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名言 > 孟子的勵志名言

孟子的勵志名言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8W 次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肯定對各類名言都很熟悉吧,名言是指一些名人說的,寫的,歷史紀錄的簡潔而含義深刻動人的句子。那麼問題來了,到底什麼樣的名言才經典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孟子的勵志名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孟子的勵志名言

孟子的勵志名言1

1、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2、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3、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4、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爲也。

5、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6、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7、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8、惟仁者爲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

9、臣聞郊關之內,有囿方四十里,殺其麋鹿者如殺人之罪

10、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11、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園。

1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3、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14、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往焉,雉免者往焉。與民同之,民以爲小,不亦宜乎

15、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6、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

17、仁義禮智,非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

18、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 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19、君子莫大乎與人爲善

20、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21、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22、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慼慼焉。

23、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2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5、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26、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

27、楊子取爲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爲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爲之。

28、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29、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30、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31、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願立於其朝矣。

32、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34、不以規距,不能成方員(圓)。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35、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36、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37、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38、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9、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瘦哉

40、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41、仁者無敵。

42、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有憂之,使契爲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43、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44、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今之爲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於不仁之甚者也,亦終必亡而已矣。

45、五穀者,種之美者也,苟爲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46、雞鳴而起,孳孳爲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爲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與跖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

47、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捨生而取義者也.

48、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

49、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50、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51、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52、權,然後和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53、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4、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55、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衆也。

56、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57、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n^u)。

58、於是則慕仲尼,周流憂世,遂以儒道遊於諸侯,思濟斯民。然由不肯枉尺直尋,時君鹹謂之迂闊於事,終莫能聽納其說

孟子的勵志名言2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爲人師。”(離婁上)

[譯文] (孟子說:)“一個人(妨礙自己進步)的壞毛病,就在於他自滿到老是喜歡當別人的老師。”

孟子曰:“仲尼不爲已甚者。”(離婁下)

[譯文] (孟子說:)“孔子是一個不會做過火的事的人。”

孟子曰:“西子蒙不潔,則人皆掩鼻而過之;雖有惡人,齋戎沐浴,則可以祀上帝。”(離婁下)

[譯文] (孟子說:)“如果西子施身上沾了骯髒,別人走過她身邊時也會掩着鼻子;雖然是個面貌醜陋的人,如果他齋戎沐浴,也一樣可以祭祀上帝。”

孟子曰:“世俗所謂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爲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離婁下)

[譯文] (孟子說:)“世上人常說不孝的事有五件:四肢懶惰,(不事生產)不管父母的生活,一不孝;好下棋、飲酒,不管父母的生活,二不孝;貪戀錢財,偏袒妻子兒女,不管父母的生活,三不孝;放縱耳目的慾望,使父母受到恥辱,四不孝;逞勇力好打架,危害了父母,五不孝。”

孟子曰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告子上)

[譯文] (孟子說:)“同情別人的心,人人都有;知道羞恥的心,人人都有;對別人恭敬的心,人人都有;明辨是非的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屬於仁,羞惡心屬於義,恭敬心屬於禮,是非心屬於智。這仁義禮智,不是外人強加給我的`,是我本來就有的,不過是沒有去思考追求罷了。”

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離婁上)

[譯文] (孟子說:)“你愛護別人但人家不親近你,就反省自己的仁愛夠不夠;你管理人民卻管不好,就要反省自己才智夠不夠;待人以禮對方不報答,就要反省自己恭敬夠不夠。任何行爲如果沒有取得效果,都要反過來檢查一下自己,只要自己本身端正了,天下人民就會歸順你了。”

孟子曰:“人有恆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離婁上)

[譯文] (孟子說:)“人們有句口頭常言,都這樣說‘天下國家’。天下的根本在於國家,國家的根本在於家,家的根本在於個人。”

孟子曰:“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離婁上)

[譯文] (孟子說:)“一個人有了自取侮辱的行爲,別人纔會侮辱他;一個家有了自己毀壞的因素,別人才能毀壞它;一個國家自己有了被討伐的原因,別人才討伐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