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小故事 > 經典的人生哲理小故事和感悟200字30篇

經典的人生哲理小故事和感悟200字3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5W 次

每一個哲理小故事都像是一盞指路的明燈,每一條感慨都像是對人生的一次頓悟。下面是人生哲理小故事和感悟200字30篇,歡迎閱讀。

經典的人生哲理小故事和感悟200字30篇

  故事1:彌勒佛的笑

去過廟的人都知道,一進廟門,首先是彌勒佛,笑臉迎客,而在他的背面,則是黑口黑臉的韋陀。但相傳在很久以前,他們並不在同一個廟裏,而是分別掌管不同的廟。

彌勒佛熱情快樂,所以來的人非常多,但他什麼都不在乎,丟三拉四,沒有好好的管理賬務,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韋陀雖然管賬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陰着個臉,太過嚴肅,搞得人越來越少,最後香火斷絕。

佛祖在查香火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問題,就將他們倆放在同一個廟裏,由彌勒佛負責公關,笑迎八方客,於是香火大旺。而韋陀鐵面無私,錙珠必較,則讓他負責財務,嚴格把關。在兩人的分工合作中,廟裏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感悟:其實在用人大師的眼裏,沒有廢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貴寶劍,摘花飛葉即可傷人,關鍵看如何運用。

  故事2:牛應而動

父子兩住山上,每天都要趕牛車下山賣柴。老父較有經驗,坐鎮駕車,山路崎嶇,彎道特多,兒子眼神較好,總是在要轉彎時提醒道:“爹,轉彎啦!”

有一次父親因病沒有下山,兒子一人駕車。到了彎道,牛怎麼也不肯轉彎,兒子用盡各種方法,下車又推又拉,用青草誘之,牛一動不動。

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後只有一個辦法了,他左右看看無人,貼近牛的耳朵大聲叫道:“爹,轉彎啦!”

牛應聲而動。

感悟:牛用條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則以習慣生活。一個成功的人曉得如何培養好的習慣來代替壞的習慣,當好的習慣積累多了,自然會有一個好的人生。

 故事3:上山還是下山

人若怕鬼,鬼就嚇人;人不怕鬼,鬼就怕人。

一位參加夏令營回來的同學問我一個問題:假如在登山的時候,下起了暴雨,你該馬上下山還是等待救援?我說:“應該馬上下山。”同學說:“錯了,應該繼續前進。”我奇怪地問:“山上的風雨不是更大嗎?”

那位中學生告訴我,那天早晨,他們登一座高山,剛行至半山腰就遇上了大雨。他們要下山,帶隊老師不同意,反而要他們趕快往山上走。結果,他們一鼓作氣冒着風雨登上了山頂。傍晚下山的時候,他們發現那條道路被水沖刷過了,路上殘留着許多石塊、泥沙,而且越往下走,泥沙堆積的厚度越高。

感悟:往山頂走,風雨可能更大,但不足以危及生命;如果往山下走,卻有可能遇到山洪致人於死地。

  故事4:高標準多高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有個漁夫從海里撈到一顆大珍珠,愛不釋手。然而,珍珠上面有一個小黑點。漁夫想,如能將小黑點去掉,珍珠將變成無價之寶。於是,它就用刀子把黑點刮掉。可是,刮掉一層,黑點仍在,再刮一層,黑點還在,刮到最後,黑點沒了,珍珠也不復存在。

人們往往堅持完美而扔掉了一些他們原本可以有的東西,但他們是不可能擁有完美的,雖然他們還在永遠找不到完美的地方到處搜尋。

想追求完美無缺的事物,本是無可厚非的,然而,這種願望落空也是經常發生的。優點與缺點,長處與短處,相比較而存在,即便是最好的,也不等於是最完美的。

感悟:高標準自然是美好的願望,但是樓外有樓,天外有天,凡事宜從實際出發。

 故事5:重建自己

人生最大的成就在於不斷重建自己,使自己終於能知道如何生活。

夏朝時候,一個背叛的諸侯有扈氏率兵入侵,夏禹派他的兒子伯啓抵抗,結果伯啓打敗了。他的部下很不服氣,要求繼續進攻,但是伯啓說:“不必了,我的兵比他多,地也比他大,卻被他打敗了,這一定是我的德行不如他,帶兵方法不如他的緣故。從今天起,我一定要努力改正過來纔是。”從此以後,伯啓每天很早便起牀工作,粗茶淡飯,照顧百姓,任用有才幹的人,尊敬有品德的人。過了一年,有扈氏知道了,不但不敢再來侵犯,反而自動投降了。

感悟:遇到失敗或挫折,假如能像伯啓這樣,肯虛心地檢討自己,馬上改正有缺失的地方,那麼最後的成功,一定是屬於你的。

 故事6:別人的好意

有一個人帶了一些雞蛋在市場販售,他在一張紙板上寫着:“新鮮雞蛋在此銷售”。

有一個人過來對他說:“老兄,何必加新鮮兩個字,難道你賣的雞蛋不新鮮嗎?”他想一想有道理,就把“新鮮”兩個字塗掉了。

不久,又有一個人對他說:“爲什麼要加在此呢?你不在這裏賣,還會去哪兒賣?”他也覺得有道理,又把“在此”塗掉了。

一會兒,一個老太太過來對他說:“銷售二字是多餘的,不是賣的,難道會是送的嗎?”他又把“銷售”擦掉了。

這時來了一個人,對他說:“你真是多此一舉,大家一看就知道是雞蛋,何必寫上“雞蛋”兩個字呢?”

結果所有的字全都塗掉了。

感悟:有時別人的好意,反而使我們失去應有的目標和方向。

故事7:三明治的味道

半年前我乘巴士在法國鄉間旅行。

一次,汽車要在一個小鎮上停留十分鐘。閒着沒事兒,我便走進了巴士附近的一家小餐館。

餐館十分的整潔,陳列臺上有濃湯、各色沙拉以及咖啡和美酒。我想嚐嚐法式濃湯,便向老闆點了一道。

“不賣湯。”

“什麼?”我疑惑不解地問。

“請原諒。因爲您是搭乘巴士的人,所以,我想您還是隨便點個漢堡包或者三明治的好,不瞞您說,爲了熬這湯,我花去了好幾個小時,它的味道是全法國最棒的。面對這麼好的美味,可您卻只能有幾分鐘來喝它,太可惜了!我決不會讓您糟蹋它的。”

我終於沒能喝成這美味的法式濃湯。

但我卻是完全能夠理解小餐館老闆的。因爲,在這位堅持不賣湯的老闆看來,喝湯,是一件應該十分強調品嚐過程的事情。湯中那豐富與細緻的滋味,惟有你慢慢與細細地去品嚐,才能充分地領略到。三明治算什麼!人們吃它,要的不過只是儘快地填飽肚子這個結果罷了。

感悟:現代人的生活喧囂而忙碌,越來越多的人漸漸地變得只重視一件事情的最終結果,而往往忽視好好享受與體味人生那豐富的過程。他們的人生越來越像是一個被他們在匆忙中嚥下的三明治,細細去品味美味濃湯的感覺,已經離他們很遠很遠。

 故事8:參照標準

一個人去買碗,他懂得一些識別瓷器質量的方法,即用一隻碗輕撞其它碗,發出清脆聲音的碗肯定是質地好的。但來到店裏,他卻發現每一隻碗發出的聲音都不夠清脆。最後店員拿出價格高昂的工藝碗,結果還是讓他不甚滿意。店員最後不解地問:“你爲什麼拿着碗輕撞它呢?”那人說這是一種辨別瓷器質量的方法。

店員一聽,立即取過一隻質量上好的碗交給他:“你用這隻碗去試試。”他換了碗,再去輕撞其它的碗,聲音變得鏗鏘起來。

原來他手中拿着的是一隻質地很差的碗,它去輕碰每一隻碗,都會發出混濁之音。合作者變了,參照標準變了,一切都變了。

感悟:生活也是如此,你的參照標準如果錯了,那麼你眼中的整個世界也就錯了。

  故事9:加水容易翻船

一艘貨輪卸貨後返航,在浩渺的大海上,突然遭遇巨大風暴,老船長果斷下令:“打開所有貨艙,立刻往裏面灌水。”

水手們擔憂:“往船裏灌水是險上加險,這不是自找死路嗎?"

船長鎮定地說:“大家見過根深幹粗的樹被暴風颳倒過嗎?被颳倒的是沒有根基的小樹。”

水手們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了。雖然暴風巨浪依舊那麼猛烈,但隨着貨艙裏的水位越來越高,貨輪漸漸地平穩了。

船長告訴那些鬆了一口氣的水手:“一隻空木桶,是很容易被風打翻的,如果裝滿水負重了,風是吹不倒的。船在負重的時候,是最安全的;空船時,纔是最危險的時候。”

人何嘗不是呢?那些胸懷大志的人,沉重的責任感時刻壓在心頭,砥礪着人生的堅穩腳步,從歲月和歷史的風雨中堅定地走了出來。而那些得過且過的空耗時光的人,像一個沒有盛水的空水桶,往往一場人生的風雨便把他們徹底地打翻了。

感悟:給我們自己加滿“水”,使我們負重,這樣纔不會被打翻。

 故事10:郵差種花

有個小村莊裏有位中年郵差,他從剛滿二十歲起便開始每天往返五十公里的路程,日復一日將憂歡悲喜的故事,送到居民的家中。就這樣二十年一晃而過,人事物幾番變遷,唯獨從郵局到村莊的這條道路,從過去到現在,始終沒有一枝半葉,觸目所及,唯有飛揚的塵土罷了。

「這樣荒涼的路還要走多久呢?」

他一想到必須在這無花無樹充滿塵土的路上,踩著腳踏車度過他的人生時,心中總是有些遺憾。

有一天當他送完信,心事重重準備回去時,剛好經過了一家花店。「對了,就是這個!」他走進花店,買了一把野花的種籽,並且從第二天開始,帶著這些種籽撒在往來的路上。

就這樣,經過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他始終持續散播著野花種籽。

沒多久,那條已經來回走了二十年的荒涼道路,竟開起了許多紅、黃各色的小花;夏天開夏天的花,秋天開秋天的花,四季盛開,永不停歇。

種籽和花香對村莊裏的人來說,比郵差一輩子送達的任何一封郵件,更令他們開心。

感悟:在不是充滿塵土而是充滿花瓣的道路上吹著口哨,踩著腳踏車的郵差,不再是孤獨的郵差,也不再是愁苦的郵差了。

  故事11:人比花嬌

有一位花販告訴我:“幾乎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顏色豔麗的花愈是缺少芬芳。”

他的結論是:人也是一樣,愈樸素單純的人,愈有內在的芳香。

有一位花販告訴我:“夜來香其實白天也很香,但是很少有人聞得到。”

他的結論是:因爲白天人的心太浮躁了,聞不到夜來香的香氣。如果一個人白天的心也很沉靜,就會發現夜來香、桂花、七里香,連酷熱的中午也是香的。

有一位花販告訴我:“清晨買蓮花一定要挑那些盛開的。”

他的結論是:早上是蓮花開放最好的時間,如果一朵蓮花早上不開,可能中午和晚上都不開了。

感悟:我們看人也是一樣,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沒有志氣,中年或晚年就更難有志氣了。

  故事12:真正的勇者

病人的子宮長了瘤子,給她開刀的是一位名醫。可偏偏名醫也有誤診的時候,下刀以後,豆大的汗珠就冒上了他的額頭:子宮裏長的不是腫瘤,是個胎兒。

名醫陷入了痛苦的掙扎:要麼繼續下刀,硬把胎兒拿掉,然後告訴病人,摘除的是腫瘤;要麼立刻把肚子縫上,然後告訴病人,看了幾十年的病,這回他居然看走了眼。

三秒鐘的內心掙扎,名醫渾身溼透。三十分鐘後他從手術室回到了辦公室,靜待病人的甦醒。“對不起。”只見他站在病人的牀前說,“太太,請原諒,是我看錯了眼,你只是懷孕,並沒有長瘤子,所幸及時發現。孩子安好,你一定能生一個可愛的小寶寶!”

病人和家屬全驚呆了。然後,病人家屬突然衝了上去,抓住名醫的領子吼道:“你這個庸醫,什麼東西!”

有朋友笑這位名醫:“爲什麼當時你不將錯就錯?說它是個腫瘤,又有誰知道!”

名醫淡淡一笑:“可是我知道!”

感悟:自己的身家名譽去拼命的人算不得大勇,不顧自己的身家名譽而去維護真理的人,纔是真正的勇者。

  故事13:生活需要開朗

有一次我跟着一個卡車司機跑長途。

車途經一個小村莊時,一箇中年農婦突然小跑着橫穿馬路,大卡車來了個急剎車,差點撞着農婦的屁股。

農婦火冒三丈,衝到駕駛室前對司機沒完地臭罵。

司機不還嘴,點燃一支菸,慢慢地吸着,聽農婦從"村罵"上升到"國罵"。一支菸吸完,農婦還罵,司機火了:"如果我剛纔剎車晚了,軋死你,這會兒你還能罵嗎?"農婦想想有理,便不罵了。

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常常感覺很愁悶窩火,很少會爲自己慶幸說,如果不是怎樣怎樣,事情還有可能更糟。我們的心空中,也常因此而徒生了許多的陰雲,失去了許多的快樂。

感悟:生活,是很需要一些開朗和豁達的。我們應該像契訶夫所說的那樣:"要是你的手指扎一根刺,那你應當高興:梃好,多虧這根刺不是紮在眼睛裏!"這樣,當我們遇上一些麻煩時,也就不至於愁腸百結了。

  故事14:結果與過程

事情的結果儘管重要,但是做事情的過程更加重要,因爲結果好了我們會更加快樂,但過程使我們的生命充實。人的生命最後的結果一定是死亡,我們不能因此說我們的生命沒有意義。世界上很少有永恆。大學生談戀愛,每天都在信誓旦旦地說我會愛你一輩子,這實際上是不真實的。統計數據表明,大學生談戀愛的100對裏有90對最後會分手,最後結婚了的還有一半會離婚。你說愛情能永恆嗎?所以最真實的說法是:“我今天,此時此刻正在真心地愛着你。”明天也許你會失戀,失戀後我們會體驗到失戀的痛苦。這種體驗也是豐富你生命的一個過程。

感悟:生命本身其實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只是你自己賦予你的生命一種你希望實現的意義,因此享受生命的過程就是一種意義所在。

  故事15:放棄應該是一種昇華

當你擁有六個蘋果的時候,千萬不要把它們都吃掉,因爲你把六個蘋果全都吃掉,你也只吃到了六個蘋果,只吃到了一種味道,那就是蘋果的味道。如果你把六個蘋果中的五個拿出來給別人吃,儘管表面上你丟了五個蘋果,但實際上你卻得到了其他五個人的友情和好感。以後你還能得到更多,當別人有了別的水果的時候,也一定會和你分享,你會從這個人手裏得到一個橘子,那個人手裏得到一個梨,最後你可能就得到了六種不同的水果,六種不同的味道,六種不同的顏色,六個人的友誼。人一定要學會用你擁有的東西去換取對你來說更加重要和豐富的東西。所以說,放棄是一種智慧。

感悟:我的個人原則是:每一次放棄都必須是一次昇華,否則就不要放棄;每一次選擇都必須是一次昇華,否則不要選擇。做人最大的樂趣在於通過奮鬥去獲得我們想要的東西,所以有缺點意味着我們可以進一步完美,有匱乏之處意味着我們可以進一步努力。

  故事16:輕鬆的代價

有一對兄弟,他們的家住在80層樓上。有一天他們外出旅行回家,發現大樓停電了!雖然他們揹着大包的行李,但看來沒有什麼別的選擇,於是哥哥對弟弟說,我們就爬樓梯上去!於是,他們揹着兩大包行李開始爬樓梯。爬到20樓的時候他們開始累了,哥哥說“包包太重了,不如這樣吧,我們把包包放在這裏,等來電後坐電梯來拿。”於是,他們把行李放在了20樓,輕鬆多了,繼續向上爬。

他們有說有笑地往上爬,但是好景不長,到了40樓,兩人實在累了。想到還只爬了一半,兩人開始互相埋怨,指責對方不注意大樓的停電公告,纔會落得如此下場。他們邊吵邊爬,就這樣一路爬到了60樓。到了60樓,他們累得連吵架的力氣也沒有了。弟弟對哥哥說,“我們不要吵了,爬完它吧。”於是他們默默地繼續爬樓,終於80樓到了!興奮地來到家門口兄弟倆才發現他們的鑰匙留在了20樓的包包裏了…

感悟:這個故事其實就是反映了我們的人生:20歲之前,我們活在家人、老師的期望之下,揹負着很多的壓力、包袱,自己也不夠成熟、能力不足,因此步履難免不穩。20歲之後,離開了衆人的壓力,卸下了包袱,開始全力以赴地追求自己的夢想,就這樣愉快地過了20年。可是到了40歲,發現青春已逝,不免產生許多的遺憾和追悔,於是開始遺憾這個、惋惜那個、抱怨這個、嫉恨那個……

 故事17:青年與老人

有個風華正茂的青年,時常輕視飽經風霜的老人。

一天,父子倆同遊公園。青年順手摘了一朵鮮花,說道:"爸爸,我們青年人就像這朵鮮花一樣,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你們老年人,怎麼能和青年人相比呢?"

父親聽罷,在經過小賣部的時候,順便買了一包核桃,取出一顆,託在掌心裏,說道:"孩子,你比喻得不錯。如果你是鮮花,我就是這幹皺的果實。不過,事實告訴人們:鮮花,喜歡讓生命顯露在炫目的花瓣上;而果實,卻愛把生命凝結在深藏的種子裏!"

年輕人還不服氣:"要是沒有鮮花,哪兒來的果實呢?"

感悟:是啊,所有的果實,都曾經是鮮花;然而,卻不是所有的鮮花都能夠成爲果實!

 故事18:偉大的建築師

三百多年前,建築設計師克里斯托·萊伊恩受命設計了英國溫澤市政府大廳,他運用工程力學的知識,依據自己多年的實踐,巧妙地設計了只用一跟柱子支撐的大廳天花板。但是一年以後,在進行工程驗收時,市政府的權威人士對次提出了質疑,並要求萊伊恩一定要再多加幾根柱子。

萊伊恩對自己的設計很有自信,因此他非常苦惱;堅持自己的主張吧,他們肯定會另找人修改設計;不堅持吧,又有違自己爲人的準則。矛盾了很長時間,萊伊恩終於想出了一條妙計,他在大廳裏增加了四根柱子,但它們並未與天花板連接,只不過是裝裝樣子,糊弄那些自以爲是的傢伙。

三百多年過去了,這個祕密始終沒有被發現。直到前年兩市政府準備修繕天花板時,才發現萊伊恩當年的“弄虛作假”

感悟:作爲一個建築師,萊伊恩也許並不是最出色的,但作爲一個自然人,他無疑非常偉大。這種偉大表現在他始終袼守着自己的原則,給心靈的高貴一個美麗的住所,哪怕是遭遇到最大的阻力,也要想辦法抵達勝利。

  故事19:別太在乎別人的說法

這是一個關於佛陀的故事。

在旅途中,佛陀碰到一個不喜歡他的人。連續好幾天,好長的一段路,那人用盡各種方法誣衊、詆譭佛陀。

最後,佛陀轉身問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禮物,但你拒絕接受,那麼這份禮物屬於誰呢?”那人答:“當然屬於送禮的那個人。”佛陀笑著說:“沒錯。若我不接受你的謾罵,那你不就是在罵自已了嗎?”於是,那人摸摸鼻子走了。

感悟:只要心靈健康,別人怎麼想都影響不了我們。若我們一味地在乎別人的想法或說法,爲人處事就會失去自主性。

 故事20: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春秋時期,楚王請了很多臣子們來喝酒吃飯,席間歌舞妙曼,美酒佳餚,燭光搖曳。同時,楚王還命令兩位他最寵愛的美人許姬和麥姬輪流向各位敬酒。

忽然一陣狂風颳來,吹滅了所有的蠟燭,漆黑一片,席上一位官員乘機揩油親澤,摸了許姬的玉手。許姬一甩手,扯了他的帽帶,匆匆回到座位上並在楚王耳邊悄聲說:“剛纔有人乘機調戲我,我扯斷了他的帽帶,你趕快叫人點起蠟燭來,看誰沒有帽帶,就知道是誰了。”

楚王聽了,連忙命令手下先不要點然蠟燭,卻大聲向各位臣子說:“我今天晚上,一定要與各位一醉方休,來,大家都把帽子脫了痛快飲一場。”

衆人都沒有戴帽子,也就看不出是誰的帽帶斷了。後來楚王攻打鄭國,有一健將獨自率領幾百人,爲三軍開路,斬將過關,直通鄭國的首都,而此人就是當年揩許姬油的那一位。他因楚王施恩於他,而發誓畢生孝忠於楚王。

感悟:“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寬容,寬容不僅是給別人機會,更是爲自己創造機會。同樣老闆在面對下屬的微小過失時,則應有所容忍和掩蓋,這樣做是爲了保全他人的體面和企業的利益。

  故事21:改變自己

一位牧師在一個星期六的早晨,打算在很困難的條件下,準備他的嘮叨的講道。他的妻子出去買東西了。那天在下雨,他的小兒子吵鬧不休,令人討厭。最後,這位牧師在失望中拾起一本舊雜誌,一頁一頁地翻閱,直到翻到一幅色彩鮮豔的大圖畫--一幅世界地圖。他就從那本雜誌上撕下這一頁,再把它撕成了碎片,丟在起坐間的地上,說道:“小約翰,如果你能拼攏這些碎片,我就給你2角5分錢。”

牧師以爲這件事會使小約翰花費上午的大部分時間。但是沒有10分鐘,就有人敲他的房門。這是他的兒子。牧師驚愕地看到約翰如此之快地拼好了一幅世界地圖。

“孩子,你怎樣把這件事做得這樣快?”牧師問道。

“啊”,小約翰說:“這很容易。在地圖的背面有一個人的照片。我就把這個人的照片拼到一起。然後把它翻過來。我想如果這個人是正確的,那麼,這個世界就是正確的。”

牧師微笑起來,給了他的兒子2角5分錢。“你也替我準備好了明天的講道。”他說:“如果一個人是正確的,他的世界也就會是正確的。”

感悟:如果你想改變這個世界,首先就應該改變你自己。如果你是正確的,你的世界也會是正確的。這就是積極的心態所談的全部問題。當你抱着積極的心理態度時,你的世界的一些問題在你面前勢必要低頭。

故事22:放下包袱

一個青年揹着一個大包裹千里迢迢跑來找無際大師,他說:“大師,我是那樣的孤獨、痛苦和寂寞,長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極點;我的鞋子破了,荊棘割破雙腳;手也受傷了,流血不止;嗓子因爲長久的呼喊而喑啞……爲什麼我還不能找到心中的陽光?”

大師問:“你的大包裹裏裝的什麼?”青年說:“它對我可重要了。裏面是我每一次跌倒時的痛苦,每一次受傷後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時的煩惱……靠了它,我才能走到您這兒來。”

於是,無際大師帶青年來到河邊,他們坐船過了河。上岸後,大師說:“你扛了船趕路吧!”“什麼,扛了船趕路?”青年很驚訝,“它那麼沉,我扛得動嗎?”“是的,孩子,你扛不動它。”大師微微一笑,說:“過河時,船是有用的。但過了河,我們就要放下船趕路。否則,它會變成我們的包袱。痛苦、孤獨、寂寞、災難、眼淚,這些對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使生命得到昇華,但須臾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放下它吧!孩子,生命不能太負重。”

感悟:青年放下包袱,繼續趕路,他發覺自己的步子輕鬆而愉悅,比以前快得多。原來,生命是可以不必如此沉重的。

 故事23:饒恕是一種美德

在十七世紀,丹麥和瑞典發生了戰爭。

一場激烈的戰役下來,丹麥打了勝仗。

一個丹麥士兵坐下來,正準備取出壺中的水解渴。

突然聽到哀哼的聲音,原來在不遠處躺着一個受了重傷的瑞典人, 雙眼正盯着他的水壺。

“你比我更需要。”丹麥士兵走過去,將壺嘴送到傷者的口中。

但是,瑞典人竟然伸出長矛刺向他,幸好偏了一點,只傷到了他的手臂。

“嗨!你竟然如此回報我。”

丹麥士兵說:“我本來要把整壺水給你喝,現在只能給你一半了。”

後來,這件事被丹麥國王知道了。

他專門召見了這個士兵,問他爲什麼不把那個忘恩負義的傢伙殺掉?

他輕鬆地回答:“我不想殺受傷的人。”

沉思5分鐘

這個故事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一面,在別人忘恩負義之後,自己仍有一顆饒恕的心。

感悟:這是第二次饒恕,也是一種更偉大的情操。

 故事24:善意的回報

有一個人在擁擠的車潮中駕車緩緩前進,在等紅燈時,一個衣服襤褸的小男孩,敲着車窗問他要不要買花,他拿出2美金,由於綠燈已亮,而後面的人正猛按喇叭催着,因此他粗暴的對正問他要什麼花的男孩說:“什麼顏色都可以,你只要快一點就好。”

男孩十分禮貌的說:“謝謝你,先生。”

在開了一小段路後,他有些良心不安,他粗暴無禮的態度,卻得到對方如此有禮的迴應,他把車停在路邊,回頭走向孩子表示歉意,並且又再給了2美金,要他自己買一束花送給喜歡的人,這個孩子笑了笑並道謝接受。

當他回去發動車子時,發現車子故障了,動也動不了,在一陣忙亂後,他決定步行找拖吊車幫忙,正在思索時,一輛拖吊車已經迎面駛來,他大爲驚訝,司機笑着對他說,有一個小孩給了我4美金,要我開過來幫你,並且還寫了一張紙條,他打開一看,上面寫着:“這代表一束花”。

感悟:你的一份善意往往能得到立即的回報,而內心的釋懷正是最好的報答。

 故事25:人生中最生動的一課

格洛麗亞·斯坦姆,是女權主義運動的一位領導者兼作家。學生時代,在一次地理考察中,她上了人生中重要的一課。在史密斯大學演講時,斯坦姆和聽衆分享了這次經歷:“在考察中,在蜿蜒的康涅狄格河畔,我發現了一隻巨大的烏龜,它趴在一段路的護堤上。它顯然是從河裏爬出來的,經過一段土路纔到了現在這個地方。它還在繼續前進,隨時有被汽車軋死的危險。”

“同是地球上的生物,我覺得幫助它是責無旁貸的。於是我走上前,連拉帶拽,最後總算把這隻大烏龜從路障上帶回岸邊。這期間,它不斷憤怒地想咬我一口。”

“當我正要把烏龜推回河裏時,地理學教授走了過來,並對我說:‘你知道,爲了在路邊的泥裏產卵,那隻烏龜可能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才爬上公路,結果你要把它推回河裏!’”

“哎,我當時懊惱極了。”

感悟:在後來的歲月裏,我發現那次經歷是我人生中最生動的一課。它時刻提醒我不要犯主觀臆斷的錯誤。不管你是激進的還是保守的,在做事關烏龜的決斷時,都不要忘記先聽聽烏龜自己的意見。

 故事26:助人等於助己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一天,歐洲盟軍最高統帥艾森豪威爾乘車回總部,參加緊急軍事會議。

那天大雪紛飛,天氣極冷,車一路奔馳。忽然,他看到一對法國老夫婦坐在路邊,凍得發抖。他立即命令身旁的翻譯官下車去問問。一位參謀急忙說:“我們得按時趕到總部開會,這種事還是給當地的警方處理吧!”艾森豪威爾堅持說:“等警方趕到,這對老夫婦可能早凍死了!”

原來,這對老夫婦是去巴黎投奔兒子,車拋錨了,前不着村後不着店,正不知如何是好。艾森豪威爾立即請他們上車,特地繞道將夫婦送到巴黎,才趕回總部。

艾森豪威爾根本沒想過行善圖報,然而,他的善良卻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回報。原來,那天德國納粹狙擊兵已預先埋伏在他們必經之路上,只等他的車一到就立刻實施暗殺行動。如果不是爲幫助那對老夫婦而改變了行車路線,他恐怕很難躲過這場劫難。假如艾森豪威爾遭到伏擊身亡,那麼,整個“二戰”歷史很可能因此而改寫!

感悟:“幫助別人,常常就是幫助自己。”這絕不是簡單的因果報應,而是做人的根本。

 故事27:欣賞的重要性

臺灣作家林清玄當年做記者時,曾經報道了一個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細膩,犯案上千起,第一次被捉到。他在文章的最後,情不自禁地感嘆:“像心思如此細密、手法那麼靈巧、風格這樣獨特的小偷,又是那麼斯文有氣質,如果不做小偷,做任何一行都會有成就的吧!”

沒想到,他20年前無心寫下的這句話,卻影響了一個青年的一生。如今,當年的小偷已經是臺灣幾家羊肉爐店的大老闆了!在一次邂逅中,這位老闆誠摯地對林清玄說:“林先生寫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點,使我想,爲什麼除了做小偷,我沒有想過做正當事呢?”從此,他脫胎換骨,重新做人。

回頭想想,如果沒有林清玄當年對小偷的“欣賞”和企盼,恐怕也就不會有他今天的事業和成就。不難看出,欣賞對人生是多麼重要啊!

感悟:欣賞,是一種理解和溝通,也包含了信任和肯定;欣賞,也是一種激勵和引導,可以使人揚長避短,更健康地成長和進步。其實,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渴望別人的欣賞,同樣,每一個人也應該學會去欣賞別人。學會欣賞,是一種愛。人與人之間,在相互欣賞之中,世界才能充滿愛!

 故事28:謙卑的心

一天,蘇格拉底和弟子們聚在一起聊天。一位其父相當富有的學生,趾高氣揚地面向所有的同學炫耀:他家在雅典附近擁有一望無邊的肥沃土地。

當他口若懸河大肆吹噓的時候,一直在其身旁不動聲色的蘇格拉底拿出了一張世界地圖,然後說:"麻煩你指給我看看,亞細亞在哪裏?"

"這一大片全是。"學生指着地圖洋洋得意地回答。

"很好!那麼,希臘在哪裏?"蘇格拉底又問。

學生好不容易在地圖上將希臘找出來,但和亞細亞相比,的確是太小了。

"雅典在哪兒?"蘇格拉底又問。

"雅典,這就更小了,好像是在這兒。"學生指着地圖上的一個小點說。

最後,蘇格拉底看着他說:"現在,請你再指給我看看,你家那塊一望無邊的肥沃土地在哪裏?"

學生急得滿頭大汗,當然還是找不到。他家那塊一望無邊的肥沃土地在地圖上連個影子也沒有。他很尷尬又很覺悟地回答到:"對不起,我找不到!"

感悟:

任何人所擁有的一切,與有大美而不言的天地相比,與浩瀚無際的宇宙相比,都不如滄海一粟,實在是微不足道。從歷史的長河來看,不管我們擁有什麼、擁有多少、擁有多久,都只不過是擁有極其渺小的瞬間。人譽我謙,又增一美;自誇自敗,又增一毀。無論何時何地,我們永遠都應保持一顆謙卑的心。

 故事29:乞丐的陽光

俄國作家屠格涅夫走在街頭,突然有一位衣衫襤褸的乞丐向他伸出了髒污不堪的手,紅腫的雙眼裏露出的滿是希望與乞求。屠格涅夫搜遍全身,也沒有找出可以給他的東西,於是就握住那隻髒手,誠懇地說道:“兄弟,我真的很抱歉。”不料,那乞丐卻滿帶笑容地回答說:“謝謝,這已經夠了。”除了衣食和金錢的施捨外,還有更爲重要的東西,那就是真誠地對待和愛心的給予,這位乞丐在飢寒之中領悟並堅持這一點,實屬不易。

詩人于堅漫遊西藏,在拉薩的街頭,遇上一位乞丐向他討要一毛錢,于堅給了他一元,他立即找給於堅九毛,唱喏一聲“謝謝”便揚長而去,剩下詩人震驚在街頭。有所求有所不求,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大丈夫一言,駟馬難追。雖爲乞身,但取捨有方。

一位慈善的紳士,路經鬧市回家,在一處避風的牆角,見一個衣不遮體的乞丐坐在太陽下打盹,便走上前問道:“這麼好的天氣,您爲什麼不去討點東西?現在我能爲您做點什麼?”那乞丐睜眼看了紳士一下,輕聲說道:“好心的先生,請讓開一下,您擋住了我的陽光。”說罷,依舊於陽光下閉目養神。

感悟:一簞食一豆羹,得之果腹可也,何必貪求?與其忙碌奔走,不如曬會兒太陽。看來滿街匆忙者,無一例外地都辜負了日出日落。

 故事30:別附和謬論

有一個民間故事,說兩個人爭論。一個說《水滸傳》 上有個使板斧的好漢叫李達,另一個堅持說叫李逵。

兩人爭論不休,就打賭20塊錢,去找一位古典文學權威評定。

權威笑咪咪地看了兩人一會,判定《水滸》上的好漢乃是李達,於是主張李逵者輸掉20元錢。

事後,"李逵派"質問權威如何如此荒唐斷案。權威答道:"你不過損失了20元錢,那小子如此頑冥不化,我們就害他一輩子好了。他從此認定這好漢乃是李達,還不出一輩子醜嗎?"

感悟:有時候,對謬論的附和,恰恰是對謬論者最大的懲罰。不過,這種招術別輕易使用,有損陰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