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徵文 > 中華好家風徵文集錦15篇

中華好家風徵文集錦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1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徵文吧,好的徵文一般具有句段文采飛揚的特點。還是對徵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中華好家風徵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華好家風徵文集錦15篇

中華好家風徵文1

古語說得好:“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中孕育了無數的優秀傳統美德,其中很多傳統美德是以“家風”的形式代代相傳、延續至今的。如尊老愛幼、勤儉節約、謙恭孝順、善良禮讓、以和爲貴這些美德通過一代又一代的言傳身教,在現代社會積澱、傳承和弘揚,形成一個家庭的價值共識,也形成了全民共識。

父母的言傳身教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孝順的家風需要每一位父母給自己的孩子做出榜樣,良好的家風才能代代相傳。

媽媽是個大孝女,不論是爺爺、奶奶還是外公、外婆,媽媽總能照顧的面面俱到。記得那年秋天,奶奶生了一場大病情況非常糟糕。媽媽知道了這件事,帶着我急忙趕到醫院,當媽媽看到奶奶那黑白交錯的亂髮、瘦不經風的身子時,媽媽鼻子一酸,頓時,嘩嘩流水集成汪洋大海,隨後,媽媽鏗鏘有力的說:“媽,女兒不甘心您有這般享福的年齡就早早離開人世,女兒不甘心啊!”自此以後,媽媽在家與醫院之間來回奔波。一個星期天的下午,我和爸爸去醫院看奶奶,透過病房窗戶,我看到奶奶的臉稍有了一點光澤,頭髮也非常油亮,一種淡淡的薰衣草味,身子也漸漸變得健康的了,聽醫生說奶奶的病情大有好轉。爸爸的眼睛紅了—這是對媽媽孝心的感動;這是對媽媽視婆婆爲生母的感動。經過媽媽一個月的精心照料下,奶奶順利出院,難道這般尊老、敬老、孝老的心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可是,在很多的家庭中,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吃過飯後,孩子扭頭看電視或出去玩,父母卻在忙碌着收拾碗筷;家裏有好吃的,父母總是先讓孩子品嚐,孩子卻很少請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後,百般關照,而父

母身體不適,孩子卻很少問候。這種現象,使子女不自覺地養成嬌慣、任性、懶惰、自私的不良習慣。凡此種種,值得憂慮。

在這個世界上,最親近你的人,最包容你的人,最捨得花時間陪你的人,一定是父母。孝與感恩是人最基本的美德,感激父母,善事父母,體現的是人內在的品質。兒女最需做好的一件事情,就是好好報答養育自己的父母。

現在,家風是人們熱議的話題之一。其實,家風是個古老話題,對家庭成員而言,有什麼樣的家風,就會有什麼樣的處世態度。孝敬父母,關愛父母,就是一種最重要的家風。好的家風在人們的成長過程中起着別的東西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某種品德和力量的源泉。就是說,做兒女的,在好的家風薰陶下,會用好的家風內容來塑造自己的行爲,從而成就自己的一生一世。

中華好家風徵文2

人們常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那麼我家的家規又是什麼呢?

爲了弄清這個問題,我仔細詢問了爸爸,爸爸還特意給住在農村的奶奶打了電話,通過爸爸和奶奶的介紹,我不僅瞭解了我們家的家事,還從中得到了一些有益的感悟。

我的老家在山東煙臺地區。上個世紀初,老家人多地少,經常吃不飽飯,而東北地區卻地廣人稀,土地肥沃。我的祖輩們商量了一下,下定決心要闖關東。一大家人拖家帶口,一路上飽經磨難,跋山涉水,風餐露宿,討着、要着纔來到長春。祖輩們在長春安家落戶後,平時種地,閒時還做點兒小買賣,但不管做什麼都堅持“勤儉”的家風,做事勤奮,生活簡樸。平日裏,一家人起早貪黑,勤勞苦幹,節省每一分錢,節約每一粒糧食,就這樣“勤儉持家”的良好家風逐漸形成並一代代傳承下來。

爸爸小時候家境貧寒,家中兄妹六人他排行老大。爸爸從小就立志要好好學習,做一個懂知識、有本領的人,讓全家人過上好日子。每當天還矇矇亮時,爸爸就早早地起來看書,有時候即使吃不上飯,他也要翻山越嶺去上學。有一天早上,爸爸又沒吃上早飯就要去上學,奶奶煮了兩個雞蛋偷偷地遞給爸爸,對他說:“你正在長身體的時候,上學不吃飯怎麼行,快把這兩個雞蛋吃了吧!”爸爸想到一個個面黃肌瘦、體弱如柴的弟弟妹妹,哪能吃得下去,就趁奶奶出門的機會分給了他們。在弟弟妹妹的心中,爸爸就是一個重情重義、富有愛心的好大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爸爸通過堅持不懈地努力終於考上了一所好大學,畢業後找到了一份好工作。在爸爸的帶領下,他的弟弟妹妹們也都很有出息,如今都走出了黑土地來到城市裏生活,過上了幸福美滿的日子。

通過訪家風、問家事,我受益匪淺。感悟最深的有兩點:一是“成由勤儉敗由奢”,這是中華民族在千百年歷史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至理名言;二是“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全面發展,爭取做一個對國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做一箇中華民族傳美德的優秀繼承者和傳承人。

中華好家風徵文3

我的家,是千千萬萬中國家庭中的一個,不富裕,不貧困,普普通通,芸芸衆生。不過,這只是一種表象,真正的內涵只有身在其中才可領悟。

如果讓我用幾個形容詞來形容以下我的家風,那就是輕鬆樂觀、愛好廣泛……這是往好聽了說,說的通俗點就一個字——瘋!你可能覺得這簡直不可思議,“曬家風,傳美德”,這“瘋”哪兒是美德呀!待我向你細細道來……

我的爺爺,今年六十六了,整天忙來忙去的,比年輕人的事還多。爺爺整天忙什麼呢?認識的人都知道,他天天那點事啊就是鼓搗他那堆大大小小的樂器。也許你會又一次震驚:奔七十歲的老頭兒了,還會鼓搗樂器!沒錯,我的爺爺就是這麼牛!大的、小的、中國的、西方的、吹的、彈的,就沒有他不會的。這不,前兩天朋友送了他一把小提琴,沒兩天就玩兒熟了,這兩天一直追着趕着要教我拉小提琴。無奈之下,我只好跟着爺爺學,任由他“擺佈”了。“哎呀,這個手指要按住弦,腦袋別動,夾好了,手指捏好了弓,把弦調準了!”我的爺爺呀,一做上擅長的事,就跟嚼了炫邁似的——根本停不下來!要說他最拿手的還是二胡,不得不說,爺爺的二胡拉得那叫一個棒啊,左鄰右舍愛唱兩句京劇的爺爺奶奶經常來我家,找爺爺伴奏。我爺爺還敢想敢做,有些劇組招收羣衆演員,爺爺二話不說就去報名,哪怕不給錢他也絕不含糊。不過,這也不是沒好處,爺爺還給我弄來了一張他和大明星王新軍的合影呢!

我的奶奶,今年也六十五了,在爺爺的薰陶下,也愛上了音樂,哪天高興了,就跟爺爺合作唱兩句,他們還經常去社區演出呢!

我的爸爸媽媽,也繼承了老輩的“光榮傳統”,兩人經常玩情歌對唱、革命歌曲比賽……有時爲分出高下兩人拼的口乾舌燥。除此之外,他們教育孩子更是有一套。他們的教育理念也值得提倡:不管就是最好的管。這句話聽起來有點兒矛盾,意思是說對孩子應該給她留一些自由的空間,讓她學會自己安排時間,自主學習,不需要家長的任何監督。媽媽曾說過:“孩子是我的,也不是我的。”這句話就充分體現了“獨立”的教育理念。

在這樣一個家庭中,我快樂,我驕傲!我有“藝術人生”的爺爺奶奶,有“教女有方”的爸爸媽媽,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其實“瘋”字包羅萬象,我說,它是樂觀、自信、快樂、敢想敢做……在這樣家風的薰陶下,我成長了。

中華好家風徵文4

現在,我已經成爲了一名初中生,忽然隨着“好家風”火了起來,我的腦海中又想起了許多家人教育我的景象。

我以前聽到在初中生活裏,同學們有的是力氣打人,我感到非常害怕,媽媽常跟我說:“孩子,不要和別人鬧矛盾,如果真的有人欺負你,你就去找老師幫助。”媽媽也擔心我在學校裏和老師、同學鬧矛盾,於是就語重心長告訴我:“遇事要寬宏大度,在學校要和老師同學相處好,不要莫名其妙的生氣,與其他同學發生衝突。”在媽媽的教誨下我與同學們有好相處,從來沒有同學欺負我,我也重來沒有和其他同學發生衝突。

爸爸很喜歡跟我講爺爺當年當兵的故事。爸爸說:“你爺爺當兵的時候是吃過很多苦的,所以啊,所有的人都要從小學會吃苦,經歷常人不能忍受的環境和苦難,纔會成爲真正的人才。”在爸爸的教導下,我遇到困難再也不退縮了,碰到艱苦的環境再也不挑剔了,在人生的道路上我終於有了進步。

現在啊,我是初中生了,要養成不生氣,學會吃苦的好習慣,這些都是和我們家的家風密切相關,不可分割的。媽媽每次看到有同學欺負我就給我講不要鬧矛盾,每次學習上有困難時,爸爸都會給我談起當兵的故事,讓我記得牢牢的,這正是我的家風。

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訓,是一種民族的文化,這是人人,家家戶戶都必須做到的。如果再加上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我們的社會將更加和諧,我們的生活將更加美好。

中華好家風徵文5

我家的家風只有簡簡單單一個字,那就是孝。”百善孝爲先”!

爸爸、媽媽嘴上沒有說要怎樣孝順老人,卻在行動上實實在在地做到了。

有一次,天氣很冷,北風像刀子一樣嗖嗖嗖地颳着。爸爸接到奶奶的電話:“你爸又犯老毛病了”。爸爸憂心忡忡,連忙收拾東西回老家。媽媽有點爲難,外頭天寒地凍,又正值深夜。但爸爸毫不在意,一心牽掛的是爺爺的身體。爸爸足足開了一個半鐘的車纔到達老家,這時已是深夜一點。他一下車就像離弦的箭一般,快步跑到爺爺的房間。

爸爸拍了拍六神無主的奶奶,又看了看身體虛弱的爺爺,安慰道:“別擔心,我從家裏帶來一些藥,很快會好起來的。”爸爸倒來一杯開水,拿出一包藥餵給爺爺吃。他又從浴室裏端來了一盆熱水,拿來一條毛巾,浸溼擰乾後,敷在爺爺的膝蓋上,緩解劇烈的疼痛。他讓奶奶去休息,自己照顧爺爺一直到天亮。

好家風,我傳承。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從小就是乖乖女的我,會幫家裏做不少事情,掃地、做飯、洗衣服、帶弟弟妹妹……冬天的晚上,我經常會打水幫媽媽洗腳,因爲她的腳容易生凍瘡。我打好一盆熱水,小心翼翼地端到客廳。媽媽舒服地坐在沙發上,把腳伸進洗腳盆裏。我一會兒幫她按摩,一會兒幫她揉腳,一會兒幫她捶背……媽媽笑着誇我是個孝順的好孩子,我不好意思地笑了。其實比起媽媽的付出,我做得實在太少了。

願孝順之風,常駐我家,願孝順之風,吹遍千家;願孝順之風,永存中華!

中華好家風徵文6

家風,一個決定了一個家庭道德品質的詞語,僅僅兩個字,包含了無數的榮譽。

這兩天,小區舉辦了"家風秀出來"的視頻大賽,我家也提交了"我的好家風"的視頻短片,跟我一起看看吧。

"大家好,我是小區的住戶,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我家的饒氏家風。"

饒氏家風第一條:早睡早起。早上6:20準時起牀,晚上10:30準時睡覺。每個人牀頭都配有一個鬧鐘,每天早上,三個鬧鐘同時"叮叮叮",組成一首風格獨特的樂章。三個人不約而同地起牀,各自規範的做事。20:50之前,儘量寫完作業。22:30必須上牀,如果沒寫完作業,只能第二天起牀寫。

饒氏家風第二條:堅持鍛鍊。全家總動員到下面散步10分鐘,鍛鍊30分鐘。科學證明,開始運動30分鐘後纔算真的在消耗卡路里,所以大家先鍛鍊30分鐘,再進行10分鐘的散步放鬆,我想,這也許就是我身高1.65米的原因吧。

饒氏家風第三條:拾金不昧。不是自己的錢財不要。半年前媽媽撿到一部手機,可是當時已經天黑了,不太方便。於是第二天,媽媽親自把手機送給失主,失主不停的謝謝。我們一家都爲媽媽自豪。

饒氏家風第四條:團結一心。我們一家要相親相愛,互幫互助。老弟衣一次把手機弄丟了,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我們勸他不要着急,幫着一起找。後來在補習社找到了,真是有驚無險呢!"

各家有各家的家風,雖然最後沒有獲獎,但這使我感受到了另一種情感——自豪。家風不只代表一個家庭的道德品質,還代表這個家庭對家庭的愛,那種專屬的愛,就像滿天繁星一樣,不會消逝。

中華好家風徵文7

傳統中國重家風。家風琳琳琅琅,概括起來,不外乎家國天下、耕讀傳家、積德行善、仁孝清廉等幾個關鍵詞。揚州個園有兩副楹聯:“傳家無別法,非耕即讀;裕後有良圖,唯儉與勤”、“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就體現了這一點。家風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近年來卻很少被提起。在種種“神回答”中,雖有調侃,但也見其式微。

有人講,現在談家風,並沒有多大意義。言下之意是,家風大多充滿正能量,是要把孩子培養成好人、老實人,可社會現實常常是“老實人吃虧”。有聲音稱,當下社會除卻成功別無信仰,而且爲了成功可以拋棄一切。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做一個出淤泥而不染的蓮太累了,甚至難有出頭之日。但必須看到,這會引起一系列社會問題,這種狀況不會延續只會削弱。而且,我們處在同一條船上,誰也不能獨善其身,誰也不能做社會責任的“逃兵”。這種責任,是存在的理由,也是活得更好的保證。

有人講,家風向來是大戶人家事,與一般百姓關係不大。這是一種誤解,文人重家風,但家風並不只是文人事。許多人家,雖然沒有專門家訓,但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了自己的家風,由此也構成了特色的家教文化。

有人講,現在家族意識不斷消減,此時談家風不合時宜。家庭單元的縮小化是一個趨勢,但再小也有家庭,也有家風存在的意義。這些年來,有關富而不貴,以及“富不過三代”的話題,爲有些人焦慮爲有些人樂道。這同樣可以從家風上尋找一定原因。富是指物質、錢財,而貴是指素質、教養。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第一課堂,一個人的成長有沒有受到好的家風薰陶,是完全不一樣的。有什麼樣的家風,往往就有什麼樣的價值觀、財富觀。對於不少人來說,家風的好壞甚至影響和決定人的一生。

中華好家風徵文8

前段時間電視上一直在放着家風這個話題,說每個人的家裏都要有家風和家規。我是根據新聞上的專題,來寫這篇作文的。現在大家都很注重家裏的風氣,風氣的範圍有大有小,有國風、也有班風,今天就來講一下這個家風吧。

所謂的家風就是自己家裏的風氣,家裏的風氣好不好就會影響到子孫後代,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家風要正,首先是要注重以德立家、以德治家。家風也分爲好幾種,在家裏做的事、在家裏做家務等等,在家裏做的事情的是好家風。家風也叫門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

家規很嚴格的,所以家裏的'規則必須要嚴格遵守一個家庭所規定的行爲規範,一般是由一個家族所遺傳下來的教育規範後代子孫的準則。家規也叫家法,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就是指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法律,一個家庭有一個家庭的規矩,這個規矩就相當於國家的法律。指家庭的規矩,做任何事都要懂得講規矩。

最後,我覺得好的家風和家規每個人都要嚴格的遵守,我們小學生也要自己遵守好的行爲規範,講規矩,要正義。

中華好家風徵文9

我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裏,它不大,卻處處充滿着陽光;它不大,卻處處令我自豪。

在我曾祖父那一代,就常常教育我的爸爸做人要“善”,做人要“勤”,更要“自立自強”,所以“善良、勤奮、自強自立”是我的家風家訓,這幾個字對於我們家人來說,它不只是書寫在紙張上,鑲裱於鏡框裏的幾個大宇,而是始終貫穿於我們家庭生活的點點滴滴,是父母做的樁樁小事潛移默化言傳身教的成果。

“善”向來是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傳統美德,從古至從善”的例子數不勝數,但是怎樣纔算是善呢?我想: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善良或者是邪惡,"善"大概就是聽從內心,做自己認爲對的事吧!

而“勤奮”我想大家都很熟悉,我的爸爸是讓我理解這個詞最深的詮釋。他是一個普通人,也正是因爲他是一個普普面通的人,才讓我體會到原來勤奮不是一時的滿腔熱血,而是始終如一的堅持。我很難想象我的父親在每一個酷熱的夏季辛苦的勞作時是怎樣堅持下來的,我也不知道汗流浹背的感受。就是因爲我未體驗過,所以“勤奮”在我看來是何足珍貴。

簡簡單單的家規家風卻讓我感觸頗深,但也正是這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在無數迷惘的夜晚中,它像燈塔一樣指引着我,讓我找到了我咬牙堅持的理由。

“縱然有千萬個理由放棄,也要找到一個理由堅持下去!”我愛我家,普通的家、溫馨的家和永恆無限的愛。

中華好家風徵文10

家有家規,國有國法;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些警示育人的詞彙是對教育的最基本體現。社會風氣的好壞,家風家規的樹立,都對整個社會的發展是有很好的幫助的。

家風,是潛移默化的。具體的從小事做起,乘車讓座給老弱病殘孕,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從小教育的能時時做到,但是不好的教育也有不讓座還大打出手的例子也有。作爲家長,從小教育孩子要與人爲善,以和爲貴,爲人誠懇,做事要認真,不能貪圖享受,不能與人過高的攀比,更不能超越法律道德的界限。

經常告誡他們,要做對社會有用的人,要關愛父母,尊敬師長,團結同學,遇人需要幫助時,要挺身而出,做敢當的人。遇見長輩要有禮貌,應該主動打招呼。做錯事的時侯,要勇於承認,不能撒謊。如果家長知道孩子“知錯不改時”,也應該做到“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道理告誡他們,不要等到無法收場時後悔莫及,讓他們從小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總之,無形中好的家風的養成,是正能量的傳遞,也是以後對自己教育的回饋,我們要世代相傳,引導給予孩子好的傳統教育,不要過度的寵育孩子。

中華好家風徵文11

我不太明白,家風是什麼,就跑去問爸爸,爸爸對我說:“家風是傳家寶,是一個做人處事的標準,我們家的家風是“守時守信;幫助別人,快樂自已”。你一定要記住。

做人要守時守信,雖然爸爸媽媽沒有經常用句話時刻提醒我,可是他們用實際行動告訴我這個道理,每次和別人約定了出行或聚會時,爸爸媽媽總會提前幾分鐘到,爸爸說這樣纔不會讓別人等我們,如果每個人都不守時守信,這個出行或聚會的計劃就會打亂,沒法按原計劃進行。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不管是上學或和同學約定事情,我從不遲到或不守信,養成了守時守信的好習慣。

記得有一次在老家過暑假,老家的樓下有好多小朋友玩的項目,一天,我帶着零花錢興高彩烈地跑到樓下玩彈珠,突然看到一個衣衫襤祿的阿姨,旁邊還坐着一個很瘦小的小男孩,前面放着一張紙,說家裏窮,沒錢吃飯,他們低着個頭,一副無精打彩地坐在滾燙的水泥地上,我想他們一定是沒錢吃午飯吧。我拽着手裏的10元錢,心裏想:如果我把錢給了這個小朋友,我就不能玩彈珠了,不給,他們又這麼苦,怎麼辦呢?這時,媽媽好像知道我心裏的矛盾,就把我拉到一邊說:“你看這個小朋友,這麼瘦小,肚子扁扁的,一定是沒吃飯,你要不要幫助他們?”

“要!”我堅定地說。我把手裏的10元錢給了這個小男孩,小男孩眼睛一亮,向我不停地點點頭說:“謝謝你,謝謝你。”

媽媽說“你真是個好孩子。”這次我雖然沒玩到彈珠,但心裏美滋滋的,有種莫名奇妙地愉悅。我想,這就是幫助別人,快樂自已吧!

這就是我的家風,普普通通,卻讓我明白很多道理,讓生活變得豐富、充實,而我就在這氛圍中耳濡目染,一點點長大。

中華好家風徵文12

“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是一問道“家風是什麼?你家有什麼家風?不用擔心,今天我就想跟大家一起談談家風。

爺爺愛給我講很多關於他當年的艱苦生活,告誡我:“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幾個能吃苦耐勞的。你要從小學會能吃苦,否則不能幹成什麼大事”!爺爺還教導我“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只有經歷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環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也許這就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吧!

每次外出做公交時,媽媽總會叮囑我,上車之後看到了老爺爺老奶奶都得主動讓座。爸爸就經常對我說:“一個人要知足,要知道感恩,孝順長輩回報他人。”父母都是很有孝心的人,所以在這個方面,他們給我做了很好的榜樣。爺爺奶奶每次來我家時,爸爸總是會給他們添茶倒水的,我也學着爸爸的樣子給其它客人添,還會偶爾給客人們送上幾句祝福語,客人們看我這麼的懂事,不由得連連稱讚我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爸爸經常在一些有坡度的路上幫老爺爺老奶奶推三輪車,爸爸常常跟我說“舉手之勞,對方很開心,自己也很開心”。

今天,我已經養成了樂於助人、艱苦樸素等好習慣。仔細想想,這些都和我們家的家風有着不可分割的關係。

中華好家風徵文13

我在家風的沐浴下成長,是家風讓我懂得人生中我還沒有領悟的道理。

我們的家風主要體現在樸素上面,我們都是因爲家風才能這樣樸素,才能體會到樸素的快樂,才能知道人生中所蘊含的道理。家風時時刻刻提醒着我們全家要做樸素的人,同時也提醒我,讓我時刻不能放鬆。

記得有一次,我和妹妹、媽媽、大姑媽一起去買衣服,大姑媽一看見那些漂亮的衣服就慌忙跳進商店去買,好像生怕別人搶走似的,而媽媽卻無動於衷,大姑媽問:“你怎麼不買衣服呢?”媽媽說:“我已經有穿的了,沒必要再買那些華麗高貴的衣裳了,我還是穿些樸素的比較好。”大姑媽瞧了瞧媽媽那樸素的衣裝,長長地嘆了口一氣。

還有一次,大姑媽來我們家做客,又看了看我們家樸素的房屋,對爸爸說:“我覺得你家裝修得真樸素,應該把它裝修得華麗一些,對吧!”爸爸搖了搖頭說:“沒關係呀!我們家就是要裝修得樸素些,住起來才溫馨、舒適,沒必要裝修得多麼華麗高貴的。”大姑媽無奈地搖了搖頭。

樸素不僅體現在衣食住行上,它還深藏在人們的心裏。

那次,大姑媽來到農村看望我的奶奶,對奶奶說:“你們農村真髒,到處都是泥土,吃的東西一點也不美味!”奶奶怒氣衝衝地對大姑媽說:“你別看農村不乾淨、不衛生,你們吃的大米、麪條、玉米麪哪個不是從農村來的,沒有農村,你們吃什麼呀?”大姑媽搖了搖頭,只好默默不語。

看,我們的家風多麼樸素,我在家風的沐浴下健康成長,我愛我的家風!

中華好家風徵文14

在中國古代有幾千年歷史,都離不開家風兩字,每家都有每家的原則,習慣,家教,總結出就是二個字:家風。

良好的家風是一個家庭中不可缺少的。那麼的家風是什麼呢?可以是無私奉獻的精神,淡泊名利的品質,助人爲樂的習性……而我們家的家風根本不是這些,愛讀書,文學纔是我們家引以爲豪的家風。

我的爺爺年輕時,是一位教師。可想而知,他是多麼愛文學。他已經年邁了,但還是天天看報紙,閱讀一些書籍,看到一些優美的文章,便會念給我聽。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讓我寫那次,記得那時,語文考試卷子批好後。我拿給爺爺看,結果看到我扣了十五分,他很生氣,便讓我重新寫一篇。當然我也是不願意的,便草草了事。爺爺皺眉幫我修改,指出不足,讓我重寫。我又不情願地寫了好幾篇,都不合格。我不願再寫,爺爺並沒有生氣,而是耐心的教導我,經過幾次修改,我寫出了一篇讓我自己也眼前一亮的文章。

我的爸爸也是這樣,他也那麼愛文學。古典四大名著是他的最愛,尤其對《西遊記》頗有研究,常常對我講故事。爸爸在讀書這一方面,對我也是十分嚴格,我經常囫圇吞棗的看書,遇到不會的字就跳過。而爸爸也意識到這個,便告訴我讀書的方法,讓我做筆記,多問多思考。

在長輩們的薰陶下,我也成爲了一個愛讀書,愛文學的人。並且養成了放學回家先寫作業,睡覺前看書,不玩遊戲,認真學習的好習慣。

中華好家風徵文15

在良好家風的影響下,我健康茁壯地成長着。我的身上已深深烙上了家風的印跡:孝敬長輩、勤勞節儉、誠實守信、樂於助人等。

我要誇誇我的好媽媽。有一次,我的八十高齡的太公不小心摔了一跤,在醫院裏住了三個星期還是不見效。他吵着要回家,我們拗不過他,於是就把他接回了家。媽媽爲了減輕爺爺奶奶的負擔,主動提出不上班,在家照顧太公。媽媽每天起早貪黑地悉心照顧太公。一日三餐要餵給他吃,還要給他洗臉、洗腳。要知道,我媽媽可是有潔癖的哦!一天,媽媽端了一盆熱水放在太公牀前,掀開太公的被子,頓時,一股難聞的氣味撲鼻而來,我立即閃到一邊。媽媽對我說;“敏敏,快過來,幫媽媽一起把太公扶起來,我要給太公洗腳。”我只好一手捂着鼻子一手去扶。媽媽耐心地、細緻地給太公洗好了腳,用乾毛巾擦乾了腳,然後用指甲鉗小心翼翼地修剪那凹凸不平的指甲,還不時地問:“爺爺,痛嗎?如果痛的話就跟我說。”見媽媽蹲着剪很費力,我就端了一張小凳子,讓媽媽坐着剪,媽媽笑着說:“嗯,我丫頭也懂事了!”聽了媽媽的誇獎,我也不由自主地當起了媽媽的小助手,一會兒扶着太公,一會給太公敲敲背,我發現太公的臉上有了笑容。

從那天起,我也學着媽媽照顧太公,給他端茶、端飯,給他講故事、說笑話,逗太公開心。在我們的悉心照料下,太公的病終於好了。

我從媽媽身上學到了孝敬長輩、樂於助人,從爺爺奶奶身上學到了勤勞節儉,從爸爸身上學到了誠實守信,這些良好的家風伴着我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