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成功勵志 > 經歷磨難成功的名人小故事

經歷磨難成功的名人小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3W 次

因爲經受過苦難,所以你的成功變得更加光彩奪目!下面是小編整理分享的經歷磨難成功的名人小故事,歡迎閱讀與借鑑,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經歷磨難成功的名人小故事

經歷磨難成功的名人小故事1

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憑着自己國力強大,領兵攻打越國。結果越國戰敗,越王勾踐於是被抓到吳國。吳王爲了羞辱越王,因此派他看墓與餵馬這些奴僕才做的工作。越王心裏雖然很不服氣,但仍然極力裝出忠心順從的樣子。吳王出門時,他走在前面牽着馬;吳王生病時,他在牀前盡力照顧,吳王看他這樣盡心伺候自己,覺得他對自己非常忠心,最後就允許他返回越國。

越王回國後,決心洗刷自己在吳國當囚徒的恥辱。爲了告誡自己不要忘記復仇雪恨,他每天睡在堅硬的木柴上,還在門上吊一顆苦膽,吃飯和睡覺前都要品嚐一下,爲的就是要讓自己記住教訓。除此之外,他還經常到民間視察民情,替百姓解決問題,讓人民安居樂業,同時加強軍隊的訓練。

經過十年的艱苦奮鬥,越國變得國富兵強,於是越王親自率領軍隊進攻吳國,也成功取得勝利,吳王夫差羞愧得在戰敗後自殺。後來,越國又趁勝進軍中原,成爲春秋末期的一大強國。

經歷磨難成功的名人小故事2

現代的史蒂芬·霍金(stephenhawking)於1942年1月8日生於牛津,那一天剛好是伽利略逝世三百年。可能因爲他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代,所以小時候對模型特別着迷。他十幾歲時不但喜歡做模型飛機和輪船,還和學友製作了很多不同種類的戰爭遊戲,反映出他研究和操控事物的渴望。這種渴望驅使他攻讀博士學位,並在黑洞和宇宙論的研究上獲得重大成就。

霍金十三、四歲時已下定決心要從事物理學和天文學的研究。十七歲那年,他考到了自然科學的獎學金,順利入讀牛津大學。學士畢業後他轉到劍橋大學攻讀博士,研究宇宙學。不久他發現自己患上了導致肌肉委瑣的盧伽雷病。由於醫生對此病束手無策,起初他打算放棄從事研究的理想,但後來病情惡化的速度減慢了,他便重拾心情,排除萬難,從挫折中站起來,勇敢的棉隊這次的不幸,繼續醉心研究。

現在他全身癱瘓,要靠電動輪椅代替雙腳,不但說話和楔子要靠電腦和語言合成器幫忙,連閱讀也要別人替他把每頁紙攤平在桌上,讓他驅動着輪椅逐頁去看。

霍金一生貢獻於理論物理學的研究,被譽爲當今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他的著作包括《時間簡史》及《黑洞與嬰兒宇宙以及相關文章》。雖然大家都覺得他非常不幸,但他在科學上的成就卻是在他發病後獲得的。他憑着堅毅不屈的意志,戰勝了疾病,創造了一個奇蹟,也證明了殘疾並非成功的障礙。他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科學研究的熱誠,是值得年輕一代學習的。

經歷磨難成功的名人小故事3

曼德拉是南非第一位黑人總統,他同南非種族隔離制度進行了幾十年不屈不撓的鬥爭,贏得了全世界人的支持和喝彩。因此,有人說,曼德拉已經成爲一個時代的象徵。曼德拉的反抗精神、對正義和理想的追求在童年時期就已初露端倪。

曼德拉出生在一個小村莊,9歲那年父親就去世了。從小曼德拉就經常目睹當地大酋長在解決部落爭端過程中被白人政府的法律所約束,他逐漸萌發了尋求正義和平等的理想。年紀更大一些後,他多次領導同學抗議學校的白人法規,甚至因領導學生運動而被除名。在一次次的“鬥爭”中,曼德拉逐漸立下志願:要爲南非的每一個黑人尋求真正的公正。這位前非洲總統說過這樣的一段寓意深刻的話:“生命中最偉大的光輝不在於永不墜落,而是墜落後總能再度升起。”筆者欣賞這種有彈性的生命狀態,快樂地經歷風雨,笑對人生。

經歷磨難成功的名人小故事4

1807年,貝多芬正住在維也納李希諾夫斯基公爵家中。一天,公爵家裏來了一大批客人,他們都是當時拿破崙派駐佔領維也納的法國官。公爵想請客人們聽音樂,就派人去請貝多芬,但未向貝多芬說明情況。貝多芬不明就裏,帶着自己新寫完的《熱情奏鳴曲》興致勃勃地趕來。進客廳一看,竟是一幫佔領軍,貝多芬當即就拒絕了公爵的要求。公爵惱羞成怒,竟然板起面孔對貝多芬下了演奏的命令。

貝多芬爲李希諾夫斯基的無恥賣國行徑憤怒到極點,他不顧夜中的滂沱大雨拿起樂譜忿然離去,並把公爵以前送他的一尊胸像摔了個粉碎。第二天,公爵接到了這樣一封信:“公爵!你的地位是憑偶爾出生得來的。而我之所以成爲貝多芬,則全靠我自己。公爵現在有的是,將來還有的是,而我貝多芬卻永遠只有一個!”也許實際情形比資料所載的更爲暴烈,但貝多芬的朋友們設法把事情掩蓋過去。

魏格勒資料庫中的《魏格勒和布魯林家族的朋友貝多芬》有1837年12月28日裏斯致魏格勒的信,提到:“假如沒有奧普斯多夫伯爵等人在場,恐怕免不了發生毆鬥,貝多芬已經舉起一張椅子準備向裏奇諾夫斯基親王迎頭痛擊,因爲貝多芬躲在房間裏拴上門,親王卻把門撞開。幸虧奧普斯多夫擋在他們兩人之間。”吵架的起因是貝多芬拒絕裏奇諾夫斯基爲他召晚宴的幾個法國官演奏。 但貝多芬愛他們;他說過一些話,顯示他心裏對他們的感激,但這種感激並不授權任何人干涉他的自由。

經歷磨難成功的名人小故事5

在100多年前,比利時有個小木匠,名字叫阿道夫·薩克斯。他能活下來簡直是個奇蹟。小時候,他吞過縫衣針,誤食過硫酸,被磚塊砸破過頭,不幸從樓上跌落過,還曾摔倒在點燃的爐火上,但這些都沒能阻止他在21歲時發明一件奇特的樂器。這樂器有與單簧管類似的哨頭,還有拋物線形圓錐管體,而金屬圓筒竟帶風琴那樣的按鍵。

一開始,阿道夫想把這件新樂器介紹給世界音樂權威集中的地方——巴黎音樂界,但阿道夫煞費苦心,也沒有一個法國樂器商把這個比利時來的無名小輩放在眼裏。法國音樂界的名流們更喜歡用自己熟悉的樂器。一晃9年過去了,阿道夫的願望始終沒有實現,他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木匠。

機會終於來了,一位作曲家爲阿道夫爭取到了一個在巴黎音樂會上演出的機會,還特意爲他譜寫了一個曲子。就在去演出的路上,意外又一次降臨,阿道夫的樂器從馬車上掉下來,摔成兩半兒。我們可以想象,當時的阿道夫心情是如何懊惱。不過阿道夫沒有打道回府,而是抱着破損的樂器登上了舞臺,吹奏時他的雙手一刻也不能離開樂器,否則銅管就會掉下來。正因爲如此,阿道夫沒法兒翻樂譜,只能憑記憶演奏。有幾次,他由於緊張忘記了譜子,就乾脆持續吹一個長音,直到想起譜來再繼續演奏。法國觀衆從來沒聽過這樣柔和優美、蕩氣迴腸的音樂,頓時喜歡上了這種樂器。演出結束後,阿道夫一連謝了五次幕,臺下仍然掌聲不絕。

這種能奏出特殊效果的樂器一下子成了巴黎音樂界的寵兒。一支樂隊用這種樂器參加音樂大賽,輕而易舉地奪取桂冠。法國政府也將這種樂器列爲軍樂隊必備樂器。這種樂器是什麼?就是世人皆知的薩克斯管,是用發明者的名字來命名的。薩克斯管魅力無窮,有着與任何樂器相匹敵的巨大力量。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就曾擔任阿肯色州管樂隊首席薩克斯管演奏員,前幾年還被媒體稱爲“不老的薩克斯手”。

如果把阿道夫的成功比如一件果實,那麼此前的磨難和變故就是陪襯這果實的小花絮、小綠葉、小枝枝彎彎了。或許正因爲有了這些磨難和變故,成功才顯得如此耀眼奪目。

經歷磨難成功的名人小故事6

有一天,洗車行裏開來了一輛勞斯萊斯,有一個擦車小弟非常欣喜地摸了下方向盤,被客人發現了,客人扇了他一巴掌,告訴他,你這輩子都不可能買得起這種車。後來,這個擦車小弟買了六輛勞斯萊斯。這小弟叫周潤發。

充滿人格魅力周潤發

周潤發戲演得好,還充滿人格魅力。香港影圈,無論什麼人,不論是導演,還是演員,都交口稱讚周潤發。

在人格魅力上,有兩個例子可以說明,很多人都知道周潤發是香港金像獎影帝,可能不知道他也是獲提名最多次數最多的演員。周潤發那怕知道獲獎無名的情況下,都不落地出席金像獎,除非身在國外或內地拍戲。與內地一些音樂頒獎禮,一些明星知道自己獲獎才肯出席的境況雲泥之別。

一次周潤發探班杜琪峯片場,剛好狄龍也在隔離拍戲。很多香港記者見到周潤發過來探班,紛紛擁上來採訪周潤發,周潤發卻婉拒採訪,並讓記者採訪任達華等人,“他們纔是主角,我只是過來玩的。”當週潤髮知道狄龍在隔離拍戲時,他自己卻繞道而走,記者追着問他要不要過去見面時,他說下次有機會再與他相聚。周潤發擔心自己擔心過去看望狄龍,明天的新聞頭條就是周潤發爲主,狄龍爲次了。這樣對朋友不好。

十年磨劍,變身“發哥”

2002年,文祥參加電影《功夫》全國選秀活動,進了全國總決賽,可結果卻是太像“發哥”,不能用。

但他不氣餒。2004年,他參加香港模仿秀節目,獲得冠軍。他乾脆辭職,給自己取藝名“文祥”,全力專攻模仿秀。

文祥每天帶着照片,徒步拜訪,幾乎找遍了廣州的經紀公司,還是無人賞識。因沒有收入,最難的時候,他10元錢過了一個星期,每天白開水煮“光頭面”。家人不理解他,“父親兩年沒跟我說話,鄰居們都以爲我在外面不務正業。”文祥仍堅定地往前走。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2009年6月的一天,一位經紀人來電,邀文祥加入《讓子彈飛》劇組。

文祥激動得跳了起來。他覺得,這個電話等了整整10年!

文祥告訴記者,當時他體重80多公斤,姜文導演指導他,1個月少吃主食、多吃水果減掉20斤,周潤發也對他悉心教誨。最後,他成功配合周潤發,完成了替身角色。

“見到了發哥,還拍了第一部戲,《讓子彈飛》圓了我10年的夢。”文祥感慨。

文祥沒有滿足,認爲自己不能只是模仿、永遠當替身。爲了提高藝術素養,他去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進修了1年,還客串了電視劇《金太郎的幸福生活》、《璀璨人生》,主演了電影《童子護寶》、《情笛之愛》。

經歷磨難成功的名人小故事7

貝多芬是世界著名的音樂家,也是命運最糟的一個。童年,貝多芬是在淚水浸泡中長大的。家庭貧困,父母失和,造成貝 多芬性格上嚴肅、孤僻、倔強和獨立,在他心中蘊藏着強烈而深沉的感情。

他從12歲開始作曲,14歲參加樂團演出並領取工資 補貼家用。到了17歲,母親病逝,家中只剩下兩個弟弟,一個妹妹和已經墮落的父親。不久,貝多芬得了傷寒和天花,幾乎喪命。

貝多芬簡直成了苦難的象徵,他的不幸是一個孩子難以承受的。 儘管如此,貝多芬還是挺過來了。他對音樂酷愛到離不開的程度。在他的作品中,有着他生活的影子,既充滿高尚的思想 ,又流露對人間美好事物的追求、嚮往。對美麗的大自然他有抒發不盡的情懷。

說貝多芬命運不好,不光指他童年悲慘,實際上他最大的不幸,莫過於28歲那年的耳聾。先是耳朵日夜作響,繼而聽覺日 益衰弱。他去野外散步,再也聽不見農夫的.笛聲了。從此,他孤獨地過着聾人的生活,全部精力都用於和聾疾苦戰。 貝多芬活在世上,能理解他的人太少了,而唯一能給他安慰的只有音樂。他作曲時,常把一根細木棍咬在嘴裏,藉以感受 鋼琴的振動,他用自己無法聽到的聲音,傾訴着自己對大自然的摯愛,對真理的追求,對未來的憧憬。他著名的《命運交響曲》就是在完全失去聽覺的狀態中創作的。他堅信“音樂可以使人類的精神爆發出火花”。“頑強地戰鬥,通過鬥爭去取得勝利 。”這種思想貫穿了貝多芬作品的始終。 1827年3月26日,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音樂巨人與世長辭,那時他才57歲。

貝多芬一生是悲慘的,世界不曾給他歡樂, 他卻爲人類創造了歡樂。貝多芬身體是虛弱的,但他是真正的強者。

經歷磨難成功的名人小故事8

桑德斯上校退休後擁有的所有財產只是一家靠在高速公路旁的小飯店。飯店雖小,但頗具特色,與衆不同。可最受歡迎的、也是客人最愛吃的一道菜就是他發明烹製的香酥可口的炸雞,僅此就給他帶來了一筆可觀的財富。多年來,他的客人一直對他烹製的炸雞讚賞有加。可是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由於高速公路改道別處,飯店的生意突然間也一落千丈,最後只好關門歇業。被逼無奈,桑德斯上校決定向其他飯店出售他製作炸雞的配方,以換取微薄的回報。

在推銷的過程中,沒有一家飯店願意購買他的配方,並且還不時地嘲笑他。一個人在任何年齡被人嘲笑都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更何況到了退休的年齡還被人嘲笑,這就更令人難以接受了。而這恰恰發生在了桑德斯上校身上。他不但被人嘲笑並且接連不斷地被人拒絕,可見這些經歷對他的影響有多麼巨大。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在沒有找到買主之前,他開着車走遍了全國,吃住都在車上,就在被別人拒絕了1009次後,纔有人終於同意採納他的想法,購買他的配方。從此後他的連鎖店遍佈全世界;也被載入了商業史冊。這就是肯德基的由來。

人們爲了紀念這位桑德斯上校,就在所有的肯德基店前樹立一尊他的塑像,以此作爲肯德基的形象品牌。俗話說:“神槍手是一槍一槍打出來的!”缺乏堅持不懈的毅力或者認爲自己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兩者都是阻礙大多數人勇於改變的關鍵原因。如果你能夠緊緊抓住自己的目標不放並堅持不懈,那麼很快你就會超過大多數人。記住,是你掌握着自己的生活。如果你一心想達到一個目標,就一定會有辦法取得成功。

經歷磨難成功的名人小故事9

生命中,有些東西我們無法改變,比如低微的門第、醜陋的相貌、痛苦的遭遇,這些都是我們生命中的繭,但有些東西則人人都可以選擇,比如自尊、自信、毅力、勇氣,它們是幫助我們突破命運之繭、由蛹化蝶的生命之劍。也許我們總是羨慕那些不經意間便在理想之路上走了很遠的人們,但那畢竟是少數的幸運兒,總有一天我們會明白,就大多數人來說,那些揹負着人生苦難的重荷一步步慢慢向前,一直堅持到最後的人們,纔是走得最遠最好的。

一個孩子,相貌醜陋,說話口吃,而且因爲疾病導致左臉局部麻痹、嘴角畸形、一隻耳朵失聰,他的母親爲此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一個來到世界上沒幾年的孩子,就要忍受不幸命運的折磨,他以後怎麼生活啊?但她除了對孩子倍加愛護之外,還能做些什麼呢?

然而,也許這個孩子註定是個生活的強者,他比一般的孩子更快地走向成熟,他默默地忍受着別的孩子的嘲笑、譏諷的話語和目光,他自卑,但更有奮發圖強的意志,當別的孩子在玩具中打發時間時,他剛沉浸在書本中,在他讀的書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成人讀物,他卻讀得津津有味,因爲他從中學到了堅強,學到了一種永不放棄的品質。

爲了矯正自己的口吃,他模仿古代一位有名的演說家,嘴裏含着小石子講話。看着嘴脣和舌頭都被石子磨爛的兒子,母親心疼地流着眼淚說:不要練了,媽媽一輩子陪着你。懂事的他替媽媽擦着眼淚說:媽媽,書上說,每一隻漂亮的蝴蝶,都是自己衝破束縛它的繭之後才變成的,如果別人把繭剪開一道口,由繭變成了的蝴蝶是不美麗的,我要做一隻美麗的蝴蝶。

後來,他能流利地講話了。因爲他的勤奮和善良,中學畢業時,他不僅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還獲得了良好的人緣,他周圍的人,沒有誰會嘲笑他,有的只是對他的敬佩和尊重。這時,他母親爲他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她希望自己的兒子儘量順利些。但他同樣對母親說:媽媽,我要做一隻美麗的蝴蝶。

1993年10月,博學多才、頗有建樹的他參加總理競選,他的對手居心叵測地利用電視廣告誇張他的臉部缺陷,然後寫上這樣的廣告詞:你要這樣的人來當你的總理嗎?但是,這種極不道德的、帶有人格侮辱的攻擊招致了大部分選民的憤怒和譴責。當他的成長經歷被人們知道後,他贏得了極大的同情和尊敬,他說的:我要帶着國家和人民成爲一隻美麗的蝴蝶的競選口號,使他高票當選爲總理,並在1997年的競選中再次獲勝,連任總理,人們親切地稱他爲蝴蝶總理,他,就是加拿大第一位連任兩屆、跨世紀的總理讓克雷蒂安。

經歷磨難成功的名人小故事10

華羅庚中學畢業後,因交不起學費被迫失學。回到家鄉,一面幫父親幹活,一面繼續頑強地讀書自學。不久,又身染傷寒,病勢垂危。他在牀上躺了半年,病痊癒後,卻留下了終身的殘疾———左腿的關節變形,瘸了。當時,他只有19歲,在那迷茫、困惑,近似絕望的日子裏,他想起了雙腿後著兵法的孫臏。

“古人尚能身殘志不殘,我才只有19歲,更沒理由自暴自棄,我要用健全的頭腦,代替不健全的雙腿!”青年華羅庚就是這樣頑強地和命運抗爭。白天,他拖着病腿,忍着關節劇烈的疼痛,拄着柺杖一顛一顛地幹活,晚上,他油燈下自學到深夜。1930年,他的論文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這篇論文驚動了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教授。以後,清華大學聘請華羅庚當了助理員。

在名家雲集的清華園,華羅庚一邊做助理員的工作,一邊在數學系旁聽,還用四年時間自學了英文、德文、法文、發表了十篇論文。他25歲時,已是蜚聲國際的青年學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