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標語口號 > 新課標語文教案14篇

新課標語文教案1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7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過標語吧,標語具有非常明顯的時代特徵和行業特色。那麼問題來了,到底什麼樣的標語才經典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新課標語文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課標語文教案14篇

新課標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詞”的知識,在反覆誦讀中讀出詞長短錯落而又和諧的韻律美;

2.在反覆誦讀中,讀出該詞所表達的情感。

教學重點:

在反覆誦讀中讀出詞的韻律美,品味作者融情於景之妙。

教學難點:

讀出該詞所表達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在詩、詞比較中初步瞭解“詞”的知識。

二.朗讀《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讀出詞長短錯落而又和諧的韻律美。

(散讀——個讀——齊讀。)

三.揣摩詞語,體會“借景抒情”的妙處。

(採取學生質疑、同學解答、教師指點又不斷誦讀的`方式。)

四.在理解的基礎上,揣摩誦讀出景語中的情語。

(示範讀——散讀——個讀——指點——男女分句讀)

五.小結

六.佈置作業:

背誦全詩。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賞析

卜算子

送鮑浩然之浙東

水是眼波橫①,山是眉峯聚②。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③處。

纔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作者簡介】

王觀(生卒年不詳),字通叟,北宋高郵(屬江蘇)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曾著《揚州賦》、《芍藥譜》。有《冠柳詞》。今有趙萬里輯本。曾在宋神宗朝當過翰林學生,因作詞得罪而被貶,所以自號“逐客”。王灼說他的詞“新麗處和輕狂處皆是驚人”(《碧雞漫志》),說明他是具有鮮明的創作個性的詞家。王觀的作品,風趣而近於俚俗,時有奇想。

【註釋】

①眼波橫:形容眼神流動如橫流的水波。

②眉峯:形容眉彎如山峯。聚:指雙眉蹙皺狀如雙峯相併。這兩句說水是橫流的眼波,山是蹙皺的眉峯。

③盈盈:脈脈含情。兩句是說先問行人到哪裏去?回答是要到山水明秀的地方去。

【評解】

這是一首浸潤着真摯感情的送別詞,表現了作者新巧的藝術構思和形象地刻畫離情別意的藝術手段。上片以眼波和眉峯來形容水和山,以眉眼盈盈處來顯示浙東山水的清秀。下片寫暮春送客又兼送春,並祝願友人與春同在,表現送行人的一片深情。

起拍“水是”、“山是”兩句,含意豐富,啓人遐想。詞人把明澈的水流喻爲美人的眼波,把青黛的山巒喻爲美人的眉峯,極言浙東山水的美麗可愛。同時,也可以理解爲詞人對鮑浩然心事的設想:波光漾動的流水是他心上人的眼波,脈脈傳情;青黛的山巒是心上人的眉峯,因思念自己而滿懷愁怨,眉頭都蹙起來了。詞人通過這一設想來寫出了鮑浩然“之浙東”的心切。與此相應,上片結句“眉眼盈盈處”也可以有兩層理解:一是鮑浩然是去山水透麗得像美人“眉眼盈盈”的地方,一是他是去與“眉眼盈盈”的心上人相會。

下片抒發詞人的情懷。“纔始送春歸”,點明這裏春剛逝去,說明詞人心中滿懷着傷春之愁;“又送君歸去”則再添了別恨,心情就更痛苦了。最後兩句是詞人對鮑洗然的祝願:希望他生活在“春”裏。這個“春”既是反映鮮花如錦的春天季節,也喻指他與心上人生活在一起。

這首詞構思新巧,詞語明麗,很有表現力。且俏皮話說得新鮮不俗,頗受人們喜愛。比起那些敷衍應酬之作,顯然有死活之別。

新課標語文教案 篇2

創意說明:《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一篇寫得很美的課文——語言美、意境美。這篇教學設計的視點放在一個“美”字上,用“美”來結構全文的教學過程——讀美文,品美點,背美句,以達到對學生進行美感薰陶,對學生進行語言積累教學的目的。

教學步驟

導入:美文需要美讀。今天我們從“美”的角度來學習課文《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用探求的眼光來發現課文中的`美。

第一個教學板塊:讀美文。

1.學生聽配樂課文朗讀。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3.下面請同學們從“美詞、美句、美段”的角度,自由選擇內容朗讀。

第二個教學板塊:品味美點。

第一層次的活動:

1.請同學們說一說你認爲需要掌握的課文中的美詞:(略)

2.請同學們說一說你喜歡的課文中的美句:

·在他的世界裏,沒有光亮,沒有色彩。

·從此,影子常常牽着盲孩子的手,帶着他去牧場聽牛兒哞哞地叫,羊兒咩咩地叫,還攀上山坡去採摘野花野果,走過小木橋去聽潺潺的流水聲。

3.請同學們推選課文中的美段:(略)

教師略作點撥:(略)

第二層次的活動:

1.請同學們品味課文中的美點,每人自選內容,只要言之成理,各個角度的內容都可以說。

2.同學們準備,同學們活動,老師的評點穿插其中。

·美在疊詞的運用。不僅形象感強,描寫情態逼真,還可以舒緩語氣。如“輕輕”“咩咩”“哞哞”“潺潺”“陣陣”“飄飄忽忽”“幽幽”“緩緩”等。

·美在短句的運用。好讀,不拗口。如“風停了,雨停了,天晴了”。

·美在按句排列。活潑、跳躍,像小溪流水,自然流暢,適合孩子閱讀。如:“他是一個盲孩子。”“在他的世界裏,沒有光亮,沒有色彩。”“他是一個永遠生活在黑夜裏的孩子。”

·美在句意含蓄,有象徵意義。如:“我從陽光裏來,也從月光裏來,還從燈光裏來。”“光明是我的母親。是她讓我來到你身邊陪伴着你的。”“他倆說,我們都是光明的孩子。”

·美在節奏感強。如“話音剛落,一聲霹靂炸響,風夾着雨,雨帶着風來了。”“他們走過泥濘的曠野,踏上小路,走向家中。”

·美在畫面、意境。盲孩子熱愛生活,渴望光明,情調輕鬆歡快,情境多姿多彩,如“牛兒哞哞地叫,羊兒咩咩地叫”“採摘野花野果”“聽潺潺的流水聲”,螢火蟲“幽藍”“翠綠”的光,“太陽”“月亮”“彎彎的彩虹”“各色的花朵”“綠草”“露珠”等。這一切織成了一種絢麗的境界,吸引、感染着讀者,使讀者獲得美的薰陶……

第三個教學板塊:背美句。

1.學生在書上用筆勾畫出美句。

2.進行背誦美句比賽。

新課標語文教案 篇3

通過《夜鶯的歌聲》的教學,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蘇聯衛國戰爭中少年兒童的機智勇敢和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沉寂、盤問、口哨、埋伏、凝神、鬼子、漢子、燒燬、木屑、蘑菇、呻吟、宛轉”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蘇聯衛國戰爭中少年兒童的機智勇敢和愛國主義精神。

3、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句子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瞭解被稱爲“夜鶯”的孩子是怎樣幫助游擊隊殲滅一夥德國法西斯強盜的。

2、瞭解開頭三個自然段和最後兩個自然段之間的相互照應。

教學難點:

“小夜鶯”的機智來自思維敏捷,敏捷的思維來自熱愛祖國的感情,這一點難於理解。

課前準備:

1、佈置學生通過上網、翻閱書籍、請教大人等方式收集有關蘇聯衛國戰爭的資料。(歷史背景、有關故事)

2、沒見過“夜鶯”的同學,通過查字典,瞭解一下夜鶯這種鳥。

3、預習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想課文主要講什麼。

4、回顧自己熟悉的小英雄的故事。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瞭解“夜鶯”嗎?誰來說一說。

教師過渡:體態小巧玲瓏,叫聲清脆宛轉,每當月上高樓,它就會放開歌喉縱情歌唱。今天,就讓我們穿過時光隧道,一起走進1941年的蘇聯衛國戰爭,走近一隻勇敢的夜鶯,去聆聽他神奇、機智的歌聲吧!(板書課題)

二、學情調查

1、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2、對於前蘇聯的衛國戰爭,你瞭解多少?

三、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指名朗讀課文,糾正讀音,指導學生讀通句子。

3、再讀課文,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什麼,小夜鶯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4、交流讀後印象。

過渡:這是一個精彩的故事。下面,我們就來講講這個故事,爭取講得和故事一樣精彩。

四、把握故事的基本內容

1、再讀課文,注意課文中的空行。想一想:“夜鶯”是怎樣巧妙地和敵人周旋,爲游擊隊送情報的?

2、重點讀課文的一、二部分,看看“夜鶯”是怎樣迷惑敵人,爲敵人帶路和怎樣與游擊隊聯絡的。

3、試着把這篇故事的基本內容講一講。可在準備的基礎上分小組講,講後評價,主要看是否把握了故事的'基本內容。

設計意圖:抓住主線,理清脈絡。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初讀全文,概括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小夜鶯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在此基礎上再默讀全文,抓住主線,要求學生試着把這篇故事的基本內容講一講,從而理清課文脈絡。

第二課時

一、精讀課文

1、聯繫上下文,初聞歌聲。

⑴學習課文第一段,讓學生找出描寫夜鶯歌聲的句子。

教師出示:“夜鶯的歌聲打破了夏日的沉寂。這歌聲停了一會兒,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勁頭唱起來。”鼓勵學生質疑。

學生問:“‘沉寂’是什麼意思?”

教師讓學生聯繫上下文讀讀,體會體會。

學生從讀中體會到戰鬥剛剛結束,樹木、房屋被破壞,空曠的花園裏空無一人,死一般的靜寂。

⑵讓學生分角色讀課文第三到第十九自然段,兩生上臺演一演軍官和小夜鶯,從對話中去體會、去品味。

“怎麼會就剩下我一個?這裏有麻雀、烏鴉、貓頭鷹,多着呢。夜鶯倒是隻有我一個。”小夜鶯把問話故意岔開,避免了正面回答,看似一副糊塗的樣子,卻有着格外清醒的頭腦。

“剛剛一開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獸來了,野獸來了’──就都跑了。”小夜鶯巧妙的回答,既保護了羣衆,又痛罵了敵人。從字裏行間流露出小夜鶯的乖巧、機智。

學生進入語言文字所描繪的情景中,做到了“口而誦,心而維”,邊朗讀邊揣摩,從中體會到這是有意吸引敵人的歌聲。

2、自問自答,理解歌聲。

⑴學習課文第二段,讓學生繼續找出描寫夜鶯歌聲的句子。

⑵教師出示:“小孩有時候學夜鶯唱,有時候學杜鵑叫,胳膊一甩一甩的,打着路旁的樹枝,有時候彎下腰去拾球果,還用腳把球果踢起來。”引導學生自問自答,同桌練習一個問一個答,擴大了訓練面,人人都得到了訓練的機會,學生各有所得。在此基礎上,教師充當“嚮導”的角色,引領學生比較:“他好像把身邊的軍官完全忘了。”“他把身邊的軍官完全忘了。”這兩句話意思有什麼不同?學生展開討論。

3、比較異同,破譯歌聲。

⑴學習課文第三段,學生繼續找出描寫夜鶯歌聲的句子。

⑵四人小組討論歌聲的作用有何不同,破譯歌聲的含義。結合語境,讓學生探究既然那歌聲已經沒有什麼新鮮的意思了,爲什麼夜鶯還是興致勃勃地唱着?通過朗讀,學生感悟出小夜鶯爲了不引起敵人懷疑,發出信號後仍繼續唱歌,同時也表達了他臨戰前的興奮。

4、探究尋根,深挖歌聲。

⑴齊讀課文第五段中描寫夜鶯歌聲的句子。

⑵教師出示:“從孩子的嘴裏飛出宛轉的夜鶯的歌聲。那歌聲即使是聽慣了鳥叫的人也覺察不出跟真夜鶯的叫有什麼兩樣。”

⑶問學生讀懂了什麼,引導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探究尋根,表面讚揚宛轉的歌聲,實則頌揚小夜鶯勇敢、機智和熱愛祖國的品質,悟出語言文字背後所蘊藏的深意,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感受能力。

設計意圖:夜鶯的歌聲是課文的一條紅線,抓住夜鶯歌聲的句子展開教學,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引導學生以讀爲主,以讀促悟,重點深究夜鶯歌聲的含義成爲本課教學的重中之重。

二、以讀引說,遷移運用

文章以濃重的筆墨譜寫小夜鶯引誘敵人進入游擊隊的伏擊圈,而對游擊隊員的描寫則着墨極少,這給學生提供了想像的空間,教師可設計這樣的訓練題練說:“戰鬥勝利了,幾個游擊隊員圍着小夜鶯,。”

設計意圖:教師抓住這一語言“空白”,引導學生走進課文所描繪的語言情境之中,去朗讀,去感受,去想像,貼近書中的人物,與他們一同分享勝利的喜悅,產生心靈上的共鳴,從而水到渠成地稱讚了小夜鶯,在語感訓練中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三、佈置作業

1、練寫生字,讀寫、讀記“詞語盤點”中本課的詞語。

2、閱讀其他的小英雄的故事。

板書設計:

吸引敵人

14夜鶯的歌聲 麻痹敵人

傳遞情報

小男孩──機智勇敢、熱愛祖國

新課標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會寫兩個字“父”“爸”。認識兩個部首“父字頭兒”和“兩點水兒”,認識11個生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感悟父女之情,體味親情的重要。

教學重點

★認識11個字,會寫兩個字。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認識11個生字。

教學準備

★“父”“角”的字理識字圖。生字卡片、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前幾天,我們積累了一首古詩:

小兒垂釣[唐]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齊讀一遍。這首詩寫的是什麼事?(指一學生簡單說說:一個頭發亂蓬蓬的小孩子在水邊釣魚,有一個人來問路,小孩兒忙擺手,不讓他說話,怕把魚嚇跑了。)這個小孩子太可愛啦!今天,再來認識一個可愛的小女孩,我們來學習《把我寄給爸爸》。

2.板書課題“把我寄給爸爸”,學生跟着書空。

3.出示字卡“把”。複習“把”字,說說還有什麼帶提手旁的字。“拉”“打”“拍”“擡”“扔”等,這些字都跟手的動作有關,演一演。

4.出示字卡“寄”,展示信封,講解字的意思。說說你有什麼辦法記住它。組詞。

5.展示“父”的字理識字圖,引導學生認識它的演變過程。指導學生在虛宮格內寫“父”字。

6.認識父字頭兒。出示字卡“爸”。認讀“爸”字。指導學生書寫“爸”。

二、初讀課文

1.教師範讀課文。要求學生聽清字音。

2.學生自由練習讀文,要求把字音讀準。

3.教師領着學生點讀,練習把文章讀通讀順。

4.看一看,這篇文章有幾個自然段?引導學生標序號。

5.指導學生圈出生字。讀一讀,認一認。開火車讀,檢查認字情況。

三、細讀課文,隨文識字

1.指名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學生找出生字寶寶。

元:說音節。元,指開始的。元月,指一月。元旦,指一年的第一天,元旦是一月一日。也指錢幣的單位。

宵:說說你怎麼記住它。組詞。理解元宵節。

要:說音節。說說你怎麼記住它。組詞。用“需要”說個句子。

到:說說你是怎麼記住它的。組詞。

指導學生朗讀這一句話。

爸爸到哪去了?用書中的話回答。

2.指名學生回答:他到南極探險去了。介紹“南極”,簡單說明“探險”的意思。指導學生朗讀這句的後一半。“圓圓的`”,說說這樣的詞語。

3.“媽媽給爸爸寫信,說了一大堆話兒。”我做了什麼?

4.齊讀第四自然段。展示“角”的字理識字圖。出示字卡“角”,怎麼記住它?組詞。認識牆角、角落。

5.讀小女孩心裏想說的話。(第五自然段)

冰:說說你想怎麼記住它。組詞。認識兩點水兒。再說幾個帶兩點水兒的字。

更:數筆畫。組詞。用“更”說句話。

想:說說你怎麼記住它。組詞。

指導學生朗讀兩個感嘆句,感受小女孩對爸爸的想念。

四、鞏固字詞

1.認讀詞語。

2.回讀全文。

新課標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熟讀《字典公公家裏的爭吵》,理解詩中的詞語。

2、學會正確使用標點。

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讀兒童詩。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三分鐘演講

二、謎語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 老師有一則謎語,看你能不能猜出來,聽仔細了:有人不說話,肚裏學問多。有字不認識,就去請教它。(一起說)

字典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如果你在學習中遇到一些困難,只要是它知道的就會毫無保留地告訴你,因此,大家都親切地叫它字典公公。字典公公的家很大,裏面的家族成員可多了。可是有一天,字典公公家裏發生了爭吵,吵得可熱鬧了。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去字典公公家瞭解一下這場爭吵?(想)

這節課就讓我們來讀一讀《字典公公家裏的爭吵》這首兒童詩

三、指導誦讀

1、出示誦讀要求。

一讀通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二讀懂 理解詞語,讀懂大意。

三讀好 想象畫面,讀出情感。

2、讀通。

(1)初讀全文。

請小朋友們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讀這首詩,遇到不認識得字就讀讀上面的拼音,爭取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開始吧!

學生自由讀課文,師巡視。

(2)檢查讀課文情況。

讀得怎麼樣了?請一些同學來讀讀課文吧。每人一小節,誰願意讀?

(3)指導停頓。

師生合作讀,學生用鉛筆畫上停頓符號。同桌一人一段互相讀。

3、讀懂。

(1)課文已經基本讀通了,下面清小朋友們默讀課文,有不理解的詞用筆標出來。

(2)交流解析難理解的詞語。

頭頭是道:形容說話或做事很有條理。

反駁:說出自己的理由,來否定別人跟自己不同的理論或意見。

深奧:(道理、含義)高深不易理解。

報告:用口頭或書面的形式向上級或羣衆所做的正式陳述。

主角:主要角色、主要演員、主要人物。

不可開交:無法結束。

片面:偏於一面,不全面。

強調:着重提出。

4、聽錄音。

讀得怎樣?你想讀得像他一樣好嗎?我們一起努力!

5、讀好。

(1)第一段。

師:剛剛我們聽了課文的錄音,你知道字典公公家裏是誰在爭吵了嗎? 一起說:“標點符號”。

師:對,詩歌的第一小節就告訴我們了。誰來讀讀第一小節。(指名讀 →齊讀)

指導抓住重點詞語的朗讀。

(2)第二段。

師:哎呀,真夠吵的'![出示插圖]看它們的眼睛瞪得多大,聽它們的嗓門提得多高。感嘆號拄着柺杖,小問號張大耳朵,調皮的小逗號急得蹦蹦跳

師:下面請小朋友們自由讀讀第2小節,看看你能不能抓住一些重點詞語讀出標點符號們的神態和動作。

指導讀,可加上動作。

(3)第三至七段。

師:這些標點臉紅脖子粗的,它們在吵什麼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讀詩歌第3—7小節。注意讀好語氣。

師:課文裏講了哪些標點的爭吵?

你喜歡哪個標點符號呢?讀一讀,如果可以,邊讀邊加上動作就更好了。

(4)第八段。

師:就在大家爭得不可開交的時候,誰來發表意見了?

指導讀老人的口吻。

(5)第十段。

師:小朋友,你聽了字典公公家裏的爭吵,心裏想的啥,能不能讓我知道?

交流。

(6)第九段。

字典公公告訴我們:(齊讀)

6、分角色朗讀。

旁白、感嘆號、問號、頓號和逗號、省略號、句號、字典公公

師:瞧!通過我們的努力,已經將這篇課文讀得如此動人。爲了獎勵大家,我們來欣賞一首兒歌——《標點符號歌》,請小朋友們仔細聽,看這首兒歌裏提到了哪些標點。(交流)

這學期我們已經開始學寫作文了,標點符號在文章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希望小朋友們在今後的作文中能正確的使用標點符號。

新課標語文教案 篇6

一、教材說明

本課是一首新體詩,抒發了追尋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詩的一、二兩節寫對於延安精神的追尋,三、四兩節寫實現現代化需要延安精神,五、六兩節寫追尋延安精神的重要意義。用形象說話,用一系列事物構成鮮明的意境,是本課主要表達特點。瞭解詩中所說的具體事物的意義和讀出詩的節奏和韻律是教學重點。

選編這首詩,一是引導學生接受延安精神的陶冶,二是感性認識新體詩,接受語言美的薰陶。

二、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瞭解全詩內容,懂得發揚延安精神的重要。

三、教學建議

1、課前學生蒐集閱讀有關延安的資料,對抗戰時期的延安有更多的瞭解。教師準備課文掛圖,或把課文掛圖,課文重點語句製成投影片或多媒體課件。

2、先指導學生朗讀課文,讀出詩的節奏和韻律,再引導學生思考、討論:作者到延安追尋什麼?爲什麼追尋?把詩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找出來,在讀中想象,體會它的意義,然後把自己的見解和同學交流。

3、指導學生感情朗讀,可讓學生自由朗讀這首詩,邊讀邊思考:爲什麼這首詩聽起來這麼悅耳,讀起來琅琅上口?要讓學生明確到這首詩隔句押韻,並用“· ”把韻腳“ang”標出來。朗讀時,把韻腳適當加以突出。第一節:光、陽,第二節:香、場,第三節:琅、炕,第四節:響、樑,第五節:煌、翔,第六節:想、陽。還要讓學生明確到這首詩多用排比句,朗讀起來節奏感很強。朗讀時,要讀出排比句的氣勢。

4、詩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教學。

(1)第二節的四個“追尋”。

可用投影片或錄像幫助學生了解“延河、棗園、南泥灣、楊家嶺”,瞭解延安精神。放映錄像或投影片時要加以簡要的解說。“延河”,清晨、傍晚,人們常在延河邊上漫步,討論革命道理;“棗園”,曾是黨中央的所在地;“南泥灣”,當年359旅曾在這裏懇荒種糧開展大生產運動;“楊家嶺”,那裏有中央禮堂和黨中央辦公樓,許多重要會議在這裏召開。追尋“延河”、“棗園”、“南泥灣”、“楊家嶺”,就是追尋延安精神,追求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力求上進、永不滿足的精神,執着地追求理想併爲之獻身的精神。

(2)我們永遠告別了破舊茅屋,卻忘不了延安窯洞溫熱的土坑。

“告別破舊茅屋”就是告別落後,忘不了“溫熱的土坑”,就是忘不了密切的黨羣關係,幹羣關係,軍民關係。

新課標語文教案 篇7

知識目標:理清全文思路,通過複述情節,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能力目標:學會多角度思考文章。

情感目標:聯繫自身生活體驗,感悟人生哲理。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複述情節,整體把握文章主旨。

教學難點:探究、感悟蘊含的人生哲理。

教學方式:朗讀,討論分析,合作學習。

教學用具:多媒體。

課時安排:2課時。

第1課時:重點是朗讀課文,理清全文思路,通過複述情節,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導語設計: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在山的那邊》,我們懂得了一個怎樣的道理?(學生回答:只要百折不撓的堅持奮鬥,理想境界終將實現。)我們懂得該怎樣面對和實現理想,那麼當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遇到困難險阻又該如何去面對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學習一篇新課文《走一步,再走一步》。

二、默讀課文,初步感知。

1、迅速默讀全文

要求:(1)讀全文包括課題、作者、提示。

(2)速度在第分鐘500字左右,全文用5分鐘讀完。

(3)思考:故事發生在美國的哪座城市,什麼時間爬懸崖的,共有幾個孩子,有名字的有哪兩個,那座懸崖有多高,岩石架處有多高?

學生默讀後,能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2、標出生字詞,,交流生字詞

悶熱 彈子 訓誡 聳立 峭壁 顫抖 瘦骨嶙峋 迂迴 凝視 啜泣 納罕

恐懼 安慰 頭暈目眩 經歷 屢次 抵達 暮色蒼茫 小心翼翼 灰心喪氣

三、再次默讀,整體把握課文

1、 學生再次默讀課文,準備複述。

2、 複述方法指導:

A、抓住故事裏的時間、地點、人物、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B、快速捕捉文章中的數字等有效信息,抓住關鍵詞語。

C、複述不是照搬原文,而是對文章主體的一個提煉加工過程。通過複述故事情節,整體把握課文內容,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有新的感悟和思考,獲得生活的啓示。

3、學生複述(3—4人),自評複述得失。

4、教師應有針對性的指明學生默讀的速度和複述過程中的不足之出,明確複述方法,然後再讓學生有的放矢地糾正自己第一次複述的不當之處進行二次複述。

5、學生根據複述的得失,將經驗和複述方法記下來。

四、佈置作業:20個詞語,每個5遍。

第2課時:重點是學會多角度思考文章,探究、感悟蘊含的人生哲理。

教學過程:

一、朗讀課文,思考:

1、學生朗讀,提要求。

2、朗讀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無漏字漏字,注意語速、語調。

3、思考:

作者遇到了困難,從哪些地方可看出?

歸納:從小多病,不能活潑勇敢 顫抖 “如果你想待在那裏,就待着好了。”

以旁觀者的眼光看,這算困難嗎,從哪兒可看出?

歸納:懸崖不高 夥伴們輕鬆爬上去了 “我”後來很容易地下來了

怎麼很容易地下來的呢,心理有什麼變化?

歸納:走一步 頓生信心

再走一步 信心大增

慢慢爬下懸崖 巨大成就感(只有幾米高,爲什麼有巨大成就感?)

心理變化:害怕——頓生信心——信心大增——有巨大成就感

二、從中你悟出了什麼生活哲理?

學生討論,明確人生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對怎樣的艱難險阻,只要把大困難分解成小困難,一個個認真地解決小困難,堅持不懈地走下去,終將戰勝巨大的困難贏得最後的勝利。

三、合作探究

1、你從課文的那些地方體會出這樣的生活哲理的?

(引導學生在課文中尋找富有表現力的詞語,來體會文章的蘊涵)

學生小組討論發言,對於理解有難度的詞語,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追問爲什麼?

A、 標題:“走一步,再走一步”,標題的含義是什麼?

B、 18小節的“不要想着距離有多遠……”,爲什麼“不要想着距離有多遠”,而要“一步一步”?

C、23小節的'“着眼於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這一步再走下一步……”,在人生道路上,面對困難,“走了這一步再走下一步”是什麼意思?

2、你覺得文中最讓你感動的是哪兒?或你是如何看待故事裏的各個人物的?(多角度閱讀評價)

教會學生多角度閱讀的方法,以提高閱讀質量。

確立角度的方法:着眼於課文中的某個人物,或者着眼於課文中的某一情節

舉例:評價傑利哪些地方做的好,哪些地方做的不好?

父親教育孩子的方式

夥伴們的做法有不當的嗎?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適當引導歸納

四、質疑與交流:

1、課文還有什麼問題,你覺得可以提出來讓大家來共同探討的?

2、你受到什麼啓發?該如何面對困難?

同學暢所欲言。

五、教師小結

六、延伸與拓展:讀汪國真詩句

七、佈置作業生活中難免遇到困難,你遇到過什麼困難?是怎樣克服的?有什麼經驗教訓?細心留意身邊的事,感悟生活,寫一篇短文。(學生在課內時間充分的情況下自由漫談,課後寫在作業本上)

八、板書設計:

二、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頓·亨特

走一步 頓生信心

再走一步 信心大增

慢慢爬下懸崖 巨大成就感

心理變化:害怕——頓生信心——信心大增——有巨大成就感

九、教學反思:多角度閱讀方法較好,課上加強滲透和指導。

新課標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抓住課文主要內容,體會竊讀的複雜滋味,體會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對求知的渴望,並受到感染。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抓住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竊讀的複雜感情

教學過程:

一、回顧課文主要內容

1、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2、齊讀課文中心句“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二、體會竊讀的滋味

1、默讀課文,從中找出描寫“我”竊讀時“快樂”或“懼怕”的句子,用“—”和“﹏”畫出來。

2、交流自己畫下的句子,並說說自己的理解。

重點體會下列句子:

(1)我跨進店門,暗喜沒人注意。我踮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鑽過去。

(2)我害怕被書店老闆發現,每當我覺得當時的環境已不適宜再讀下去的.時候,我會知趣地放下去走出去,再走進另一家。

(3)我有時還要裝着皺起眉頭,不時望着街心,好像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實,我的心裏卻高興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3、用自己的語言說說“竊讀”的滋味。

4、指導朗讀“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三、總結課文

1、說說自己對“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這句話的理解。

2、說說自己通過學習課文有什麼收穫。

3、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讀出感情。

板書設計:

快樂

竊讀

懼怕

新課標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並抄寫自己喜歡的段落。

2、體會課文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體會課文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回顧上節課內容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說一說上節課的內容:作者只帶一本書上路的原因和方法。

二、品味語言,領悟表達方法

1.瞭解了作者的選擇,你有什麼深刻的感受?

(作者特別喜愛書,對書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且作者很會閱讀。)

2.作者對書有着深厚的感情。那麼,作者是如何生動具體地表達自己的這種情感的呢?

(學生默讀課文,找出自己的根據,然後反覆讀一讀自己找到的句子,體會作者對書的深厚感情。)

(1)假設

這篇文章通篇都用了假設來貫穿全文,作者通過層層遞進的假設,一步步表明觀點。在假設的情境中,作者彷彿在與人交流,把自己對書的獨特情感以及自己在書中體會到的樂趣表達的.淋漓盡致。

(2)設問

假設獨自旅行,只能帶一樣東西,如果問到自己,自己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我會選擇一本書”。毫不猶豫地回答直接顯示了自己對書的情有獨鍾。

(3)比喻

作者還運用了許多生動貼切的比喻,把自己愛書的情感表達得更形象。

①作者把書比喻爲家,不僅表達了喜愛之情,還說了家從不同角度去看,會發現不同的美,來說明一本書值得反覆去讀。

②作者將書比喻爲朋友,足可以看出作者對書的珍愛。

③作者還將書比喻爲一處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愈加表達出了作者對書濃郁的情感,對一本書喜愛到百讀不厭的程度。

拓展練習: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 ,也是 。

④作者將書比作人。

⑤作者將書比作伴侶。這正是與題目相呼應,更能表達出作者對書的喜愛。

三、感情誦讀,體味情感

在領悟表達方法的過程中,將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反覆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還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將自己的感受融入進去。

在反覆朗讀的基礎上,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四、閱讀鏈接

朗讀補充詩歌《神奇的書》。

1.畫一畫書神奇在哪裏。

2.說一說作者的表達方式。

3.談一談自己讀後的感受。

4.背一背這首詩歌。

五、總結全文,昇華情感

1.充滿感情的接讀課文。

2.說說自己對書的感受。

板書設計:

走遍天下書爲侶

走遍天下書爲友

走遍天下書爲家

新課標語文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關注科技發展,展開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樂於參與口語交際,交流自己想發明什麼樣的機器人,並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2、就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大膽想象,先說後寫,與同學交流後再修改。

3、能發現多音字的規律,正確掌握6個多音字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的讀音。

4、認記8個生字,積累關於天氣預測的民間科技知識。

5、引導學生關注科技發展,瞭解和積累科技知識。

課前準備:

1、介紹智能機器人的課件。畫一畫自己要發明的機器人的樣子,並簡單標註它的功能。

2、多音字注音卡片。

3、引導學生平時關心科技發展,做科技新聞剪報和科技知識卡片。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我們剛剛學完《果園機器人》一課,知道機器人是那樣聰明能幹。在機器人的大家族裏,有的可以進入險區,排除險情;有的可以潛入深海,尋找寶藏;有的可以進入人體,查病治病老師還知道同學們也想發明更加聰明能幹的機器人。讓我們先來給自己想發明的機器人取個名字吧。(板書課題:我想發明的機器人)

2、學生拿出設計好的圖紙,爲自己要發明的機器人取名。

二、創設情境,明確交際要求。

1、機器人協會要舉辦未來的機器人大賽,評出最佳創意獎。你們有沒有信心參賽,介紹自己發明的機器人?

2、我們不能打無準備的仗。要想獲得好成績,該怎樣介紹自己要發明的`機器人呢?大家討論一下。

3、通過討論明確:第一,對機器人的樣子及本領的想象要既奇特又合理;第二,要說得清楚明白。

三、示範引路,感悟要領。

1、要把自己想發明的機器人介紹得生動有趣,讓評委愛聽,還要把自己的想象說明白,讓評委聽清楚,是獲獎的主要條件。怎樣才能說清楚說生動呢?請大家來看一看。(播放課件)

2、你們受到了什麼啓發?(學生自由發言)

四、展開交際,多向互動。

1、學生自由練說自己要發明的機器人,重點說清經的樣子和本領。

2、教師扮演評委,請一名學生扮演參賽者,師生合作演示說、評的交際過程。

3、小組內互相說一說,並評選出組內最佳創意獎。

4、請各組的優勝者上臺介紹自己想發明的機器人,老師和其他同學當評委,就自己感興趣的地方進行提問和點評。

5、全班學生進行評議。引導學生進行評議時,主要從三方面來評:第一,想象奇特合理;第二,說得清楚明白;第三,聲音響亮,態度大方,表情自然,說話有禮貌。

五、總結拓展。

1、隨着科技的發展進步,人們對機器人的研製越來越先進。自1997年起,日本每年舉行一次國際性的機器人足球世界盃比賽,而我們國家的機器人足球競賽水平還相對落後,願同學們設計的機器人能早日誕生。

2、展出優勝者設計的圖紙。

第二、三課時

習作

教學過程:

一、激發習作興趣,拓展思路。

1、談話導入。同學們,我們上節課交流了自己想要發明的機器人,未來的機器人可能就是你們今天的想象。那讓我們繼續展開想象的翅膀,想象未來的人吃穿住行會變得怎樣呢?

2、學生自由說自己最感興趣的一樣東西。根據學生說的內容,適時小結,啓發學生明白本次習作既可以寫生活用品、學習用品、工作用品,也可以地玩具、公共設施等,只要自己感興趣就可以。

二、明確習作要求。

1、題目可以用未來的,也可自己擬定題目.

2、想象奇特而又合理,語句通順,敘述有一定順序.

三、說出想象,初步修改。

1、教師示範說,並真誠地邀請同學們提出修改建議。

2、請同學們提出建議或意見,老師表示虛心接受。

3、把自己的想象說給小組的同學聽,並請大家提出建議;認真聽別人說,看能受到什麼啓發。

四、自主習作。

1、教師對有困難的同學進行個別指導。

2、在瀏覽中注意發現想象奇特有趣、敘述角度新穎、富有個性的典型習作。

五、自己修改,自我評價。

1、多讀幾遍自己的習作,修改不滿意的地方。

2、爲自己的習作配上一幅插圖。

3、自我評價一下:五顆星,你的習作能得幾顆?畫在自己的習作後。

六、引導互評。

1、與你的好朋友互換習作,給對方進行星級評價,並將寫得好的地方畫上波浪線,寫兩句評語。

2、各小組內互讀,評出一篇在想象上新奇有趣、敘述上清楚明白的習作進行全班交流。教師推薦幾名寫法上有個性及進步較大的學生,當衆朗讀,給予鼓勵。

七、拓展活動。辦一期美好的未來板報,展出學生的優秀習作。

第四課時

教學過程:

我的發現

1、自讀,注意帶點的字,你發現了什麼?把你的發現告訴同桌。(一字多音,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語言環境讀音不同)

2、教師用卡片或遊戲方式檢查學生認讀多音字的準確情況。

3、指導學生用詞語說句子,體會多音字的讀音依據具體的語言環境而定。

4、拓展認識。你在課外閱讀中發現過多音字嗎?小組合作仿照課本寫詞語,看哪一組寫得多。

日積月累

一、讀讀認認

1、自讀韻文,練習讀正確、讀流利。

2、同桌互讀,比一比誰讀得正確。

3、小組內指認生字,說一說記字的小竅門。

4、教師出示字卡,以開火車方式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二、讀讀背背

1、自由讀這5句民諺,看誰讀得最正確。

2、同桌互相說一說知道了哪些關於天氣預測方面的知識。

3、通過小組間、男女生間、師生間多種形式的對讀,達到背誦積累的目的。

寬帶網

一、激發交流資料的興趣:在學習本單元的過程中,同學們一直在課外關注着科技的發展,收集了很多科技新聞和科技知識。這節課,我們就召開一個科技新聞及知識發佈會。

二、整理資料,準備發佈。

1、將自己收集到的資料翻看並加以整理,確定幾條你認爲重要的科技新聞和科技知識。

2、試着練一練怎樣發佈這些重要信息。

三、組內練習,進行評選。

1、組員輪流發佈重要的科技新聞和科技知識。

2、評選出資料豐富、分類保存最合理的同學。

四、全班交流展示資料。

1、各組優勝者輪流上臺進行新聞發佈,並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資料。

2、接受小記者的採訪,主要說清收集資料的途徑及篩選、保存辦法。使大家明白可以通過收看(收聽)新聞、查閱報刊、詢問、上網途徑獲取信息,在多方獲取信息後要進行篩選,用記錄、剪報或知識卡片等形式保存下來,便於查找。

五、教師總結:

同學們,通過這次新聞發佈會,老師發現大家不但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了怎樣收集資料。讓我們到生活中去學語文、用語文吧

新課標語文教案 篇11

《桂花雨》

【教學目標】

1.認識“籮、杭”2個生字,會寫“蘭、籮”等10個字,會寫“桂花、木蘭花”等5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本內容,說說“桂花”給“我”帶來哪些美好的回憶。

4.理解句子含義,感受桂花香,體會作者思戀家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和對家鄉的懷念。

教學難點:體會母親說的“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圖片,激發興趣。

1.出示桂花圖片:同學們,這是什麼花?——桂花(師板書:桂花)

2.師: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叫——桂花雨(師板書:雨齊讀課題)

大家已預習過課文,誰來說說文中的桂花雨指的是什麼?(桂花雨指好多桂花落下來,就像下雨一樣。)

二、自由讀文,檢查預習。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檢查生字詞的讀音。

着重強調要讀準前後鼻音:“蘭”、“浸”、“纏”爲前鼻韻母,而“餅”是後鼻韻母。

3.指名逐段讀課文。

4.疏通課文脈絡。

三、初讀課文,初聞花香。

1.作者字裏行間流露出對桂花的喜愛,是因爲桂花很美嗎?請大家找出課文描寫桂花香的句子,想想作者喜愛桂花的原因。(課件出示描寫桂花的句子)

(1)可是桂花的香氣,太迷人了。

(2)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

(3)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4)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裏。

(5)可是母親說:“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

2.這些句子中,哪個字最能體現出桂花的香氣呢?(“浸”)

3.“浸”本是指泡在液體裏,在課文中也是這個意思嗎?

點撥:理解詞、句的意思,要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

4.是什麼浸在桂花的香氣裏呢?浸泡時間有多長呢?

(“鄰居”“整個村子”“全年”)

5.從這幾個詞語,你讀出了什麼?

聯繫上下文理解:

“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桂花搖落以後,挑去小枝小葉,曬上幾天太陽,收在鐵盒子裏,可以加在茶葉裏泡茶,過年時還可以做糕餅。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裏。”

理解:桂花盛開時,花香瀰漫四方。不開花時,人們可以把以前曬乾的桂花拿出來,做各式食品,如文中所說的桂花茶、桂花糕,除此之外,還有桂花酒、桂花元宵,等等。因爲有了桂花食品,人們一年四季都能感受到桂花香甜的氣息。也就是說,村裏每個人每一天的生活都是浸在桂花的香氣裏的。

四、品讀文段,再聞花香。

1.對作者而言,她的童年又是如何浸在桂花的香氣裏的?

(1)結合課文內容,我們來看看。

(搖桂花、品花茶、吃糕餅、送桂花。)

(2)再看看插圖,結合我們童年的生活經歷來想象一下,作者可能還會在桂花樹下做些什麼?

(在桂花樹下讀書、玩遊戲、喂小雞,清晨迎着花香去上學,晚上坐在門前數星星、聽長輩講故事……)

2.小結

由此可見,家鄉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樂連在一起的。人的一生中,童年快樂的時光是最難忘的,難怪每見到桂花,每提起桂花,作者就會想起故鄉童年時代對桂花的記憶,這份記憶是香香的、甜甜的。

第二課時

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溫故知新。

二、創設情境,感受搖花樂。

⒈體驗搖花樂

(1)師:年少的琦君,站在桂花樹底下,望着星星點點的桂花,聞着迷人的花香,她是多麼想快點搖桂花啊!默讀第五自然段,找一找,劃一劃那些句子,從中可以感受到“我”當時的迫不及待。

(2)課件出示:搖花對我來說是件大事。所以,我總是纏着母親問:“媽,怎麼還不搖桂花呢?”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着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呀搖,桂花紛紛落下來,人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3)情境對話,我總是纏着母親問:“媽,怎麼還不搖桂花呢?”想想我會在什麼時候纏着母親問呢?(早晨睜開眼睛,吃飯的時候,睡覺前,放學一回家)體會迫不及待的心情

(4)帶着這種迫不及待的心情齊讀這段話

出示課件:搖花對我來說是件大事。所以,我總是纏着母親問:“媽,怎麼還不搖桂花呢?”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着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哇搖,桂花紛紛落下來,人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2.師生對話體驗情感:

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着紛紛揚揚的'桂花輕輕地落在了你的頭髮上,落在了你的臉頰上,落在你的眼睛上,你的脖子裏,你的手心裏,你的全身都是金黃的、散發着迷人的清香的桂花,此時你有什麼感受?

教學預設:(桂花輕輕落在頭髮上,像母親在親切地撫摸着我。多幸福啊!)(桂花落在我的頸間,有一股癢癢的、酥酥的感覺。多舒服啊!多快樂啊!)

師:此時此刻,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喊?

課件出示:我( )地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快樂、激動,拍着手、又蹦又跳、手舞足蹈、閉着眼睛、陶醉)

3.快樂齊讀“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着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哇搖,桂花紛紛落下來,人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多麼美麗、溫馨的畫面,難怪多年以後作者還總是想起這陣陣桂花雨,想起童年時代的“搖花樂”。(板書:搖花樂)

三、品讀句子,感悟思鄉情。

1.師:“桂花雨”,是迷人的雨,是快樂的雨;如今,桂花雨,是回憶之雨,更是思鄉之雨!難怪母親會說——(課件出示:“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

2.師:同學們,請想一想,母親會怎樣說這句話?(壓低聲音,放慢速度來說。)

3.師:試着輕輕地讀讀這句話,邊讀邊想:離開家鄉二十幾年的母親,在說這句話的時候,除了桂花,母親還會想起故鄉的什麼呢?(板書:思桂花)

預設:生:想起家鄉的左鄰右舍、親朋好友。

生:想起家鄉的田野。

生:想起家鄉的老宅子。

生:想起家鄉那條清澈見底的小河。

生:想起家鄉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

生:想起家鄉的桂花茶。

生:想起家鄉的桂花糕。

4.出示“這裏的環境再好,也比不上(  )。”

“這裏的鄰居再熱情,也比不上(家鄉的左鄰右舍好呀!”)

5.師:同學們,能自己模仿這個句式說幾句話嗎?

生交流。

6.師:同學們,雖然母親嘴上說的是桂花,其實心裏想的是家鄉,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母親怎樣的情感呀?(板書:思鄉情)

7.總結:

再甜不如家鄉水,再濃不如家鄉情,再好不如家鄉人,再香不如家鄉桂。鄉情難忘,童年難忘,千般情,萬般情,化成了一場美麗的桂花雨,永遠地縈繞在作者的心中,也飄落在我們的心間。於是,我又想起了在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板書:片片桂花雨,濃濃故鄉情)

四、拓展閱讀,加深感悟(課件出示琦君背景資料)

1.師:琦君爲什麼對故鄉有這麼深的感情呢?聽了老師介紹她的生平以後,你就會明白了。

2.師:琦君:1918年生於浙江溫州,11歲來到杭州,32歲移居臺灣,60歲移居美國,84歲回故鄉探親,86歲定居臺灣。

3.師:就是這樣一位背井離鄉的老人,一生都在用筆寫童年,寫母親,寫故鄉。咱們來讀一讀課後“閱讀鏈接”。

(1)每回我寫到我的父母、家人與師友,我都禁不住熱淚盈眶。……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親人、師友,忘掉童年,忘掉故鄉,我若能不再哭,我寧願擱下筆,此生永不再寫,然而,這怎麼可能呢?-----選自琦君的《<煙愁>後記》

(2)戀鄉的人,終於忍不住喊出:“故鄉,我們哪一天回去?家鄉味,我們哪一天能再嘗呢?”——選自琦君的《家鄉味》

五、拓展延伸,抒寫童年。

1.學習本文寫法,寫一寫自己的童年。(你的童年又是什麼味道的呢?請以“兒時的味道”爲主題,寫寫你的童年記憶吧。)

2.薦讀琦君的作品:《一對金手鐲》和《下雨天真好》,讓學生在濃濃的書香中找到一份童年的快樂。

新課標語文教案 篇12

教學理念

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動獲得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基於“研究性學習”理論的“研讀”教學模式,重在追求閱讀主體的個性和潛能的發展,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發展的語文綜合素養。《小抄寫員》這篇課文蘊涵着豐富而強烈的人文素養,反映濃濃的家庭親情。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中深刻的思想、正確的道理、感人的形象、優美的語言等人文素養來薰陶、感染、塑造學生的靈魂,最終實現語文學科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

學習者特徵分析

學生已經具有了初步的獨立閱讀能力,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意義構建的主動者,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並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同時由於小學生對本課的學習興趣較濃,樂於動手實踐、樂於探索、樂於展示自我。但這篇課文的社會背景距離孩子們較遠,他們不容易理解,所以蒐集當時的社會背景相關的'材料,是一種重要的手段。經過調查,班上的孩子們有90%以上都能對計算機進行基本的操作,能夠較熟練地運用互聯網查找自己需要的資料(對於少數幾個不會的孩子,我組織班上能熟練使用電腦的的孩子對他們進行了數次培訓,達到會搜索、打開網頁,保存文件等基本條件)。針對孩子們的具體情況,特設計了本教學案例。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父子之間的深切之愛。瞭解抓住細節進行描寫的表達方法。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培養研究性學習的能力。

3、情感目標:薰陶、感染、塑造學生的靈魂,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品讀揣摩人物思想感情。

2、對學生進行愛父母、愛家庭的親情教育。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掛圖、錄音機等。

教學模式:“研讀”教學模式。

即:質疑擇題——讀研反饋——交流解疑——總結提高。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複習,質疑擇題:

1、談話:有這樣一個男孩,他在長達4個月默默忍受父親誤解責怪,偷偷幫父親抄寫郵籤掙錢養家,你知道他嗎?

2、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小抄寫員》。

3、誰還記得上節課我們充分質疑、解疑後留下的懸念?(交流)

4、師生共同擇定中心研讀題:“愛:”

[設計意圖:這一設計是在學生初讀到位的基礎上,通過質疑談話,直入開放性的研讀專題:“愛:”最具研究價值,是教材的重點、難點、疑點的紐結點,以輔射全文,收到“牽一髮動全身”、“以一當十”的效果,較好地激活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主動閱讀,主動探究。]

二、讀研,自主探究

學生小組內或就近選擇學習夥伴,自行補充開放性研讀專題,再充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精讀課文(找、議、畫),研究、解疑,體現個性化學習。

[設計意圖:這一過程不在於追求統一答案,而在於學生自主、合作探究過程的展開。鼓勵學生研究性學習中,各抒己見,思維互助,主動發展。]

三、交流,合作解疑

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彙報,其他學生補充的方式進行學情彙報。在充分交流父愛子、子愛父的研究體驗後,引導學生感情朗讀喜歡的語段,讀中感悟,讀中抒情。

其中穿插體現學生見解的問題談話:

①敘利奧陷於矛盾、痛苦之中,他該怎麼辦呢?

②“父親夜裏就這樣把頭貼近了兒子的胸口,這時睡得正熟哩。”你怎樣理解:

同時通過圖片、創造性表演、課件演示等引導學生昇華情感,與作者、教材產生“共鳴”。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是讀研的課堂交流,體現開放性、多樣化和較大的自由度,教師表現爲引導、點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思維的深刻性,同時體現了“反覆誦讀,情感薰陶,自由感悟”的語文學科個性,充滿人文情懷。]

四、總結,拓展延伸

(一)研讀教材中的“愛”

1、研讀全冊教材:你認爲哪些課文體現了這種家庭中人之愛?

2、小組研讀教材:

查看目錄——回顧課文——感悟情愛——感情朗讀

3、交流:

(二)“研讀”生活中的“愛”

1、父母的愛是偉大的、無私的,在生活中你還感受到哪些愛?我們應該怎樣做?(課件演示)

2、推薦課外閱讀:亞米契斯的代表作《心》(中文名爲《愛的教育》)

3、歌曲結束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是在學生學會課文的基礎上,以點帶面進行拓展延伸,學生由研究學習到研究生活,體現了大語文的教育觀,更加深化了開放、創新、充滿活力的“研究性學習”]

新課標語文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12個生字,認識10個字。注意多音字“傳、供”的讀音。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複述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

過程與方法:

鼓勵學生通過多種方式查找資料,瞭解水滸人物故事與同學交流,感受閱讀的快樂。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情感,並養成課外閱讀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驗閱讀樂趣。練習複述課文。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水滸傳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初識《水滸傳》

1.播放《好漢歌》,出示水滸108將人物圖,調動人物情緒。

2.展示《水滸傳》全套書。讓學生談談對《水滸傳》有些什麼瞭解,說說自己喜歡的水滸人物。

3.板書課題。

二、初讀感悟

1.自由朗讀全文,注意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2.檢查字詞的自學情況。注意多音字“傳、供”的讀音。

3.指名學生讀課文,正音。想一想課文講的是件什麼事?先講什麼?再講什麼?最後講什麼?有何不懂之處?

4.指名說說文章的主要內容,並質疑。師適時小結。

三、探究學習1-3自然段

1.學生默讀課文1-3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作者是怎樣愛上讀《水滸傳》的?勾畫出重點詞,特別是表示心理活動的詞語。

2.同桌交流討論。

3.全班交流討論。

4.指導學生朗讀,教師評點,相機進行朗讀指導。

重點體會: 百聽不厭 好奇 破涕爲笑

四、學習生字

1.學生自己觀察生字,識記生字。

2.學生按字的結構給生字歸類。

3.同學上臺當老師,全班交流。

4.重點指導書寫:套 燒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1-3自然段,瞭解了作者是如何愛上《水滸傳》的?

今天我們繼續探討他是怎樣讀《水滸傳》的。

二、探究愛讀《水滸傳》

1.自由朗讀課文。思考:從文中的那些句段,可以體會出“我” 愛讀《水滸傳》?

2.學生帶着問題自讀4-5自然段後彙報學習成果。

3.想象畫面,深入體會“愛讀”。

4.品讀“武松打虎”的細緻描寫,以第5自然段的描寫爲劇本,小組排演“武松打虎”小短劇。

5.感情朗讀,讀出“我”的癡迷與喜愛,感受閱讀水滸傳的.愉悅。

三、說《水滸傳》論《水滸傳》

1.學了這篇課文,你的收穫?

2.簡介水滸及作者。啓發學生談感受。

四、作業。

《水滸傳》是本極有魅力的書,還有許多英雄好漢等着我們。課後請同學們閱讀《水滸傳》,完成以下作業。可選作。

1.準備一個水滸英雄人物的小故事,在班上說給同學聽。

2.寫一篇論水滸英雄的小練筆。

3.辦一期以“水滸英雄人物”爲主題的小報。

新課標語文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老人與海鷗之間深厚的感情。

2、概括文章主要內容,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着重感受海鷗對老人深深的情意,並揣摩作者是如何把海鷗與老人之間的情感寫具體的。

教學重、難點:

練習快速閱讀課文,抓住描寫海鷗的動作行爲的語句,體會海鷗對老人深深的情意,並揣摩作者的如何把老人的情感寫具體的。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引出話題

1、今天我們將隨課文一同走進雲南昆明翠湖的翠湖之畔,走進發生在十幾年前一個真實而又震撼人心的故事,2、齊讀課題──老人與海鷗。

二、學習課文

1、自由快速的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想課文中分爲幾部分,第三自然段在文中起什麼作用?這幾部分分別寫了什麼?(用概括小標題的方法)

2、學生彙報:課文分兩部分第一部分老人關愛海鷗,第二部分是海鷗送別老人。過渡:在這兩幅畫面中讓你意想不到的畫面是哪一

三、品讀課文第二部分,感受海鷗對老人的深厚情意

1、師:你們真了不起,這麼長的文章一下子就把結構理清楚了,那麼這篇文章哪一部分最令你感動呢?

生:老人死後,海鷗對老人如同父母般的情意最令我感動。

師:英雄所見略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二部分。2、師:老人去世了,我們把老人最後一次喂海鷗的照片放大,帶到了翠湖邊,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生: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一羣海鷗突然飛來,圍着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叫聲和姿勢與平時大不一樣,像是發生了什麼大事。(課件出示這句話。)

師:誰願意來讀讀這句話?(指名讀)師:是什麼令人意想不到?

生:海鷗圍着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

師:(自由讀讀這句話)讀了這句話,你感受到了什麼?作者又有什麼感受呢?

生答。(海鷗捨不得老人,作者對海鷗的行爲感到吃驚。)師:誰願意再來讀一讀這句話。讀得驚異些。(指名讀)全班再來讀一讀。

3、師:老人去世了,海鷗竟突然飛來,做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讓我們這些旁觀者在驚異的同時,都自然地退到了一邊,爲海鷗們讓出一片空地。

接下來海鷗又做出了什麼驚異的舉動呢?請大家默讀課文,劃出描寫海鷗行爲的句子。

生:海鷗們急速扇動翅膀,輪流飛到老人遺像前的空中,像是前來瞻仰遺容的親屬。(課件出示這句話。)

師:我們一起讀讀這句話。(全班齊讀)

師:讀了這句話,看看此情此景,你在什麼時候看到過類似的情景?生:親人去世時看過。

師:是啊,這本來只發生在有血緣關係的親人之間的事,卻發生在這些動物身上,難怪作者把此時的海鷗比作是像是前來瞻仰遺容的親屬。

師:從這個句子你體會到了什麼?生答。

師:我們帶着自己的感受再來讀一讀。(全班齊讀)4、師:接着,海鷗又做出了什麼舉動?誰找到了?

生:過了一會兒,海鷗紛紛落地,竟在老人遺像前後站成了兩行。它們肅立不動,像是爲老人守靈的白翼天使。(課件出示這句話)師:請大家自由地讀一讀這句話,從句子中你體會到了什麼?生答(我體會到海鷗們也像人一樣,它們很尊敬老人,它們在爲老人守靈。)

師:你從哪些地方體會到了?

生:紛紛落地、站成了兩行、肅立不動。

師:你能從句子中體會到作者的感情嗎?你從哪體會到的?生:我覺得作者很驚異。

師:誰願意帶着自己的感受來讀讀這句話?(指名讀)

老師範讀。

師:一羣海鷗像兒女一樣爲老人站成了兩行、肅立不動。這樣的場面,相信誰都會爲之動容。用我們的朗讀帶領大家到那片空地上,去目睹那讓人爲之動容的一幕吧!願意讀的同學,我們一起站起讀一讀吧!5、師:當老人的遺像被我們收起時,海鷗們又有怎樣的舉動呢?生:當我們不得不去收起遺像的時候,海鷗們像炸了營似的朝遺像撲過來。它們大聲鳴叫着,翅膀撲得那樣近,我們好不容易纔從這片飛動的白色旋渦中脫出身來。(課件出示這句話。)

師:自由讀讀這句話,說說你的感受?你是從哪兒體會到的?生:海鷗捨不得老人,它們朝老人的遺像撲過去,並大聲鳴叫。師:從“白色旋渦”,你可以看出什麼?

生:海鷗圍得很緊,捨不得走。表現海鷗與老人之間有着深厚的感情。師:誰願意來讀一讀。(指名讀)練讀,再指名讀。

6、師:海鷗瘋狂的舉動使我們幾乎無法脫身,它們真情的流露使作者更加感動,可我們還是不得不把遺像帶走,海鷗們還會做出什麼令人吃驚、令人感動的事?作者都不忍再寫下去了,所以打上了“……”大家想想,海鷗可能還會做些什麼呢?(請一兩個人說)

四、情感昇華、拓展

1、通過第二部分的學習,你感受到了什麼?

(海鷗對老人深深的愛。)

2、海鷗對老人的情感,作者是通過具體寫什麼讓我們感受到的?

生:是通過動作描寫寫具體的。

3、小結:是啊,動作描寫寫出可海鷗對老人深深的感情,使文章更加感人。在我們的文章中,也可以運用動作、語言等細節描寫,豐富人物的性格特徵和情感世界,使我們的文章更感人。板書設計21老人與海鷗老人關愛海鷗海鷗送別老人

教學反思:

《老人與海鷗》一文選自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七組的第一篇課文。這組文章講述了發生在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動物豐富的情感世界。《老人與海鷗》就是這樣的一篇課文。講述了昆明一位叫吳慶恆的老人十幾年如一日,如親人般照顧餵養翠湖邊的海鷗。當老人去世後,海鷗自發爲老人守靈,不忍離開自己的親人。這節課我的主要教學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充分的朗讀來體會海鷗對老人深深的、猶如親人般的感情。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間配合非常默契,教學活動很流暢,老師和學生都充滿了激情,但是這節課讀得還不是非常充分。

在這堂課上,讀應該面向全體學生,指名讀太多。應該多一些生生間、師生間的對話,進一步指導朗讀,體會海鷗對老人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