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文章 > 2017年有關家鄉的端午節散文

2017年有關家鄉的端午節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47K 次

導語:端午節一天天地近了,小編整理了有關家鄉的端午節散文,歡迎閱讀。

2017年有關家鄉的端午節散文

  篇一:2017年有關家鄉的端午節散文

老家的端午熱鬧而又樸素。

才初一,家家就動手開始忙起來。準備雞蛋、大米、糉葉,一口半新的大鍋豎放在院子的牆邊上。拂塵在屋頂一遍一遍掃過,窗櫺被擦得透出原有的金屬的色澤,一切就緒,只等待端午的到來。

天色破曉,伴隨着初五的雞啼,炊煙籠罩了整個山頭,村裏到處瀰漫着糉葉的清香。人們挎着籃子游走在村間小巷,逢人便從籃子裏提出一袋糉子,"自家弄的,嚐嚐,香再去拿!"孩子們聚在一起,看到提籃的人就一塊兒上去圍着打轉,一聲一個"姨""嬸子"的親熱的叫着,被圍的人也不惱,微笑着從籃子裏拿出茶蛋,一人分上幾個,孩子們鬨鬧一會兒就拿着茶蛋滿意的走了。從早到晚,山頭上被挎着籃子的人佔據,人們說說笑笑,好不熱鬧!

沒有華麗鮮豔的花燈,沒有江畔激動人心的龍舟大會,有的只是來自百家的糉子和茶蛋。村野的人放下手中的農活,在端午這一天,送上了自己的一份純潔而又樸素的祝福。不需要太多的的言語,端午,我們聚在了一起。

後來,父母帶我搬離了老家,來到城市。我很驚訝的發現,鄰居都過着從貓眼裏看人的生活。很想在這個陌生的環境擁有一個朋友,多次和鄰居家的女兒打招呼,她卻用一種看人販子的眼神瞅我,或許又覺得是鄰居,一聲"奧,你好"便連忙跑走了。人們匆匆打招呼,又匆匆離去。

再後來,端午節來到,街上擺放着各企業出資置辦的花燈。彩燈微轉,流光溢彩,美輪美奐,如至仙境。只是,總覺得少了些生氣。人們比肩接踵,卻一片沉寂,像一個個提線木偶,被拉着絲線,整齊的邁着步伐,從這邊到那邊,這種整齊與沉寂讓我覺得寒冷、壓抑,望着擁擠匆忙的人羣,突然很懷念老家的端午。夜晚,門鈴像一聲重雷炸開了整座樓的寂靜,鄰居們提着糉子和茶蛋說笑的來到我家,像許久不見的好友,拉着家常,來的人也包括那個女孩子的家人,她躲在大人後面朝我微笑,露出兩顆潔白的虎牙。

以爲不會再過上如此熱鬧的端午,現在才發現,端午其實一直都如此熱鬧。這一天,整座城市不再冷漠。人們卸下喜怒哀樂的僞裝,用一種樸素而又誠摯的態度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

在我看來,端午不再是一個節日,人們也不僅僅是爲了紀念屈原、曹娥和伍子胥。端午,是人們心靈的節假日。在端午邀上三五好友,吃着香甜的糉子,不也是人生一樂事!端午帶給我滿滿的感動,讓我這顆逐漸寒冷的心再次感受到了世間的溫暖。

自從韓國江陵端午祭申辦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中國人開始重視起非物質文化遺產。終於,我們的端午也申辦成功。世界舉辦這麼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申辦活動,是希望人們不要忘記先祖給我們傳下來的美好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將我們聯繫在一起,這些文化見證了人們時代的進步。當這個時代的冷寂感不斷加重,是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暖化了我們的關係。不管是世界級的或是非世界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都需要去保護,保護住我們的先祖留給我們的精神。中國政府已把端午正式作爲一個節假日,不正是在保護我們的精神嗎!

我不是政治家,不是文藝家,無法真正深入瞭解端午的價值,只是膚淺的寫下自己的端午小感,來懷念一下這個被評爲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並且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中華傳統節日!

如今,端午已過,但仍總覺鼻間糉葉飄香!

  篇二:2017年有關家鄉的端午節散文

我的老家在隴東地區,位於甘肅的東部,陝西西部涇,渭河上游大片地段,這裏的端午節並不像南方那樣,吃糉子,划龍舟,喝雄黃酒,以紀念屈原爲基本風俗和習慣的元素幾乎沒有,而更多的是傳統的醫藥衛生節,是人民羣衆與疾病、毒蟲做鬥爭的節日,而且氣氛濃郁,特色鮮明!

我小的時候過端午節家裏是不包糉子的,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因爲老家不產米的原因。老家過端午家家都做一種叫做"酒醅"的甜品,做法極其像做醪糟,把小麥和燕麥泡軟、去皮、煮熟、晾涼到一定程度後加酒麴發酵而成,成品的酒醅乳白綿軟,味道甜中帶酸,還有一點點的類似葡萄酒的澀味,可直接食用,也可加涼白開當湯喝。在炎熱的盛夏,喝一碗涼涼的酒醅湯,絕對是件愜意無比的爽快事啊!我在北京後打聽過別的地方的朋友是不是也吃過這樣的東西,但都回答沒有,看來酒醅這東西也算是隴東的特色了!

隴東沒有什麼大的江河,自然龍舟是沒法劃了,但在隴東過端午節民間有一個叫"打露水"和門楣插柳樹枝,艾葉枝的做法好象在全國也是絕無僅有。所謂"打露水",就是莊稼人在太陽還沒有完全出來之前要在到野外莊稼地裏去,拿個樹枝和艾葉枝將莊稼上的露水打落,而且還得有意識的把自己的衣服打溼,在回家後別在家裏門楣上,所以一到端午節,家家的門上都彆着柳樹枝,艾葉枝。端午的節日氣氛就立刻顯現出來。我問過父輩們,"打露水"和門楣插柳樹枝艾葉枝有什麼來歷和特殊意義,老人們也說不出所以然,只說這傳統由來已舊,已經傳了不知多少輩了,不知道來歷,卻也虔誠的執行了下來。也許驅邪的意義較大。

瑞午早上,露水打完後,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就開始給孩子們掛荷包,送荷包!老家的荷包,不是用來裝東西,而是個小手工藝品,像有些地方的香囊!荷包形象各異,小動物居多,但這都做法複雜,男女都能做的是形似糉子的多角的一種。這種先用硬一點紙摺疊成糉子的形狀,裏邊填放上香草,然後用不同顏色的絲線搭配裹纏,說起來簡單,實際卻是個細活,做好並不容易。做好了,卻真是一件賞心悅目的工藝品。小動物的就難了,得花點心思,做的好的,絕對可以放在北京的王府井工藝美術大廈的櫃檯裏!姑娘們一般在端午的前幾日就動手了,一定的要在端午節前把荷包做好,但一般不是直接送給心儀的小夥,而是送給他的的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等等,然後通過的孩子們的嘴來傳達自己的愛意!也有直接送的,這以在校的學生居多,待嫁的女子反倒沒有幾個這樣直接的送的。

記得小時候,快到端午的時候,小孩們在胸前都會戴上一些小荷包,什麼形狀的都有,都是媽媽自己縫製的.。細看之下還是以蜈蚣、蠍子、壁虎、蜘蛛和毒蛇等五毒爲多見,我們也不知道是爲什麼,只要知道你有,我有,大家有就可以了。後來上了學,查了很多資料,尤期是等欣賞到《端午節》郵票的第三枚“避五毒”時,才知道在我國古代,五月俗稱“毒月”或“惡月”。所以五月初五這一天,有的地方小孩子都要到外婆家去,謂之躲“午”,並要頭戴虎形帽、身穿五毒衣、肚帶香囊,以防邪祟。還要用大紅紙剪成“五毒”等圖形,帖在屋內表示鎮壓。“避五毒”郵票畫面表現的是,用虎形葫蘆符驅五毒的情景,以虎形葫蘆符作爲主圖物象,腳踩流雲,揹負寶劍,真可謂威風八面。端午節時也有厭勝佩飾長命縷的,亦稱續命縷、續命絲、延年縷、長壽線,別稱“百索”、“闢兵紹”、“五彩縷”等,名稱不一,形制、功用大體相同。其風俗就是在端午節以五色絲結而成索,或懸於門首,或戴小兒項頸,或系小兒手臂,或掛於牀帳、搖籃等處,俗謂可避災除病、保佑安康、益壽延年。此類節物的形制大體有五種,簡單的以五色絲線合股成繩,繫於臂膀;在五彩繩上綴飾金錫飾物,掛於項頸;五彩繩折成方勝,飾於胸前;五彩繩結爲人像戴之;以五彩絲線繡繪日月星辰烏獸等物,敬獻尊長。據說此俗始於漢代,東漢應劭《風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絲係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長命縷,一名闢兵紹”。以後相沿成習,直至近、現代。清富察敦祟《燕京歲時記》記當時風俗:“每至端陽,閨閣中之巧者,用續羅製成小虎及糉子、壺盧、櫻桃、桑葚之類,以綵線穿之,懸於釵頭,或繫於小兒之背。”其中唐宋時,更有宮廷賜大臣此種節物之事。史載唐代宗興元元年端節,宮廷曾賜百索一軸。又《宋史·禮志十五》:“前一日,以金縷延壽帶、彩絲續命縷分賜百官。節日戴以入。”再有就是戴香包了,其實就是我們小時帶的荷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等,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有用碎布縫成的。有條件的內要裝一些香料,比如用中草藥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鬆製成,佩在胸前,就會香氣撲鼻。陳示靚的《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提及一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綵線貫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種“蚌粉鈴”:“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珠。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闢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爲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在我的家鄉,隴東地區戴香包頗是有講究的,老年人爲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歡戴梅花、菊花、桃子、蘋果、荷花、娃娃騎魚、娃娃抱公雞、雙蓮並蒂等形狀的,象徵着鳥語花香,萬事如意,夫妻恩愛,家庭和睦。小孩喜歡的是飛禽走獸類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竿、鬥雞趕兔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講究,如果是熱戀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製作一二枚別緻的香包,趕在節前送給自己的情郎。小夥子戴着心上人送給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圍男女的評論。

在隴東地區,每年端午節都舉行香包文化節,而以“中國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規模最大。中國慶陽香包民俗文化藝術節,簡稱“香包節”,在端午節前夕舉辦的富有黃土高原特色的展示其黃土積澱深厚、獨具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藝術節。

不管從香包說起,還是從“避五毒”來看,端午節在南方和北方的意義和習俗是不一樣的,在北方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惡日,民間信仰中這個思想一直傳了下來,所以纔有種種求平安、禳解災異的習俗。作爲多年的醫生,我到覺得,其實,這是由於夏季天氣燥熱,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蟲繁殖,易咬傷人,所以要十分小心,這才形成此習慣。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於身體健康的衛生活動。真與屈原無關。

  篇三:2017年有關家鄉的端午節散文

端午節一天天地近了。這個週末的傍晚,當我小吃街上看到不斷增多的糉子攤點,尤其是嗅到那清香醇厚的氣息時,不禁想起了家鄉的端午節。

家鄉的端午節,是一曲意味深長的歌謠。舊時家鄉的民謠裏唱得好:“喜鵲叫,麥梢黃,麥收過後糉飄香。”端午節之所以跟喜鵲扯上關係,源於一則感人的傳說。相傳喜鵲在覓食時被猛然降落的牛糞掩埋,幸好被公雞扒了出來。喜鵲爲報答救命之恩,遂於每年農活最重、須最早打鳴的麥收時節爲農人報時,讓公雞得以休息。雖無法考證傳說的真僞,但可以明顯地感到,端午前的麥收時節,平素早早唱響的雞鳴消匿了,唯餘一聲聲婉轉嘹亮的喜鵲鳴叫回蕩在村子裏,催促着農人下地。在倍感新奇的同時,也讓我們體會到感恩的深意,更從側面告誡我們不管關山相隔,無論身在何方,都不能忘本。

家鄉的端午節,是一道永駐心間的風景。記憶中,每年端午節前,祖母總會叮囑我多割刈些艾草,早早攤在打麥場上曬乾。雖然難免有插在門前“辟邪”減災等傳統意義上的考量,但更多的是實用價值。點燃後冒起濃煙的艾草,不僅可以在盛夏驅除蚊患,更是豬牛羊等大牲畜產崽時消毒、預防大出血的良藥,倍受鄉親們的青睞。端午節當天,還有包糉子、煮鹹雞蛋、抹雄黃酒、掛香囊、洗夏季“頭茬澡”等大事。每年的這個時節,母親總會早早地到村邊的竹林裏折下鮮竹葉,清洗後在開水裏燙一下,裹上浸泡好的糯米,綁上棉線,爲我們蒸出一篦子滑嫩芳潤、清香醇厚的竹葉糉子。鹹雞蛋的鮮香肥美自不必說,抹雄黃酒和往手足上掛香囊也被認爲是節日大事。據說雄黃酒可以驅除蛇蟲侵擾,掛香囊能夠保平安。雖然其功效不得而知,但都煞有介事地遵從照做。至於洗夏季“頭茬澡”,則是相傳三閭大夫投汨羅江後,上蒼憐憫民間悽楚,遂於每年端午節晨往天下江河湖塘遍灑良藥,沐浴後有健身防病之效。端午節時的塘水還有些許涼意,但大夥仍然踊躍參與,以圖吉利,那副天真純樸的憨直勁煞是可愛,引人回味。

家鄉的端午節,是一根牽動鄉愁的絲線。仔細想來,未在家鄉過端午節已有十餘年了。祖母已病故多年,村邊的竹林也被伐掉墾爲耕地,抹雄黃酒的習俗被證實無益於健康而早早摒棄,昔日碧波漣漪的池塘疏於治理,被淤得幾近消失。村裏的中青年人都去了南方務工,大牲畜早已無人養殖,艾草也沒了用處。只有那熟識的歌謠和鮮豔的香囊,仍陪伴着孤獨的老人和留守兒童們。麥收過後的糉子仍很香,只不過已沒有人再去費心費力地製作了,直接從小賣部的冰櫃裏買來完事。有時重返故園,欣賞着村裏一排排拔地而起的小洋樓,看着空蕩寂寞的村落,在爲鄉親們物質生活大幅改善倍感欣慰的同時,總感到少了些什麼。尤其是在端午將至的氣氛裏,總能引起我無盡的遐思與慨嘆。

懷着這樣的心緒,晚上竟做了一個溫馨的夢:漂泊多年的遊子都學到了一技之長,具備了自主創業能力。端午節裏,他們與親友歡聚一堂,描繪着返鄉創業的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