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書籍 > 能夠讓老師讀懂學生的10本好書推薦

能夠讓老師讀懂學生的10本好書推薦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6W 次

隨着“90後”、“00後”等後喻文化影響下成長起來的孩子進入校園,很多教師開始面臨更爲個性、更加複雜的教育對象,他們會自己上網搜索答案,他們有着與衆不同的個性,他們又是寵愛長大的一代……這樣的學生,到底該如何來教?

能夠讓老師讀懂學生的10本好書推薦

爲師之道,首先在於瞭解自己的學生,只有懂得學生,纔能有針對性的因才施教。今天好書推薦爲各位老師找來的,是上海市虹口區教育局常生龍局長推薦給老師們的10本讀懂師生關係的書,或許其中的一本,能夠觸動您的心絃,並由此引發一場教育的變革……希望給您帶來幫助!

  1.《重建師生關係》

史金霞/著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12.9

關係第一。之所以這樣強調,是因爲:第一,人的一切活動都離不開關係;第二,學習是從對關係的認同開始的;第三,在和諧關係下學習能自發進行。

今天,各種關係的失衡,導致了一系列的教育問題,如內心焦慮甚至抑鬱的心理傾向、逆反心理、學習的自信心和動力機制不足、對學科學習缺乏興趣、對教師和學校的認同度低、師生關係以及親子關係緊張、極端事件的發生……《重建師生關係》這本書,顯然抓住了當前教育改革和轉型發展的牛鼻子,在今天具有特別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史金霞老師在本書中,提煉出了“愛”,“理解”、“對話”、“尊重”等若干個關鍵詞,這也是重建師生關係過程中需要着力去實踐的操作點。不僅如此,在本書中,她還給出了豐富的實踐案例,以便於讀者體會、借鑑和運用。這是本書最大的特色。

 2.《麥田裏的教師》

李崇建/著 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2.8

一寫起作文就像爛泥趴在桌上的小六男孩,後來不但受邀寫書評,文章還刊登於教材;

愛開黃腔、惡作劇,國二時連百位數乘法都不會、幾乎被退學的孩子,卻成爲擁有獨當一面的領導者能力,以及熱烈追求夢想的上進青年;

讓全校老師都頭疼的叛逆狂飆少年,之後卻在美國專門幫樂團製作音樂;

每天用45%以上力量對抗母親的女孩,短短一個月,與母親的關係有最驚人的轉變;

……

這些改變並非一朝一夕,但他們都遇上阿建老師。

從彷徨的年少走來,阿建老師感受父親對他從不放棄的愛,但除了愛,有沒有其他方式,能讓大人與孩子有更和諧的關係?他發現,大人的內在世界,往往是師生或親子關係的根本源頭。如果大人能先回頭整理自己的內心,明瞭自己情緒的根源,再逐一調整,那麼大人與孩子都將獲得令人欣喜的回饋。

《麥田裏的老師》是一本跳脫出傳統教育、結合諮商與教養的書,它的許多想法,例如“正向好奇”的態度、真正的“接納”,以及大人請記得給自己一份鼓勵等,都令人激賞。而書裏一則則動人的真實故事,更帶着極大的震撼力量,席捲着我們的心。這本書帶來的啓發與思考,既深且遠。

  3.《山童歲月:通向孩子心靈的15條小徑》

凌拂/著 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2.8

凌拂教一年級的學生學習標點符號。其中有一個孩子叫阿戊,在寫作的時候一個標點符號也不用。爲了讓阿戊明白標點符號的妙處,凌拂老師一有機會就會給阿戊講解一番,前後用了六種方法、六種不同的比喻,連凌拂自己都很得意,怎麼會想到這麼多的途徑。但不論如何講解,阿戊總是淡淡地掃她一眼,然後繼續奮筆疾書,就是沒有標點符號。

就這樣從一年級到二年級,阿戊始終不怎麼用標點符號寫文章。凌拂很納悶,也有些無奈,心裏總在反思,爲什麼教不會阿戊。三年級換了一位老師教阿戊,情況依然如故。新接班的老師問凌拂怎麼回事,凌拂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只好說“不是他打結了,就是我打結了,但是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裏。”

五年級的時候,阿戊又換了一個語文老師。有一天凌拂和阿戊在校園裏相遇,兩人在一起閒聊,聊中間阿戊的一段話讓凌拂恍然大悟。“像從前寫作文我從來不用標點,幹嗎那麼麻煩,浪費時間。現在升上五年級,每天都要寫日記,我都用標點給它算好格子,每換一行到上面,就畫一個圈分段,這樣就可以少些很多,但是看起來很多。”

原來,當阿戊覺得標點符號耽誤他課業完成的時間時,對他而言,標點符號是無用之物;當他發現標點好用,可以減輕課業的負擔時,這標點符號就成了有用之物。

教師教了某一知識或者某些技巧,總是希望孩子們通過作業反覆練習,以便熟能生巧。但孩子不去使用,並不一定表示孩子不會用,孩子有自己的價值判斷,教師不能全憑經驗去揣測,否則孩子會覺得老師很無聊,並由此關閉上與老師溝通交流的渠道。

  4.《我是一支愛寫作的鉛筆》

山姆·史沃普/著 廖建容/譯 五洲傳播出版社 2012.2

史沃普是一位童書作家。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獲准在美國紐約皇后區的一所小學開辦爲期十天的寫作工作坊,教班上28位孩子寫作。對他來說,最大的挑戰是:這28位同學來自21個不同的國家,說着11種不同的母語。

很多孩子把寫作視爲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因爲找不到話題,不知道該如何下手。史沃普老師非常善於從學生熟知的事情出發,引發他們寫作的興趣和激情,讓他們有話可說。

比如:史沃普老師在黑板上寫上兩個字:“很久”,然後問學生,接下來該寫什麼?答案顯而易見:“再寫‘很久以前’”!史沃普告訴孩子們,文字也會覺得寂寞的,它們會悄悄地讓你把其他的文字放在它們旁邊。

然後,史沃普寫了這樣一句話:“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老師”,讓同學們看看還有什麼詞語可以放在它的旁邊?於是,“學校”、“功課”、“考試”……等一個個詞彙都出現了。在接下來,學校的後面又可以寫出很多,包括學生、教室、食堂、校園……;學生也可以和巨人、巫師、怪獸、外星人……建立聯繫,沒多長時間,一個帶有故事情節的詞彙鏈在孩子們的頭腦中建立起來了,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了一個非同尋常的故事,孩子們迫不及待地想要將它寫出來了。

原本只有十天的寫作工作坊,最後演變成了陪伴這批學生三個年級的寫作長課程,而且在十天的工作坊之後的其他時間段裏,史沃普的所有教學勞動都是自願的,也是無償的。是什麼力量促使他能夠不計報酬堅持不懈地陪伴着這批孩子一直走到小學畢業,並且承諾在畢業的那一天送給大家一本集體創作的作品集?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的話,那就是“愛”!

 5.《上課記》

王小妮/著 中國華僑出版社 2011.12

這是一本難得一見的“教後感”結集,它記錄了來自城市、更來自農村的“90後”一代大學生彷徨、躁動又不失純真的日常生活和思考。其中不僅收錄了2006至2010這五年間,王小妮在海南大學人文學院開設影視寫作課程期間的教學筆記,還摘選了部分學生作業和郵件。

作爲一位詩人,王小妮有更爲敏銳的心思,去反思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種種經驗,也耐心觀察着年輕學生們的精神和思考狀態。她深深地理解學生們的焦慮:“面對現實,批評今天的大學生太急功近利是最無力和最不人性的。如果他們不焦急,不知道養活自己和改變父母的生活,反而有問題。”她反對學生們使用僵化的“好詞好句”,讓他們用自己的方言去朗讀詩歌、表演小品,喚醒最親切鮮活也最原初的感覺。她尤其關注那些出身底層和農村的學生,提醒他們自己的經歷就是一個寶庫,不必急於洗去自己身上的“土氣”。王小妮的文字,讓我們在這個喧囂的時代,重新想起“理想主義”這個幾乎被遺忘、又被誤讀無數的詞彙。

 6.《給青年教師的15封信:教育家對話新任教師》

[美]喬納森·考澤爾/著 史亞娟/譯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0.1

在美國,有這樣一位教育家,他深入課堂,瞭解教師們的教和學生們的學;常常親自給孩子們上課,讓孩子們在觀點衝突的討論中各抒己見,發現自我;他和不少小學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甚至當自己心中煩惱的時候,會和孩子們約談,從他們身上獲取前進的動力;他和孩子們一道在管理狀況糟糕的食堂就餐,瞭解孩子們的日常生活;他和很多學生的家長、學生的祖父母成了好朋友,和他們談論生活和教育,有時能到凌晨兩點……他就是喬納森·考澤爾,一個以“一手經驗寫書”著稱的教育家。

從事兒童教育工作40餘年的考澤爾,到新任教師弗朗西斯科的班上聽課一年多,兩人成了忘年之交。弗朗西斯科向考澤爾請教日常教學生活中的問題,簡短的談話無法盡興,便催生了這15封解疑信。在這些信件中,考澤爾不僅回答了弗朗西斯科在日常課堂上遇到的問題、穿插回憶了自己的教育生涯,還結合了困擾其他青年教師的教學情境進行了解答。

 7.《問題學生診療手冊》

王曉春/著 華東師範大出版社 2006.6

一本指向教師專業發展的書籍,從2006年6月首次出版開始到現在,已經連續重印了十多次,一方面說明全國各地的教師都是有自身發展的需求的,希望能夠得到名家的指點;另一方面也體現出這本書自身的價值,它就像一部葵花寶典,裏面收藏的諸多教育學生的“武功祕籍”,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師的教育水準。

每個教師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都會遇到一批“問題學生”,他們有的在品德方面存在問題,有的在遵守紀律方面表現不好,有的存在心理障礙,有的學習態度不佳……如何幫助和教育這些孩子,是教師面臨的一大課題。王曉春透過《問題學生診療手冊》一書告訴讀者,面對“問題學生”出現的問題,教師應該向醫生那樣,理清思路、注重診斷、對症下藥、有的放矢。學生表現出來的問題是複雜的、多元的,不能期望用簡單的“三招兩式”化解,如果教師不能夠找準問題之所在,往往還會激化矛盾,導致更大的問題出現。

 8.《要相信孩子》

蘇霍姆林斯基/著 汪鵬庚/譯 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9.4

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不想成爲好孩子的兒童。”

教師切忌的一點,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塑造孩子,要求孩子按照自己設定的路徑去學習,不能越雷池一步,將孩子鍛造成爲自己想象中的模樣。這樣做的結果,往往導致師生之間關係的緊張和對立,使孩子逐漸喪失學習的信心和興趣。如果兒童自己不想學好,那麼任何一個教育者也無法硬讓好的東西在兒童心裏生根。

蘇霍姆林斯基告誡教師,所謂關懷兒童,指的是不僅要理解孩子的精神世界,而且還要學會用孩子的思想和感情來生活,把孩子們的憂傷、焦慮和爲之激動的事情統統裝在自己的心裏。這就是所謂的“設身處地”。

在帕夫雷什中學,有專門的學生案例分析會,針對某一學生的特殊行爲進行分析和研究,全體教師討論提出幫助的建議和方案,會後大家一起來關心。針對該學生所在的班級,教師也要做很細緻的安排,讓班集體來肯定學生在道德品質方面表現出來的優點,並及時地加以表揚。蘇霍姆林斯基認爲,教師對教育對象的關懷、愛護確實會在他們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但集體的關懷往往會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9.《理解教育:何爲家庭教育的本質》

[德]韋爾納·勞夫/著 劉麗 李欣/譯 龍門書局 2012.1

教育總是始於家長,也終於家長。

教育的第一個支柱是父母。生育孩子的人,同時也許下承諾:熱愛生命,教育新生命。父母最重要的任務是養育幼兒,讓他們不僅具有生存能力,而且在生活中能夠自主地、有能力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教育的第二個支柱是公共教育。它爲孩子從一個自然人走向社會人,提供必須的社會生活準則和符號系統。教育的第三個支柱是國家、是教育行政部門。當父母教育明顯起不到作用,或者近乎不存在的時候,國家或者教育行政部門要發揮監督的作用,督促父母對孩子進行教育。

“教育”一詞隱含着雙重意義。一方面,教育者告訴孩子,該做什麼,怎麼做;另一方面,孩子反過來也清楚地告訴教育者自己的狀態和感受,自己成長到底需要些什麼。只有父母不斷關注孩子的成長,他們纔有能力從孩子的意義上去引導成長。

 10.《迎頭趕上,還是領跑全球:全球化時代的美國教育》

趙勇/著 解乃褘/譯 華東師範大出版社 2010.10

教育,這個一直都植根於本地土壤的社會體制,在如何幫助孩子們適應未來全球化社會,並能成功生存的問題上,面臨着一系列重大挑戰:

第一個挑戰,是關於如何幫助我們的孩子保住一份工作,以使他們得以養家餬口;第二個挑戰,在於如何幫助我們的下一代和來自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國家的人共同生活、工作和交流;第三個挑戰,是在教育中,如何培養孩子們的全球化視野,幫助他們養成一種全球公民的認同感……全世界人們的生活已經緊密相連,互相依存,沒有任何個人呢、組織或是國家,能夠在其他人生活在窘境時,保證自己還能持續的繁榮發展下去。

我們如何定義學生、教師和學校的成功,關係到我們對他們的成績及工作如何進行評價。這也從根本上決定了教師和學生們將如何分配和運用他們的時間、精力和資源。

今天的教育應該向國際化企業學習。首先,我們要考慮“生產”出什麼樣的產品,以及可以給自己的產品賦予什麼樣的附加價值;其次,如何利用全球的資源。比如說,如果某個學校想爲學生提供一門課程,但本校沒有能夠勝任的教師,是否想過可以將目光投向全球來尋找呢?一個網絡課程所需要的費用,要比僱傭一個教師要便宜很多;第三,要考慮我們的教育能夠向社會提供些什麼,我們有什麼樣的服務可以推出,可以做哪些方面的市場推廣,以使自己在全球教育實踐中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