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關於紀念汶川地震演講稿

關於紀念汶川地震演講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9W 次

人的生命在自然災害前,顯得那麼的渺小。地震毀壞了人們的家園,高樓大廈瞬間倒塌,親人一去不返,帶給人們無盡的傷痛。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紀念汶川地震演講稿,歡迎閱讀借鑑!

關於紀念汶川地震演講稿

  【關於紀念汶川地震演講稿1】

各位同學,各位老師:

大家好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這是一個讓所有中國人永遠記住的時刻. 突如其來的汶川大地震,摧毀了無數和平和寧靜的城鎮, 震動了大半個中國, 震撼了所有中國人的心,震驚了整個世界.那一瞬間,巴山蜀水的呻吟,祖國母親的哭泣,大地悲歌,那樣令人神往的天府之國,頃刻間天崩地裂,.斷壁殘垣 。

然而在神州大地上,天災無情人有情,在這裏,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胡總書記第一時間作出指示,溫總理第一時間趕赴災區,人民軍隊第一時間衝上前線,鋪天蓋地的祈禱祝福,心靈鼓勵,默默傳遞着整個華夏人民的溫情力量。

面對災難,我們堅強,堅信,堅定,堅韌。 面對災難,我們不拋棄,不放棄。 我們只記得總理說過:“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盡百倍努力!”

我們相信,有全國人們的支持,有災區人們的自力更生精神,地震震不垮災區人民的信心和勇氣,再大的困難也可以戰勝,災區人們一定可以度過難關,重建家園,勝利一定屬於堅強的災區人民!

如今時隔八年,在這八年中,災區人們積極自救 ,社會各界人士也踊躍參與在災區恢復重建的各個領域。地震廢墟上建起新小學,寶成鐵路新109隧道災後重生,漢旺新鎮正在崛起。災區人民的臉上洋溢的笑容,無不顯現出人們對美好新家園的期盼和重建家園的堅強信心。

然而,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汶川地震中的遇難同胞用自己寶貴的生命向我們警示,必須提高防震減災的意識,掌握正確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如地震發生時,可躲在桌子等堅固傢俱的下面,震時就近躲避,震後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避震應選擇室內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旁)、易於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室處開闊、安全的地方。 學校避震應注意:正在上課時,要在教師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 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築物或危險物。積極做好防震減災工作有利於公衆學習、掌握防震減災知識,增強大家對防震減災重要性的認識。有利於構建保障和促進科學發展的新機制,促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平安校園。爲此,我們向全校師生提出以下三點倡議

1,積極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和參與首個防災減災日的宣傳活動,以此爲契機廣泛宣傳防震減災知識,提高師生防震減災意識和地震自救互救的能力

2,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參加防震疏散演練,學以致用;

3、充分利用地震科普基地資源,鍛鍊應對突發災害的能力

師生們,積極參加防震減災活動,是我們社會責任感的體現,提高防震防災意識是我們對自己生命負責的體現,因此讓我們行動起來,構建和諧平安校園。

  【關於紀念汶川地震演講稿2】

各位同學,各位老師:

大家好

2012年的今天是中華民族永遠不能忘卻的日子,就在那一天,四川的汶川發生了里氏8.0級特大地震。它波及之廣,破壞之大,爲新中國成立以來之最。在過去的三百多個日日夜夜裏,需要感念、銘記、追憶和思考的東西很多。在今天這樣特殊的日子裏,全國各地都在緊鑼密鼓地準備着、或正在進行着各種紀念活動。這對於人們緬懷逝者、寄託哀思、堅定信心、加快重建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

那什麼樣的紀念是合適的?我想,這種紀念,既不能過於悲情地讓大家重拾悲傷,也不該讓人浮華地感覺是在消費悲傷,更不能將悲傷變色變味。而是通過這種紀念,把對逝者的懷念轉化爲對生者的關懷,幫助災區人民走出陰影;通過這種紀念,促使每位公衆更深入地思考諸如公民社會道德和責任的構建、慈善發展、援助科學化、人性化、長期化等深層的東西;通過這種紀念,讓人性之美能凝爲穩定的道德信念,讓善與博愛長久地嵌入人心,而不是,總靠災難去喚醒人類精神深處最可貴最真實的情感,總靠災難去激發人性之美。所以在今天這樣的特殊日子裏,我們每個人應該捫心自問:過去我們對物質主義、精神頹廢、短視狹隘、人際冷漠以及各種良心泯滅和缺德行爲,只能報以無奈的寬容乃至最終的麻木,那麼正是這個賑災過程中新形成的主流價值觀,才喚起了深藏於我們多數人內心的良知、愛心、道德追求和道德熱情,現在這些你還留有多少?而當初地震所給我們每個人帶來的那些心驚膽戰的恐慌、撕心裂肺的悲痛、抑或是瞬間溫暖的感動,改變我們什麼,讓我們懂得什麼?現在這些“什麼”你還珍惜着嗎?

5.12大地震它是生命的劫難,更是我們民族永難忘懷的心理創傷。民族在哭泣中進步,國家在反思中提升政治文明,而人性的力量、生命的尊嚴正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成長。紀念的初衷因此再簡單不過,就是爲了寄託一個民族的悲情,一個民族的反思和一個民族的期盼。

亡者安息,生者奮發,雖然苦難和悲傷刻在我們心上,但生活總得繼續。

天災無情,人類無法抗拒。颶風、洪水、冰凍、地震……種種天災的無情和損失,都可以最終化爲電腦屏幕裏的“科學數據”。而種種客觀的“科學數據”,往往都已是痛定思痛的回頭總結,往往都已付出了無數條鮮活生命的沉痛代價。在與自然災害的抗爭中,人類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普通民衆是否就無可作爲?在災害預測還無法做到完全精確的今天,每一個人該如何保護上天賦予我們的寶貴生命,該如何在災難降臨的那一刻做出最及時而智慧的選擇,該如何自救救人、避免或減少悲劇的發生?慘痛的教訓促使我們不斷思考、總結、檢討。而人的智慧總是在這一過程中不斷豐富起來。

2007年首屆校園安全與風險管理論壇公佈了一組驚人的數字,過去一年全國約有1.6萬名中小學生和3000名大學生非正常死亡。而調查顯示,在所發生的各類校園事故中,45%的事故是因爲學生安全意識淡薄引起的,有80%是可以通過教育、防範和加強管理來提前採取措施避免的。

生命總是眷顧有安全意識的人,如果我們多一些對個體生命的尊重,如果我們平時多加強相關的生命安全教育,用知識守護生命,許多災難就可能會消於無形。讓人欣喜的是,汶川大地震過後,防震減災和公共安全教育成爲很多學校的自覺選擇,“珍惜生命、守護生命”的理念成了大多數師生的共識。

每一片生命的綠色,都需要細心呵護。經國務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爲“防災減災日”。根據省教育廳辦公室《關於開展“全省萬校師生應急避險大演練”和“防災減災宣傳週”活動的通知》精神,爲做好首個“防災減災日”和“防災減災宣傳週”(2009年5月7日-13日)宣傳教育活動,紮實開展“一日一小練,一月一大練”的應急演練活動,切實提高廣大師生防範火災、地震、颱風、洪水等自然災害的意識和能力,讓生命安全教育常規化、制度化,切實減少悲劇的發生,我校將積極響應號召,現在我就高中校區開展“全省萬校師生應急避險大演練”和“防災減災宣傳週”活動提三點要求:

要求一:爲普及公共安全和防災救災知識,增強防震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學生應對突發地震災害事件的綜合能力,要求以班級學生爲單位,由各班主任組織進行防範火災、地震、颱風、洪水等自然災害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知識的主題宣傳教育。同時由學校辦公室、團委負責製作防範自然災害的展板,每位學生務必自己抽出時間前去食堂前的宣傳櫥窗觀看、學習。

要求二:爲提高師生的緊急疏散能力,嚴防擁擠踩踏等事故的發生,初中校區將在5月12日下午50—4:30組織地震應急疏散演練活動,高中校區本次活動不參加,但是要求每一位學生老師把平時的每一次課間操出操的過程,每一次大型集會的過程,看作是一個疏散過程、一個逃生過程,熟練地做到有序、安全、快速!

要求三:每一位同學和老師平時要做好安全預防工作,從身邊做起,消患於未然,未雨綢繆,一旦發現隱患或對安全不利的情況,要在第一時間及時消除或報警。

同學們,老師們,以生命的名義去學習公共安全和防災救災知識,以生命的名義而熟練這種常規性、制度性的演練,以生命的名義來重視身邊的安全隱患,絕不懈怠!絕不兒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