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課件中心 > 九年級課件 > 九年級下冊語文課件:秋水大綱

九年級下冊語文課件:秋水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9W 次

導語:選自《莊子·外篇》,《秋水》篇。莊子,姓莊,名周,字子休(亦說子沐),宋國蒙人 。他是東周戰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創立了華夏重要的哲學學派莊學,是繼老子之後,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以下是小編整理九年級下冊語文課件的資料,歡迎閱讀參考。

九年級下冊語文課件:秋水

知識目標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2、在掌握字詞句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3、瞭解莊周及他的哲學思想,準確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

能力目標

1、通過自讀,提高閱讀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培養初步鑑賞文言文的能力。

德育目標

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

教學重點

1、重點理解“涇流、望洋興嘆、少、輕、殆、大方之家”等詞語。

2、整理和歸納“焉、於、而”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教學難點

1、藉助語境推斷文言詞語的意義。

2、理解河伯對海神的那番感嘆。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一、瞭解作者

莊子,名周(約公元前369年——約公元前286年),戰國時思想家、文學家。宋國蒙人,曾任蒙漆園吏,但不久辭去,不願和統治者合作。他一生貧困,身居陋巷,向人借糧,自織草鞋,穿粗布衣服,甘願閒居獨處。他繼承併發揚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老莊”。莊子認爲世間一切事物並無本質區別,無任大小、貴賤、壽夭、生死、善惡、得失、榮辱都是相對的。

〈〈莊子〉〉一書,道家經典之一,共三十三篇,其中內篇七,外篇十五,雜篇十一,一般認爲內篇是莊周自著,外篇、雜篇是莊周的門徒所著。〈〈莊子〉〉一書風格獨特,能將深奧玄妙的哲理與生動具體的想象融爲一爐,使抽象的邏輯思維與具體的形象結合起來,構思奇特,想象豐富,汪洋恣肆,儀態萬千。〈〈莊子〉〉一書多用寓言故事,比喻生動。其創造的許多詞語如:“朝三暮四”、“望洋興嘆”、“貽笑大方”等已成爲現代漢語詞彙中的寶貴財富。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要讀出河伯的自滿、悔恨的語氣。

給加點的詞注音並加以解釋。

秋水時至

百川灌河

涇流之大

望洋向若而嘆

睹子之難窮也

旋其面目

則殆矣

三、再讀課文,疏通文意,理清思路。

思考問題:

1、河伯爲什麼洋洋自得,欣然自喜?

2、河伯後來爲何又望洋興嘆呢?

3、河伯面對波瀾壯闊的大海,是如何自責的?

4、全文可分爲幾層意思?

四、研讀課文,分析討論:

1、本文的主旨是什麼?

2、本文在寫作上有何特點?

3、結合實際,談談本文給自己的啓示。

五、自由朗讀,嘗試背誦。

六、課堂練習

1、整理歸納下列各詞的意義和用法。

(1)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3)今吾子又死焉。

(1)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2)至於北海,東面而視。

(3)冰,水爲之,而寒於水。

(4)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1)東面而視,不見水端。

(2)性貪而狠。

(3)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4)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

2、與“莫己若”的句式完全相同的是()

(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何厭之有?

(3)長安君何以自託於趙?

(4)國人莫敢言。

3、對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1)輕伯夷之義(輕視)

(2)少仲尼之聞(名聲)

(3)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危險)

(3)我之謂也(說的就是我)

七、小結:本文使我們瞭解了莊子散文的風行水上,自然成文,設喻巧妙,機趣橫生的特點。。不僅如此,還使我們深刻的認識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的認識是很有限的,只有開拓視野,不斷創新,纔能有所提高。

八、作業:

1、繼續背誦課文,深刻領悟本文的主旨。2、寫一篇300字左右的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