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週記 > 四年級年級數學週記合集五篇

四年級年級數學週記合集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W 次

轉眼間,歲月匆匆,眨眼間,一個星期已經過去,一週的經歷,可以助長我們的閱歷,立即行動起來寫一篇週記吧。什麼樣的週記纔是好的週記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四年級年級數學週記5篇,歡迎大家分享。

四年級年級數學週記合集五篇

四年級年級數學週記 篇1

20xx年10月23日 星期日 陰

今天一早,爸爸把我手臂上裹的紗布拆開,謝天謝地!手臂上的燙傷恢復得挺好,我不用再去醫院了。

整整兩週,讓我來算算這次燙傷花的醫藥費吧。用了一管生長因子,55元;換了5次藥,每次處置費是40元,一共是5×40=200元;掛號費,有4次掛得是急診號,急診掛號費是4元5角,4次就是18元,1次是普通掛號費5角,所以掛號費一共用了18元5角。這樣算下來,醫藥費大約就是200+55+18=273元。如果再算上打車費,差不多300元了。用大人的話總結一下:花錢事小,安全事大。一定要時刻注意安全呀!

四年級年級數學週記 篇2

我們去飯店吃飯,爸爸叫我去買飲料,我便爽快地答應了。

我拿着20元,跑進了商店,開始選我們最喜歡的飲料。首先我選了3瓶500毫升的飲料,一瓶6元9角,當時我看成別的標牌上的4元9角了,以爲夠了,就急急忙忙地跑到付款臺去付賬了。可想而知,錢是不夠的!6.9(原先的數)×3=20.7元!oh!mygod!我只好叫王宇康找我爸爸拿錢來了。我又去那裏,看了看,居然還有一個1500毫升,一大瓶飲料,還附贈一個200毫升的小瓶飲料,並且是同品牌的純果汁飲料,只用16.9元錢!太合適了!所以我立刻決定,該買大瓶飲料。而王宇康,白白地跑了一趟腿兒。

生活中的數學真的無處不在!

四年級年級數學週記 篇3

我是一個“數學白癡”,可同時我也是一個小小數學迷。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天都會遇到數學問題,今天我又遇到數學問題了。

今天早上,我們全家都吃媽媽烙的餅,我要吃2張餅,爸爸要吃3張餅,媽媽要吃2張餅,妹妹只需要1張。這時媽媽開口問我怎樣才能儘快吃到餅呢?需要幾分鐘呢?我立馬想到的就是一張一張的烙,但是烙一張餅的一面大約需要花3分鐘,我得等到啥時候才能吃到我想要的餅呀?我又想啊,媽媽買的那個平底鍋那麼大,一次只烙一個餅,真是太浪費平底鍋的'空間了,倒不如一次多烙幾個餅來得更快些。“媽媽,一個平底鍋最多能烙幾個餅?”媽媽回答說“最多隻能烙2個餅”。

聽到媽媽這麼說我就開始放心地開始計算了。一次烙兩張餅的一面需要3分鐘,烙2面就需要6分鐘了,總共需要烙8張餅,8張餅可以分爲4個的2張餅,所以可以用兩張餅同時烙所需要的時間6分鐘乘以4就等於24分鐘了。全部的算式是:2×3=6(分鐘),8÷2=4(個),4×6=24(分鐘)。我把我的想法告訴了媽媽,在一旁的爸爸也聽到了,與媽媽一起說:“算對了,太棒了”!我也高興地

笑了。

生活中的數學無處不在,這使我深深的喜歡上了數學。它散發出迷人的魅力,讓我爲之癡迷。

四年級年級數學週記 篇4

在生活中,每一處都離不開數學,所以,我們要學好數學,掌握好數學和用好數學。同時,也因爲數學是離不開生活的,所以我們也會在生活中常常遇到一些難解的數學題。

記得有一次,我們到叔叔家裏玩。玩着玩着,叔叔拿了10個硬幣走了過來,說:“你們想要這些硬幣嗎?”“當然想啦!”大家異口同聲地回答道。我望着叔叔,真有點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我感覺到叔叔好像在耍什麼把戲似的。“你們想要這些硬幣,就要回答我的問題,誰答對,硬幣就全歸他了。”說完,叔叔就提出一個問題:“怎樣才能把10個硬幣放進3個杯子裏,使每個杯子裏的硬幣數都是奇數,看誰能找出最多的方法。”

聽完叔叔的題目,大家冥思苦想。只見表弟在客廳裏走來走去,表姐坐在椅子上冷靜地思考着。不一會,我看見妹妹找來了材料,試着做。可是,做了很久,妹妹還是沒找到具體解題的方法。我也不甘示弱,開動腦筋想着。哎,要是能把這硬幣拿到手,那該多好啊!

過了十多分鐘,大家都沒有想到怎麼做,叔叔見此情景,對我們說:“給你們一點提示吧!解這道題要學會多轉幾個彎,不要……”“等等!”話沒說完,表弟好象想到了什麼似的。只見他拿起10個硬幣,先把第1個硬幣放到第1個杯子裏去,然後把3個硬幣投進第2個杯子裏,看到這裏,我不禁想道:這個辦法嘛,我早就想過了,根本就不行,剩下的硬幣有6個,6是偶數,我可以肯定地說一句:“這個辦法是行不通的。”當表弟把剩下的6個硬幣放到第3個杯子時,我插嘴道:“這辦法根本……”我的話還沒說完,表弟就把我的話打斷了,“表姐,你還是看我的表演吧!”表弟神氣地說。只見他拿起第1個杯子,把那個硬幣放到第3個杯子裏去。“這就是第一種方法。”表弟得意地扮了個鬼臉。“哎呀!我真笨,怎麼想到第三步就放棄了呢?真不值得!”接着,表弟按照第一次那樣做,先把3個硬幣放到第1個杯子裏,然後在第二個杯子裏放5個硬幣,接着把剩下的硬幣放到第三個杯子裏,最後,把第一個杯子裏的硬幣放到第三個杯裏去。這樣第二種方法就完成了。按着這樣的方法,表弟連續做了13次。

看到這裏,站在一旁的叔叔拍起了手掌,點點頭說:“真想不到,你這小鬼還會有動腦筋的時候,這回你贏了,10個硬幣都歸你了。”叔叔一邊稱讚表弟,一邊撫摸着他的小腦袋。“不過,小欣,你得加把勁了,這回連表弟都贏了你。記住,凡事多動腦筋,別輕易放棄。”

是呀,叔叔說得對,凡事多動腦筋,別輕易放棄。如果我剛纔想到第三步沒放棄的話,再動動腦筋,那道題就被我解開了。以後,真的要加把勁,努力學好數學,掌握好數學,用好數學。

四年級年級數學週記 篇5

五一期間,我和媽媽去商場買衣服,可是,我覺得那裏的價錢很奇怪:說“買100送100”,就等於不用錢了嗎?

媽媽說:“傻女兒,怎麼會不用錢呢?”

我說:“因爲上面寫着買100送100,就是100—100=0,所以就不用錢啦!”

媽媽說:“原來你是這樣算的,如果是這樣,那麼商場的東西就不用錢了,就會來很多客人,這商場就會虧本很大了。”

媽媽又說買100送100只是要50元就可以了,你知道嗎?

聽了媽媽的解析,我還是似懂非懂,到底爲什麼呢?看來我還要再去商場認真調查或去請教曾老師了,看看她有什麼高招,因爲我知道這裏還有很多我還未明白的數學知識。

我帶着愉快的心情,來到學校問曾老師數學問題,曾老師說:“其實有些都是滿過100的,比如:滿100的有109、200、189……”

老師又說:“滿100元的是送100元的券,顧客還是要先拿出錢用夠100元后,纔有得送贈券的,並不是象你說的那樣不用錢。”曾老師對我這種有問題肯問的做法給予表揚,也歡迎我今後多問問題。

奇怪的“買100送100“問題就這樣被我搞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