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週記 > 有關清明節週記集合8篇

有關清明節週記集合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8W 次

時間過得真快,一週又過去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觸頗深吧,此時此刻我們需要寫一篇週記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週記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清明節週記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關清明節週記集合8篇

清明節週記 篇1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當我想起唐代大詩人的這句詩歌時就想到好像清明節快要到了,清明的腳步已經不遠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

由於,清明節是在學校過的不能在家裏過。在家裏,吃上那平時吃不到的的清明果,那可真是佳餚啊!而且不能在家裏和家人一起去鄉下掃墓(踏青),給死去的故人請安,給他們拜年,送上家中做出來的佳餚——清明果讓他們保佑我的學習更好,學業成功。

於是,星期六爸爸在有家很空,決定帶我回鄉下去給奶奶掃 墓。我立即拿來自己家裏做出來的清明果,拿來一個籃子在下面鋪了一張乾淨的報紙,然後小心翼翼的把清明果平鋪在裏面,以免發生一想不到的“事故”。最後, 我把籃子放在車子的後備箱中。一切準備就緒,我們全家就坐上了車子。在坑坑窪窪的山路上車子不停的顛簸,這時我想起了後備箱中的佳餚非常擔心,心急如焚。 我叫爸爸開慢些特別是有坑的地方。我們就慢慢悠悠的坐車,就像老牛拖慢腿。

經過,半個小時的顛簸,我們終於到了奶奶的墳前,我拿出清明果放好,拿香深深的鞠了一個躬,拜了幾拜。給奶奶請了安,向他問好。對他行完了中華民族的禮儀以後,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響了起來。那聲音震耳欲聾,就像天上打雷一樣。把弟弟嚇的嗚嗚大哭起來。後來我又默默的在墳墓前許願“希望奶奶能保佑我學習快些進步,全家生活快樂,身體健康,學業有成”。

不愧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節日啊,是那麼的有意義,不平常好多了了,是那麼的有趣不同尋常。又有活動,又有學問,還有佳餚。是一個與其他節日不同的節日。比西方節日有趣多,有深刻的意義。

清明節週記 篇2

昨天是清明節,是祭祖的日子。祭祖是中華民族的傳統,表示我們對祖輩的尊重。

一大早,媽媽開車帶着我和姐姐回老家去。沿路我看到好多 去秦嶺山裏的車,粉紅的桃花,綠油油的麥田和金黃金黃的油菜花,許多遊人半路停下在桃園或者在油菜花邊照相。

不知不覺我們就到老家了。

到家後我發現我們回來有點兒晚了,大舅一家和小姨他們已經回來了。爺爺帶領大家給老奶奶和老爺爺去燒紙,我當然也加入其中。我學着大家跪着,由於人多,我們圍成好大一個圈燒紙和紙錢,然後磕頭。爺爺怕引起其它東西着火,讓我們多等會,等火完全熄滅我們纔回家。

回到家奶奶和舅媽做好午飯,大家有說有笑地吃着香噴噴的飯,我在心裏想:老奶奶、老爺爺你們在天堂一定要過得很好哦!

清明節週記 篇3

今年的清明節放假,我們一家到去野外踏青去。

一路上我很興奮,坐在車上我總是不停的說、笑、扭動着身體,媽媽說我快樂瘋了,哈哈……春風吹着我們,小鳥在天空唱歌,路邊的柳樹向我們招手,它們也告訴我春天多麼美好。

路邊的田野裏,麥苗碧綠碧綠的,金黃的油菜花全都張開了笑臉,就像黃和綠組成的圖畫。我們來到馬陵山,山上的人已經很多了,人們穿行在綠樹和紅花之間,真是舒服極了。我喜歡路邊的蒲公英,金黃的花瓣,毛茸茸的花心,多可愛呀。我喜歡像紅雲一樣的桃花,這兒一片那兒一片,我的心情也像這花兒一樣,變成粉紅色的了。我喜歡那些綠得發亮的葉片,像媽媽做的飯一樣散發着芬芳……

我們又來到了馬陵山陵園,有很多人來燒紙上墳,爸爸說這叫祭祖,清明節在古代也叫鬼節,是紀念逝去的親人的節日。聽得遠處傳來的哭聲,我的心不由的有些悲傷,忍不住想起經典誦讀上的那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真是一個讓人悲喜交加的節日呀。

清明節週記 篇4

雙休日的作業,我總是喜歡佈置學生寫一篇週記。大部分學生都有着敏銳的捕捉素材的能力,將雙休日中經歷的最有意義的、最有趣的、最新奇的事情記錄下來。每週的週一是我最期待,也是我最享受的一天,因爲在這一天,我可以感受到40份雙休日的精彩。

清明節假期結束後,學生們按時返校學習。我和以往一樣,仔細地翻閱着孩子們交來的週記。第一個孩子記錄的是做清明餜,第二個孩子記錄的也是做清明餜,繼續往下翻,我有點失望,翻到最後一本,我估算了一下,大概有三分之二的孩子寫了做清明餜。失望之餘有點生氣,本想好好批評一番,但是反過來一想,清明節是大家共同的節日,做清明餜也是大家共同的風俗,孩子們是各自分散過的清明節,寫做清明餜又有何錯。

清明節使得孩子們的週記素材單一,留給我無盡的思考。中國的節日有很多,是不是意味着,在這些節日裏,週記的素材就不可能豐富呢?我想,每家每戶的生活是不同的,就以做清明餜爲例,看似相同,但是卻存在差異:做的時間不同,做的方式不同,做的品種不同,參與的人員不同,如果孩子們留意了這些,我想,就算40個人都寫做清明餜,也會寫出自己的新意。

在語文課上,我將週記本全部返還到學生手中,請學生仔細回想當時做清明餜時,有沒有特別之處。學生回想之後,有的說:“我們全家進行了一次做清明餜比賽,我們家的清明餜製作是比賽中完成的。”有的說:“我在做清明餜時,忘記了放餡,做了一個空餜。”還有的說:“我在做清明餜時,一直在思考清明節這天,爲什麼家家戶戶要做清明餜。”看着接二連三舉起的小手,聽着與衆不同的發言。我微笑着點撥道:“是呀,大家都過清明節,看似一樣,但是剛纔大家的發言已經充分證明,每家每戶有着獨特之處,只可惜大家沒有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表達出來。今後,我們還會碰到傳統節日,你們知道該怎樣去寫了嗎?”

孩子們恍然大悟地點點頭,紛紛拿出筆修改着自己的文章。

相信,當週記再碰上清明節的時候,依舊會百花齊發,篇篇精彩。

清明節週記 篇5

四月五日是傳統的節日一一清明節。今年的清時節我過得特別開心,因爲有吃有玩。

早上起來,看見桌子上擺着熱氣騰騰的清明團和清明粒,有兩種顏色,白和綠。聽媽媽說:“綠顏色的清明團是用一種艾草做成的,吃起來又是香又軟,味道可好了”。這些清明團都是昨天從老家外婆給我們寄來的。

還聽媽媽說:“在老家,做清明團,家家戶戶都做,這種傳統節日在老家最熱鬧,還要去親人墳上掃墓等。吃好早飯,爸媽沒時間帶我出去遊玩,就讓姐姐和表哥帶我出去遊玩。我們坐公交車先去了吳山廣場、河坊街、杭州歷史搏物館等,中飯去吃了麥當勞,一直玩到下午四點多才坐車回家,還拍了許多好看的照片呢。

清明節週記 篇6

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我們全家又相聚一起,上山去看外公。這一次除了爸爸、媽媽、舅舅還有我之外,舅媽和初一也一塊兒去了。

來到外公的墓前,我給照片上的外公鞠了一躬,對初一說:“初一,照片上的人就是你爺爺,你給爺爺鞠個躬吧!”舅媽也對初一說:“初一,像戎戍哥哥一樣,給爺爺鞠個躬吧!”可是,初一不知怎麼的,非常不開心,白了舅媽一眼,就跑了。

等大家都鞠完躬,我又過去對着外公的照片,連鞠了兩個躬,第一個代表我自己,第二個代表初一。我在心裏默默地對外公說:“外公,今天初一也來看您了。您看到了嗎?他是不是很可愛呀?我告訴您,他還很健康又很聰明呢!只是他現在還不懂事,等他懂事了,他一定會像我一樣,很認真地給您鞠躬的。”

我想,我的這一番話,在天堂的外公一定會聽到的。

清明節週記 篇7

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祀與掃墓的日子。按照舊習俗,這天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爲墳墓培上新土,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在古代的時候,清明節這一傳統的習俗,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現在的人們已經沒有古時候的習慣了,我看見有人在十字路口燒紙。爺爺與奶奶回老家去給太爺、太婆們燒紙去了,沒有帶上我。

清明節週記 篇8

今天是清明節,清明節又名踏青節,人們通常在這一天去掃墓,踏青。

我們一家回老家祭祖,路途中我們討論清明節的真正意義,最後我們總結出來了清明節的意義,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烈地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更重要的是認識先輩,看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帶動後人,感悟人生的價值。

這一年的清明節我體會到了清明節的意義,心裏久久不能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