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教育 > 高等教育普及時代的唯學歷問題大綱

高等教育普及時代的唯學歷問題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W 次

近年來,有的地方本科院校甚至以組織學生考研作爲辦學目標,沒有紮實的本科教育。

高等教育普及時代的唯學歷問題

2018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初試已經結束。據教育部公佈的數據顯示,繼2017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名人數高漲之後,2018年報名人數繼續高漲,達到238萬人,比2017年增加37萬人,增幅18.4%。其中,應屆考生131萬人,比去年增加18萬人,往屆考生107萬人,比去年增加19萬人。考生中,往屆生增幅超過應屆生。調查顯示,超七成考生讀研爲改變學校背景出身,提高就業競爭力。

選擇考研,這屬於個體的權利,而當大多數選擇考研者是衝着提升學歷層次,改變學校背景而考研時,則反映出我國的高等教育和人才評價存在問題。

高等教育已普及,人才思維仍停留在唯學歷階段

近年來,隨着大學畢業生人數連年增長,輿論每年都把當年稱爲大學畢業生“史上最難就業年”,現在這一概念已經不吸引人了,因爲大家發現,大學畢業生就業沒有“最難”,只有“更難”:2018年,我國大學畢業生人數將達到820萬。

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2002年達到15%,進入高等教育大衆化時代。按照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基本形勢,到2020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將達到50%,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也就是說,在不到二十年時間中,我國高等教育就從大衆化進入普及化時代。高等教育的大衆化與普及化,意味着我國國民的整體學歷大幅提高,如果還是以學歷識別人才,將學歷與就業一一對應,將影響高等教育質量的提高,並限制大學畢業生的選擇。

然而,我國並未隨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從“學歷社會”轉向“能力社會”。我國社會的教育觀念和人才觀念,還停留在精英教育時代,那個時代大學生很少,大學生身份很“珍貴”,因此,還是按學歷識別人才,對大學生這一羣體的就業特別關注。人才評價還存在唯學歷論,大學畢業生還是被強調其“大學生”的身份。

這帶來兩方面問題。

一方面,受教育者接受高等教育,還是爲追求獲得一紙文憑,而不是提高自身能力。這導致大學畢業生的整體質量並不高,難以滿足社會用人單位的需求,大學畢業生就業難與用人單位招工難並存。不少高中畢業生通過高考進入大學後,就不再努力學習,以爲靠大學生身份就能獲得不錯的發展,在大學裏渾渾噩噩,直到臨近畢業,才發現無法找到合適的工作,於是想進一步考研,追求更高的身份,“提高就業競爭能力”。

另一方面,社會對“大學生”特別是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就業,還普遍抱有強烈的刻板印象,認爲他們“理當”到某些行業、崗位就業,至少是不應該從事某些行業,否則就被另眼相待。一些名牌大學的畢業生也擁有強烈的精英意識,不願意放下身段,從事某些特定行業。目前,我國大學畢業生就存在“有業不就”的問題。

其實,高等教育大衆化、普及化的目的,就是整體提高國民素養,讓各行各業都有大學生,以此推動整個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如果到了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時代,大學畢業生還不願意到某些行業、崗位就業,那這些行業、崗位怎麼提高服務水平呢?那麼多大學畢業生到哪裏就業呢?

當下高等教育滿足的不是社會需求,而是學歷需求

國務院辦公廳2017年12月19日發佈《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將產教融合上升爲國家教育改革和人才資源開發的基本制度安排。《意見》指出,要深化“引企入教”改革;支持引導企業深度參與職業學校、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以多種方式參與學校專業規劃、教材開發、教學設計、課程設置、實習實訓;促進企業需求融入人才培養環節;推行面向企業真實生產環境的任務式培養模式。《意見》還要求,職業學校新設專業,原則上應有相關行業企業參與。《意見》鼓勵企業依託或聯合職業學校、高等學校設立產業學院和企業工作室、實驗室、創新基地、實踐基地。

國家之所以提出產教融合,目的是解決人才供需“兩張皮”問題。我國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辦學,實質面臨兩方面需求,一是受教育者接受更高教育,獲得更高學歷的需求(招生端),二是社會發展、用人單位對學校培養人才的需求(培養端和出口端)。這兩方面需求本來應該是統一的,即受教育者根據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教育,學校則針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辦學。

但在我國,這兩方面的需求卻並不統一,受教育者選擇教育,往往首要考慮的並非社會對人才能力的需求,而是如何獲得更高的學歷文憑,於是,學校辦學並不注重社會的實際需求,而更多是爲滿足社會對學歷的需求,“供給”更多的學位。也就是說,從學歷角度,學校辦學的供需可以說是一致的:供給學位、滿足學位需求。而從人才角度,供需就變爲“兩張皮”:只注重學位供給,不重視質量和結構,導致大學培養的人才無法滿足社會需求。

要將人才供給與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結合起來,就必須進行供給側改革。最重要的供給側改革,就是學校要從供給學位(以學歷爲導向辦學),轉變爲供給人才(以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爲導向辦學)。在高等教育大衆化、普及化階段,高校辦學具體分爲精英教育(通識教育)和職業教育。大約只有10%的高校進行通識教育,主要培養學術型人才;而其餘80%~90%的高校,都應該進行職業教育,培養職業技術人才、應用型人才。實施這兩類教育的高校,都需要有明確的定位,這是保障人才培養結構和社會需求接軌的重要方面。

當前,我國大量地方本科院校,都想辦爲學術型大學,而不安於職業教育定位,這是人才結構失衡的重要原因。與此同時,由於辦學強調規模、體量,又以學歷爲導向,導致人才培養質量得不到保障,有的地方本科院校甚至以組織學生考研作爲辦學目標,沒有紮實的本科教育。

根據近年來官方和民間機構的統計、調查數據,我國大學畢業生就業最難的羣體,來自地方本科院校。之所以這些院校的畢業生就業最難,主要原因是這些院校的辦學定位十分模糊,大多想辦成學術型大學,追求上層次,但不論辦學條件,還是社會對這些院校的需求,都只是進行職業教育,培養應用技術人才(高等教育大衆化時代,最多10%的高等院校培養學術型人才,其餘的高等院校應該培養應用型人才,可我國想培養學術型人才的高校達到60%以上)。由於辦學定位出現偏差,這些院校培養的學生與社會需求嚴重脫節,呈現所謂“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形,學生畢業後就業難是可以想象的。

另外,爲追求快速上層次,這些地方本科院校把畢業生考研作爲重要的辦學追求,有的學校還把這作爲辦學和學生畢業的出路,通過考研解決畢業生的“就業率”問題以及學生的學業發展問題。具體做法是大學新生一進校,就被動員開始“高四”生活,把考研作爲又一次高考,這些高校也和高中教育一樣,採取高中管理方式,同時,只重視與考研相關科目的教育,非考研科目則“放水”讓學生通過,包括理工科專業課程所要求的實驗,也能不做則不做。這種“考研模式”的大學教育,把學生逼上考研一條道,將高考前的`勵志教育延伸到了大學階段。畢業時學生們不考研而選擇就業的話,因爲沒有接受完整的本科教育,根本就沒有就業競爭能力。

但由於考研錄取的名額畢竟有限,考不上研究生的,有的會繼續複習迎考,還有的則必須面對就業,這就是“考研熱”和“就業難”並存的重要原因。而且,據一些媒體當然未盡全面的報道,有的考進名校的研究生,連最基本的實驗也不會做,完成學業極爲困難,這又進一步影響到研究生培養質量與碩士學位的含金量。

適應高等教育普及的新形勢,必須打破唯學歷論

爲解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結構和社會需求脫節的問題,我國正努力推進六百所地方本科院校轉型進行職業教育,可是,願意主動轉型的地方本科院校不多,社會輿論也把轉型進行職業教育、培養職業技術人才視爲“降格”。要改變這種局面,需要建立新的高等院校評價體系,並推進研究生入學制度改革。

爲何地方本科院校不願意進行職業教育,不願以就業爲導向辦學?是因爲我國對高等教育的評價,看重學校的層次,覺得某所大學有碩士點、博士點,就比其他沒有碩士點、博士點的大學水平高;認爲培養的學生有多少能考上研究生,升入層次更高的名校,就是“有水平”。這導致地方本科院校難以安於自身定位,而是迎合這種功利評價。多年前,我國有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就被質疑爲考研基地,而近年來,更多地方本科院校加入這一陣營。

大學階段教育異化爲準備考研的應試教育問題,已經引起我國諸多研究生招生單位的重視,因此,我國也在推進研究生招生改革,主要改革措施是增加研究生推免比例,實行推免-審覈制。但這一改革也遭遇質疑,主要意見集中在名校的推免比例過高,通過統一入學考試錄取的名額減少,推免制度令地方本科院校畢業生之間的考研競爭更激烈。

以筆者之見,我國研究生招生,應該進一步改革,全面取消統一初試,實行申請-審覈制,更加關注申請者的大學學業表現和學術潛能,這是遏制大學階段教育異化爲準備考研的應試教育、讓每所大學重視本科教學的唯一辦法。至於公衆擔心申請-審覈制的公平問題,完全可以通過進一步推進大學辦學改革,以及招生信息全面公開來解決。我國大學要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就必須重視研究生的招生、培養質量,北大、清華等高校已經在博士生招生時全面實行申請-審覈制,但招生門檻並沒有降低,原因在於導師對學生有很高的要求。

說到底,解決高校畢業生就很難,治理“考研熱”,關鍵在於高等教育必須重視人才培養質量,有合理的結構。盲目追求高校上層次和學生提高學歷層次,會誤導高校辦學和學生的學業規劃,既製造教育問題,又製造社會問題。而引導高校有明確定位和正確的辦學導向,關鍵在落實和擴大高校的辦學自主權,並推進高校實行以教育和學術爲本的管理,建立科學的教育評價體系。當辦學回歸自身定位,高校就會在定位基礎上,選擇適合培養高質量人才的方式辦學;對職業教育和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高等教育來說,產學融合、引企入教,就會成爲最基本的辦學戰略,不需要政府部門要求,學校也必須如此選擇。

爲適應高等教育普及的新形勢,社會必須打破對學歷的迷思,轉向強調求職者的實際能力。隨着高等教育的普及,突出大學生身份的大學生就業必然被納入國民整體就業,大學生的身份必然被淡化。這不是不重視大學生就業,而是要求全社會全面轉變教育觀和人才觀。

對高校來說,在重視學歷的社會,其辦學關注的是回報給受教育者一紙文憑,這會忽視質量和特色,而在重視能力的社會,其辦學必須關注怎樣培養有個性、有競爭力的勞動者,高校自會進行嚴格的人才培養質量控制。對受教育者來說,接受高等教育,將不再是追求獲得文憑,而是選擇適合自己的教育,重視自身能力的提高,並以能力去規劃未來的職業選擇和事業發展。而對用人單位來說,則是選擇勝任的勞動者,提升崗位內涵,由此實現整體服務水準、行業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