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大學勵志 > 大學生就業勵志故事(通用5篇)

大學生就業勵志故事(通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3W 次

大學生作爲青春的代表,學會勵志很重要,在就業中要勇於克服一切困難,那麼你知道哪些關於大學生的就業勵志故事呢?下面小編已經爲你們整理了關於大學生就業勵志故事,希望可以幫到你。

大學生就業勵志故事(通用5篇)

大學生就業勵志故事 篇1

一位女大學生在上海的求職故事!

按次數來說這次可算的上是第三次來上海了。第一次是去年盛夏。明亮的陽光,不太熱的夜晚,風格各異的萬國建築羣,熱鬧的城隍廟,時尚的購物中心,各國各地的美食小吃,雜亂的交通道路,以及令人手足無措的紅綠燈在我腦海裏留下了深刻地印象。第二次是今年三月。都說“陽春三月下揚州”,三月是春回大地的日子,我在這個三月卻沒了這份悠閒的心情。父親、朋友、同學都不太明白我爲什麼要折騰自己跑來上海找工作,其實我也不是太清楚。雖然找工作的歷程並不是那麼順利,卻仍然無法動搖我留在上海的信心,我希望能在這裏站穩腳跟。

面試的時候常常會被問到這樣的一個問題 ,“你爲什麼要來上海找工作?” 。是啊,爲什麼了?如果可以我也很想知道,我唯一知道的是“在家鄉待太久了,我想出來。”除去上海,我這一生都沒出過湖北省。而省內我也只去過三個城市——宜昌、荊門、武漢。武漢待過三、四天,荊門走過三、四次親戚,隨便想想就覺得可憐。

宜昌不好嗎?不,宜昌很好很漂亮。是我長大了,大到不能總是待在溫暖的地方不出來。溫室的東西太脆弱,經不起一點風吹雨打。人也一樣,等到那個溫暖的地方再也容不下自己,該怎麼辦了?

找工作這事兒比我之前想象的要耗時很多,如果從3月份算到現在穩定下來已經有4個月了。在3月末的時候我曾找到過一份文員的工作,聲稱是一家做輔料的外貿公司。這對於雖身爲國際貿易專業英語卻有些尷尬的我來說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可是去上班了才發現和我想像的完全是兩回事兒。來看貨樣的老外基本都會流利的中文或者有翻譯陪同,所有的貨物也都不需要發往國外,也就是說事實上它就是一家內貿公司。其實這些都不是我離開的真正原因。不知是出於何種目的,那家公司的老闆說他很崇尚國外的社交禮儀,而上海也是一個開放的城市,他覺得我過於保守,希望能逐漸的改變我,所以要從牽牽手、拍拍背、多擁抱開始,經常接觸以助我早日習慣。於是在進入公司的第三天我離開了。

在這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沒再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直到4月末,就在我逐漸放棄了“在回學校答辯之前找到工作”的念頭時,又讓我找到了一份看起來很有前景的工作,讓我以爲新的人生即將從這裏開始,但我忘了世上本就不存在太好的事情。

有模有樣的三輪面試彰顯了公司的正規性和人員選拔的嚴格性,但事實上每輪面試的內容都差不多,只不過每次的面試官不一樣罷了,而公司是否真的很正規也只有真正進入公司工作一段時間才知道。他們還告訴每一位面試人員,面試通過後不論是不是應聘的業務員都要經歷一個月的培訓期,以便熟悉公司的業務流程。由於離住的地方太遠再加上面試時告訴我底薪1600元/月與我之前在招聘會廣告上看到的2000—3000元/月有一定差距,我起初是有些猶豫的,但因他們說做業務的底薪都很低,再說業務員主要是靠提成吃飯,他們公司一般業務員第一年的月平均工資都有2900元左右,所以我最終還是去了。

培訓的日子是十分輕鬆的,大家都很活躍。也是在培訓期間大家終於明白了公司的業務情況,薪資的構造以及真正的薪資待遇。公司主要是做互聯網光纖接入的,目標客戶是大中型企業或對網絡有較高要求的小型企業、辦事處。與其他行業相比出單率十分低,不過好在提成高,除去初裝的固定提成1000元,每一單的月租提成最低也有1000元左右,而且公司主管的談判能力很強,簽單率高達90%。那薪資待遇了?說起來真讓人心寒,1000元/月的底薪+200元/月的績效+200元/月的每天240分鐘電話量。從2000—3000元到1600元再到可能能拿到1400元/月。讓我不禁對他們之前所說的所有對我有利的話產生了懷疑。果不出我所料,再後來每月如果能拿到1200元我就要謝天謝地了,而且出單的難度比之前知道的還要大,業務主管的談判能力也不如傳說中的強悍,就我待在那家公司一個多月時間裏瞭解到的情況可稱的上是談一次破裂一次,成功機率不到30%。於是在從學校回來後,我又一次離職了。

第三次重新返回找工作狀態的我遠不如之前那麼積極,首先就懶懶的給自己先放了兩週的假。室外太陽白的耀眼,站在馬路上的我覺得自己就是一串燒烤。前兩週還積極跑跑招聘會,之後招聘會也不跑了,就在招聘網站上發發簡歷。事實上,跑了這麼多次招聘會,我覺得招聘會的效果並沒有網投的好。因爲招聘會上多是招銷售的,如果不想做銷售那麼網投會更適合,而經過上次的電話銷售使我認識到目前的我並不適合做業務,因此這次我的.目標很明確——前臺或者行政、助理什麼的。通知我面試的有5家,其中有三家我過去了解了一下覺得很是不滿意,還有一家在複試的時候面試官認爲我預計會待在前臺這個職位上的時間太短了,他希望是至少兩年。雖說現在本科生很多,但除非是有特殊情況,想讓本科生做兩三年以上前臺工作基本是不可能的,總得有些突破做做行政、人事或者財務什麼的吧。最後還剩的一家公司也就是我目前正在工作的上海沃賽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公司最開始似乎只是爲其他企業做網站,但現在公司正在運營一個新的項目——jobcat招才貓招聘網。與一般普通的招聘網不同的是jobcat還首家創新推出美女人才網,專門爲女性求職者開通的綠色快車道。

到今天爲止我來公司已經4天了,雖然公司那獨特的理念我還不是特別明白,但是就我在這裏工作的這些天來看,無論是工作環境還是同事都讓我覺得輕鬆愉快,因此我會在這家公司好好的幹,作爲我職業生涯的起步。

有朋友願意和我分享工作故事,並一起共勉嗎。

大學生就業勵志故事 篇2

在今年福鼎市舉辦的首場山海勞務供需見面會上,發生在兩位女大學生身上的成功應聘故事,一直被人們所津津樂道。在衆多大學生爲找工作而東奔西跑時,爲何幸運之神偏偏眷顧她們,她們又爲什麼在求職中取勝呢?

兩位女大學生均是福鼎本地人,一位來自福鼎市區,另一位家住秦嶼鎮,一位叫李清,一位叫羅西西,在成爲福建安諾紙業有限公司的員工之前,她們的經歷略有不同,但因爲一場招聘會,使她們成爲同事,也從普通應聘者一躍成爲代表公司招聘員工時的“主考官”。

3月13日,福鼎要舉行一場山海勞務供需見面會。這個消息一經發布,就得到了衆多就業需求人們的廣泛關注,招聘會當天,吸引了3000多人蔘與。李清與羅西西兩個人在這次招聘會上也做了精心準備,這一天,她們早早的來到招聘會現場。招聘會提供的衆多招聘信息中,福建安諾紙業有限公司提供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崗位,引起了她們的興趣,隨後她們向“安諾”投了一份簡歷。簡歷一投出,雖然沒有百分百能應聘成功的把握,但是畢竟投出了一份希望,就這樣各自在等待着企業通知面試。

通常無事的時候李清會睡到自然醒。第二天,她像往常一樣睡得很遲。但一個電話把她吵醒,電話是“安諾”紙業辦公室工作人員打來的,說是讓她去面試。李清絲毫不敢怠慢,放下電話,連忙趕到指定的地點面試。在面試現場,李清對答如流,侃侃而談,對企業的人力資源工作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博得企業老闆的讚揚。一個星期後李清正式成爲安諾紙業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的一名員工。接到電話的還有羅西西,過五關斬六將,她同樣也加盟“安諾”紙業,成爲“安諾”的職員。

在3月28日,福鼎市例行山海勞務對接招聘會上,她與羅西西兩個人,代表“安諾”以“主考官”的身份出現在招聘會現場,完成了從應聘者到“主考官”的變化。這種遊刃有餘的轉變與她兩年多來的求職經歷不無關係。

2006年,李清畢業於福建某高校,在學校學的是市場營銷專業。李清認爲,這種專業在大城市找份工作是比較容易的。所以畢業的時候,她沒有回來,而是直接留在福州。經過一年多的磨練,有了一定的工作經驗之後,她想要去更好的工作環境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

就這樣,2008年春節剛過,李清隻身一人來到上海,開始了“求職之旅”。經過7個小時的旅途顛簸,讓李清嚮往的地方終於到了,她的心情隨着如潮的人流而激動不已。在上海她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份工作,先在上海“立足”,然後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很快就找到一份工作,在上海某公司的客服部當接線員,每月的工資是2000多元,這無疑對李清闖蕩上海增強了信心,也是對她能力的一種肯定。不過她發現,在上海生活成本也是很高,每個月2000多元的收入,手頭卻並不寬裕。

去年下半年一場全球性的金融海嘯,李清所在的公司也受到衝擊,讓她失去了立足之本。因此,她不得不開始重新找工作,上海是個重學歷的地方,只有大專學歷的李清在找工作時並沒有知識優勢。但憑她近一年來的工作經驗,有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接納了她,不過工資只有1000多元,比原來的工資要少很多。這樣的收入在大上海無論如何是待不下去的,只待了三個月的時間,就回福鼎老家過年了,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都待在家裏,直到3月13日的招聘會才重新燃起李清對求職的願望。

與李清一樣,羅西西也有在外地打工求職的經歷。在外生活的種種艱辛使她有了想回來找工作的想法。今年春節她結束了在外打工的生活,回到福鼎。在家裏的這段日子,她一有時間就會上人才網瀏覽各個企業發佈的招聘信息,在人才網上如果有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有時也會打電話跟企業聯繫,但必竟合適的崗位很少。

而現在政府舉辦的這種大型招聘會,給用人單位和應聘者都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對話平臺。不僅李清和羅西西從應聘者到“主考官”轉變,更重要的是現在已經讓1000多名求職者在招聘會中找到“婆家”。

大學生就業勵志故事 篇3

說實話,我現在對未來的要求越來越低了,以前還以爲自己能做 什麼大事呢,當文學家、政治家這家那傢什麼的,現在, 唉,我覺得自己什麼也當不了,就當個平庸的人得了。

寒假之前,大約是1月25日,北京有一個全市性的招聘會,我們早 就聽說有這麼個會,對它寄予的希望挺大的。我們都去了,去了之後 感覺非常失望,尤其是那些以前沒有經常參加招聘會的同學。一是專 業受限,許多單位都不需要學歷史的學生;二是這些單位本身的條件 也並不好。更讓人頭疼的是,絕大部分單位的招聘啓事都把 北京市 戶口 列爲重要的條件之一,這對我們來說等於連參予公平競爭的機 會都沒有了,連去街道的 公務員 也要求 北京戶口 !我參加了 公務員考試根本就沒用。

我投來投去,勉強投了三份簡歷,都是中學之類的,有一個還是 分校,不知道在北京郊縣的什麼地方,就這樣,也是爲了不浪費門票 錢。我們同學跟我的情況差不多,有的人一份簡歷也沒投,只有一個 北京籍同學情況好一些,投了8份。

去這個會之前,人多少還是有些想法的,總覺得自己應該有所收 獲了,可回來之後,就是一個感覺,又一個希望破滅了。

在沮喪的情緒中,我利用寒假時間回家鄉重慶,想看看那裏有沒 有適合我的工作。說句實話,這次回家對工作的整個觀念、心態全變 了。沒回去之前,我還是很想回去工作的,想象中憑我的條件,回去 應該可以去政府機關、好的學校、報社、電視臺這種單位,可回去一 看,完全不是這麼回事。重慶的公司很多,可它仍然算不上一個真正 的商品社會,要想進好的單位,沒有關係是不行的,哪怕你是北京大 學的學生。這一點讓我很失望。

不過,失望歸失望,行動總要行動的。回去第二天,我就去報名 參加重慶市的公務員考試。地方公務員的招考形式跟國家是一樣的, 不同的是它是各個部門分頭招。我想參加 綜合類 的考試,就帶着 系裏開的介紹信去了。當時接收報名的辦事人員態度不太好,看了我 的材料後,知道我是北京大學的,態度纔好了一點,可是一看專業, 她又說:學歷史的呀,學歷史的我們不要。我說:爲什麼呀?她說: 這不是寫着嗎?!學歷史的我們只招碩士,而且你們這個專業比較特 殊。我想:她憑什麼說我們這個專業 特殊 ,她知道我們都學了些 什麼嗎?!可我當時沒反應過來,也沒反問她幾句,就這麼走了。

這事讓我明白了:看來想回家來當公務員都不可能了,當時覺得 特別鬱悶。 過去想當然地覺得,憑北京大學這塊牌子,回家找個好單位應該 沒問題,可現實卻是 關係 強於 實力 ,再說家鄉的建設、人文 環境、工作條件等等也確實不如北京或沿海的一些地方。但是,我也 不能就此放棄。後來,我託了一些熟人幫我問了一下新聞單位的用人 情況,像重慶日報社之類的,人家都說現在不招人。抱着試試看的心 情,我想辦法聯繫了去電視臺實習的事,不管怎麼樣,學點東西也是 好的。

我在重慶電視臺社會新聞部實習了兩個星期,時間很短,不過我 感覺收穫還是挺大的。以前我沒有真正去工作過,不知道職業人的感 覺,雖然實習期間沒幹什麼具體的事,但是工作給人的感覺確實跟單 純呆在學校裏學習不一樣,挺有成就感的。我比較幸運,一去就跟着 兩個記者跑新聞,不像有的實習生去了之後先讓你看兩個星期的報紙。 一開始,我有些不適應,老覺得周圍的環境低俗,人也沒勁,工作又 雜又累,哪像我們在北大,談論的都是高級的話題 可是一段時間 之後,我發現只要你投入到其中,總有它的樂趣,環境什麼的並不那 麼重要。以前在學校裏,總是異想天開的,滿腦子都是空想的東西, 離開那個環境,進入到真實的生活中,我才明白人應該腳踏實地地生 活,不能想入非非。

我和帶我跑的兩個記者相處得不錯,他們都是年輕人,雖然不是 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可是工作起來挺努力的,有自己的夢想。我覺得, 相比之下,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反而沒那麼敢闖,總是怕這怕那的,想 法太多,總想一出校門就找個好單位,不願從基層幹起。我以前總把 自己想得很高,現在發現,我的求生能力跟別人比起來太低了。

最全大學生求職故事:從迷茫到成功求職信春節過後,我還回母校南開中學去聯繫了一下,因爲我一直覺得 當中學老師還是很適合我的。因爲人熟,自由度就大一些,如果我真 的回去了,當英語老師應該是沒問題的。南開中學的環境很好,收入 不錯,又有寒暑假,這對我來說算是個好消息吧。

在重慶找工作期間,我感覺自己變得實際多了,我甚至忘了自己 是個北京大學的學生。確實,進入一個具體的單位,面臨各種各樣復 雜的人事關係,以及沒完沒了的不可預知的事情,這就是我要在工作 之後接受的生活狀態,這跟學校裏做學問是天壤之別,在學校裏無論 如何是學不到這些東西的,既然如此,我只好務實一些了。

我的中學同學們也在找工作,他們都勸我留在北京,和我家裏人 意見一樣,畢竟對學文的來說,最注重的是北京這種文化中心的地位, 人總是要有理想的嘛,所以現在,我的計劃還是:能留京,則留京,如果留不了北京,回去也不怕。

回北京之後,發現很多同學都找到單位,定下來了。我們系的情 況還是沒有什麼大的起色,只有一個北京籍同學和一個外資會計事務 所簽約了。

今天去參加招聘會,又投了三份簡歷,其中還投了一個鳳凰衛視, 我自以爲有在電視臺的工作經驗,也不算唐突吧,不過給鳳凰衛視投 簡歷的人不計其數,估計沒什麼戲。其他很多單位都不令人滿意,大 部分是私企,許多同學連一份簡歷都沒投。 現在對招聘會的熱情越來越小了,今後只有更差的。我們學校畢 業生分配的最後死限大概是五月份吧,之前可能還有一些全國各省來 的招聘團,但是我覺得這跟我的關係不大了,留不了北京,我就回重 慶得了,地方上條件不都差不多嗎,去外省還不如回家呢。

兩個星期之前,有朋友介紹我去一傢俬人博物館當英語翻譯,每天乘兩個小時公共汽車過去,再乘兩個小時公共汽車回來,一個星期 四天去博物館,三天在學校上課,寫論文,累都累死了。作爲我來說, 一方面是想去學點東西,因爲私人博物館在中國是個新興事物,有很 多外國人對它感興趣;另一方面也是爲了找工作,因爲它正好跟我的 專業對口。當然,它不可能解決戶口,可是沒有戶口,我也得在北京 混吶,反正現在要求是越來越低了,先有一份工作就行,將來怎麼樣, 將來再說吧。

大學生就業勵志故事 篇4

《威海晚報》刊登了威海市2013年度“慈善”福彩,救助特困高考學子的具體情況。據悉今年我市共發放2013年度特困高考新生救助金332.5萬元,救助特困高考新生883人。領到助學金的學子無不感激涕零,紛紛表示一定要好好學習,自強不息,以優異成績報效國家,報答社會的溫暖和關愛。我也深深地被感動着,在我們的國家裏,每一個人都不是孤立的,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一人有難,千萬只援手伸出來,這就是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社會。在感恩我們這個大家庭的同時,我不由得想起了前些日子看到的一個感人的小故事:說的是《沒有傘的孩子會努力奔跑》,講的是一個從大興安嶺跑出來的貧困學子刻苦學習、自強不息、艱苦創業的故事,願在此與千千萬萬莘莘學子共享,希望大家能從中得到一點勉勵或啓示。

當父親嘆着氣,顫抖着手將四處求借來的4533元遞來的那一刻,他清楚地明白交完4100元的學費、雜費,這一學期屬於他自由支配的費用就只有433元了!

他也清楚,老邁的父親已經盡了全力,再也無法給予他更多。

“爹,你放心吧,兒子還有一雙手,兩條腿呢。”

強抑着辛酸,他笑着安慰完父親,轉身走向那條彎彎的山路。

轉身的剎那,有淚流出。

穿着那雙半新的膠鞋,走完120裏山路,再花上68塊錢坐車,終點就是他夢寐以求的大學。

到了學校,扣除車費,交上學費,他的手裏僅剩下可憐的365塊錢。

5個月,300多塊,應該如何分配才能熬過這一學期?

看着身邊那些脖子上掛着MP4,穿着時尚品牌的同學來來往往,笑着衝他打招呼,他也跟着笑,只是無人知道,他的心裏正淚水洶涌。

飯,只吃兩頓,每頓控制在2塊錢以內,這是他給自己擬定的最低開銷。可即便這樣,也無法維持到期末。

思來想去,他一狠心,跑到手機店花150塊買了一部舊手機,除了能打能接聽外,僅有短信功能。

第二天學校的各個宣傳欄裏便貼出了一張張手寫的小廣告:“你需要代理服務嗎?如果你不想去買飯、打開水、交納話費??請撥打電話告訴我,我會在最短的時間內爲你服務。校內代理每次1元,校外1公里內代理每次2元。”

小廣告一出,他的手機幾乎成了最繁忙的“熱線”。

一位大四美術系的師哥第一個打來電話:“我這人懶,早晨不願起牀買飯。這事就拜託你了!”。

“行!每天早上七點我準時送到你的寢室。”

他興奮地剛記下第一單生意,又有一位同學發來短信:“你能幫我買雙拖鞋送到504嗎?41碼,要防臭的。”

他是個聰明的男孩。入校沒多久,他便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校園裏,特別是大三大四的學生,“蝸居”一族越來越多。所謂“蝸居”就是一些家境比較好的同學整日縮在宿舍裏看書、玩電腦,甚至連飯菜都不願下樓去打。

而他又是在大山裏長大的,坑窪不平的山路給了他一雙“快腳”,奔跑是他的特長,上五樓六樓也就是一眨眼的事。

當天下午,一位同學打來電話,讓他去校外的一家外賣快餐店,買一份15元標準的快餐。

他掛斷電話,一陣風似地去了。來回沒用上10分鐘。這也太快了!那位同學當即掏出20塊錢,遞給他,說不用找了。他找回3塊。因爲事先說好的,出校門,代理費2元。做生意嘛,無論大小都要講信用。

後來就衝這效率這信用,各個寢室只要有採購的事,總會想到他。

能有如此火爆的生意,的確出乎他的意料。有時一下課,手機一打開,裏面便堆滿了各種各樣要求代理的信息。

一天下午,傾盆大雨嘩嘩的下,手機卻不失時機的響了,是位女生髮來的短信。女生說,她需要一把雨傘,越快越好。接到信息,他一頭衝進了雨裏。等被澆成“落湯雞”的他把雨傘送到女生手上時,女生感動不已。

隨着知名度的提高,他的生意越來越好,只要顧客需求,他總會提供最快捷最優質的服務。

彷彿是一轉眼,第一學期就在他不停地奔跑中結束了。

寒假回家,老父親還在爲他的學費發愁,他卻掏出1000塊錢塞到父親的手裏:“爹,雖然你沒有給我一個富裕的家,可你給了我一雙善於奔跑的雙腿。憑着這雙腿,我一定能‘跑’完大學,跑出個名堂來!”

轉過年,他不再單兵作戰,而是招了幾個家境不好的朋友,爲全校甚至外校的顧客作代理。代理範圍也不斷擴大,慢慢的從零零碎碎的生活用品擴展到電腦配件、電子產品。

等這一學期跑下來,他不僅購置了電腦,在網絡上擁有了龐大的顧客羣,還被一家大商場選中,做起了校園總代理。

奔跑,奔跑,不停地奔跑,他一路跑向了成功。

他說,大學四年,他不僅要出色地完成學業,還要賺取將來創業的“第一桶金”。

他把“第一桶金”的數額定爲50萬。他的名字叫何家南,一個從大興安嶺腹地跑出,徑直跑進黑龍江省師範大學大三的學子。

如今雖然做了校園總代理,可他依然是他,依然是那個樸實、勤快、爲了給顧客打一壺開水賺取1元代理費,而像風一樣奔跑的大男孩!

如果是你,怎麼辦呢?你會像其中主人翁那樣,還是抱怨父母及社會呢?

大學生就業勵志故事 篇5

劉晨,80後的小夥子,大學畢業後放棄了大城市裏優越的生活環境和工作條件,選擇回到農村創業。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努力,建成了5座集種植和養殖功能於一體的現代化蔬菜大棚,每年收入達50多萬元。

從市民到農民的身份轉變

出生在新疆庫爾勒市和什力克鄉的劉晨,其父母都是當地地地道道的農民,家裏面有170畝的棉花地。2010年,學化學專業的劉晨大學畢業後,順利地進入新疆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工作,還當上了組長,每月的工資有近四千元,成了昌吉的市民。這一切讓他的家人感到十分自豪。

2012年春天,庫爾勒地區遭遇了“倒春寒”、“沙塵暴”等災害性的天氣,各地的棉花遭受不同程度減產,看着年邁的父母無奈的眼神,劉晨開始考慮如何保障父母的勞動成果,讓父母不再“看天種地”。

“既然沒有辦法控制天氣,那我就自己建造大棚,營造適合種植的‘小氣候’。”在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後,劉晨發現設施農業的風險小、收益大,不僅能種植,還能用來發展養殖。他感覺找到了既能幫助家人,又能自主創業的好路子。

滿懷興奮的劉晨到家後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家人,卻遭到了家人迎頭潑來的一盆冷水。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一個大學生,父母怎麼也無法接受跳出農門的孩子,又要跑回來當農民。火冒三丈的父母甚至把劉晨趕出了家門。

劉晨很理解父母當時的反應。他說,以前的那份工作年收入有五六萬多元,而且在鄉里他也算是個有出息的讀書人,扔下好好的工作不幹,跑回家當農民,一般人都難以接受,更何況是含辛茹苦把自己培養成才的父母。

理解歸理解,但本着想爲家裏人減輕負擔並幹一番事業的劉晨最終還是說服了父母,獲得了父母的同意。

從“看天種地”到“種植掌控”的轉變

“要建就建最先進的大棚。”今年年初,辭職回家的劉晨拿出家裏所有的積蓄,又向親戚借了數十萬元,投入100萬元建成了5座現代化的溫室大棚。讓他沒有想到的是,第一茬菜就豐收了,他掘得了“第一桶金”。

劉晨的水泥結構的蔬菜大棚在和什力克鄉格外的顯眼。剛一進大棚,一股熱氣迎面撲來,只見大棚裏種植的黃瓜青翠欲滴,生長開的藤蔓足有一米多高,沿着吊在空中的繩子蔓延,行距株距均勻得幾乎一致。劉晨正在大棚裏幹活施肥、澆水、剪枝……動作輕巧而嫺熟。他開心地說:“這批黃瓜和西紅柿元旦過後就能上市,庫爾勒市市民過年就能吃上我種的菜了。”

“別看這幾個大棚只佔地十幾畝,一年下來賺的錢可不比種170畝地的棉花掙的錢少,最關鍵的是,現在我們再也不用看天種地了,我們現在是自己調節大棚的溫度和溼度,自己掌控種植環境。”劉晨母親程會蘭高興地說,今年種了兩個棚的葫蘆瓜,10月份就熟了,賣完一算淨利潤3萬多元。按一年種兩茬菜算,5個棚一年種菜就能純賺10萬元;等到夏季,在大棚裏養雞,一年算下來,收入能達50萬元。

“除庫爾勒市農業局育苗中心外,劉晨建的溫室大棚可以說是庫爾勒市現有大棚中最現代化的。”據庫爾勒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劉晨的溫室大棚配備了放風膜和自動化增溫設備,可以隨時控制棚內的溫度,而且牆體裏層和外層都是磚混結構的水泥牆,比普通大棚的牆要厚的多,這樣不僅結實而且保溫性很強。劉晨說,自己實現了從“看天種地”到“種植掌控”的轉變。

說起劉晨和他的事業,他上個月剛娶進家門的媳婦劉春花也是滿心歡喜。“嫁給農民沒有什麼不好,只要我們倆好好的幹,一年的收入不比城裏人掙的少。”劉春花說。

“下一步,我想成立農民合作社,把村裏的菜農都帶動起來,向規模化、專業化發展。”對於未來的打算,目前,村裏不少菜農種植蔬菜不是很規範,由於種植規模較小,又缺乏銷售渠道和技術的指導,經常導致蔬菜賣不上好的價錢。因此,他想通過合作社的形式,把菜農組織起來對蔬菜統一技術、統一銷售,實現最大效益,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