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高三勵志 > 高考真實的勵志故事

高考真實的勵志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4W 次

有很多高考狀元都會寫下自己的高考奮鬥史,這就成了一篇經典的高考勵志真實的故事,那麼高考勵志真實的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高考真實的勵志故事

不冒險怎能成功

在非洲的塞倫蓋蒂大草原度假時,我曾一連3小時坐在河邊,看一小羣角馬如何鼓起勇氣下河飲水。每年夏天,上百萬只角馬從乾旱的塞倫蓋蒂北上遷徙到馬賽馬拉的溼地,這羣角馬正是大遷徙的一部分成員。

在這艱辛的長途跋涉中,格魯美地河是唯一的水源。這條河與遷徙路線相交,對角馬羣來說既是生命的希望,又是死亡的象徵。因爲角馬必須靠喝河水維持生命,但是河水還滋養着其他生命,例如灌木、大樹和兩岸的青草,而灌木叢還是猛獸藏身的理想場所。冒着炎炎烈日,焦渴的角馬羣終於來到了河邊,獅子突然從河邊衝出,將角馬撲倒在地。涌動的角馬羣揚起遮天的塵土,擋住了離獅子最近的那些角馬的視線,一場殺戮在所難免。

在河流緩慢的地方,又有許多鱷魚藏在水下,靜等角馬到來。一天我看到28條鱷魚一同享用一頭不幸的角馬。另一天,一頭角馬跛着一條腿,遍體鱗傷地從鱷魚口中逃生。有時湍急的河水本身就是一種危險。角馬羣巨大的衝擊力將領頭的角馬擠入激流,它們若不是淹死,就是喪生於鱷魚之口。這天,角馬們來到一處適於飲水的河邊,它們似乎對這些可怕的危險瞭如指掌。領頭的角馬磨磨蹭蹭地走向河岸,每頭角馬都猶猶豫豫地走幾步,嗅一嗅,嘶叫一聲,不約而同地又退回來,進進退退像跳舞一般。它們身後的角馬羣聞到了水的氣息,一齊向前擠來,慢慢將“頭馬”們向水中擠去,不管它們是否情願。如果角馬羣已經有很長時間沒飲過水,你甚至能感覺到它們的絕望,然而舞蹈仍然繼續着。

那天我看了3個小時,終於有一隻小角馬“脫羣而出”,開始痛飲河水。爲什麼它敢於走入水中,是因爲年幼無知,還是因爲渴得受不了?那些大角馬仍然驚恐地止步不前,直到角馬羣將它們擠到水裏,纔有一些角馬喝起水來。不久,洶涌的角馬羣將一頭角馬擠到了深水處,它恐慌起來,進而引發了角馬羣的一陣騷亂。然後它們迅速地從河中退出,回到遷徙的路上。只有那些勇敢地站在最前面的角馬才喝到了水,大部分角馬或是由於害怕,或是無法擠出重圍,只得繼續忍受乾渴。每天兩次,角馬羣來到河邊,一遍又一遍重複着這一儀式。一天下午,我看到一小羣角馬站在懸崖上俯視着下面的河水,向上遊走出100米就是平地,它們從那裏很容易到達河邊。但是它們寧可站在懸崖上痛苦地鳴叫,卻不肯向着目標前進。生活中的你是否也像角馬一樣?是什麼讓你藏在人羣之中,忍受着對成功之水的渴望?是對未知的恐懼,害怕潛藏的危險?還是你安於庸常的生活,放棄了追求?大多數人只肯遠遠地看着別人痛飲成功之水,自己卻忍受乾渴的煎熬。不要讓恐懼阻擋你的前進,不要等待別人推動你前進,你必須起而行動。只有勇於冒險的人才可能成功。

做一個笑在最後的人

高考成功,是不是就可以盡情大笑了呢?如果你僅僅把“考上大學”作爲你的終極目標的話,那自然可以,但事實顯然不是這樣。“考上大學”與成功之間還有着長長的距離,這一距離有時甚至就是一輩子。我們已經見慣了大學生找不到工作的現象,也看多了大學生給僅有小學或中學文憑的老闆打工的現象。我們提這個問題不帶一點偏見,只是爲了說明一但是多少人對此視而不見,他們仍對文憑抱着狂熱的執着,這一點中外皆然。美國曾出版了一本叫《羊皮紙偏狂症》的書。因爲美國的大學畢業證書是用羊皮紙做的。書中批判了那種拘泥於一張“羊皮紙”的“病態的人”。日本教育家伊藤隆二也指出:要想從日本人當中找出不拘泥於學歷的人是極其困難的。人們爲什麼要追求學歷———而且又要追求畢業於“一流大學”的標籤呢?“學歷病患者”相信,畢業於“一流大學”纔是實現“功成名就”可靠的通行證。看來在對文憑的看法上,各國倒有着驚人的相似。

其實所有對文憑狂熱執着的人,並不是相信文憑就等於成功,而是迷信文憑能帶給他們意想中的成功。不管是歷史還是現實都證明了這不過是一廂情願罷了。

英國利物浦市一個叫科萊特的青年,考入了美國哈佛大學。常和他坐在一起聽課的,是一個18歲的美國小夥子。大學二年級那年,這個小夥子和科萊特商議:一起退學,去開發32Bit財務軟件。因爲新編教科書中,已解決了進位制路徑轉換問題。但科萊特委婉地拒絕了。

10年後,科萊特成爲哈佛大學計算機系Bit方面的博士研究生,那個退學的小夥子也是在這一年,進入美國《福布斯》雜誌億萬富翁排行榜。1992年,科萊特繼續攻讀,拿到博士後學位;那個美國小夥子的個人資產,在這一年則僅次於華爾街大亨巴菲特,達到65億美元。1995年科萊特認爲自己已具備了足夠的學識,可以研究和開發32Bit財務軟件了;而那個小夥子則已繞過Bit系統,開發出Eip財務軟件,它比Bit快1500倍,並且在兩週內佔領了全球市場,這一年他成了世界首富,一個代表着成功和財富的名字--比爾?蓋茨。

就學歷來說,比爾?蓋茨與科萊特是無法相比的——前者是大學僅讀一年而後者是博士後;但就成功來說,科萊特與比爾?蓋茨同樣是無法相比的--當然這種成功絕不僅僅是就財富而言。

因此,看淡高考,視金榜題名爲“外加的一條藕”,這樣我們纔會擁有成功的良好心態。一旦高考這個目標被異常地放大了,就擋住了其他很多可能更加遠大的、更加有意義的理想,使得它們不能被發現(至少暫時不能);如果我們的理想超越了“高考”,我們就會自然地認爲“考上大學”以及“上大學”無非就是實現理想過程中的一步而已,要實現自己的理想,首先就要通過“高考”這一關,從而以一種非常積極主動的姿態去學習迎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