒有了目標,沒有了幹勁。他沒有力量從那個極度黑暗的環境中站起來,而是永永遠遠地跌下去了,與那個墜落的環境同化了。祥子從此對世界充滿了敵意,開始報復身邊的所有人,開始遊戲生活,吃喝嫖賭;從前講義氣的祥子,如今卻開始欺騙自己的朋友、利用他們,把他們的一切都騙搶過來。他變得奸詐,甚至無恥,他徹底墮落爲城市的垃圾,變成了一具失去靈魂的行屍走肉,逐漸消失在這座城門洞裏,不帶走什麼,只留下一個悲哀的故事……

祥子的悲劇,是他所置身的社會生活環境的產物。在黑暗的社會中,人類的力量實在太渺小了。祥子多次想要憑自己來打敗命運,可是最後呢,卻使身心又一次的傷痕累累。祥子在一次次的痛苦中掙扎,越陷越深,他漸漸的被黑暗所扭曲、吞噬。以前有抱負且滿是骨氣的祥子,現在只有對錢的貪念而已。在社會的黑暗與金錢的誘惑下,祥子沒有了骨氣但是,我依然堅信,命運是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的!挫折面前,敵人不是對手,而是自己。我們要把挫折看成一種精神財富來珍惜,不要爲一時的痛苦、失敗而蒙閉了自己的雙眼,而要將自己的命運交給自己來安排,努力找回自己的出路。

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21

《駱駝祥子》講述的是舊中國北平城裏一個車伕祥子的悲慘故事,青年農民祥子由鄉下來到城市,他對美好生活充滿了憧憬,也有自己的生活理想——買上自己的洋車。終於,在祥子誠實努力的勞動中,祥子攢錢買到了他夢寐以求的車。那輛車對於祥子來說,是那麼重要——在他眼中,車能“產生烙餅與一切吃食”。

可是命運捉弄人,他的車被亂兵搶走;當他再次攢足了錢後,又被孫偵探敲詐一空;後來他又被迫與虎妞結婚,因虎妞難產而賣掉了第三輛車。他所喜愛的小福子的自殺,使了他心中最後一絲希望也消失了。從此,祥子便喪失了對於生活的信心,從上進好強而淪落爲自甘墜落。正如本書所寫,昔日“體面的、要強的、好夢想的、利己的、個人的、健壯的、偉大的”的祥子,成了“墮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會病胎的產兒,個人主義的末路鬼”。這真是一個浸透了血淚的悲劇。

我不由地爲祥子的命運所感嘆。祥子一開始是那樣老實善良,正直勤勞,可是在生活一連串的打擊下,他變了,變得不求上進,對這個世界也充滿了敵意,開始報復身邊的所有人。從前講義氣的祥子,如今卻開始欺騙自己的朋友、利用他們,他變得奸詐,甚至可以說是無恥。爲了拿到錢,他什麼都做得出。

讀到這些內容,我感到悲傷、憤怒。我對祥子的前後反差感到悲傷,也對他後來可恥的所作所爲而憤怒。然而,我更多的是心酸以及失望。祥子生活的社會是黑暗的,軍閥、特務、車廠主們的面目也是醜惡的。黑暗社會中,人性變得扭曲,人與人之間充滿着仇恨。就是在這樣一個可怕的社會環境下,祥子一類的下層市民被壓迫,祥子在接受了幾番打擊後終於明白:即使肯吃苦受累,即使心地善良,也不能實現自己的美好理想,過上美好幸福的日子,祥子變得墮落,除了他本身的目光短淺、狹隘自私,更多的則是因爲這種強大的社會壓力。

現在的生活條件優越了,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我們要學習駱駝祥子一開始奮發向上要強的精神,而不能學習他後來的墮落。

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22

我讀了《一片樹葉的奇蹟》後對我感觸很大。

書中是這樣講述的:有一個生命垂危的病人在外面看見一棵樹,樹葉都一片片地掉下來。病人望着落葉,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她說:“當樹葉落完,我也要死了。”

一位老畫家明白以後,想了一個辦法:用彩筆畫了一片樹葉掛在樹上。這片樹葉永遠沒有落下來,這個病人居然活了下來。作文

我明白了:信念就像一個火炬,它能燃起生活的期望。我們的人生有時也面臨着“山重水複疑無路”的問題,但只要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信念,路總會在腳下延伸,直到成功的彼岸。

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23

這天,我讀了一本書叫做:《少年文摘》。這本書裏留給我影響最深的一篇短文叫做:《抽屜裏藏着十六個微笑》。

這篇短文主要講了:開學剛一週,班幹部向班長反映,有個別同學的學習資料不見了。大家懷疑是剛從農村轉來的學生“任大爲”拿的。(這樣事情就傳開了)經過老師仔仔細細詢問任大爲後,任大爲說出了真相。原先任大爲的抽屜裏藏着他撿的十六個微笑(瓶子)。他撿這些瓶子是爲了讓學校外的那個老婆婆去攢錢做眼睛手術,讓老婆婆的眼睛康復……

多麼平凡的故事呀!就因爲這篇故事讓我深受啓發,讓我懂得一個道理:微笑是生活最好的表徵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把自我內心裏蘊藏已久的微笑拿出來向別人展示那麼我們的社會將是一個充滿着愛的社會,我們的國家也將是精神富足的國家。如果精神上富裕,你就富裕,如果精神上不富裕,就算你是世界上最富裕的人,你也不會快樂!

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24

我讀了一個故事,它十分的有教育好處,使我懂得了一個深刻的道理。

故事是說:有一頭鹿,在和同伴的搏鬥中被刺瞎了一隻眼睛。從此它只能看見一側的狀況,而對另一側的狀況卻不得知。於是,這頭鹿腦子一轉,想了一個辦法,自我到海邊吃草,把好的眼睛對着草地,把壞的眼睛對着大海,就不會有危險了。起初,這隻鹿是很幸運的吃到了草,它覺得自我的主意太棒啦!最後有一天,有人乘船從海邊駛過,發現了這頭鹿,然而鹿卻沒有發現人,對於人的逼近,一點兒反應都沒有,結果船上的人射死了鹿。

可憐的鹿到死也不會明白,原本以爲危險會來自陸地,總在防範中,而把大海作爲依靠,卻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世界上的事情是複雜多變的,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三思而後行,一意孤行,總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25

近來,我學習了《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教育新理念》兩本書的許多篇章,深有感觸。明確了很多道理。作爲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個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斷提高,與其始終如一的學習是分不開的,所謂活到老學到老,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無涯。知識是沒有窮盡的,堅持學習讓人始終處於不敗之地。反之,沒有知識的不斷補充和積累,人便會落後於時代。歌德說過,誰落後於時代,就將承受那個時代所有的痛苦。特別是在現今知識爆炸的年代裏,不能接觸新的知識便會被時代所淘汰。

讀了《教育新理念》,使我體會到作爲個體的人必須要進行終身的學習,作爲教師必須把教育看作是貫穿於人的整個一生與人的發展各個階段的持續不斷的過程。學習不再僅是學生的專利,教育也不再僅是教師的特權。一個真正的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時代也伴隨知識經濟時代同時降臨。教育必須正視現實,適應新時代的要求,使其形式靈活多樣,促進社會學習化、學習社會化。所以作爲教師,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創新,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學習和了解先進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內化爲自己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通過思想的內化來指導實踐;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創造新的教育方法,適應學習時代的要求。

教師職業是一種以造就未來新一代人格爲特點的職業。教師的良好人格能對學生產生良好的影響,是形成學生人格的重要條件。前蘇聯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教師人格對於年輕的心靈來說,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業的一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應該以教師的人格爲依據,因爲只有從教師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現出教育的力量,任何規章制度,任何人爲的機關,無論設想的多麼美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業中教師的人格。因爲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的形成和發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這本書不是滔滔不絕地論述大道理,也不是凌駕於教育理論的高空上,只是“隨風潛入夜”式地滋潤我們普通教師的心田。在這本書中,我認爲普通教師可以讀出人生道理,

教育智慧;教育管理者可以讀出管理理念、辦學方向;而思想者讀出的更是心靈的共鳴靈魂的迴音。我靜心地閱讀着,潛心地思考着,用心地記錄着,然後小心地表達一些自己的感受。這些想法可能還是特別幼稚,但是我不跟他人比較,只是自己體會,還需要自己內化以後,付諸行動中,在我自己的教育實踐中提升認識。讓自己成爲一個比較稱職的教師,成爲一個真實、煥發着生命力的教師,積極地成爲一個新時代的新型教師。於是我們才能體會到一個教師的幸福。我在想,我們該怎樣做一個幸福的老師呢?

做一個幸福的老師,首先要自己認爲幸福。教師這個職業,在做過的調查研究中顯示,教師職業在整個職業聲望結構中處於中等偏上,而不同層次的教師職業聲望不同。我們小學教師也是處於教師中的底層。教師承擔的教學任務重,承受的教學壓力、家長壓力、社會壓力大。教師的健身活動也少。所以,現在選擇教師職業的年輕人少。所以,我們必須認識到教師職業所擔負的沉重壓力。所以,作爲教師,只有在充分認識了這些問題後,問問自己,讓自己能調節心態,要像鄭傑老師提出的“享受生活”。不管壓力輕重,在學校的小小淨土中,“每天給自己一小段閒暇”,不要讓幸福遠離自己。

要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更要去自己追求幸福。鄭傑老師說要登上人生幸福的三層樓:一是物質生活有保障;二是擁有藝術生活;三是具有獨立的思想。於是我們可以將自己從這三個方面對照自己。我認爲雖然我們的物質生活不是處於社會的上流,但是衣食應該無憂。也就是我們已經登上了幸福的第一層樓,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很多人喜歡用心傾聽音樂,欣賞作品,交流想法,這是精神世界中的補充和裝點。更重要的是,我們每個教師都是自由的、靈動的、獨一無二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我們不會人云亦云,不會死搬硬套,不會成爲克隆的工具。所以我們完全有理由向着幸福的第二、三層,幸福的高層追求。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我們不妨在每天的工作、學習、生活中體驗幸福。一個人最大的幸福是熱愛自己的工作。因爲人的一輩子大部分時間都得工作,如果不熱愛自己的工作,只是當成謀生的手段,就很難享受工作中的快樂。作爲一名教師,如何做到熱愛自己的工作,從事業中追求幸福感?教師在享受生活的基礎之上,不跟時代落伍,要成爲現代的人,學會敬畏,學會表達自己,學會評價自己,學會寬容別人,學會欣賞遺憾。在學校的工作中,把困難當作機會,跟同事團結互助,捧着良心教書,不扮演聖人和神仙,與學生共同學習,讓自己的生命因爲學生、因爲教師這份事業更加美麗而精彩!

人生來無善亦無惡,關鍵是正確的引導。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有一位良師益友就能起到很積極的作用,書本就是這樣的一位。一本好書就如一個好的導師,它能教你如何做人,做一個於己於社會都有用的人。書籍能安慰我們的心靈,使我們擺脫悲哀和痛苦的羈絆;書籍可以使枯燥乏味的歲月化爲令人愉快的時光。書必將各種信念注入我們的腦海,使我們充滿崇高的歡樂和思想,從而使我們入神忘情,靈魂昇華。

總之,過這一個階段的學習,自己的理論水平有了提升,思路更明確了,方法更具體了。相信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這一次的理論學習必將使自己獲益匪淺。

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26

◎張羽芳 假期開始了,爲了給自己充電老師們早就有了打算,我也得利用假期這段時間好好學習學習。因此中外名著、教育書刊、雜誌報刊充實了我的寒假生活,特別是張洪亮老師主編的《教師專業發展導引》讓作爲一名班主任的我收穫了許多。

《教師專業發展導引》清楚的論述了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及途徑、教師的專業素養、教師的專業能力、教師的課堂教學、學生教育與管理、教育科學研究、教師職業心理等,讓我認識到在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21世紀教育是多麼重要,作爲人民教師我們肩負的責任關係到國家的發展,提高自身素質刻不容緩,我們必須要不斷的調整自己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豐富專業知識和技能,不斷的充實自己,才能在教育發展過程中永葆青春。

書中的一字一句總讓我回憶起平時的班級管理工作,複雜的班級管理工作其實很簡單,正如文中所說“作爲班主任,倘若沒有愛心,就不可能全面瞭解班級內每一個學生,深入分析學生思想、心理、學生、生活狀況。”只有當班主任給學生以真摯的愛,給學生以親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學生纔會對班主任產生親近仰慕的心理,才能向班主任敞開內心世界;擁有真摯的愛心纔會使班主任更及時地、清楚地發現每一個學生的優點、缺點及困難,這樣纔會及時地、有針對性地去鼓勵他們、幫助他們,教育才會收到應有的良好效果。

一個好的班級總是凝聚了班主任的愛心和智慧。記得有個學生

叫莫小云,這個學生平時不愛與人交流,常常獨自在角落裏看書,沒有兒童的活潑、可愛,遇事說話吞吞吐吐,而且總愛低着頭。是什麼讓孩子變成這樣孤僻、這樣不自信呢?爲了弄清楚這個問題,一有機會我就會主動向小云靠近,找各種理由與她溝通。剛開始她表現的挺膽怯的,慢慢地她敢正視我了。我們聊同學之間的事、學習中的困惑、家庭成員·····一段時間後小云基本上對我是無所不言,我想可能是家庭的原因使活潑可愛的小云變得內向了,於是我試探着問到她的父母,果然小云也向我傾訴了一直以來的心事。原來小云的父母前段時間一直在鬧離婚,大家的勸告一點用處都沒有,最後還是分開了。面對家庭的變故,小云以爲父母的離異是因爲不愛她了,心都傷透了,所以不想和任何人說話。針對小云的情況我通過談話讓小云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無論父母生活怎樣,他們最愛的人就是自己的孩子,父母愛孩子甚至超過愛自己。”我讓小云回憶生活中父母對自己的關心,小云視乎找回了屬於自己的父愛和母愛。班上的同學知道小云的事後,紛紛主動親近小云,與小云一同學習、一起玩耍,終於小云又從新變得開朗活潑了。

學生會遇到來至各方面的困難,如:生活、心理、學習等方面都會給學生帶來困難,這些困難會影響學生的發展,甚至摧毀了學生的精神和意志。老師如果只是表面地教育幾句,或只是談學習,收效甚微,有可能加速學生的不良走向。這需要班主任用愛心去幫助學生解決困難,用高尚的師德去影響學生、教育學生,帶着真摯的愛心持久地對其進行鍼對性的幫助,方可引領他們走出困境,健康成長。

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27

我閱讀了蘇聯聞名蘇霍姆林斯基寫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書談了一百條建議,讀着此書,就似乎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循循善誘,給我排解煩惱,給我指點迷津,又如同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碰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助,讓我佈滿信心…

書中衆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這樣一句話:"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願望。請你注重,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於事的。"這就集中體現了蘇霍姆林斯基賞識教育的思想,他認爲教師的賞識是實現成功教育的核心所在。

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賞識教育讓自由、歡樂與愉快回歸課堂,迴歸孩子的一日生活,賞識教育把自信、創造與成功帶給孩子,還給孩子一個完整的自我。我感覺我們在教學上還做的遠遠不夠,作位教師一定把愛心放在第一,對學生關心、愛護、尊重、信任、期望、賞識以及盡責的美好情感,當學生感悟到這種師愛後,便會激發出積極向上的熱情,從而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師有了愛,纔會用伯樂的眼光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自己的教育對象佈滿信心和愛心,纔會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創新的精神。假如教師發自內心地向學生傾注真情,用真心、善意和語言去打動他們、感化他們、啓發他們、誘導他們,讓他們增強信心和勇氣,讓他們熟悉到問題的根源,奮起直追,最終他們也會成爲生活和學習的強者。愛孩子,就必須善於走進孩子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自己當作幼兒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以心靈感受心靈,育感情贏得感情。

儘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它仍像場"及時雨",滋潤着一顆顆乾渴的靈魂。它像與教師面對面一樣,針對着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常讀常新,每次讀都有新的收穫與體驗。

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28

暑假裏,我們學習了2本書其中我最有感觸地是有關於德育方面的討論,下面作一總結:

德育是整個教育的靈魂,它是一門研究人的德性的形成規律的學科。概括的來說作者認爲在德育教育的內容上,應從少年兒童學習生活的實際出發,使道德教育的內容更加貼近青少年成長和發展的實際。以孩子的實際行爲與感覺爲切入點的方式,把看似抽象空洞的道德信條與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學習結合起來,將道德教育真正貼近孩子們的心靈。而在德育教育的方法上,應堅持以養成教育爲基本方法,重視對少年兒童道德行爲的培養。對於青少年而言,他們的思想意識和道德觀念更多地來源於日常生活,來源於他們自己在社會實踐中的親身體驗,他們往往是在實際生活的體驗中,在行爲習慣養成的基礎上,伴隨着自身的成長而認識到道德價值,樹立起道德觀念。青少年道德品質的形成重在體驗,而道德教育重在養成。

那麼,怎樣進行德育教育呢?結合作者的看法與我本身的教學經驗,我想談談自己的確看法:

一、以理解、尊重爲基礎,以愛心爲出發點。

理解就是理解學生的思想實際、心理實際和生活實際。班級德育工作的開展,學生德育素質的提高,必須遵守一切從實際出發這一分析、處理問題的原則。

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和要求、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待人。或許有些老師認爲,小學生犯了錯,只要訓斥幾聲就可以了。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作爲一名老師,即使學生犯了錯誤,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時,也應尊重學生的人格諄諄教導學生才能取得教育的效應。一味的訓斥,只能促成學生逆反心理的產生,更不能用挖苦、諷刺傷學生的心。教師對學生的理想尊重,就會使師生關係更爲融洽、愉快。

其次老師要從愛心出發。愛心出發即是進行教育的前提,做爲教師,要關心愛護班級的每一個學生,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批評教育,是預防生鐵煉不成鋼,是真心希望學生個個都能健康成長,真心希望學生個個都能成材。老師有愛心,學生也能更加愛戴老師,有利加深師生的感情,以使充分發揮情感教育作用。二、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作爲學生,他的大部份時間是在學校裏度過的。班級即是學生的一個大家庭。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對提高學生的德育素質,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作爲一個教師,要注意對班風的建設,有了良好的班風,可以使學生在外部的影響中的作用是積極向上的。班風好的班級後進生少,就是因爲良好的環境促進了後進生的轉化,從而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德育素質。

反觀目前我國的教育狀況,對照作者提出的教育理念,我的感覺是:傳統的德育教育中還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首先,傳統的德育教育雖然在內容上顧及到了學生的年齡特徵,能逐步做到由淺入深,由簡至繁,但是在方法方式上卻忽視了學生品德心理髮展特點。就拿道德規範或知識學習來說,在兒童道德思維發展的初期,還未有完善的理性思維,其人際交往活動區域和與外界有效交流量較小時,直接向兒童傳授具體的行爲規範,先入爲主,排斥一些不道德的行爲影響,使正確的道德行爲在大腦中形成條件反射,也許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當兒童成長到一定年齡,邏輯思維開始發達,人際交往頻繁,對外界社會交流和了解增多,單純地進行灌輸,容易使他們對所灌輸的內容與外界現實的矛盾感到迷惑不解,導致其道德價值觀的混亂,進而則會感到成人社會的虛僞,並對學校的道德教育產生反感。可以說,學生中出現對德育工作的逆反心理和"抗藥性"與此不無關係。總之,道德教育不應僅僅在內容上,也應該在所採取的方法和方式上適應學生的年齡發展水平。忽視學生心理髮展變化,依然沿用大中小學生一個樣的德育方式方法,必然勞而無功。

其次是忽視了兒童發展的時代特徵。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每一代人都有他們特有的心理傾向。對上一代人極爲有效的方法,若全盤照搬,對下一代則可能收效甚微。這就可以解釋爲什麼一些德育方法在某個階段或時期有效而在另一個階段或另一個時期又不那麼有效的現象。當今的社會新事物層出不窮,當代的青少年活潑好動、喜歡創新、變化和憧憬,老一套的方法和與他們時空距離較遠的內容,對他們作用自然十分有限。無論是哪一個年級的學生,如果進行道德教育的方法比較單調和枯燥,缺乏生動性、趣味性和新鮮感,其效益必然遞減。

第三是忽視了道德的內化過程,學生的道德認知過於感性化而理性程度不足。對中小學生採取帶有一定強制性的方法來進行道德行爲準則的養成教育,對他們的言行舉止符合社會文明規範有很大作用。但如果道德教育未能通過學生自身的積極思維與情感體驗使之內化,他們對道德規範和行爲準則的認識和操作僅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層面上,則難以培養其自律品質。因爲他律必然是有時空條件限制的,當學生處於失去外部道德規範制約的環境中,不少人就可能會有不道德的言行。

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29

愉快而又艱辛的假期實習就要結束了,在這一個月裏,我經歷了從學生到教師的角色轉換。在這一個半月的時間裏,我體會到了老師的辛苦,在課堂的佈置上,在課時的掌握上,都有了一定的經驗。一個月的時間不長,但感受頗多。現將在假期補習班中的心得總結如下:

一:初爲人師,爲人師表

實習開始以前,我在學校聽過老師們的無數節課,對老師的講課有所瞭解,今日爲人師表,我來時領悟了怎麼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因爲老師可以說是學生的榜樣,他的一舉一動,都在影響着學生的身心。在這次補習班實習中,我儘量做到爲人師表,主要表現如下:

1.投身於知識的全面講解。雖然,以前聽過不同老師的講課,但是對我來說真正的教學生,這還是第一次。從學生轉變爲老師,這之間需要付儲一定的努力。首先,在開課前兩天,我翻了高一課本的大體框架,爲正式上課做了一些必要的準備。

2.在實習中,我不僅僅只限於講課,我是他們是老師,也是學生的朋友,有大半我都認識,但這兩者之間的距離保持適當。我與他們一起開玩笑,下課一起玩他們的小遊戲機,與他們打成一片,加強了與他們之間的感情,而在上課和最後的測試時,對他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又有一定的嚴肅度,這樣在學生面前保持了一定的威信。

二:做老師容易,做好老師難

做一名老師容易,做一名好老師的確很難。開辦這個補習班的目的就是讓前來的所有學生都學到知識,要顧及其中的每一名學生,不能讓一名學生落伍。我弟弟也在我們這個補習班中學習,但我沒用因爲他是我弟弟就不關心其他的人,對於有問題的學生我都會一步一步講到他們懂爲止。還要多關心、留意學生,經常與他們進行交流,給予他們幫助。做他們學習上的良師,生活中的益友。實習工作就要結束了,但我相信這不是終點,而是另一個新的起點。在實習中獲得的經歷和體會,對於我今後走上工作崗位,都有很大的幫助。經過這次實習,也讓我理解了老師的辛苦。在以後工作後我會有爭取更大的進步。相信今後無論什麼時候回想起這段經歷,都會覺得是快樂的,而且永遠銘記於心。

總之,在生活中,要想獲得成功,創新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缺少了繼承,創新便會成爲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這樣,便難以成功。只有既懂得發揚自己的特色,勇於創新,又善於繼承前人的傳統,纔會更易成功。

創新,並不是所謂的閉門造車,不是靠自己的主觀臆造去隨意地瞎編亂造,而是要注意繼承前人優秀的成果,在別人正確的理論指導下創新纔會顯得更有意義。英國17世紀的科學巨匠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和運動的三大定律,創新不可謂不豐富。可當別人問及他爲什麼會取得如此的成績時,他說:“如果說我看得更遠一些,那是因爲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雖然這只是一時謙虛之詞,但細細想來,如果沒有伽利略夜觀星空,如果沒有第谷數十年如一日研究天體的運行規律,那麼牛頓想要總結出物體運行的三大定律,似乎要大費周折了。可見,繼承和創新是不可分的,只有在取得其精髓去其糟粕的繼承中創新纔是可取的。

繼承和創新是雨與水的關係,沒有了繼承如同只有魚沒有水,再好的創新也會成爲空中樓閣,不會有長久的生命力;而只有水沒有魚似乎更表現出只有繼承沒有創新的死寂,毫無生氣。只有魚和水統一在一起,纔會變得有生氣。正如創新和繼承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纔會結出成功的果實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