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徵文 > 天下糧心徵文

天下糧心徵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4W 次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徵文吧,徵文具有標題醒目,讓人一目瞭然的特點。寫徵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天下糧心徵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天下糧心徵文

天下糧心徵文1

爲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愛糧節糧優良傳統,引導全社會樹立起愛糧節糧、安全食糧的強烈意識,形成居安思危、節糧成習的濃厚氛圍。現向全市社會各界人士廣泛徵集“天下糧心”主題徵文。具體事宜如下:

一、徵文時間

20xx年4月1日—8月30日

二、徵文要求

1.作品要緊扣“天下糧心”主題,或講述愛糧節糧故事、弘揚愛糧節糧新風尚,或回憶愛糧節糧傳統、謳歌愛糧節糧精神,文字規範簡練,表達清新流暢,飽含真情實感。

2.徵文體裁不限,小說、詩歌、散文、攝影等均可。作品字數控制在1200字以內,詩歌控制在40行以內,攝影作品可以採用傳統紙質照片或電子文件投稿。傳統紙質照片一律擴成8×10英寸照片小樣,勿裝裱,電子文件爲JPG格式,大小不低於2M。

3.所有作品須爲作者原創,不得抄襲、剽竊他人作品,一經發現即取消參賽資格。

三、投稿方式

每篇徵文作品要求報送紙質文檔(A4紙打印)和電子文檔各1份,電子文檔發至郵箱:yc_,紙質文稿郵寄至銀川市糧食局,地址:銀川市興慶區文化西街國際貿易中心C座1407室,郵編:750001。電子文稿和紙質文稿均請標註“天下糧心”徵文字樣,註明作者真實姓名、所在單位、聯繫地址、郵政編碼、聯繫電話等。

四、獎項設置

本次活動按不同體裁設一、二、三等獎和優秀獎。所有獲獎者由自治區糧食局會同自治區級新聞媒體頒發獲獎證書,並按等次給予獎勵。同時,在本報開設“天下糧心”專欄予以刊登。

本次活動由自治區糧食局主辦,銀川市糧食局承辦,銀川日報社協辦,獲獎作品使用權歸主辦方所有。

天下糧心徵文2

20xx年,中國人最重視的就是低碳環保。但是我認爲與其在一旁大談特談要怎樣怎樣環保,不如做一些有用的,就從節約糧食說起。

從古至今,有多少人寫過節約糧食的古文,例如,兩首《憫農》,“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兩句話流傳甚廣。當你走過農田,看到在地裏辛辛苦苦農作的農民,你是否會爲自己浪費糧食的行動而感到羞恥?當你在悠閒打扒着碗裏的飯、米粒掉落一地的時候,你是否會想起說不定現在正在捱餓的農民?

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就是在珍惜那些勞作人民的努力成果。背對着火辣辣的太陽,擦着汗水,一聲一聲嘿咻嘿咻的人是爲我們的生活付出最多的人。

我可以很明確的說明,我沒有做到真正的`珍惜糧食,可我做到的是在一天一天的進步,我爲自己的行爲而感到驕傲,不知道在多久以後,我可以驕傲的說:字什麼什麼時候起,我再也沒有浪費過一粒米。我相信我可以做到,就在不遠的將來。

看着每天有許許多多的同學將沒有吃完的飯倒掉,這一幕真的觸目驚心,浪費,真的好浪費。這些90後沒有嘗過真正的苦,每一天都是生活在陽光下的陽傘裏,所以他們不懂,說再多他們只會左耳進右而出。

如果僅僅只是一羣孩子在浪費,還有饒恕的餘地,可是就連一些曾經嘗過勞動之苦的大人們也在浪費着,每天是燒的多吃的少,吃不完就倒。難道他們忘了幾年前他們也是這些他們眼中的廢物的創造者了嗎?我爲他們而感到悲哀。時代在進步,可是人們卻在忘本。這讓我覺得真的很可悲啊!

問問這個大自然,它還可以爲我們服務多少年?問問那些勞動人民,他們還能勞作多少年?問問我們,我們還有多少年“享受”這些?大自然搖了搖頭,在這樣任人類浪費下去,它會垮下。勞動人民搖了搖頭,在這樣無止盡的讓人類索取下去,他們沒有精力再去堅持了,而下一代的接班人卻又在哪裏?那羣嬌生慣養的80後、90後?他們可以嗎?他們都搖頭了,我們又能怎麼?他們都沒有法子了,我們又能怎樣?哪怕是爲了多“享受”幾年,也讓我們開始愛糧節糧吧!讓大自然多堅持幾年,讓勞動人民多堅持幾年。

愛糧節糧,提倡低碳環保,說,夠嗎?要的是看得到的行動,那麼就不要言而無信。從這一刻,哪怕下一刻,你就可以實施你的行動了!Let’s do it together,people!

天下糧心徵文3

說起節約糧食,我最喜歡這句話:“飲水要思源,吃飯當節儉。粒粒盤中餐,皆是辛苦換。”充分表達了要節約糧食的光榮美德。

“叮叮”吃飯的時候到了,我迅速地收拾東西準備吃飯了,然後,立馬排隊領飯去了。拿到飯盒,我便坐在座位上虎吞狼咽得吃了起來。

不一會兒,我就吃完了,我在去乘湯的時候發現倒飯的地點又排了長長的隊,很快飯桶就被倒滿了。我長長地嘆了口氣,開始深思了起來,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爲天。”上次新聞說山村孩子們有的吃飯時竟然用將水泡飯我感到辛酸無比。還有的窮得甚至連大米飯都吃不起,只能吃小米和野菜。我感到慚愧,我又想:“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那白白的大米飯也來之不易,就在這烈日炎炎的夏天,中午農民伯伯在田地裏辛苦地勞動,被火辣辣的太陽烤得滿頭大汗還在不知勞累地幹活。想到這裏我的心頭無比寒酸。突然,我恍然大悟,似乎明白了什麼,支字不提上前勸阻倒飯的同學。

我邁着腳步來到了倒飯點,對某個同學說:“就剩這麼點飯了,把它吃完吧!現在祖國不是正在舉行光盤行動嗎?我們更不能浪費糧食。”

這時他注視着地板心有所悟,不聲不響地把飯吃完了。“哦,成功了!”我欣喜若狂,心裏馬上欣慰了許多。“下一個目標他!”我現在信心倍增。我看了看他的飯盒,哇,幾乎沒動過筷子,太浪費了,如果一粒米飯等於是一滴農民的汗水,那麼多飯,農民要付出多少勞動啊!我趕緊勸說:“再吃一點吧,這樣太浪費了,吃不飽,哪有精力上課,也浪費了糧食呀。這樣不吃飯,長久以後,對身體不好啊!”他慢吞吞的說:“這學校的飯不好吃呀!我吃不下!”我細心地開導他:“那山村孩子還沒有吃呢,不能挑食呀!”他頭低了下來,好像明白了什麼道理,回到座位吃了起來。

《鋤禾》這首詩教給我們的不止是詩,也不止是讓我們知道節約糧食的道理,更是行動,讓我們一起節約糧食,節約資源吧。

天下糧心徵文4

每當我讀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之類的句子的時候,我就感慨萬分。

我們國內外知名人士都提倡節約糧食,例如:毛主席,他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牀,穿粗布衣,生活極爲簡樸,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經濟困難時期,他自己主動減薪、降低生活標準,不吃魚肉、水果。上世紀60年代,有一次他召開會議到中午還沒有結束,他留大家吃午飯,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幾小碟鹹菜,主食是燒餅。偉人在勤儉節約方面爲國人做出了表率。

又例如: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她經常說的一句英國諺語是“節約便士,英鎊自來”,每天深夜她都親自熄滅白金漢宮小廳堂和走廊的燈,她堅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擠到一點不剩。還有號稱“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的日本豐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從一點一滴做起,勞保手套破了要一隻一隻的換,辦公紙用了正面還要用反面,廁所的水箱裏放一塊磚用來節水。一個貴爲一國之尊、一個是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節約意識竟如此強烈,令人讚歎。

相比之下,有些人就不那麼節約糧食了。例如:例如:據南京某高校的一位師傅說:一天,一對身穿補丁衣褲的農民夫婦和女兒來就餐,夫婦倆爲女兒買了一份有葷有素的套餐,自己卻只買了兩個饅頭啃,可女兒只吃了幾口,就要把它倒了。

又例如:在學校裏,這種現象幾乎已成了習慣:舉目四望,看到飯桌上被同學們扔掉的有白花花的米飯,有咬了幾口的大白饅頭或包子,還有綠油油的蔬菜,甚至香酥排骨也難逃被扔的厄運。站在某學校第一食堂的一個大泔水缸前,只見師傅的兩手輪番接碗倒飯菜,應接不暇。曾好心人數了數,平均五位同學就有一位要倒掉小半碗的飯菜,而倒掉1/3的同學就更多了。

根據英國的調查發現,1/4以上的食品是被扔掉的。去年有報道說,中國香港中—秋節因爲食品過期而扔掉的月餅,可以堆滿一個籃球場。有專家認爲,其實過期的食品只要沒有壞,完全可以吃,所以節約食品的潛力是不小的。

在這裏還有一首關於節糧的小竅門:1、吃飯時不要剩飯,如有剩飯放進冰箱明天吃。2、在飯店裏吃飯時,剩下的飯菜可打包帶走。3、不偏食,不挑食。4積極監督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5、飯吃乾淨點,不要在碗裏留有剩飯,粒粒皆辛苦。6、不攀比,以節約爲榮,浪費爲恥。

我們要做到節約糧食,不浪費糧食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