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認識自己演講稿(15篇)

認識自己演講稿(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2W 次

演講稿是一種實用性比較強的文稿,是爲演講準備的書面材料。在現實社會中,我們使用上演講稿的情況與日俱增,還是對演講稿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認識自己演講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認識自己演講稿(15篇)

認識自己演講稿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人無完人,追隨美,崇拜美,都是人之常情。但是在這之前,我們先要客觀,全面的認識自己,不管是優還是劣的。

別人的優點,並不一定適合我們去學習,先要了解自己的情況而定論。宋國有一人聽說楚國的邯鄲人走路優美瀟灑,十分羨慕。於是千里跋涉只爲學步,最後不但沒有學成邯鄲人的走姿,還把自己的走姿給忘掉了,不得不爬行回去。因此,可知雖然邯鄲人的走姿瀟灑,但確實不適合宋人從小就按自己的方式走路,多年來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現在突然改變它,雖說不是不能,但也要視自己情況而定才能改掉這個多年的習慣,不然只會弄巧成拙,認識自己,才能更好的改變自己。

別人的美好,我們胡亂模仿,可能就並不美好了,因爲我們要有同等的資本。同樣是浣女,但並不意味着誰可以模仿誰。西施有心疾,總會疼得不由捂着胸口,東施覺得很好看,就捂着胸口在村裏走來走去,但卻惹人厭。西施是聞名古今中外的美人

別人的東西再怎麼美好也是別人的。晏子的`車伕,在晏子手下幹活,卻目中無人,驅馬從不相讓。一次,車伕的妻子剛好看到晏子與車伕,晏子溫文儒雅,謙虛和藹,反觀車伕囂張霸道,就像他是車裏面的人一樣。妻子等車伕回來就要跟他和離,車伕驚聽了妻子的一番話後,車伕不再目中無人。燕子驚訝於車伕的變化,深覺他有悟性,舉薦他做了大夫。假如車伕認識不到自己做錯了,一味獨行,就不會有成爲大夫的可能了。當他認識到錯誤後,他的命運就改變了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連自己都不瞭解,談何其他?

認識自己演講稿2

人,最悲哀的是不能認識自己!

希臘神話中有一則“斯芬克斯之謎”的故事,十分有名,也十分有趣,以至流傳很廣:

斯芬克斯是一名獅身人面的女妖,她把守着路口,向來往行人出了一個謎語:“早晨用四隻腳走路,中午用兩隻腳走路,晚上用三隻腳走路,腳最多的時候正是速度和力量最小的時候。”猜出謎底的,便被放行;猜不出的,便被這位女妖吞噬。

這個謎語的謎底應該說是最簡單不過的了。原來它的謎底就是我們“人”。

遺憾的是,衆多路人都猜不出來。作爲“人”的人,卻不能認識自己,只能眼睜睜地進入女妖的血盆大口,成爲斯芬克斯的一頓美餐。幸虧一位智者俄狄甫斯猜中了謎底,才使這名淺薄的女妖無地自容、跳崖自殺了。

不要以爲斯芬克斯已經死了,不,她的陰魂不散,仍然在我們這一代人的人生路口上設置了一個又一個的關卡,蠻橫無理地向行人斷喝:“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從此過,猜出謎底來!”

只是,斯芬克斯之謎已不再是當年那麼簡單,假若你對人生的真諦沒有一個認真的思考、對自己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不僅不能順利通過人生的一個又一個關卡,一不小心,還會落入斯芬克斯的魔口。

孟老夫子教導我們:“吾日三省吾身”。隨着年齡的增長、人生閱歷的豐富,這些年來,我反躬自問最多的問題便是“我是誰?”

我與各界青年分別作過一些對話,結集出版的時候,定名爲《人生迷宮探幽錄》。試圖以老師的身份,特別是朋友的.身份,帶領一羣年輕人,勇闖“人生迷宮”探祕,解它幾個“斯芬克斯之謎”,不僅爲着好玩,也如當今青年所說,“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不想這座迷宮是如此的森嚴,警衛是如此的敬業。這裏進門的遊客必須經受“你是誰”的拷問。

一位威嚴的衛兵向我喝問:“你是誰?”

“我是李永田!”我回答。

“人的姓名不過是區別此人和彼人的一個符號,沒有什麼意義,叫‘阿貓’、‘阿狗’都無所謂。我問你:你是誰?”

“我是男人!”

“世界上除了女人,就是男人,偶爾也有幾個不男不女的人。我問你:你是誰?”

“我是江蘇徐州人氏,現居北京!”

“徐州是歷史名城,北京是帝王之鄉。你可以爲自己的故鄉和居地驕傲,但這些與我毫無干系。我只問你:你是誰?”

我有些憤怒了:“年輕人,何必如此威嚴,要知道,站在你面前的是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

不想,衛兵毫不退讓,反而更加威嚴:“樹木的年輪,只是記載它成長的符號,真的生命所在,還是根深葉茂。我這裏老幼婦孺,一樣對待。不要倚老賣老,請如實回答我:你是誰?”

我簡直達到怒不可遏的地步,一股腦兒將自己的職務、職稱、平生獲得的一項項光彩奪目的榮譽傾囊端出,炫耀一番,試圖讓這名乳臭未乾的年輕衛士刮目相看、知難而退。

衛兵並不動容,仍然義正嚴詞,只是威嚴中透出一絲笑意:“既然你是一個通情達理的人,應該深知一個道理:榮譽,只不過是一閃即逝的流星;而人格,纔是永恆光明的太陽。人的心中只有高懸着太陽,才能在生活中正常地前行。請不要再繞彎子了,如實回答我:你究竟是誰?”

受到衛兵的提示,我的心中豁然開朗,於是,向着衛兵、更向着人生迷宮緊閉的大門,莊重地回答:“要問我是誰?請聽好:我是一個人!我是一個好人!我是一個堂堂正正、頂天立地的中國人!”

衛兵致禮,大門開啓,我和我的朋友們終於邁進了人生迷宮的大門。但,還會遇到什麼樣的盤查,誰知道呢?

許多朋友讓我題詞,我總要將自己的座右銘寫給他們,以求共勉:

行止無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

一個人,該去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只有一個標準,即:上無愧於天,下無愧於地。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可以引申爲:上對得起黨,下對得起人民。

《孫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一位偉人也說:“人貴有自知之明”。縱觀古今中外,多少人在逆境中妄自菲薄、在順境中得意忘形,不能認識自己,最終被他人“棒殺”和“捧殺”?真是數不勝數!

我每到一處去演講,會場的主持人總要把我介紹一番,往往特別要突出我的各種頭銜,似乎只有這樣才能引起聽衆的崇敬,維持好會場的秩序,收取組織者預期的效果。

我不好阻止,只有加上一個獨特的開場白:

第一次見面,還是讓我作一番自我介紹吧,因爲最瞭解我的還是我自己。

請大家不要打聽我的職務。我這個人,見高不低、見低不高。

見到高官,我不覺得自己低微,彼此只是崗位不同,沒有高低之分,我更不會“前襟長、後襟短”地卑躬屈膝、阿諛奉承;見到普通的平民百姓,我沒有感到高貴,因爲我家祖祖輩輩都是平民百姓,而且是百姓之中“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這便是我的“本”,而人是不能忘本的。非要打聽我的職務,我便是“見官高三級、見民低三分”了。

請大家不要考察我的職稱。我這個人,見智不愚、見愚不智。

“寸有所長,尺有所短”,一種知識領域裏的泰斗,也許會是另一種知識領域裏的“白癡”。在鼎鼎大名的專家面前,我不會去追星,在文化程度不高的“老粗”面前,我也不敢擺出“教師爺”的架勢說教。

請大家不要計較我的錢財多少。我這個人,見富不窮、見窮不富。

遇到億萬家產的款爺,我不羨慕他的富有,明知道,你的錢再多那是你的,決不會平白無故流入我的腰包,更何況,我也許不像你那麼有錢,但我有的很多東西,你大概絕然沒有;面對衆多還比較貧窮的人,我也及早聲明:本人也是工薪階層的一員,並不富有,常常想着“扶貧”,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請大家也不要猜測我的年齡幾何。我這個人,見老不輕、見輕不老。

年老的人休要在我的面前倚老賣老,請看,我的頭髮不多了、皺紋不少了,這把年紀足可以與老人們稱兄道弟、插科打諢;而在座的年輕人可千萬不要以爲“又是一個老頭要在臺上憶苦思甜”,須知,人的生理年齡與心理年齡是並不完全吻合的,我的心態、我對某些新鮮事物的接受敏感度,有的時候,比一般年輕人還要年輕!

一陣掌聲之後,立即拉近了我與聽衆之間的距離。外表上看,這是演講開頭的一種獨特技法;實質來講,我把一個坦蕩蕩的自我,在與素不相識的聽衆會面初始,便全然托出,鋪墊了以後三個小時的感情交流、心靈碰撞。有的聽衆以後成爲我很好的朋友,時隔許久,還牢牢記得我的這段話。

見高不低,見低不高;見智不愚,見愚不智;見富不窮,見窮不富;見老不輕,見輕不老。清清白白做人,認認真真做事,勤勤懇懇奮鬥,瀟瀟灑灑生活。這就是我對自己反省之後,對自己宏觀認識的提煉。

是啊,在我看,人生之路儘管漫長,看透了,不過在走着五步:第一步,走出孃胎。如開始所說,這一步看起來不知不覺極其簡單,實際上只有三百萬億分之一的機率;第二步,走出無知。用前人積累的知識將自己武裝起來,如同接力賽跑一樣,需要承前繼後;第三步,走出貧困。民以食爲天,衣食無着不能生存,何談創造?第四步,走出自我。全然爲着自己不顧他人,與禽獸無異;第五步,走進永恆。大愛感天地,大善泣鬼神,大德蔭子孫。

有的人只走完了第一步,這是那些可憐的早夭兒;有人走完了兩步,滿腹經綸,空無一用,貧病交加,抱憾終生;有人走完了三步,沾沾自喜,自鳴得意,從此裹足不前,成爲一個“可悲不自悲,可憐不覺憐”的庸人;大部分人正在走着第四步,利己也利他,爲家亦爲國,捫心自問:上無愧於天,下無愧於地,外無愧於人,內無愧於心!

“行百步者半九十”,只有走出第五步,也就是最難行的一步――走進永恆,人的一生才真正完美,才真正能夠成爲他人的榜樣、他人的典範、他人的偶像!

想到許許多多歷史上的和現實中的,有名的和無名的,我認識的和不認識走進永恆的人。這太多太多的人都在提示我們: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的五步!

認識自己演講稿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孫子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句話說明了想要成功,在瞭解別人的同時更要認識自我,凸顯了正確認識自己的必要性。

《鄒忌諷齊王納諫》故事中鄒忌的妻妾、朋友認爲鄒忌比徐公美麗,但是鄒忌通過照鏡子和與徐公相比,發現自己並沒有比徐公美麗,從而聯想到治理國家的良策,使齊王廣開言路,聽取良諫,達到了“期年後,無可進也”的效果。周圍的`國家因聞齊“治於朝廷”而主動歸附。這一切都是因爲鄒忌和齊王都能夠充分的認識到自己,瞭解自己所處的環境,從而能作出正確地判斷和正確的決策。因此說認識自我是成功的基礎。

俗話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中國足球隊首次披荊斬棘進入世界盃比賽,首場比賽就遭遇了赫赫有名的巴西隊。雖然中國隊員明白勝算不大,但仍然抱着兢兢業業的態度完成了比賽,獲得了世人的讚揚。這是因爲我國隊員在賽前已經對自己的情況做了分析,比賽時既不自負,也不自卑,懷着自信和尊敬的心態完成了這場比賽。由此可知,認識自我是成功的必要條件。

荀子的《勸學》中有提到“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博學”很重要,但是“日參省乎己”也很重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齊而內自省也。”所謂“省”就是反省,反省就是檢討自我而達到重新認識自我的目的。只有通過認識自我才能找到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從而揚長避短,完善自我,充實自我。所以認識自我是成功的保證。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對於自我的事情我們往往就是那個“迷”的人。爲了讓自己不在自己的事情中迷惑,我們應該認識自我,看清自我。這樣才能做到當局者不迷,並且比旁觀者更清。唯如此,才能勝利在握。

認識自己演講稿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是一朵花,就應該點綴春天,而不是想着結出碩果;

是一棵樹,就應該讓果實掛滿枝頭,而不是花枝招展;

是一滴水,就應該投入大海的懷抱,而不是誤陷泥溝。

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位置,星星不回覆在水面上游來游去,魚兒不會在天上自在玩耍。同樣,萬事萬物都應該正確認識自己,正確定位,然後在自己的位置上活出不一樣的精彩人生。

正確認識自己的短處,卻不是自怨自艾。

駱駝生性笨拙,不如猴子一樣的肢體靈活,舞動自由,所以他應該認識到,自身的短處不是缺陷,而是一項生而有之的不完美。每一物都有自己的不完美,貓不能上樹,人不能披着翅膀飛翔,無須太過介懷,放開一些,面對真實的自己。

正確認識自己的長處,也並非好高騖遠。

駱駝身體龐大,腳踏實地,吃苦耐勞,這些閃光點足以讓它在不知疲苦的行走在炎熱乾燥、廣袤無垠的大漠上時獲得無數行人的讚譽,商人的青睞。“沙漠之舟”的美名,不是誰都有,而它,恰恰是唯一的那一個。

貓會抓老鼠,爲民除害。

人有思維,可以行走,可以創造;

世間萬物,都有其圓缺,對於自身的長處,應該在正確的地方,大展其才,使其被髮揮的淋漓盡致。

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智慧,不卑不亢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當別人獲得絢爛時,爲他人鼓一鼓掌,當自己遭受挫折時,加一加油。

有人說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可以循壞再生,那每一個人,不論男女、種族、出身,都是一顆未探明方向的“天體”,或許會使星星永恆,或是星雲浪漫,或是流星璀璨,只有正確認識自己,把握自己,才能砥礪自己,發展自己。

沒有人是無用的,沒有人是完美的,但願每個人找到自己的天體屬性,在屬於自己的天空中任意馳騁。

正確認識自己,合適的纔是最好的,無需被別人看好,但自己一定要活得好看!

認識自己演講稿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做自己,這樣一件簡單明瞭的事情,世間卻仍有千千萬萬的人在丟失這種本能。不知道這是人的悲哀,還是這個社會的悲哀?

古希臘寓言中的驢,一時頭昏腦熱,殷切地向蟬討教唱歌。可想而知,驢的'想法超越了它自身的能力範圍,當然,熱愛唱歌,敢於挑戰自我是一件好事,但反之,它未能認識自己,盲目追求,理想的破滅是理所當然,最後還因爲一味地遵循只喝露水的要求而枉斷了性命,教訓真是發人深省!

如此之例古往今來不勝枚舉,最著名的要數南郭先生了。郡中舉盛會,南郭先生自告奮勇進了鼓樂隊,自認爲聰慧過人的他日日在吹竽隊中混吃混喝,不勤學苦練吹竽的技術,最後在衆人的嘲笑聲中留下“濫竽充數”的罵名。在我看來,人貴有自知之明,驢之愚笨,南郭先生之笑談,究其根本,都是缺乏自知。若連自身都未清晰地看透,何以有所成就?那浩浩江流,正因爲知道要在途中不斷積蓄力量,充實自我,才能踏過荊棘,穿越險阻;那柳綠花紅,正因爲知道要在冬日努力紮實根基,汲取營養,才能完善自身,生機勃勃。因爲自知,這個世界才如此豐富多彩。

一次,人們問丹麥物理學家玻爾教授:“你創建了第一流的物理學派,有什麼祕訣?”玻爾回答說:“因爲我不怕在學生面前顯露我的愚蠢。”玻爾的成功正在於此:正視自己。正視自己是一種勇氣。如玻爾一樣,敢於承認自己有愚蠢一面,這本身已需要很大氣魄。只有充分地認識自我,才能明白自身的長處和缺點,才能揚長避短,走向成功。

漫步歷史長河,因爲不能清楚地認識自我而命喪黃泉者不勝枚舉。屈原曾詠歎道:“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身爲一代浪漫詩人,卻苦苦困於“救國救民”的思想枷鎖之中,試想當時天下混亂,奸臣當道,怎能容得下他的一腔熱血,他屢次上疏,卻不知已是迴天無力,最後以越職上疏的罪名流放,汨羅河畔,屈原在痛苦中迷失自我,在憂愁中鬱鬱寡歡,終於被自我扼殺。西楚霸王項羽的豪情、狹義堪稱一代英雄,可他的自負、猶豫卻害了自己一生。不能正面認識自己,一味逞匹夫之勇,雖重情重義卻不能認清形勢,終被劉邦逼入絕境,一向自負的他怎能受辱,在憂憤中長嘆“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最後自刎烏江,落得千古長嘆!

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的“自我”認知幾乎都會發生嚴重的扭曲和變形。這是因爲現代商品社會物慾橫流,人們每每只見“物”不見“人”或只見他人不見自己,從而導致人在認識自我的過程中常常如霧裏看花,如隔江觀景,不敢正視自己,不敢研究自己,不敢解剖自己。

縱觀古今,驢之寓言不斷上演,正確的認知是成功的前提,做回自己,是最好的選擇,對自己準確的評估,是通往光明未來的路標!

認識自己演講稿6

我始終認爲,一個人應該展望未來,真正認識自己擁有的一切。這纔是人生大路上最重要的舉措。

100多年前,在美國費城的6個高中生向他們仰慕已久的一位博學多才的牧師請求,說:先生,您肯教我們讀書嗎?我們想上大學,可是我們沒錢。我們中學快畢業了,有一定的學識,您肯教教我們嗎?

這位牧師名叫R·康惠爾,他答應教這6個貧家子弟。同時他又暗自思忖:如今社會上一定還會有許多年輕人沒錢上大學,他們想學習但付不起學費。我應該爲這樣的年輕人辦一所大學。“

於是,他開始爲籌建大學募捐。當時建一所大學大概要花150萬美元。康惠爾四處奔走,在各地演講了5年,懇求大學爲出身貧窮,但有志於學的年輕人捐錢。出乎他意料的是,5年的辛苦籌募到的錢還不足1000美元。

康惠爾深感悲傷,情緒低落。當他走向教堂準備下禮拜的演說詞時,低頭沉思着,他發現教室周圍的草枯黃得東倒西歪。他便問園丁:爲什麼這裏的草長得不如別的教堂周圍的草呢?

園丁擡起頭來望着牧師回答說:噢,我猜想你眼中覺得這地方的草長得不好,主要是因爲你把這些草和別的草相比較的緣故。看來,我們常常是看到別人美麗的草地,希望別人的草地就是我們自己的,卻很少去整治自家的草地。”

這位園丁的一席話使康惠爾恍然大悟。他跑進教堂開始撰寫演講稿。他在演講稿裏指出:我們大家往往是讓時間在等待觀望中白白流逝,卻沒有努力地去工作使事情朝着我們希望的方向發展。他在演講中講了一個農夫的故事,他說:有個農夫擁有一塊土地,生活過得很不錯。但是,當他聽說要是有塊土地的底下埋着鑽石的話,他只要有一塊鑽石就可以富得難以想象。於是,農夫把自己的地賣了,離家出走,四處尋找可以發現鑽石的地方。農夫走向遙遠的異國他鄉,然而卻從未能發現鑽石,最後,他囊空如洗。一天晚上,他在一個海灘畔自殺身亡。

而真是無巧不成書!誰會料到那個買下這個農夫的土地的人在散步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一塊異樣的石頭,他拾起來一看,它晶光閃閃,反射出光芒。他仔細察看,發現這是一塊鑽石。這樣,就在農夫賣掉的這塊土地上,新主人發現了從未被人發現過的的最大的鑽石寶藏。這以後會發生的事情,我就不打算去細說了。

但是這個故事是發人深省的,康惠爾寫道:財富不是僅憑奔走四方去發現的,它屬於自己去挖掘的人,只屬於依靠自己的土地的人,只屬於相信自己能力的人。那麼其實我就是屬於這種類型的人,兩年多以來,我不停地寫作。寫博客日誌,也寫詩歌,還寫長篇、中篇、甚至短篇小說,畢竟我的筆齡兩年還不到。文筆也略顯稚嫩。也有一些好事的人說這說那的。而我卻滿不在乎,我一直認爲堅持就一定會得勝的,至於何時,那就不是我們能夠預料到的。相信自己的努力遲早會成功就OK了。

認識自己演講稿7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臺灣作家席慕容說:“人的一生應該爲自己而活,應該學着喜歡自己、欣賞自己,應該不要太在意別人怎麼看我,或者別人怎麼想我,其實,別人如何衡量你也全在於你自己如何衡量你自己!”

正如這朵玫瑰,只看到身上的尖刺,卻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花朵是如此的美麗,它過於在意自己的缺陷,而忽略了自己的長處。

在學生大學畢業時,一位教授給他的學生上了最後一堂課。他拿出一張中間有黑點的白紙,然後舉起紙問學生:“你們看到了什麼?”學生們齊聲回答:“一個黑點!”教授嘆了口氣,又問道:“難道沒有人注意到這片白了嗎?”學生們沉默不語,教授頓了一下,開口說道:“如果你們只注意到這個黑點,一直盯着這黑點不放,那麼這黑點將會越來越大,最後可能會蓋住白紙。如果你們始終注意不到這麼多的白,正如你們只是抓着自己的缺點不放,那麼最終受害的`是你們。”學生們恍然大悟。

所以,在自己的優點面前,請不要只看重那些缺陷,要學會全面地認識自己、欣賞自己,雖有短板效應一說,但何不先去注重自己更多的長板呢?與其死攻短板,何不加長長板,然後將木桶傾斜過來,又何嘗不是一種方法呢?

美國著名作家海倫·凱勒,一歲半就雙目失明,使她跌入人生的低谷,但她在老師的指導下,重拾希望,憑藉着她自我欣賞的心態,艱難地跨進了中學校門,然後又走進著名的哈佛大學,開始了她嶄新的人生。

自我欣賞其實就是自信心的化身,只要有了堅定的自信心,就能發覺自身的優點,達到自我欣賞的效果。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難過的玫瑰花啊,請擡起你的頭,當你自信時,你身上的刺也是你的美!

認識自己演講稿8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也許是因爲我是個男生吧,不愛照鏡子也不奇怪。拍完畢業照,看着一張張熟悉的面孔,突然看到一張陌生的臉龐,怎麼也想不起他是誰,原來他就是我自己。

我相貌平平,沒什麼特別好看的地方,唯一覺得好看的地方便是自己的睫毛,睫毛的尾巴有點小翹,感覺挺長的,這大概是我怕唯一滿意的地方了吧。我性格內向,跟熟人什麼都聊,跟陌生人站半天卻憋不出一句話來,瞭解我的人都說我實誠,呆呆的.,小時候我可賊了,賊頭賊腦的,腦子裏裝滿了算計,那時候我心直口快,也分不清什麼時候該說什麼,什麼時候不該說什麼,心裏有話就說出來,大概是憋在心裏難受吧,講出來比較好受一些。相對於現實,我更喜歡猜測自己的命運,比如說期末考試考完之後,我也不去想我發揮的怎麼樣,只是在心裏默默的唸叨着,語文一定要及格,數學一定要三位數,語文一定要及格,數學一定要三位數……

我也不知道我這奇怪的毛病什麼時候染上的,一想到我有這個毛病的時候,就想改掉它,想改掉,心裏卻又不自覺的想,我肯定能戒掉這個破毛病,想到這裏又醒悟過來,看樣子是改不掉咯。我學什麼都比較快,也不知道這算不算是優點,有一次我想參加校足球隊,教練說來一個考覈,考覈顛球,教練演示過一遍之後,我一口氣顛了十三個,有一些老球員都沒我顛的多,我這個人的缺點比較多,以前別人揭了我的短處我就鬧脾氣,現在不會了,我應該直視自己的短處,並把它改正過來,我以前的時候特別喜歡說大話,說到做不到是我一貫的風格,後來也慢慢知道這有損我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後來也慢慢慢慢地不說了。我從小就喜歡開一些小玩笑,長大後,這些玩笑就變成了欺騙,騙同學,騙老師,甚至是騙父母長輩,現在想想,活該我現在人品差。畢竟我已經是一位高中生了,這些毛病多多少少也還會犯,不過我會努力改掉的,加油!

只有認識自己,才能體會從別人的眼中看到真正的自己,看到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並正確的改正自己的缺點。

認識自己演講稿9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在你的生活中,有一個人需要你的支持、鼓勵和理解,有一個人是你最可信賴的人,這個人是誰呢?就是你自己。

你有沒有想過,在生活中,人們最先注意的是自己,還是別人?“當然是自己。”你毫無疑義地說。你說得很對,拿到一張集體照,每個人的目光首當其衝不就是落在自己身上嗎。可是人們經常會發生不認識自己的現象,有些人在碰到意外打擊時不能自拔,會一下失去自我,事後回想:“我怎麼會做出這種事,說出這種話,簡直不可思議。”

如果沒有鏡子,不去河邊照照,人類可能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的模樣。同樣,人如果不去觀察、審視自己,不去認認真真坐下來想一想自己,就難以瞭解自己那變化莫測的思維、情緒和自我表現。

當你在失敗和挫折中,自己看不上自己,和自己賭氣,摔東西、罵人、捶打腦袋、無休止地長吁短嘆時,你有沒有想過,這並沒有解脫你的失敗,減輕你的挫折。你有沒有想過:是誰在阻撓你取得成功呢?這個人正是你自己。原來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敵手,而是你自己,你脆弱的心是你最可怕的敵人。

如果爲自己長得不好看而發愁,那你只會越來越醜;如果老是懷疑自己學習成績不能提高,你只能忍受失敗的煎熬。你有你的特長,你有你的情懷,你的你的才華,難怪有人寫過這樣一本書叫《生生世世爲矮人》。只有在“自卑”中尋找突破口,纔有可能改變自我。

從古至今功名顯赫的名人激起多少人的.羨慕,欽佩,當這些人站在人們面前時,使人感到渾身上下都有一種人格魅力,可他們並非都是幸運兒。翻開他們每個人的經歷,幾乎都有過“醜小鴨”的坎坷經歷。他們善於把自己的缺陷當作人格完善大廈的鋪墊,從而鑄就了不屈奮鬥的個性。

美國參議員艾摩·湯姆斯16歲時,長得很高,但很瘦弱,別的小男孩都喊他“瘦竹竿”,他每一天、每一小時都在爲自己那高瘦虛弱的身材發愁。後來的一次演講比賽,使他發生了大的轉機。在母親的鼓勵下,他花了很多功夫進行演講準備,他把講稿全部背出來,然後對着牛羊和樹木練了不下100遍,終於得了第一名。聽衆向他歡呼,讓譏笑他的那些男孩羨慕不已。從此他的信心百倍,逐步走向成功的大門。他在回憶往事時說:“想當初,當我穿着父親的舊衣服,以及那雙幾乎要脫落的大鞋子時,那種煩惱、羞怯、自卑幾乎毀了我。”

至此,我們可以悟出這樣一個哲理:“認識自我”是人類智慧的表現,“改變自我”是成功人生的敲門磚,只要敢於突破自己那顆脆弱的心,拿出行動,你就能超越自我。“醜小鴨”就會變成世界上最美麗、最有活力、最有價值的人。

認識自己演講稿10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人的一生在世間浮沉,難免會迷失方向、迷失自己。因而,能夠時刻正確認識自己,就顯得尤爲重要。蘇格拉底曾說:“美德即知識,認識你自己。”這恰恰說明了,能夠正確認識自己,也是一種至高無上的美德。

有的時候,人們迷失了自己,只是無法找尋到自己真實的存在,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因而對人生感到迷茫。這個時候,只需要繼續尋找,總能夠找到前進的方向。然而有的時候,人們迷失了自己之後,不去尋找真實的自己,反而把自己臆想成另一種存在,然後就以那種存在的姿態去繼續自己的人生。那種時候,人們就很難再找回自己,甚至會走上一條極端的不歸路。

就如同古代帝王,相信每一任帝王在登基之初都是想做一任明君造福百姓的。但是有的帝王會因爲權慾薰心,真的把自己當成神,可以主宰終生,最終背離了自己的初衷。紂王要剖比干之心,厲王要“止謗”,連一代聖君唐太宗也差點殺掉勇於勸諫的'魏徵。由此可見,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後果是多麼可怕。這也說明了,正確認識自己,有的時候幫助的甚至不僅僅是自己。

但是,在人生迷茫之後,還能正確認識自己,真的那麼困難嗎?

其實,正確認識自己,只需要自己足夠虛心,能夠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有去正視自己和改過自新的勇氣便可。

齊王在聽了鄒忌的勸諫之後,立刻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下令改革。法國作家盧梭,他的《懺悔錄》是一部空前絕後的“靈魂自白書”,他在書中真實地記錄了他的一生,包括他曾做過小偷、拋棄摯友、嫁禍他人的種.種醜行。讀此《懺悔錄》時常令人感到觸目驚心,因爲當他把自己剖析得體無完膚的時候,就是他真正認識自己、超越了自己的時候。

所以說,有的時候,正確認識自己,只需要自己思維的一個轉變,但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轉變,帶來的影響卻可以是不可估量的。對於個人而言,正確認識自己可以幫助自己更好地發展,有時也可以造福身邊的人。而對於統治階級而言,正確認識自己,就可以造福整個國家,給整個社會帶去寧靜安樂。

人生來不就是爲了找到自己真實的存在嗎?所以,正確認識自己吧。

認識自己演講稿11

剛纔撒貝寧講,我們馬上要開學了。其實面對着開學,我還是有蠻深的情結的。這個情結是我進校園的門並不是那麼容易,我們那個時候高二就參加高考,大家都知道我名落孫山,那麼言下之意,我是一個高考的落榜生,我就要去復讀。

其實復讀本身來講,如果按部就班的話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復讀的過程當中,你會遇到各種各樣個性非常強的老師。你們知道白天的復讀班最不喜歡上的課是上午的課還是下午的課,你們說?下午。對,下午的第一節課,那個睡意朦朧啊,那個倦怠啊。而恰恰上這個課的時候,我們的個性很強的地理老師,張口就提問,蔣昌建站起來,你回答看看。我站起來了,我說老師,你能把問題再重複一遍嗎?他問,你剛纔幹什麼事去了,我說剛纔沒聽清楚。好,他又把問題重複了一遍,然後你的答案呢?我說老師那你說呢?他讓我坐下去,那我就坐下去了,接下來的那句話,讓我一輩子都記得:“我看你是沒有希望了。”

你們知道嗎?對於一個高考生來講,這句話有多重。注意,話沒有講完,第二句話更讓你絕望——“根據我多年輔導班的經驗,你真的沒有希望了。”你知道嗎?那種自尊心和虛榮心被徹底地打擊。但是我到現在爲止,一直還是很感激這個老師的,就是他這一棒砸下去把我砸清醒了。

到現在爲止,有很多的高考落榜生問我,說你怎麼重振旗鼓的時候,我還津津樂道地給他談這個經驗。你知道我的經驗是什麼嗎,我把初中的書和高中的書,把它加起來,我看頁碼是多少,然後除上三百六十五天。然後我告訴自己發現還可以,每一天其實你只要看那麼幾頁書,或者十幾頁書就看完了。對我來講,好像不是一個很難的事情嘛,對不對。所以從那天開始,我就每一天按照那樣的一個計劃,我就把從初中到高中的書,按部就班地把它消化過去,我就是這樣度過了我高考的複習階段。

還是套一句老話,叫作“功夫不負有心人”。高考完以後,我已經把高考完全忘記了,我覺得我今年還是考不取。我跟很多年輕的朋友一樣,我想考藝術,所以考完高考之後,我覺得沒有希望,我就去學畫畫。有一天我正穿着背心大褲衩畫素描,我接到了一通我姐姐來的電話,”昌建,你考取了!“ 啊,真的假的?真的,我說哦,那你告訴我蕪湖師專什麼時候報到。我姐姐聽了很奇怪,你怎麼知道是蕪湖師專呢?蕪湖師專是個大專學校,我說考取的不就是這所學校嗎?她說不對,是你的第一志願,安徽師範大學,是本科學校,你考取了,你知道嗎!

哇!那一瞬間同志們,掌聲可以有了,我就是這樣進了這個學校的大門。我一入學的時候,我就開始醞釀轉系,因爲你們都知道,我學過畫畫,所以我想轉藝術系。然後去拼命地折磨我當時的系主任。有一天系主任說,根據我對你的繪畫作品的瞭解,你經過刻苦的努力,你是能成功的。但是你最多是一個”匠“——畫匠。根據我對你政治學的成績的瞭解,如果你繼續努力奮鬥的話,你有可能成爲“家”。我不知道是因爲我們這個系主任很懂得心理學還是因爲什麼,一下子激發了我那個驛動的心。我想成爲“家”,我不想成爲“匠”。好,就開始認真地去學我的專業課。

在大學裏面,除了學習之外,其實還有很多社會交往的活動。後來學校裏面舉辦歌星大賽,那個時候我就開始每天晚上,別人在旁邊刷牙的時候,聽到我在唱歌。“怎麼停了?接着唱呀!”再刷牙,“怎麼停了?再來再來。”我是蠻受歡迎的。後來通過盥洗室的檢驗,我覺得我可以走到學校的舞臺了,所以我就參加了學校的歌唱比賽。你們知道我拿第幾名嗎?(觀衆:第一名),你對我那麼有信心啊?我的確是拿了第一名。我在這個校園裏的活動還是有我自己的價值的。

那我這裏就會講到,一九九三年我參加的那一次大專辯論會,說實在的,我並不是主動地積極地要參加這次的比賽。我就抱着隨時有可能被淘汰的這樣一個心情,走上了所謂辯論隊員的選拔競賽場。當你淘汰到最後的,第二關第三關的時候,你看到身邊的國政系的學生沒有了,只剩下你一個的時候。我告訴你們,那種集體榮譽感不用教育就油然而生。爲誰而戰?不是爲我而戰,爲國政系而戰,所以當時就告訴自己,死也要死到最後的決賽當中。所以那種集體的榮譽感上來了,就支撐着我一直到了最後。在校園裏面選拔到最後還好辦,要走上國際舞臺上的比賽卻很難辦,因爲你不知道命運掌握在誰的手上。

到比賽上飛機的那一瞬間,整個的隊伍都很沉默,走上飛機舷梯的時候,你會發現每一個人的腳步都是很沉重的。等到新加坡國際大專辯論會,我們拿到冠軍以後的那天晚上,當時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老師說:“昌建,你知道嗎?你走上飛機舷梯的時候,你回過頭對我說了一句什麼話?”我說我不知道,他說:“你回過頭來看了我一眼說,‘老師你放心吧,我會表現得很好的’。”

回過頭我真的不知道我那個時候,哪裏來的勇氣和信心,對他說的這句話。我只是覺得大家都很沉重。那麼到了比賽結束以後,我們的老師又說了另一句話——成功後各種各樣的誘惑就會接踵而至,你們一定要學會夾着尾巴做人。不管我在前面做過什麼樣的成就,取得了什麼樣的成績,我不能把這個作爲我特殊的任何的一個藉口。我沒有參加新加坡大專辯論會比賽之前,我的經濟上面是非常困窘和讓人尷尬的,所以每次到食堂的時候我就是倍受打擊的時候,我們那個食堂呢,是有窗戶是分開的,素菜,半葷半素菜和純葷的菜是分開的。我永遠會站在那個素菜的位置,但是我的眼睛永遠是盯在葷菜的那個檔口。有時候我就想說,人生過到這份田地也很失敗對不對?

那種悲情啊,油然而生。但是我很享受這種悲情,爲什麼呢?你知道嗎?高爾基在《我的大學》裏面,曾經有一句話,他說苦難的生活的最好的救濟辦法就是幻想。我個人覺得尷尬困窘,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自己陷入一種悲情。因爲你會覺得,生活再沒有比這個更苦,更讓自己尷尬的事情了吧。好,到了博士階段以後,我開始慢慢地寬裕一點了,生活也開始變得遊刃有餘一點了。而這個時候,就要開始想另外一件事情了,什麼事情?(觀衆:談戀愛),你太瞭解我了,我們那時靠寫信,我自己信寫得不怎麼樣,但是我經常幫助我身邊的難兄難弟們寫信。到才思枯竭的時候,我有一個好主意,就建議他們看五四時期的`,那些現在看起來是很偉大人物的情書,我告訴他,如果你自己不能夠創造的話就照抄。這是一個祕訣,第二個祕訣,寫信的時候要有真情實感。但是那個真情實感,又到不到那個峯值的時候怎麼辦,我說藉助一些道具,拿一個吸管,自來水吸一點,然後那種兒女情長的段落,滴上去,知道吧。不要滴太多,就滴一點,那種欲滴又止的感覺,這個還蠻奏效的,對方很快就會回信。這個回信主要是以安慰爲主,我們那個時候對待感情的態度,說實在的,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參考的。

我用一首詩最能夠表達我們那個時候思考這個問題的方法:“我希望她和我一樣胸中有血,心頭有傷;不要什麼花好月圓,不要什麼笛短簫長;要窮,窮得像茶,苦中一縷清香;要傲,傲得像蘭,高掛一臉秋霜。我希望她和我一樣,就敢暗夜裏徘徊在白色的墳場,去傾聽鴟?的長鳴。去追逐飄逸的熒光。”我們都是在這樣的一個詩的感染之下去相信愛情的。

博士畢業以後我就留校,留校成爲一個光榮的人民教師。我自己認爲我上課還是蠻好的,但是幾年前有一件事情,讓我對自己教師的生涯和職業開始懷疑了 。爲什麼?有一天晚上我在備課,我感覺到我沒有辦法用我的腦子進行思維,我感覺到我的身體沒有辦法我自己來駕馭控制,而那個時候我就發現我的心臟完全要跳出我的胸腔,我甚至覺得我下一秒下一分鐘,就有可能死亡。後來醫生給我的診斷,他們認爲我是焦慮,有嚴重的焦慮症。

這種焦慮症的表現是什麼呢?我沒有辦法跟家人在一起吃飯,我吃飯是在我自己的臥室裏頭,就着電視機櫃旁邊的一個小角落吃飯,我沒有辦法邁出我家門一步,更不要談上在院子裏面散步。我心裏想這種狀態,我怎麼能夠去上課呢?有一天我接到電話,說蔣老師我們請你去開會,我必須要去開這個會。我就問醫生,我能去嗎?那個醫生說,我給你開一個比你平時服用的更厲害的藥,這樣子你吃下去的話,你就可以去開會了。我吃完那個藥以後,我就發現我好像能走出去了,而且走的距離還蠻長的,我發現我的身體其實沒有問題,而是我的什麼心理會有問題,因爲藥物幫助我克服了心理的問題。

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跟藥物之間要進行搏鬥。一般來講緩解焦慮症的藥,是必須服用半年以上的,但是我那個醫生告訴我,在他所有治療的病人當中,沒有一個人敢在半年之前停用這個藥。我說我是一個很講究悲情的人,我就想我試試看,我要不要成爲你手下病人的唯一一個特例。他說我不相信,我停下來。我停下來那個藥的時候,我發現我不能走出去。但是有一天我接到銀行的電話,說你的賬戶有些問題需要調整,同志們那糾結啊,我一輩子的心血全在銀行裏面,你知道嗎?而此時此刻,我又不能夠邁出家門一步,怎麼辦?後來我告訴自己倒也倒在銀行的櫃檯面前,後來我不但走出去了,我還是開車出去的。我開車出去,把戶頭上的一些異動把它處理好以後,我又開車回來。

當我走完了這一次的時候,我頓時覺得我靠我自己的能力,是能克服焦慮的。所以我問我的心理醫生的時候,心理醫生說我今天不會給你開任何的藥,我只是給你講焦慮症形成的道理。他說:“昌建,你別愛惜你的羽毛好不好,你以爲這個世界上很多人在乎你嗎?”我說難道不是嗎?他或大:“真的不是。昌建,你能夠讓自己的性格,舒展一點嗎?你以爲讓自己變得有棱有角,這個世界就會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嗎?”我曾經以爲我是,他說:“不是,所以小夥子,伸展一點,展開一點。不要爲自己所做的一些小的瑕疵,用各種各樣的努力企圖去掩蓋它,太累,這不是生活的本意。”我理解了,其實科學和藥物會給你幫很大的忙,在靠你自己的能力沒有辦法戰勝心理問題的時候,但是有一點不要忘了,真正能夠戰勝心理的,最終還是靠自己。

我借用高爾基的那句表達,我還是認爲排遣尷尬和困窘的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自己設定在悲情的境地,如果你能做到的話,不妨試一試,謝謝大家。

認識自己演講稿1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古希臘神廟上刻着一句箴言:認識你自己。

我是誰?從哪裏來?到哪裏去?這是人類的永恆話題。

屈原在《天問》中對人的本源發出了追問:“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千年之後,達爾文用進化論做出了科學有力的迴應。

但是,認識你自己,不僅是一個科學問題,更是一個哲學問題。每一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都有可能迷茫困惑,可能利令智昏,可能眼紅耳熱,忘記了自己的使命,喪失了自己的初心。

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話爲後人提供了一種理想的範式:不同的人生階段,對應着不同的人生體悟,收穫不同的人生境界。這是一種對自我的高度洞察,對人生目標的高度自覺。這種境界,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一般人也許達能以體會。但是我們可以把自己的人生也放在這樣一個座標系上去體認,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我是否成爲了更好的自己?是否實現了年輕時的夢想?人生的下半場該如何奮鬥?

認識你自己,要有謙虛的靈魂。

作爲全希臘最有智慧的人,蘇格拉底說過一句話:“我知道自己一無所知。”近代自然科學的奠基人牛頓在臨終前說:“我好像是一個在海邊玩耍的'孩子,不時爲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麗的貝殼而歡欣鼓舞,而展現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人生是有限的,而智慧是無窮無盡的。擁有謙虛的靈魂,在自然面前保持敬畏,對生命常懷感恩,這是一個能夠認清自我的人應該做的事情。

如果前秦主帥苻堅多一分謙虛謹慎,少一分妄言要投鞭斷流,而是清醒地看到淝水之戰前雙方的真實實力以及北方各族的暗流涌動,興許不會一戰而敗、草木皆兵,南北朝的歷史也就因此改寫。如果能夠大清帝國不再妄自尊大,看清楚自己早已不是世界的中心,停止閉關鎖國,早日開啓民智,興許就不會被堅船利炮一次又一次地留下屈辱印記。

但是,歷史沒有那麼多早知道。在紛亂的時局中保持清醒的頭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壇經》中記錄了一個小故事: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無論是幡在動,還是風在動,都來自於是內心對於外物的認知。要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識,還得時常聽聽自己的心跳,叩問自己內心最真實的聲音。

認識你自己,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是一種人生修爲,一種人生境界。多一分清醒,少一分盲目;多一分克制,少一分衝動;多一分謹慎,少一分狂妄,興許可以慢慢打開認清自己這道大門。

認識自己演講稿1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能善於認識自己,要有無畏和追求真實的勇氣。

“真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有勇氣正視現實,是清醒認識自我的第一步。魯迅先生在他國學習醫學時,勇於面對人生,看清了中國的現實,也發現了自己心之所往,毅然決然地踏上了文學之路,誓從精神上救治他人。有的人沉迷於想象中完美的自己,便恣意妄爲,絲毫不聽從他人建議;有的`人自卑於那個毫無是處的自己,從此一蹶不振。他們都缺乏勇氣,缺少直麪人生、正視自己的魄力。人無完人,美玉仍有瑕,但能夠清醒認識自己,分明優劣勢,便彌足珍貴了。

以目標爲峯,不懈攀登,讓你不斷刷新自己的認知。

不去做,不去攀登,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強,你永遠不知道極限在哪。喬布斯當年從大學輟學,在一間車庫裏便開始了技術研發,沒有人曾預想到有今天,但他也曾遇到失敗,別人的不信任。一步一步走來,是他不停奮鬥的足跡,用近乎極致對於完美的嚴苛鑄就了蘋果的奇蹟和一個時代的巔峯。他也不斷重新認知自己,不斷尋求創新和改變,這是他的品質,也是蘋果的品質,更是留給時代的記憶。

認識自己,最透徹的是探尋並遵從心靈抉擇。

他是菊之隱者,淡泊處世,不爲五斗米折腰。他寫下《歸去來兮辭》,不屑名利,贏得千古美名。他是陶淵明,他明白對於官場的厭惡,嚮往着閒適自然的田園生活,遵從了心靈的選擇。他對於自己的認知是透徹的,是深入骨髓的,是直至靈魂的。不在意外界的評價、紛擾,只遵從內心。這是無比的純粹、直白,卻也鮮有人做到。人在世上,怕的是心早已隨波逐流,迷失在碌碌無爲的生活中,心上只有一層陰翳。正確認知自我,遵從心靈選擇。

真實看待自己,勇於直麪人生,不斷奮鬥,不偏離心之軌道。以最真實的態度勇敢生活,獲得成功,駛向夢的彼岸。

認識自己演講稿1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人是一種奇怪的動物,爲什麼有時會莫名其妙地高興,有時會莫名其妙的憂愁?按常理來說,自己每天和自己在一起,那自己就該足夠了解自己了吧!可是我們有時還是困惑:自己到底是誰?爲什麼我可以感覺到我是我自己呢?爲什麼我覺得這好像不是我自己,但也絕對不是別人?這也許應該歸結於我們應該好好認識一下自己這個問題。

認識你自己對解決莫名其妙的憂愁,有一定的幫助,但問題是怎樣認識自己呢?憑感覺憑經驗當然可以起一定的作用。有時自己明明很高興,但突然一下子就變得很煩了,自己也不知道原因在哪裏。“樂極生悲”也許可對這現象進行解釋。哦,記得上次心情不好去池塘邊使勁地扔石頭,對着山峯大喊,拼命地跑步,自己的心情變好了。這次我又效仿上次的方法,又收到了同樣的效果。這關鍵在於你對自己的行爲是否總結過。如果你經常地想、深入地瞭解自己,你會發現有時你的心理會出現週期性的現象。一般心情不好的時候我會寫日記,滔滔不絕,有時會寫上十頁。我再自己翻一下日期,太多是星期日,後來發現星期日下午我呆在教室裏會非常地悶,有一種窒息的感覺,只要走出教室,這種感覺全沒了。還有我的精神也處於一種週期性,一段時間精力特別旺盛,一段時間特別萎靡,昏昏入睡。大多第一節課想睡,如果讓我開口我睡意就沒了,處於半睡眠轉檯,我的心情就開始煩。這能說明什麼呢?研究一段時間後,發現自己的心理非常重要,同時你還必須分析出現了不正常現象,你怎樣才能緩解這一現象使自己恢復正常。

認識你自己對學習也有一定的幫助,“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在你瞭解對方的情況下,你要做的是充分了解自己。就拿考試來說吧,內容大體上你知道了,下一步該分析的'是自己,自己哪裏不懂,自己不懂的是知識性問題還是技巧性的問題。這類題我是怎樣思考的,思考在哪裏,我就卡殼了,卡殼是由於什麼原因造成的。別人是怎樣解答的,下次我該不該也這樣思考……充分了解自己後,你就有了明確的目標了,這就爲成功打下了基礎。

認識自己有可能出現兩種情況,一是正確地認識自己,一是錯誤地認識自己。正確認識自己可以使自己更快更好地走向成功。反之,錯誤認識自己會使自己走向相反的路。因此,自己應該辯證地看待自己,認識自己,找出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發揚自己的優點,克服自己的缺點,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努力認識你自己吧,你會驚奇地發現成功之門離我如此之近。

認識自己演講稿15

同學們,我今天這個話題,實際上是從貝寧他剛纔講到的,關於高考開始的。我是比較早的,當時是七七級、七八級,因爲這兩級的時間特別近,大概一次是1977年,其實到年底了,一次是1978年夏季。那麼對我來說,我當時實際上是下鄉九年。1968年的7月1日,我就到了一個很遠的地方,大概坐了三天三夜,昏天暗日的,就坐的火車啊汽車啊,拉到一個地方。現在想起來,那個地方連地名也沒有,就是在黑龍江的邊境。所以我實際上是很長一段時間,是在農村度過的。

然後1977年回來,當時還很茫然。因爲我們這麼大年齡,能不能讓考試,其實不是很清楚。我印象1978年,大概春節前後的時候,那時候有一個親戚,他在一個汽車公司工作,他說這樣吧,你到我北京市人民汽車一廠來吧,將來能開汽車。因爲我們那個年代,什麼叫好工作呢?有兩個事情肯定是好的,一個叫手拿方向盤,一個叫手拿聽診器,這很厲害對不對。我說那好啊,於是我就在好像春節前後,就到他那一塊兒去工作了。但是到工作才知道,說你要想開汽車呀,得先當售票員,那怎麼辦?那就當吧。

後來當了一兩個月售票員,突然意識到可以報名高考了,然後就得找材料。那時候不像現在,說你還能到街上買一本複習考題,那時候哪有這些東西呀。所以我印象就是說找幾個好朋友,然後大家你有一道題,抄下來,有一個筆記本專門抄題的,每門課都有一個筆記本。因爲你不知道別人怎麼考你啊,於是你就找各種考題溫習,參加高考的。那個時候,選拔人才的機制都沒有了,誰也不知道誰有什麼本事,沒有辦法,所以我認爲,高考確實是一個很好的人才篩選的辦法。如果沒有這個機制的話,那麼實際上我們真的沒有辦法來識別人才。有了高考以後,七七級,七八級,其實因爲這兩級當時就隔半年,所以這兩級基本上學的時候,也很密切,在一塊了。我所在的人民大學是1978年覆校,所以我算是很幸運,成爲中國人民大學覆校後的第一屆學生。

那麼我那個年代,真的是對知識非常渴求,其實大家想想,我下鄉九年是十八歲去,二十七歲回對吧,這是人生多燦爛一段時間啊,所以你能理解我們到了以後對知識的渴求度。當時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書啊,那個時候看書雜亂無章,今天是《安娜·卡列尼娜》,明天突然拿一本叫《電工原理》,後天是《卓別林——不朽的流浪漢》,完全沒有關係。那時候渴望知識嘛,而且那個時候書很少,所以我印象就是一本書,翻到最後的時候都得小心翼翼,再翻那本書就翻爛了。而且這本書到你手裏以後,你必須一夜把它看完,因爲第二個人,早上就在你那裏盯着呢。所以你儘管幹了一天的.勞動,那簡直疲乏得要命,晚上熬着夜也得把它看完。

夜裏怎麼看書呢?就是拖拉機上有那個煤油,把那個煤油拿來,弄一個棉花的小燈捻,然後就在那個豆大的燈捻下,看一夜書。第二天早上你看吧,兩個鼻孔都是黑黑的,所以可見就是說,我們那個年代真的是對知識非常渴求。誰要是能回一趟北京,頭一件事就是把書帶回來。有一次,我碰到作家樑曉聲,他好像跟我經歷差不多。他說當年回北京頭一件事,就是找書,把書帶回來。他說他有一次好容易帶了一提包書回來,結果沒想到,剛進村,你想大家都渴望書啊,結果書就被別人搶走了。有一本書,不知道被誰搶掉了,後來始終沒還他。他跟我說的時候還耿耿於懷。所以我感到,我那個年代上大學,享受在知識的海洋裏,真的是享受,真的覺得太好了。這樣一個時代,終於可以有一個文明的,有系統的梳理了。我們讀過無數的書,但那個書雜亂無章,你沒有被真的高手梳理過,這個知識的體系和知識的進程,這個事我覺得是挺重要的。

但是圖書館的書顯然不夠,因爲剛剛覆校嘛,書不夠,於是就去北大圖書館去找,因爲都是鄰居。最後終於找到一個地方,發現書最多了,叫作北京圖書館,這個地方現在已經更名,叫作國家圖書館了。每次真的我自行車後面,高高的一摞書啊。我都不知道有多少次,我騎着自行車,也可能是颳風下雨的時候,騎着這個車就往返於人大和北圖。所以可見我們那個時候,真的跟大家今天不一樣了。今天我估計不是沒有書的問題,是浩如煙海的書,到底怎麼來看的問題。而且我覺得今天可能大家,對紙質書都沒有太深的感情了。因爲天天大家拿一手機,天天掃那個微信,好像紙質書不是那麼重要了。但是我上大學的時候,我覺得那個書對我們來說,還是非常神聖的一件事情。

大家如果讀過作家高爾基的“三部曲”,他曾經寫《大學》。高爾基沒上過大學,但高爾基的大學是什麼呢?其實就是他的社會生活和社會經歷。所以我認爲我有兩個大學,你想我是1968年下鄉,1977年回來。我今天思考起來的話,如果我後來學的不是社會學,假設我學的是物理學,是化學,是數學,是其它學科,那九年頂多也就是一個生活閱歷,也就是一種品格,意志的培養等等,它跟學問沒有什麼關係。但是後來我做的這門學科恰恰叫社會學,所以想起來的話,跟我關係還真是深刻。因爲我們社會學有一個看家本事,就是說像一個研究生,你想寫一篇社會學的碩士論文,頭一件事你先去“田野工作”,你在一個村莊你都沒待過一年,你在一個地方都沒做過深入研究調查,你怎麼敢寫文章?這個東西有個英文詞叫,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叫參與式觀察。實際上後來我仔細想想我那九年幾乎是做了九年的參與式觀察。

實際上我上人大的時候,還沒有社會學,我最初學國際政治。大家說那你學國際政治轉社會學,這挺大的轉變。一個是研究國外,一個是研究國內,這不一樣啊。畢業的時候,我就仔細在思考這個問題,就是說我的優勢在哪裏?那麼我仔細一想呢,其實我在國際上沒有什麼優勢,我連美國都沒去過,我還研究美國,歐洲也沒有去過。所以我很質疑,我對於所謂國際問題的研究。而我仔細想我可能最瞭解的還是中國吧,所以這也是促使我很大程度上,後來做社會學研究的。我怎麼知道社會學的呢?其實是上大學的時候,1979年,當時有一個國際圖書展。那個時候改革開放了,大量的圖書開始被引進到國內了。那麼我去外文圖書展,我發現有一面架子都是這個社會學,Sociology。覺得這很有意思,一看艾瑞克森的,“人格發展八階段”,那一想我是哪階段啊。因爲那之前沒有這種學問啊,所以我逐漸意識到了,還有這樣一門學科,它告訴你怎樣認識你自己,怎樣認識社會,我覺得很精彩。

所以我後來很自然地就覺得,人大正好有社會學,我就在社會學系當老師。社會學讓一個人認識自己,這挺重要的,就你先想好了,我究竟是什麼樣的,這個判斷很重要,自己爲什麼要學。

我自己從1999年到清華,後來我做社會科學學院的院長,每年就要給學生講話,所以今天我也給大家分享一個清華故事。

這故事發生在1937年,大家知道1937年,“七七事變”以後,日軍就攻進宛平城,清華校園被佔了。這時候清華的一個教授,叫趙忠堯,物理系教授。他突然意識到有一個東西落在實驗室裏面了。什麼東西呢?就是放射性的鐳,這是他當年在劍橋大學的時候,他的導師是出於對中國人民很友好,把大概五十毫克的放射性鐳放在一個鉛管裏,在那個實驗室裏面。

七月中旬的一天晚上,趙忠堯教授就匆匆忙忙來到樑思成家。因爲樑思成條件比較好,他有輛小汽車,因爲大家知道城裏離清華也很遠。趙忠堯說,恐怕咱們必須得把這個取出來,兩人商量好了,夜闖清華園。然後就把一個小鉛筒取出來,他就拿一個鹹菜罐子,把這個藏在那個鹹菜罐子裏。後來一路其它東西都丟掉了,終於跑到長沙,找到清華的梅貽琦校長,講他一路的艱辛。趙教授熱淚盈眶而出,然後梅校長也熱淚盈眶而出。所以我們能理解,清華是一個有理念的學校。那麼我們作爲老師,總是給學生提出一些希望,學生其實無論能力大小,知道自己的奮鬥目標,就是一個有理念的孩子。

今天的演講是從我們高考開始的,所以我們再回到高考上來。我當年高考的時候,1978年,我查了一下數據,我們叫高校毛入學率,它的概念就是說同齡人口中,究竟有多少人在大學裏上學。我查了一下1978年,高校毛入學率只有1%,我們國家發展非常快,10%,20%,30%,高校擴招,那麼大家知道本來我們國家原來預定20xx年才能達到高校毛入學率40%,結果我們提前達到了,20xx年我們高校毛入學率40%。所以我覺得在座的同學們是很幸運的一代,也就是說想上大學的,差不多都可以實現自己的願望。你們有了更多的機會,但是社會對你們提出的挑戰其實也是更多了。比如說知識結構加快了,大家意識到了嗎?越是專一的技術,被淘汰的速度越快。

今天結尾我也講兩句,爲學和爲人,爲學要嚴,嚴謹求實,嚴肅認真,嚴師出高徒。爲人要正,正大光明,清政廉明,正人先正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