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徵文 > 春節的徵文

春節的徵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1W 次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徵文吧,徵文一般都具有精彩的開頭,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你知道徵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節的徵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春節的徵文

春節的徵文1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這句詩出自王安石作品《元日》,生動地表現了春節的歡快景象。今年的春節比往年也似乎更加熱鬧。

春節前後,我老家的人們也在一刻不停的準備。買年貨的、殺年豬的、趕回家過年的。當然,最快樂的非我們這些大孩子莫屬了。我們在過年時最快樂也最忙的事情,莫過於準備年夜飯了。

大年三十當天,貼對聯,是必不可少的事。大人們拿出紅色對聯,還搬來梯子。大夥兒有的把去年的對聯撕下;而則在新的對聯上糊上膠水;還有的則爬上梯子,再把對聯貼上。對聯上不僅有許多祝福的話語,而且對聯是紅色的,寓意着日子紅紅火火。

此時,小一點兒的孩子在村裏到處跑,一個接一個的,個個臉上都露出快樂笑容,這跑那跑,對一切充滿了好奇心。而大人和稍微大一點的孩子們都在廚房裏待着,急急忙忙的準備着年夜飯。當然,我也不例外,洗菜,遞調料,以及包餃子任務都由我負責。我負責準備餃子餡,把切好的香菇、大白菜,和絞好的豬肉一起放在盆子裏攪拌,攪拌時加入幾個打好的雞蛋,使餡料更加美味。然後在餃子皮中加入餡料,再用手指沾一點水,最後把餃子包起來,還時時不忘在餃子上捏出花邊是整個餃子更加的美觀。最後準備一個洗乾淨的硬幣,包在其中一個餃子中。這個餃子,象徵着幸福、財源滾滾、以及甜蜜。而且據說誰吃到這個餃子,在新的一年中能夠發財。

終於,到了晚上,該吃年夜飯了。一樣菜陸續端上來,鮮味十足的魚、肥而不膩的紅燒肉、美味健康的蔬菜等,是熱氣騰騰的餃子。我的肚子早已唱起空城計,終於等到吃年夜飯了。我早就等不及了,但依然細嚼慢嚥,細細的品味着。發現無論是什麼菜吃起來都有各的各的特點。但讓我最關注的還是那一盆餃子,我仔細的尋找着那一個有硬幣的餃子。可是,每一個餃子看起來都一模一樣。我只能把那一盤餃子拽到自己面前來一個一個的品嚐着。我的肚子已經撐不下去時,卻依然沒有找到。只能把那一盤餃子又推了回去。突然,我的妹妹叫了起來:“錢,是錢,我吃到有錢的餃子了。”家人們十分高興,我也對妹妹說:“看來你令年要好運連連了。”

到了送壓歲錢的環節,這是讓我最快樂的一個環節。幾乎每個家人都給了我紅包。晚上睡覺時,我把所有紅包都壓在枕頭下。聽大人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隻吃小孩的怪物,叫歲。大人們必須在這天晚上一刻也不合眼的守着孩子。否則,孩子會被歲吃掉。直到一對老夫婦發現把一年剩下的零碎的錢壓在孩子的枕頭下,孩子就不會被吃掉。於是,便有了現在壓歲錢,也有了“年年有餘”這個成語。我也從以前覺得收壓歲錢數目要大,變成了現在要收更多人送的的壓歲錢,想像有更多人守在我身邊。

這就是我的春節,這個熱鬧又快樂的春節。今年的春節雖然比去年的更熱鬧,但依然有一些遺憾,不能看煙花秀了。當然貼對聯、吃年夜飯、送壓歲錢,這些習俗等,都讓我覺得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蘊含着中國悠久的歷史。也讓我覺得現在人們,對年越來越不重視,越來越過的簡單化。現在的年似乎只有大年三十,大年初一兩天,讓人不禁有了一絲傷感。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我們應該對它更加重視。讓大家過個好年。

春節的徵文2

“春節”是咱們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每到這時候,家家戶戶都要聚在一起吃團圓飯。外來打工者都急急忙忙地收拾行李,準備回家,拿着一年的工資,心中暖洋洋的;咱們小孩子,取得了好成績,心中美滋滋的,等待着家長們的誇獎……大街上、小區裏、超市中,到處都洋溢着喜氣,一派熱鬧的場面。

常州人一般在除夕過“大年夜”,是一年中最鬧忙的一天。家裏有外出者,再遠都會趕回來與家人團圓。在常州,從早晨開始主婦就忙碌開了,剁餡心、包餛飩以供中午食用;男主人一般會裝飾廳堂、懸掛中堂字畫,製造新年氣氛。午飯後,家裏所有人開始準備年夜飯菜,炒瓜子和長生果,在果盤糖缸裏擺上糕點、糖果、柿子、橘子等,以示“甜甜蜜蜜、事事如意”。

而咱們泗陽人過新年可是別出心裁啊!大年三十隨處走走到處是紅彤彤的對聯,有點文化的老人還會對各家的對聯進行評價。晚飯就很簡單了,中午的剩菜隨便吃一下。主婦們開始和麪準備包餃子的餡,一家人聚在一起邊聊天邊包餃子。有傳統的人家還會簡單的開個家庭會議,對這一年進行總結,對下一年進行打算。不時會有鄰居過來找人打牌聊天,這個時候父母不會再催孩子們早點睡覺了。通常父母會在孩子們睡着了之後放幾片糕在他們的牀頭,初一的早晨一起來就吃到,寓意“步步登高”。

常州人和泗陽人過新年可都要熬夜的,常州人和泗陽人的觀點都是一樣的——新年歡樂和平平安安!

新的一年又到了,在新的一年裏,一切都將發生變化,自己又長大了一歲,我希望這一年好運一直陪伴着我,我也會更加努力的,爭取在這一年中,能取得優異的成績,長大後,爲家鄉的建設作出巨大的貢獻。

春節的徵文3

隨着年齡的增長,過年的滋味也越來越淡了。

爆竹震耳,煙花燦爛,可看在眼裏,卻是平淡無味。心情不再如潮水一波推着一波向前,沉靜而難以泛起漣漪。循着月色踏着幽靜,避開喧囂隨意而坐。看那焰火在空中時而璀璨時而沉寂,像是在演繹一場人生大戲。常常無端地感嘆,時間過得真快,一切彷彿都在昨天,一切,彷彿又是那麼遙遠。

過年的滋味的確與物質無關。那時物質很貧乏,過年的滋味卻像含在嘴裏的糖塊,又濃又甜。

那個時候,過年就像舉辦一場盛大的書法展覽,一次精彩的民間剪紙比賽。家家戶戶的窗戶上,門框兩側,都會貼上各式各樣的窗花、春聯,既展示了中華民族悠久而古老的過年習俗,又展示了我國豐厚的傳統文化底蘊。

無論是青磚瓦舍、竹簾草屋,無論是寒門農舍、深宅大院都無一例外地妝扮得紅紅火火,洋洋喜慶。古典莊重的雕鏤窗櫺,糊上潔白素雅的紙,在大大小小的窗櫺裏貼上精巧美麗的窗花,像一幅幅精美的圖案,散發出濃濃的古典氣息;明光鋥亮的玻璃窗上,貼上紅紅的窗花,像女兒腮邊的紅暈,美豔動人。窗花的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手法細膩。人物、動物、花卉,還有特有的表達祝福、喜慶類的文字,都被心靈手巧的民間藝人以各種形式剪裁在方寸之間,貼在家家戶戶的窗戶上。貼出一年的喜慶,爲古老的民俗不斷增添新的滋味。

巧手裁得雲錦來。民間藝人們用經營生活的雙手裁剪着對美好生活的企盼和祝福。裁剪着一個個平淡的日子,裁剪着一段段美好時光。用絲絲縷縷的線條把年復一年的日子連綴,結構成一個個祥和而溫馨的節日,把這醇厚而古老的年味傳遞下去。

大年初一的早晨,總會約三兩同學,騎上自行車,穿行在大街小巷,穿行在悠悠幾千年的書法藝術中間,欣賞一場盛大的書法展覽。真的很奢侈,各家各戶的門楣兩邊,都會爲我們呈現一幅幅精美的書法作品,一眼望去,精彩紛呈,無邊無際。紅紅的春聯,濃濃的墨汁,精美的書法,飽滿的情感,悠悠幾千年的中國情。

蒼顏白髮的書法家,稚氣未脫的小學生,數以千萬計的人都在此刻拿起手中的毛筆,飽蘸濃濃的墨汁,用相同的文字爲一個節日抒情。這該是多麼美妙的時刻啊!()行楷篆隸草,各種形體、各種流派、各種風格,都在兩條寬寬窄窄,長長短短的紅紙上一一呈現。那又是一種怎樣的景象啊,那是世界上最爲盛大的節日,是世界上最爲壯觀的喜慶場面。

雕樑畫柱貼上紅紅的春聯,題以名家手筆。那古老典雅中就煥發了勃勃精神,現出幾分嫵媚,也給過往的行人增添了一臉的喜悅;土牆柴門也會貼上紅紅的精心之作,貼出無限的喜悅,讓蓬蓽生輝。

那時,覺得在這個清冷的早晨,穿行在春聯的世界欣賞這一幅幅來自民間的,最樸實、最真誠的書法藝術,是一種最快樂的享受。

可惜,現在這一切發生了改變。窗花也好,春聯也罷,那種鮮活的寄託了人們對生活的祝福和嚮往藝術形式,被機器所取代了,被千篇一律的印刷品頂替了。過年的時候,許多人不會在方寸之間爲自己過去的一年進行裝飾和歸納;爲自己未來的歲月進行展望和祝福。他們把過年的藝術漸漸淡化,純粹成了一種物質享受。這樣的變化,不知是應該慶幸,還是應該遺憾。

時光流轉,少了輕狂多了懷舊,淡了過年的滋味。但幸福、親情和祝願年年常新。

春節的徵文4

以一種獨特的視角泊在新春的肩膀上,飽蘸着陽光的波濤,在祖國的胸膛亮麗一片喜慶的情節。

這是一片熱情,意志和力量的積蓄,承載着華夏五千年文明沉澱的厚重,讓新春感受一種領悟,一種不盡的哲思和遐想。

從來就是最豐富的箴言,沿着平平仄仄的走向,把格言嵌入祝福的吉祥中,以爆竹的熱烈盛開成一朵濃濃的民族情結,讓生命和愛情一天天擴大,一天天結實,一天天豐碩。因此,中國便在歡慶的燦爛裏走進每一片雪花的明淨,每一條溪流的亮麗,每一處藍天的溫馨……

千萬年的呼喚已灌滿了神州的樸實與厚重,穿過長江黃河的浪花,讓富強頭枕青銅的音樂,在豪邁曠達的意境裏,用真誠勤奮餵養春華秋實,用浩然正氣撫育創造富有,用無私熱愛放逐華夏獨特的風韻。

於是,所有的歡笑在新春深處彈響千古神話的飄逸,所有的炊煙灼熱了陽光鍛打出的神奇,所有悄悄綻開的花朵祈望一生幸福的夙願……

春節的徵文5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每逢過年,人們都要放煙花爆竹來驅趕傳說中的年怪,讓自己長大一歲。

小年夜這天,我和小夥伴們來到了新豐鎮竹林鄉一家飯店吃飯。晚飯後,趁天色暗淡下來後,我們來到了一條小路上放煙花。我先拿出了一個名叫“仙女棒”的煙花。這種煙花是用來甩的,被點燃後,六角形的散發是垂直的,像一顆在空中閃爍的繁星向四周發散光芒,可耀眼了!我正欣賞着,突然,旁邊傳來了“嗶哩嗶哩”的聲音。我轉頭一看,發現小施正在點一個煙花。煙花被點燃後飛快地轉動,發出了絲絲的聲音。小李和小徐見了也都跑去點。我見了,手裏癢癢的也想去,卻又不敢。猶豫再三,我終於決定挑戰自己!我拿起打火機,心中忐忑不安,挪到煙花前,伸出打火機,飛快地輕輕一點,卻沒點着!我決定再來一次挑戰。這回終於把火對準了導火線,點燃了!這是我自己第一次點燃了煙花!這煙花都變得更絢爛了呢!

這時,遠處傳來了巨響聲,原來大人們點燃了一個最大的煙花,隨着一聲巨響飛向了天空,彷彿一條巨龍飛向夜空,在半空中綻放成了一朵美麗的花朵,帶着大家對新年的美好願望,消失在空中!

這次的放煙花經歷讓我久久不能忘懷,煙花雖美,卻在頃刻間就消散了,但放煙花的快樂和幸福卻一直在我心中回味無窮!

春節的徵文6

黑色的夜幕中,上演了一場五光十色的精彩大戲。煙花是主角,小星星在一旁卻當上了小配角。“嘣,嘩啦啦”大戲的序幕拉開了,這一聲劃破了黑夜的寧靜。“嘣,嘩啦啦”“嘣,嘩啦啦”一粒粒小子彈在夜空中展開了自己優美動人的身姿,如花一般動人。串串花穗齊綻,就像一場花卉展覽在天宮召開:紫的,紅的,黃的,綠的,彩色的……多得讓人應接不暇。煙花就像一位天使,嵌在黝黑的夜空中翩翩起舞;有時又像一個彩色風車,把小小的星火向旁邊散去;有時還想一粒粒快樂的種子,灑滿人間……夜空只有煙花一人唱着獨角戲,星星月亮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但場面卻不是單調乏味的,煙花把場面完美的hold住了。

“真美”我發自內心的稱讚道。我那小腦筋又開始運轉,我問一旁的姐姐:“煙花爲什麼射不到星星?”我又補充了一句“腦筋急轉彎哦。”姐姐不假思索地回答:“因爲星星會閃!哈哈,難不倒我!”我一臉沮喪,但卻不失我欣賞煙花的雅興。

那時正好是1月22日的24點鐘,全國人民都爲迎接新年的來臨,放着煙花,場面自然是美不勝收。小時候,我聽說過一個關於年獸的傳說,也知道放煙花的寓意:吉祥如意。爆竹聲中一歲除,在新年到來的時候,人們用放煙花的方式來迎接美好的未來。

我愛煙花,她美麗的身姿,絢麗繽紛的色彩深深吸引我。

那夜我很遲很遲才入睡,一直守在窗前,看着這一中國特色——煙花。

春節的徵文7

春節作爲中華民族最古老、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承載着每一個人的獨特情感。從小生長在北京的我,似乎也對春節有着難以言說的眷戀。每逢春節,全家人圍坐在一起,都會興致勃勃地述說一些過往的舊事,雖然年年如此,我卻津津有味地一遍遍聆聽,不厭其煩地沉醉在溫暖的回憶裏,任時光倒退、斗轉星移。

這年復一年的春節記憶,經過歲月的組接,構成了一幅幅生動的過年圖景,其中的一些風物也永久地定格在我的腦海,揮之不去、難以忘懷。

“送信兒的臘八粥,要了命的關東糖。”這是北京人過年的真實寫照。臘八粥像一位使者一樣,向人們報告着過年的訊息。各式各樣的豆兒、紅棗、栗子、花生、冰糖熬在一起,發生了美妙的碰撞,誕生出一鍋香噴噴的臘八粥。當然,泡臘八蒜也是這一天必不可少的工作。一顆顆大蒜跳入香醋中,經過數十天的沐浴,換上了綠外衣,等待着人們口腔的檢驗。

“立春”爲二十四節氣之首,開啓了四季更替的華美序幕。“立”表示開始,“春”表示季節,從這一天起,大地萬物復甦、生機勃勃,一切都踏着春天的節拍,走近欣欣向榮。根據歷史記載,“立春”節氣最早起源於春秋時期,到了東漢逐漸有了迎春的習俗,直至清代,皇帝都會選擇良辰吉時,率領衆臣舉行春耕儀式,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每年的2月4日,我家都保留着“咬春”和吃春餅的民俗習慣,提前備好蘿蔔和其他食材,準時了卻春困,迎接春姑娘的到來。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鍋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朗朗上口的過年民謠像清脆的鈴聲,提醒着忙碌了一年的人們趕快行動起來,爲過年做好充分的準備。琳琅滿目的糖果、巧克力穿着五彩繽紛的衣裳呈現在眼前,人們盡情地挑選着喜愛的口味,挑選着自己嚮往的甜蜜生活。高高懸掛的紅燈籠,是春節的眼睛,注視着萬家團圓的美好北京。可愛的生肖卡通圖案、代表吉慶的年畫兒,五顏六色地張貼在大街小巷,張貼出人們對新生活的完美暢想。

大年三十,除夕守歲,全家人在一起包餃子、煮餃子。餃子形狀本身很像古時的元寶,因此吃餃子有“招財進寶”之意。當熱氣騰騰的餃子從鍋裏出來時,這一年的最後晚餐正式開始,大家其樂融融地品嚐着過年的滋味。爆竹辭舊歲,一聲聲具有穿透力的鞭炮聲和絢麗的焰火,爲節日的夜空增添了燦爛的風景,同時攪動了人們歡樂的心情。春晚的播出像一道視覺盛宴,豐富着人們的娛樂生活。不管是幽默的小品相聲,還是炫目的唱歌舞蹈,每個人都通過它收穫了不同的心情,體味了不同的感受,懷揣了不同的夢想,都用自己的方式等待着新年的到來。隨着社會的發展,拜年的方式也趨向於多元化。從最早親自作揖,到後來的送賀卡,再到現在通過電話、短信、網絡進行“虛擬”祝福,傳遞友誼和表示感情的橋樑越架越高,我們依舊擁有祝福,但缺少了人與人面對面的溫暖和感動。

小時候,我總喜歡把所有的快樂像押寶似的押在除夕這一天。這一天,我可以吃到香噴噴的豬肉白菜餡餃子;這一天,我可以穿着新衣服在院子中嬉戲;更重要的是,這一天,父母可以放下繁重的工作,帶我出去逛廟會、串親戚。因此,除夕是一年中最快樂的一天。後來漸漸長大,發現除夕並不是那樣甜,似乎有些酸、有些澀。除夕中蘊藏着一個個回家的故事。每一個主人公便是遠在他鄉的遊子,他們講述着不同的遠行故事,卻有着相同的人生感悟——過年回家。那一年,姑姑插隊回家,爸爸和爺爺、奶奶的除夕夜充滿了淚水,晶瑩的淚光代替了所有的語言。那一年,我們拆遷,拆掉的是我們擁有童年、青春、回憶的“家”。除夕,我忘記了怎樣度過,只是依稀記得雪花紛飛,我們穿行在北京的各個街道,望着萬家燈火的北京城,看着別人過年。現在想想,那一年,的確很艱難。時光荏苒,爺爺、奶奶漸漸地老去。淚水的鹹味、堅忍的苦味圍繞了他們一輩子,除夕卻使他們的苦難、辛酸凝結成金黃的透明琥珀,在流光的照耀下,熠熠發光。堆成小山的禮品並不是他們最想要的,他們只求兒女平安,能夠常回家看看。他們願意在除夕那天,把自己的寶貝拿出來。一張張過期的糧票,一雙雙嶄新的鞋墊。每一樣東西都是那樣珍貴。他們願意活着,願意和兒女過除夕,願意享受愛的味道。

北京對於過年的食俗是十分講究的。年夜飯在每一個家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也許是“糕”與“高”諧音,又有喜慶和吉祥的好彩頭,因此年糕是我家必備的。蒸一屜的時間總是那樣漫長,好像過了一個世紀。在揭蓋的一瞬間,一團雪白的蒸汽撲面而來,香味也瀰漫了整個廚房。“肉皮凍兒”做法簡單,價廉物美,深受大家的愛戴。黃豆(要泡過)、胡蘿蔔、花生、肉皮,和白肉湯同煮,加上少許醬油和鹽,煮熟後盛入容器中,涼了以後自然凝結成塊。食用時,再蘸一些臘八醋,味道真是美極了。“初一的餃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轉。”每一天都有着不同的習俗,初一不必說,初二吃麪是爲了挑壽,祈願可以長命百歲,初三則因爲合子是圓形的,可以“轉”,意思是往家裏多賺錢,取財源滾滾的意思。初五俗稱“破五”,這一天,捏緊餃子就代表着捏住了小人的嘴,不讓他們撥弄是非。

廟會的熱鬧是顯而易見的'。人們帶着喜氣,各自逛的不亦樂乎,精細地挑選着適合的年貨,摩肩接踵的人流,滿載而歸的收穫,透出了過年的氣氛。此起彼伏的吆喝聲,匯聚成一首首歡快的交響曲在人們耳邊迴盪,抱着玩具、提着燈籠,大人、小孩,老人、青年,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圓之夜的意思。月圓人團圓,各家各戶圍坐在一起,吃着元宵,談論着關於歷史的傳說。正月十五鬧元宵,一個“鬧”字就把元宵節那種喜悅表現的淋漓盡致。據說,舊時北京爲了慶祝元宵節,夜晚燈市口街道的兩旁會點燃彩燈,照耀得北京城如白晝一般明亮。人們三個一羣、兩個一夥地觀賞着造型奇特的燈籠,爭相猜燈謎,那種熱鬧感覺從不亞於過除夕。

二月二,龍擡頭。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吃食,但卻與龍息息相關。所有普通的食物都加上“龍”的頭銜,水餃是“龍耳”、餛飩是“龍眼”、麪條是“龍鬚”。吃春餅即是“吃龍鱗”這樣的比喻是很形象的,手掌大的春餅就像一片圓圓的龍鱗,在上面抹些甜麪醬,夾些豆芽、黃瓜、粉絲、菠菜,輕輕一卷,鮮香爽口,美味至極。中國人之所以對龍如此敬畏,是因爲龍作爲中國的圖騰,一直庇護着整個民族、庇護着每一個龍的傳人。

隨着時間的變遷面對春節,有人會覺得年味越來越淡了,從前的那種渴望過年的感覺漸漸模糊了。其實,年並沒有變,改變的是社會。相比以前,我們現在的物質、精神生活都有了極大的提高,每天都像是在過年,豐盛的菜餚時時刻刻都停留在餐桌上,等待過年的心情也隨之消失的無影無蹤。

臘月裏,腳步變得匆匆忙忙。爲了採購年貨,要在超市一遍遍地轉,要把所有需要的東西都搬回家。臘月裏,心情變得歡欣雀躍。看着家人平安健康,看着窗明几淨的房間,才明白家永遠是我們心靈的港灣。臘月裏,電話變得忙忙碌碌。聽到遠方的囑咐,聽到親戚的問候,一種貼心的溫暖油然而生。臘月裏,思緒變得無比複雜。望着爸爸臉上增加的皺紋,望着長高的小外甥,忽然覺得自己身上要承擔起沉甸甸的責任。臘月裏,事情變得異常煩瑣。探親訪友、參加活動,時間總是很短,相聚總是很短。臘月裏,一路奔跑,一路幸福。

有時民俗固然很多、很煩瑣,但是它蘊涵的意義卻很深遠。年年歲歲,歲歲年年,聽的、看的、想的、說的、做的、吃的、喝的、玩的、樂的,無不充滿着過年的味道,有點神聖,卻充滿了喜悅和期盼。從我們睜開雙眼打量世界,就開始擁有春節。經歷悲歡離合,酸甜苦辣,才明白順境不洋洋得意,逆境不垂頭喪氣。

春節的徵文8

我趴在書桌上,想着:“春節,春節……寫些什麼好呢?”

還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我是極其盼望過春節的。那時候,家境並非十分好,所以雖然在城裏有一間小小的房子,但我的大娘、小姑還是出去打工了。或許因爲距離產生美吧!我對大娘、小姑總有一種莫名的喜歡的感覺。而記憶中,春節時總是可以見到她們。因此,春節前的那段日子,我總感覺時間的沙漏發生了堵塞,時間過得那麼慢。在漫漫等待中,我終於見到了我的大娘與小姑。見到她們後,心中比吃了蜜還甜。日子在快樂中流逝得飛快,中間夾雜着無盡的甜蜜回憶。那時,春節對我來說意味着親人的團聚與無盡的歡樂。

大一些了,大娘、小姑都回到家中,隨時可以看,沒有對她們的思念了。可在我心中,還是嚮往春節的。因爲在那時,父母在平日裏總是在爭吵,有時甚至還動手打。所以在平日裏,並不深諳人世的我心中總是充滿恐懼。可一到春節,他們總是和和氣氣的,這讓我無比輕鬆。那時,春節對我來說,意味着家庭的和睦與輕鬆的心情。

現在,一切都順利。父母不那麼頻繁爭吵了;大娘、小姑也都有各自的孩子,有了他們自己的幸福家庭了;家庭也寬裕一些了,在壽縣城裏也有了一個舒適的大房子;我也有了一個小弟,真正體驗到愛一個人的幸福了。現在,春節對我來說,意味着所有愛我的人與我愛的人安全、幸福地度過了一年,一種簡簡單單的幸福與快樂。

突然,又想起了別的人,我想,春節對於每個人,或許都有着不同的含義。對於在外謀生的人們,春節意味着親人的團聚;對於在家務農的人們,春節意味着豐收的喜慶;對於高牆之內的人們,春節意味着自由女神又向他們邁近了一步……

想到這裏,我突然覺得“春節”這兩個字包含了太多辛酸愁苦,太多的幸福歡樂,太多的美好寄託。我想,春節承載着這麼多的內容,它也一定會帶給人們更多的歡笑與幸福!

春節的徵文9

我記憶中的春節只有祖母,一聽母親說,祖母是咱家最大的官”,隊裏的婦女隊長;二祖母在咱家有絕對的權威,說話算數。那是七八歲,或者說更小的時候或者更大的時候,總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過年是我特別渴望的。這一天,祖母會早早地把我和弟喊起牀,然後義正辭嚴地警告我們,今天只能說吉利話,切記不能說“死”“寂”“灰”“過”“老”之類的,祖母的神情特別嚴肅,好像今天說別人死,那人果真會死掉的。我和弟聽得一愣一愣的,灰頭灰臉,連忙用手蓋住對方的小嘴,相互告誡,“今天一定說吉利話,千萬別漏嘴了”。祖母見狀,滿意地笑了,接着從身後拿出兩條紅圍巾戴在我和弟的脖子上,抱起我們,使勁地親一下每人,還說,如果做得漂亮的話,等下吃飯祭祖時,給你們倆人禱告平安,你們便會長得胖胖的,一年內不會生病,聽得我和弟眼睛亮晶晶的,啄米似地承諾保證說吉祥話。五點,我們開始吃年飯。面對豐盛的一桌子菜,我們早就按捺不住了,渴望祖宗們早點吃完,於是我和弟立在桌旁,搶着給祖宗們倒酒、盛飯、喊祖宗、收拾祖宗的碗筷,然後正襟危坐,等待祖母一聲令下,其實我們早就想好要吃“滑肉”(油炸酥肉)。

還是臘月二十三那天,我、弟、小姨圍着祖母轉。祖母從鍋裏撈上來一塊“滑肉”遞給小姨,她的那塊瘦肉多,裏面居然包着個蛋;同時也遞給我一塊,我這塊肥肉多、也沒有蛋。在小姨吃的時候,我私下裏仔細瞧了瞧,小姨的那塊,個頭大,可以包蛋;顏色暗,定是瘦肉。這一次面對一大盤“滑肉”,我鐵了心是要吃帶蛋的“瘦滑肉”,於是專揀又大又暗的,可是這麼多年過去了,始終沒有碰到帶蛋的“瘦滑肉”,現在祖母過世了,也無從問及當年緣由。“瘦滑肉”沒吃到,“壓歲錢”是少不了的,母親在吃飯前偷偷地把我和弟喊到一邊,“要說最甜蜜的話給祖母和祖父聽,這樣,得的壓歲錢就多”,還要吃得很慢,因爲當天要把一年的話說完,爲了壓歲錢,爲了一分錢五個的“蝴蝶轉”煙花,要我和弟弟吃多久都可以。在漫長的等待中,祖母終於代表祖父發壓歲錢了,我和弟高呼“萬歲”後,一鬨而散,隨後去了商店,買回了“蝴蝶轉”,祖母說,用繩子捆住“蝴蝶轉”,掛在桃枝或者竹枝上,等天黑了再放。絢麗的煙花雖然很短,特別像花叢中翩翩飛舞的蝴蝶,這時候我是特別高興的,遠遠地躲在旁邊看,興奮地跳着、叫着、喊着!心裏盤算:明年嘴巴再甜一些,再多買五個“蝴蝶轉”。

下午便是祖母領着我們圍坐在爐火邊,祖母可厲害了,不但是隊裏的婦女隊長,還讀過幾年的私塾,津津有味地給我們講狼外婆、小紅帽、白雪公主、桃花精,還有柳樹妖之類的故事,滿臉是得意的神情!然而我們最感興趣的是那些火鉗上的餈粑、埋在火灰裏的紅薯、芋頭,看着它們燒得哧哧響,不管熟與不熟,燙與不燙,在祖母的呵斥聲中把它們翻過來倒過去,掉了,撿起來,拍拍,吹吹,捏捏,然後放好、埋好,祖母說,“莫動!等熟了再去拿”,我們嘴裏應答着,眼睛卻在咕嚕嚕地轉,我們哪能坐得住呢?然後,祖母帶着我們去看龍燈、舞獅、三棒鼓、看木偶!

祖母可神氣了,後面跟着一溜的孫子輩,走起路來,特別威風;說起話來,音量特別大!祖母真了不得,她知道趙家有龍燈,鄭家有舞獅,羅家有三棒鼓,李家有拉木偶的,要我們遠遠地追着,遠遠地看着,既飽了眼福,省了錢,孫子輩又能稱心如意。晚上,在堂屋裏擺上兩張八仙桌,桌上放滿了花生、瓜子、糖果、雪棗、焦切還有桂花糖,擺放着八杯紅糖薑茶,家裏所有人分坐在八仙桌,吃茶點、談年,一般情況下,我是不會下桌的,只有實在撐不下的時候,在祖母的勸誡之下,才戀戀不捨地下桌,離開之前還要抓兩顆糖果放褲袋裏,明天還要吃的。

春節過去很遠了,我也再回不去,小時候的記憶卻是一輩子的記憶。

春節的徵文10

時光就像一條永不停息的小河,匆匆地、悄悄地從人們身邊流過。不知不覺中,一年恍然過去,迎來了一個新的歲月,開始了人們的又一段旅程。

春節,是我們中華的傳統節日,是我們迎接新一年到來的節日,也表示着我們的又長大了一歲。

春節前期,人們忙忙碌碌的準備着春節的用品,開始爲孩子們買新衣換舊褲,在外工作的家人也紛紛回家聚在一起。

除夕夜,人們開始穿上了新衣服,長輩們開始給孩子們發紅包,主持人再一次的主持春節節目。我枕着迎接新年的鞭炮聲睡着。“Happynewyear!”次日清晨,隨着一聲新年的問候,我睜開了向舊一年尋視的雙眼,翻開日曆,翻開新的一年,翻開了新一年的生活。告別了舊年,我們跨入了新的一年。

春節到了,大街小巷人流如潮,辛勤勞動一年的人們,紛紛走出家門,享受節日的閒暇,男女老少個個臉上春節到了,大街小巷人流如潮,辛勤勞動一年的人們,紛紛走出家門,享受節日的閒暇,男女老少個個臉上都洋溢着歡快的笑容,大街上的顏色也比平時鮮豔多了。只見彩旗飄揚,各色商家標語、條幅迎風招展。商場門口掛着一隻只大紅燈籠,看一眼就讓人心裏暖和。湛藍的天空中,一隻只彩色氣球在陽光的照耀下豔麗奪目。。微風拂過,大小氣球迎風起舞,又彷彿在向路人點頭致意。商場裏歡快嬉鬧的場面透過明亮的玻璃門窗,射入路人的眼裏,使人不由自主地隨着彩色的人流,匯入其中。春節是大人的節日,更是小朋友們的節日,兒童玩具、書籍、文具櫃檯更是異常熱鬧,孩子們來了一撥又一撥,領走心愛的玩具,留下歡聲笑語,春節的家中也不同平日,門上要貼“福”字,吃飯要放鞭炮,晚上要放焰火,還要看春節晚會。吃飯的人也比平日多了,爸爸媽媽、叔叔阿姨、爺爺奶奶都聚在一起。桌上的菜也比以前豐順多了,雞鴨魚肉、山珍海味都有。吃好了飯,大家在一起談天說地,聊聊天,喝喝茶,說說話。

春節喧譁的3天過去了,我的眼前彷彿又出現了一條新的跑道,也許我還會在這條跑道上跌倒,但我仍會頑強地站起來,頑強地向重重困難挑戰。我堅信,在暴風驟雨後,總會有一條美麗的彩虹出現。

春節的徵文11

我們的節日——春節

時光如流水,匆匆而逝。轉眼間,一年又接近了尾聲。每到這個時候,人們總會迎來一個一個無比歡樂,洋溢着快樂的節日——春節。它,讓久別重逢的親人團聚,家家戶戶洋溢着幸福的滋味。

除夕,是一個十分熱鬧的日子。清晨,我剛睜開眼,就感受到空氣中瀰漫着過年的味道。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服,匆匆忙忙地爲新年做着準備:吃的、喝的、穿的、用的……讓我應接不暇。

新年,對於我們這樣的孩子,最重要的是什麼當然少不了煙花啊!還沒到晚上呢,我就按耐不住心裏的興奮勁,拉着爺爺帶我去買菸花。除夕之夜,那“噼噼啪啪”的爆竹聲和在天幕中“綻放”的煙花,更爲春節添了一股熱鬧的氣氛!

等我回到家,爸爸已經準備貼春聯了。“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每到春節,家家戶戶都貼上大紅對聯,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家和萬事興。看!春聯貼好了! “一帆風順年年好,萬事如意步步高。橫批:吉星高照!”我相信,新的一年新的氣象,我們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好!

“哇,好香啊”一陣誘人的香味從廚房傳了出來。我跑到廚房,想看看奶奶和媽媽準備了什麼年飯。嗬,廚房裏好熱鬧!大碟小碗,擺得到處都是,一盤盤豐盛的菜擺在裏

面,真讓人饞涎欲滴!媽媽正將一個個搓好的圓子放進盤子裏。我問媽媽:“過新年爲什麼要做圓子呢”媽媽說:“做圓子是象徵着一家人團團圓圓在一起過年。”

天色漸漸黑了下來,每家每戶都是燈火通明,熱鬧非凡。大家圍坐在圓桌旁,吃着熱氣騰騰的團圓飯,聊着一年來發生的大事小事,雖然瑣碎,卻是最溫暖的時刻。我們小孩最歡喜的就是收壓歲錢啦!一個個紅包,不僅是習俗的傳遞,更是長輩們的關愛。過了年,我就是12歲的小大人了,爸爸媽媽決定:由我自己支配壓歲錢。聽到這個消息,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夜色正濃,鞭炮聲陸陸續續地響起來了,我也不甘示弱,拿着各色各樣的煙花爆竹衝出了家門。隨着“噼裏啪啦”的響聲,煙花衝上了天,一朵朵五顏六色的煙花飛昇降落,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像信號飛射,忽明忽暗,五彩繽紛。最好看的是煙花飛上天,變成一大朵牡丹花,一眨眼,這花又化作無數朵小花,四處散開,變化莫測。一會兒黃色,一會兒紅色,就像一羣變化多端的蝴蝶在高空飛舞。天空中,洋溢着七彩的顏色,誰都知道,那是煙花,可它讓每個人的笑容,都像煙花一樣綻開,可唯一不同的是,那笑容不會像煙花一樣消失。那鞭炮聲,寄託着我們對未來的美好向往。

大家都在守歲,等着新年鐘聲的的敲響。天空中,一個又一個煙花綻開,就像一朵又一朵蒲公英隨着風的舞蹈,飄散着,飄散着,將祝福與快樂,灑向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每個人都感受到春節的幸福……

啊,每年的春節都是我最快樂的時光,我希望這喜慶祥和的氣氛能伴隨我們度過一年又一年!

春節的徵文12

這一拜,拜實了中華民族亙古如斯千年的積澱;

這一拜,燦爛了龍文化鑲嵌在高天厚土中的不朽歷史。

大拜年,把新春拜得歡歡樂樂,把財氣拜的吉祥如意,把日子拜的紅紅火火,把未來拜的明亮輝煌……

所有的門楣都敞開了迎春的氣息。老人們慈祥的祝福,照耀着所有晚輩的福祉;兒孫們把一串乳名灑進清晨的陽光裏,磕下去的是全家和和美美的團圓,捧上去的是千古流傳的孝道。

一杯美酒,傾倒了一個時代承續歷史連接未來;

一聲祝福,讓每一個人心窗的那末嬌紅豐富多彩;

一個微笑,讓歲月的滄桑躺倒在自信的陽光裏,成爲抵達春天的翅膀……

春節的徵文13

紅燈籠掛上了,紅春聯貼上了,紅爆竹炸響了……在萬物靜息的寒冬,我們迎來了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春節。

春節——這是我們傳統的節日。春節起源於殷商時期,那時人們在年頭歲尾慶祝豐收,祭天祈年,它至今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春節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它蘊含着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結晶,凝聚着華夏兒女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託。時代在變化,人們的生活在變化,不變的是我們對春節的盼望,對春天的熱愛。

春節——這是我們喜慶的節日。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竈,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這期間,無論鄉村城市,無論大街小巷,滿眼都可以看到一個個紅紅的福字,一盞盞紅紅的燈籠,一串串紅紅的爆竹,一幅幅紅紅的春聯,春節使中華民族最喜愛的顏色—中國紅的運用發揮到了極致。紅紅的色彩,寓意生活的喜慶、紅火、和諧、康寧……

春節——寄託着我們美好的祝願。我們在品嚐美味可口的年夜飯的同時,企盼來年家庭甜蜜和睦,家人幸福安康;給長輩和親朋拜年,祝願他們身體健康,生活美滿;壓歲錢寄託着長輩對晚輩的殷切希望和深情關愛;春聯和福字是人們對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和對幸福的嚮往追求;在劈劈啪啪的爆竹聲中辭舊迎新寓意驅走災禍,帶來歡愉和吉利……

春節——承載着我們熱切的期盼。春節過後,我們就要翹首企盼那楊柳依依,微風習習,細雨絲絲的春天了。節後不久,麥苗返青,楊柳發芽,土地不再那般堅實,開始有小草冒尖,卻是“草色遙看近卻無”,小動物們也要活躍起來了。漸漸地,杏花開了,桃花開了,梨花開了,羣芳爭豔,處處花紅柳綠。我們告別了寒冷肅殺的冬季,迎來生機盎然的春天。春節就是春天甦醒的時節。

春天,是生命之季,是希望之季,是一切開始的時候。春天裏,我們工作、我們學習、我們耕種,將“一年之計”籌策好。正處生命之春的我們,也要像農民一樣辛勤勞動,播下幸福的種子,用汗水澆灌,等待秋天收穫金燦燦的幸福果實。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我們已經用爆竹驚醒了春天,現在,讓我們準備好迎接春天的到來……

春節的徵文14

春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一定是幸福美滿的。有多少遊人急忙回鄉,只爲與親人度過一個美好的春節。但今年似乎幸福之神沒有保護所有人,新型冠狀病毒飛速傳播,武漢封城。這事情可怕的事情,但與此同時中國各地紛紛伸出援手,願平安度過。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好啦,迴歸正題,春節的前一天稱爲除夕,除夕爲農曆最後一天。在這天,我們會在傍晚吃年夜飯。而這年夜飯,我母親從早上就開始爲它忙碌。她每次都燒一大桌子的菜,而我最愛的菜莫不過是清蒸鱖魚。每次打開蒸蓋,魚香四溢,我坐在老遠就能聞到嘞!每次嘴饞,想要去夾魚肉吃,每次都被我媽逮到。我剛伸出去筷子,她就用手擋住,表情嚴肅,且警告我:“現在不許吃,小心我不發壓歲錢給你!”我聽到這句話,整個人焉了火速離開廚房。

在這天吃年夜飯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還屬飯前拜太公。碗筷擺好,酒盅放好,點上蠟燭擺好,插上高香再點燃,接着我父親給每個酒盅倒酒,然後我們就跪地拜謝。哦,對了,在點燃高香後,我需要拿着高香去門口拜一拜,說是迎祖輩來吃年夜飯。禮成後,我們一家人就開始吃飯。每次吃團圓飯,我就開始誇我媽菜做的好吃,我媽每次都笑的合不攏嘴。飯後,我父母就會給紅包,他倆人老是比比誰給的多,誰若是給少了,必定數落對方,這場景也極是好笑的。

晚上八點我們準時看春晚,每年的春晚大都差不多,我老媽覺得無聊,沒到11點就睡覺去了。我媽睡後,我爸就偷偷溜出家門,去兄弟那裏打牌,圖個樂呵。而我,我纔不早睡呢,這麼光明正大的可以熬夜的機會,可以好好珍惜呀!我看看春晚,搶搶紅包,吃吃夜宵,哇,生活多美滿呀,好想“溺死”在這樣的生活裏。

零點到了,村中的人們不約而同地放起了煙花炮竹,這意味着開門紅。爆竹聲中一歲除,新的一年又開始了。你好呀,2020!

春節當天我們一家會去上墳,上墳和清明節掃墓相似,在墳前拜拜,保佑新的一年平平安安、順順利利。

回到家中,我們就等待親戚的到來。但是大多數時間,我們都會去小姨家拜年,在小姨家吃完晚飯後,一家人選擇步行回家,在途中父母與熟識的人聊幾句,喜慶一下。每次他們寒暄時,我總耐不住性子想先行一步。沒辦法,孩子大了管也管不住。

說到年夜飯,人們這會改了團圓;說到紅包,人們就覺得喜慶;說到春晚,人們就認爲熱鬧。春晚,村晚,我們村子每年正月初五就會舉行村晚,村晚在大禮堂內舉行,大禮堂外圍是公路,每到這一天晚上,大大小小車子就把公路圍得水泄不通,人來來往往數量極多,人們相聚在禮堂中熱熱鬧鬧地看村晚,臺上的人在演,臺下的人在叫“好!”

每個人都看得津津有味,結束時,已是九點的尾聲。人煙漸漸稀少,我們打着手電一同回家,在家中聊上幾句村晚的笑點。原本熱鬧的村子慢慢的變得寂靜,人們在這安靜的夜中沉沉的睡去,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這段期間,你們總是很容易滿足,眼睛總是彎彎的,嘴角總是上揚,連動作行爲也變得極其溫柔。

原來,小康生活就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未曾發現。

春節的徵文15

(二)年味

"快點去買餃子!""我知道了。"明天是除夕,今年,爲了逃脫包餃子的命運,我只好去買速食水餃了。不過,想一想,速食水餃就是好,打開冰箱,然後把水餃放在鍋裏煮一煮就可以吃了,包餃子還要費力的擀皮,包餡,我做的又不好。兩者一比較,果然是速食水餃好。

除夕夜到了,打開電視,我們又像往年一樣坐在電視前,收看春節聯歡晚會。看着看着,我便感到無聊了,只看了一會兒,我們便都"各司其職"去了。老爸回到臥室,開始呼呼大睡。老媽又看起了她心愛的電視劇,投入的不能自拔。我則打開電腦,開始專心致志的上網了。春節呢?早就拋到九霄雲外了。

到12點了,該放鞭炮了。唉!我看今年就別放什麼鞭炮了。外面那麼冷,又得從6層走下去,多累呀!再說了,鞭炮又不安全,燃放時還會污染環境,多不好。我打開一個電子鞭炮的頁面,"噼裏啪啦"的放起了電子鞭炮。電子鞭炮就是好,不僅有真鞭炮一樣的聲響,還安全,無污染,最重要的是,只要動一動手指,就能放鞭炮,不用那麼冷、那麼累,真是不錯啊!

大年初一到了,去拜年吧。不用了,現在和過去不同了。我拿出手機,翻了翻收到的短信。噢,這條不錯!我點擊"轉發",去掉名字,再在收件人寫上所有人,輕輕一點"發送",短信就羣發了。看,多輕鬆,只要點幾個按鈕,就給所有人都拜過年了,多省事。不像過去,拜年還要去別人家,跑來跑去的,真累。高科技就是好。

咦?今天已經正月初四了?年已經基本過完了?可是我怎麼沒有感覺到過年的味道呢?想一想我的過年,吃餃子、放鞭炮、守歲、拜年……這些民俗我都做過了呀!只不過用了現代的方式而已。這……

在這個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我們擁有富裕的生活,幾乎什麼都不愁。但是,過年,這個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統,卻越來越不受人們的重視了,速食水餃讓動手的樂趣消失了,電子鞭炮讓放鞭炮的熱鬧淡化了,短信讓人與人的距離變遠了……

時代前進了,科技發展了,生活富裕了,年味卻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