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徵文 > 愛國主義讀書教育徵文

愛國主義讀書教育徵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9W 次

愛國主義教育是我國重要的國民教育,也是每個國人應具備的愛國素質,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愛國主義讀書教育徵文,供大家學習和參閱。

愛國主義讀書教育徵文

  愛國主義讀書教育徵文1

一陣清風吹開了放在桌上的那本《奮發向上,崇德向上》的教育讀本。我端坐桌前,認真閱讀起來。書中一個一個尊敬師長,幫助同學,爲名爲權和保護環境的優秀感人故事讀來讓我精神振奮,受益匪淺。它讓我明白了——積跬步致千里,積小善成大德。我們青少年趕快行動起來吧。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努力將偉大的祖國

建設成爲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用愛撐起一片天”讓我讀後,頗受感動,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書中高淑珍阿姨在14年間,任勞任怨,用自己粗糙的雙手和人間最偉大的母愛爲百名患病殘疾兒童的孩子們撐起一片知識的天空,讓他們在愛的陽光下茁壯成長,同正常孩子一樣享受讀書的快樂。

是的,我們敬重的老師,他們不也是默默耕耘,不求回報嗎?他們不分白天黑夜,嚴寒酷署地備課,批改作業。冬去春來,寒來暑往,他們周而復始地迎來送往一批批新生和畢業生,不斷地爲祖國的建設輸送合格的人才。對老師們,我們有訴不盡的感激之情和深深祝福。

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我們都因有愛而生存。因爲有愛,苦難的跋涉者揚起了生活的風帆;因爲有愛,黑暗的沮喪者露出了堅強的笑容;因爲有愛,人的生命軌跡纔會如此的亮麗。讓我們每一個人都來播種生命的種子,在親人間,在朋友間,在陌生人間······讓愛串起我們每一個人,有你,有我,有他······

  愛國主義讀書教育徵文2

華夏五千年悠悠歷史,積澱了多少禮貌與滄桑;川流不息的黃河之水,傳承了多少信念與期望。中華名族應對挫折而不倒,歷經劫難而不衰,原因正是凝聚在人們的心中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

愛國是猶如屈原般,長嘆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終生爲了國家,正直而行,竭忠盡智,將個人的命運融入國家的命運。應對着大勢已去的楚國,不願與國家分開的詩人,將自己的身體與靈魂一併投入汨羅江中化爲永恆。愛國是猶如杜甫用七寸之筆,寫盡人間疾苦;用一腔熱情,寫盡滿腹感慨。在安史之亂後國勢衰微的大唐帝國前,見之而泣,聞之而悲,目睹長安城的荒涼,竟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愛國是《木蘭詩》中: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的英雄氣概,愛國是陸游筆下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臨終囑託,愛國是岳飛精忠報國,直搗黃龍,還我河山的錚錚誓言,愛國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雄心壯志。愛國是林則徐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是譚嗣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但愛國並非必須要作出轟轟烈烈的事蹟名垂青史,平凡的生活,亦能體現愛國的真諦。

愛國是猶如賽場上奮勇拼搏的運動員,強忍着身上的多處傷痛,爲了那小小的一分拼盡全力。愛國是猶如實驗室裏忙碌工作的科學家,爲了得到一個精確地結論,一遍又一遍的重複着繁瑣的論證過程。愛國是猶如三尺講臺無私奉獻的老師,爲了使自己的每一位學生都能聽明白,不厭其煩的解釋一個簡單的問題。愛國是猶如病牀邊救死扶傷的醫生,爲了使每一位患者儘快康復守護在崗位上不分白天黑夜。愛國亦猶如大公無私的公安幹警,爲了人民的生活安定,常常使自己置身危險當中,而渾然不知。

愛國是每一個學生都認真的學習,是每一個農民都勤勞的耕作,是每一個職員都努力工作,是每一個軍人都無私奉獻。

愛國無論是在紛繁的亂世還是在祥和的盛世,無論是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還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實愛國的真諦只有一個:每一個人都將自己就應做的事做好!

在昏暗的封建王朝,有多少仁人志士爲了祖國的統一、國家的興旺、民族的富強而拋頭顱、灑熱血,不向殘暴低頭,不向惡魔彎腰。

愛國詩人屈原東聯齊國,西抗強秦。但是由於小人的離間,光明正大、正直無私的屈原誠信而被懷疑,忠心而被詆譭,懷着滿腔義憤,寫出了《離騷》這部偉大的著作。屈原幾經挫折,被長期流放到境外。他雖被放逐,但一顆心仍眷戀故國。他經常在江邊徘徊,披散着頭髮,“顏色憔悴,形容枯槁”。一天,他向老漁夫表示了自己不肯同流合污的志向,他說:“高尚的人誰又能讓自己高潔的性格蒙受世俗的污辱呢?我寧願投入長流的江水,把自己埋葬在魚肚裏好了,怎能讓清白的顏色,受到世間的污穢的沾染呢?”最後,屈原懷中抱着石頭,投泊自殺了。屈原的自殺,表現了他熱愛楚國的精神,表現了他潔身自好的志趣,歌頌了屈原熱愛祖國,不願同流合污、至死不屈的高尚品質。

熱愛祖國、堅貞不屈的使者蘇軾,寧可在境外牧羊,天天挖掘野鼠穴內的野草和乾果充飢,也不投降於單于。降將李陵厚顏無恥地勸說蘇軾投降,而蘇軾卻堅定地說:“我平時就希望爲朝廷拋頭顱、灑熱血,如今有了捨身報效的機會,就是挨刀斧、下湯鍋,我也是甘心樂意的。蘇軾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愛國者,他出使匈奴,被扣押十九年,含辛茹苦、歷盡折磨,卻寧死不屈,始終終於祖國,特別是當那些叛徒、敗類誘降他時,更表現出他那大義凜然的堂堂正氣。

有黑暗就會有光明,這些愛國志士爲了祖國寧死不屈,留下了慷慨的誓言。

  愛國主義讀書教育徵文3

“愛國主義”就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千百年來形成的對故土、對祖國和人民的深厚的感情,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永恆無價的精神財富”。熟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人都知道,“愛國”是一個公民所必備的精神素養。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在物慾橫流的當今社會,學校開展以愛國主義教育爲主旋律的讀書活動,其首要任務就是要“以人爲本”,不斷拓深德育內涵。學校是青少年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磁場,精神文明的輻射源,理應更好的把愛國主義教育內容落到實處。如何落到實處呢?但從學校能做的,老師能做的,我認爲有以下幾點:

  一、讀

翻開每屆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讀本,都會感到編寫人員的精心安排。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故事,有有益於學生身心健康的實踐活動的開展建議。就那本屆《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讀本來說吧,讀本(小學)分六個篇章,每個篇章分爲“中華好詩文”、“中華好故事”、“實踐小活動”、“中華好榜樣”等欄目一次鋪陳。如果老師能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資源,將讀本的故事性、人文性、實踐性有機結合,有效開展讀書活動,讓學生在讀書中感悟,讀書中成長。

  二、做

“親身下河知深淺,親口嘗梨知酸甜”,讀書本上的知識,讀別人的故事,是理性的感悟,是精神的內化領悟。那麼,開展相應的實踐活動,則是感性的認知,是精神的外化表現。如,感知了《黃香溫席》的孝悌,在回家爲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每天做一件體貼父母的事等,再在日記、週記中寫一寫自己的所作所爲所感,老師在給學生一定的評價與展示的機會,孩子的內心是充盈的,心路歷程的成長也將會是至深志遠的。

  三、寫

多讀書,勤練筆,是現代語文教育觀。語文老師經常頭疼於學生的作文空洞無物,學生也經常爲週記不知寫什麼而苦惱。如果老師有計劃地安排讀書實踐活動,先將一個個小主題分解到每個周的讀書活動中,做到“一週一主題,一週一筆記”,學生們的閱讀理解能力會有所提高,寫讀書筆記的能力也會得到鍛鍊;然後,組織學生開展相應的實踐活動,有活動,必然有感受。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寫一寫自己的實踐體會。從寫讀書筆記到寫生活體驗,長此以往,孩子們的學習生活豐富了,讀寫能力也會自然見長。

  四、恆

作爲學校德育的主陣地少先大隊來說,工作的重心應該抓活動的落實。要有一個長效的機制。活動年年有,活動時時新。但每年的活動時間大體一致,活動形式大體相似。所以,少先大隊要根據讀本所設的小主題,融合學校本學期工作重點,有目的、有計劃、有主題地組織活動。讓讀書、寫筆記、開展實踐活動等常態化、常規化,恆而久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愛國主義讀書教育徵文4

縱觀近幾年來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內心總有五味雜陳之感。

曾經的“甜味”不見了。曾幾何時,擔任少先大隊輔導員的我,積極組織學生開展讀書教育活動,徵集學生徵文七八十篇,逐一閱讀、提煉,進行稿件重組,指導學生撰寫故事稿,又在班級、校級講故事比賽中進行遴選,在集中時間個別指導、培訓。從素材的選定到文稿的修飾,從發音準確到語調恰當,從感情流露到體態語的配合,甚至服裝的準備、颱風的指導。當自己學校的學生一個個在縣、市、省級比賽中拿回較好的獎項或名詞時,我雖辛苦着,卻也嚐到了果實的甘甜。孩子們甜蜜蜜地抱回一摞書籍或《漢語詞典》、《辭海》等工具書,可愛的笑靨中藏着的不只是收穫的甜蜜,還有再讀書進取的願望。

曾經的“辣味”不見了。曾幾何時,生與生之間的激烈角逐活躍着課堂內外,班與班之間的較量熱鬧着校園。放學了,教師辦公室裏還有老師在手把手地指導學生講故事……如今,曾經的麻辣火熱不見了,聽見的是“網上下載”,看到的是“高、大、空”,還不時有“撞車”現象。

雷人的統銅臭味來了。以往的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爲激勵孩子們再接再厲,上級部門發給孩子們的獎品是書籍、是字詞典,書購書券,現在,不知怎麼也與時俱進——發紅包了。說實話,當我把人民幣現金連同榮譽證書發到學生手中時,總有一種難言的羞愧。難道這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引領的價值方向?不敢苟同!我認爲,澆灌幼小心靈的該是那清凌凌的、淳樸潔淨的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