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關於經典故事的演講稿

關於經典故事的演講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7W 次

故事分很多種,如果將你的故事寫成演講稿,你會嗎?和小編一起來看看下文關於經典故事的演講稿 ,歡迎借鑑!

關於經典故事的演講稿

關於經典故事的演講稿(一)

這個季節不會春暖花開,但我卻想面向大海,因爲記者夢我做得太長久了,腳下堅實的土地已給了我力量。

曾經我是一名教師,想着傳道授業解惑,與學生爲友,但夜深之時,總感覺有種未曾有過的力量催促自己去改變、去嘗試。正是這種力量支撐着我在繁重的教學之後,每晚與孤燈相伴,在本科畢業多年之後,我坐進了嚮往已久的復旦課堂裏。早已不再年輕的我爲了練好口語,將小石子放進嘴裏,所以當我在烏鎮用流利的英語採訪外國遊客時,我知道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就如當初很多人不解地問我:當一名教師不是很好嗎?放棄一切重頭開始值得嗎?如今依舊有很多人問我:放棄上海的一切,回到這裏,會後悔嗎?我只想說,對家庭我有太多的愧疚,我需要做一些補償;對事業,我有足夠的信心,在xx晚報這個全新的平臺上,找到自己紮實的立足點。

喜歡做一名記者,只因爲對於記者而言,每一天、每一刻都是嶄新的。每天一睜開眼,我想着:哦,又是一天,一個未知的一天,這一天我又像往常一樣出門,找選題、想角度、做採訪、寫文章,這其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有可能中斷、都有不可預料的情況出現,我必須時時打起精神來應對、解決,也許辛苦就在這裏,挑戰、誘惑也在這裏。當一天結束時,我會回想着對自己說:還行,這一天我把不可能的採訪完成了,我爲報道找了一個很好的角度。發現自己對苦難還會感動,對不平還會憤慨,對英雄還會敬佩。每天都會有新的挑戰出現,每天出門都有無數的未知等着我,只有做一名記者,纔會讓我永遠與麻木無關,永遠與年輕相鄰。我希望當一切結束時,我也能對自己說:還行,我在記者這個行當裏幹得不錯,我寫過的幾篇報道至今還有人記起。

喜歡做一名記者,只因爲自己是個理想主義者。在這個媒體年代裏,信息已變得觸手可及,我們已不再僅僅是信息的採集者,這早已不是我們的第一要責,我們都應該是理想主義者,有理想者,才能先行一步。在這個媒體年代裏,地球村早已來到我們的身邊,我們關注着巴以衝突,談論着禽流感,比較着卡米拉與戴安娜的風度,卻常常忽視腳下的土地、身邊的民衆,他們是沉默的大多數,只有藉助於媒體的力量,才能將他們的聲音放大,用我們手中的話語權傳遞他們的聲音,是我們共同的理想。所以,我從xx早報來到了xx晚報。在早報做財經新聞的時候,可以每次出入的是星級酒店,採訪的對象不是有錢的,就是有權的,卻發現感動已離我越來越遠。回到這片熟悉的土地,看着每天從這個城市角落裏升騰出來的新聞:凌晨四點掃大街的環衛工、覺海寺前那張哭泣的小臉、福海雲天見錢不眼開的打妹、府南花園那對善良而平凡的小店夫婦,都讓我有種踩在地面的感覺。

晚報從創刊至今只有十年,從改版至今只有百天,也許我們的聲音還很弱小,我們的步履還不沉穩,但我們一直睜眼看着這塊土地,年頭這塊土地上的民衆,因爲我們相信,有理想者,才能走得更遠。

關於經典故事的演講稿(二)

我叫張爽,是一個患有血管畸形引起的左側腦半球瀰漫性血栓的殘疾女孩。

20xx年11月,在參加《東北新聞網》《志願服務》頻道舉辦的《我支持人體器官捐獻千人隨手拍》的活動時結認了楊東文叔叔,並在同年12月份,在他的大力推薦下,我非常有幸的成爲素有“遼寧三大主流媒體”之一的《東北新聞網》的一員。

而“志願服務”則是我上班以來接觸過的第一個名詞,也是作爲殘疾人的我獨立走向社會後幹得第一份工作內容。

半年工作時間白駒過隙,讓我對“志願服務”從無知走向了略知(略知一二)。但由於接觸時間短,所以腦中認知度實在很貧瘠。

半年工作時間裏,共隨同楊師傅出去採訪志願活動7次,印象比較深刻的有兩次(第一次是遼寧省紅十字會與華潤萬家道義店聯合舉辦的義賣暖童心活動;第二次是隨同新聞部去採訪“身邊好人”吳紹新的事蹟)。20xx年12月24日,遼寧省紅十字會與瀋陽華潤萬家道義店共同舉辦的“萬家平安夜義賣暖童心”活動,來自瀋陽師範大學的七位90後志願者們在4個多小時的時間裏,用他(她)們的熱情、耐心的服務;禮貌、周到的用語;不厭其煩的講解贏得了衆家的認可,這些平素都是家中的“掌中寶”的孩子們,在這次活動中卻都變成了活動的主角,他(她)們都說:“參加這樣的活動既可鍛鍊自己綜合方面的能力又可以用義賣賺來的錢,來幫助那些患有先心病卻無錢醫治的小弟弟小妹妹們,我們感到很幸福。”第二次是20xx年4月27日隨同新聞部去瀋陽中醫藥大學採訪“身邊好人”吳紹新的事蹟。吳紹新--這個名字我以前從來沒有聽說過,但當我走進病房第一次去認識他、接觸他、走近他時,一種莫明且巨大的感染力撲向了我。四年如一日義務照顧養老院老人→48歲罹患癌症晚期→生前填寫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自願書》和《眼組織自願捐獻書》→故去後完成了生前遺願,捐獻了眼角膜。48年人生之路---他用行動踐行了普通人心中的博愛,傳遞着人與人之間的溫暖,用平凡填寫着人生的意義。他的善舉很讓我感動,他不愧“身邊好人”的稱號!亦足夠讓認識他的人感到驕傲與自豪!

通過幾次參與報道活動後,作爲志願者頻道編輯的我一直在想,中國現有志願者六七千萬,這麼龐大的隊伍,可報道、可挖掘的故事那麼廣,我們如何才能運用我們記者、編輯們強烈的職業感、細膩的觀察力、獨特的視角、熾熱的情感、雋永的筆墨、優美的文字、客觀的態度把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正能量、可歌可頌的故事一一展示出來,讓更多不瞭解他們的人,通過我們的報道去認識他們。此外,我也一直在思考這樣幾個問題:1、如何提升志願者頻道的內容?2、如何提升志願者頻道的質量?3、如何把志願者頻道辦出自己獨特的特色?

經過幾次三番找工作的經歷,我深有感觸的體會到殘疾人在社會上找份工作做有多麼的難!實話實說,我連做夢都不會想到我會來到《東北新聞網》這個充滿智慧、思想、才華與情感的集體裏!真的,我非常地感謝付海鷹臺長能給予我這樣的機會!

招收殘疾人來工作,我《東北新聞網》在遼寧省可以說都是首開先河,前無古人,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作爲殘疾人,我無疑是省內224.2萬殘疾人中最幸運的一個!

從3歲患病至今,我一直都是在父母、朋友千般萬般的疼愛與關注下長大的。雖然解放軍總醫院的專家判斷我的病情時稱:“一個人在左腦半球完全壞死的狀態下,能像健康人一樣生活,實屬奇蹟,而至於這樣的生命還能存活多久,仍舊是醫學界未解之謎。”但我想說,我仍然會全力以赴的在人生的履歷表上去完美地書寫一個漂漂亮亮的“人”字!用短暫的一生、殘缺的肢體去兌現自己的人生承諾,優秀做人、踏實做實,再利用點滴的機會把自己從小至大得到的小愛轉化成大愛回饋出去,從而讓自己的人生過得有意義、有價值、有味道、有感情。當有一天,自己將化爲泥土回首往事時,希望自己可以負責地對自己說:我沒有辜負所有的深情厚愛、沒有讓父母及所有愛我的人失望,我兌現了自己對自己許下的人生承諾。最後,我更希望我在單位的每一天,用自己的努力、自己的爲人來取得領導的滿意、同事的認可!

關於經典故事的演講稿(三)

我叫餘xx,是xx市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頻率的一名記者。

今天在這裏,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一段經歷。那是我從事記者行業8年來,最難割捨一段情結,也是我對愛崗敬業這一價值觀的全新認識。

那是在20xx年的夏天,我們頻率進行“走轉改”,我領到的任務是“走訪留守兒童”,要求與被訪的留守兒童同吃同住,至少24小時以上。

說實話,這樣的採訪,以前我做得並不多。有時爲了趕稿子,一天要跑多個現場。不過,既然是“走基層”,那就得踏踏實實,“把身子沉下去,把情感帶回來”。

我去的那戶人家,在XX縣高店鄉邵廟村。家裏有兩個孩子,是姐弟倆,姐姐上初一,名叫靜靜,弟弟叫稱稱,當時才4歲。

這戶人家日子的'艱難,超出我的想象。爺爺、父親因病先後去世,少了“頂樑柱”的家,也幾乎坍了一半。母親無奈外出打工,家裏只有年邁的奶奶帶着兩個孩子。

我去的時候,給姐弟倆帶了些文具學習用品,還有幾樣點心,雖說只是一份心意,但已讓兩個孩子欣喜的眼睛一亮了。

在接下來的這段時間,小男孩稱稱的天真頑皮,和姐姐靜靜的沉默少語,讓我的採訪很難進行,只能聽着奶奶時不時的念叼,從中拼湊起一些不完整的段落。好在靜靜很快接受了我這個不速之客,支言片語中,吐露出她的一些意識和想法。令我吃驚的是,這個13歲的孩子,已對自已的未來有了一個執着的想法,她說,唸完初中,可能就不念下去了,會像媽媽一樣,外出打工。因爲,她要給弟弟掙學費。說到以後可能上不了學,她流下眼淚。

聽着這個懂事的姐姐這個“人生計劃”,我先是震驚,繼而沉默了。我無法開導她。面對家庭的困境,這個女孩或許很難有其他的選擇。

第二天,我就要和這個剛認識的小朋友說再見了。我在她的枕頭下留下我的電話,還有200元錢。我真的希望能幫她一把。後來,她真的打來電話告訴我說:“餘姐姐,等弟弟上學了,我想到外面去看一看。”

採訪應當說是成功的,稿件《暑假裏的留守兒童》也順利完成了。

可是,從那開始很長一段時間,我很害怕再去接觸留守兒童這個羣體,因爲採訪免不了要問一些問題,而我最想知道的,也正是這些孩子埋在心底,不願說出來的。

我一直在問自已,面對這樣的一個羣體,我的採訪,是一次次觸及他們的傷處,還是揭示了他們真實的困境,讓社會更瞭解他們,去爲他們做更多的事情?

敬業,並不只是願意爲工作花費時間和精力。敬業,應當是對崗位的正確理解,發揮崗位應有的作用。我憐惜而

心痛的感受,或許沒有錯,但用這種情緒把自已包裹起來,而放棄了記者應該有的責任與擔當,這是失職。

記者,應當用心去聽,用心去記,用心去寫,用心,去鼓與呼。

在之後的幾年裏,我又陸陸續續走過xx很多鄉村,去和留守兒童接觸、交流。我始終做一名觀察者,一名記錄者,記下他們的憂愁與歡樂,記下他們的夢想與憧憬,當然,其間也有孤獨、無助、冷漠,甚至叛逆。

今年6月9號,貴州畢節發生4名留守兒童自殺身亡的悲劇。痛定思痛,留給人們更多的思考:留守兒童的生存狀況需要引起全社會更多的關注,他們需要更多的關愛!

記者,應當站出來,爲留守兒童大聲疾呼。

我再一次走進留守兒童的家。這一次走訪,我不再僅僅是探尋留守兒童的心理狀態,更多的,是把話筒遞向他們的家長,他們的老師,鄉鎮的負責人。我想知道,爲這些孩子,他們應該做些什麼,做了些什麼,打算做些什麼。

令人欣慰的是,隨着xx的快速發展,鄉鎮經濟的崛起,已有越來越多的鄉鎮工業園、農業示範園、種植養殖場,吸納了越來越多的農村勞動力,他們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越來越多了。同時,全市鄉鎮實現了留守兒童活動室全覆蓋,在這裏,留守兒童又有了一個大家園。

在這篇《xx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狀況調查報告》的連續報道中,我在結尾處這樣寫道:“留守兒童的問題是不可忽視也不能迴避的。而要解決好這一問題,家庭、學校、各級政府乃至全社會,都應該爲這些孩子創造條件,共同撐起一把‘心靈保護傘’”。

各位評委老師,我和留守兒童的故事,就講到這裏。

最後我還想說一句,希望能爲這些孩子撐起“心靈保護傘”的人越來越多。說這句話,是我的職責所繫。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