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關於文明禮貌演講稿彙編五篇

關於文明禮貌演講稿彙編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8W 次

演講稿的內容要根據具體情境、具體場合來確定,要求情感真實,尊重觀衆。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能夠利用到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你寫演講稿時總是沒有新意?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文明禮貌演講稿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文明禮貌演講稿彙編五篇

文明禮貌演講稿 篇1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爲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爲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爲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一是維護公衆利益、公共秩序。 說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着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着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麼? 這裏我不想過多地舉偉人的例子,因爲這很容易令大家產生一種錯覺:認爲文明禮儀只是偉人、名人才具備,那麼我們將無需爲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認爲即使踐行了文明的要求,也並不因之成爲偉人、名人。我們不但要有講道德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一羣有道德的民衆。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

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要完善個人修養,首先要致力於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準,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明的基礎。 而一個社會的文明氛圍對他的民衆亦有莫大的影響。爲什麼這麼講呢?相信有的同學去過歐洲或日本,就很有親身體會。大的不說,只看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外國人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爲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文明。試問,在如此的氛圍中,有誰會肆無忌憚的闖紅燈呢?這就是社會氛圍的力量所在。

文明禮貌演講稿 篇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社會正在進步,時代正在變化,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正在提高。作爲一個現代社會的公民,我們就必須講禮儀,有着高素質才能跨進新世紀的門檻,成爲一個合格的新時代公民。

古人云:“自修齊,至治平”。不錯,要幹大事,就必須先學好禮儀。羅曼 羅蘭也說過“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而我們,作爲新時代的中學生,正在接受着知識教育,更應該知書達理、舉止文明、談吐得體,提高道德素質、振興民族精神,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這樣才能學好知識,成爲一個有道德修養和綜合素質的合格中學生,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就像普列漢若夫所說的“道德的基礎並不是對個人的幸福的追求,煞是整體的幸福,即對部落、民族、階級、人類的幸福的追求。”

一個有高素質、有道德,懂禮儀的人,必定會引來旁人的讚許和祝福。即使你再怎麼不出衆,但是你那處處爲人民着想,毫無怨恨、純真的神情,足以讓人記住你的名字、記住你這個人。在一個窮困潦倒的乞丐面前,你只要伸進口袋,拿出十分之一或者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錢給他,就會在他心中默默的爲你祝福。在一個已經失去勇氣活下去的人面前,你或許只要給他一個對生活充滿快樂的微笑,說一句激勵他的話,那麼就會令他充滿對生的`希望。在這一瞬間,你的面容也將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中。在生活中,很多不經意間發生的事,足以反映一個人的道德品質,禮儀文化,哪怕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一個很小很小的動作。

“孔融讓梨”—— 一個大家再也熟悉不過的故事。四歲的孔融之所以使大家敬佩,正是因爲他懂得謙讓,懂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懂得使別人快樂,懂得別人的快樂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他雖然還是一個四歲的孩子,但是他的那種精神足以讓人敬佩一生。比那些滿腹經-文,卻只懂得說,不會做的大人要強上百倍。這件小事之所以會被後人所傳頌讚揚,就是因爲四歲的孔融做到了道德禮儀。如果一個文化程度很高,但不懂得禮儀的人,那他也是一個對社會毫無用處的人。因爲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也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一個有修養的人,不會自誇自大,相反一個無修養、無道德的人,將會到處炫耀自己的功勳。就像宣永光所說的那樣“無道德,是狗材。無知識無道德,是棄材。既無知識又無道德反自以爲有知識有道德,是殺材。”

文明禮儀,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事情。身爲一名中學生,我們已經不在是一個孩子了,懂得的事情、道理也不斷多了,甚至已超過了一些大人。當然,我們就更應該懂法律、愛祖國、尊師長、禮待人。所以,生活處處有禮儀。我們不僅要在一方面做到文明禮儀,更要在多方面做到文明禮儀。在校園,在家中,在各種公共場所,都不要忘記禮儀。文明禮儀不是靠一個人遵守的,它靠的是我們大家,一個集體,只要人人都遵守禮儀,講道德,那麼世界纔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而一個不講文明禮儀的人,也將跟不上潮流,被社會所淘汰。在學校,我們應該做到尊敬師長,認真聽講,和同學之間和睦相處。回到家應該孝敬父母,要懂得感恩。在一些公共場所應該講秩序、舉止文明、輕聲細語。我們還要愛護花草樹木,熱愛大自然,熱愛一切生命。能以“謙”、“儉”、“勞”三字爲立身之本,而補餘之不足。

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將它流傳到遙遠的後世。

讓我們行動起來吧!把文明禮儀深深地刻在心中,爭做一個合格的中學生,成爲一個新世紀的公民。利用自己短暫的生命,創建一個美好的社會。我們國家是禮儀之邦,當然,我們也要傳承這種文化,讓這種文化持久不斷的傳下去,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義務。

但是,這個社會上也有一些不懂得文明,禮貌的人。據都市報道上報道,有兩個人在公交車上坐,在裏面的那位女士說:“你擠到我了,請你往外挪一挪。”而那個男士卻說:“擠你了又沒擠我,關我屁事。”他這麼一說周圍的人都看不起他。可是他卻說:“看什麼看,怎麼了 不服氣 ”周圍的人非常氣憤: 這人真是太沒有素質了,但是他們都不願和他計較。

這樣的人我們就不能去學,雖然社會上有一些像他這樣不講道理的人,但是也有一些人,是非常的懂文明,講禮貌的。

那是我媽媽懷我弟弟的時候,每次坐公交車,媽媽一上車就有人給媽媽讓座,無論是叔叔,阿姨還是哥哥,姐姐。看着媽媽臉上洋溢着的幸福的笑,我也覺得這個社會充滿了溫暖。

我們就處在這個文明的社會,如果每個人都懂文明,講禮貌,那麼,我們都會感到無比的幸福。

文明禮貌演講稿 篇3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非常高興我們又相聚在這美好的早晨!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讓文明成爲一種習慣。本學期,我們學校開展了道德講堂活動,怎樣才能做個有道德的人呢?還記得開學第一次校會上餘校長講話嗎?一個有道德的人,首先應該是一個講禮儀、懂禮貌的人。出門回家,和家長打個呼呼,問聲安好,是禮儀;見着老師敬個隊禮,喊聲“老師好”,是禮儀;不小心碰着同桌的胳膊,使他寫錯了字,給一個歉意的微笑,是禮儀。公交車上,主動讓座,不大聲喧譁,是禮儀。

怎樣才能養成講文明禮貌的'習慣呢?首先,要重視自身的修養,讓我們要認清該做與不該做的事情,以此來規範我們的行爲。其次,我們要遵守紀律,文明有禮。有句名言是這樣說的:“播下行爲,收穫習慣;播下習慣,收穫性格;播下性格,收穫命運。”

做一個文明的小學生,我們應該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讓文明成爲一種習慣。在家裏向辛苦工作一天的父母長輩問好,主動給他們倒上一杯熱茶,添上一碗飯,這是孝敬長輩的表現;每天進校門,對過往的老師和同學點頭致意,,這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在公共汽車上舉止文明,不爭不搶,見到老弱病殘,見到懷抱嬰兒的母親主動讓位,這是對他人的尊重和關愛;誠實守信,助人爲樂,主動幫助小同學解決困難,這是文明的體現,下課後的作息時間,不追逐打鬧,上下樓梯一律向右走,保持校園活動井然有序,這是文明的體現。我們還應該愛護學校裏的花草樹木和一切設施。不惡意損害,而是時時刻刻注意愛護它們,這是文明的體現。

同學們,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可以影響你的學習,你的生活,甚至將來的一生我們都將受用不盡,讓文明成爲一種習慣。就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做一個傳播溫暖的可愛使者。

我的國旗下完畢,謝謝大家!

文明禮貌演講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我是初一三班的王振宇。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讓文明禮貌之風永駐校園》。

給大家講這樣的一則報道,說得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數是用英語書寫的。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禮貌用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菸!”“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你說這是爲什麼呢?人家回答:“因爲有這些不文明行爲的大多數是中國大陸來的遊客。”同學們,你們看:不文明行爲真是國恥啊?

講文明、懂禮貌是我們從幼兒園開始就常常聽到的話,它從我們上學的第一天起就一直陪伴着我們走到現在,然而這簡簡單單的六個字又有幾個同學能真正做到呢?你是否在接受了老師的幫助後,客氣地說一聲“謝謝您”,你是否在和老師碰面時,微笑的說一聲“老師好”,你是否在放學的路上見到老師時禮貌地說一聲“老師再見”,你是否在違反了學校紀律時,抱歉的向老師說一聲“老師對不起”。一聲“謝謝”表達了對對方的無限感激,一聲“老師好”傳遞了對老師由衷的欽敬;這些最樸實的話語,流露出的是我們發自內心的真摯情感,他們感受到的是我們100度的熱情!

也許我們很多同學不善言表,也許我們很多同學不好意思正視老師的面龐,只願在心裏爲老師默默祝願……孰不知,當我們把自己的感激和祝福用言行表達出來時,不僅讓爲我們辛勤耕耘的園丁們感到由衷的欣慰,更重要的是它展現出了我們的人格品質,折射出了我們的素質涵養!

新的`學期,新的開始。我代表初一、三班的全體同學向全校的同學們發出倡議: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讓文明禮儀不再是純粹的理念,而是每個學子的自覺言行!讓文明禮儀不再是外在強加的約束,而是自我內化的一種快樂!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創建和美的文明校園,人人爭做“文明少年”當我們得到別人幫助時,客氣地說一聲“謝謝你”,當遇到老師時,微笑地說聲“老師好”,當給別人添了麻煩時說一聲“對不起”……讓我們共同努力,爲構建和諧美麗的校園做出我們每個人的貢獻,讓萬第中學成爲我們共同的美好家園。

謝謝大家!

文明禮貌演講稿 篇5

同學們,老師們,早上好:

開始今天的講話之前,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真實的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

有一位女士,她在一家肉類加工廠工作。

一天,當她完成所有工作安排,走進冷庫例行檢查,突然,冷庫的門意外關上了,她被鎖在裏面卻沒人注意到……她竭盡全力地尖叫着,敲打着,但厚厚的冷庫門阻隔了她的哭聲,沒有人能夠聽到。

漸漸地工人們都陸續下班了,沒有人知道里面發生的事。

五個小時後,當她瀕臨死亡的邊緣,工廠保安最終打開了冷庫的門,奇蹟般地救了她。

後來她問保安,他怎麼會去開那門,這不是他的日常工作。

保安解釋說:我在這家工廠工作了35年,每天都有幾百名工人進進出出,但你是唯一一位每天早晨上班向我問好,晚上下班跟我道別的人。許多人視我爲透明看不見的。今天,你像往常一樣來上班,簡單地跟我問聲“你好”。但下班後,我卻沒聽到你跟我說“再見,明天見”。於是,我決定去工廠裏面看看。我期待你的“嗨”和“再見”,因爲這話提醒我,我是某人。沒聽到你的告別,我知道可能發生了一些事。這就是爲什麼我在每個角落尋找你。

故事講完了,大家可能會說,這個女工真幸運。但我要說,這不是幸運,這是她的善良和對他人的尊重救了自己。

這也是我今天所要講的主題:文明禮貌,從會打招呼開始。我們學校《修爲十條》第二條的內容是:尊敬老師、客人,會招呼“老師好”;孝敬父母,會問候“爸媽我回來了”。

我總是很驚奇於我們學校的門衛怎麼會記住那麼多學生的臉孔,並和他們開着親切的玩笑。後來經過我的仔細觀察,發現原來那些和他開着親切玩笑的同學,都是會主動和他打招呼的同學。

我值班的時候,站在學校門口,經常會聽到很多同學的招呼聲,認識的,自然多會打招呼,不認識的,也有很多同學會跑到跟前說聲老師好。每當這個時候,心裏總是感到暖暖的,也總是會對同學的招呼給予及時的迴應。

在我們學校,同學們走在路上,經常會碰到臉熟的、臉生的老師,這時候你的一聲“老師好”,會讓聽到的老師心裏倍感溫暖,覺得對面的你真是一個有禮貌的孩子,一天上課的心情也會輕鬆愉快許多;有時候,我們學校也會來很多客人,有來訪的老師和領導,也有同學們的爸爸媽媽。這時候,你的.招呼展現的就不光光是你一個人的素質了,而是體現着我們整個西店中學的形象。你的一個親切的招呼,會給我們學校在外人面前加很多分。做過的事情,會忘記,說過的話,會不記得,但是給人的感覺,卻永遠難以忘懷。所以,可能這些客人在離開很久的時候,還時不時會想起曾經在我們學校待着時,我們同學給他們的溫暖的感覺。

在學校裏,同學們不可避免的還有一件經常要做的事,就是去老師辦公室。說實話,我覺得有些同學的行爲是挺難看的。同學們,你們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有些同學進老師辦公室從來不喊“報告”,到老師座位上,也從來不需要老師同意,就開始隨便翻動老師的東西。這些行爲看起來是同學們和老師親密無間、關係融洽,但實則是缺乏對他人的尊重。長此以往,這些同學到社會上也會養成這樣的不良習慣,到時候,就要吃大虧了。

回到家,或許你經過一天的學習,已經感到些許疲勞。你的父母或許正在忙着手頭的活,你像往常一樣,走進家門,徑直去了自己的房間,直到可以吃飯,你才真正出現在他們面前。今天,回家後試試改變,走進家門,不是先回自己房間,而是過去和爸媽打個招呼,說聲“我回來了”,然後問問他們今天過得怎麼樣。相信我,他們肯定會拿驚詫的眼光看你,然後你仔細觀察,肯定會發現他們驚訝表情下面的喜悅。相信我,你每天回家這樣打招呼,你的青春期,肯定過得比別的同學少了很多煩惱,因爲,在你的經營下,你的父母和你的關係肯定非常融洽,你會少碰到很多的煩惱,而這變化,只是因爲你的一句“我回來了”。

同學們,請相信:謙虛,愛和尊重你周圍的人。每天去影響你周圍的人,因爲你永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你的禮貌與平和會爲你帶來好運,你對他人的尊重終有一天會回報於你!

謝謝大家,我的講話到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