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課件中心 > 六年級課件 >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圓的認識課件(通用12篇)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圓的認識課件(通用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5W 次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圓的認識課件應該怎麼寫?課件與課程內容有着直接聯繫。所謂多媒體課件是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教學的需要,經過嚴格的教學設計,並以多種媒體的表現方式和超文本結構製作而成的課程軟件。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圓的認識課件,歡迎大家閱讀。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圓的認識課件(通用12篇)

六年級數學上冊圓的認識課件 篇1

一、揭題新授

教師出示硬紙圓,提問是什麼圖形,學生回答後,反貼在黑板上,出現課題:

1、認識圓形

日常生活中,有着許多大小不等的圓。讓學生說出畫面上哪些物體是圓形的。

周圍還有哪些物體是圓形的。

討論,球是不是圓形。顯示球被破開,旋轉球體,出現並閃爍橫截面的過程。教師說明:球是球體,不是圓形,要是把球破開,它的橫截面就是圓形。

2、揭示圓的形成。

(1)演示:繩子的一端繫着一個小球,用力甩動小球,使小球的運動形成圓形;

(2)用繩子系粉筆在黑板上畫圓模擬小球的運動軌跡成一個圓形;

(3)小球被甩動時,爲什麼不跑到別的地方去,卻能形成一個首尾相接的曲線,也就是圓呢?揭示:正是因爲小球的一端固定在一點上,拉直的繩子長度也沒有改變,這樣甩動小球,也就形成了圓。

(4)過渡:根據這個道理,我們就可以先確定畫圓工具圓規的兩腳距離,然後,把其中的一腳固定,另一腳旋轉,這樣就可以畫出一個圓來。(用手比劃)

3、學習用圓規畫圓。

(1)學生嘗試畫圓。

(2)引導學生說出畫圓的體會並討論:(用課件,並板書)

①畫圓的步驟。(定長、定點、旋轉一週)

②畫圓時要注意什麼?(定點不能移動,定長不能改變)

(3)教師示範畫圓。

4、教學圓的各部分名稱。

1、圓心(o)

你知道圓畫圓時的定點在圓中叫什麼嗎?板書(學生口答)並教學用字母表示。板書

你是通過什麼方法找到一個圓的圓心的?(學生操作)

你發現圓心決定圓的什麼呢?板書

2、半徑(r)

定長在圓中又叫什麼?(半徑)(學生觀察嘗試下定義)板書用字母表示。板書

教師出示定義,幫助學生理解定義。

教學圓上任意一點圓內任意一點、圓外任意一點的區別。

學生畫半徑(任意畫)

你還可以嗎?你能畫幾條?(爲什麼)

學生量一量同一個圓內每條半徑的長度,你發現了什麼?板書

通過圓的比較,你知道的半徑決定圓的什麼?(用課件) 板書

3、直徑(d)

除了半徑,圓還有直徑板書,用字母表示。板書. 在自己的圓上畫出直徑

學生嘗試給直徑下定義。其他學生補充。

學生畫一畫,再量一量,在同一個圓內你發現了直徑有什麼特點?

學生動手量一量在同一個圓裏半徑和直徑的長度。有什麼發現?

板書:r= d=2r

爲什麼要加在同一個圓裏

完成下面板書:

學生練習兩者的關係:練習二十二表格。(學生直接口答)

4、小結所學知識,引導質疑。

二、鞏固練習

1、在圓內的線段中,分別找出各圓的半徑和直徑。

2、判斷題。(對的劃,錯的劃。)

(1)畫圓時,圓規兩腳間的距離是半徑的長度。( )

(2)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 )

(3)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 )

(4)半徑2釐米的圓比直徑3釐米的圓大。( )

(5)所有的半徑都相等,所有的直徑也都相等,直徑是半徑長度的兩倍。( )

3、發散練習。在下圖中(下圖依次逐一出現),看到了什麼條件,你能想到什麼?

六年級數學上冊圓的認識課件 篇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徵;瞭解圓的各部分名稱。

2、會用字母表示圓心、半徑、直徑;理解並掌握在同圓(或等圓)中直徑與半徑的關係。

3、能正確熟練地掌握用圓規畫圓的操作步驟。

4、培養學生動手操作、主動探究、自主發現、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1)學生活動(邊玩邊觀察)。

①球、球相碰玩具表演。②線系小球旋轉玩具表演。

[教師要求學生將觀察到的形狀告訴大家,學生異口同聲回答:圓形。這裏,教師採用學生感興趣的玩具表演活動,既直觀形象,又易於發現,進而抽象出“圓”。學生從“玩”入手,不知不覺進入學習狀態。學習興趣濃厚,樂於參與,利於學習。]

(2)師生對話(學生可相互討論後回答)。

教師:日常生活中或周圍的物體上哪裏有圓?

學生:在鐘面、圓桌、人民幣硬幣上……都有圓。

教師:請同學們用手摸一摸,體會一下有什麼感覺?

學生用眼看一看、用手摸一摸,感覺:……閉封的、彎曲的。

教師(多媒體演示:圓形物體→圓):這(指圓)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有什麼不同呢?

學生:以前我們學過的平面圖形如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共同特徵,都是由線段圍成的直線圖形。而我們現在看到的(指圓)這種圖形是由曲線圍成的圖形。

教師(鼓勵表揚學生):對,這個圖形就是圓,你能說說什麼是圓嗎?

學生討論後回答:圓是平面上的一種曲線圖形。(這時,教師請同學們把眼睛閉上,在腦子裏想圓的形狀,睜開眼睛再看一看,再閉上眼睛想一想,能否記住它。)

教師在此基礎上揭示課題,並請學生回答:你還想認識圓的什麼?學生說:還想認識圓的圓心、直徑、半徑……

[這裏通過生生交流、師生互動,形象感知、抽象概括,幫助學生正確建立“圓”的概念。]

二、探索新知。

(1)探究——圓心

① 徒手畫圓。

教師請兩個學生一同在黑板上徒手畫圓,然後請同學們評一評(3個人)誰畫的圓好呢?……師生認爲用工具畫圓才能畫得好。[師生共同表演、平等相待、大家評說、其樂融融。]

②用工具畫圓。

教師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工具畫圓。學生畫圓:a.用圓規畫圓;b.用圓形物體畫圓。[畫圓方法任學生自選,既體現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又體現尊重學生(個性)、教學民主。]

③找圓心。

學生動手剪一剪、折一折,再議一議、找一找……自我探索發現圓的“圓心”。[教師放手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發現新知,培養探究能力。]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小結:圓中心的一點叫做圓心,圓心用字母“”表示。(學生在圓形紙片上點出圓心,標出字母。)

④遊戲趣味題。

在操場上,體育老師在地上畫了一個大圓,給同學們做遊戲。老師說,不管你站在什麼位置,都會派上用場。你喜歡站在什麼位置呢?請你點出來。

[教師請學生邊點邊說明這點與圓的位置關係,同時給予評說。如學生點到“圓心”,師評說:“你很有雄心,喜歡別人圍着你轉,將來必成大器。”如學生點到“圓內”,師評說:“你比較守規矩,喜歡在一定的範圍內活動,將來不容易犯錯誤。”如學生點到“圓上”,師評說:“你做事很有規律,能夠遵循原則,同時與‘上司’相處喜歡保持一定距離。”如學生點到“圓外”,師評說:“你很了不起,思維活躍,思路開闊,做事不願受條條框框的束縛,喜歡創新,有開拓精神,將來定會大有作爲。”……這樣教學,生動有趣,其樂無窮,激勵性強,學生樂學,學得輕鬆愉快、積極主動。學生對圓、圓心、圓內、圓上、圓外等基本概念能夠有深刻的理解。]

(2)探究——圓的直徑、半徑及其關係。

教師:你還想知道什麼?

學生:還想知道圓的直徑、半徑,直徑與半徑之間有什麼關係?……

①分組探究,合作學習。

教師提出學習活動要求:先獨立進行,再分組交流。通過動手“折、量、畫、數、比(估)、看、議”等,總之隨你用什麼方法都可以,探索圓的直徑、半徑及其關係。(圍繞“學習卡”上的有關內容進行。)

分組彙報,全班交流。(填寫學習卡)

學習卡

名稱 意 義 用字母表示 在同圓( )裏

條數 長度 直徑與半徑的關係

直徑

半徑

②重點請學生說明你是怎樣發現的,展示發現的過程,讓同學們評價。

③操作檢驗,內化提升。

a.考考你的判斷力。

用彩色筆標出下面各圓的半徑和直徑。[課本第87頁“做一做”(略)]

b.對答遊戲(每兩個學生一組):你說直徑長度,我答半徑長度;你說半徑長度,我答直徑長度。

c.邊體驗,邊說理:爲什麼車輪都要做成圓的,車軸應安裝在哪裏?(教師提供各種車輪形狀和安裝位置不一樣的自行車玩具,讓學生邊操作邊體驗,進而明理。)

d.合作操作探索。

畫一畫、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在同圓中所有的線段( )最長;你能用尺(直尺、三角板)測量沒有標出圓心的圓的直徑嗎?

[探索圓的直徑、半徑及其關係,主要是通過學生自我探索、合作探究、分組交流,以動手操作爲主線,讓學生自主參與,給予學生充分展示自我才智和展開探究活動的時空。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自我發現新知,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得以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過程是感知的過程,是體驗的過程,是感悟的過程,學生在感知、體驗、感悟中發現知識、掌握知識,靈活運用知識解決有關實際問題。]

(3)自我習作——用圓規畫圓。

①學生自學:用圓規畫圓的方法和步驟。(課本第87頁)

②學生操作:用圓規畫圓。(自我體會,怎樣才能畫對、畫好。)

③彙報交流。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操作情況指導學生彙報並總結。[適時板書:a.定長(即半徑)b.定點(即圓心)]

④操作表演,全班共賞。

a.按要求畫圓。

a.半徑2釐米 b.半徑2.5釐米 c.直徑4釐米 (比較a、c,你發現了什麼?)

b.按要求畫圓,並觀察你發現了什麼?(教師請學生畫3個同心圓、3個大小不等的非同心圓。引導學生觀察、討論、比較並歸納: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半徑決定圓的大小。)

c.體育老師在操場上的圓怎樣畫?(學生討論,全班交流。)

[學習用圓規畫圓,主要通過學生的學——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學到畫圓的方法;動手畫圓——體驗畫法,掌握畫法;操作練習發現規律、內化新知,這樣教學遵循了兒童的認知規律,具有良好的學習效果。]

三、課堂小結。

教師啓發學生自我小結本節課的學習收穫:知道了什麼?怎麼知道的?鼓勵學生質疑:你還想知道什麼?……

四、創新思維訓練遊戲。

教師:一個圓很美,大小不同的圓在一起組成美麗的圖案更美。請大家設計由圓(或圓和其它平面圖形)組成的圖案,並寫出創意,帶到學校與同學交流。

六年級數學上冊圓的認識課件 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觀察、畫圓等活動中感受並發現圓的有關特徵,能夠用圓規畫圓;

2.知道什麼是圓心、半徑和直徑;

3.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認識圖形的學習經驗。

教學重點:

能用圓規畫圓,知道什麼是圓心、半徑和直徑。

教學難點:

知道什麼是圓心、半徑和直徑。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學用具:

圓規,三角尺

教學過程:

一、 複習引入

1、以前我們學習過很多的平面圖形,現在請大家回想一下,我們都學習過哪些平面圖形?讓學生回答,並及時給予鼓勵。

2、在我們學習這些圖形中有一個圖形是我們沒有系統學習過的圖形?(圓)

3、出示課題:”圓的認識”

二、 聯繫實際

1、在我們身邊存在很多圓,回想一下,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還能見到圓?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回答,可多 舉例子說明。注意把握時間,儘可能讓學生多說。

2、如果讓你畫一個圓會畫嗎?(方法不限,手段不限)可以讓學生多說一些方法,比如:用圓形物品,繩子等等。在課上要注意觀察學生是否能用不同的方式畫圓,若 不能可稍微的提示一種。

三、 用圓規畫圓

1、用圓形物品畫圓只能畫一個,它的大小不能變。如果想畫一個大圓怎麼辦呢?這時我們就該用更科學的工具畫,那就是“圓規”。

2、拿出圓規觀察一下,你覺得圓規有幾部分組成?學生嘗試回答(教師總結:圓規有一個把手,兩隻腳,一隻腳是針尖,一直腳是筆尖)

3、打開練習本,自己嘗試畫一個圓。思考在畫的過程中圓規哪個部分不動,哪個部分動了,相應的誰的位置沒變,誰的位置變了?讓學生自己多花,體驗畫圓的過程, 最後由學生回答

4、在學生總結後,可根據學生的總結教師示範畫法。在師範的過程中故意出錯,幫助學生補充沒有注意到的地方。最後總結:畫圓時,兩不變,一變(針尖固定不變,針 尖與筆尖的距離不變,筆尖的位置發生了變化。)

四、 認識圓心、半徑和直徑

1、現在來重點研究兩不變。第一個不變:針尖固定的位置不變,那針尖在紙上畫出來的是一個什麼?(點)我們把這個固定的點叫做圓心,用大寫字母“O”表示。(強 調大寫字母)

2、讓學生在自己的練習本上畫出來

3、針尖固定不變在紙上畫出的是一個點,那針尖與筆尖之間距離不變,它在紙上畫出來的是一條什麼呢?(線段)

4、讓學生獨立嘗試畫出表示針尖與筆尖距離的線段。

5、教師:既然是一條線段,那它有幾個端點,(兩個)這兩個端點分別連接的哪?

學生:一個端點連接圓心,一個端點連接圓上的點

教師:它只能連接一個點嗎?(不是,它能連接圓上任意一個點)

6、所以我們把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用字母“r”來表示

7、出示各類型的錯誤讓學生區分,明確半徑必須要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

8、對比觀察,如果一條線段的兩個端點都在圓上,並且經過圓心,那它就叫做直徑,用字母“d”來表示。

9、仿照學習半徑的過程出示錯例,讓學生更清晰的認識直徑的概念。

10、在學生認識了以上概念後,在練習本上畫一個圓,並且標出圓心、半徑和直徑。

五、 練習鞏固

完成書本的課後練習。

六、 小結

回想一下,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

六年級數學上冊圓的認識課件 篇4

教學過程:

一、 知識回顧

1、 用你自己的話說說什麼樣的圖形是圓?

2、 按下列要求畫圓:(在平面上固定一個點A)

(1) 以點A爲圓心畫一個圓;

(2) 畫一個圓,使所畫的圓經過這個點A;

(3) 畫一個圓,使A點爲圓心,半徑爲2釐米。

3、 舉出生活中看到圓的例子。(從車輪是圓形的引入新課)

二、 新課探究

1、問題:車輪爲什麼做成圓形的?

2、小組討論探究策略(引導學生想做成圓形有什麼好處,如果做成正方形,三角形,橢圓形又會是什麼情況?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點是研究幾種圖形中心點的運動軌跡的不同)

3、學生動手探究(用準備好的紙片試一試),把各種圖形的中心點的運動軌跡想辦法描出來。

4、小組內討論交流,準備好發言,在全班交流

由於圓上的各點到中心點(圓心)的距離相等,所以圓在滾動時,圓心在一條直線上運動,這樣坐在車上的人或放在車內的物就很平穩;而正方形、橢圓形等由於上面的點到中心點的距離不一樣,這樣在運動中,中心點運動的線路就不是一條直線,如果人坐在這樣的車上會感覺到顛簸。

三、 觀看動畫,進一步體會車輪爲什麼做成圓形的。

本質:圓上的各點到中心點的距離都相等,而其它圖形不具有這個特點。

四、 拓展應用

要重視讓學生動手寫的練習。可先讓一些學生說,其他人補充。

五、 課後延伸

用心發現生活中的圓,嘗試用學過的知識解釋。

進一步體會圓的特徵

要使學生明白回答這樣一個問題應從哪方面入手,最基本的一個方法就是探究車輪做成圓會是什麼情況,做成其它形狀又是什麼情況,這兩種情況進行比較就能得出結論了。

觀看動畫,進一步加深印象。

學以致用,體驗成功。

六年級數學上冊圓的認識課件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畫一畫、折一折、量一量體驗圓的特徵,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理解在同一個圓內直徑與半徑的關係。

2、瞭解、掌握畫圓的多種方法,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

3、通過觀察、分析、概括等思維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重點:讓學生理解並掌握圓各部分的名稱及其特徵,並學會畫圓。

難點:根據圓的特徵,學會畫規定大小的圓。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各種不同的圓形實物、圓規、直尺、圓形紙片等。

學具準備:各種不同的圓形紙片、圓規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4分鐘)

1、比眼力遊戲:(2分鐘)

老師的手指繞一週,想一想手指走過的路線是什麼形狀的?

2、對於圓,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你們在哪兒見過圓形?(生舉例,教師強調-----物體表面是圓)其實圓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讓我們一起來欣賞生活中美妙的圓。(屏幕播放課件)太美了!難怪在2000多年前古希拉的一位數學家通過研究大量的平面圖形之後,發出這樣的感慨:“在一切平面圖形中,圓最美”!正是因爲有了圓,我們的世界才變得神奇而美妙。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圓的世界,來認識圓,探索其中的奧妙。好嗎?(板書課題:圓的認識)(2分鐘)

二、動手操作,探索特徵。

1、我們見過這麼多的圓,你會藉助手邊的工具畫一個圓嗎?試試看。邊畫邊感受:圓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圖形有什麼不同?(2分鐘)

2、學生彙報,教師小結:以前學過的圖形是由線段圍成的,叫直線圖形,而圓是由曲線圍成的,叫曲線圖形。圓是平面上的一種曲線圖形。談談畫圓的感受。(2分鐘)

預案一:沒有用圓規畫圓的。

其實我們可以用一種工具畫圓,知道是什麼嗎?(圓規)下邊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圓規。

學生用圓規試着畫圓。

預案二:有用圓規畫圓的。

說說你們第一次用圓規畫圓,感覺難嗎?(學生彙報情況,教師:可能是哪兒出了問題?誰來給介紹一下經驗。)

教師歸結:我們在用圓規畫圓的時候需要注意什麼呢?固定圓規有針尖的腳,定點;分開圓規的兩腳,定距;旋轉有鉛筆的一隻腳,畫出一個圓,旋轉。

教師示範。

3、(10分鐘)想不想再畫出一個圓?但有個要求,這個圓要和剛纔的不同。想想看可以是哪兒不同?(位置不同,大小不同)

位置的不同,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針尖的位置變了,其實就是圓心的位置變了。)

(圓心確定圓的位置)

師:圓的大小與圓規的什麼有關?(圓規兩腳的距離)能在你的圓裏用一條線段表示現圓規兩腳間的距離嗎?(學生操作)看一看這條線段的兩個端點在哪兒?(學生上臺演示:揭示半徑)在自己的圓中標出半徑,並用字母r標上。半徑有什麼作用?(半徑決定圓的大小)一個圓裏只能畫一條半徑嗎?你能再畫幾條嗎?如果老師給你足夠的時間,你覺得你能夠畫幾條?爲什麼?這些線段有什麼特點嗎?(圓上有無數個點),圓的無數條半徑都相等。黑板上的半徑和你自己的半徑也相等嗎?還要加上個什麼條件?(同圓或等圓)

4、(10分鐘)現在想不想跟老師一起玩兒一個遊戲?

找圓心:(提示:對摺)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圓形紙片,學生動手對摺。找出正中心一點,把它描出來。

找半徑: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

同學們真用心!

把你們的圓形紙片,再對摺,然後用鉛筆把摺痕畫下來。這條線段的端點在哪兒?(教師示範:揭示直徑。用反例,此時揭示在同一個圓中,直徑最長。)在自己的圓中標出直徑,我們用用字母d來表示。

直徑有什麼特徵呢?說出你的理由,同桌之間先討論一下。(揭示直徑特徵)

6、(5分鐘)猜測一下,在同一個圓裏,直徑和半徑可能有什麼關係?用字母怎麼表示?(課件揭示半徑和直徑的關係)

三、(5分鐘)鞏固練習:課件出示練習題

1、搶答:知道半徑填直徑或知道直徑填半徑。課件出示相應的練習。

2、判斷:對的打“√”,錯的打“×”。

①連接圓心和圓上的直線叫半徑。( )

②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直徑。 ( )

③圓裏有無數條半徑和直徑。 ( )

④所有的半徑都相等,所有的直徑都相等。( )

⑤兩條半徑可以組成一條直徑。( )

⑥半徑2釐米的圓比直徑3釐米的圓大。( )

3、自行車輪子爲什麼要設計成圓形?車軸應裝在什麼位置?

4、如果要給圓形花壇安裝一個噴水器,你覺得裝在哪裏好?爲什麼?

四、課堂延伸:(3分鐘)

1、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古代思想家墨子在他的著作中這樣描述道:“圓,一中同長也”。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課件:一中是指一個圓心,同長可能是指半徑一樣長,也可能是指直徑一樣長)這個發現比西方早1000多年呢!感覺怎麼樣,自豪吧!

(可選)2、有這樣一句話:圓出於方,方出於矩。也就是說,最初的圓不是由圓規畫成的,而是由正方形切割成的。(課件展示)如果正方形的邊長是6釐米,你知道圓的半徑和直徑是多少嗎?

(可選)3、出示陰陽八卦圖,已知小圓的半徑是3釐米,你還知道些什麼?

五、總結收穫(3分鐘)

在生活中圓被廣泛地應用着,成爲美的使者與化身,希望大家能從圓的認識中更加喜歡數學,感受數學那份特有的美麗,讓我們伸出手指用畫圓的方式爲我們今天這堂課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六、佈置作業。(1分鐘)

練習十三:1、2、3、5題。

六年級數學上冊圓的認識課件 篇6

一、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長方形等多種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展開教學的,也是小學階段認識的最後一種常見平面圖形。教材編排思路是先借助實物揭示出圓,讓學生感受到圓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再引導學生畫圓,初步感受圓的特徵,掌握圓規畫圓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認識圓的相關概念,掌握圓的基本特徵。教學這部分內容,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豐富學生空間與圖形的學習經驗,使學生空間觀念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圓有關知識的學習,也爲以後學習打下基礎。

二、學生分析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圓形物體,在低年級也已經初步認識,但都是直觀的表象的認識。在小學階段,學生的空間觀念比較薄弱,動手操作能力比較低;鑑於以前學習長、正方形等是直線平面圖形,而圓是曲線平面圖形,估計學生在動手操作、合作探究方面會存在一些困難。

三、學習目標

1、讓學生初步掌握圓的特徵,理解和掌握在同一個圓裏半徑和直徑的關係。會用圓規畫圓。

2、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能用圓的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現象或用生活中的現象解釋圓的特徵。

3、使學生通過想象與驗證,觀察與分析,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動,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培養它們認識周圍事物的形體特徵的興趣和意識,能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

四、教學過程

(一)、從遊戲中,構建圓,初步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

1、大家喜歡做遊戲嗎?咱們做一個“找朋友”的遊戲。現在如果讓大家像這樣(出示課件)在我面前站一行,誰先跑到老師這兒就是老師的好朋友。同意這樣站嗎?那麼怎樣站才公平、合理呢?小組討論。

討論後,同學代表發言。出示課件,爲什麼這樣站就公平、合理?引導得出:每個同學到老師的距離都相等,這樣才公平、合理。

[一堂課好的“序幕”如同“吸鐵石”,可以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使學生迅速進入“角色”。讓學生通過遊戲“找朋友”,進而引出要學習的內容,貼切、自然,這樣可以一開始就牢牢抓住學生的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感需要,調動學生進一步探究學習的慾望。]

2、師:生活中見過圓嗎?在哪兒見過?

[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的圓形,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願望。]

老師也帶來了幾張帶圓形的物體的圖片,請同學們欣賞一下,你覺得這些帶圓形的物體美嗎?(電腦演示帶圓形物體的圖片)

[學生在感受用各種圓形組合起來的圖案帶來美的享受的同時順利揭示了探究的主題:認識圓。]

3、圓跟以前學過的長方形、正方形最大的區別是什麼?指名學生說說。

教師總結:以前這些是由線段圍成的平面圖形,而圓是由曲線圍成的平面圖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圓,板書課題。

4、抽象出圓,並介紹圓各部分名稱。

回到最開始“找朋友”的課件,介紹圓各部分的名稱。

(1)、同學們站的位置是站在圓上,老師站在圓內,像這外面的就是圓外,每個人相當於圓上的一個點,老師在圓內,也相當於一點,這一點在數學上叫圓心,用字母o表示。

(2)、像剛纔大家所說每個人與老師的距離都相等,也就是從圓上一點到圓心這一段距離都相等,像這樣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就叫做半徑,一般用字母r表示。圓上是否就這幾個點呢?

(3)、觀察圓上哪兩點之間的距離最長呢?學生討論後發言。抽象出:通過圓心,兩端都在圓上的這一段距離叫做圓的直徑,一般用字母d表示。

[藉助課件形象地講解圓心、半徑、直徑這些比較抽象地概念,便於學生理解。]

(二)、利用圓形紙片自主探究圓的基本特徵。

讓學生利用手中的圓形紙片自主探究以下問題:

1、你能在圓形紙片上找出圓心、半徑、直徑嗎?

2、通過折一折、畫一畫、量一量你能發現圓內半徑、直徑有什麼特點嗎?

通過學生觀察,操作,動手畫、折、量得出:將圓形紙對摺後兩次後打開,摺痕的交點就是圓心,從圓心到圓上可以畫無數條半徑,通過圓心可以畫無數條直徑。還會發現在同一個圓裏,所有的直徑都相等,所有的半徑也都相等, d=2r r=d/2。

[“兒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動手操作的過程,不僅能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而且對所學知識能理解得更深刻,記憶得更牢固。在這一環節的處理上,通過讓學生在足夠自主的空間、足夠活動的機會中自主探索、動手實踐、積極合作,這樣做有利於讓學生獲得積極的、深層次的體驗,體驗成功的喜悅,體驗知識的形成與發展,在這裏學生的學習不只是“文本課程”,而更是“體驗課程”。]

(三)學習用圓規畫圓、進一步認識圓。

1、你會畫一個標準的圓嗎?學生會說用圓規畫。先讓學生自己在紙上畫一畫, 交流畫法。在此基礎上師生共同總結畫圓的基本步驟和方法:

①、畫圓時,先把圓規的兩腳分開,定好兩腳間的距離(即半徑的長度)從而確定圓的大小。

②、把有針尖的一腳固定在一點上。(確定圓的位置)

③、把裝有鉛筆芯的一腳旋轉一圈,就畫出了一個圓。

讓學生畫半徑2cm,3cm的圓,然後觀察你發現了什麼?學生會發現半徑3 cm的圓大,半徑2cm的圓小。也就是半徑決定圓的大小。

2、讓學生在不同位置畫圓:在一張紙的中間畫一個半徑3cm的圓,在這張紙的左上角、右下角、右上角再畫一個這樣的圓,怎麼畫?從而得出:圓心決定圓的位置。

[讓學生畫圓,是本課的難點,我抓住時機,以層層深入的方式讓學生首先隨意畫圓,總結出畫圓的方法,然後要求學生畫出半徑是2cm,3cm的圓,這樣讓學生把理論回到實踐,運用所學知識畫圓,達到對圓的知識的運用,課堂教學得到良好的反饋。]

(四)鞏固練習,提高對圓的認識。

1、你能找出下面圓形的半徑和直徑各是多少嗎?單位:釐米

圖略

(這幾道圖形題都沒有直接給出圓的半徑和直徑,而需要學生通過認真觀察圓和長方形、正方形的關係,從而找出半徑和直徑各是多少?)

2、如果在操場上畫一個稍大點的圓,你還能用圓規嗎?怎樣畫?注意什麼?

3、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說明爲什麼車輪要做成圓的?車軸應裝在哪裏?

[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在於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通過不同層次的練習,可以使學生對剛剛形成的知識得到活學活用,幫助學生對知識的深層理解 ,從而培養了學生綜合運用知識探索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練習又注重與生活的聯繫,這樣的練習學生樂於參與,也有實效。]

(五)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對圓進行了初步認識,板書:圓的認識。大家有什麼收穫嗎?有人說,因爲有了圓,我們的世界才變得如此美妙而神奇。今後,我們在生活中還會接觸到很多圓的知識,那時,你們一定會進一步感受到圓是多麼神奇。

(六)課後延伸

你能用幾種方法量出1元硬幣的直徑?試試看。

[問題的延伸是活動的繼續,是學習的繼續,帶着問題走出課堂,走進生活,也正是學生真正學會數學、感悟數學的繼續。通過“量出1元硬幣的直徑”這一問題,有意識地讓學生帶着數學知識走出書本、走進生活,一方面可以將所學的知識進行拓展、延伸,另一方面更是能將學生學習的積極因素延伸到課後、生活中,可以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問題意識、數學意識,進而培養創新意識,也可以繼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情感。]、

六年級數學上冊圓的認識課件 篇7

教學目標:

1.瞭解圓的各部分名稱,掌握圓的基本特徵,能正確畫圓。

2.培養學生動手探索能力,發展學生歸納和推理能力,啓發學生的創造思維。

3.學生在觀察、猜想、驗證、應用的活動過程中,發展學生空間觀念,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4.感受事物間的相互聯繫,瞭解中國數學發展史,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掌握圓的特徵,能正確畫圓。

教學難點:歸納圓的特徵,培養學生推理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資源:圓形紙片 長、正方形 圓規 直尺 三角板

教學過程:

一、課前學習調查

1.《圓的認識》課前學習調查

(1)你已經知道了圓的那些知識?還學會了什麼?

(2)怎樣使用圓規畫圓?有什麼技巧?

(3)圓與其它平面圖形有什麼不同?

(4)圓有什麼特徵?

(5)生活中哪裏用到了圓?你能解釋爲什麼用?

(6)關於圓你還能提出什麼問題?

2.請你選擇已經知道的問題,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3.從學生的回答中確定教學起點。板書課題。

二、認識圓的特徵

1.認識曲線圖形:教師閉眼徒手畫一條不封閉的曲線

這是圓嗎?最不像圓的在哪裏?

課件出示:一條封閉曲線圍成的平面圖形。

由一條封閉曲線圍成的平面圖形叫做圓。對嗎?

課件出示橢圓、不規則曲線圖形。

它們和圓一樣,都是曲線圍成的平面圖形,在數學上這些叫做曲線圖形。

2.探索圓的特徵

(1)整體把握曲線圖形

我們常採用“對比、比較”的方法探索特徵。你能想起那些平面圖形?

課件出示:三角形 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 梯形

把這些圖形進行分類,你會如何分類?爲什麼?

(2)出示一組組合圖形:圓裏面內接一個最大的正三角形、正四邊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正八邊形、正十二邊形。

(3)猜想:每個正多邊形的中心點到角頂點的線段長度有什麼特點?

(4)動手驗證猜想:正多邊形的中心點到每個角的頂點距離一樣嗎?分別有幾條相等的線段?

(5)學生逐一彙報,教師引導思考“正多邊形的變數不斷增加,你發現了什麼?”

正多邊形的變數不斷增加,正多邊形越來越逼近圓形,但是,正多邊形內相等的線段數是有限的,而圓從圓上到圓心相等的線段數是無限。

(6)歸納圓的特徵:

3.認識圓形的各部分名稱:

板書:圓心半徑直徑

4.認識“圓,一中同長也”:

對於圓人們很早就開始研究了,春秋時期的墨子就在《墨經》記載“圓,一中同長也”,一中指的是?同長呢?什麼叫做直徑?這一認識比其他國家早了1000多年。

5.小結:圓有什麼特點?叫什麼圓?

三、畫圓

1.圓規是不是可以畫出一個圓?請用圓規試着畫一個圓,並標註出各部分名稱。

介紹圓規:兩腳距離等於圓的什麼?

2.特殊畫圓方法:

四、直線圖形與曲線圖形的聯繫

剛纔用對比的方法找出了圓的特點,事物之間往往存在着聯繫,用聯繫的眼光看, 曲線圖形和直線圖形有聯繫嗎?

五、立體圓形

課後反思:

通過對圓的認識,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幾何直觀。

幾何直觀是數學《課程標準》裏核心概念之一,主要藉助幾何直觀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但是我個人認爲幾何直觀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應該適合度,這不是圖形與幾何的最主要目標,圖形與幾何主要是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本課依照學生心理特徵,從一維空間到二維空間再到三維空間,逐步培養學生空間觀念。

圓形是一個特殊的平面圖形,是學習圓柱表面積、體積和圓錐體積的基礎。

課本有兩個基本主要知識點,一是認識圓的特徵(圓心、半徑、直徑及半徑直徑的關係),二是畫圓。

第一知識點是陳述性知識,學生閱讀就可以記住,但教學決不能讓學生知道“是什麼”,而是要讓學生知道“爲什麼”。這就需要通過教師爲學生創設一個問題產生、提出、分析、解決的過程,讓學生經歷觀察、猜想、探索、驗證、應用的過程,從而落實“四基”“四能”。

中國人的探索精神自古有之,對圓的探索古代中國更是走在世界的前列,課堂上一定要讓學生了解,增強民族自豪感。

六年級數學上冊圓的認識課件 篇8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56——58頁。

教學理念: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注重四基,提高四能,並加強與社會現實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和愛好,使學生在活動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教材分析:

“圓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行、三角形等平面圖形和初步認識圓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學生研究曲線圖形的開始,又是學生學習圓的周長和麪積的重要預備知識。所以,它在整個幾何教學體系中起着承前起後的作用。教學注重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出發,結合具體情和操作活動,引導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這節課無論在知識上還是對學生的能力培養上都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學情分析:

我們班的現狀是:班額大,人數較多,學生的基礎知識、認識水平、理解能力參差不齊。有一部分同學雖然對圓已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但對圓的理性認識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上本課時,必須加強與實際生活的聯繫。讓學生通過折、量、畫、議的手段,在動手操做中獲得知識的體驗,得到成功愉悅。

教學目標:

1、組織學生通過畫一畫、折一折、量一量體驗圓的特徵,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理解在同一個圓內直徑與半徑的關係。能根據這種關係求圓的直徑和半徑。

2、讓學生了解、掌握事圓的多種方法,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

3、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概括等思維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重點:讓學生理解並掌握圓各部分的名稱及其特徵,並學會畫圓。

難點:根據圓的特徵,學會畫規定大小的圓。

教法設計:觀察法、演示法、探索法、動手操作法、講解法、練習法。

學法設計:自主學習法、合作學習法、動手操作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各種不同的圓形實物、圓規、直尺、圓形紙片等。

學具準備:各種不同的圓形紙片、圓規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1、師:大家看教師手上拿的是什麼呀?(圓形笑臉)希望我們每個人也要像這張笑臉一樣,開心、快樂的面對每一天,好嗎?(好)那就從現在開始,請大家都自信地微笑一下嗎!(課件出示)

2、請看大屏幕幕,這些同學們在玩套圈遊戲,你認爲哪種方式更公平呢?左圖:站一排 中圖:圍成一個正方形 右圖:圍成一個圓

生:我認爲右圖更公平。因爲每個人到小旗的距離都相等。

師:那圓中到底蘊藏着怎樣的祕密呢?今天讓我一起走進圓的世界,去領略其中的奧祕。板書課題:圓的認識

[設計意圖: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問題情境,把數學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繫起來,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而產生濃厚的興趣,開啓學生思維的閘門,學起來自然親切、真實,同時培養了學生對知識的探究能力和習慣。]

二、動手操作,探索特徵。

1、感受生活中的圓

師:對於圓,同學們非常熟悉,生活中你看到哪些物體是圓形的,誰來說一說。

生:硬幣、鈕釦、光盤、桌面、鐘面……年輪。

師:看來同學們非常善於觀察,真不錯,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一些關於圓的美麗的圖片,讓我們一起欣賞吧!(課件出示)

這些圖片美嗎?(美)古希臘數學家稱,一切平面圖形中,圓是最美的。

[設計意圖: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的圓形物體,既體會圓形物體的美,又初步感受圓的一些特徵。]

2、動手摸圓,初步感知圓的特徵。

師:這個紙箱裏有各種形狀的平面圖形,誰願意上來幫我把圓形摸出來(閉上眼)說說你是怎麼把圓摸到的呢?

生:以前學的平面圖形邊是直的,圓邊是曲的,沒有棱角。

師:你們同意他的觀點嗎?(對)正是同學們所想的,圓是平面上的一種曲線圖形。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讓學生動手摸一摸的遊戲,既符合學生的學習特徵,又新穎有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且讓學生在摸的過程中感受圓形與其它平面圖形的區別。]

3、藉助實物創造圓。

師:請同學們利用桌上的實物和學具袋中的工具,想辦法創作一個圓。

同學們真是心靈手巧,一會兒功夫,桌上畫出了很多的圓,誰來說說你是怎樣創作的?

生:我是用硬幣、用杯子蓋、三角板中間的空心部分、圓柱。

師:剛纔同學們用自己的方法畫出了這麼多圓,下面請同學們聽清楚老師的要求。

第一,把剛纔你畫的圓用剪刀剪下來。第二把這些圓像老師這樣沿着不同的方向反覆對摺,看看你能發現什麼?第三,把你的發現說給你的同桌聽聽,好,按老師的要求開始吧!

師:誰來說說你有什麼發現?

生:發現摺痕相交於一點。

師:我們把摺痕相交的這一點稱作圓心,一般用字母O來表示。(板書)在你的圓中標出圓心。

[設計意圖:充分相信學生的聰明才智,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創造圓,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圓是一個封閉圖形。爲接下來的學習作鋪墊。]

4、自學彙報,感知概念。

師:我們認識了圓心,其實圓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圖形一樣,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稱,自學課本56頁的內容,看一下圓的各部分名稱。

師:通過自學,你知道了什麼?

生:彙報、半徑、直徑(課件出示)理解圓上、圓內、圓外各點。

師:請同學們觀察一下,哪條是圓的半徑?

師:大家理解的'都不錯,請在你的圓中畫出一條半徑,一條直徑並用字母標出來。

[設計意圖:運用課本並不是死讀課本,而是要把教材內容吃透、用活。學生經過上面的學習,對圓的知識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再讓學生自學課本,通過互相交流,使學生逐步建立了正確、完整的概念。]

5、動手實踐,理解概念。

①師:通過自學,我們認識了圓心,半徑和直徑,關於半徑和直徑有哪些祕密呢?接下來我們繼續進行探究。

請同學們4人爲一小組,動手摺一折、畫一畫、量一量、比一比,看一看你有什麼發現?在小組裏討論。

課件出示:活動要求,學生討論、交流。

②小組彙報。

師:哪個小組願意把你的發現和大家一起分享。

生:我們發現,圓內有無數條半徑、無數條直徑。

師:你是用什麼方法驗證圓的直徑和半徑有無數條。(畫對摺)

師:大家同意他的說法嗎?所有半徑長度都相等、直徑長度都相等。(同意)你是怎樣驗證的。

生:我們是看出來的(半徑都是3cm,直徑都是6cm)

生:我們還發現,直徑是半徑的2倍,半徑是直徑的一半。

師:你們是用什麼方法得出這個結論的?

生:測量、對摺。

師:你能將直徑和半徑的關係用字母表示出來嗎?

板書:d=2r r=

強調:說得非常好,課件出示直徑、半徑都相等,在這裏一定要注意,在同一個圓內有無數條直徑,有無數條半徑,所有的直徑都相等,所有的半徑都相等,直徑是半徑的2倍,半徑是直徑的一半。

[設計意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課改所倡導的重要學習方式,從學生豐富的生活體驗和知識積累中逐漸形成了一個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策略。因此,要給學生創設一個寬鬆的學習氛圍,讓他們自主去探究。這樣的設計更突出了對學的過程的重視,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通過小組合作,讓學生自己動手摺一折、畫一畫、量一量,相互交流、討論、補充、啓發,得到圓的特徵,不僅使學生的認識從具體上升到抽象,而且使學生感悟了研究數學問題的基本方法。]

6、口答:d=? r=?

7、用圓規畫圓。

師:請同學們拿出圓規,用圓規任意畫一個圓(老師在欣賞大家畫圓的過程中,怎麼發現有的同學畫的圓大,有的同學畫的圓小)

誰來說一下這是爲什麼,你是怎樣畫的?

生:兩腳叉開,固定針尖,旋轉一週。(課件出示畫圓)

師:那在畫圓的過程中,應注意些什麼呢?

生:針尖不能動,兩腳的距離必須保持不變。

師:請同桌互相看一下,你們畫的圓的位置在不在同一個地方?、

生:不在。師:那誰決定圓的位置(圓心)

師:同桌比一比,你們剛纔畫的圓大小一樣嗎?(不一樣)

生:那誰決定圓的大小(半徑)(課件出示)

師:現在我們用圓規畫一個半徑3cm的圓。欣賞同桌的圓,那如果老師想讓大家畫一個直徑4cm的圓,該怎麼辦?

[設計意圖:“兒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動手操作的過程,不僅能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而且對所學知識能理解得更深刻,記憶得更牢固。看似簡單的畫圓問題,實則是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表述、概括等步驟,循序漸進地掌握用圓規畫圓的方法,體驗出平面圖形之間的關係,爲後續教學奠定好基礎。從而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用數學語言表述的能力,發展數學思維。]

三、實際應用,深化認知。

師:老師想檢測一下大家的掌握情況。你們敢接受老師的挑戰嗎?

1、搶答:知道半徑填直徑或知道直徑填半徑。

2、判斷:對的打“√”,錯的打“×”。

①連接圓心和圓上的直線叫半徑。 ( )

②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直徑。 ( )

③圓裏有無數條半徑和直徑。 ( )

④所有的半徑都相等,所有的直徑都相等。 ( )

⑤兩條半徑可以組成一條直徑。( )

⑥半徑2釐米的圓比直徑3釐米的圓大。( )

3、你知道手輪爲什麼做成圓形的,車軸應裝在哪裏?

(一中是指一個圓心,同長可能是指半徑一樣長,也可能是指直徑一樣長)

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古代就有了關於圓的記載、墨子,“圓,一中同長也”課件出示,學了今天的知識,你怎麼理解這句話。

[設計意圖:練習的設計難易適中、有梯度,體現了層次性,靈活性、啓發性和生活性。一是讓學生在練習中鞏固新知,另一方面讓學生體驗到數學學習的價值,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讓學生學有所獲,學有所思。]

四、全課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相信大家對圓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圓不僅走進了人們的生活,也走進了人們的心靈,願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都像圓那樣完美!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有利於學生認知結構的完善和學習能力的養成,同時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歡樂。]

六年級數學上冊圓的認識課件 篇9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圓,知道各部分的名稱。

2.掌握圓的特徵,理解直徑和半徑的相互關係。

3.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

4.通過分組學習,動手操作,主動探索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經及抽象。概括等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具準備:

線繩、圖釘、鉛筆頭、圓規、實物投影儀、計算機軟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我想問一下,大家喜歡動畫片嗎7(喜歡)今天我也給大家帶來一段動畫片,想看嗎?(想)請大家屏幕,(出示課件)這四個小動物在舉行自行車比賽,最後結果怎樣呢?請往下看,現在比賽還沒有結束,你能猜一下,最後誰能得第一?(小狗),爲什麼呢?(因爲小狗的車輪是圓的)。那小白兔的車輪也是圓的,那你爲什麼不說它得第一呢2(因爲小白兔的車輪的車軸沒在中間)那爲什麼車輪做成圓的,車軸裝在中間,跑起來就又快又穩呢?學完這節課,你就會明白的。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圓的認識。

板書課題:"圓的認識"。

二、新課教學

1.實物舉例。

一年級的時候,咱們已經初小認識過圓了,誰來說一說,除了車輪是圓的以外,在我們周圍的物體上哪裏還有圓?(學生舉例,可能舉以下實物。)

①硬幣的邊是圓的;②圓桌的邊也是圓的;③有些鐘錶的外形象也是圓的;④咱們研究的都是平面圖形,而足球是一個球體,它不是一個平面圖形,我們以後再研究。剛纔咱們舉出這麼多例子,那到底什麼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圓呢?請大家觀察屏幕,(出示課件)如果我們沿着這些物體的外沿畫下來,就得到了一個圓,大家看明白了嗎?(明白了。)

圓和咱們原來學過的三角形。四邊形相比有什麼不同?

三角形和四邊形都是由什麼圍成的?(線段)我們就把它們叫做平面上的直線圖形。而圓是什麼圍成的。(曲線)所以,我們就把圓叫做平面上的曲線圖形。

2.分組畫圓,初步感知圓的特徵。

對於三角形和四邊形的特徵,咱們前面已經研究過了。

而作爲由曲線圍成的平面圖形--圓來說也有自己的特徵,下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

爲了便於咱們研究,咱們先來畫一個圓,大家會畫圓嗎?(會)

誰能到黑板前快速畫一個圓。(評價。你能敢上來畫一個圓,已經很好了,請回。)

看來只用一隻粉筆,是不太容易把圓畫好的,在想畫好,咱們就得藉助工具,下面老師就給你一些工具,打開信封,看裏面有什麼?(圖釘、線繩、鉛筆頭)注意聽清我的要求:一會咱比一比,哪一組的同學最聰明,能用這些工具在最短的時間裏在作業紙上畫出一個圓。開始。(學生畫圓,教師指導。)

我們一起看這幾個組同學畫的,大家評一評,哪個組的同學畫得最好?(由不好到好,依次展出學生畫出的圓。)

大家說,哪一組的同學畫得最好?(第X組)

下面咱就請第X組的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他們是怎樣做的?怎麼畫得這麼圓?(學生介紹。)

他們想的方法好不好?(好。)你再給大家說一說應應注意些什麼就能把圓畫好。(①固定好圖釘不能動;②線繩隨時拉緊。)

大家明白了嗎?(明白了)其他組的同學說一下,你們是怎樣畫的?

(①繫繩的方法不同;②不轉動繩,轉紙。)

我這裏也有三樣工具,下面我就用剛纔那位同學的方法,也畫一個圓。

(師畫圓。)

怎麼樣,我畫的圓好不好?

我想只要注意兩點就可以把圓畫好。一是圖釘固定的這一點不能動;二是線繩必須始終拉緊。

3.認識圓各部分的名稱。

圖釘固定的這一點我們就把它叫做圓心,也就是圓中心的一點,圓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板書:圓心O)

我們還知道畫圓時,線繩必須得拉緊,也就是粉筆無論旋轉到什麼位置,線繩的長度變不變?(不變。)

由此,可以看出:從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是相等的。

現在我沿着線繩用尺子畫出一條線段,也就是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一條線段。像這樣的線段,我們就把它叫做半徑,一般用字母r表示,誰來說一下什麼叫半徑?(學生回答。)

大家看,我在圓裏再畫一條線段,注意觀察,我是怎樣畫的?

也就是通過圓心,並且兩端都在圓上。

像這樣的線段,我們就把它叫做圓的直徑,一般用字母d 表示。

板書:"直徑d"。

誰來說一下,什麼叫直徑?(評價:很好很完整。)同桌同學互相說一下,什麼叫直徑 4.分組討論圓的特徵。

剛纔我們認識了圓心、半徑和直徑,下面請大家結合剛纔咱們畫圓的過程,討論一下在同一個圓裏(板書)半徑有什麼特徵?直徑有什麼特徵?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請各小組開始討論一下。(指導學生討論。)

現在我請一個同學把你們組討論的結果說一下。(同學反饋。)

評價:你們組討論出了半徑與直徑的關係,很好。其他同學又做了補充。

過渡:剛纔大家討論出了這麼多圓的特徵,到底是不是這樣呢?請大家看屏幕。(計算機演示特徵。)

大家看,計算機演示的和大家討論的結果一樣嗎?(一樣。)

也就是說在同一個圓裏,半徑有多少條?並且所有半徑的長度都怎樣?(板書:無數條長度都相等)

也就是說,直徑也具備這些特徵。(完成板書。)

剛纔大家還討論出了半徑與直徑的關係,你能用字母表示一下它們之間的關係嗎?

板書:d=2r

或r=

5.鞏固練習。

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又知道了圓的特徵,下面我們一起做兩組題,看哪些同學掌握得最好。先來看第一組,請你讀一下題目要求(微機出示第一組,指名回答。)剛纔我們知道了在同一個圓裏,半徑與直徑的關係,現在咱們如果知道了半徑的長度,能求出直徑的長度嗎?知道了直徑的長度,能求半徑嗎?做完共同訂正。

通過這兩組的練習,可以看出,剛纔大家掌握還是很不錯的,下面請大家還得繼續努 6.學習用圓規畫圓。

通過剛纔的學習,我們知道: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是相等的。根據這個道理,我們也可以用圓規畫圓。

下面就請大家拿出圓規試着畫出一個圓,如果你畫的時候有什麼困難,就打開課本108頁,看書是怎樣說的。

(學生用圓規畫圓。)

請大家坐好,誰能上來給大家演示一下,怎樣用圓規畫圓。

學生演示,注意提示:

① 圓規兩腳間的距離也就是什麼?

② 針尖固定的這一點也就是什麼?

③ 注意旋轉的技巧。

我們可以把剛纔這位同學說的方法概括三點:

① 按要求確定圓規兩腳間的距離,也就是定半徑。

② 把裝有針尖的一腳固定在一點上,也就是定圓心。

③ 最後按一定的技巧旋轉一週。

這樣就可畫出一個圓。

下面就請大家用這種方法再出幾個圓,先畫一個小點的,換個地方再畫個大點。

再請大家畫出一個半徑爲3釐米的圓;並分別用字母標出它的圓心、半徑、直徑。

請同桌同學互相用尺子檢查一下,畫對了嗎?

請大家坐好,剛纔咱們又學會了怎樣用圓規畫圓,結合剛纔畫圓的過程,大家體會一下。畫圓時圓心和半徑各起了什麼作用?

師:也就是:圓心決定圓的位置

半徑決定圓的大小

7.閱讀課本,質疑問難。

好了,這節課關於圓的有關知識咱們就研究到這裏,下面請大家打開課本106頁,看一下剛纔我們學習的知識。

師:大家看,咱們課本上是用摺紙的方法認識圓的特徵的,爲了讓大家更清楚的認識圓這個圖形,我們是讓大家通過動手畫圓,掌握圓的特徵的,你們體會到了嗎?

請大家合上課本坐好。

8.全課總結。

大家回憶一下,通過剛纔的學習,咱們都學會了哪些知識?

①認識圓的各部分的名稱。

②知道了圓的特徵。

③學會了用圓規畫圓。

三、實際應用,深化知識。

記得剛上課看動畫片時,大家都猜小狗能得第一,結果是不是這樣的呢?請大家繼續片下看。(播放動畫。)

小狗果真得了第一,誰來說一下,小狗爲什麼能得第一?爲什麼車軸裝在圓心上,誰跑得又快又穩呢?

學生髮言(略)。

師總結:因爲從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是相等的,所以,車軸裝在迴心上,就能保證車軸到地面的距離始終不變,因此,車子跑起來就又快又穩,大家明白了嗎?

今天這節課,我們進一步認識了圓,而且還能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的問題。說明數學在我們的生產、生活中應用是非常廣泛的,因此,大家一定要學好數學。今天的課上到這裏,下課。

教學設想:

圓的認識是學生的低年級初步認識圓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對於廣大學生來說,雖然已經初步認識過圓,但對於建立正確的圓的概念以及掌握圓的特徵來說還是比較困難的。學生由認識平面上的直線圖形到認識平面上的曲線圖形,是認識發展的又一次飛躍。因此,教學中要注意通過動手操作、討論、歸納等活動引導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爲以後學習圓柱和圓錐奠定基礎。

基於以上認識,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旨在加強操作、研討等數學活動,通過小組學習這種主要形式,引導學生實踐、探索,逐步形成圓的表象,掌握圓的特徵。教學儘可能多的爲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嘗試成功的愉悅。

六年級數學上冊圓的認識課件 篇10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根據生活實際,通過觀察、操作、自學教材等活動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徵,瞭解圓的各部分名稱並能用字母表示對應的名稱。

(二)過程與方法

瞭解可以應用不同的工具畫圓,掌握用圓規畫圓的方法,會用圓規正確地畫圓。運用畫、折、量等多種手段,理解同圓或等圓中半徑和直徑的特徵和關係。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對圓的瞭解,進一步體會數學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圓的各部分名稱和特徵,用圓規正確地畫圓。

教學難點:歸納並理解半徑和直徑的關係。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具(圓規、尺子、剪刀、繩、釘子、各種物體表面有圓形的實物等)。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揭示課題

1.談話引入。

教師:我們學過的平面圖形有哪些?

(1)學生回憶交流:有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圓……

(2)今天我們要更深入地來認識“圓”。(板書課題:圓的認識。)

2.列舉生活實例。

教師:在生活中,圓形的物體隨處可見。

(1)展示教材圖片:從奇妙的自然界到文明的人類社會,從手工藝品到各種建築……到處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圓。

(2)教師:你能說說自己所見過的圓嗎?(學生列舉回答。)

【設計意圖】通過簡短的“平面圖形有哪些”的談話直接引出課題,簡潔明瞭,同時無形中也鞏固了“圓是平面圖形”這一知識點;學生對圓已有一定的認識,因此通過主題圖欣賞生活中的圓,讓學生找找自己生活中見過的圓,使學生對圓有了初步的瞭解,激發了進一步學習圓的興趣。

(二)利用素材,嘗試畫圓

1.嘗試運用不同的工具畫圓。

教師:如果請你在紙上畫出一個圓,你會怎樣畫?

預設:

(1)利用圓形的實物模型的外框畫圓;

(2)用線繞釘子旋轉畫圓;

(3)用三角尺;

(4)用圓規……

2.運用圓規畫圓。

(1)認識圓規。

課件出示圓規圖片,幫助學生認識圓規。

圓規的組成:一隻“帶有針尖的腳”,一隻“裝有鉛筆的腳”。

(2)用圓規畫圓。

學生自己嘗試畫圓,邊嘗試邊小結方法:定好兩腳間的距離——把帶有針尖的腳固定在一點上——把裝有鉛筆的腳旋轉一週,就畫出一個圓。

教師:說說用圓規畫圓要注意什麼?

預設:

①固定住針尖;

②兩隻腳之間的距離不隨意改變。

【設計意圖】學習畫圓的過程讓學生充分經歷了自主嘗試的過程,從最初的利用實物外框、三角尺等工具畫圓,讓學生經歷了從實物抽象出平面圖形的過程;運用圓規畫圓,重點說說畫圓時的注意事項,更是培養了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數學素養。

(三)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

1.展示幾份學生用圓規畫的圓。

提問:爲什麼都用圓規畫圓,圓的大小都不同呢?這跟誰有關呢?(圓規兩腳間的距離、半徑……)

2.自學教材,學習圓的各部分名稱和概念。

(1)教師:想了解更多圓各部分的名稱嗎?請你打開教材第58頁,自學圓的各部分名稱。(學生看書自學。)

(2)請將名稱標在自己畫的那個圓上,標註圓心(O)、直徑(d)、半徑(r)。

(3)判斷圖中哪些是直徑,哪些是半徑。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同學畫的圓,帶着“爲什麼圓的大小不同、同學說的半徑又是什麼”等疑問,學生很好奇地自學教材內容,並在圖上標註名稱,既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了課堂效率,又及時鞏固了知識。

3.結合畫圓的方法,進一步認識半徑和圓心。

(1)剛纔畫圓時,兩腳之間的距離是半徑,固定的點是圓心。

(2)想畫一個比剛纔更小的圓,應該怎麼辦?

想畫一個更大的圓又該怎麼辦呢?

畫一個大小相同的圓呢?

(3)小結:圓的大小由什麼決定?(由半徑決定。)那圓的位置呢?(由圓心決定。)

【設計意圖】明確了各部分的名稱,再讓學生思考如何畫大小不同、位置不同的圓,初步感受半徑決定圓的大小,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將學生的實踐操作提升到理論的層面,有利於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四)探索半徑、直徑的特徵及關係

1.探究特徵。

(1)畫一畫:請每位學生在紙上畫一個與剛纔的圓的位置與大小都不同的圓,再畫一個與剛纔的圓大小相同的圓。

(2)剪一剪:將三個圓剪下來。

(3)折一折:選一個圓形紙片,沿任意一條直徑折一折。(發現:沿直徑對摺,兩側完全重合;圓是軸對稱圖形,任意一條直徑都是它的對稱軸;中心點爲圓心。)

2.探索直徑和半徑的關係。

(1)畫直徑和半徑:在一個圓內任意畫它的半徑和直徑。(發現:可以畫無數條半徑,無數條直徑。)

(2)量一量:選擇剛纔畫過的兩個大小相同的圓,分別畫出半徑和直徑,並分別測量它們的長度。(發現:在同圓或等圓中,所有半徑都相等,所有直徑都相等,半徑長度是直徑長度的一半,直徑長度是半徑長度的2倍。)

【設計意圖】學生在畫一畫、折一折、量一量等一系列活動中,通過動手操作,觀察比較,主動探索,從而明確直徑和半徑的關係,提升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歸納能力,同時也經歷了知識形成的過程,體驗了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學習的信心。

(五)拓展與應用

1.解釋生活現象。

通過同學們的探索、思考,我們已經認識了圓、會畫圓、知道了圓的特徵,等等。其實圓還蘊藏着許多的奧祕。請大家思考:

(1)餐桌爲什麼做成圓形?

(2)爲什麼這些都稱爲圓桌會議?

【設計意圖】設計這個環節是希望通過解釋生活中的一些有關圓的現象,加深學生對圓的認識,如:餐桌做成圓形是因爲圓周上每個點到中心的距離相同,這意味着每個人夾菜距離相同,對就餐的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圓桌會議更是體現公平的理念;這也是對圓的本質屬性更高層次的體驗。

2.課後思考。

(1)籃球場中間的圓怎麼畫?

(2)如果要把圓畫得更大一些,怎麼辦?

【設計意圖】希望通過對“籃球場中間的圓怎麼畫”的思考,讓學生從“紙上談兵”轉爲實際運用,試着探索解決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的最佳方法;而關於“怎樣把圓畫得更大”這一問題,學生應該很自然地想到加長繩子,這是對“圓的大小與其半徑有關”的最好運用。

六年級數學上冊圓的認識課件 篇11

教學內容:

蘇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P93—P94的例1、例2和“練一練”、練習十七的第1、2題。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和交流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和感受圓的基本特徵,會用圓規畫指定大小的圓,能應用圓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

2、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進一步提高學生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感受圓的基本特徵,會用圓規畫指定大小的圓。

教學難點:

應用圓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初步認圓。

1、欣賞關於圓的圖片(課件出示),問:這些物體上都有什麼?指名說說。

2、同學們,在一切平面圖形中,圓是最美的,圓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圓。揭示課題:圓

3、生活中很多物體的面是圓形的,同學們能說說你們在哪兒看到過圓嗎?

(設計意圖:揭示課題,開門見山,簡潔明瞭。導入部分採用師生、生生對話形式,創設一個寬鬆、民主的課堂氛圍。)

二、引古導今,嘗試畫圓。

1、設疑:

同學們,猜猜看,古代人是怎樣畫圓的?

2、引古:

古代人可沒有畫圓的工具,我們一起來看看古代的人是如何畫圓的?(課件展示正方形切割成圓的過程)

3、畫圓:

同學們也想畫圓嗎?今天我們可以藉助一些工具來畫圓,打開老師給你們準備的材料袋,選擇你喜歡的工具,快速地畫一個圓。

4、交流:

你用什麼畫圓的?學生操作後展示,可能借助用硬幣等圓形物體、繪圖尺上的圓及圓規等工具畫出圓。

5、比較:

以前你畫三角形、正方形等圖形是用什麼畫的?通過今天畫圓,你發現圓與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有什麼不同?(課件展示三角形等平面圖形)

引導學生髮現:以前學過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都是由線段圍成的圖形,而圓是由曲線(有些學生可能說成是彎線)圍成的圖形。

(設計意圖:先設疑古代人是怎樣畫圓的,然後瞭解古代人是怎樣畫圓的,再讓學生自己嘗試着用各種方法畫圓,並感知與以前平面圖形畫法的區別,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滲透數學文化和數學思想。)

三、認識圓規,學會畫圓。

1、介紹圓規(課件展示):

剛纔我們利用了不同的工具畫圓,現在科學技術進步了,我們通常會用專門工具畫圓,它是圓規,有兩隻腳,一隻腳是針尖,另一隻腳是用來畫圓的筆,兩隻腳可隨意叉開,上面還設計了一個手柄,便於使用。

2、圓規畫圓:

你們能試着用圓規畫一個圓嗎?邊畫邊想:用圓規畫圓分哪幾步?畫時要注意什麼?

3、討論交流:

指名學生說說用圓規畫圓的過程。根據交流,歸納出畫圓步驟(課件展示畫圓步驟:兩腳叉開固定針尖旋轉成圓)

①猜想:我們在畫圓時要注意些什麼?

引導學生總結出畫圓時要注意:針尖必須固定在一點,不可移動;兩腳間的距離必須保持不變;要旋轉一週。

②老師示範畫圓,生說步驟師提醒注意點。

③學生畫圓:請同學們用剛纔的方法畫一個圓,要求圓規兩腳之間的距離定爲4釐米。

④比一比。引導學生感知藉助用硬幣等圓形物體、繪圖尺上的圓畫圓時的侷限性。

(設計意圖:教材安排是先學習圓的各部分名稱和特徵,再學習用圓規來畫圓。這兒先安排學習用圓規來畫圓,下面再學習圓的各部分名稱和特徵。這樣既優化了教材編排內容,又符合學生的認知特徵。)

四、自主學習,認識名稱。

1、談話:畫圓時針尖固定的一點是圓心,圓規兩腳叉開的距離它也有一個名稱,叫什麼?看看書上P94的一段文字是怎麼說的?(同時板書圓心、半徑、直徑)

2、自學圓的名稱。

3、交流:

①認識圓心,誰來介紹什麼是圓心?

②認識半徑,什麼叫半徑?(課件展示)

③認識直徑,什麼叫直徑?(課件展示)

練習:指出誰是半徑?誰是直徑?

4、學生用字母在剛纔畫的圓裏標出表示圓心、半徑、直徑。

5、總結:邊總結邊標出示範的圓的圓心、半徑、直徑,並用字母表示。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主學習,生生、生本互動了解圓的各部分名稱,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五、合作探究,學習特徵。

1、談話:剛纔我們通過學習知道了圓的各部分名稱,那麼圓有什麼特徵呢?請同學們在紙上任意畫一個圓,並將它剪下來。畫一畫,量一量,折一折手中的圓形紙片,看看有什麼發現?

2、學生自主探究。課件出示討論題:

①在同一個圓裏有多少條半徑?多少條直徑?

②在同一個圓裏半徑的長度都相等嗎?直徑的呢?

③在同一個圓裏半徑和直徑有什麼關係?

④圓是軸對稱圖形嗎?它有幾條對稱軸?

3、合作交流:

①用畫、折的方法來驗證半徑、直徑有無數條。

②用畫、折的方法來驗證半徑、直徑相等。

③通過測量和推理的方法驗證直徑是半徑的2倍,並讓學生理解用字母表示直徑與半徑的關係。

④通過把圓沿不同方向對摺來理解圓是軸對稱圖形,有無數條對稱軸。

(設計意圖:通過動手操作,感知特徵;互動交流,生成特徵;測量推理,驗證特徵。學生在操作探究、合作交流中主動地獲得了知識。)

六、實踐運用,反饋內化

我們知道了圓的畫法,名稱,特徵,請同學們運用今天的知識解決幾個問題。

1、你認爲下面的說法對嗎?(課件展示)

①圓的直徑是半徑的2倍。

②圓有無數條對稱軸。

③半徑3釐米的圓比直徑4釐米的圓小。

④畫直徑是6釐米的圓時,圓規兩腳之間的距離爲3釐米。

2、數學書P94的練一練。

3、在一個大圓裏圍着兩個相等的小圓,如果告訴你小圓的半徑是3釐米,你還能獲得哪些信息?(圖略)

4、P95練習十七的1、2兩題。

(設計意圖:練習題的設計,主要是教師瞭解教學目標的達程度。尤其是第三題的設計,更能瞭解學生掌握圓的特徵的情況。)

七、拓展延伸,聯繫生活。

1、(媒體展示)汽車比賽,看誰會贏。

2、爲什麼輪子要做成圓形,軸心要裝在哪兒?爲什麼?

(設計意圖:該題的設計主要體現了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八、回顧總結,談談收穫。

六年級數學上冊圓的認識課件 篇12

教學目標

1、通過摺紙活動,探索並發現圓是軸對稱圖形,理解同一個圓裏半徑和直徑的關係

2、進一步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徵,體會圓的對稱性。

3、在摺紙找圓心驗證圓是軸對稱圖形等活動,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理解同一個圓的半徑都相等,同一個圓裏半徑和直徑的關係,並體會圓的對稱性。

  教學難點

在摺紙的過程中體會圓的特徵

  教學教具

圓規

電化教具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

亮亮藉助光盤畫了一個圓,剪出了一個圓紙片,這個圓的圓心在哪裏呢?他很快找出來了。你有辦法找出來嗎?

二、探索活動:

1、引導學生開展摺紙活動,找到圓心。

(1)自己動手找到圓心。

(2)彙報交流找圓心的過程,並說出這樣做的想法。

2、通過摺紙你發現了什麼?理解圓的對稱性。

(1)欣賞美麗的軸對稱圖形。

(2)再摺紙,體會圓的軸對稱性,畫出圓的對稱軸。

(3)圓有無數條對稱軸。對稱軸是直徑所在的直線。

3、通過摺紙你還發現了什麼?理解同一個圓裏直徑和半徑的關係。

(1)邊摺紙邊觀察思考同一個圓裏的半徑有什麼特點?

(2)邊摺紙邊觀察思考,同一圓裏的直徑與半徑有什麼關係?

(3)引導學生用字母表示一個圓的直徑與半徑的關係。

三、課堂練習。

1、讓學生獨立完成試一試做完後交流彙報。

2、完成練一練進一步鞏固圓的半徑與直徑的關係。

3、完成填一填

讓學生獨立觀察思考並試着填一填,有困難的向老師或同桌請教。

彙報交流,說答題根據。

4、完成書後第3題。

四、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小結本節內容。

學生利用經驗很容易找到圓心,如果讓學生說一說爲什麼對摺再對摺就可以找到圓心學生很難說清楚。教學中通過摺紙觀察思考,找到答案。交流彙報,從中進一步理解圓的軸對稱,一個圓的半徑都相等。

欣賞美麗的對稱圖形引導學生對以學過的軸對稱圖形進行整理,進一步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徵,在對比中發現這些軸對稱圖形的不同特點,從而突出圓具有很好的軸對稱性。

多次摺紙的過程中探索,發現,驗證。操作中體會交流,體會圓的特徵,發展空間觀念。個別學生做試一試的題目會有困難,注意個別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