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教育 > 有關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的問題與對策大綱

有關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的問題與對策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7W 次

語言是人類的交際工具,是幼兒社會化的橋樑,幼兒教育作爲基礎教育的一部分,語言教育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對有關領域的目標內容及要求,有着科學而明確的規定,現在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首先我們來看《綱要》中有關幼兒園語言教育的目標。《綱要》中規定了語言教育有五方面的內容:

有關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的問題與對策

一、樂意與人交談,講話禮貌。

二、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

三、能清楚的說出自己想說的事。

四、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五、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

《綱要》中關於語言教育的內容與要求有七個方面:

一、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教育環境,支持鼓勵先與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的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學習使用適當的禮貌的語言交往。

二、養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語言理解能力。

三、鼓勵幼兒大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者是過程,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四、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和體驗。

五、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學符號的興趣,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

六、培養淺閱讀和淺書寫技能。

七、是提供普通話的語言環境,幫助幼兒熟悉聽懂並學說普通話。少數民族地區還應該幫助幼兒學習本民族語言。

《綱要》中還提到了幼兒園語言教育的指導要點,這一共有四個部分:

一、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

二、幼兒語言的發展以及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發展密切相關,因此發展幼兒語言的重要途徑是通過互相滲透的各領域的教育,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擴展幼兒的經驗,提供促進語言發展的條件。

三、幼兒的語言學習具有個別化的特點,教師與幼兒的個別交流,幼兒之間的自由交談等,對幼兒語言的發展具有特殊意義。

四、對有語言障礙的兒童,要給予特別的關注,要與家長和有關方面密切配合,積極的幫助他們提高語言能力。

以上是《綱要》對幼兒園語言教育所做的綱領性的指導。

那麼當前幼兒園教育活動中有哪些語言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呢?實際上幼兒園語言教育的內容,既包括了教師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組織專門的活動內容,也包括從幼兒入園的問候、晨間談話,到幼兒離園時的道別等各個環節之中。當然還有其他領域活動中的語言教育內容,可以說幼兒園的語言教育活動,是涵蓋最廣、涉及領域最多的內容,因此可以把幼兒園的語言教育,大體分爲專門的語言教育活動和滲透性的語言教育活動兩類。專門的語言教育活動包括談話活動、講述活動、聽說遊戲、文學活動和早期閱讀這五種基本的形式。滲透的語言教育活動包括日常生活中的語言交往,自由遊戲中的語言交往,其他領域活動的語言交往,還有隨機滲透的日常生活環節中的語言交往,我們在幼兒園語言教育過程中,會遇到一些感到比較棘手的問題,我們就先從談話活動說起吧!幼兒園的談話活動被很多老師認爲,是最難組織的語言教育活動,常常會感到無從下手,要麼放不開,難以達成教育目標,要麼收不攏,把有組織的語言教育活動,變成了無目的的閒聊。要想解決好這些問題,教師首先要澄清思想,提高認識,明瞭談話活動的基本特點和主旨要領,那麼有明確教育目標的幼兒園談話活動,有哪些特徵呢?咱們來看一下。

幼兒園談話活動是幫助幼兒學習在一定範圍內,運用語言與他人進行交流的活動,概括起來有幾個明顯的特點:

一、談話活動是有具體幼兒感興趣的中心話題的。它包含了三層意思。第一,幼兒對話題有一定的經驗基礎。第二,有一定的新鮮感。第三,對幼兒近日生活的共同關心點有關。

第二個特點是談話活動注重多方的信息交流。一是談話活動的語言信息量較大,當幼兒圍繞中心話題交談個人見解時,他們的思路是相對開闊的。二是他們的語言經驗各自有別,因此語言形式豐富而多種類。三是談話活動的語言交流方式多,有師生之間的交流,幼兒和幼兒之間的互動,幼兒交流的對象範圍也會相對的大一些,它給幼兒提供的學習運用語言的機會,使其他活動所不具備的。第三,談話活動擁有寬鬆自由的交談氣氛,寬鬆自由的氣氛,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不要求幼兒統一認識,允許幼兒根據個人的感受發表見解,針對談話的主題說自己想說的話,說自己獨特的經驗。其二,不特別強調規範化的語言,談話活動鼓勵幼兒願意交談,積極說話,善於表達個人的想法,但不要求他們一定使用準確無誤的句式,連貫完整的語段,實際上談話活動更重在給幼兒提供說話的機會,讓幼兒在語言交流過程中操練自己的語言,並通過互相的影響提高對語言的敏感程度,從而來發展自己的語言。

四、幼兒園談話活動,具有較豐富的話題素材,幼兒生活中的一切無論是花草樹木、飛鳥游魚,還是家人同伴,玩具圖書,只要他們感興趣,幾乎都可以成爲談話活動的資料,那麼怎樣組織談話活動呢?首先要選擇幼兒感興趣的話題,幼兒談話活動的話題應該是孩子們特別熟悉的,與他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如我喜歡的人物、動物、玩具、圖書、衣服、植物等等,我周圍的人像父母、同伴、老師,我參加的活動,春遊、參觀、訪問、玩遊戲等等,這樣的話題因爲是幼兒所熟悉的,孩子纔有話可說,有話想說。其次話題要有趣味,能夠激發幼兒談話願望,幼兒對於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更樂意去交談去探索,所以老師應該隨時關注幼兒的活動,捕捉幼兒的興奮點,讓孩子有話願意說。

第二點就是要創設寬鬆自由的談話氛圍,良好的師生關係和親密的同伴關係,是促進幼兒溝通交流的前提,民主、寬鬆、愉快的談話氛圍,是談話活動有效的保證。教師應該真誠平等的同孩子交流,耐心地傾聽幼兒的每一句話,不斷鼓勵支持幼兒,努力營造寬鬆的氛圍,幼兒在這種民主友愛的氛圍中,沒有壓力,無拘無束,自然就有話敢說了,教師還可以通過小組交流,與好朋友交流等形式,爲每個幼兒提供儘可能多的交流與學習的語言機會。

三是適時評價,讓幼兒有話會說。在談話活動中,教師還應及時地對幼兒進行指導與評價,這對激發幼兒的談話熱情,幫助幼兒養成傾聽的習慣,提高其語言運用能力是極其有效的。評價要在鼓勵幼兒交流的基礎上,給幼兒積極的肯定與支持。第一,要淡化幼兒的錯誤。幼兒由於受生活經驗,詞彙量和思維特點的限制,在交流過程中常常會出現意思不準確,用詞不正確,或者扯題、跑題等現象,對於幼兒交流中,出現的錯誤,教師不必太在意,要耐心聽幼兒講完,不要挫傷幼兒的自尊心和積極性,要相信幼兒的語言運用能力會逐步的發展和提高。第二個就是要關注個別差異。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是存在個別差異的。對那些理解能力、用詞及表達方式處於弱勢的幼兒,教師要特別的給予幫助和關注。對他們每一次的參與,教師都要有意識地及時給予積極的肯定。第三,要適時進行指導,教師要時刻關注幼兒的表現,當幼兒出現錯誤時,教師要適時,就是抓住合適的時機給予指導,還可以通過同伴之間的互相學習,教師的規範語言等來感染幼兒,幫助他們掌握表述的技巧,不斷提高語言運用能力,讓孩子真正的有話會說。

談話活動的組織有幾個具體的環節,包括:第一,首先要創設談話的情境,引出話題。通過一定的情境創設,啓發幼兒的興趣,啓發幼兒對話題有關經驗的聯想,打開言語表達的思路,做好談話的準備。目的在於激發幼兒談話願望和興趣。創設談話的情境有幾種方式:一是藉助實物或者是道具,向幼兒提供與談話主題有關的可視形象,啓迪幼兒談話的興趣與思路。比如你最近發現孩子沒,對動物特別感興趣。如果直接帶一隻小動物來,比如一隻小狗,孩子們的話題一下就會打開了,因爲他的興趣點特別的高。二是用語言創設情境,教師通過自己說一段話,提一些問題來喚起幼兒的記憶,調動他們的經驗,以便於幼兒能夠順利的進入談話的情境。三是用遊戲或者是表演的形式創設談話的情境。第四種是綜合的形式,就是以上三種模式的混合運用。這在實際教學中運用的最多。

第二,是要圍繞話題自由的交談。在幼兒的話題開始之後,教師接下來要向幼兒提供圍繞話題自由交談的機會,這一步驟的目的在於調動幼兒,對個人談話中心話題的知識儲備,運用已有的談話經驗,交流個人的見解。組織和設計這一步驟時,注意也要有三個方面:第一,要放手讓幼兒圍繞話題自由的交談,可以不示範、不提示、不糾錯,遵循這樣三個原則。讓幼兒充分利用已有的經驗說出自己想說的話。第二,要注意鼓勵每位幼兒積極參與談話,真正形成雙向或者是多向的交流,可讓幼兒自己選擇交流的對象。注意的第三個方面就是教師必須參與並觀察幼兒的談話情況,這樣做就是爲下一階段指導做好準備。談話活動的第三個步驟就是引導幼兒逐步拓展談話範圍,使幼兒會談。經過讓幼兒圍繞話題自由交談的活動階段之後,教師要集中引導幼兒,逐步地拓展話題範圍,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在集體範圍內談話,我們可以還是以小狗爲例,小朋友都知道狗是人類的朋友,那還有哪些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呢?爲什麼這麼說呢?把孩子們分散的話題,集中到統一的話題上來。教師的提問和引導,要逐層拓展,發展幼兒的談話內容,給幼兒提供學習運用新的談話經驗的機會。

第四個環節是隱性示範新的談話經驗。這是一個總結提高的階段。教師在引導幼兒學習新的談話經驗時,不是用示範、指示的方式直接告訴幼兒,而是通過深入拓展的談話範圍將這種經驗逐步傳遞給幼兒。在幫助幼兒梳理思路、總結談話內容的過程中,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學習新的談話經驗,教師在設計這一步驟時,要特別注意思考自己說什麼和怎麼說,萬不可信口開河,或者是無話可說,因爲這直接會影響到談話活動的教育質量。下面我們就一個談話活動“我的爸爸”來談一談這樣一個活動設計。

這個案例是這樣的,目標是有三個:一是引導幼兒,圍繞主題談話,學會用簡短的語言介紹自己的爸爸。二、鼓勵幼兒養成安靜的,聽同伴說話,輪流交流的習慣。三、使幼兒增進對爸爸的瞭解,培養幼兒關心和熱愛爸爸的情感。這三個目標。你看這個主題的設計,話題的設計,就是幼兒比較熟悉的,就能夠容易引起幼兒積極而有序的交談,基本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他們已有的經驗。這個談話活動目標比較全面。其中有培養幼兒傾聽他人談話能力方面的要求,有幫助幼兒學習圍繞話題表達個人觀點方面的要求,也有幫助幼兒學習口語交談規則方面的要求,這些目標也符合談話活動,對小班幼兒的具體要求。他的活動準備是這樣的,事先請幼兒觀察自己爸爸的日常生活,瞭解爸爸在家做些什麼。第二,就是每人帶一張自己爸爸的照片、活動過程,第一是通過提問,引出談話的話題。教師先談話,激發幼兒對談話,對談爸爸的興趣,老師會說,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爸爸,個人的爸爸都不一樣,今天請小朋友來說說你的爸爸是什麼樣子的?他在家裏做些什麼事情?由於幼兒對自己的爸爸比較熟悉,所以談話情境的創設就採用了提問的方式,除此之外也準備了爸爸的圖片、謎語等,也可以用來創設情境,引出談話話題的。話題開始之後,就引導幼兒圍繞我的爸爸自由的交談。可以將幼兒分成兩個小組,或者是和身邊的小朋友結伴,請幼兒拿出自己帶來的照片,向同伴做介紹,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輪流參與幼兒的小組談話,瞭解他們的談話內容,間接的引導幼兒圍繞主題談話,這一步就要求幼兒藉助照片圍繞主題在小組或者集體面前自由交談,對爸爸的認識,這裏的照片至少有兩個作用。其一,是避免了幼兒談話是否跑題,因爲拿着照片嘛。其二,是誘發幼兒對爸爸的記憶,幼兒看着爸爸的照片,就容易想起爸爸跟他一起做過的事情,或者是爸爸的一些性格習慣等等方面,這樣的幼兒就會有話可說。然後幼兒自由交談完了,就開始引導幼兒進入集體談話的環節了,教師就請個別的幼兒,在集體面前談自己的爸爸,要求幼兒圍繞以上的兩個問題,大膽的講出自己對爸爸的認識,教師要及時對幼兒的談話給予讚許和鼓勵,對認真專心聽同伴講話的幼兒也給予鼓勵,這樣暗示孩子有一個良好的傾聽習慣,這一步就是幼兒互相學習談爸爸的不同方法,分享同伴的經驗,因爲每一個人,在集體面前談話後,教師都要進行一個簡短的講評。第四個環節就是通過提問來拓展談話範圍,教師可以提出如下的問題,如你喜歡你爸爸嗎?爲什麼喜歡他?你願意爲爸爸做些什麼事情呢?鼓勵幼兒讓他們發表自己的意見。第二個就是幼兒在談話過程中,教師要用平行談話的方法,爲幼兒提供新的談話經驗,這也是符合小班幼兒學習特點的,老師可以這樣來說自己的講述。我的爸爸是老師,爸爸的工作很辛苦,每天晚上都要看書寫文章,他會說很多有趣的故事,我常和爸爸一起整理圖書,還幫爸爸做其他的事情,我喜歡我的爸爸,這是老師給孩子們的一個範例。然後是教師的小結,可以引導幼兒想一想,爸爸都很愛自己的寶寶,希望我們的小朋友都成爲好孩子。我們要關心爸爸,要愛爸爸,教師在這個環節中,通過提問,你喜歡爸爸嗎?爲什麼喜歡他?你願意爲爸爸做些什麼事兒?這一系列的問題,就啓發引導幼兒逐步拓寬了談話的範圍,使幼兒在談話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學到了新的談話經驗。再一個比較嚴肅的談話之後,就可以用一個欣賞歌曲——“好爸爸、壞爸爸”來結束活動,讓孩子在這個遊戲中,快樂的唱唱跳跳中,來感受爸爸的愛。下面我們來談一談幼兒園的講述活動。幼兒園講述活動是讓幼兒憑藉一定的講述對象,在相對正式的語言環境中,使用較規範的語言,獨自完成的語言表達活動。幼兒園講述活動的作用在哪裏呢?第一是培養講述能力,這是顯而易見的。培養講述能力是語言教育的目標之一,在講述活動中,幼兒需要獨立的構思,講述的內容、順序、重點,考慮怎樣讓別人理解自己的話,如我喜歡的活動區,那孩子在談話之前,首先就要考慮,自己喜歡哪些活動區,先講什麼,再講什麼,重點講哪些內容,用什麼樣的句子和詞彙來描述,所以講述活動能夠幫助幼兒掌握講述的一般方法和一些特殊的方法,使幼兒能夠連貫完整清楚地講述某一事物,說出自己想說的事,第二個作用就是鍛鍊幼兒的獨白語言。什麼是獨白語言呢?就是獨立構思和表達對某一內容的完整認識的一個語言,我們統稱爲獨白語言。第三個作用就是教給幼兒認識事物的方法。因爲任何的講述,講述前都要有一個觀察認識,或者是思考的過程,就能夠讓幼兒認識到、學習到認識事物的方法和順序。第四個作用是發展幼兒思維和想象力。講述活動是一個綜合的思維過程,幼兒要經過一定的推理、判斷、分析才能認識自己所要講述的內容,然後組織語言連貫的表述出來,再觀察講述中,有時還要展開豐富的聯想,這也有助於培養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講述活動的主要類型,一般的有看圖講述、情境講述、生活經驗講述、實物講述幾種類型,當然了還可以有其他的分類方法,那我們來看看講述活動的主要類型。

講述活動一般有看圖講述、情境講述、生活經驗講述、實物講述幾種類型,當然也可以有其他的分類方法。看圖講述就是根據圖片的內容進行講述的語言活動,有單幅圖、多幅圖、排圖、拼圖、繪圖、粘圖等等這些講述形式。情境講述,就是根據兒童經驗來設計情境。通過角色表演或者是木偶表演,在引導幼兒觀看錶演的同時,要求兒童憑藉對觀看錶演的理解進行的講述活動。生活經驗講述,就是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用完整連貫、有條件的語言,來講述自己生活中所經歷的或者是見過的,有深刻印象,或者是特別感興趣的事情,這種講述活動是這樣。還有一種是實物講述,就是使用具體的實物作爲憑藉物。如生活用品,玩具、教具等等,指導幼兒感知理解實物,並進行講述的一種活動,講述活動的設計與組織實施可以概括爲以下四個步驟:

步驟一:是感知理解講述對象。幼兒的講述活動具有相對固定的講述對象,就是憑藉物,因此在設計組織講述活動時,首先要幫助幼兒感知理解講述對象。感知理解講述對象,主要通過觀察的途徑進行。這裏說的觀察主要是通過視覺汲取信息,如看圖講述、實物講述、情境表演講述,而聽錄音講述,比如夏天的聲音,就是先讓幼兒聽,錄有夏天小動物的各種聲音的錄音,再通過想象進行的講述,這是通過聽覺的途徑來感知理解講述對象的。教師怎樣指導幼兒感知理解講述對象呢?這要把握三點,要注意的。一個是要依據講述的類型特點來感知理解講述對象。你像敘事性的講述,就要重點感知理解,事件發生的過程、順序,以及人物在其中的作用、描述性的講述、觀察的重點就應該放在物體或者是人物的形態、動作狀態、特徵等等方面。要把握的第二點,是依據憑藉物的特點,感知理解講述對象。第一個是依據講述類型的特點。第二個是依據憑藉物的特點。講述活動中憑藉物是很多種多樣的,也有平面的,也有立體的,也有活動的、連續的等等。教師在指導兒童感知理解講述對象時,一定要抓住講述對象的特點去組織觀察活動過程。第三個需要注意的就是要依據具體的活動要求特點來感知理解講述對象,因爲每次活動的目標要求是不一樣的,指導重點就要有針對性、要具體,如有時是圍繞中心重點講,有時是要學習,按照順序講,講述活動步驟之二,是運用已有經驗來講述,在幼兒感知理解講述對象的前提下,教師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進行講述,這一步驟的活動組織要儘量放開,讓幼兒自由的講述,給他們充分的機會和時間,運用已有的經驗來進行表述。經驗講述的方式很多,可以歸納爲以下三點,一個是幼兒集體講述。還有就是幼兒分小組講述。再一個就是幼兒個別的交流講述。

教師在指導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進行講述時,要注意兩點:一是講述前交待清楚老師的要求,提醒幼兒要圍繞感知對象進行講述,避免跑題。二是在幼兒講述過程中,注意傾聽幼兒的講述內容,發現幼兒講述中的閃光點和存在的問題,當然這樣做的目的是爲了下一步的指導。

步驟之三是要引進新的講述經驗。經過這種自由的交流,這種開放性的講述後,教師應該將活動導入到收的程序了,就要爲幼兒引進新的講述經驗,這個方式也可以歸納爲三種,一個就是教師示範新的講述經驗,在幼兒自己講述的基礎上,教師提出新的講述思路,比如幼兒在講一個拼圖故事,用連貫的有情節的故事形式再現,那這個就可以孩子們講完之後,教師就可以把圖重新的做一個擺拼,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再把這個情節,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想象,重新講一遍,就給孩子一個不同的示範,但要注意教師提供的僅僅是講述思路的一種,絕不是兒童重複複述的樣板,如果教師誤解了示範的作用,讓孩子死板地按照老師的模式來講述的`話,就會極大地影響兒童講述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要注意把握的第二點就是教師通過提示引進新的講述經驗,教師可以從分析某一幼兒的講述入手,和孩子們一起來歸納新的講述思路,如講述各式各樣的杯子,孩子們講完了之後,講師說剛纔小朋友講的真好,他講的時候是先講的什麼呀?先講的杯子的顏色對嗎?對!又講了什麼?是講形狀的,那這個杯子有幾個部分組成呢?是用什麼做的呢?有什麼用途?還在問什麼樣的杯子,通過這樣引導孩子邊問答邊討論的方式,幫助幼兒理清講述的思路,引進一個新的講述經驗,雖然老師沒有明說,可是老師這樣的逐步引導,孩子們就會明白了,講的時候要先講什麼,可以先講顏色和形狀,然後講它的組成,然後講它的用處等等,這樣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新的講述經驗了。講述活動的步驟之四,就是要鞏固和遷移新的講述經驗。這是講述活動的最後一個步驟,這個遷移新的講述經驗,有幾種模式,一是由A及B,什麼意思呢?就是當幼兒學習了一種新的講述經驗後,教師立即提供同類不同內容的機會,讓幼兒用講A的思路去講B。如剛纔說的,學習了他用這種模式講的杯子,可以再拿過一個玩具來,讓孩子用同樣的這種模式方式來講,先觀察它的顏色,再觀察它的外形,再觀察它的製作材料等等,就是來講述相同的另一個東西,這就是由A及B的講述。

第二,還有一個模式就是由A及A,這個意思就是,教師示範新的講述經驗,並幫助幼兒理清思路之後,讓孩子來嘗試用新的講述方式來講述同一件事、同一情境,但要注意鼓勵幼兒,創造性的運用新的講述經驗,儘可能的避免絕對的模仿和複述別人的話,就看了情境表演之後,老師可以做一個示範的講述,講完了以後,小朋友們,你也來講一講吧!讓他就是把剛纔這個過程重新自己來調整,在理解的前提下,再進行一次講述。

第三種模式就是由A及A1,這是什麼意思?教師就是在講述原內容的基礎上提供拓展或者是演示一些原有內容,提供這樣的講述機會,幫助幼兒鞏固和遷移新的講述經驗。A就是原來的模式,這個1就是在原來模式後面,稍微的拓展了一點內容,比如講述圖片,講述完了之後,老師提出一個問題來,那麼後面會發生什麼事情呢?讓孩子們在稍稍地進行一點拓展,再重複前面經驗的前提下,進行新的講述的提升,這樣我們也是通過一個案例來看一看,這是一個大班的講述活動案例,粉紅色的雨靴,它的活動目標是這樣的,一是引導幼兒通過合理的想象,理解圖中小白兔是如何幫助,小螞蟻和鳥媽媽的情節與主題。第二,要求幼兒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整連貫地講述圖片中的主要情節和發展過程。第三,是引導幼兒在講述時,感受到幫助別人之後的快樂。活動準備是這樣的,一個教學掛圖,粉紅色的雨靴,還有一個就是準備一雙實物的雨靴,活動過程一開始當然是要感知講述對象了,先出示一雙雨靴,就問小朋友,小朋友們說一說,雨靴有什麼用處?大家看一看,這雨靴像什麼,他可以做什麼,孩子們在回答了一系列問題之後,教師進一步的引導,那大家想一想,如果把雨靴送給小螞蟻,可以用它來做什麼?如果把雨靴送給小鳥呢?它又可以做什麼?一開始就把講述對象,要孩子需要思考的問題提出來。先去感知,通過這樣的談話引題之後,開始出示掛圖。這個教師可以自己可以做一個設想,就說下雨天大白兔穿着什麼出去了?它又遇見誰啦?你從這幅圖上看到了什麼?小螞蟻爲什麼哭啦?小白兔又是怎樣去幫助它的?那它走着走着又遇見了誰?鳥媽媽爲什麼哭?小白兔又是怎樣幫助它們的呢?小白兔幫助了這麼多小動物,它的心情是怎樣的呢?這一系列的提問都是老師設想出來,幫助幼兒來觀察圖片。然後就要引導幼兒,運用經驗進行講述了。教師可以引導小朋友,誰能夠看着這幾幅圖畫,按照圖畫的內容,試着講一下。孩子有的會急於想講,這樣老師也要給他一個自由講話的機會。好!先請小朋友,在下面自己講一講,讓他們討論一下,然後再請個別的小朋友來講,當某一個小朋友主動的在集體面前來講述的時候,一定要給予表揚和鼓勵。小朋友在講述過程中,如果出現了問題,教師可以採用插話的方式,幫助他來糾正,幫助他調整他的講述內容。第三個環節就是引進新的講述經驗了。孩子們在自由的交談之後,在講述之後,教師可以來把示範性的經驗講給他們。那麼你們想不想聽一聽老師是怎麼講的?可以說,我們小朋友在講的時候,也可以按照這樣的思路來講一講,老師就按照順序講了,小白兔穿着什麼出門啦?它在聽誰哭,等等,這樣一步一步來講下去。老師講的,剛纔老師講的和小朋友講的哪個地方不一樣?引導幼兒作一個比較。老師的經驗讓他認識到。

好,那小朋友可以按照老師的方法來講一遍,看一看哪個小朋友講的語句連貫,給他提出一個高的標準,語句連貫的講述。

第四個環節,就是遷移新的講述經驗了。我們小朋友可以動腦筋想一想。那個小白兔還可以用雨靴去幫助誰呢?這個它是一個發散性的,這個遷移新的講述經驗,就把他現有的經驗用到他想象的情境中去進行講述,對於個別小朋友能夠大膽講的,一定要給予表揚,那麼還可以鼓勵孩子們,下課後我們還可以互相講一講,想一想,他用雨靴,還能去幫助誰?是怎麼幫助的?那我們應該怎樣向他學習呢?最後最好有一個小結,你像我說老師可以這樣總結,我們小朋友今天看了,小朋友幫助別人的事情以後,我們也要善於去幫助別人,因爲被幫助的人會很快樂,而幫助別人是一件更加快樂的事情。希望我們班每個小朋友都變成一個樂於助人的好孩子。這樣一個講述活動,就可以一步一步的從頭完整的結束下來。

在談完了講述和談話活動之後,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幼兒園語言遊戲的教學。幼兒園的語言遊戲教學,也是一種智力遊戲。是在教師組織指導下,以發展語言爲主要目的的一種有規則的遊戲。由於此類遊戲是以培養幼兒傾聽和表達能力爲主要目標的,所以我們一般也稱它爲聽說遊戲。按照語言教學遊戲,對兒童語言發展作用的主要方面,可以把語言遊戲劃分爲五種。一個是語音遊戲,你像有聽音辨音遊戲。練習發音的遊戲,如小班,我們經常進行的一種遊戲像“幫媽媽買東西”,練習J、Q、C的發音等等。第二個方面是詞彙遊戲。因爲年齡段不同,對詞彙的理解與豐富要有所側重。你像三歲以前,要以名詞、動詞爲主。小班就應該重視動詞的豐富和運用。中大班在豐富各種詞彙的同時,應該注重提高詞彙的運用能力。第三個就是句子游戲了,句子游戲是訓練幼兒能夠正確的按照語法規則,用詞來組成句子,並且能夠正確地運用各種句式句型。第四個是描述性的遊戲。以訓練描述能力,發展連貫語言爲目的,如“猜猜他是誰”,這樣的遊戲就是很明顯的描述性遊戲。第五個就是故事表演遊戲。這個故事表演遊戲,它的目的是爲了幫助幼兒理解使用文學語言,培養幼兒在他人面前自然大方說話的習慣,它不同於自發遊戲,因爲這個不是表演遊戲,是教師創編的,有着明確的教育意圖的活動,你像故事表演“三隻蝴蝶”,就是一個非常明顯的,有教育指向性的一個表演遊戲。幼兒園語言遊戲,有幾個明顯的特徵。一個是有明確的語言教育任務;第二是要有一定的規則;第三有一定的結構。遊戲結構就是達到教學目的了。這個語言遊戲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個是創設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激發幼兒學習語言的興趣,第二個是促進幼兒智力的發展,有效的提高幼兒的語言運用能力,語言遊戲的作用,恰恰也體現了《綱要》的精神。

那麼下面我們來談一談,語言遊戲設計與組織實施,一個完整的語言遊戲,一般包括着遊戲目標、遊戲準備、遊戲玩法、遊戲規則四個部分,趣味性一般體現在遊戲的玩法中,一個完整的語言遊戲,首先要有明確的語言教育要求,及幼兒通過遊戲所要實現的語言教學目標。遊戲目的可以是單一的,你像練習聽音的遊戲,也可以是綜合的,像練習聽音、發音、表達這樣的。其次一個,就是規則,玩法要明確,可操作性要強,幼兒在能夠完成遊戲的過程中實現教學遊戲的目標。再次要注意遊戲的趣味性,因爲只有做到有趣,幼兒才能愛玩兒,並在玩中受益。最後一個,教師要根據遊戲內容的需要,準備好教具,使遊戲生動形象,更具吸引力,語言遊戲可以作爲教育活動的一個環節,也可以作爲一個完整的教育活動。當我們把它作爲一個新事物的完整的教育活動來組織時,它就包括了這樣四個環節,一個是設置遊戲的場景,就是利用相關的實物創設,如圖片,或者是利用動作創設,如模仿動物的動作,運用生動的語言創設等等,這三種方式來創設遊戲場景。

第二個就是教師介紹遊戲玩法和規則,一般都是介紹完了遊戲玩法,講清楚的遊戲規則。然後教師做示範玩法。第三是教師要引導幼兒遊戲,這個引導可以根據不同年齡段教師的引導方法也是不一樣的,你像小班,小班的語言遊戲,教師就可以直接的參與其中,擔任其中的角色,可以先請能力強的幼兒一起玩兒,在這個過程中,就給其他幼兒做示範,逐步過渡到全體幼兒,都學會這個遊戲,在中大班教師就可以先講清楚遊戲的玩法和規則後,就請能力強的幼兒來做遊戲。這樣既起到了示範的作用,又可以檢驗幼兒是否明確了遊戲的玩法和規則。如果發現孩子不會做,這樣的話,你就要找原因了,是孩子沒有聽明白遊戲的規則,還是沒有明白遊戲的玩法,發現了問題,並及時的糾正。在這個過程中,就讓全體幼兒,逐步明確了玩法和規則後,就可以放手讓孩子們正式開始自主性的遊戲了。

第四個環節就是自主遊戲,當孩子在自主遊戲的時候,這個環節教師的工作是很重要的,首先要觀察遊戲進程,並隨時提供幫助。第二個要關注到個體,及時的指導。有的孩子他很聰明,很快他就學會理解了,遊戲玩兒的很好,有的個別的幼兒,他理解的慢,學習的慢,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師個別指導和幫助,在孩子玩過了遊戲之後,第三個步驟還要組織孩子來評議、來總結,誰做的好,誰做的不好,好在哪裏,大家怎樣改正,這個過程提升遊戲水平的過程,也就是提升孩子學習的過程。

下面我們來談一談幼兒園的文學活動,幼兒園文學活動是以文學作品爲基本教育內容,而設計組織的語言教育活動類型,它的主旨在於引導幼兒積極主動的學習文學作品,感知文學作品,並能創造性地運用所學的相關經驗觀點,或者是藝術表達方法。幼兒對文學作品的學習,它不是一個簡單的聽說過程,它是成人通過引導兒童,圍繞文學作品,開展一系列的豐富多彩的活動,通過視覺的、聽覺的、動覺的參與,對於兒童的語言產生潛移默化的巨大影響。文學作品會對兒童的成長產生全方位的、多通道的促進作用。那麼幼兒園文學作品包括哪些內容呢?就是幼兒園的文學作品,可以說適合本階段的心理髮展水平、接受能力和閱讀能力的各類文學作品都包含在內,大體上可分爲故事、詩歌、古詩、繪本幾種,故事你想童話故事、生活故事、成語故事、科學故事、神話傳說故事等等,詩歌包括了兒歌,或者我們稱童謠,還有一些遊戲歌,像謎語歌、數字歌、繞口令這些,還有民間童謠等等。還有古詩、現代詩,這些適合兒童的這些兒童詩。還有繪本,繪本就是圖畫書,或者說連環畫,這些都屬於繪本教學的內容。我們來看一下文學活動的組織與實施。文學作品本身的豐富性,決定了學習活動它是一個系列的、網狀的結構,很多文學活動的內容,是不可能在一節課或者是幾十分鐘之內完成的,所以我們可以根據活動,由淺入深的教育目的,把它分爲幾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就是學習文學作品,根據作品的內容、難易程度、不同特點、用不同的方式將作品呈現給幼兒。第二,就是理解體驗,理解體驗是通過組織活動,進一步幫助幼兒深入理解體驗作品的內涵。尤其是要幫助有切身感受的作品展示的情感心理和精神世界。第三層是遷移作品經驗,進一步組織活動,幫助幼兒將作品內容,整合的納入自己的經驗範疇,使得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雙向的遷移。第四層是創造性地運用經驗和表達方法,創設機會,讓幼兒擴展想象,創造性地運用語言表達認識,此類活動一般表現爲續編、仿編、表演等的形式,幼兒園的文學作品,事實上在教學活動中,體現的最多的是故事教學。那麼我們就故事教學,進行故事教學的活動,設計與組織進行來討論。故事活動的過程,應該遵循網絡設計的思路,要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引導與完整的掌握作品。一般來說,由於時間的限制,應該將故事活動中的重點放在第一、第二個層次上,及學習欣賞,理解體驗上。第三層,這個經驗遷移和創作性的運用語言,可安排在衍生環節或者是主題活動中,也可以安排在第二課時進行,具體的環節可以是這樣的。首先是導入,要創設一個情境,引出故事,可以選用一定的手段,設置一定的場景,引發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常見的導入手段也有很多,你像直觀教具導入,圖片或者是幻燈片等等的,還有就是像用猜謎的方式引入,或者是用表演的、提問的等等方式引入活動中。

第二個環節就是教師要生動有感情的來講述故事。教師的情感情緒,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在故事教學中,教師要表現出對故事的極大興趣,這樣輔助於一些直觀的教具,像幻燈片、木偶表演等形式,用生動的、有感情的語言完整的進行講述。語言還要注意要熟悉而準確。老師在講述故事的時候,可以一遍或者是兩遍,爲了讓孩子提高他的理解能力,講述語言,幾遍的講述,一定要是一致的,這樣一個是便於幼兒的完整記憶,還有一個就是便於他的理解。但是爲了提高他的興趣,老師要注意,這幾遍講述的方式,要儘量的不同。你像第一遍可以是單純的這種語言講述,配上音樂,單純的一種,讓孩子理解語言、理解故事的一些情節,爲了幫助孩子理解,當第二遍講述的時候就可以準備一些道具,像幻燈片、圖片,通過這些直觀的教具來幫助幼兒來進一步的理解,這樣逐步的提高幼兒的興趣。第三,就是理解故事,第三個環節,這樣通過掛圖、故事、教具這樣描述性的講述之後,還有通過老師的提問,你看第一遍講述,一般老師要提一些描述性的問題。你想這個故事的名字是什麼?故事裏邊都有誰?這樣很簡單。還有第二層就可以提一些思考性的問題,它發生了什麼事情?它爲什麼要這樣?這些思考性的。還有一個比較能夠發展孩子思維的一個假設性的問題。假如,就是老師假設一個故事情景,假如不是這樣的,那麼會發生什麼呢?這叫一個三層次的提問方式,一個是描述性的,第二個是思考性的,第三個是假設性的,這種不同的提問方式,對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主題、情節、人物性格等等,幫他們理清思路是非常好用的。

第四個是圍繞故事開展系列創造性的語言活動。這個環節就是在幫助幼兒理解了,掌握了故事的情節,理解了故事的內容和它表現的主題之後,就可以把它放在理解或者是衍生活動環節來進行安排。如故事的表演、複述,或者是創編、續編,就是剛纔說到的第三層這種假設提問的方式,都可以把它納入到這個環節,可以衍生到這個環節來,讓孩子圍繞主題相關的主題開展各種活動了。

下面我們來談一談,幼兒園的繪本閱讀教學中的策略。幼兒園的閱讀活動,一般我們稱爲早期閱讀。是指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以圖畫讀物爲主,以看聽說,有機結合爲主要手段,從幼兒的興趣入手,萌發幼兒熱愛圖書的情感,豐富幼兒的閱讀經驗,提高閱讀能力。在閱讀過程中,激發幼兒的願望,獲得有關書面語言的知識,發展語言想象力、思維表達能力,從而促進幼兒心智發展這樣一個活動,近年來繪本教學,作爲早期閱讀活動的主要內容,正在幼兒園,可以說是如火如荼的開展起來了。提到這個繪本,它是一種什麼特徵呢?事實上繪本,以前也經常見,但是我們習慣於就像連環畫、圖畫本這種說法。是以簡練生動的語言和精緻優美的繪畫,緊密搭配而構成的文學作品,現在隨着印刷質量的提高,繪本的質量是越來越美觀,越來越漂亮了,紙張的質量也特別的好,色彩特別的豔麗,這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因爲這類圖書,視覺傳達的效果,還有版面,又特別的精美,還有就是很受孩子們喜愛,我們小時候經常看的小人書、連環畫、圖畫書,都是屬於這個繪本之類的,不過沒有像現在這樣精美而已,而如今的繪本,就以它更加精妙的語言文字和明快的畫面,讓孩子們真是愛不釋手。繪本閱讀,作爲一種教學形式,現在都是走入幼兒園的課堂,那麼在組織繪本教學中,應該注意怎樣的策略和方式呢?這個也是根據我的經驗作一些簡略的介紹。一個是要以導促讀,以情及趣,繪本閱讀教學,因爲是在幼兒園展開的,這就必須要抓住幼兒識字少,注意力不容易集中這個特點,教師應該投入更多的感情來讀故事,用生動誇張的手法來呈現故事,用動作神態,輔助語言來演故事,像預告精彩的畫面一樣,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發幼兒打開繪本,一看究竟的閱讀熱情,使閱讀過程變爲悅讀過程,兩個閱(悅)是不同的,後面一個悅,就是一個愉悅的悅,是讓孩子在輕鬆愉快中感悟主題。第二個就是要注重方式,要留有空間,事實上說只有自己感悟得來的東西,纔是記憶最深刻的。繪本簡明的文字和細膩浪漫的圖畫,明亮鮮豔的色彩,對於兒童本身就是一種震撼,就是一種吸引,這種吸引是連通精緻的畫面,和它所表露出來的情感,所表達的意韻,一起通過幼兒的眼睛,幼兒的思考來創造出它,就是引發出幼兒內心的美。因此教師的閱讀,是不能代替幼兒自身的感受和感悟的。所以在繪本閱讀過程中,要重視幼兒,讀圖能力與想象能力的發展。給幼兒讀物觀察畫面,猜測內容的機會。另外不同的繪本指導的方式也是不一樣的,比如依靠重複的情節與句型來連接畫面,構成懸複式結構的繪本,我們就充分利用這種懸複式的結構引導孩子們,參與到推演故事情節的過程中來,通過讓孩子猜想情節,讓故事在孩子的想象中完成銜接。如果繪本的畫面清新柔和,故事內容簡單明瞭。主人公又很擬人化,又符合幼兒的心理特點,像這一種就很適合幼兒看圖講述,有利於幼兒展開聯想與想象,有利於幼兒充分表達,這樣的繪本在導讀中教師要利用它畫面的變化,讓幼兒自己去觀察、猜測、討論,激發他的閱讀興趣,從而使孩子們愛上閱讀,愛上精緻的繪本。

第三個要注意融入生活,感悟內涵。有些繪本圖文並茂,生活氣息很濃厚,充滿了愛的氣氛和童趣,語言也極其的優美,在讀完這樣的故事後,教師就可以不失時機的引導孩子模仿故事中的對話和行爲,讓孩子在實踐中感悟故事表達的內涵。像我記得有一個故事叫帶着微笑上學,當孩子們讀了這個故事之後,每天下午老師總是要提醒小朋友,記得明天帶着什麼來幼兒園?孩子們就會說,要帶着微笑來。所以,這種情感的教育,融入到繪本教學中,是效果很可觀的。當閱讀把快樂帶給孩子時,就把無可估量的巨大的精神財富,一塊帶給了他們,爲他們見到其一個自由的精神空間和心靈的花園,我們就可以共同的享受這個閱讀的快樂。語言的教育是無處不在的,我們做教師的,要做教育的有心人,遵循一日生活皆教育的思想,集體活動中,教師給幼兒提供的語言機會,是遠遠不能滿足幼兒語言能力發展需要的。因此要注重日常生活中語言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促進幼兒語言素質的提高,我們來看一下,瞭解日常生活中的交談活動。老師要利用日常的交談,瞭解幼兒語言發展的狀況和特點。幼兒是非常渴望教師的關注的。日常生活中,教師與幼兒有更多的交流,抓住這樣的機會,進行語言教育,應該是一條捷徑。在班上,每個孩子都渴望教師對他的關注,教師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有很多與幼兒個別交流的機會。教師應該經常的觀察幼兒,全班幼兒的語言發展情況,如哪些幼兒語言發展的好,哪些幼兒語言發展一般,哪些幼兒的語言發展較差。還有個別需要有特殊問題的幼兒。老師瞭解了個別幼兒的特徵之後,一般就能有側重的促進其語言的進步了。

第二是要把握隨機性談話的契機,挖掘幼兒感興趣的熱門話題,幼兒與教師的語言交流,大多是向教師報告周圍的情況,或者是自己發現了祕密,或者暫時自己的作品等等,如果教師不慎重的對待幼兒的報告,或者是話題,那麼交流也會很快結束了。而如果教師抓住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及時充分的引導和把握,在這種問答式的交流中,就會讓孩子得到很好的發展。對於個別語言,發展滯後的幼兒來講,教師有技巧的引導是更爲重要的。

第三,是創造多項的互動的情景,營造語言交談的氛圍,給幼兒提供一個充足的自由交流的機會。幼兒之間的談天說地,是孩子們十分樂意參加的語言交流活動,活動區就爲幼兒提供了這樣一個舞臺,因此爲孩子們創設較爲豐富的活動區角,爲幼兒創造多種自由交流的機會,是對幼兒語言發展會有很大的幫助。

第四方面就要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培養幼兒的傾聽習慣。傾聽習慣的培養應該貫穿在日常生活語言教育的每一個方面。傾聽習慣是語言素質的一個重要部分,不管是在欣賞文學作品,還是在與人的交流中,都需要認真的傾聽,教師要做好示範,一是要耐心傾聽幼兒的談話,及時給予鼓勵和糾正,二是不要隨意打斷幼兒之間的交談,給幼兒嘗試用語言解決問題的機會,還可以經常有意識的問孩子,你聽到了什麼好聽的詞?你聽到了什麼有趣的話了嗎?你說給大家聽一聽,長此以往,認真傾聽的習慣,就會逐漸的培養起來。

第五個方面就是在日常活動中,增加文學作品的欣賞活動,幼兒對故事有着濃厚的興趣,有些文學作品,放在日常生活中欣賞是更合適的,讓幼兒欣賞作品的生動情感,讓文學作品中的美好意境和有趣快樂的情節和人物來打動感染幼兒。你像進餐前,集體活動後的休息時間,午睡前,或者醒來後,都是欣賞故事的好時機。有的幼兒園開展的午間故事會,就是利用午睡前的時段,給幼兒講故事,讓幼兒欣賞一些經典兒童文學名著,培養幼兒的文學鑑賞力。

第六個方面就是利用日常的專題語言活動,給幼兒創造更多的練習語言的機會。在幼兒園日常生活之中,還可以組織一些專題性的語言活動,選擇一些從幼兒的認識和經驗出發,能激發他們表達慾望的內容,讓全體幼兒參與其中,這個特點、這樣的專題活動,一般時間是固定的。例如,晨間談話時段,組織早間新聞活動,讓幼兒說新聞、報時事,講一講自己的見聞。再如餐前的報菜名活動,這種活動既增長知識,對孩子進行健康教育,又培養幼兒的表達能力,可以說是一舉數得的。再如像天氣預報、週末趣聞、記者採訪、續編故事等等,還可以結合節慶活動,開展故事會、故事大王的評比,這類活動都會激發幼兒的表達願望。這些活動可以根據情況進行一個時間的調整,也可以每天一次,或者是每週幾次,或者是隻需一個月,甚至一個學期,那這樣的專題幼兒感興趣,因爲他們每天的生活都在變化,所以他們的發現,及時的利用機會去交流,對他們的語言發展非常的有幫助。

下面我們來談一談家人配合的進行語言教育。《綱要》中強調,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夥伴,應當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的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家庭中蘊藏着豐富的教育資源。家庭教育多是以非正式的、隨機的、個別化的教育方式來進行,對兒童語言的教育優勢是獨到的,而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發展是密切相關的,因此發展幼兒語言的重要途徑是要通過互相滲透的各領域的教育,就離不開家庭的配合和支持。那麼怎樣來獲得家長的配合和支持呢?首先要讓家長明確語言教育的意義,教師要通過多種有效的途徑,讓家長認識到,嬰幼兒期是人類學習語言的關鍵期,幫助家長把握好兒童學習語言的關鍵期,是幼兒園和家庭形成教育合力,達成教育一致的好方法。

第二是讓家長明確語言教育,可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第三一面要讓家長知道,家人配合共同教育的必要性。還要讓家長知道,兒童階段的語言學習,大多是在模仿中習得的。語言學習的特殊性,要求家庭與幼兒園必須保持高度的連續性和一致性,語言學習需要在活動中,不停的交流和反覆的強化,這種一貫性和一致性,才能實現語言教育的目標,所以只有家長理解了這些,他才能很好的配合幼兒園,你比如我們堅持孩子在幼兒園講普通話,那麼家長了解了這種一貫性和一致性的原則,也有意識的在家庭中和孩子用普通話進行交流。

還有一個就是不但要讓家長理解,其實家長對於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的參與和支持是非常必要的。家庭是幼兒園語言教育的活動衍生場所,所以讓家長成爲幼兒園語言學習的指導教師,怎麼辦呢?像經常給孩子佈置,諸如複述故事、背誦兒歌這樣的任務,或者是講述,讓家長幫助孩子把講述的內容進行記錄,使家庭教育成爲幼兒園語言教育的一個回放,所以使幼兒園的語言學習得以鞏固和發展。

我們在語言教育活動中,還有會出現一些問題,那麼這些小問題,怎樣來化解呢?有一個是系統的導入缺乏新意,不能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這是什麼原因呢?像這一種,關鍵是要抓住幼兒喜好新奇,富於想象的思維特點,把孩子代入故事或者是詩歌的意境中去。教學導入的方式,前面已經講過了,你像語言導入,有植入主題式,你想植入主題式舉例子,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或者說老師給大家讀一首好聽的兒歌,還有一種植入主題式,就是還有一個是借物引題,今天老師爲大家請來一位小客人,他是誰呢?他要幹什麼呢?出示一個,然後直接把孩子們代入語言教學的場景中。還有一種導入模式,就是遊戲導入。如猜謎語,還有圖畫導入的模式,可以選一個與故事內容相關的畫面。小朋友看,小兔子哭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兒呢?把孩子通過這樣一個疑問,代入了故事情景。當然了任何的方法都要考慮到教學內容的特性,並要因時因地因人的不同而靈活的加以改變。第二,一個經常出現的問題,就是教師的應答失當,挫傷幼兒表達的積極性。那麼怎麼辦呢?也就是當孩子回答問題的時候,教師要仔細的聽,敏銳地抓住幼兒想表達的意思,根據他的情況,幫助他總結提升,即便答錯了,也要找住值得肯定的方面,給孩子積極的暗示或者是鼓勵,保護孩子發言的積極性和自信心,這一點是最重要的。第三個經常出現的問題,就是故事教學,經常是虎頭蛇尾。幼兒滿足了獵奇心之後,對深入理解故事就失去了興趣,我認爲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大多是因爲教師的活動設計不科學,沒有針對幼兒的心理特點組織教學。幼兒喜歡新奇,對新鮮的事充滿探求慾望,一旦好奇心得到滿足,自然就會心情放鬆,那關鍵是教師如何在環節設計上下工夫,做到層層深入,張弛有度,帶着問題聽故事,對問題的討論,就將成爲新的興趣點。幼兒就不會出現老師故事一講完,孩子馬上變懶散這樣的現象了。對於孩子不理解的環節,就可以變換重現的方式,如欣賞課件圖畫等等,變換呈現方式,是幫助幼兒用不同的感官來理解同一內容,這樣就能避免出現學習倦怠。在這種環環相扣、新意不斷的學習氛圍中,孩子對學習內容進一步的理解,將會容易得多,也會深入的多。

我們再來談一下語言教育活動實施中的一些問題。首先我們來看一看幼兒的座位和師生的距離。語言教學的目的是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師生、生生間的互動,是幼兒練習語言的根本方法,因此座位的擺放,首先就要便於幼兒之間、以及幼兒和老師之間的互動。再一個就是教具和學具的運用。教學具的運用,要使內容而定,並不是多多益善的,特別就語言教學來說,通過傾聽理解語言,是培養語言能力,發展思維和想象力的重要方式。有些內容或者教學的某一環節,可以不必用教具。如第一遍欣賞故事兒歌,如果用教具的話,教具、學具還要做到這麼以下幾點:一個是教具要鮮明,色彩、圖例、圖案,還有大小比例都要合適,能夠清楚地再現教學內容,就像故事教學中的課件欣賞,或者是圖畫欣賞。這樣有利於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學習內容。還有學具要簡單,易於操作,能夠激發幼兒進一步的學習願望,如紙鷗表演故事,就是一種這樣的形式。

還有需要老師注意的一個問題,就是教師提問的語氣和手勢,教師提問的語氣一定要是親切的、鼓勵的、靈活的,請孩子回答問題的時候,注意要用邀請的手勢,而絕不是質問式的,命令式的語氣,或者是指向式的手勢。

那麼我們再來思考一個問題,就是當幼兒回答問題時,他應該站在哪裏?是回答老師,還是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我們應該做到無論在什麼狀況下,孩子的發言,要請幼兒站在大家面前,鼓勵孩子勇敢地把他的想法告訴他人。並要求其他的幼兒仔細的傾聽同伴的發言,因爲學會傾聽和學會表達同樣重要,要鼓勵幼兒自我判斷,或者是衡量同伴的回答,學會批評思維。比如要經常的問,你同意他的看法嗎?你有什麼想法?讓幼兒通過自我判斷,感覺來評判自己的回答,是否完整,是否合適,是否正確,通過幼兒的互相作答,互相討論來達到互動或者是提升語言表達能力的效果。

總之,教無定法,適合幼兒的,就是最高的,希望老師們在工作實踐中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性地開展語言教學活動,爲幼兒園的語言教育找到更多行之有效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