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課件中心 > 五年級課件 > 五年級上冊語文5課課件大綱

五年級上冊語文5課課件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2W 次

  教學目標:

五年級上冊語文5課課件

1、把握元雜劇興衰的社會原因及元散曲獨特的審美品格,瞭解元曲四大家等作家羣體的創作成就和藝術風格。

2、掌握元雜劇和散曲的有關常識,瞭解散曲這一詩體與詩詞的同異和小令、套曲的體式特徵。

3、認知馬致遠的人生觀在元代文人中的代表性,結合《秋思》套曲理解馬致遠散曲創作的藝術個性、語言特色。

  教學重點:

分析本套曲的藝術魅力:語言、意象和情趣。

  教學難點:

對於馬致遠在作品中所表現的人生態度的評價。這要聯繫元代民族政策和社會原因,以及元代文人的價值取向等,客觀地加以剖析。

  教學內容:

1、馬致遠的生平與戲曲創作 。

馬致遠與關漢卿、白樸、鄭光祖並稱“元曲四大家”,雜劇、散曲兼長。他在元代梨園名聲很大,有“曲狀元”之譽。曾在大都參加過元貞書會,與花李郎、紅字李二等藝人有過合作,熟悉戲曲創作規律。

他青年時追求“龍樓鳳閣”,中年一度出任江浙行省務官,後來隱居田園。自稱“東籬本是風月主,晚節園林趣”。

馬致遠著有雜劇15種,題材廣泛,思想內容複雜。既有具備一定現實意義的歷史劇,如《漢宮秋》最爲著名;又有思想消極的神仙道化劇,如《陳摶高臥》、《任風子》等。

馬致遠的散曲現存130餘首,題材主要有四類:寫景、嘆世、詠史、言情。表現了對名利的鄙棄和對自然的嚮往,反映了元代文人的心態。他融詩詞意境入散曲,清雅而不失真率。《東籬樂府》一卷,馬致遠的散曲集,爲近人所輯。

2、關於散曲。

散曲,曲的一種體式。和詩詞一樣,用於抒情、寫景、敘事,無賓白科介,便於清唱,有別於劇曲。在元代,它是一種新興詩體。包括小令、套曲(數)兩種。小令是獨立的支曲。套曲則由同一宮調的多支曲子聯貫而成,有首有尾,一韻到底。套曲又稱套數。(以上30分鐘)

3、《雙調·夜行船·秋思》講析。

1)翻譯。

夜行船 人生百年,就象莊子所做的蝴蝶夢一般。回首往事實在可嘆。今日春天來,明朝花兒謝,抓緊時機飲酒尋樂,早已是夜盡燈滅。

喬木查

遙想當年秦漢宮闕,如今都變做長滿衰草、放牧牛羊的荒野。沒有如此興廢,漁人、樵夫就沒有閒聊的話題了。帝王的墳地滿目荒涼,殘碑斷碣縱橫交錯,碑上的文字也被磨蝕得難以辨認。

慶宣和

佈滿狐狸蹤跡和野兔洞穴的荒墳,掩埋了多少英雄豪傑!三國鼎立時期英豪的事業都中途夭折,滅蜀的魏現在哪裏?滅吳亡魏的晉又在哪裏?

落梅風

縱是上天讓你富貴,你也不要太奢侈,世上沒有多少好日子和良宵夜。守財奴吝嗇的心如鐵一樣冰冷,白白辜負了多少豪華的生活和清風明月。

風入松

眼前紅日又西斜,落日疾速如同下坡車。早晨對着明鏡,發現頭上又增添了白髮;上牀時脫了鞋,未必再能穿上。不要笑我像不會築巢的斑鳩那樣笨拙而不善營生,我一向是糊里糊塗地裝傻。

撥不斷

不爭名和利,是非從此絕。紅塵從來不在門前飛揚,屋角恰巧被綠樹遮掩,牆頭的倒塌之處正好被青山補上。竹籬茅舍,纔是安居處。

離亭宴煞

在蟋蟀的叫聲中,一覺剛睡安穩;雞鳴又得起來忙碌,人生萬事無休無止。 爭名逐利,哪年纔是盡頭!密密麻麻如螞蟻排陣,亂亂哄哄似蜜蜂釀蜜,鬧鬧攘攘像蒼蠅爭血。我向往的是裴度隱居綠野堂,推崇的是陶潛結交白蓮社。最愛的是秋天到來時那些趣事:採摘沾着露水的菊花,烹調下霜後帶着紫色的螃蟹,燒着紅樹葉煮熱美酒。 人生有限,總共能喝多少杯酒?能過幾個重陽節?囑咐我的頑童千萬記着:即使是像孔北海那樣好客的人來探望我,也說我東籬喝醉了。

2)課文解析。

本套曲由七支曲子組成,可分爲四層。

首曲 [夜行船] 引子,總領全曲,由花開花謝想到人生的短暫,人生如夢,富貴無常,提出了應及時行樂的人生觀。

[喬木查]、[慶宣和]、[落梅風]三曲,分別從帝王、豪傑、富人的所作所爲爲例,否定了爭名奪利的處世態度,從反面說明首曲中所提出的'人生觀。

[風入松]、[撥不斷]二曲,則提出了自己的處世態度,即光陰似箭,人生易老,還是拋棄功名,無是無非,逍遙自在地度過自己的一生。

最後[離亭宴煞]曲,是對全套曲的總結,一方面否定和抨擊了爭名奪利、貪富求貴的處世態度,另一方面肯定與讚揚了棄絕功名、隱居自娛的處世態度。

此套曲由花開花謝想到人生的短暫,進而認爲帝王的雄圖霸業、豪傑的赫赫功名都沒有意義,守財奴的聚斂和吝嗇更是十分可笑。只有鄉村的自然風光令人賞心悅目,可以遠離塵世的喧囂。最後將名利之徒與山林高士兩種生活作對比,表達了不爲物役、自適其適的曠達心志。(25分鐘)

課堂討論:《秋思》這首套曲描寫了哪兩種相反的人生態度?如何評價作者的人生觀? 作者在對現實表示不滿、對世俗之徒表示鄙視的同時,不免流露及時行樂的消極情緒。在封建時代,知識分子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如不願同流合污,往往只能追求超塵出世、笑傲林泉的生活,但其堅持獨立人格、不願同流合污的人生態度,還是難能可貴的。(20分鐘)

3)藝術特色。

作者採用了借景寫情的手法,以生動的景物描寫來表現強烈的感情,富有藝術感染力。語言明快流暢,與曲中強烈的感情相適應,並由此形成了一種豪放的藝術風格。有人說百中無一,有人說萬中無一。

強烈的感情色彩

本篇感情激烈,作者肯定什麼,否定什麼,讚頌什麼,諷刺什麼,嚮往什麼,鄙棄什麼,態度十分鮮明,毫不含糊遮掩。適應這種感情表現的需要,曲中意象獨特,色彩絢麗,充分體現出作者的匠心。以荒墳斷碑寫帝王霸業的消歇,以狐蹤兔穴顯豪傑功名的虛幻,盛衰之間,對比強烈。以蟻密蜂亂蠅鬧比世俗名利之爭,以黃花紫蟹紅葉寫田園閒適之趣,一冷眼相“看”,一真心去“愛”,態度鮮明。自我寫照,情趣盎然。

鼎足對和博喻

套曲一般善於鋪陳,常用鼎足對和博喻。鼎足對就是三句對,如 “紅塵不向門前惹,綠樹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補牆頭缺”、“密匝匝蟻排兵,亂紛紛蜂釀蜜,鬧攘攘蠅爭血”、“和露摘黃花,帶霜烹紫蟹,煮酒燒紅葉”即是。博喻就是使用一連串的比喻,如上引蟻、蜂、蠅即是。這兩種修辭手法的作用,是再三強調,反覆加重,極情盡致,一瀉無餘。本篇豪爽動宕、明快流暢語言風格的形成,與這兩種修辭手法有關。

審美化的意象

作者善於將理念的東西形象化,並使之呈現審美的光彩。全曲在意境的營造、意象的組合上都極爲出色,例如 [喬木查、慶宣和]兩曲,摹畫出一幅蒼涼景象:衰草連坡的山野,四處荒墳壘壘,斷碑橫陳。誰能想到這放牧牛羊的山野就是當年秦宮漢闕巍峨聳立的所在呢?而如今成了狐兔巢穴的荒墳廢冢,埋葬的竟是昔日叱吒風雲的英雄豪傑;那些不可辨識的碑文,原來都記載着他們的赫赫功業。就這樣,作者寄寓了他對王朝興廢、歷史變遷的深沉感嘆。

再如[離亭宴煞]一曲,用整飭的排比句,將帶有相同美學風格的意象串聯在一起,創造出一個遠避塵囂的清逸境界,從中表明作者蕭然淡世的情懷。“和露摘黃花,帶霜烹紫蟹,煮酒燒紅葉”,由於注意了色彩的點染,意境尤其富有韻致。

曲文則出入於雅俗之間,既有精雅的文詞,又融入了相當一部分口語,但無論雅俗,遣詞造語都體現出了鮮明生動的特色。 馬致遠擅長把透闢的哲理、深沉的意境、奔放的情感、曠達的胸懷熔於一爐,語言放逸宏麗而不離本色,是元散曲豪放派的代表。

內容拓展

1、這套散曲一韻到底,“不重韻,無襯字,韻險語俊”。韻險就險在韻腳全部押入聲韻,如蝶、穴、傑、別、竭、絕,是入聲作平聲;闕、說、鐵、雪、拙、缺、貼、歇、徹、血、節,是入聲作上聲;滅、月、葉,是入聲作去聲;無一字不妥。

2、馬致遠的雜劇《漢宮秋》情節。

漢元帝派奸臣毛延壽遍行天下徵選宮妃,於秭歸縣得到絕色美女王昭君。毛延壽向她索要百兩黃金賄賂,答應選爲第一。昭君不肯行賄,毛延壽便在她的畫像上醜化其容貌,想讓她入宮以後,永遠不能見到君王。漢元帝因聞琵琶得見昭君,驚其美貌絕倫,封爲明妃,恩愛備至。毛延壽見事情敗露,便逃往匈奴。把王昭君的畫像獻給單于,唆使匈奴侵犯邊境,以武力威脅索要王昭君。滿朝文武束手無策,漢元帝軟弱無能,在羣臣脅迫下割愛和親。昭君爲國家利益情願和番,以息刀兵。行前留下漢家服飾,以誓不辱漢室。行至漢匈交界,昭君舉酒南向祭奠,之後縱身投江,殉節而死。

主要參考書目

1、鄧紹基:《元代文學史》,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年版。

2、王國維:《宋元戲曲史》,商務印書館,1915年版。

3、王起:《元散曲選》,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版。

4、宋浩慶:《元明散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5、羊春秋:《散曲通論》,嶽麓書社出版社,1992年版。

6、劉蔭柏:《馬致遠及其劇作論考》,文化藝術出版社,1990年版。

思考與練習

1、元散曲具有哪些獨特的審美品格?

2、具體分析這首套曲的語言特色。

3、這首套曲表現出馬致遠怎樣的情趣與胸襟?

4、背誦本套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