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計算和應用的教學演講稿

計算和應用的教學演講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4W 次

各位領導、老師: 您們好!

計算和應用的教學演講稿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津教版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三步計算和應用》中的相遇問題。從以下三方面進行我的說課:分析教材,理清思路;優選教法,注重學法;優化程序,突出主體。

一、 分析教材,理清思路

本節知識是在學生初步掌握了速度、時間、路程的關係之後進行的教學。本內容和實際生活有一定的聯繫,藉助生活原型,可更好地解決數學問題。學好此內容,也爲後繼學習做好鋪墊。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 知識目標:明確相遇問題的特點;理解基本數量關係;正確分析解答相遇問題。

2、 能力目標: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分析、推理能力及探索創新、合作學習的意識。

3、 情感目標:通過本內容和實際相結合的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在實施知識目標過程中,重點是讓學生在“做”中發現規律,從而理解相遇問題的數量關係,掌握解答方法。

二、 優選教法,注重學法

學生學習知識是接受的過程,更是發現、創造的過程,好的教法是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主動去探索。課上我爲學生創設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做中學,學中做;做中悟,悟中創。教師則是一個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及促進者。除此之外,我還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選擇學習方法,使不同層次的孩子學到不同的數學,使每個孩子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三、 優化程序,突出主體

本節課的教學流程是:創設情境、實踐探究、鞏固深化、課後小節。

(一) 創設情境

1. 引發思考:每天早晨揹着書包來上學,馬路上是一番怎 樣的景象?(學生們會很快地說出:車多、人多)

2. 播放錄像:注意觀察馬路上的車輛在行駛的方向上有哪些情況?(在現實的情境中,學生髮現了車輛在行駛的方向上有以下情況:相對、相反、同向)

[建構主義的教學觀強調用真實的情境呈現問題,營造問題解決的環境,以幫助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活化知識,變事實性知識爲解決問題的工具,從而完成對新經驗意義的建構以及對原有經驗的改造和重組。基於此,課始創設了一個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繫的情境,使學生能主動地在與情境的交互作用中學習。]

(二)實踐探究

1、理解意義

(1)揭示課題——相遇問題

(2)制定目標——看到這個課題,你想研究哪些內容?

(教師依學生所說歸納出學習目標並板書:意義、規律、應用)

(3) 聯繫生活——提問:在實際生活中還有哪些情況屬於相遇問題?

(4) 歸納小結——要想出現相遇的情況應具備哪些條件?

(板書:兩個物體、同時、兩地、相對、相遇)

(5) 教師指出——本節課側重研究兩個物體“同時”行進的規律。

[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充滿數學,讓學生說說生活中相遇問題的實例,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繫,增強學習和應用數學的信心,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在這一良好狀態下去發現數學知識。]

2、 實踐操作

小組合作:(1)利用相遇卡,兩位同學同時從兩端行進,一位每次行3釐米,另一位每次行進2釐米。

(2)每行進一次把數據填入表中。

行的次數

紅色線段長

蘭色線段長

兩色線段長度和

兩色線段距離

1 3 2 5 10

2 6 4 105

3 9 6 15 0

(3)觀察表中的數據,研討發現了什麼?

[設計這一實踐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做”中感受兩物體同時從兩地相向而行的運動規律:①兩者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小,直至爲0,即相遇了;②相遇時,兩者所用的時間是一樣的,各自所行路程之和等於總路程;③因爲速度有快有慢,所以,在相遇時,各自所行路程有多有少。學生在活動中把直接經驗內化爲知識能力,更好地去理解相遇問題的解題規律。]

3、 應用規律

例:(媒體出示)90頁,例3

(1) 自己選擇學習方式

A 獨立完成(鼓勵用多種解法)

B 藉助教材(依據小標題列式解答)

C 請教同學

(2) 指名板演,講解思路

[在例題的教學中,突出讓學生藉助實踐經驗解決問題。屏棄了過去的整齊劃一的教法,對在實踐活動中體驗好的學生,讓他們獨立完成;對善於與人交往的學生,讓他們向同學請教;對樂於藉助教材的學生,讓他們看書,依提示解決問題,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

(三) 鞏固深化

1、 口答:

先說說解答思路,再列式計算——目的是鞏固新知

小明和小芳同時從自己家出發相向而行。小明每分走42米,小芳每分走48米。經過4.5分兩人在學校相遇(學校在兩家位置之間)兩家相距多少米?(用兩種方法解答)

2、 自選——讓學生依個人掌握知識情況,選擇練習題

(1)練習十八 1、2

(2)兩輛汽車同時從一個地方向相反的方向開出,甲車平均 每小時行44.5千米,乙車平均每小時行38.5千米。經過3小時,兩車相距多少千米?

3、 編題:

小紅每分跑300米,小明每分跑320米,自己設計運動情況 並編題。

[設計開放性的練習,使學生在發散性、多維度的思維活動中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 課後小結

談一談本節課有什麼收穫?

點評:

本節課從知識、能力、情感三方面確定教學目標,使目標更加明確具體。教學方法的設計合理新穎。在課的開始播放錄像——馬路上的場景,把學生帶入了生活的情景中,從錄像中學生很快弄明白“相向”、“相遇”、“同向”等概念,分散了教學的難點,既直觀形象又加深了對概念的理解。教師巧妙的設計了“相遇卡”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主動參與探究感悟知識的形成過程爲新課做好了鋪墊。在鞏固深化這一環節中,開放性練習的設計(讓學生自己設計運動情況),由學生自主選擇,從單一走向開放,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的成功。

本節課的設計,符合“以人爲本”的思想,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確立,他們樂於探究,主動參與,勤於動手,學習方式靈活、多樣,同時教師注重了學生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