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感恩勵志 > 名人感恩的小故事(精選20篇)

名人感恩的小故事(精選2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1W 次

帶着感恩的心去聆聽,所有的喧囂退去,愛的聲音在心中迴響;那麼名人感恩的小故事都有哪些?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名人感恩的小故事(精選20篇)

名人感恩的小故事 篇1

“霍金先生,盧伽雷病已經將你永久固定在輪椅上,你不認爲命運讓你失去很多的出路嗎?”在一次學術報告後,一名記者對這位世界著名的數學大師提出這樣的問題。大師的臉上充滿微笑,用他還能活動的3根手指,艱難地叩擊鍵盤後,顯示屏上出現了下面文字。

霍金: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我有愛我和我愛着的親人與朋友。

名人感恩的小故事 篇2

美國的羅斯福總統常懷感恩之心的故事。據說有一次羅斯福家裏失盜,被偷去了許多東西,一位朋友聞訊後,忙寫信安慰他。羅斯福在回信中寫道:“親愛的朋友,謝謝你來信安慰我,我現在很好,感謝上帝:因爲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只偷去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對任何一個人來說,失盜絕對是不幸的事,而羅斯福卻找出了感恩的三條理由。

名人感恩的小故事 篇3

徐本禹從小得到了好心人的幫助,他能知恩必報。他勤工儉學每月50元的報酬,43元捐給山東一個面臨輟學的小學生;學校發的300元特困生補助,200元捐給了“保護母親河”活動;別人資助他的500元,分別寄給了兩名貧困生;獲得6000元國家獎學金,2400元留給了系裏的老師……最後放棄了繼續深造的機會,到貧窮山區當了一名小學教師。

名人感恩的小故事 篇4

垂垂暮年的康熙回顧他自己的光輝歲月,不由得慨然感嘆:如果沒有鰲拜、吳三桂、葛爾丹等人,自己就不能成就這番輝煌業績。他舉杯向那些已經被消滅了的敵人敬酒,並大喊:“來世再與我爲敵吧!”無須去考究細節的真實,康熙是千古一帝卻是不爭的事實,他的感慨發人深思。如果可以假設,沒有那些內憂外患,康熙將是一個平庸的太平皇帝,從而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中。

名人感恩的小故事 篇5

幫助漢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將韓信,在未得志時,境況很是困苦。那時候,他時常往城下釣魚,希望碰着好運氣,便可以解決生活。但是,這究竟不是可靠的辦法,因此,時常要餓着肚子。幸而在他時常釣魚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絲棉絮或舊衣布的老婆婆)在河邊作工的,其中有一個漂母,很同情韓信的遭遇,便不斷的救濟他,給他飯吃。韓信在艱難困苦中,得到那位以勤勞克苦僅能以雙手勉強餬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對她說,將來必定要重重的報答她。那漂母聽了韓信的話,很是不高興,表示並不希望韓信將來報答她的。後來,韓信替漢王立了不少功勞,被封爲楚王,他想起從前曾受過漂母的恩惠,便命從人送酒菜給她吃,更送給她黃金一千兩來答謝她。這就是“一飯千金”成語的來歷。

名人感恩的小故事 篇6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裏很窮,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裏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揹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名人感恩的小故事 篇7

1952年2月,南開大學老校長張伯苓忽然患腦血栓逝世,周恩來參加了治喪委員會並送了花圈,白色緞帶上寫着:“伯苓師千古,學生周恩來敬輓。”張伯苓逝世後,周恩來一直掂記着張家的生涯。1961年國度艱苦時代,周恩來給張伯苓夫人送去500元人民幣,並吩咐交際處要加倍關照張夫人跟子女。

名人感恩的小故事 篇8

1959年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雲南政治學校禮堂看戲。開演前,朱德同志正和身邊觀衆談話。這時,一位耄耋的老人由服務員引了進來,朱德一眼便認出這位老人原是自己早年在雲南陸軍講武堂學習時的教官葉成林,匆忙起身上前,破正敬禮。禮畢又緊緊握住老人的雙手,親切地召喚:“葉老師!”,而後請葉老入座,待老人坐定後他才坐下。

名人感恩的小故事 篇9

1957年8月1日,是中國國民解放軍30週年事念日。這一天,彭德懷身穿燕服,籌備接見北京市局部中小學先生代表。工作職員提示他說:“彭總,你是國防部長,應穿軍服纔好。”彭德懷說:“今天是去見老師,學生見老師應穿便服。現在有些人受舊思維的影響,瞧不起中小學老師,咱們應轉變這種不良風尚。”接見時彭德懷頻頻向老師們問好。

名人感恩的小故事 篇10

魯迅對啓蒙老師壽鏡吾始終很尊重。他18歲到南京讀書,每當放假回紹興時,總要抽空探訪壽先生。1902年至1909年,在東渡日本留學的8年間,他常常寫信向壽老師彙報本人在異國的學習情形。一次,他奉母命從日本回紹創辦婚事,僅在家中停留了四天,但他仍在百忙中抽時光專程看望了年逾花甲的壽先生。魯迅在日本還拜章太炎先生爲師學文字學。章太炎先生去世後,他持續撰文兩篇留念。

名人感恩的小故事 篇11

有一位單身女子剛搬了家,她發現隔壁住了一戶窮人家,一個寡婦與兩個小孩子。有天晚上,那一帶忽然停了電,那位女子只好自我點起了蠟燭。沒一會兒,忽然聽到有人敲門。

原來是隔壁鄰居的小孩子,只見他緊張地問:“阿姨,請問你家有蠟燭嗎?”女子心想:“他們家竟窮到連蠟燭都沒有嗎?千萬別借他們,免得被他們依靠了。!”

於是,對孩子吼了一聲說:“沒有!”正當她準備關上門時,那窮小孩展開關愛的笑容說:“我就知道你家必須沒有!”說完,竟從懷裏拿出兩根蠟燭,說:“母親和我怕你一個人住又沒有蠟燭,因此我帶兩根來送你。”

此刻女子自責、感動得熱淚盈眶,將那小孩子緊緊地擁在懷裏。

名人感恩的小故事 篇12

以前有兩個人在沙漠中行走,他們是很要好的兄弟姐妹,在途中不知道什麼原因,他們吵了一架,其中一個人打了另個人一巴掌。那個人很悲哀很悲哀,於是他就在沙裏寫道:“這天我兄弟姐妹打了我一巴掌”。寫完後,他們繼續行走。他們來到一塊沼澤地裏,那個人不留意睬到沼澤裏面,另一個人不惜一切,拼了命地去救他…最後那個人得救了,他很高興很高興。於是拿了一塊石頭,在上方寫道:“這天我兄弟姐妹救了我一命”。

兄弟姐妹一頭霧水,個性得問:“爲什麼我打了你一巴掌。你把它寫在沙裏,而我救了你一命你卻把它刻在石頭上呢?”那個人笑了笑回答道:“當別人對我有誤會,或者有什麼對我不好的事,就就應把它記在最容易遺忘、最容易消失不見的地方,由風負責把它抹掉。而當兄弟姐妹有恩與我,或者對我很好的話,就就應把它記在最不容易消失的地方,儘管風吹雨打也忘不了。”

名人感恩的小故事 篇13

日本歷史上的名將石田未成名之前在觀音寺謀生。有一天,幕府將軍豐臣秀吉口渴到寺中求茶,石田熱情地接待了他。在倒茶時,石田奉上的第一杯茶是大碗的溫茶,第二杯是中碗稍熱的茶,當豐臣秀吉要第三杯時,他卻奉上了一小碗熱茶。

豐臣秀吉不解其意,石田解釋說:這第一杯大碗溫茶是爲解渴的,所以溫度要適當,量也一定要大;第二杯用中碗的熱茶,是因爲已經喝了一大碗不會太渴了,稍有品茗之意,所以溫度要稍熱,量也要小些;第三杯,則不爲解渴,純粹是爲了品茗,所以要奉上小碗的熱茶。

豐臣秀吉被石田的體貼入微深深打動,於是將他招入自己的麾下,使得石田成爲一代名將。

名人感恩的小故事 篇14

幫忙漢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將韓信,在未得志時,境況很是困苦。那時候,他時常往城下釣魚,期望碰着好運氣,便能夠解決生活。但是,這究竟不是可靠的辦法,因此,時常要餓着肚子,幸而在他時常釣魚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絲棉絮或舊衣布的老婆婆)在河邊作工的,其中有一個漂母,很同情韓信的遭遇,便不斷的救濟他,給他飯吃。韓信在艱難困苦中,得到那位以勤勞克苦僅能以雙手勉強餬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對她說,將來必定要重重的報答她。那漂母聽了韓信的話,很是不高興,表示並不期望韓信將來報答她的。

之後,韓信替漢王立了不少功勞,被封爲楚王,他想起從前曾受過漂母的恩惠,便命從人送酒菜給她吃,更送給她黃金一千兩來答謝她。這句成語就是出於這個故事的。它的意思是說:受人的恩惠,切莫忘記,雖然所受的恩惠很是微小,但在困難時,即使一點點幫忙也是很可貴的;到咱們有潛質時,就應重重地報答施惠的人才是合理。

咱們運用這成語時,務必透澈的瞭解它的含義,第一,真心誠意的樂於助人的人,是永遠不會想人報答他的;第二,有錢人對窮人的救濟,那是一種捐助,即使窮人真有一天得志了去報答他,也不能稱之謂“一飯千金”;第三,最難能可貴的是在自我也十分困難的情形下,出於友愛、同情的去幫忙別人,這樣的幫忙,在別人看來,確是“一飯”值得“千金”的。

名人感恩的小故事 篇15

四季輪迴,花開花落,生活於人世間,人並不是孤單的。因爲除了父母,每個人身邊都會有許多朋友,我們應該感恩於父母的養育之恩,但是我們同樣也要對朋友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因爲是朋友,使我們感受帶人世間的友誼。

親情,愛情和友誼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

與親情,愛情相比,友誼是這三種情中最平淡的,它不像親情意綿綿,也不像愛情那樣轟轟烈烈。但是,友誼是三種感情中最博大的。如果你願意,許多人都可以成爲你的朋友,有熟悉的,也有陌生的。友誼,有時是平淡的,有時又讓人充滿激情,不同的時候它有着不同的美。

友誼是可以穿越時空的。幾十年的時光,足以滴水石穿,幾十年的時光,足以使天地見證容顏的失色。然而,友誼在時光的流逝中,卻能如陳年老酒一樣,愈久愈香。年輕時的友誼,就像一幅工筆畫,追求的是細節的逼真,哪怕有一點瑕癖,都會影響到整幅畫的效果。年老時候的友誼,就像一幅水墨畫,追求的是神似。它們各有自己的特色,卻不會褪色。

讓我們感恩朋友吧,感恩朋友像大地一樣賦予我們撥打的胸懷,感恩朋友像鮮花一樣帶給我們芬芳,感恩朋友像雨露一樣滋潤我們的心田,感恩朋友像清風一樣帶給我們清爽。

名人感恩的小故事 篇16

從前,有兩戶人家是鄰居,平時關係還不錯。其中一家人因爲能幹些,家中要富裕的多。這兩家本來沒有什麼恩怨的,可是,這一年,老天爺發怒,降下了災禍,田中顆粒無收。這窮的一家沒有了收成,只好躺着等死。這個時候,富的一家買到了很多糧食,想着大家鄰居的,就給窮的一家送去了一升米,救了急。

這窮的一家非常感激富人,認爲這真是救命的恩人呀!熬過最艱苦的時刻後,窮人就前往感謝富人。說話間,談起明年的種子還沒有着落,富的一家慷慨地說:這樣吧,我這裏的糧食還有很多,你就再拿去一斗吧。這窮的千恩萬謝地拿着一斗米回家了。回家後,他的`兄弟說了,這鬥米能做什麼?除了吃以外,根本就不夠我們明年地裏的種子,這個富人太過分了,既然你這麼有錢,就應該多送我們一些糧食和錢,纔給這麼一點,真是壞的很。這話傳到了富人耳朵裏,他很生氣,心想,我白白送你這麼多的糧食,你不僅不感謝我,還把我當仇人一樣忌恨,真不是人。於是,本來關係不錯的兩家人。從此就成了仇人,老死不相往來。各位先生,所以,這升米恩,鬥米仇就是說,當一個人快被餓死的時候,你給他一升米,他會把你當作恩人;可你要給了他一斗米,他就會想,既然你出得起一斗米,就能給我更多,你要不給我,那你就成爲我的仇人了。

名人感恩的小故事 篇17

魯宣公二年,宣子在首陽山(今山西省永濟縣東南)打獵,住在翳桑。他看見一人非常飢餓,就去詢問他的病情。那人說:“我已經三天沒吃東西了。”宣子就將食品送給他吃,可他卻留下一半。宣子問他爲什麼,他說:“我離家已三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還活着。現在離家很近,請讓我把留下的食品送給她。”宣子讓他把食品吃完,另外又爲他準備了一籃飯和肉。後來,靈輒做了晉靈公的武士。一次,靈公想殺宣子,靈輒在搏殺中反過來抵擋晉靈公的手下,使宣子得以脫險。宣子問他爲何這樣做,他回答說:“我就是在翳桑的那個餓漢。”宣子再問他的姓名和家居時,他不告而退。這個知恩圖報的故事後來成爲典故,杜甫在“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詩中就引用了它: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

名人感恩的小故事 篇18

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親包儀,曾任朝散大夫,死後追贈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時便以孝而聞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聖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進士,當時28歲。先任大理寺評事,後來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縣,因爲父母年老不願隨他到他鄉去,包公便馬上辭去了官職,回家照顧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們的叫口稱頌。

幾年後,父母相繼辭世,包公這才重新踏入仕途。這也是在鄉親們的苦苦勸說下才去的。在封建社會,如果父母只有一個兒子,那麼這個兒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顧自己去外地做官。這是違背封建法律規定的。一般情況下,父母爲了兒子的前程,都會跟隨去的。或者兒子與本家族的其他人規勸。父母不願意隨兒子去做官的地方養老,這在封建時代是很少見的,因爲這意味着兒子要遵守封建禮教的約束--辭去官職照料自己。歷史書上並沒有說明具體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無法承受路上的顛簸,包公這才辭去了官職。

不管情況如何,包公能主動地辭去官職,還是說明他並不是那種迷戀官場的人。對父母的孝敬也堪爲當今一些素質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講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鐵面無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給忽視了。

名人感恩的小故事 篇19

偉大的西班牙畫家畢加索死的時候是歲。也許你要奇怪,爲什麼我們要把他叫做世界上最年輕的畫家呢?這是因爲在歲高齡時,他拿起顏色和畫筆開始畫一幅新的畫時,對世界上的事物好像還是第一次看到一樣。年輕人總是在探索新鮮事物,探索解決新問題的方法。他們熱心於試驗,歡迎新鮮事物。他們不安於現狀,朝氣勃勃,從不滿足。老年人總是怕變化,他們知道自己什麼最拿手,寧願把過去的成功之道如法炮製,也不冒失敗的風險。畢加索歲時,仍然像年輕人一樣生活着。不安於現狀,尋找新的思路和用新的表現

手法來運用他的藝術材料。大多數畫家在創造了一種適合於自己的繪畫風格後,就不再改變了,特別是當他們的作品受到人們的欣賞時更是這樣。隨着藝術家的年歲增長,他們的繪畫雖然也在變,可是變化

不會很大了。而畢加索卻像一位終生沒有找到他的特殊藝術風格的畫家,千方百計尋找完美的手法來表達他那不平靜的心靈他身上首先引人注意的地方就是那雙睜大了的眼睛的眼神。美國著名女作家格屈露德·斯特安在畢加索還年輕時就曾提到他那雙如飢似渴的眼神,我們現在也可以從畢加索的畫像中看到這個眼神。畢加索在年給斯特安畫了一張像,他是通過自己的記憶畫了她的臉的。看過這張畫的人對畢加索說:這不像斯特安小姐本人。畢加索總是回答說:太遺憾了,斯特安小姐必須設法使自己長得跟這張畫一樣才行呢。但是年之後,斯特安說,在她的畫像中,只有畢加索給她畫的那張,才把她的真正神貌畫出來了。畢加索作畫,不僅僅用眼睛,而且用思想。畢加索的畫,有些色彩豐富、柔和、非常美麗,有些用黑色勾畫出鮮明的輪廓,顯得難看、兇狠、古怪,但是這些畫啓發我們的想象力,使我們對世界的看法更深刻。面對這些畫,我們不禁要問,畢加索看到了什麼,使他畫出這樣的畫來?我們開始觀察在這些畫的背後究竟隱藏着什麼。畢加索一生創作了成千上萬種風格不同的畫,有時他畫事物的本來面貌,有時他似乎把所畫的事物掰成一塊塊的,並把碎片向你臉上扔來。他要求着一種權力,不僅把眼睛所能看到的東西表現出來,而且把我們的思想所感受到的也表現出來。他一生始終抱着對世界十分好奇的心情,就像年輕時一樣。假如你喜歡欣賞畫,不妨找些畢加索的畫冊,看看從他的畫中你能得到什麼啓示。

名人感恩的小故事 篇20

一個天生失語的小女孩,從小和母親相依爲命。在她們貧窮的家裏,母親每一天辛苦工作回來後給她帶一塊小小的年糕,是她最大的愉悅。

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經過了晚飯時刻了,母親卻還沒有回來。天,越來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決定順着母親每一天回來的路自我去找母親。當她看見母親的時候,母親手裏拿一塊小小的年糕倒在路旁,已經永遠的離開了她。

雨一向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母親再也不會醒來,此刻就只剩下她自我。母親的眼睛爲什麼不閉上呢?她是正因不放心她嗎?她突然明白了自我該怎樣做。於是擦乾眼淚,決定用自我的語言來告訴母親她必須會好好地活着,讓母親放心地走……

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語做着這首《感恩的心》,淚水和雨水混在一齊,從她小小的卻寫滿堅強的臉上滑過……“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生命,讓我有勇氣做我自我。”她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着,一向到母親的眼睛最後閉上……

當流着淚聽完這個故事,又反反覆覆的聽着這首歌的時候,我突然想到了天下有多少這樣的父母,在默默的爲兒女付出一切。而天下又有多少這樣的兒女,能夠感恩於親人這樣一顆愛心!而做爲一個人,生活給予咱們的又不僅僅僅是來自於親人的愛,那咱們是否都懷有一顆感恩的心來應對?

從咱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的這一刻起,咱們便擁有了太多!父母給了咱們性命和健康!兄弟姐妹給了咱們歡樂和親情!老師給了咱們知識和關愛!兄弟姐妹給了咱們友誼和信任!

當咱們感受一縷晨風,聽見一聲鳥鳴,觸摸一滴露珠,那是來自於大自然賦予咱們的愉悅!當咱們迎來新一輪朝陽,目送夕陽西下,那是時光豐富了咱們的性命!甚至,當咱們承受了一次風雨,走過了一段泥濘,那是生活給了咱們戰勝的勇氣……

這一切,都需要咱們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微笑應對!學習並領悟了感恩,咱們便擁有了愉悅,擁有了愉悅,也擁有了力量!咱們纔不會在生活中輕言放下,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