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有關於青春與夢想演講稿(精選5篇)大綱

有關於青春與夢想演講稿(精選5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3W 次

演講稿具有邏輯嚴密,態度明確,觀點鮮明的特點。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需要用到演講稿,如何寫一份恰當的演講稿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有關於青春與夢想演講稿(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於青春與夢想演講稿(精選5篇)

  青春與夢想演講稿1

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青春夢想。

我們的青春,總是充滿激情,充滿夢想。我們愛幻想,愛沉浸在自己的夢境裏。高考,曾經一度扼殺我們夢想的活力。來到大學,我感覺夢想在每一顆心裏復甦,我們的活力、我們的浪漫細胞都醒過來了。我們在大學這片天空下,尋夢,追夢,一場奇幻旅程又開始了。

曾聽法國電影大師呂克·貝鬆說過這樣一句話:“夢想之於每個人,正如汽油之於汽車,夢想是我們前進的動力。”而呂克·貝鬆的人生經歷也是一樣。青春的他考電影學院被說“不適合做導演”,他沒有放棄。他在電影界底層摸爬打滾十年,做過雜工,演過龍套。可是他會認真地抓住每一個學習的機會,因爲“導演夢”一直在他心裏。他的多部電影《第五元素》《碧海情天》《這個殺手不太冷》廣受好評,成爲歐洲最負盛名的天才導演之一。青春的夢想,堅持下來了就是成功,就是奇蹟。我們的青春是夢想的一架梯子,它可以延伸到夢想成真的那一刻,只要你不放棄。

夢想對於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不管你是貧窮、醜陋,還是富裕、美麗,每個人的夢想都是無價的耀閃的。不要因爲你的普通,你的平凡,去放棄展現自我的機會,也不敢去向夢想邁出一步。我們只要讓自己的青春乘上滑板,我們的生命、我們的夢想同樣可以激越飛翔。

然而,有時我們因爲一些俗務瑣事,繁忙工作而讓心情煩惱,我們便會丟棄、遺忘我們青春的夢想,唯有讓流水平靜下來,太陽和月亮才能在它的表面上顯現倒影。當人沉靜下來,才能看出所有干擾清晰的思考、矇蔽真實感情、影響智慧判斷,以及阻礙自己找到答案的問題所在。我們要永遠在內心保留一處夢想可以停駐的寧靜的地方。

青春的夢想是最美的,它有青春的凝定。

有夢的青春是最美的,它有夢想的飄逸。

我很喜歡的一個藝人韓庚,以他的經歷拍成一部電視劇《青春舞臺》讓我很感動。記得他在劇中說了這樣的話:“雖然我沒有很好的舞蹈基礎,但是我不會放棄跳舞,因爲它是我的夢想。”因爲喜歡舞蹈,喜愛表演,韓庚遠走他鄉,去韓國這樣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學習。克服語言交流上的不便,以及對家人的思念,跳出青春最炫的舞步。《青春舞臺》主題曲裏的一句歌詞是這樣的:“飛越絕望,堅定的翱翔,綻放無限的笑容,青春夢想屬於你和我。”堅持最初的夢想,我們的青春也會意義非凡。韓庚可以,相信我們也一樣可以。

冰雪守望着太陽,正如生命守望着夢想,有夢的生命應該如鮮花一樣綻放。有夢的青春應該如彩虹一樣絢爛。

可以追尋的夢,是心中移動的城市。讓心中的這座城市充滿生命活力,充滿青春激情。青春的夢想,正在我們緊握的手中,努力去實現它吧!

  青春與夢想演講稿2

我是來自8年級10班的宋詩佳。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青春、夢想與責任》。

青春是船,夢想是帆,責任卻是航行的路;搭乘青春之船,揚起夢想之帆,駛向現實的彼岸;夢想是路,青春是燈,責任卻是理想大道;踏上夢想之路,點起青春之燈,邁向光明的人生道路。

正如俗語所言“我們是七八點鐘的朝陽”似火,散發出熾熱的、充滿希望的光芒。但是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挑戰的時代,難道我們會畏懼嗎?不,不會!我們是21世紀的驕陽,我們會以微笑來面對一切挑戰。在生活中,我們嚴於律己,爭做優雅學子;在學習上,我們積極進取,爭做三好少年。這便是我們的夢想。然而,在這美好的青春中,我們必須要擔任更多的責任。寒窗苦讀,感恩老師,回報父母,尊敬他人等等都是我們的責任。我們要把責任融入青春,融入生活,融入日常行爲,無論何時何地都要牢記我們應有的責任。

青春,是我們一生中最美麗的季節,她孕育着早春的生機,展現着盛夏的熾熱,暗藏着金秋的碩果,昭示着寒冬的希望,充滿詩意而不缺乏拼搏的激情,時尚浪漫而又飽含着奮鬥的艱辛。當一個人的青春融匯到一個時代、一份責任中,這樣的青春就不會遠去,而這份責任也必將在歲月的歷練中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使我們刻骨銘心。

最後,我想告訴大家:“如果你有一份責任就去做好它,如果你有一個夢想就去扞衛它。“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青春與夢想演講稿3

爲一個人,我會有青春夢,以色彩繽紛的夢編織成絢麗的人生。

作爲一箇中國人,我會有中國夢,以形形色色的報國之徑將國家引向昌盛繁榮。

如果是“中國夢”,我定會把中國構思成一個和平安定,繁榮富強的美好境地。可空想是沒有用的,若當真要把中國變成想象的那般,便是需要一個個的“青春夢”!

每一箇中國夢都是知識與智慧的結晶,每一個青春夢都可以包含報國的精忠,它們可以給予人精神的改造,擁有了青春夢和中國夢,警察們不會貪生怕死,更勇敢地面對各種壞人;醫生護士們不會不講醫德,更努力地救死扶傷;科學家們竭盡全力,爲建設共同的祖國……

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用着幾千年去演繹一個興衰更替的過程,其間突出的英雄人物做着不同的青春夢,有青史留名的,有無人問津的,但我相信每一個英雄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中國夢。

我不知道最後的青春夢如何改變,但我會一直把屬於我那個中國夢記在心中。將自己的青春夢融入中國夢。

經久不衰,永垂不朽的中國夢,一代代拼成的中國夢,將由一代代的青春夢去維護、去建設!

  青春與夢想演講稿4

大家上午好!

青春,多麼美好的一個詞語,多麼美好的生命季節!古往今來,有多少人讚美它,謳歌它。的確,青春充滿着理想與信念,充滿着激情與希望,充滿着憧憬與夢想。都說青春是屬於我們每一個人的,於是我常常想,青春究竟是什麼?

我曾久久遙望着星空,在閃爍的羣星中一遍遍尋找答案,也常常眺望遠山,從那黛青色的山脈中想象青春的色彩;我還不止一次地凝視着待開的花朵,希望從花開得聲音裏聽到青春的節律。青春究竟是什麼,我帶着這個疑問走過春夏秋冬,走過紛擾的人羣,走進我的母校。

有一天,當我面對我的同學,走進她那用愛和責任支撐起的家庭時,我終於恍然大悟,原來青春就是愛,青春更是一種責任。正是這愛和責任使得青春熠熠閃光。

一個平凡的女孩,是怎樣用她孱弱的身體書寫着不平凡的青春呢?在一個特殊的日子,我走近了楊曉麗,感受了她災難屢屢卻自強不息的花樣年華。楊曉麗,龍泉市中等職業學校金沙校區一名高三學生,1996年,她的親生父親猝死,當時楊嘵麗年僅9歲;20xx年繼父不幸患上胃癌,於20xx年端午節撇下他們母女而去;同年唯一支撐家庭的母親得脊髓炎下半身癱瘓,因無錢救治,帶病在家;而楊小麗自己又患有先天性血管瘤卻一直無錢醫治。災難的頻頻降臨沒有壓垮這個堅強的女孩。爲了求學,她和姐姐楊曉娟帶着重病的母親,租住在學校附近的民房裏,爲了求學,她們省吃儉用,甚至靠撿廢品維持生活。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楊曉麗一天的時間表吧,早上5:30起牀,做早飯,煎藥,爲母親洗漱,喂母親吃飯、吃藥,然後自己吃早餐,洗碗刷鍋;6:30離家到校上課,中午之前回家兩趟,替母親翻身,中午放學,到學校食堂打飯,回家燒菜,喂母親吃飯喝藥之後洗刷,幹完所有的家務活,到校上下午的課,下課後上街買菜,燒飯,洗刷,幹完家務,在家夜學……她每天就這樣奔走與學校和小屋之間,忙着學習和照顧母親。

不是一天兩天,而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她曾經6年沒買新衣服,更沒有零花錢。沉重的歲月沒有熄滅她的青春之火,沒有哭泣,沒有哀傷,她只用不屈的靈魂走着自己的求學之路,在校幾年,每個學期的考試她都是班級前三名,每年都能領到學校發的獎學金,學習成績保持穩定;

沒有猶豫,沒有遲疑,她只用瘦小的身子,挑起一個家庭的重擔,爲了支持姐姐高考,她隻身帶着母親,使姐姐能安心備考;沒有抱怨,沒有嘆息,她只用最淳樸的愛譜寫世間最動人的歌,嚴寒酷暑,春夏秋冬,她用一顆孝女的心溫暖飽經滄桑母親。堅強的女孩啊!沉重的擔子壓不垮她,善良的女孩啊!

艱難的生活使她俞發善良,就在同班同學、同校同學都紛紛爲之募捐,社會各界都向她伸出溫暖的手時,她卻把溫暖傳遞給了別人。今年七月份,楊曉麗同學通過不懈的努力,排除萬難考上了大學。今天,她已實現了自己最初的夢想,成了一名大學生。楊小麗的故事深深地震撼着我,也感動着周圍所有的人。就在今年四月份,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用50分鐘的時間對楊小麗這種自強不息、孝敬父母的精神,以及師生共獻愛心,構建和諧校園的事蹟進行了報道。全中國的人都將記住這個名字——楊曉麗。

同學們,我們之中又有多少個楊曉麗呢?我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有着健康的體魄;大多數人都父母雙全;大多數的'父母都健健康康;大多數的家庭都溫馨祥和。是的,也許我們的家庭並不需要我們挑着這樣沉重的擔子,也許我們的父母都能給我們提供一個安逸的環境,也許我們中的一些同學還過着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也許我們對生活還充滿了抱怨。那麼,讓我們想一想楊曉麗吧,比之這個堅強的女孩,我們還能說什麼呢?難道我們還有理由不努力學習?難道我們還有理由不奮發向上嗎?

青春是美好的,青春又是短暫的,我們要珍惜這美好而短暫的青春。歲月匆匆,生命短暫。在漫長而艱辛的人生征途中,我們一定要找準自己的位置,確定好自己人生的目標,來創造自己生命的極致。韶失,青春不再來,讓我們在正確而恰切的人生奮鬥航道上,勇往直前,無悔地譜寫絢麗的青春吧!

謝謝大家!

  青春與夢想演講稿5

大家晚上好!

因爲追逐夢想,我們有緣相聚在西北政法大學;因爲青春無悔,我們今晚慷慨陳詞、激情洋溢。

能夠站在這裏,和大家一起分享青春與夢想的故事,我感到十分榮幸。我演講的題目是《讓夢想啓程》。

首先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有一個農村孩子,他的夢想是當演員。爲了實現夢想,6歲時他去少林寺學武術,16歲時他開始了北漂生活。

開始時,他每天在北影門口等待做羣衆演員的機會。如果等到了,每天可以掙20塊錢,還有劇組的盒飯吃。這個機會不是經常有的,爲了生活,他就在北京的各個建築工地上做農民工。

一個除夕,他口袋裏只剩下2元錢,在這個舉國歡度的時刻,他只能選擇躺在工棚裏睡覺,用睡覺來熬過那陣陣襲來的飢餓和孤獨。

他沒有任何社會背景,極度自卑。因爲長着一張苦瓜臉,他被業內人士嘲笑一輩子不會有出息。但是他自強不息,一直在默默地奮鬥。

如果你不知道《天下無賊》中的傻根和《暗算》中的阿炳,那麼你一定記得《士兵突擊》中的許三多。

讓我們來聽聽他自己怎麼說:在我看來,許三多就是一個靠精神活着的人,每個人都覺得這個人不可能成事,但他偏偏就是成事了。

我覺得這個人物最大的價值就是:再怎麼自我感覺渺小的人都能從他身上得到鼓舞,大家總比許三多強吧,連他都能成功,我們只要用心,憑什麼不能成功呢?

我跟許三多確實挺像的。當年我說自己要當演員,身邊沒一個人相信,不是不相信我的決心,而是不相信我有成爲演員的可能。

只有我相信,我每天都跟自己說:王寶強,你一定能成!最後真的成了。

我相信,每一個青年都做着多姿多彩的夢。有的夢想成爲光鮮亮麗的明星,有的夢想成爲才華橫溢的藝術家,有的夢想成爲受人尊敬的學者。

不要畏懼夢想遙不可及,不要害怕旁人冷嘲熱諷,不要爲慵懶舒適的生活現狀阻遏了前進的步伐,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吧!流星轉瞬即逝,但我們記住剎那間的美麗。

讓年輕的我們放飛希望,夢想從現在開始啓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