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演講稿的作文集錦6篇

演講稿的作文集錦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3W 次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演講稿的作文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演講稿的作文集錦6篇

演講稿的作文 篇1

我們一直都在稱量人生。得到與失去,總是在此消彼長中進行。我們就在對得與失的天平權衡中一步步邁向前方。

——題記

人生的得與失就在一瞬之間。在你得到時,你失去了對剛得到東西的追求和思念;在你失去時,你得到了對剛失去東西的思念和眷戀。

生與死,得與失,悲與歡,樂與愁。冥冥之中,相生相剋,相輔相成,循環輪迴,生生不息。

古語有云,有得必有失。得與失的天平就在自己的掌握中傾斜,平衡。只想得到的人墊滿了右邊,空空的左邊高高揚起。正當他鳴然自得時,天平承受不了這種失衡,轟然顛覆。所以纔有“莫談眼前得之貴,卻望身後失更多”的忠

告。

薩達姆的不可一世不復存在,項羽的轟轟烈烈已爲過眼雲煙;猶太人聰明但卻命運坎坷,美利堅輝煌過去卻也逐漸黯淡。一個個龐大民族的大起大落,一個個偉大人物的崛起垮臺,無不昭示着世事無常,得失即在頃刻間。

我們總是在得到一些東西后才發現失去了一些東西,卻不曾在失去一些東西后驕傲地告訴自己還得到了一些東西。想讓“得到”在天平的一端高高翹起,另一端一定要更多的“失去”。只要信念在,就不會走偏。

“鷹立如錘,虎行似病。”那是在等待出擊。放棄了優雅與高貴,得到的是生存和生命。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舍掉了暖日雨春風,迎得的是傲骨和卓然。

“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失去了美麗的新衣與如絲的長髮,換來的是彪炳千古的榮譽和全華夏子孫的尊敬。

羅曼羅蘭說:“生活這把犁,劃破了我的心田,卻也掘出了一眼涌泉。”得失之間,纔會看清這個世界,纔會讓自己成長!學會捨棄,在失去的托盤中放下砝碼,積累的將是得到。因爲天平是平衡的。

譚盾初到美國時,與一個黑人在影劇院門口拉小提琴爲生。那是個很繁華的地段,掙錢很多。後來譚盾不顧黑人的挽留,毅然離開了那裏選擇了進修,日子清苦不如昨。而兩年後兩人相遇,譚盾已是在影劇院裏的首席提琴手了。

得與失,乃人生組成不可或缺的元素,故不必爲一時之得失斤斤計較。塞翁失馬的故事裏就滲透了,不要以某時

的得失論輸贏。越王勾踐忍辱負重,臥薪嚐膽,終於復國雪恥,重振雄風。漢時昭君離別故土,遠嫁他鄉,卻換來民族友和,盛世太平。

不要吝嗇去播撒“失去”的種子,每一次的失去,背後都是山野爛漫;每一次的割捨,背後都是鮮花和掌聲。一張白紙,你只看到了中間一點,失去的將是整個白麪。

人生,有不如意纔有如意;有不快纔有歡欣;有阻塞纔有順暢;有失敗纔會有成功。如意時不能傲然不羣,目空一切;失意時自然也不要悽悽然然,自暴自棄。

“既然選擇了遠方,我只管風雨兼程。”那種捨去,只是一時的困窘。殊不知,當你跋涉開墾時,上帝早已在天平的另一端微笑着放下得到的果實

這,纔是生命的終極意義。得失之間,珍惜自己,珍惜自尊、自重、自強,生活一定會珍惜你。

演講稿的作文 篇2

尊敬的領導、評委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我是來自金光學校九年級一班的王戀,我很高興能參加今天的演講。我演講的題目是《反邪反賭伴你我》。

一個,兩個,三個,四個,只見警察和醫生用擔架擡出一具具冷冰冰的屍體。屍體?聽到這個毛骨悚然的詞,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開始恐懼,開始害怕,但是真相是比屍體更恐懼害怕的心寒。這是幾年前轟動一時的社會大案:一個慈愛溫柔的母親,一個工作認真愛家人的父親,兩個活潑可愛的孩子,構建出一個原本溫馨和諧的小家。但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母親迷上了打麻將,不再照顧年幼的孩子和家。纔讀小學的兩個孩子一日三餐都得自己做,悲劇也就因此而生。一天,疲憊的父親下班回家,開門迎接在卻是兩具半焦的屍體,其中一個孩子的手裏還捏着電飯煲插頭。父親在這血淋淋的廚房裏愣住了,癱坐在地板上,盯着孩子的屍體無法思考,無法呼吸了……不知過了多久,打完麻將的母親推門進來,還沒有來得及看清眼前的情況,就被氣極的丈夫用孩子剛剛切過菜的刀砍死在孩子在身邊了。看見一屋子最愛的人的屍體,父親最終選擇了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

生命,多麼寶貴的生命啊!就這樣葬送在了麻將面前,這是多麼慘痛多麼心酸的血案啊!試想想,如果母親不沉迷麻將,如果孩子不獨自在家,如果有人告訴他們電器的正確使用方法,如果……然而卻

沒有如果。孩子沒有了,父母沒有了,一切後悔的機會都沒有。這就是將一條條鮮活的生命無情葬送的麻將,這就是使一個個和諧的家庭被摧毀的麻將,它竟是那麼的毫不留情,絲毫不給你思考和後悔的時間。

不僅使我想到泰戈爾的一句話: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生命多可貴啊,但它就像琉璃,雖璀璨卻易碎,在災難面前,人總是手足無措。是啊,爲了更好的生活,要經歷的風雨還不止賭博,還有那同樣讓人家破人亡的邪教。不信?你聽

“媽媽,救我”還記得天安門廣場自焚的小女孩思穎嗎?我相信,在看到被燒得面目全非的小思穎時,聽到那一聲聲“媽媽,救我”的無助呼喊時,每個人心裏都是無比痛苦的,我看到白色牀單上那燒的焦黑的小手,淚水浸溼了雙眼。她才十二歲啊,十二歲正是充滿無限美好的渴望,十二歲正是無憂無慮與夥伴玩耍,十二歲正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十二歲正在操場盡情奔跑跳躍,可是她呢?她在哪裏?她爲什麼躺在牀上?是邪教,是她那個深受邪教毒害的母親,親自將自己女兒推向火坑啊!

聽到這裏,有同學可能會說,這些都離我太遠,你也只是紙上談兵,那大家還記得幾年前,龍女小學一位退休教師的事嗎?工作兢兢業業,勤勤懇懇,桃李滿天下,在崗幾十年,受多少晚輩的崇敬和同輩的'欽佩啊。可就是這樣一位深受大家敬重的老教師,一輩子傳道授業解惑的優秀教師,不知什麼原因突然沉迷於邪教,整天求神拜佛,詆譭科學,無論誰與他聊天,都勸對方參加邪教。妻子勸說無果後與

他離婚,孝敬的兒子兒媳本來是接他到城裏安享晚年,可他卻在兒子不在家時,教唆孫子學習邪教,大家勸說無果後,晚輩們一個個離開了。看到這痛心的一切,不僅使人悲憤,爲什麼本來可以含飴弄孫的安享晚年,結果卻弄得妻離子散,孤獨終老呢?爲什麼幾十年來受人尊敬的的人,最終朋友同事不敢跟他聯繫呢?這都是邪教,都是那些心懷不軌的人,利用邪惡的精神力量控制着本性善良的人,讓善良的人做出犯下一個個令人心痛的錯誤。

都說人類是世界上最聰明的動物,但在邪教和賭博面前,怎麼變得如此愚蠢呢?怎能讓這些惡魔使一條又一條鮮活的生命逐漸枯萎呢?怎能讓一個又一個幸福的家庭走向破裂呢?同學們,讓我們以這些血淋淋、慘淡淡、悲慼戚的實例爲鑑,攜起手來,共同反毒反邪,讓我們的生命之花更加燦爛!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演講稿的作文 篇3

一、人的活動範圍——自然環境

地球表層(或地理殼):包括上至大氣對流層頂層(在極地上空約8公里,赤道上空約17公里,平均約10公里),下至岩石圈的上部(陸地上約深5-6公里,海洋下平均深4公里)。這是今天人類在開發利用,並有很大影響的範圍——我們的環境。

地球表面是一個開放的空間,與其以外的地方有物質和能量的交換:

輸入到地球表層:

太陽輻射

潮汐能

地殼深處向地球表層送熱岩漿

天上的各種粒子流(宇宙線,電子波等)

流星、隕石。

地球表層的輸出:

同太陽輻射能大致相等的紅外輻射,散發到宇宙空間少量的質輕的氣體分子散溢到上層大氣,以至空間岩層離開地球表面斜插入深處人造衛星、飛船等被送入太空

二、人的生存環境問題

(一)聯合國專家撰文警告

世界十大環境問題——十大禍患威脅人類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負責人克勞斯.特普費爾日前在法國《問題》週刊發表文章指出,地球上的十大環境禍患正威脅着人類生存。

1.土壤遭到破壞

人們對這個問題的關注遠不如對地球變暖或空氣污染問題 的關注。我們發現,110個國家(共10億人口)可耕地的肥沃程度在降低,在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由於森林植被的消失,耕地的過分開發和牧場的過度放牧,土壤剝蝕情況十分嚴重,化 肥和農藥的過多使用,與空氣污染有關的有毒塵埃降落,泥漿到處噴灑,危險廢料(國外有害垃圾的入境,化學有毒物品的隨意處理等)到處拋棄。

2.氣候變化和能源浪費

溫室效應嚴重威脅着整個人類,據2500名有代表性的專家預計,許多人口稠密的地

區以及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多數島嶼都被水淹沒,氣溫的升高也將給農業和生態系統帶來嚴重影響。

背景資料:

飛機使“大氣靜脈”硬化是氣候變暖的禍首

環境專家相信:噴氣式飛機是超過汽車使地球變暖和威脅臭氧層最令人擔憂的原因。據估計,噴氣客機可能產生了百分之十的溫室應氣體,而且這種污染直接排放在外層空間,產生一種“靜脈硬化作用”使地球變暖。 航空業以每年五至百分之六的速度發展,對全球變暖的作用至少每十年增加一倍。

荷蘭地球之友的克拉克說,“我們正在面臨航空問題,就象七十年代我們面臨汽車問題一樣。”二十年前,人們很難喚起汽車司機關注他所產生的污染,而現在每個司機都很清楚,然而當汽車污染降下來時,飛機卻在外空超過了它們。英國地球之友的希格曼說,航空業每個旅客產生的污染比其他任何方式都多。當航空發動機變得更加強勁有力時,飛機的數量卻在以不恰當的速度增長。根據美國環保局資料,航空業是使石油增長最快的部門,20xx 年的消耗將是1990 年的兩倍。航空業消耗約百分之三的石油,每年產生十五至二十二億噸二氧化碳這種溫室效應氣體。地球之友表示,事實上全球航空業都享受免稅燃料,燃油價是每升六株,沒有足夠動力使他們降低油耗。

波音公司表示航空業產生了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排放量的百分之二。但聯合國氣候變化官員說,航空業應對百分之五至六溫室效應氣體負責。航空業排放量不包括在溫室效應氣體限排國際協議中,京都會議因無法協 調怎樣區分每人國家的責任,他們特意排除了它。

“航空旅行正確價格”這一新的運動尋求取消耗燃油免稅,這項活動中的英國高級人士傑夫蓋扎德說,“航空旅行的爆炸性增長是由於巨大的隱性稅務補貼,它歪曲了整個航空業經濟,並直接導致了全球變暖。”克拉克先生說如果航空汽油徵收與汽車燃油同樣的稅率,歐洲當局將每年增收五千億美元。

3.生物的多樣性減少

由於城市化、農業發展、森林減少和環境污染,自然區域變得越來越小,數以千計物種滅絕。

4.森 林 面 積 減 少

過去數百年裏,溫帶地區國家失去了大部分森林。最近幾十年來,熱帶地區國家森林面積減少的情況也十分嚴重。在1980年至1990年,世界上有1.5億公頃森林(佔全球森林總面積的12%)消失了。

5.淡水資源受到威脅

在發展中國家,80%至90%的疾病和1/3以上死亡者的死因都與受細菌感染或受化學污染的水有關。現在,每天有2.5萬人死於通過水傳染的疾病。在農業開發程度比較高的國家裏,由於過多使用農藥和化肥,地上水和地下水都受到了嚴重的污染,據 專家估計,從下個世紀初開始,世界上將1/4的地方長期缺水。

6.化學污染

工業帶來的數百萬種化合物存在於空氣、土壤、水、植物、動物和人體中。即使作爲地球上最近的大型天然生態系統的冰蓋也受到了污染。那些有機化合物、重金屬、有毒產品,都集中存在於整個食物鏈中,並最終將威脅到動植物的健康,引起癌症,導致土壤肥力減弱。

7.混亂的城市化

人口多、農業土地退化、貧窮,所有這些因素促使第三世界數以百萬計的農民離開農村,聚集於大城市的貧民窟裏。大城市裏的生活條件將進一步惡化。

8.海洋的過度開發和沿海地帶被污染

海洋是生命之源。由於過度捕撈,海洋的漁業資源正以令人可怕的速度減少。因此,許多靠攝取海產品蛋白爲生的窮人面臨飢餓的威脅。集中存在於魚肉中的重金屬和有機磷化合物等物質有可能給食魚者的健康帶來嚴重的威脅。

9.空氣污染

多數大城市裏的空氣含有許多由取暖、運輸和工廠生產帶來的污染物。這些污染物威脅着數千萬市民的健康,導致許多人失去了生命。

演講稿的作文 篇4

同學們,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銘記感恩》。

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着一曲感恩的樂章,那是大樹對滋養它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繪畫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爲感恩纔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爲感恩纔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爲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每年秋天,候鳥勇往直前地循着心中的路,朝南方溫暖的溼地飛去時,我總望着天空發的呆,總在想:南方的候鳥,它是否忘記了那片出生的樹林和那片遺落在巢中的羽毛。可是,來年的春天,它又出現在枝頭呼朋引伴。

這時,我想到了感恩,難道候鳥的迴歸不是對樹林的感恩嗎?是的,鮮花感恩雨露,因爲雨露滋潤他成長;蒼鷹感恩長空,因爲長空讓他飛翔;高山感恩大地,因爲大地讓他高聳。因爲感恩纔會有這個多彩的世界,因爲感恩纔會有真摯的親情,因爲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從嬰兒的“呱呱”墜地到哺育我們長大成人,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是最博大最無私的,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永遠也訴說不完的:吮着母親的乳汁離開襁褓;揪着父母的心邁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兒歌聲中酣然入睡,在無微不至的關懷中茁壯成長。父母爲我們不知花費了多少心血與汗水,編織了多少個日日夜夜,才使我們在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裏,體會着人生的冷暖,享受着生活的快樂。父母的愛柔柔如水,輕輕如煙,深沉如海,恩重如山。對這種比天高,比地厚的恩情,我們又能體會到多少呢?我們又報答了多少呢?

朋友們,感恩我們的父母吧!

父母的一生可能是平凡的,平凡得讓我們無法在別人面前談起;父母的一生可能是清貧的,清貧得讓我們不願在衆人面前誇讚炫耀;父母的一生可能是普通的,普通的就像一塊隨處可見的鵝卵石。可就是這樣的雙親,在你跌倒的時候,扶你起來,教你站立,指引你一步步走向成功。

當我們遇到困難,能傾注所有一切來幫助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受到委屈,能耐心聽我們哭訴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犯錯誤時,能毫不猶豫地原諒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取得成功,會衷心爲我們慶祝,與我們分享喜悅的,是父母。

朋友們,讓我們銘記父母的恩情,感恩父母的養育。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看待父母,看待親朋,你將會發現自己是多麼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污染。學會感恩,風雨人生路,讓感恩與你我同行!

演講稿的作文 篇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你們好!

我今天要演講的題目是《理想》。

理想就像階梯,它幫助我們向着光明的未來攀登;理想就像指南針,它幫助我們尋找人生的方向。一個人如果沒有理想,就如同小鳥沒有了翅膀,怎能向美好的未來展翅飛翔?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有的想當士兵,保家護國;有的人想當老師,培育人才;有個人想當醫生,救死扶傷……而我的理想是當一名基因專家!

當我成了基因專家,我要竭盡自己所能,爲人類的進步服務。

現今世界上仍有不少國家,地區,人民還沒有解決溫飽問題,像非洲,貧困山區等地方,溫飽成了決定他們生存的關鍵。當我成了基因專家後,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替他們解決溫飽問題。我會在糧食的脫氧核糖核酸(也就是DNA)上做文章, 改變這些植物的基因鏈,使糧食的得到原來30倍產量。此外,我還要在脫氧核糖核酸雙股螺旋線中再添加人體各部分所需的營養基因,使人體各部分得到最優良的簡化,更好的吸收。再而,我要使這種糧食的種子的成長期縮短,一個季度一收割。

這就是我的理想,一個遠大而崇高的理想。我知道要實現這個理想十分不容易,爲了早日實現這個理想,我願從今天起努力學習,不懈努力。因爲我知道,要成爲一個基因專家,必須要有淵博的知識方可。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演講稿的作文 篇6

各位領導專家老師們:

大家上午好!

按照慣例,先表表心情:

第一是緊張。不緊張,不出汗,不正常。特別是今天,面對的是全縣語文教學線上的一線教師代表,更是誠惶誠恐。人要被別人記住有兩種最有效地方式:一種是最好,一種是最壞。如出言不慎,弄出什麼笑料,我看是吃不了,兜着走,受用一輩子了!

第二是感謝:感謝教研室李老師的擡愛,讓我能有這個機會與各位同仁交流學習。

第三是慚愧:只不過一介凡夫,沒有什麼鴻篇巨論,只有一點個人的心得體會,孤陋之聞,貽笑大方。所以有說的不周之處,還希望各位寬宏大量,批評指正!

表完心情,下面我想先談一談我們語文老師,二句話:想說愛你不容易!愛你真的好難!語文宛如在水一方,我們如何才能走近她?

第一我們應該有敬業精神,千萬不可妄自菲薄。如果說老師是弱勢羣體,那麼語文老師又是這個弱勢中的弱勢。語文是最被歧視的,因爲漢語是我們的母語,誰都會,開口就是,容易讓人麻痹,產生熟悉的陌生。於是那些功利性較強的學科,譬如數學、英語等自然會引起更多人的關注,這種急功近利的風氣已經蔚然,語文正被一步一步邊緣化。放眼偌大的縣城,街頭巷尾,到處都是補習班,卻鮮有補習語文的,就是有也不過是一碗搭菜。是我們語文老師懶惰嗎?不是。因爲我們語文老師傳統的良心道德尚未泯滅,在堅守着我們心中的那道底線。因爲我們都知道,語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立竿見影的,神仙來了,也奈何語文沒法。“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語文是個慢功夫。如果把數理化比作油炸食品,語文就是燉煮的藝術。現在還有幾人有耐心去等待,去靜心膜拜。大家的信仰早已與時俱進,變得更加世故圓滑。數學有奧數,英語有奧英,物理有奧物,一切都與世界接軌,在中國這個日益多元化的國家,通用的東西往往受到追捧,可是語文沒有奧語,只有他是民族的。民族的,大家都有的,不是奇貨沒有可居的資本。當傳統受到冷落,我們的信仰也就隨着沒落。沒有信仰,道德的底線就會淪喪,物慾便會氾濫。在物慾一統的天下,語文就成爲天下最廉價的商品。有人戲謔,中學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聽後,無法可想。彷彿語文是摧毀學生學習興趣的罪魁禍首。文言文,國之精粹,可惜太遙遠,太難啃,誰還有這份誠心,就是學好了,寫給誰看,說給誰聽,不如學好一門外語,到時大有用場。寫作文,又不想成爲作家,再說也沒有這份閒心獨述性靈,老師在叮囑,家長在嘆息,無非就是爲了那幾十分,一個字俗;關於周樹人,作家中的民族英雄,一塊徹頭徹尾的硬骨頭,難啃啊,再說在這和平年代,誰還喜歡這種咄咄逼人的架勢。語文就這樣尷尬的存在着。我在外面,如果有人問我,我不會說我是語文老師。如果有人問我是教什麼的,我羞於回答我是語文老師,從這點上說,我不是一名稱職的敬業的語文老師。但在我心底還是熱愛着這門邊緣而又古老的學科。在課堂上我會聚精會神,全力以赴,爲了教好每堂課,我會與同事們討論商議。在課餘,我也會絞盡腦汁爲一堂課進行多種預設。只有此時,我纔會體會到作爲一個語文老師的價值所在:因爲學生喜歡,沒有人睡大覺,還有一些忠實的粉絲。作爲一個語文老師,我覺得有這些就應該心滿意足了。在意識形態上,在大環境下,我可能背叛語文,但在語文教學上,我會傾注我所有的熱血與心血,做一個稱職的讓學生銘記的語文老師。課堂就是我們唯一可以守候根據地,雖然這是一條潺潺的小溪,涓涓細流,終可匯成江海。我們現在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從敬畏課堂開始,去重塑我們語文老師那顆業已羸弱的心,用敬畏去成就敬業精神,讓精神使我們內心強大!

第二,語文老師應該是專業的。語文不被重視,這並不能成爲我們不專業的藉口。語文老師的專業那是對語文學科的尊重。有人說:殺豬的可以教語文,掃地倒茶的也可教語文,如果他是專業的,虔誠的,像王力教授,刑福義教授那樣,我們一樣欽佩。(加一個例子)如果他不是專業的,用心的,這就會成爲笑談,是對語文的褻瀆,大家心中自會有一個公正的評價。在諸多學科中,最難教的莫過於是語文,語文是水,他是流動的,沒有固定的形態,你可以這麼教,他可這麼教,永無止境。所以無論你教了多少年,你心中總會有如履薄冰之感,這種敬畏感就是一種專業精神,有了這種精神,你一定會成爲一名稱職的語文教師。如是乎,學生讀,你也讀,你成爲了學生讀書的榜樣;學生寫,你也寫,你成爲學生寫作路上的明星;學生說,你也說,你說得思想的火花四處迸濺,點亮學生心中一盞盞理想的燈。當你成爲學生心中的一座高塔時,你就可以驕傲地拍着胸脯說:我是一名專業的語文老師!

語文老師一輩子可能平淡,甚至默默無聞,但只要你是敬業的,專業的,我相信,會有一個公正的評價給你。正如成語所說: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以上就是我對語文老師的全部認識,雖然膚淺,但我是用心的!

談完語文老師,下面就切入正題,再耽擱各位一點寶貴的時間談談作文教學的一點膚淺的體會。

關於怎樣教作文,從參加工作至今,我感覺自己經歷了幾個明顯的時期:第一期散兵遊勇期,這段時間,無計劃,無備課,信馬由繮,東一棒頭,西一榔頭。擬個作文題,改作文,講作文,評作文。其結果是廣種薄收,有點刀耕火種的味道。第二期爲大補期。自從有了網,接觸的信息多。衆家之長,全部採之。作文教學,大講特講,見到好的,便拿來主義,頭髮鬍子一把抓。自以爲得了寶,學生卻不買賬,講了這麼多收效甚微,結果是頂着碓窩子唱戲——人吃虧戲不好看。第三期爲小火慢燉期。特別是語文這門基礎學科,快不得,急不得,只有不慍不火,纔能有滋有味。作文是塊硬骨頭,只有小火慢熬,其精神方能浸出。所以說作文教學應該是一個連續的還是一個有勁道的過程。

前兩個時期不堪回首,下面我就把第三期間一些思考和感悟和大家進行一番交流:

怎樣去理解作文,我們首先從“作文”這個詞眼上說起。“文”是一種底蘊,“作”是一些技巧。沒有文,作就成了無本之末,無水之源,一切做的技巧與手段皆服務於文。

文是一個博大精深的字,我們姑且不論其博大,就把它狹義地理解爲“文本”,也就是我們的教材。我覺得作文教學應該緊緊扣住教材來進行。更嚴肅一點說,孤立的來講作文教學,我覺得那是不科學的,不負責任的,甚至是一種偷懶的行爲。我們有時運

用作文課給學生講開頭的技巧,修辭的方法,選材,立意。講的頭頭是道,但學生不買賬,僅得皮毛,過後即忘。爲什麼?當離開教材孤立地去講,難免不會斷章取義,讓學生產生生疏感與距離感,引起學生的排斥,走不進學生的心裏。長時間的淤積,必然造成學生對寫作的畏懼,好像這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還不曾推開門便止於門外。所以,我個人認爲,作文必須以課本爲本,講作文教學穿插與語文課堂之中。其實,我們的課堂中處處都蘊含着寫作的技巧,可惜的是我們往往忽視了最關鍵的一個環節:點破!怎麼說呢?譬如:《春》這篇

文章結尾,三段文字,排比兼比喻。我們會讓學生分析其修辭及作用。如果僅止於此,這隻能說是知識點的識記,激不起學生心中的波瀾,當然就無法成爲學生寫作技巧的儲備。。怎麼辦?我們就要適時導引,讓學生從思想上去突破!我們可以不經意去導引:在寫作中你有沒有類似的嘗試?今後能不能用一用?運用和不運用有沒有什麼不同?不經意急問,實際上拉近了學生與作品的距離,突破了學生心靈與課本的壁壘。這不僅是作家的,也可以是我的。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在心中明確,寫作就這麼點事,每個人都可以去寫。也可以寫的很好。如果每一次分析講解都做到有意識的點破,日積月累,學生便會有豐富的積蘊,並熟練的駕馭這些技巧,寫出讓人稱道的文章。總之,語文課堂上的寫作滲透,就是一點逆向思維的運用而已。我們分析課文就是順藤摸瓜,寫作滲透就是順瓜摸藤的事而已。(舉例分析)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是我第二次用這個成語,我覺得他就是用來形容語文的。只要我們有恆心,有耐心,堅持不懈,再難的事也會迎刃而解。

還有一點,我覺得,我們語文老師應當有強烈的作文教學意識。要認真鑽研教本,找到更多作的技巧。這些東西一定要是自己的學生尚沒意識到的和寫作中所缺乏的。教師先在自己的頭腦中清晰化,在運用作文專題教學加以點化、渲染,讓學生有醍醐灌頂、豁然開朗之感受。這樣會心的、有目標的,恰中懇切的技法指導,以課本爲本,有依有據,相信每個同學都會欣然接受並抱有興趣的。(舉例分析)

勤勞的耕夫,才能發現並挖掘土地的價值。勤奮的教師,才能在教學中不斷地發現,不斷地驚喜,疲勞的旅途便充滿了快樂與幸福。

一位教師曾說過:“寫作是一種打開。”當學生沒有足夠的能力打開時,我們老師就要善於爲學生打開。只有善於思考、善於發現,才能在思考與發現的過程中打開一扇又一扇的精彩之門。

以上就是我在作文教學中的一點膚淺的認識,語不達意,妄語不尊之處還望各位見諒。總之作文教學是一門既有章可循,又靈活機變的藝術,只要我們做有心人,在這條路上跋涉不止,一定可以走出一條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