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成功勵志 > 關於大學的成功勵志故事(精選10篇)

關於大學的成功勵志故事(精選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9W 次

故事是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於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於口頭講述。下面爲大家帶來大學的成功勵志故事,快來看看吧。

關於大學的成功勵志故事(精選10篇)

大學的成功勵志故事 篇1

樸素的親情,萌生理想 漆黑的夜幕尚未退場,隨着一聲雞叫,在一個平靜簡單的小村莊裏,一對夫妻在匆忙地收拾幾件衣服。暗淡的燈光下,只有三十多歲的他們卻顯得格外滄桑。雖然他們的動作是那麼的小心翼翼,或許是燈光叫醒了他們熟睡的孩子來送別他們的爸爸媽媽。孩子奇怪地問:“爸爸媽媽,你們在幹啥?”媽媽頓時哭了——這是他們第一次出門打工,即將離開自己的孩子,媽媽已泣不成聲。爸爸輕聲的說:“爸爸媽媽要和你分開幾天,等回來給你買好吃的好不好?”孩子一聽,也立刻哭了,大聲叫着不要爸爸媽媽走。結果是毋庸置疑的——爸爸媽媽走了。已經很遠很遠,孩子依然在哭。他不知道的是,他的爸爸媽媽的傷心與難過。

就這樣,每年這個家庭中都要有兩次這樣的場景發生。孩子在慢慢的長大、懂事,或許他明白了什麼。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離別之時,他不再哭了。令人欣慰的是,他的媽媽也忍住了那苦澀的淚水。一家人都藏着相同的心情,不再說話,生怕一絲的聲音會讓不爭氣的淚水掉下來。一年又一年,孩子每天期望着爸爸媽媽回家的日子。他認真地做着每一件事,無論學習還是生活,都不讓人操心,只希望爸媽能對他放心、能爲他們的乖孩子而開心。孩子從小就知道努力,

他夢想着,長大了要讓一家人幸福的在一起,讓爸媽不再勞累。就這樣,孩子很優秀的度過了自己的小學時代。

精彩的中學時代,書寫懊悔

學生時代的每個階段幾乎都是截然不同的,無論是學習還是個人的成長都很快很快。那個原來一心求學的孩子也換到了不一樣的地方,面對不一樣的同學、環境,有着不一樣的心境。從一開始的一心讀書,也開始分心、隨波逐流了。曾經父母給他的力量,似乎被什麼吞噬了一般,他開始接觸了網吧,開始在穿着上花很多的時間,於是學習成了他的累贅,儘管沒有到肆無忌憚的地步,卻看不到那個努力認真的孩子了。如同一個從盛世到衰敗的王朝,是嘆息還是悔恨?值得慶幸的是,故事沒有想象的那麼糟糕。

孩子開始後悔了。當他再次看到從遠方趕回家的爸媽時,他又落下了許久不見的淚水。他對不起爸媽,看着爸媽蒼老的面容,他怎能貪圖享樂?像一個犯了大罪的人,孩子的心裏是難以言喻的悔恨。於是,他努力找回曾經的自己,重拾信念。他知道,是爸媽給他的力量,他從未忘記要讓一家人幸福。這是他一生的理想、最大的信念來源。

命運的磨難,堅定信念

雖說多年的學習生涯,並沒有讓他以多好的成績進入一個理想點的大學,或許他也該滿足了,至少不是昂貴的三本,至少他親眼看到無數人比他加倍努力,他卻在墮落。此時的他應該懷

着輕鬆點的心情面對新的環境。

意外卻像閃電一般擊中了他,突然讓他的人生一片空白。當他趕到醫院時,在手術室前看到了他親愛的媽媽。媽媽躺在那,一直的問他,我怎麼了?我怎麼了?他看到了媽媽眼角的淚水,心如刀絞。“媽,沒事的,沒事的。”伴隨着他的眼淚艱難的說了出來。媽媽進入了手術室,他一下靠在了牆邊,沒有一點聲音,只有眼淚早已溼透了他的衣服。不知道他在想什麼,但是“媽會沒事的”這幾個字一次又一次撞擊着他的思想。幾個小時過去了。媽媽終於被推出來了,可是昏迷中的媽媽立刻又被推進了醫院的監護室。於是留給他的只有無盡的等待。就在那個門口,他和爸爸等了三天三夜。是一個孩子對母親的愛支撐着他?還是他早已忘了什麼叫正常人?他只知道媽一定會沒事的,一定會。

終於,三天之後,他開始了照顧媽媽的日子,媽媽就像孩子一樣一勺一勺的等着一家人喂她,媽媽能多吃飯已是全家人最大的快樂了,看着媽媽能一天天的康復,真是上天賜給他最大的禮物了。

意外對這個再平凡不過的家庭無疑是雪上加霜。此刻,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腳步,他知道,要讓一家人幸福,感謝他的媽媽如此堅強——給了他生活的希望。

仰望星空,他並不羨慕那顆最亮的星星,似乎他明白了,簡單平靜的生活也是一種幸福。他會腳踏實地,無論現在如何,他相信,在未來的某一天,他會有資格,以最不容置疑的姿態站在家人面前……

大學的成功勵志故事 篇2

“我今天取得的成績,因爲我進入了一個好的創業平臺東北襪業園。”走出大學校門不到3年,今年29歲的劉海泉靠生產襪子賺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近3年的時間,劉海泉從一個初出茅廬的大學生,已發展成爲一個擁有30多臺襪機,員工近40人,資產近170萬,年銷售收入400多萬,每年淨利潤50多萬的小型襪企的創業小老闆。

畢業後創業辦起襪廠

2008年7月,學藝術設計專業的劉海泉從吉林藝術學院畢業。

“因爲我的家境並不富裕,我不想給父母增添負擔。大一大二時我發過報紙、穿着充氣衣服裝扮吉祥物、賣過電腦,寒暑假還擺過地攤。”劉海泉告訴東亞記者,畢業後他到上海工作,一心想要創業的他,苦於沒有資金,沒有好的項目。

“上學期間我就有自己當老闆的念頭,2009年春節過後回到家鄉,聽說東北襪業園扶持大學生創業有許多政策。”劉海泉說,他聽到這個消息後很高興,並報名成爲了東北襪業園第一批大學生創業者中的一員。

“只要肯努力就行,這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劉海泉說,只要是本科學歷,通過考覈,創業孵化基地便扶持每個大學生開辦一個制襪廠,並提供12臺襪機及輔助設備,提供辦公室和25萬流動資金,廠房三年減免租金等政策。

園區免費培訓提供補助

“襪業園的領導安排我們走進成熟襪企學習,培訓我們掌握一些創業當老闆所必須的知識。”劉海泉說,他感到襪業園把他當成自家的孩子,心裏暖暖的。

經過三個多月的學習和培訓,劉海泉創辦的企業遼源市選擇襪業有限公司,終於在2009年6月份正式生產了。

但十幾天過去了,大量的襪子堆了起來,沒有銷路。於是他揹着幾十雙襪子來到長春的襪子批發市場,挨家挨戶地推銷,連續進了多家店鋪都一無所獲。

最後,一個小店的老闆終於被劉海泉感動,以一小件貨2900元的襪子成交,這是他創業路上邁出的一大步。

要將品牌開拓到30多個省

起初,劉海泉創辦的襪企總共十幾個人,10臺襪機,年產值不到100萬,生產步入正軌後,襪子已經銷往北京、天津、廣州、上海等十幾個大中城市。目前,選擇襪企已擁有30多臺襪機,員工近40人,資產近170萬,年銷售收入400多萬,年淨利潤50多萬。

2010年5月劉海泉正式搬出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成爲當時五家孵化成功的創業大學生之一。談到下一步打算,劉海泉信心滿滿地告訴東亞記者:“發展到現在我們的品牌商標叫"愛之選","愛之選"的襪子還沒有名氣,但是未來我們準備開拓到全國30多個省都有代理,從而創一個大家都知道的品牌。”

多項優惠政策幫大學生創業

據瞭解,東北襪業園於2005年8月開工建設,園區規劃總規模是入園企業達1000戶,其中,生產型企業500戶,鏈條企業500戶。

2009年3月,東北襪業園實施了“5232”大學生創業行動計劃,利用5年時間,實現2000名大學生在園區創業就業,帶動3萬人直接就業,2萬人間接就業,目前,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中有176名大學生創建了122戶大學生企業。

提供50-100平方米的辦公室,減免三年房租、由創業園給予擔保貸款流動資金20萬元以上,零投資創業,提供免費住宿的創業培訓,享受大學生創業補貼……爲大學生提供了“一站式+保姆式”服務,提供了多項優惠政策。

截至2012年4月末,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襪機達到1700臺,年產襪子1.3億雙,園區扶持大學生創業投資建設及生產運營3.4億元。

截至目前,來自全國36所院校的500多名大學生先後匯聚到東北襪業園實現了創業就業。

一次創業教訓多 二次創業更理性殘疾大學生王福如:創業其樂無窮 追夢只爭朝夕校園淘寶網 創業新突破丁俊林:一位貧困大學生的創業路母親賣房助兒子創業 大三時合同額破千萬大學生創業兩年賺70萬大學生創業:種西紅柿比農民好 銷得比農民俏一個創業者在小米首發App的極品、曲折故事硅谷創業的華人守望者 —— 中國草根硅谷創業現狀大學生創業三年銷售額過千萬 成阿里巴巴合夥人

大學的成功勵志故事 篇3

張恆畢業於湖南某知名大學。英語6級。剛出校門的他沒有任何思考就跑到了義烏這個老外商人聚集最大的地方。到了一個外貿公司任職業務員。沒有任何經驗的他。做了3個多月的業務。沒有賺到一分錢不說。甚至於還要父母寄了2000多元來生活。針對這個情況。他考慮到了自己創業這條出路。

而創業商機恰巧源自於一次外出跑業務。那時候天很熱。小張去買黃瓜吃。在等削皮的那段期間。碰到了。許多帶着翻譯的老外。看到了賣黃瓜的都提出要去買一根來吃。因爲畢竟不貴。而且嘗試下這個樣子也好。可大多被翻譯以種種理由拒絕而沒有在黃瓜攤前駐足。而沒有協同翻譯一起的老外更是隻能遠觀。不敢近談啊。

小張這時候就想到。爲什麼我不去賣黃瓜呢。或許。或許。這樣比我做這個業務還會有點收入呢。說幹就幹。小張第二天就沒去外貿公司上班而是拿着自己僅剩的幾百元。買了一個籃子。一把削皮刀。和幾十根黃瓜。就開始了自己的創業路。

興致勃勃的開幹。可是10幾天才賣了僅夠自己維持溫飽的十幾根黃瓜。無疑又象是給小張澆了當頭一噴冷水般!這個時候的小張真是萬念俱灰了。堂堂大學生。賣個黃瓜都賣不來。傳出去不得笑死人啦。小張想了想。決定自己不能這樣下去了。於是第二一大清早的就跑到商貿城。一見到老外走來就吆喝開了。就這樣。僅僅一天的時間。他賣出去的黃瓜就比自己這十幾天的多賣了3倍多。

而正是因爲小張生意的火爆。他的黃瓜不管什麼時候都是最新鮮的。從來都沒有留了很久的黃瓜拿出來賣的說法。現在他的日純收入已經達到了300多元一天。生意好的時候。甚至能賺到500元一天。直到現在。小張有了自己的黃瓜固定客戶。

白手起家創業路:6個合夥人的20億財富溫商的風雨創業路孟玲春:超越常人的創業路東娃子,創業路上永不言棄最初從53元起家 普通大學生的小網店品牌創業路賣棗賣出3億年收入 石聚彬的20載艱辛創業路小饅頭賺大錢 重慶仔李幫林的另類創業路胥定國:從只剩3元開始的曲折創業路

大學的成功勵志故事 篇4

10年前,他與3位老同學白手起家,開墾荒地種桃種瓜;10年後,他又牽頭組建“濟民助學基金”,積極響應團江蘇徐州市委希望工程圓夢行動,並首期注入21萬元善款。

“人要學會感恩。沒有政府、沒有團組織當年的幫助,就沒有我李繼明的今天,回報社會是應該的。”李繼明說。

1994年,畢業於江蘇農林職業學院的李繼明到徐州一家油脂集團工作。2001年,李繼明開始與3個老同學合夥替瓜農賣西瓜。

“我願意幹,光明正大地掙錢,不丟人。”大學生的身份並沒有讓賣西瓜的李繼明感到尷尬,他和他的夥伴把新沂市港頭鎮的西瓜拉到江南去賣。當時,港頭鎮盛產西瓜卻銷不出去。

兩輛裝滿西瓜的貨車一進鎮江就賣空了。僅僅兩天,就讓4人每人獲利近500元。

隨後,兩輛運瓜車陸續變成4輛,進而又增至10輛。在港頭鎮的西瓜旺產時節,4個大學生靠着多拉快跑,獲得了一筆不菲的收入。

初次涉足商界並收穫成果,讓李繼明認識到:事在人爲,只要用心,幹什麼都能成功。大學生也不一定非要把眼光侷限在城市,完全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自謀職業。

這麼一想,李繼明的創業思路越發開闊了,“我們幾個人都是學農出身,就是研究種植的,如果也來種西瓜,應該不會比農民種的差。”

李繼明的想法立刻得到了另外3人的贊同。4人當即決定,到鄉下搞種植,自主創業。很快,他們與踢球山林場簽訂了500畝的崗坡承包合同。

“當時幸虧有團組織的幫助和關心,沒有他們對我們大學生創業的關懷和幫助,很難有我李繼明的今天。”在李繼明創業的起步階段,團徐州市委針對其創業過程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積極開展互動交流,併爲其協調解決貸款問題。從2000年起,連續3年在新沂市信用合作社爲其協調貸款每年20萬元。

有了堅實的後盾和創業的舞臺,李繼明4人的幹勁更足了。爲了儘快改造這座滿是雜草、碎石的山崗,他們租來了大小15輛機械,挖掘、碎石、搬運、填土……到第二年開春時,終於把500畝的承包地整治成了一塊優質穩產的大農田。李繼明和他的夥伴在種植桃樹的行間套種西瓜,豐收時節,最忙的時候要一天運銷10萬多斤西瓜。當年,李繼明和他的夥伴們創收50萬元。

如今,曾經雜草亂石遍地的踢球山,成爲年產值達6000萬元的農業示範基地和省級無公害瓜果基地,創造利潤700萬元,帶動周邊地區300多農民種植桃樹1萬多畝。

大學的成功勵志故事 篇5

7月,又是一個暑假,許多大學生已收拾行囊回家休假,而西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學專業大三學生馬龍飛來不及歇口氣,又準備新工作——近日,他爲三慧輔導中心的老師們做培訓,又忙着爲北碚區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開辦的總裁助理培訓班做開班準備。目前,馬龍飛身兼數職,一年收入達到15萬元。

進大學3年,他不要父母提供生活費,靠自己擺地攤、賣蘋果、創辦公司累積財富,並寄10萬元回家給父母蓋起了樓房。這個來自昌吉的農村大學生,是怎麼做到的?

日前,記者見到了這個校園名人———馬龍飛。只見他穿着淺藍色牛仔褲、黑色T恤,笑容中帶着一絲疲倦,騎着一輛有些破舊的摩托車。這個小夥子擔任過西南大學素質拓展協會會長、就業團團長,被冠以“西大創業首富”、“西大風雲人物”等諸多稱號。

馬龍飛的駕校辦公地點位於西南大學南區後山上。

去年5月,馬龍飛受聘擔任駕校區域經理,主要負責招生,駕校爲他開出了10萬元的績效年薪。目前,這個10萬元的年薪已經兌現。此外,和朋友開辦的中小學輔導中心等項目,也爲他一年帶來5萬元的收入。

3年來,通過賣文化衫、擺地攤、辦輔導班、開公司等創業,馬龍飛已積累了15萬元的財富,但他一直維持着勤儉節約的習慣。室友王亮說,馬龍飛每月生活費保持在300元左右。

省下來的錢,馬龍飛都寄回了家裏。3年來,他幫家中還清了債務,從去年7月起還給家中寄回10萬元,幫父母修起了一棟新房。“很寬,修得很漂亮。”說起新房,馬龍飛亢奮起來,不停地比劃着右手。

去年10月,馬龍飛花了近萬元,自費到上海蔘加成功學培訓。“這錢花得值!”馬龍飛說,他的目標是做職場教育培訓。“我要做下一個俞敏洪,希望在35歲前,我的資產能夠有千萬。”

說起創業原因,馬龍飛說,是3年前那晚的露宿街頭給了他動力。2008年9月,19歲的新疆學生馬龍飛懷揣着西南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來到重慶。

到重慶的第一天,馬龍飛就到第三軍醫大學找高中同學。他鄉遇舊知,興奮的兩人聊得忘了時間。由於太晚,回校的公交車已收班,好友宿舍也無法留宿。哪裏過夜呢?馬龍飛用手摸了摸身上的幾百元錢,“這是爸媽爲我借來的生活費,我不能花。”最後,馬龍飛花了兩元錢買了一個紙箱,一半墊在身下,一半蓋在上面,在一座工地橋頭和衣而睡。

睡到半夜,突然下起了雨。紙板太短,無論馬龍飛怎麼努力,都無法既遮住頭,又能蓋住腳,雨水慢慢溼透了馬龍飛的全身。那個夜晚,讓馬龍飛下定決心,一定要努力掙錢。

“爸,媽,我在這邊找到了兼職,你們不用再寄錢了。”進了大學一個月後,馬龍飛就給家裏打了電話,告訴他們不要再爲他寄生活費。

“我上大學的學費、路費都是借來的。”原來,馬龍飛通過復讀才考上大學的。強烈的自尊心讓他決定自己掙錢,爲了防止爸媽給他匯錢,馬龍飛換掉了所有的銀行卡。“我少花一分錢,爸媽就少欠一分錢的債。”

大學的成功勵志故事 篇6

王理是吉林財經大學2008屆畢業生。畢業兩年多,他就通過創業闖出了大名堂,雖然創業路一波三折,但憑藉堅定的信念,投資5萬元養殖青蛙一年就淨賺80萬元,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爲“青蛙王子”。

愈挫愈勇自己掙學費

2004年,王理剛上大學一年級,父親在湖南省經營着一家餐館,生意非常紅火。2005年,父親決定拿出所有的積蓄將餐館的規模擴大,這一決定遭到了王理母親的反對。但是當父親征求王理的意見時,年輕氣盛的王理說了這樣一番話:“做了的話,有可能會失敗,但是不做的話,這一輩子都會後悔,所以我支持父親。”王理是家中唯一的孩子,在父親眼裏,他是大學生,有文化,觀念新,他的話讓父親下定了繼續投資的決心。但事與願違,家中的積蓄因此全部賠光。

家裏失去了唯一的經濟來源,王理不得不靠打工來掙學費。他先後做過書本和飾品生意,不僅解決了自己上大學的各項費用,最後畢業時竟然還有兩萬多元的存款。

放棄高薪回鄉創業

由於投資失敗,原本開朗熱情的父親完全變了一個模樣。父親的狀態讓王理覺得十分愧疚,他決定給父親找點事做。

2008年6月,王理從吉林財經大學畢業,在廣州找到了一份月工資6000元的工作。下班之後,王理就會去市場轉悠,他發現市場上出售的青蛙不但賣得快,而且價格還不低。經過調查他發現自己的老家很適合青蛙的養殖。隨後他又在網上查閱了大量政策、技術和市場方面的信息。得到的答案是:養殖青蛙,政策允許,並大有可爲。

2009年1月,王理辭去工作,帶着5萬元積蓄回到老家湖南省沅江市茶盤洲鎮,承包26畝地,和父親一起搞青蛙的規模養殖。在創業初期,他和父親通過反覆試驗、摸索,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遇到技術方面的難題,他就利用遠程教育上網查詢信息,通過網絡向全國養殖專家諮詢,幾個月時間就寫出超過30萬字的養殖筆記。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於摸索總結出了一套適合沅江當地水土氣候的青蛙養殖技術。

創業之路一波三折

青蛙養殖技術問題解決了,下面就是辦養殖許可證的問題了。由於王理養的黑斑蛙、虎紋蛙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需要到省級林業廳或省級林業廳授權的部門辦理養殖許可證。在王理之前,湖南省沒有規模養殖的先例。王理非常着急,再過五六個月青蛙就會長大,到時如果許可證還沒辦下來,青蛙就不能出售。

王理開始在蛙池邊蹲守,只要青蛙有一點點變化,就趕緊用相機拍下來,每隔半個月,王理就主動把這些蒐集來的“證據”送到南洞庭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照片上包括了青蛙養殖的每一個環節,每張照片還有詳細的說明。一個年輕人的用心和執着,加上可行性報告嚴密的邏輯,終於打動了相關單位。2009年7月下旬,南洞庭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上級單位益陽市林業局和湖南省林業廳聯合對王理的青蛙養殖基地進行了實地考察。半個月之後,王理拿到了湖南省迄今爲止唯一一張備案的青蛙養殖許可證。

2009年10月,養殖基地裏的青蛙終於上市了。通過網上銷售的方式,王理創下了第一年128萬元的銷售額,純利潤達到80萬元。現在,王理根本不用出去跑銷售,就有客戶自己找上門來。

“青蛙王子”要建“王國”

王理成功了,但他沒有忘記家鄉的父老鄉親。他多次舉辦養殖技術培訓班,爲農戶免費提供技術和種苗,按市場價回收農戶養殖出的產品,帶動茶盤洲鎮周邊的農戶進行養殖。在他的帶領下,村裏實施綜合種養的農戶262戶,實現年產值2215萬元,農民收入大幅增加。村裏人親切地稱他爲“青蛙王子”。

王理目前正準備爲他的青蛙設計一個標識,以便和那些違法捕捉的青蛙區別開來。談到未來,王理計劃大力推廣稻田蛙、蚯蚓養殖等項目,在未來三年內直接帶動農戶1000戶以上,同時合理配置資源,走可持續發展、立體種養的路子,讓公司成爲全國聞名的“青蛙王國”。

大學的成功勵志故事 篇7

他們是大四學生,已創辦了商貿公司,他們的白領團購網正在建設中創業的艱辛讓他們萌生了舉辦大學生創業大賽、分享經驗的念頭

記者面前的兩位大學生,穿藏藍色西服,打着領帶,典型的白領形象。“爲了接受採訪,我們從兩天前就琢磨應該穿什麼。”昨日,孫永帥和包磊坦率地告訴記者,每次出去跑業務,他們都會認真斟酌衣服,爲的是給對方留下好印象。

很難想象,兩位尚未畢業的大四學生,已經創建了一家商貿公司、一個商業培訓基地、白領團購網正在建設中。創業的艱辛讓他們萌生了舉辦大學生創業大賽的念頭。睡過地下室,當過工地小工。

24歲的孫永帥是朝陽喀左人,他評價自己的人生是個“傳奇”。原來,小孫自小學習挺好,上初中後開始迷戀玩遊戲機,以至於輟了學,跟着一位表哥跑到瀋陽打工。“當時我才15歲,但因爲長得高大,順利找到了小工的活。”他和表哥睡在一幢剛蓋好的樓房地下室裏,環境潮溼,早晨起來被子能擰出水,臉上滿是霧。那時候他一天的工錢是50元,辛苦不說,總是遭工頭欺負。僅僅幹了半個多月,他就受不了了,老老實實地回到課堂上。如同變了一個人,小孫的學習成績從班級最後一名一點點進步到第一名,並順利考入重點高中。

再一次的'挫折發生在高考時,他考出了540分,卻因爲志願報得有問題,從一本一直掉到三本,最後被大連一家外經貿學院錄取。他十分沮喪,在媽媽的鼓勵下,才勉強背起行囊來到大連。賣過壓縮袋,做過校園代理。

大一下學期,孫永帥處了個女朋友,因爲對方家庭條件挺好,而他卻囊中羞澀,便萌生了賺錢的念頭。“我們學校在旅順新港,三面環海,空氣潮溼。尤其放一個暑假,被褥衣物都長毛了。”真空衣物保存壓縮袋一定極有市場!他通過網絡從義烏訂貨,將壓縮袋、乾燥劑、抽氣筒搭配起來販賣,三五元的進價,可以賣到20元左右,他和女友賺了幾千元。

“那一次的推銷方式是挨間宿舍敲門,跑腿不說,還遭到不少白眼。”小孫開始琢磨,有沒有什麼不跑腿也能賺錢的買賣?他發現有不少培訓機構來到學校裏發宣傳材料招生,“我爲什麼不利用跟學生熟的有利條件,替他們招生?”就這樣,他做起了校園招生代理,一干就是兩年,再沒朝家裏要過生活費。

2009年暑假,孫永帥本來已經買好回家的火車票了,突然接到師兄的電話。“他和另外3位大學畢業生準備創建一個大學生購物網,拉我入夥。”小孫當即退掉車票,留在大連。整整一個暑假,5個年輕人晚上構想未來,白天分頭做市場調研。

小孫負責批發市場調研,爲了瞭解各種商品的最低進價,他每天早晨4時就跑到雙興市場,跟商販交談。“雙興市場所有的樓層,所有的商戶我都跑到了。一開始人家不願意理我,也不說實話,但後來都被我感動了。”調查的結果是如果做大學生購物網,從批發市場進貨並非最好的渠道。他們又開始聯繫廠家,給對方發商函,希望拿到商品的出廠價。“發了很多封,終於有一家回覆了,說如果你們要合作,最起碼得懂商函的寫作格式吧……”走了很多彎路,終於拿到了大量一手資料,小孫的體重硬是從176斤掉到了152斤。因爲創業艱難,也因爲意見不同,5個人中先後有4人退出,只有小孫仍在苦苦堅持。 一再修改方案

回想半年多的創業歷程,小孫坦言他們走了很多彎路。一開始他們想做大學生購物網,後來發現維護網站需要花費很多錢,於是又轉而尋找校園代理,進行商品的直接銷售。全市招了150名代理後,只有幾個人推銷出去了商品,絕大多數人怎樣拿貨又怎樣退了回來。無奈,他們又對代理進行培訓,發現既費時又費力……在一次次的失敗中,最初的創意早就被推翻了,啓動資金也全賠進去了,公司仍無頭緒。就在創業陷入艱難中時,該校外語系大四學生包磊加入,而且找到了新的投資方:“現在回想起來,一開始我們的目標定得太空太大,操作性不強。”

記者瞭解到,眼下他們在凱旋廣場有了個面積不大的實體店,售賣皮包、裝飾、布絨玩具等物,與其對應的白領團購網正在建設中。同時,一場面向大學生的創業營銷大賽即將開始:“我希望將自己的創業經驗與大家分享,讓他們在走出校門前切實接觸市場,積累實戰經驗。”孫永帥表示,在缺少指導、缺少經驗的情況下,他和夥伴們走了很多彎路,希望這些經驗能夠幫助更多像他一樣的大學生創業者。

老師看法 記者就小孫等人的創業經驗採訪了我市一位高校就業指導老師,他表示,大學生創業將面臨很多問題。一是需要有效地籌措資金。學生剛剛踏上社會,很少有足夠的資金積累,學生創業者應更多地具有“有多少實力做多少事”的觀念。二是要組建優勢互補的團隊,有效進行創新與經濟管理的互補。組建創業團隊時,應注意創業團隊成員的性格搭配、角色分工及對公司遠近期目標、策略制定、股權分配的認同等等。三是應建立廣泛有效的社會關係,以擺脫在與社會創業者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的困境。四是要有長期規劃,注意勿好高騖遠,必須重視經營體制,步步爲營以求創造利潤。

大學的成功勵志故事 篇8

一個畢業即失業的女大學生,走向馬路中間準備自殺。“上帝派來的天使”把親親果童裝摺扣項目賜給了她。

畢業期間,大學生都在努力地爲工作而奔波,吳冰冰也是其中的一員。這一天,她從一幢寫字樓走出來,她面試的崗位是行政助理。很可惜的是,和她一起面試的競爭對手,是一個長相漂亮、身材姣好的妙齡女郎。從面試官色咪咪的眼神中,吳冰冰覺得自己勝算的可能性不大了。

走在繁華的大街上,吳冰冰欲哭無淚,她的口袋裏只剩下30元錢了。路邊的行人匆匆忙忙地疾走着,沒有人注意到這位可憐的姑娘。吳冰冰一步一步地向馬路中間走去,她的腦海中想象着自己被汽車撞倒、滿臉是血的鏡頭。她覺得就這樣離開這個世界算了吧!

“嘀——”尖銳的喇叭聲響起,一輛廂式小貨車爲了躲避吳冰冰,哐地一聲撞上了路邊的隔離帶。下面是吳冰冰的自述:

那個時候,我真的很想自殺,就這樣死了算了。沒有想到的是,這輛小貨車救了我一命。開車的司機是個20多歲的小夥子,他高中畢業之後,在一家公司當物流配送員。這家公司就是親親果童裝摺扣,我就是靠經營這個品牌的服裝,已經做成了這個賣場。

現在,我算是想得開了,人生總是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困難。當一個人處在低谷的時候,一定不能放棄,要想到通過努力一定能夠爭取到更好的空間。

從廂式小貨車出來,當走進親親果童裝摺扣的第一步,我感覺自己獲得了新生。親親果童裝摺扣專門做寶寶“潮”生意!這裏面有各種各樣的童裝,還有兒童玩物。我覺得自己就像進入了一個童話世界。小夥子司機告訴我,親親果童裝摺扣將所有精力都鎖定世界兒童最新潮流資訊。不斷設計出時髦新款的產品,緊緊地抓住了市場。

親親果童裝摺扣讓我看到了希望,回到家,我調動手頭所有的關係,湊足了投資所需的全部費用。在親親果童裝摺扣總部,我免費接受了一系列的培訓計劃,從前期裝修設計到後期的配貨管理一應俱全。

不可思議地是,總部派給我的指導專員竟然就是小夥子司機,原來他名叫李在勇,雖然他只是高中畢業,但是在配貨送貨的工作間隙,卻十分努力地學習着公司的各種業務。當我在公司考察期間,他已經通過了指導專員的崗位測試,順利地晉升成了親親果童裝摺扣駐各地經營場所的服務指導員。

那段時間,我們努力拼搏。從早到晚,李在勇都陪在我的身邊。我們的感情也日益升溫。現在,我經營的親親果童裝摺扣賣場已經牢牢地控制了區域市場。下一步,我正在等待着李在勇的求婚。

我想,我的人生會越來越順利。我送給青年創業朋友的話是:“永遠,永遠,永遠都不要放棄。就在你快要崩潰的那一瞬間,上帝已經派了一個天使守候在你的身邊。不要在天使還沒有現身之前就被魔鬼帶去。只要你能堅持到最後一刻,你就是這個世界的勝利者!”

編輯石光明

300元起家到十幾家童裝店的大盟主300元起家的童裝店大盟主吳芳芳:“摩登小姐”如何成童裝女王神奇科技戴偉麗:全球半導體產業裏的上海女人

大學的成功勵志故事 篇9

當我走進他的寢室時,他正在電腦前忙碌着,處理一些事物。我們事先有過預約。他笑了笑,帶着俊朗而陽光的神采說道:“走,去我的工作室吧,室友還睡着,別打攪他們。”客隨主便,我自然沒有異議。到了他的工作室,我們分別坐下,展開話題聊了起來。

他叫康忠凱,一個外表堅毅健康的男孩,說話中氣充沛,聲如洪鐘,儼然有種小老闆的氣勢,慧眼人一看,就知其未來不可限量。“我爲人最是平易不過,和身邊人常能打成一片,並沒有你說的那種氣勢,不過混混日子,未來怎樣還很難說。你如此謬讚,叫我愧不敢當。”聽了我的稱讚,他笑着這麼說道。

謙虛歸謙虛,康忠凱的身上的確有着與衆不同的地方。他出生在靈山秀水的恩施,許是家鄉的山水烙在他身上的印記太深,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兼帶了穩重而又睿智的氣度,與同緯度地區的江南人相比,少了柔氣,多了硬氣,是個敢闖敢當的初生牛犢。

夢想遇挫

2006年的夏天,康忠凱以優秀的成績考上了湖北大學,攻讀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在校期間,他學習刻苦,成績優異,尤其是各項實踐科目,更是出類拔萃。經過兩年的學習,到了2008年,康忠凱已明確了自己未來發展的方向:既然我實踐動手能力強,就要在動手操作這條道上走到黑,無論是爲人打工,還是自己創業,一定要闖出個名堂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索,康忠凱決定投身自己愛好的電子設計行業,而且是從零開始,自己單幹!“起初,我心氣頗高,近乎狂妄,覺得如今這個時代機會多,業好創,錢好賺,只要有一定資本和平臺,要漸漸做大也沒有多難。我自信自己技術過硬,做單片機項目毫無問題,如能開個實體店,自產自銷,逐漸起步,相信總有做大的一天。”

康忠凱說。但現實卻遠比他想象的艱難,他創業的夢想剛一起步便受了挫折。由於他家境並不富裕,另有一弟弟在上大學,父母負擔不輕,他左思右想,無法向父母開口要錢。而且啓動資金至少也得好幾萬,不算小數目,無法自籌,康忠凱無奈之下,便去向親戚借錢。

然而當他說出自己創業的想法時,親戚們都說他不切實際,且勸他安安分分,將來找個好工作,賺錢養家,孝敬父母,不要胡亂折騰。“那段時間,我無法籌到啓動資金,心裏倍感泄氣,但一直不甘心就此罷休。”康忠凱憶及往事,感慨地說道。“如果受了一點挫折就罷休,那你也就不是今天的你了。”筆者接了一句。

經此挫折之後,康忠凱學會了如何面對現實,他說:“現實是無情的,有時你夢想遠大,但力所不及,就不得不向現實做出妥協,另闢蹊徑。”後來,康忠凱開店的想法不得不暫時擱淺。但不久之後,他發現了另一個賺錢的門道。

網上開店

09年年初,康忠凱陡然萌發了在淘寶網上開店的想法。他做事從來不喜拖沓,一旦認定,就立即着手實施。

“現在網絡這麼發達,信息暢通無阻,我對各種模塊模板從設計到製作,可謂得心應手,在網上開店賣設計方案,應該是個不錯的賺錢路子。

”康忠凱說。開網店畢竟有別於現實,沒那麼多困難,幾天之後,終於在2月15日這天將網店開辦成功。那段時間,他日日琢磨方案設計,然後再掛到網店上,但生意平平淡淡,無利可賺。康忠凱說道:“在網店賣方案設計,知識就是本錢,但賺錢不多,後來我關注了同類型的網店,發現他們更多的是出售實物。我頓時大受啓發,決意自己做出實物,然後在網上售賣。”以他的技術而言,做出優良的實物問題不大,但這時又遇上了一個老問題:錢

出賣方案不需本錢,但做實物就必須本錢。“我本身還是學生,錢多是父母給的,除去自己生活,就所剩無幾,加上自己業餘有點小收入,啓動資金仍然缺乏,那時很是苦惱。”我忽然問他一個不相關的問題:“你抽不抽菸,喝不喝酒?”康忠凱微微一怔,搖頭道:“酒喝一點,煙絕不抽。有人創業遇挫就變得嗜煙嗜酒,我卻不會像那類人藉此麻痹自己,創業嘛,遇挫是少不了的,坦然面對就是了。”

“後來,是我女友幫了我大忙,她借了我幾千塊錢,雖然不多,但有了這筆本錢,我終於得以一展拳腳。”康忠凱拿着這筆錢,購進基本的零件,爲了省錢,必備的製作工具也沒買,而是跑到學校的實驗室,藉着現成的工具,憑着自己絕佳的技術,日夜趕工,製作出各種功能的模塊模板,然後將產品圖片掛到網上,通過網店售賣,漸漸地有些收入了。“女友的錢還清了沒有?”筆者打趣問道。“我們感情很好,錢早不分彼此,共同管理,但我一直不會理財,每月進賬2000多塊錢,很快就會花光。不過近來,女友掌理財政大權,幫我攢錢,不讓我胡亂花,爲日後中小企業融資,對我倒是好事。”康忠凱笑道。

大學的成功勵志故事 篇10

不到6平方米的店面,精心佈置的牆紙,一口煮豬蹄的大桶,兩件白黃相間的工作服……一踏入菏澤城區王衚衕水果市場西側的“豬蹄控”店,讓人感覺到簡潔樸實,令人感到吃驚的是這家店的主人竟是兩名大學生,他們放着高薪工作不幹卻選擇回家創業,賣起了豬蹄。

曾月工資上萬,不甘爲人打工

他叫杜魯飛,今年27歲,黝黑的皮膚,憨厚的笑容。2005年,杜魯飛考入威海職業學院學習韓語專業,在校成績優秀,畢業後曾在威海、大連等地的造船廠工作,月工資6000元左右。他叫張曉偉,今年28歲,曾在山東科技職業學院就讀建築技術專業,畢業後從事工地建築施工等工作,河南、深圳、蘇州很多城市都留下過他的腳印。2010年回到菏澤改行做起農藥、酒水等銷售工作,月工資最高時領過10000多元。

說起開始創業的決定時,杜魯飛興奮地說:“上大學的時候就想過自己創業,不甘心一輩子爲別人打工,老家在牡丹區大黃集鎮經營着一家飯店,店裏的一道拿手菜——祕製豬蹄倍受大家歡迎,所以纔有了賣豬蹄的這個創業想法。”

“在四川賣拌豬蹄的楊成曾,每天能賣200多隻豬蹄,一天有6000多元的營業額,月營業額20萬左右。他的創業故事着實激勵了我,我覺得只要我們踏踏實實幹也一定能成功。”張曉偉自信地說。

“我們倆即是初中同學,又是高中同學,共同的創業想法讓我們再一次走到一起。”杜魯飛告訴記者。

創業艱辛,曾遭家人反對

杜魯飛2013年初回到菏澤,有了賣豬蹄的想法後,先是跟老家飯店裏的張師傅學習製作豬蹄,張師傅開始還以爲杜魯飛只是一時心血來潮。“大學生怎麼能賣豬蹄呢,傳出去還不丟人。”但杜魯飛確鐵定了心跟張師傅學,進貨、去毛、上色、過油、小火燉,認認真真。自以爲學的差不多了,杜魯飛和張曉偉就買來生豬蹄自己嘗試着做,做好了就邀請張師傅和朋友們來品嚐,提建議。開始做的味道真不行,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就這樣經過10多次嘗試,張師傅被感動了,把從來不外傳的湯料祕方傳授給杜魯飛。

“孩子正是談婚論嫁的年齡,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幹卻要賣豬蹄,這要是傳出去連個媳婦也不好找啊。”杜魯飛的父母堅決不同意他賣豬蹄。但胳膊拗不過大腿,杜魯飛和張曉偉說幹就幹,從選址、裝修、考察市場,兩個大學生冒着酷暑跑遍菏澤的大街小巷。選好地址後,他們從積蓄中拿出一萬三千元錢作爲啓動資金,,購買了冰櫃、原材料等必備品。7月26日,“豬蹄控”店在二人的憧憬中正式開業。

有過銷售經驗的張曉偉在開業前期還拿出200元錢印發5000份宣傳單爲自己的“豬蹄控”做宣傳。開業當日,一天就賣出去140多個豬蹄,被硬拉來幫忙的杜魯飛爸爸看到市民搶購的場面吃驚不小,逐漸由原來的反對改爲支持。

“很辛苦,每天6點起牀,晚上11點多才能回家,忙起來吃飯也沒個點。但這份創業給我們帶來的成就感是無比自豪的,現在只是剛開始,以後我們還希望能和酒店、超市聯合,甚至開自己的連鎖店。”

殘疾大學生王福如:創業其樂無窮 追夢只爭朝夕丁俊林:一位貧困大學生的創業路曾文頔:大學生葡萄酒品酒師的“愛與專”大學生創業兩年賺70萬大學生創業:種西紅柿比農民好 銷得比農民俏大學生開體彩店賺錢祕籍大學生創業三年銷售額過千萬 成阿里巴巴合夥人大學生創業成功故事分享:大學生種西瓜 一年獲利60萬如何正確看待大學生兼職創業?80後大學生分享創業路上的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