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青春與夢想同行演講稿範文

青春與夢想同行演講稿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5W 次

演講稿可以幫助發言者更好的表達。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演講稿在演講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青春與夢想同行演講稿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青春與夢想同行演講稿範文
  青春與夢想同行演講稿1

青春是什麼?人世間有許多東西失去了還可以得到,惟有青春不是,所謂“衰草枯楊,青春易過”,所謂“如白駒之過隙”,所謂“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說的就是它。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此嶽武穆《滿江紅》詞句也。李大釗說,“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

詩情畫意的夢,天真純潔的幻想、無憂無慮的日子,自自然然地彙集成一個燦爛的青春季節。

在座的各位有沒有這樣的想象:有一天,你突然驚醒,發現自己在小學一年級的課堂上睡着了。現在經歷的所有其實只是一場夢。陽光照得你的臉皺成一團,你告訴同桌你做了一個好長的夢,同桌笑你白癡,讓你好好聽課。你發現。現世安穩,歲月靜好,一切都充滿着希望。

青春總是與夢想結伴同行,但是美若沒有幾分遺憾,哪能有那千般滋味。現實給了我們太多壓力,西班牙《世界報》刊登文章稱,中國的高房價毀滅了年輕人愛情,也毀滅了年輕人想象力。他們本可以吟誦詩歌、結伴旅行、開讀書會。現在,年輕人大學一畢業就成爲中年人,爲了柴米油鹽精打細算。他們的生活,從一開始就是物質的、世故的,而不能體驗一段浪漫的人生,一種面向心靈的生活方式。

我們浮躁,我們太過匆忙,還沒學會走路就着急着要奔跑,匆忙使你變膚淺,因爲太匆忙,所以就不可能深入。匆忙又使我們不敢面對,出現問題無力承擔。我們羨慕嫉妒爲什麼每天的新聞報紙總是圍繞着那麼幾個人報道,爲什麼他們每天都生活在聚光燈下,而我們就要默默無聞,平庸過一生。我們抱怨,卻不知道制定計劃,付諸行動的重要性。我們總以爲開始得太晚因此放棄,殊不知,只要開始就永遠不爲晚。

其實,他們在成名前與你並無多大不同,不要抱怨貧富不均,生不逢時,社會不公,機會不等,制度僵化,條理繁複,伯樂難求。要知道,其實每個人都平等的享有出人頭地的機會。明天,或者明年,同樣會誕生像他們一樣成功的人,就看是不是今天的你。這世界上,只有太過輕藐的心,不夠努力地人,卻沒有什麼是真正不可能發生的。

“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如果你真想做成一件事,全世界都會來幫你”。2009年,旅遊衛視《行者》欄目推出高收視率紀錄片《搭車去柏林》,美籍華裔小夥谷嶽、紀錄片導演劉暢二人在2009年夏天,耗時三個半月,從北京的後海到柏林的布蘭登布格爾門,一路上只依靠陌生人的幫助,共搭車88次,經過1萬6千多公里、13個國家,穿越中國、中亞和歐洲,直到柏林。

2010年,微電影11度青春系列之筷子兄弟的大作《老男孩》,一夜之間在互聯網迅速流傳,感動了來自60至90後的各年齡層的廣大觀衆,很多人流下了對青春唏噓的淚水,交口稱讚是國產的少有的代表新青年心聲之佳作。劇中的黑色幽默對於不管是在那個時代里長大的人,還是現在的年輕人都能引起共鳴,每個人年輕的時候,青澀的歲月裏,都會有很多不羈的想法,有很多天馬行空的夢幻,但是當大家30多歲的時候,而立之年悄悄過去,生活就像一把無情的刻刀,改變了我們模樣,曾經那些陪伴我的人啊,你們在哪裏?你們正在幹什麼?你們還記得那些關於青春的日子嗎?你們,還記得,我們曾經的那些夢嗎?

時間是神奇的,擁有改變摧毀以及塑造一切的能力。青春終將逝去,我們不免悔恨感嘆。多情應笑我,千年來,早生的豈止是華髮,歲月已撒下天羅地網,無法逃脫。錯過那花滿枝椏的昨天,又要錯過繁花盛開的今朝。其實我們都錯了,青春不是人生的一個時期,而是一種態度。

讓我用央視名嘴白巖鬆的一段話結束我今天的演講。走到生命的哪一個階段,都該喜歡那一段時光,完成那一階段該完成的職責,順生而行,不沉迷過去,不狂熱地期待着未來,生命這樣就好。不管正經歷着怎樣的掙扎與挑戰,或許我們都只有一個選擇:雖然痛苦,卻依然要快樂,並相信未來。

  青春與夢想同行演講稿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好!行走在教師這個崗位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因爲,有夢想的存在才能真切的體會到,職業給你帶來的幸福感;因爲有夢想的存在,你纔會甘於付出,樂於奉獻;因爲有夢想的存在,你才能在單一而循環往復的教學工作崗位上,定好自己的目標,找到屬於自己的職業歸屬感。

在實驗中學的建校的第二年,我和許多初中教師一樣,懷着對高中的.嚮往之情,懷着一份教書育人的殷切期望,來到了實驗中學。現在想來已經距今九年多了。那時候,想法比較簡單,認爲,高中的孩子比較大,比初中懂事的多,課本內容在語文上應該差別不大,從教三年的我,沒有把困難放在心上。但真正工作起來,不是這麼回事。20xx級我們班有一名男生,桌子上每天什麼都不放,只是無謂的發呆,或者向窗外眺望,要不就是陷入深深的思考,要不就是趴在桌子上休息,但是有一個優點就是上課不怎麼說話。有一次他在用一隻手拿着拖把拖地,而且心不在焉的樣子,我就當場批評了他,此時,矛盾升級,扔下拖把就回到座位上去,繼續發呆,但,滿臉怒色。我也很生氣,覺得,你錯了,還不讓老師批評。就把他叫了出來,一問才知道,原來,今天不是他值日,因爲,值日生沒有來,在衛生委員的動員下,幫別人拖地。此時,我發現,原來是在做好事,雖然做得不好,但,內心還是有團結協作意識的,瞭解到此種情況,我讓他回到教室,當着全班同學的面,向他道歉,並說明了情況。此時,他不好意思地說,我最害怕別人表揚我,老師,別說了。之後,不論上課還是值日都想換了個人一樣,而且,據其他老師反映,此學生還特別懂禮貌,遠遠地就和老師打招呼。

我想,每一個人都想贏得尊重。學生年齡大了,想法更多了,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卻更遠了。有時候只是一味的批評,心理的交流少得可憐。實際上,教師和學生隔閡應該沒有想象的那樣大。只是因爲,當我們想跟學生真心談話的時候,經常被學生所犯的低級錯誤惹惱,一次次讓你無法保持內心的平靜,心平氣和的談話便很難做到了。所以,有時候,我想,真正做學生的良師,必須先做益友,真心關心學生,尊重學生,必須把自己的心態迴歸到學生內心,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當學生犯錯的時候,等一等,沉一沉,你再做出決定,精心構思一下,如何談、怎樣談,學生才能信服,否則,在教育上很可能陷於考慮不周,處理問題不當的尷尬境界中,一則解決不了問題,二則讓自己也陷入其中,將學生的問題擴大化,最終結果是,即使是學生的錯誤,學生仍然認識不到,作爲老師還惹了一身的不愉快。

實際上,這麼多年以來,和你交鋒次數多的學生對你的印象最深,節假日給你發短信問好的也是他們,見面笑着打招呼的也是他們。這就是教育的效果,你對他的關心和愛護,是日久彌新的陳釀,時間越久,味道越濃。

教傳授知識是每一位教師的中心任務。但面對我們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於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在思想和行動上管理好學生,然後再考慮授課內容,這樣才能完成知識的傳遞。因此,管理和教學的結合顯得更重要了。

前段時間,我做了一次調查,80%左右的學生承認自己上課走神是自己學業成績不能得到提升的重要原因,而且,明明知道這種問題,可自己就是解決不了,很是苦惱。我說,解決這個問題有這樣幾個辦法,一是平時注意休息,尤其是午休和晚休,此時,很多學生就是玩手機的時間,上網聊天,玩網絡遊戲,已經成爲常態,嚴重干擾學生的學習精力。再者,沒有預習的習慣,面對難度加大的高中學習,沒有預習,對於基礎薄弱的學生來講簡直是致命的。還有,我發現本來活蹦亂跳的學生,一上課就低下頭,一節課很難擡起來,除了玩東西之外,就是盯着一頁書能持續45分鐘。如果,再從老師自身角度考慮就是,對課堂的組織了。上課提問的範圍太小,或者太固定,教學方法單一,上課熱情不夠,許多學生還認爲,這門功課,這個老師習慣提問這幾個同學,沒有危機感,從而產生不了上課的緊張感,走神也就習以爲常了。

因此,我們是不是推出這樣一個結論,一名優秀的教師,首先是一名優秀的管理者。如果你的業務再精湛,教學水平再高,學生的思想早就遊離到課堂之外了,我想,任何人都不能完成就學工作。所以,在課前,我備課時,經常考慮怎樣將今天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怎樣關注學生的眼神,怎樣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對於上課過程中做小動作的學生經常性的提問一下等等,不定期的讓學生爬黑板,在本子上記錄有關知識點,重複重要的知識點,讓課堂充滿讀書聲,提高學習的熱情,準備有關的知識鏈接,調動求知的慾望,抑揚頓挫的聲調,引起學生注意力等等方法不計其數,實踐起來還是行之有效的。

作爲一名班主任和教務處的一員,事務性的工作非常多,就像許多班主任一樣,整天比較忙碌,但真正讓你說一下,還真難說清楚你做了那項具體工作。教務處的工作也是如此,每一項工作都是基礎,每一項工作都是服務,每一項工作都很重要。就像我們經常遇到監考工作。你必須提前一週多就要着手考慮安排,任何一個細節考慮不到,預案考慮不周可能就會出現無可挽回的錯誤。有時候開玩笑的說,我寧願去監考。每個人在不同的崗位上會有自己的困難,只有身處其中,你纔會有體會。所以,有時候,應該互相多體諒一些。

有時候,除了上課之外,能夠在辦公室坐下來備課和看作業有時候是一種奢望。因此,有時候看到老師們在認真備課、看作業、研究教材、與學生談心時,我非常羨慕,同時感覺到這是一種教師的幸福。

有一個智者說過;要評價一個社會就要看這個社會如何去對待他們之中最不幸的人。是不是可以說,要評價一個老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就要看,他怎樣對待班級內那些基礎薄弱的學生們,要帶評價一門學科,就要看全體成員,如何着力幫助同一學科中相對薄弱教師儘快成長起來。

因爲,他們和我們都有夢想。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