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小故事 > 書法名人勵志小故事(精選12篇)

書法名人勵志小故事(精選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5W 次

有很多的書法名人的故事都是非常的勵志的哦,我們有空的時候可以看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書法名人勵志小故事,供大家參閱!

書法名人勵志小故事(精選12篇)

  書法名人勵志小故事 篇1

張旭是一位草書大家。他十分愛喝酒,經常喝得酩(mǐng)酊(dǐng)大醉,並呼喊着奔跑,然後他纔拿起筆來作書。他所書寫出來的作品都是狂草。有時他還發瘋般地用頭蘸墨寫字,清醒以後,他反覆觀賞自己書寫的作品,世人稱他爲“張顛”。張旭真草兼擅,他的書法爲時人所喜愛。

有一年,他被派到常熟當縣尉。上任後十多天,有一個老人拿着狀紙來告狀。張旭瞭解案情後,作了判決,老人走了。過了幾天,老人又來了,張旭生氣地問老人:“你怎樣能因爲這樣一件小事,再來麻煩我呢?”老人說:“其實,我不是來告狀的。因爲看到你寫的字是那樣美妙,想收藏它作爲珍品!”張旭聽了,覺得不尋常,就問他爲什麼這樣喜愛書法。老人說:“我父親活着的時候十分喜愛書法,留下了許多書法作品。”張旭請老人拿來作品觀看,的確是天下難得的佳作。於是,他反覆學習、研究,從中明白了許多書法的奧妙。

  書法名人勵志小故事 篇2

酒的強烈的剌激作用,能煥發出人們隱蔽在內心的本真之性,所謂“酒後吐真言"正是如此。一些文藝家恃才傲世,酒後更加顛狂,言談舉止一反常態,所以,人們就給他們冠以“狂人”,頃刻而成,形象生動。然而他酒性不佳,佯狂垢污,恃酒好罵,酒後作畫,畫後往往毀裂而去。“富豪求畫,唾罵不與”,被人稱爲甘瘋子,他的名字反而不被人明白了。

藝術家追求真善美,他們酒後的這種追求更加強烈,更無顧忌,或蔑視權貴,或痛斥勢利小人,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李白酒後敢於讓炙手可熱的楊國忠、高力士磨墨、脫靴,這種奴視權貴的狂勁,可親!可愛!可敬!南宋的梁楷就更加狂放了。梁楷是南宋時期的減筆人物畫家,平時嗜酒自樂,“醉來亦覆成淋漓”,行爲狂放,得了個樑瘋子的綽號。《圖繪寶鑑》記載:他在宋寧宗時任畫院待詔,皇帝賜他金帶,他竟然不受,掛在了院內,把皇帝的賞賜晾了起來。在封建社會,皇帝賞下的東西務必恭恭敬敬地保存、供奉起來。梁楷此舉是常人所不敢爲和不理解的。明未的歸莊(1613一1673〉能寫行草,又善畫墨竹。明亡後,他不肯與清政府合作,常借酒消愁,酒後悲歌,旁若無人。歸莊和當時的大思想家顧炎武齊名,有“歸奇顧怪"之稱。明代的宮廷畫家吳偉出入宮廷,但看不起權貴。當時的太監們權力很大。太監們專權禍國的行爲既被人們蔑視,同時,也有些人懾於他們的氣焰,卑躬奉迎。吳偉則表裏如一,愛憎分明,內侍們求畫,決拿不到片張半幅。還有些向吳偉求畫的人,如果禮貌不周,他也決不動筆。只有他醉酣之時,就自動抽紙亂抹,畫完就擲扔地上,任其被人取走。

酒神型藝術家的作品往往是自己本性的化身,是他對真善美認識的具體反映。作品大多都痛快淋漓,自然天成,透出一種真情率意,毫無嬌柔造作之態。

  書法名人勵志小故事 篇3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國封建社會的一位帝王,他常常在處理政事的空閒時間裏,潛心練習書法。當時,被譽爲初唐四大書法家之一的虞世南就在宮中任職,由於他精通古今,文章書法下筆如神,因而唐太宗一向很尊敬他,也經常臨摹學習虞世南的書法。

在練習書法的過程中,唐太宗深深感到虞世南字體中“戈”字最難寫,不容易寫出其中的神采。有一次,他練習“戩”,因怕寫不好有失體面,免得各位大臣看它的笑話,於是便故意將“戈”字空着不寫,而私下請虞世南代爲填補。

唐太宗爲了顯示自己在書法方面有所進步,便拿着幾幅作品請諫議大夫魏徵觀看,並徵求魏徵的意見說:“你看朕的字是否像虞世南學士的字?”魏徵恭恭敬敬地仔細看了一遍,始終含笑不語。這時,唐太宗有些焦急地問他:“是像還是不像,你怎樣不說話”魏徵連忙說道:“臣不敢妄加評論陛下的書法。”唐太宗說道:“你直言無妨,朕恕你無罪。”這時魏徵才奏道:“據臣看,其中只有戩’字右半邊的戈’旁和虞學士寫的一般無二,其餘的均相去甚運”。唐太宗聽了這番話後後,感嘆不已,深深佩服魏徵的眼力,從而也領悟學習書法來不得半點虛假,要想學有所成,務必痛下苦功。

  書法名人勵志小故事 篇4

智永禪師爲隋、唐間人,是王羲之的第七世孫,因十分用功練習書法,用壞的毛筆都棄置在大竹簍裏,經年累月之生,積了五大簍,於是他自己作了銘文,並埋葬了這些筆頭,稱爲筆冢,可見得他愛書惜物的襟懷。

  書法名人勵志小故事 篇5

傳說明朝書法家肖顯少兒時,同村裏好書的孩子們聚在一起作“寫大字比賽”。有一位砍柴的老爺爺路過這裏,見他們寫字,便放下柴擔走近前來觀看。肖顯手舉着自己書寫的“天下第一”條幅讓砍柴老人看,老人說:“這字寫得並不好,怎麼能稱得上第一呢?”肖顯不服氣地說:“那就請您寫字,讓我們開開眼界如何?”老人便脫下一隻草鞋,用鞋頭蘸着墨在紙上一揮,寫出個“一”字。這一橫遒勁、濃枯、厚實、奔放,用筆頗有深法。肖顯看罷驚呆了,立刻跪在老人面前,說道:“老爺爺,我要拜您爲師。”老人道:“‘一’字似柴擔,須剛柔兼而有之。”肖顯拜師之後,遂將老人寫的“一”字貼在牀頭,日日觀賞琢磨其用筆之法,後來終於成爲一名書法家。

國賓禮書法家觀山書法作品《天行健》

  書法名人勵志小故事 篇6

“飛白書”是漢朝著名的書法家蔡邕獨創的。什麼叫“飛白書”呢?你們聽完這個故事就知道了。

一天,蔡邕把寫好的文章,送到皇家藏書的鴻都門去。在等待接見的時候,有幾個工匠正用掃帚蘸着石灰水在刷牆。他就站在一邊看了起來,看着看着,卻看出了“門道兒”。只見工匠一掃帚下去,牆上出現了一道白印。由於掃帚苗比較稀,蘸不了多少石灰水,牆面又不太光滑,所以一掃帚下去,白道里仍有些地方露出牆皮來。採邕一看,眼前不由一亮。他想,以往寫字用筆蘸足了墨汁,一筆下去,筆道全是黑的。要是像工匠刷牆一樣,讓黑筆道里露出些帛或紙來,那不是更加生動自然嗎?想到這兒,他一下來了情緒。辦完了事,馬上奔回家去。

蔡邕回到家裏,顧不上休息,準備好筆墨紙硯。想着工匠刷牆時的情景,提筆就寫。誰知想起來容易,做起來就難了。一開始不是露不出紙來,就是露出來的部分太生硬了。他一點兒也不氣餒,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他終於在蘸墨多少、用力大小和行筆速度各方面,掌握好了分寸,寫出了黑色中隱隱露白的筆道,使字變得飄逸飛動,別有風味。蔡邕獨創的這種寫法,很快就推廣開來,併成爲“飛白書”。直到今天,還被書法家們所應用。

國賓禮書法家觀山書法《天朗氣清 惠風和暢》

  書法名人勵志小故事 篇7

書法家張芝在書法上具有高深造詣和傑出的貢獻。張芝自幼通經史,勤學書法,練字不擇紙筆,他有時拿着抹布蘸水在石上寫,有時執筷子在桌上劃,甚至家裏準備縫製衣服的布帛,也都是他先用顏色書寫後再染了使用。但是他對書寫的姿勢卻十分講究,常常是對着銅鏡揮毫,這樣自己的正面和反面皆能通過鏡面上的反光看得一清二楚。

爲了便於練字,張芝在自己的家門前掘了一個方圓數丈的洗硯池。一天的功課做完了,他就上池塘邊將硯臺和毛筆上的餘墨洗滌乾淨,以延長它們的使用壽命。他洗呀,洗呀,日子一久,整個池塘裏的清水也被染黑了。後來,人們把練字稱做“臨池”,就是從張芝的這個學書故事中演變而來的。

  書法名人勵志小故事 篇8

鍾繇(151-230年),字元常,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東)人,一作許昌人。三國曹魏時大臣,傑出的書法家。他的書法“點畫之間,多有異趣”(唐張懷《書斷》),開創了由隸入楷的新體,對我國書法的.發展貢獻很大,當時的名將曹操也曾向他討教過書法。

鍾繇從小聰明好學,十一、二歲時,曾不辭辛勞跟着書法前輩劉德升(字君嗣)到山東南部的抱犢山臨摹秦漢摩崖石刻。他白天與人閒談時,也常用物畫地練字長達數丈;晚上睡在牀上,還是不停地用指在被子上比劃,三年後終於書法大進。三國鼎立後,鍾繇與韋誕、曹喜、邯鄲淳等書法家共事曹操。

有一次,鍾繇在韋誕家中看到一卷蔡邕的書法理論著作《九勢八字訣》,非常愛慕,要求韋誕借給他拿到家中看看。但韋誕出於對《九勢八字訣》的珍寶,只同意他在家翻閱,不肯讓他攜寶出門。後來韋誕死了,知情者暗地掘開他的墳墓,得到了這卷墨寶《九勢八字訣》。鍾繇便用重金將它買下,終日拿在手中,連大小便時也披覽。有幾次他去廁所,因揣摩間架入迷,半天沒有出來,急得有人到處尋找。鍾繇一生活了七十九歲,他臨終前曾捧着《九勢八字訣》諄諄囑咐兒子鍾會(字士季)說:“吾精思三十餘載。行車未嘗忘此,常讀他書未能終,惟學其字,每見萬類,悉書象之。若止息一處,則畫其地,周廣數步;若在寢息,則畫其被,皆爲之穿。”(唐蔡希綜《法書論》)這段話,可說是他一生學書經驗的總結。

  書法名人勵志小故事 篇9

鄭板橋自幼酷愛書法,古代書家各種書體都臨摹,經過一番苦練,終於和前人寫得幾乎一樣。但大家對他的字並不怎麼欣賞,他自己也很着急,比以前練得更爲刻苦。

一個夏天的晚上,鄭板橋和妻子坐在外面乘涼,他用手指在自己大腿上寫起字來,寫着寫着,就寫到他妻子身上去了。妻子生氣地把他的手扣了一下,說:“你有你的體(身體),我有我的體,爲什麼不寫自己的體,寫別人的體?”聞言,鄭板橋突然醒悟,他由此聯想到自己的學節。各人有各人的體,互不相同,如此纔會有大千世界衆生相,寫字不也應該這樣嗎?各人有各人字體,如此古往今來纔會有突破和革新,不然陳陳相因,千人一面,也就談不上任何意義了。想到這裏,他明白了自己學字寫字的問題了,我爲什麼老學古人的體,而不走自己的路,創自己的體呢?從此,鄭板橋取各家之長,融會貫通,以隸書與篆、草、行、楷相雜,用作畫方法寫字,終於形成了自己那獨特的“六分半書”,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亂石鋪街體”,成了清代具有特殊風格的著名書畫家。

  書法名人勵志小故事 篇10

鮮于樞,字伯機,號困學山民,出生於公元1256年。大都(今北京)人,官至太常典簿,是元朝時期著名的書法家,也是一位詩人;尤其在書法方面,他的正楷、行書、草書,都達到了出神入化、爐火純青的程度,與當時的大書法家趙孟頫齊名;他更擅長草書,以懸腕作書,筆力蒼勁,揮灑自如著稱。

鮮于樞自幼喜歡讀書,尤喜歡讀文學書,到七八歲時,就能吟詩作文章了。但是,在他吟詩作文的過程中,卻又對書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特別是對王羲之、王獻之、顏真卿、柳公權等大家的作品,更是羨慕不已。因此,每當看到他們的作品,他都喜歡模仿;當他十二三歲的時候,不經任何人指點,便已練出了一手雋永遒勁的字體,常常受到人們稱讚。

就在這個時候,他遇到了一個銀鬚飄然的老人,看了他寫的字,笑着對他說:“你年紀輕輕,又未經人指點,全靠個人苦練,能達到這個程度,已經是難能可貴了;但是,就筆力的功底而言,卻還顯得淺弱一些。”

老人說完,望了望眼睛瞪得大大的鮮于樞,知道他尚未理解,便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走了。

的確,鮮于樞近來聽慣了讚揚的話,對老人所說的“功底淺弱”並不理解,聽後當然感到驚訝。這時,有人對他說:“你知道剛纔和你說話的那位老人是誰嗎?他就是號稱銀溪老人的張天錫!”

鮮于樞聽了大驚道:“他就是大書法家張天錫老人嗎?”

說完,他便快跑追去,一直跑了一里多路,方纔追上那位老人,然後撲通跪倒在地,以懇求的語氣對老人說:“老人家,都怪弟子有眼不識泰山,差點和師傅失之交臂,求您原諒,請您收我爲徒。”

老人見鮮于樞態度誠懇,書法又有一定的基礎,便同意收他爲徒。

此後,鮮于樞在張天錫老人的精心指導下,勤學苦練,很快便掌握了書法的基本技巧;又經過一年多的練習,正、草、隸、行等字體已基本成形。但是,鮮于樞對自己草書中的轉彎筆法感到不滿意。對於這個問題,他也曾多次請教過老師張天錫,老師也多次手把手地教他,但成效仍然不明顯。因此,他終日心急如焚,總是唉聲嘆氣地埋怨自己太笨。

張天錫見到這種情況,也非常焦急,生怕他欲速則不達,便安慰他說:“這完全是一種氣韻,等你真正領會之後,就學會了。練字,是急不得的。”

這一日,鮮于樞又練了一陣,覺得心煩意亂,便決定出去散散步,回來再練。

他走到郊外,一邊散步,一邊思考着轉彎筆法的要領。恰在這時,他忽然看到有輛車陷在了泥窩中,那兩個推車的人拼命地往前拉,然而那車輪子卻不聽話,一會兒左,一會兒右,前進十分艱難。鮮于樞本想上前幫上一把,卻無從下手,只好站在旁邊呆呆地看着。

他萬萬沒有想到,就在看着看着的當兒,卻忽然發現那車輪東拐西拐,軋出的一道道轍印,正是他長期苦練而又沒有練出的轉彎筆法。於是,他驚喜異常地急忙跑去,一會兒用手順着轍印摹仿,一會兒脫開轍印,用手在空中比畫。那兩個拉車的人看了議論說:“看見沒有,那孩子八成是個瘋子吧!”

鮮于樞終於把草書中的轉彎筆法難題解決了。他急忙回到書房,鋪紙磨墨,揮筆寫了一篇,連蹦帶跳地拿去給師傅看。

張天錫看了他寫的草書,又聽了他解決轉彎筆法的過程,情不自禁地嘆道:“這可真是‘鐵杵磨成針’,功到自然成啊!”

鮮于樞最終成了一位著名的書法家,其著作有《困學齋集》、《困學齋雜錄》。

  書法名人勵志小故事 篇11

王羲之從小喜愛寫字。據說他平時走路的時候,也隨時用手指比劃着練字,日子一久,連衣服都劃破了。經過勤學苦練,王羲之的書法就到達很高的水平。因爲他出身士族,加上他的才華出衆,朝廷中的公卿大臣都推薦他做官。他做過刺史,也當過右軍將軍(人們也稱他王右軍)。之後又在會稽郡做官。他不愛住在繁華的京城,見到會稽的風景秀麗,十分喜愛,一有空,就和他的朋友們一齊遊覽山水。有一次,王羲之和他的朋友在會稽郡山陰的蘭亭舉行宴會。大家一面喝酒,一面寫詩。最後由王羲之當場揮筆,寫了一篇文章紀念這次宴會,這就是有名的《蘭亭集序》。那幅由王羲之親筆書寫的《蘭亭集序》,歷來被認爲是我國書法藝術的珍品,可惜它的真跡已經失傳了。

王羲之的書法越來越有名。當時的人都把他寫的字當寶貝看待。據說有一次,他到他門生家裏去,門生很熱情地接待他。他坐在一個新的几案旁,看到几案的面又光滑又幹淨,引起了他寫字的興趣,叫門生拿筆墨來。那個門生高興得不得了,立刻把筆墨拿來給王羲之。王羲之在几案上寫了幾行字,留作紀念,就回去了。

過了幾天,那個門生有事出門去了。他的父親進書房收拾,一看新几案給墨跡弄髒了,就用刀把字刮掉。等門生回來,几案上的字跡已經不見了。門生爲這件事懊惱了好幾天。

又有一次,王羲之到一個村子去。有個老婆婆拎了一籃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賣。那種竹扇很簡陋,沒有什麼裝飾,引不起過路人的興趣,看樣貌賣不出去了,老婆婆十分着急。王羲之看到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說:“你這竹扇上沒畫沒字,當然賣不出去。我給你題上字,怎樣樣?”老婆婆不認識王羲之,見他這樣熱心,也就把竹扇交給他寫了。王羲之提起筆來,在每把扇面上龍飛鳳舞地寫了五個字,就還給老婆婆。老婆婆不識字,覺得他寫得很潦草,很不高興。王羲之安慰她說:“別急。你只告訴買扇的人,說上面是王右軍寫的字。”王羲之一離開,老婆婆就照他的話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軍的書法,都搶着買。一籮竹扇立刻就賣完了。

許多藝術家都有各自的愛好,有的愛種花,有的愛養鳥。但是王羲之卻有他特殊的癖好。不管哪裏有好鵝,他都有興趣去看,或者把它買回來玩賞。山陰地方有一個道士,他想要王羲之給他寫一卷《道德經》。但是他明白王羲之是不肯輕易替人抄寫經書的。之後,他打聽到王羲之喜歡白鵝,就特地養了一批品種好的鵝。王羲之聽說道士家有好鵝,真的跑去看了。當他走近那道士屋旁,正見到河裏有一羣鵝在水面上悠閒地浮游着,一身雪白的羽毛,映襯着高高的紅頂,實在逗人喜愛。王羲之在河邊看着看看,簡直捨不得離開,就派人去找道士,要求把這羣鵝賣給他。那道士笑着說:“既然王公這樣喜愛,就用不到破費,我把這羣鵝全部送您好了。但是我有一個要求,就是請您替我寫一卷經。”王羲之毫不猶豫地給道士抄寫了一卷經,那羣鵝就被王羲之帶回去了。

  書法名人勵志小故事 篇12

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唐寅因科場舞弊案被累下獄,人生逆轉。回到蘇州後不久,也就是在弘治十四年(1501),他開始了自己人生當中歷時最長,行程最遠的一次遊歷,遠遊江蘇、江西、湖南、福建、浙江、安徽等地的名山大川,歷時一年之多。 有關唐寅的這次遠遊,文獻中的記載非常少,這或許和他出遊時的心情有很大關係。經受了科場冤獄之後,家庭和婚姻也發生了變故,一路上鬱郁而行。因此,唐寅這次遠遊的具體線路和行程目前還無法完整準確地考證出來。我們只能通過他爲數不多的詩文資料,他人詩畫作品中的零星題跋以及幾種年譜來考證他主要探訪和逗留過的一些地方。

目前,學界比較一致的認識是:唐寅從蘇州出發,先是乘船到達鎮江,再從鎮江到揚州,遊覽瘦西湖、平山堂等名勝,然後沿長江走過蕪湖、九江,到達廬山,泛舟彭蠡。接着又乘船溯江而上至黃州,觀看赤壁古戰場遺址。之後沿長江南行入湖南,遊洞庭湖,登岳陽樓。又順着湘江南行至衡陽,登上南嶽衡山。然後東行轉入福建,漫遊武夷諸名山和仙遊縣九鯉湖。緊接着由閩入浙,登遊雁蕩山、天台山,又渡海去普陀,然後來到杭州,再沿富春江、新安江上溯,抵達安徽,登上黃山與九華山。至此因爲遊資匱乏、體力不濟,只得返回蘇州。

九鯉湖乞夢

唐寅正德元年(1506)的九鯉湖祈夢是其遠遊途中廣爲流傳的一個故事。《唐伯虎軼事》卷二《遺事》載:“唐子畏詣九仙祈夢,夢人示以‘中呂’二字,語人莫知其故。”嘉靖二年(1523),唐寅訪王鏊于山中,見其壁間有蘇軾書《滿庭芳》詞,下有“中呂”二字。唐寅不禁想起了弘治十四年到福建九鯉湖祈夢所得,正是這兩個字。唐寅誦其詞,有“百年強半,來日苦無多”句,遂默然歸家。是年十二月初二,唐寅病逝於家中,終年五十四歲。似乎印證了蘇軾詞中之語,王鏊還把此事記入《震澤長語》中。九鯉湖位於福建仙遊縣,自然風光綺麗,明末徐宏祖《徐霞客遊記·九鯉湖日記》就描寫了這裏的自然景色:“平流至此,忽下墮湖中,如萬馬初發,誠有雷霆之勢,則第一際之奇也。九仙祠即峙其西,前臨鯉湖。湖不甚浩蕩,而澄碧泓於萬山之上,圍青漾翠,造物之醞靈亦異矣。……是夜祈夢祠中。”

九鯉湖的祈夢習俗,俗稱“乞夢”,雅名“臥遊”。始於唐代,勃興於宋代,鼎盛於明清。宋代在九鯉湖祈求仙夢已經成爲舉子們求取功名的敲門磚,而且這種風俗已由興化郡擴展到了閩中四郡。明代,九鯉湖乞夢的風氣更是盛況空前。唐寅在福建境內遊歷的足跡亦見於他的其他詩文作品。如福建寶巖寺曾經收藏了唐寅的兩首自題詩,其一爲:“可惜庭中樹,移根逐漢臣。只爲來時晚,開花不及春。”比喻自己如同石榴開花,趕不上春天的命運。其二爲:“三通畫角四通雞,天漸黎明月漸低。時序秋冬復孟夏,舟東南北夏東西。眼前次第人都老,世上參差事不齊。若要自家求安穩,一壺濁酒一盞燈。”表明對世事沉浮要採取一種淡然的態度。還有一首《過閩寧信宿旅邸,館人懸畫菊,愀然有感,因題》:“黃花無主爲誰容,冷落疏籬曲徑中。盡把金錢買脂粉,一生顏色付西風。”表現出爲世所棄的憤慨。唐寅在福建境內的遊歷折射出了他當時非常複雜、矛盾的心態。從留在寶巖寺、“旅邸”的詩作中可以看出唐寅還是反覆地回味、反省着往事,他嘆息着時運的不濟和才華的付之東流,陷在濃重的悲觀情緒中。至於他祈夢一事,我們是不是可以將其看作唐寅對接下去的人生之路該怎麼走所作的一種認真而又特殊的思考呢?

遊經浙境,意猶未盡

弘治十四年的壯遊,唐寅在返程途中經過浙江天台和杭州,雖然留下的詩文不多,但是這些文字卻已映照出他不同於在福建境內時的心態。他在遊天台山國清寺時作了一首《嗅花觀音》(卷三):“拈花微笑破檀脣,悟得塵埃色相身。辦取星冠與霞帔,天台明月禮仙真。”可見他當時的意興已經有些未雨綢繆。而在杭州,更見他融情於景的遊興。他所遊覽的孤山是:“湖上仙山隔渺茫,世塵不上渡頭航。白蘋開處藏漁市,紅葉中間放鹿場。落日沈沙罾有影,新霜着樹橘生香。遙聞逋老經行處,芝草葳蕤滿路旁。”(卷二《題畫》)而保俶寺則更成了唐寅飲酒賦詩、邀朋賞景的行樂處:“箯輿銜尾試臨汀,蘭若從頭遍叩扃。晨唄香凝通殿霧,夜漁燈散漫湖星。登高新酒傾酇白,弔古空山涌帝青。又算一番行樂處,詩成吟與故人聽。”(卷二《與朱彥明同遊保俶寺》)後來當他在蘇州故里回想在杭州西湖邊流連、逡巡的時光時,還是意猶未盡、回味無窮,情不自禁地向杭州的朋友賦詩寄懷,直把杭州當作跟蘇州一樣的可堪行樂、休閒之處:“我住蘇州君住杭,蘇杭自古號天堂。東西只隔路三百,日夜那知醉幾場?保俶塔將湖影浸,館娃宮把麝臍香。只消兩地堪行樂,若到他鄉沒主張。”(卷二《寄郭雲帆》) 在他離開杭州,沿富春江上行,經過嚴子陵釣臺時,曾寫有一詩:“漢皇故人釣魚磯,魚磯猶昔世人非。青松滿山響樵斧,白舸落日曬客衣。眠牛立馬誰家牧?鸂鶒鸕鶅無數飛。嗟餘漂泊隨饘粥,渺渺江湖何所歸。”(卷二《嚴灘》)隨着行程即將結束,想到古人嚴子陵得以躬耕垂釣終老一生,對於自己接下去的人生之路該怎麼走,似乎又陷入了茫茫思緒之中。

翩然而行,出遊皖南、沛縣

弘治十八年(1505),唐寅出遊皖南。與三年前因科場蒙冤而滿懷惆悵、憤懣地獨自一人遠遊不同,此次他是應王友格之請,爲其撰《王氏澤富祠堂記》,雲:“徽歙多世家,澤富之王景旻氏,是其一也。……其子友格暨叔父景蘧,繼志述事,舉族內之賢能者凡六人曰某,宣葉乃力,於是祠事大備。……王氏後世之子孫,苟知所務,不替斯舉,使世德族系,百萬斯年,與此祠俱隆,豈不得爲徽歙之偉觀也哉!弘治乙丑,餘行旅過徽,友格以幣交,故爲記其事雲。”真可謂是翩然而遊,當年鬱悶的胸懷已經盪滌一空。 而後,他又登臨休寧縣齊雲山,脫換一新的心境更是從他的《齊雲巖縱目詩》中(卷二)一目瞭然:“搖落郊園九月餘,秋山今日喜登初。霜林着色皆成畫,雁字排空半草書。麴櫱才交情誼厚,孔方兄與往來疏。塞翁得失渾無累,胸次悠然覺靜虛。”歙縣之行,唐寅還爲吳明道撰《竹齋記》。 安徽之行的第二年,唐寅又陪同王鏊遊覽江蘇沛縣歌風臺,並繪有《沛臺實景圖》。

除了上文所述的幾次遠遊,唐寅行蹤常至之所,還是以江浙地區爲主,如宜興、江陰、鎮江、平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