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慶端午主題國旗下演講稿

慶端午主題國旗下演講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5W 次

通過對演講稿語言的推究可以提高語言的表現力,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用到演講稿的地方越來越多,那麼,怎麼去寫演講稿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慶端午主題國旗下演講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慶端午主題國旗下演講稿

慶端午主題國旗下演講稿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首兒歌說的就是過的情景。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相傳戰國時期,楚國三閭大夫屈原因爲愛國理想不能實現而抱石投江自殺。人們爲了紀念他,就把他的投江日農曆五月初五定爲端午節。賽龍舟、吃糉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據說龍舟競渡是爲了撈救屈原,把糉子投進江河是爲了餵飽魚蛟蝦蟹,讓它們不去吃屈原的遺體。

在我們長壽之鄉如皋,至今也保留着端午節吃糉子,插艾葉,戴香囊的習俗。每年端午節,奶奶都會從河邊採來新鮮的蘆葦葉,清洗乾淨,先放在水裏煮一煮,同時把準備好的糯米浸泡後晾乾。一切都準備好之後,奶奶就開始包糉子了。每次她選取兩三片葉子,左手捏住葉子的一頭,右手用三個手指捏住葉子的另一頭輕輕地往裏一卷,捲成一個圓錐體,接着在裏面放入糯米,最後用棉線把糉子捆結實,一個有模有樣的糉子“寶寶”就誕生了!奶奶還喜歡根據各人的口味在糯米里加入紅棗、紅豆、火腿等“點綴”。那些穿着綠衣的糉子在爐火上煮着,還沒出鍋呢,空氣中就已飄蕩着葦葉的清香,饞得我直流口水,恨不得先抓起一個吃起來。

端午節前夕,奶奶還會特意買來艾葉,掛在門上獲放在櫃子上,媽媽則要替我佩戴五顏六色,香味四溢的香囊。爲什麼要這麼做呢?因爲人們認爲,五月是個危險時期,很多人都會生病。而香囊裏面的艾葉和雄黃有着辟邪驅瘟的神效。

我愛上了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慶端午主題國旗下演講稿2

全體同學:

下午好!同學們,你能列舉出我國的傳統節日嗎?

也許,你能早已經習慣了的狂歡,習慣了在“”送給爸爸小禮物,習慣了在“”向媽媽表達感激之情。其實,一年365天,還有許多印有“中國”標籤的傳統節日,如,端午節,等。這些傳統節日折射着古老的中國,象徵着豐富的華夏文明,閃耀着龍的傳人無窮的智慧。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的代表,它的歷史可追溯到端陽,午日節,重五節,女兒節,天中節,龍日等。民間紀念端午節的習俗很豐富,較普遍的慶祝形式有賽龍舟,吃糉子,飲雄黃酒,還有懸鐘道像以驅邪,掛艾草以避邪驅瘴,佩香包驅瘟等。每一項端午習俗背後都蘊含着深厚的文化內涵,留存着獨特的文化記憶。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這首出自當代詩人文秀筆下的《端午》,道出了端午節與屈原的淵源。

傳統節日是一個民族的身份證和文化標籤。然而今天,當我們的生活被高科技元素充斥時,人們也多多少少冷落了傳統節日,丟失了對文化傳統的記憶。

同學們,下一週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了。你們想用什麼方式紀念這個綿延兩千年的傳統節日呢?讓我們從今年端午節開始,重新拾起對的關注,賦予中國更多的新元素,用自己的力量,拯救傳統節日習俗,讓中國文化逐漸被世界上更多的人認識和接受,畢竟,“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慶端午主題國旗下演講稿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又到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民間流傳着這樣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撒白糖,賽龍舟,喜洋洋。”端午節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

讓我們懷着敬愛之心和珍愛之情來過好中華民族的每一個傳統佳節吧!今年的端午節,你打算好了嗎?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撒白糖,賽龍舟,喜洋洋。”

謝謝大家!

慶端午主題國旗下演講稿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今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有許多風俗,如賽龍舟、吃糉子,懸艾葉等。在我的記憶裏,每逢端午,奶奶都要包糉子,煮鹹鴨蛋、蒸大蒜,給我做香襄,帶五色線。爺爺把買來的艾葉插在門上驅邪。今年的端午節是個星期六,爺爺奶奶星期五就把過節用的東西準備齊了,等着我們回去。

回到奶奶家,奶奶把做好的香襄和五色線給我帶上,我聞着艾葉的清香陶醉了。我主動要求學習包糉子。奶奶說,包之前問一個問題,看你知道不知道。糉子的葉爲什麼外面是青的,裏面是白的的。我回答不上來。奶奶說,寓意是做人要清清白白,像屈原一樣。聽完奶奶的解釋,我感嘆道:端午節紀念屈原的傳統真好,不僅讓我們吃到美食,還有人的作用。

開始包糉子了,我從蘆葦葉堆裏挑出一個又大又綠的葉子,碧綠似翡翠,筆直的紋理清晰可見,漂亮極了。我將葉子捲成一個類似金字塔的卷,不知怎麼回事,調皮的棕葉總是不聽話,剛卷好,準備放米的時候,又恢復了原樣。看着奶奶她們已經包好幾個,我急的“滿頭大汗”。媽媽看着我的窘相,笑着說:“包糉子看似簡單,其實想包好是不容易的,就像你們學習一樣,勤學苦練,才能學會。”

聽了媽媽的話,我靜下心來,認真的看奶奶她們包,(原來我錯就錯在把糉葉捲成了類似金字塔的'卷)而她們是把葉子捲成的是圓錐形的。

我又一次上了戰場,這次我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訓,將糉葉捲成了一個類似於圓錐體的樣子,然後抓了一大把米塞到了圓錐體筒裏,誰知米寶寶玩滑滑梯呢——漏了下去,我又對筒進行了改造,終於好了,這下可不會漏了。然後我把餡塞了進去。

開始包了,我迅速將糉子繞成了一個密不露縫的“空間”,可再看看這個形狀,簡直是慘不忍睹,算了,好不容易包成這樣,算好的了,開始纏線吧。於是,我回憶媽媽纏線的過程,將糉子的中間纏幾圈,再打個結就可以了。

經過努力,一個糉子就包好了,雖然不好看,但這是我第一次包糉子,我還爲我的作品驕傲呢!我還把我包的糉子照了相,放在QQ上,留作紀念。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糉子,別提有多高興了。我的糉子是天下最好吃糉子!

慶端午主題國旗下演講稿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這一天,人們插艾草,吃糉子,撒白糖,賽龍舟,到處是喜洋洋的氣氛。節日是生活送給人們的禮物,因爲在熱切等待充滿驚喜的過程中,所有的準備都是甜蜜的。

端午節的前幾天是最熱鬧的,勤勞的人特別忙碌而開朗,空氣中瀰漫着糉葉的清香,這是一種多麼幸福的生活啊。

端午節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節日呢?

首先,端午節是一個紀念詩人屈原的節日。因爲愛國詩人屈原看到自己的國家四分五裂,在五月初五這一天跳進汨羅江。屈原投江之後,人們讓萬舟齊發,用吶喊鼓樂來嚇退蛟龍,以此崇敬和懷念屈原。

其次,端午節是一個衛生節日。端午節前後正是春夏交替的時候,天氣炎熱,多雨潮溼,蚊蟲滋生,是傳染病高發的季節。爲了避免疾病的發生,古人在端午節插艾葉驅蚊、驅蠅、驅蟲、淨化空氣。

第三,端午節是一個體育節日,因爲在這一天人們會舉行龍舟比賽。賽龍舟是一種很壯觀、很有合作精神的競技活動,對增強體質,促進社會團結起到良好的作用。

第四,端午節是一個美食節日。早在晉代,糉子就被指定爲端午節的食品。人們浸糯米,洗糉葉,包糉子,其顏色品種非常多。從形狀上來看,有四邊形、錐形、菱形等等。從餡料上看,北方多包小棗,在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和其他餡料。

各位同學,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內涵豐富,但一些傳統習慣已經淡化了很多,我希望我們能好好傳承我們的傳統節日,好好珍惜我們的傳統文化,成爲古代文明和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播者。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