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小故事 >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2W 次

德育在階級和民族存在的社會具有階級性和民族性。在德育歷史發展過程中,其原理、原則和內容、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因此德育具有繼承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 篇1

西漢史學家,思想家司馬遷在編寫《史記》的時候,朝中最受漢武帝劉徹寵信的將軍李廣利派人給他送來一件禮物。司馬遷的女兒打開精緻的盒子一看,不禁欣喜於色。原來,盒子裏放着一對圓潤、光滑的稀世珍寶——玉壁。於是,她喜盈盈地跑過去告訴了父親。

這對玉璧使司馬遷思緒萬千,他想到;我是一個平凡而品位低下的小官,人家是皇上的寵臣,爲什麼要送我這麼珍貴的禮物呢?況且,這無瑕玉壁,不正是做人的一個榜樣嗎?富貴貧賤不由人,而品行則可以追求,使其潔白似玉。如果收下這對玉璧,我身上就增添了一分瘢痕污點。想到這裏,他對女兒說: "自古無功不受祿,這無瑕玉璧咱們不能收。"說罷,他包好玉壁,交給來人帶回去了。

負荊請罪戰國時期,趙國有兩個出名的將相——廉頗和藺相如。在廉頗以軍功升爲大將軍,成爲趙國重臣的時候,藺相如還是趙國宦者令繆賢家裏的舍人。公元前283年,秦國提出要以十五座城來換取趙國的和氏壁,藺相如因此而出使秦國,他經過機智巧妙的鬥爭,挫敗了秦國巧奪和氏壁的陰謀,完壁歸趙。接着,他又在公元前279年的澠池會上智鬥秦王,維護了趙國的尊嚴。澠池會後,趙王封藺相如爲上卿,地位比廉頗還要高。

這樣一來,廉頗惱火了,他對人說: "我爲趙將,有攻城戰野之大功,藺相如徒以口舌爲勞,而位居我上。況且他是個出身低下的人,我實在感到沒臉見人。"並揚言說:"我見相如,必辱之。"

藺相如聽說以後,便處處忍讓,儘量不和廉頗碰面。上早朝時,他經常推說有病,躲在家裏不去和廉頗爭位次。有一次藺相如乘車外出,碰巧遇上廉頗,相如連忙吩咐車伕引車避開。對此,藺相如身邊的人很生氣,紛紛對藺相如說:"我們所以離開親人而來侍奉您,是欽慕您的高義啊。如今您和廉頗同爲國家重臣,他口出惡言而您卻一味畏避,害怕得如此厲害,就是平常人也感到羞慚,何況身爲國家重臣呢?!我們不成器,請求離開您。"

藺相如堅決不讓他們走,並解釋說: "你們想想看,是秦王厲害呢,還是廉頗厲害?秦王那樣的威風,我還敢在秦國的朝廷上當面斥責他,我雖然不中用,也不會單單懼怕廉將軍。我所顧慮的是: 秦國之所以不敢侵犯我國,僅僅是因爲我們將相和睦。兩虎相鬥,其勢不俱生。我和廉將軍好比兩隻虎。我所以採取忍讓態度,正是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而把個人恩怨放到末位呀!"

不久,廉頗就知道了這些話,對照自己的言行,他深感內疚和悔恨。爲了表示自己認錯改過的誠意,廉頗脫去上衣,揹着荊杖,由賓客領着來到藺相如家裏請罪。一見到相如,廉頗就懇切地說: "我這個粗魯的人,只顧使氣任性,不知道您竟能這樣寬宏大量地對待我。"於是,兩個人重新和好,結成了生死與共的朋友。

收回門生貼子明清之際的思想家顧炎武是一位很有骨氣的人,他曾出生入死地從事抗清鬥爭。清朝統一中國後,他堅持不合作的態度,多次拒絕清政府的威脅利誘,不出來做官,致力於研究學問,多有建樹。

據說,有個官僚地主葉方恆,看中了顧炎武的家產,便卑鄙地唆使別人誣告顧炎武有"通海"的罪,說他同沿海抗清力量相勾結,圖謀推翻清王朝。這在當時是最大的罪名。於是,顧炎武被抓了起來。

顧炎武的親朋好友聞汛後,立即四處奔走,多方營救。好友歸莊爲此求救於當時的漢奸官僚錢謙益,錢知道顧炎武是當時的有名學者,企圖藉此沽名釣譽,便說: "救他不難,只要他送我一張門生帖子,拜我爲師就行了。"歸莊深知顧炎武的爲人,決不肯屈節求生,但事到此時也只得從權,便悄悄地代他寫了一張門生帖子,送給錢謙益。果然,顧炎武很快便被保釋了。

顧炎武出獄後,知道了事情的原委,臉都變色了,覺得拜錢謙益這個漢奸官僚爲師是太侮辱自己了,便對歸莊說;"一定要把門生帖子要回來。要不回來,我就在大街上貼通告,聲明並沒這件事。"由於顧炎武堅持,後來錢謙益只好交還了這張門生帖子,顧炎武的氣節,因此而更爲時人所景仰了。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 篇2

風雨飄搖的南宋末年,造就了一位傑出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在元軍大舉南侵之際,文天祥率領軍隊與元兵苦戰於江西一帶,終因衆寡懸殊,兵敗被俘。文天祥被押解到燕京後,元朝當局因知他文武全才,深孚人望,便軟硬兼施,甩了各種辦法,企圖用高官厚祿收買他。文天樣雖身陷囹固,卻堅貞不屈,志不可奪,寧死也不出賣自己的靈魂去做侵略者的鷹犬,表現了崇高的民族氣節。

文天祥有一個弟弟叫文溪山,當時還在惠州做官,他看着宋室江山大勢已去,不思振作,卻甘心媚顏事敵。就在文天祥被俘後的次年5 月,他投降元朝,後即赴燕京,騎馬招搖於市。

文天祥在燕都獄中,聽到這個消息,捶胸跌足,放聲痛罵,大罵他的弟弟文溪山沒有骨氣。哭畢,援筆寫詩一首:

去年別我施出嶺,今年汝來亦至燕。兄弟一囚一騎馬,同父同母不同天。可憐骨肉相聚散,人間不滿五十年。三仁生死各有志,悠悠白日橫蒼煙。

文天祥還有一個哥哥名叫文天禎,寶祜年間鄉舉,也曾做過官。後因弟文天祥死節,於是再也不願爲官,隱居山林。同是一母所生,兄弟三人所走的人生道路卻大相徑庭,是和他們不同的道德信仰的人生追求分不開的。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 篇3

南朝的時候佛教盛行,齊國的竟陵王蕭子良和後來樑國的武帝蕭衍,都帶頭宣傳佛教,蕭子良親自給僧衆送飯送水,蕭衍稱帝后,也宣佈只有佛教纔是正道,要求王公百官全都信佛。他們都妄圖用佛教迷信來麻醉人民,維持其統治地位。 當時,有個名叫範縝(約450—515)的人,是位有名的無神論思想家。他堅決反對佛教迷信,親自寫了《神滅論》一書,宣傳唯物論的道理,把形體比作刀刃,把精神比作刀刃的鋒利,以此來說明精神不能離開形體。他還揭露佛教迷信是虛妄不實的,佛教宣揚的"天堂"、"地獄",都是爲了愚弄百姓。

《神滅論》問世後,在思想界引起不小震動,急壞了竟陵王蕭子良。於是,他找來了全國最有名的和尚,以及他手下能說會道的賓客,當面和範縝辯論。他們向範縝提出了許多責難,都被範縝不慌不忙地一一反駁回去了。辯論進行了好長時間,那些和尚和賓客們始終沒有找出一條象樣的理由來證明真有鬼神存在,反倒一個個被範縝駁得啞口無言,前來觀看辯論的人越來越佩服範縝,認爲範縝講得是對的。

公開辯論難不倒範縝,蕭子良便派了一個名叫王融的人到範縝家裏,企圖私下收買他。王融對範縝說: "您堅持神不存在的理論,是和名教相違背的。您的才幹如此超人,若是不這樣固執,是不愁做到中書郎這樣的大官的。"聽到企圖以高官厚祿收買他,範縝不由得哈哈大笑,說: "如果我賣論取官的話,恐怕早已做了更大的官了,何止區區一箇中書郎呢!但是,人各有志,不能勉強,賣論取官我不爲!"王融見範縝說得如此決斷,只好灰溜溜地告辭而去了。

後來,蕭衍做了皇帝,想繼續用高壓手段壓服範縝,但不論他採用什麼手段,範縝始終沒有改變自己的無神論主漲。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之孔融讓梨孔融,字文舉,孔子的後代,漢末山東曲阜人,漢獻帝時曾任北海相,人稱"孔北海"。他爲人剛直敢言,後應觸怒丞相曹操而被殺。

相傳,孔融四歲的時候,父親帶回一些梨讓他們弟兄分吃。因孔融最小,全家人都讓他先挑。孔融拿了一個最小的梨。大家都很奇怪,父親問他爲什麼要揀最小的拿,他回答說: "我年齡最小,應當吃最小的梨。"從此,幼年孔融這種懂禮謙讓的美德,受到人們的稱頌。後代教育家們又把"孔融讓梨"的故事寫進啓蒙課本《三字經》中,以此教育兒童學會禮貌讓人,使這個故事得到廣泛流傳。 孔融長大後,成了當時有名的文學家,是"建安七子"之一,並步入仕途,做過北海相。雖權重位高,但仍保持着謙虛禮讓樂於助人的美德。他在北海做官時,有一次被敵兵圍困城中。正當危急之時,忽見城外一人挺槍躍馬,殺入敵陣,左突右衝,解了重圍,前來拜見孔融,說道: "我叫太史慈,剛從遼東回家探親,聞知敵寇圍城,家母平日蒙君恩顧,特地命我前來相救。"原來,太史慈有一老母住在城外,孔融聽說老人孤獨無靠,常派人送去粟、帛之類,逢年過節,還親往探望。老人家深爲感動,才命兒子太史慈來救。

孔融爲官數十年, "座上客常滿,杯中酒不空",甚得人心,不能說跟他謙虛禮讓平易待人的美德沒有關係。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 篇4

三國時蜀國在諸葛亮死後,由蔣琬主持朝政。蔣琬力守諸葛亮舊制,使蜀國安全如故。

蔣琬屬下有個官吏楊戲,此人性情孤僻,沉默寡言。一天,蔣琬來了,衆僚屬紛紛站起肅立,只有楊戲和平時一樣,伏在案上看材料。蔣琬見他工作認真,便上前說話,但楊戲對蔣琬的話不置可否,很少回答。

有些人對楊戲這種目無長上的作風看不慣,蔣琬卻不以爲然,說: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楊戲沒有回答我的問題,總比說違心的話好。楊戲不回答我的問題,是有他的爲難之處,若表示贊同我的話,他心裏卻不同意,若公開表示不贊同,又顧及我的尊嚴,因此只好沉默不語。這倒是他爽快的地方,我不能責怪他。"

督農官楊敏,喜歡背後議論人。有一天與同僚議論起蔣碗來,其他人一味說蔣琬好,有的甚至把蔣琬與諸葛亮等量齊觀,楊敏不服氣,他說: "新相有德有才,但哪能與前相比?我看新相做事有些糊塗,實在不及已故的諸葛丞相。" 有人把這話告訴蔣琬,並建議治楊敏之罪。蔣琬說:"我確實不如諸葛丞相,楊敏沒有錯。",後來,楊敏因別的事被捕入獄。人們紛紛議論: "楊敏得罪丞相,現在又犯了罪,看來是活不成了。"然而蔣琬在處理楊敏一案時毫無偏頗,秉公而斷,使他免於死罪。

蔣琬很重道義,器量寬宏。因而受到蜀國人民的稱讚,都說他"宰相肚裏能撐船"。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 篇5

南北朝時期,北齊人袁聿修爲官清廉,頗有政績。他當了十年尚書郎,從未接受過別人的饋贈,被人們稱爲"清郎"。有一年,袁聿修奉命去各地巡視,經過兗州時,他的`一位朋友在那裏當刺史,硬要送一些白綢子給他留作紀念。袁聿修說啥也不接受。爲了說服老朋友,他特地寫了一封辭情懇切的辭謝信。信中說: "今天我路過這裏,非比尋常。這次我是奉命出來巡視民情、考察官吏的,你雖是我的好朋友,但禮物卻無論如何不能收。這正象一個人路過瓜田和李樹下一樣,倘若在瓜田提鞋,在李樹下整冠,就有偷瓜摘李的嫌疑,希望你能理解我的心情。"

袁聿修的朋友讀了信,深爲感動,便不再堅持給他白綢子做紀念晶了。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這是舊社會許多知識分子遵循的避免嫌疑的格言,這一要求在許多情形下有它的積極意義,但人們是否必須以"不入嫌疑間"來規範自己的行爲?這是大可懷疑的。生活中常有人因避嫌而不能堅持正義的,常有人不避嫌而秉公執法、爲民除害的,也常有人借不避嫌營私舞弊?中飽私囊的,看來"不入嫌疑間"並不能作爲規範人們行爲的準則,但是,象袁聿修那樣的做法卻是早已爲人們肯定和褒揚的。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 篇6

宋代范仲淹,年幼時家境貧寒,無法上學,但他讀書心切,衝破重重困難,到吳縣城郊長白山的一個僧人的門舍中讀書。

因米貴,他吃不上飯,每天晚上,用一小筒白米煮一溺稀粥,放到第二天,稀粥凝結成塊,他就用一條竹片將塊狀的粥劃成兩半,早上吃一半,晚上吃一半,沒有菜,就在山上挖野菜,加點鹽煮煮,生活很苦,書卻讀得很甜。

范仲淹的艱苦生活,被當時南京留守的兒子知道後,深爲同情,便從家裏送來了好菜好飯,范仲淹表示感謝,收下了飯菜。

幾天之後,留守的兒子來看范仲淹之時,看見自己送給他的飯菜還在那裏,都已壞了。范仲淹急忙解釋說: "您贈我好飯菜,實在感激不盡,但我平時吃稀粥慣了,並不覺得怎樣苦。現在我如果貪食這些東西,吃好的食物慣了,我將來怎麼辦呢?"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 篇7

朝有個著名的學者楊時,字中立,號龜山先生,南劍將樂(今屬福建)人。宋神宗時,他中進士第。當時河南程顥與弟弟程頤講學很有名望,四方之士爭相求教,於是楊時辭官不做,慕名到程顥門下求教。

後來程顥死了,楊時很悲痛,爲了進一步深造,他又拜程頤做老師,此時他已經是四十歲的人了。一天中午,他在學習上碰到疑難問題,便和同學遊酢一起去請教老師。當他們到達程頤家門時,看到程頤正在午睡,爲了不影響老師休息,他們就不聲不響地站在大門外等候。剛巧那天下起鵝毛大雪,程頤醒來後,發現學生站在門外,趕快把他們請到屋裏,這時門外的積雪已有一尺多厚了。楊時和遊酢立過的地方,留下了兩對深深的腳印。這就是"程門立雪"典故的由來。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之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宋真宗時李沆爲宰相,

在封邱內建起了一所住宅,廳前只夠一匹馬打圈子。有人嫌它太狹窄了,李沆笑着說:"住宅要傳給子孫,這個廳做爲宰相廳堂的確太狹窄了,但做太祝奉禮之堂就寬了。"

早在李沆做參知政事爲諫官時,一次,真宗皇帝有急事派人召他進宮,使者在酒店找到了他。進到宮裏,皇帝問李沆從哪兒來的,他老老實實說是從酒店來的。皇上說: "你,做了有聲望的諫官,怎麼到酒店裏去飲酒?"李沆答道:"我家裏沒有器皿和菜餚、果品,客人來了,所以到酒店裏請客人飲酒。"

無獨有偶,其時有個叫張知白的人也和李沆一樣,以節儉自好。張知白在宋真宗朝爲宰相時,生活與他在河陽做書記官的時候一樣,跟他親近的人勸他說; "你現在的俸祿不少,生活卻這樣艱樸,你雖然自己相信是爲了保持清白儉約,但外面有人諷刺你,把你與漢朝公孫弘蓋布被的詐僞行爲相比。你應當稍微隨俗一些。"張知白說道:

"吾今日之俸,雖舉家錦衣玉食,何患不能?然人 之常情,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吾今日之俸,豈能常有?身豈能常存?一旦異於今日,家人習奢已久,不能頓儉,必致失所。豈若吾居位,去位,身在,身亡,常如一日乎?"

張知白的話是很對的,一個品行高尚的人,要時時刻刻節儉樸素,若一味追求豪華奢侈,勢必成爲道德低下的人,被社會所唾棄。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 篇8

明憲宗成化初年,嘉興知府楊繼宗爲官廉潔剛正。一天,監察御史孔儒來到嘉興,藉口肅清匪源,到處清鄉,搞得老百姓不得安寧。有的老年人經不住折騰,頂撞幾句,就被指控爲匪類,輕則毒打,重則喪命。楊繼宗見了十分氣憤,命人張榜通告說: "誰家有被御史打死的,家屬可以到府裏來報名。"孔儒見嘉興知府不買他的帳,便找到楊繼宗責問爲什麼干擾他清匪。楊繼宗說: "治理國家要有一定法度,各級官吏有不同的責任,孔大人身爲監察御史,就應努力舉劾不法,剔除奸弊。至於挨門挨戶清查戶口,維持治安,乃是地方官吏的事。"

孔儒是專門糾察官吏的監察御史,所到之處,地方官莫不奉迎,沒想到被嘉興知府搶白了一頓,大煞了威風,便懷恨在心,伺機報復。孔儒臨走時,沒抓到楊繼宗任何把柄,他想,當官的沒有一個不愛錢,楊繼宗在如此富庶之地做官,還能不刮點地皮,不如打開他的箱子揭他的底,給他一點難堪。於是帶着幾個隨從,藉口告辭,直入楊繼宗住處。他見室內空空,惟有牀頭放着一個箱子。心想;知府的貴重財寶一定都在裏面。便讓人打開箱子,一看,只有幾套破舊衣服。孔儒無奈只好懷慚而去。

有一年,楊繼宗進京朝見皇帝,明憲宗問宦官汪直:"最近來京朝見的地方官員中,哪一個比較廉潔?"汪直答道: "天下不愛錢的官吏,惟楊繼宗一人而已。"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 篇9

明朝有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名叫于謙,他在明宣宗、英宗、景宗各朝,都做過不小的官。當時官場黑暗,營私舞弊貪贓shou賄成風,于謙抱定"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志向,出淤泥而不染,清廉奉公,頗有政績。

據說,于謙當"兵部侍郎"時,有一次巡撫河南。其時朝中宦官王振專權,驕橫跋扈,貪贓納賄,無所不用其極。地方官進京或京官奉差外出回京,都須向他獻納金銀珠寶等貢品禮物,如若不然,就會遭到種種非難、打擊和排擠。于謙對王振的不法妄爲,早已十分厭惡。這次回京之時,有人私下勸他帶些絹帕、蘑茹、線香之類的土特產品?送給權貴們作個人情。于謙聽了哈哈一笑,當即展紙揮毫,賦詩一首:

絹帕茹蘑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爲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然後,他果然不帶一物,兩袖清風地上路了。由此,"清風兩袖" (或曰"兩袖清風" )這個成語便常常被用來形容正直、清廉的品行。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 篇10

1202年,陸游之子子龍到吉州任司理參軍。吉州在贛西南,靠近井岡山地處偏僻。當時,曾任任書監的楊萬里和益國公周必大當時都告老住在吉州,他們都是陸游的老友。陸子龍赴任前,希望父親給楊萬里和周必大修書——封,請們對自己多加照顧。

舐犢之情,人皆有之,陸游也不例外。他希望兒子仕途順利,又不願意兒子依靠私人關係向上爬,便冷靜地寫了一首二百六十字的五言長詩,作爲給兒子的臨別贈言。詩中寫道: "益公名位重,凜若喬嶽峙", "得見已足榮,切勿有所啓"; "又若楊誠齋,清介世莫比", "汝但問起居,餘事莫掛齒"。益公指益國公周必大,誠齋是楊萬里的別號,陸游的用意是告訴兒子,益國公周必大名高位重,你見他也就行了,千萬不要有所求;楊萬里是位清白耿直的老人,你探望之時,莫要讓他爲你討人情,以免敗壞了他的名聲。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 篇11

《晏子春秋?內篇雜下》中講了一個十分有趣的故事,故事說:某年,春秋時齊國的相國晏嬰出使楚國,楚王挖空心思,想了許多詭計想讓晏嬰出醜,都沒有得逞。

這天,楚王設宴招待晏嬰。當賓主酒都喝得有幾分醉意的時候,只見兩個小吏綁着一名犯人從楚王面前走過。楚王故作驚奇地站起來問道: "綁着的人是幹什麼的?"小吏稟報說: "他是齊國人,作賊的。"楚王轉過頭來譏諷地對晏嬰說: "哦,齊國人。你們齊國人都慣於偷東西嗎?"

晏嬰聞言起身,不慌不忙地回答說: "我曾經聽說過,桔樹生長在淮南,就能結出桔子;移植到淮北,就會長成枳實,葉子雖說相似,但兩者的味道卻大不相同。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爲水土不同。這個人在齊國不偷東西,到了楚國就成爲盜賊,恐怕也是楚國的水土使這人變成這個樣子的吧?"

楚王吃了虧,瞪着眼,默不作聲,認識到自己不是晏嬰的對手了。

這個故事表現了晏嬰的機智雄辯,不過,客觀環境、條件對人們的道德觀念、善惡標準也確實是有一定影響的。看不到這種影響作用,就不能理解道德觀念在不同地區、不同國度的差異性和善惡標準的相對性。當然,過分誇大這種影響作用,也是會流於偏頗的。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 篇12

民族英雄鄭成功四抗父母不肯投降的趣事廣爲人知。他的父親鄭芝龍是一個賣國求榮的大漢奸,南明之時,朝廷兵權操縱在他手裏,清廷以閩粵總督的官職爲誘餌,他就心有所動。一天他把兒子鄭成功找來,講了自己的心思。當時才二十三歲的鄭成功不僅文武雙全,而且有一顆愛國忠心,他對父親的叛變行爲十分震驚,他耐心地勸說父親;清廷一向,背信棄義,我們如今地處福建有險可守,抗清地利人和,中興大明並非毫無希望;即使失敗,有史可法爲榜樣,也要名垂青史。但鄭芝龍迷戀清廷的高官厚祿,執意投降。鄭成功當夜逃走,決心抗清到底。他在給父親的信中說: "從來父教子以忠,未聞父教子以貳。"

鄭芝龍投降清廷了,然而家財沒有保住,妻子田川氏(鄭成功生母)被清兵姦污,自縊身死。鄭芝龍有此國恨家仇而不思圖報,反而爲了保全性命,在清廷的指使、配合下三次寫信勸兒子投降,都遭到嚴辭拒絕。

第三次勸降時,鄭芝龍派鄭成功最喜歡的弟弟鄭渡,陪伺清廷的欽差大臣去勸降。這一次清廷出價更高,不但封公,而且答應將福州、泉州、漳州、興化四府的土地撥給鄭成功管轄,鄭渡到廈門,一見哥哥就痛哭不已,懇求哥哥爲了全家人的性命忍辱投降。鄭成功思念骨肉,心如刀絞,更覺得倘若投降清廷,就對不起天地良心,會成爲民族罪人。於是他堅定地說; "我要的不是個人的富貴,一家的平安,而是大:明的天下,故國的山河。父親賣國求榮,致使隆武帝被俘遇害,幾十萬軍民流血犧牲,至今萬人唾罵!"他還勸弟弟到杭州祭掃嶽墓,當岳飛而不當秦檜。後來,鄭成功進軍臺灣,趕跑荷蘭侵略者,使臺灣迴歸祖國。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 篇13

韓信年輕的時候,家裏貧窮,只得四處流浪。一天,他來到市上,被一個屠戶的兒子看見了,就挑釁地說: "你這麼大的個子,腰裏還佩着劍。你有本事,就用你的劍把我殺了;若沒有這個膽量,就從我胯下鑽過去!"韓信看看這個無賴,搖了搖頭,嘆口氣,就俯下身子,從這個無賴胯下爬了過去。圍觀的人大笑不已,罵韓信是膽小鬼。

後來,韓信在劉邦手下當了大將軍,輔佐劉邦指揮軍隊南征北戰,東討西伐,最後打敗了項羽,封爲齊王,後改爲楚王。

韓信忍辱胯下,決不是純然的怯懦,他忍小辱是爲了成大志,是不願因一時的血氣之爭,逞一時的"小勇",而放棄遠大的抱負,放棄超乎常人的大勇。後來在千軍萬馬之中,他出生入死,指揮若定,破趙之役,置之死地而後生;垓下決戰,設下十面埋伏,置項羽於死地。這纔是真正的勇敢。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 篇14

據《三國志》記載,曹操在官渡之戰後,從繳獲袁紹的文件堆中,發現許昌守城官兵和前線軍中將士都有一些人私下給袁紹寫信,準備投降袁紹。

對此,浴血奮戰的將軍們十分氣憤,紛紛要求懲治這些存心叛逆之徒。

曹操卻下令把這些信件全部燒燬。他說; "袁紹當初那麼強大,官渡之戰我軍能不能保全,我自己也懷疑,何況別人呢?"

這樣一來,原來私通袁紹的人轉而感激、忠實於曹操,原來心存觀望的人也甘願效忠曹操。

曹操團結了文武羣臣,終於力挫羣雄,統一了北方。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 篇15

據《舊唐書,岑文本傳》載,岑文本踏進仕途不久,就以自己傑出的才華和品行被封爲中書令(唐代爲天子制訂詔書、起草政令的高級官員),他回到家裏,臉上顯出憂愁的神色。母親感到奇怪,問他爲何如此?他說: "我沒有什麼功勳,也不是皇上的舊臣,不恰當地蒙受這樣的恩寵榮耀,責任重大,職位很高,這就是我憂愁、恐懼的原因。"

親朋好友來向他慶賀,他總是說: "如今我只接受慰問,不接受慶賀,因爲我無功而被封如此高官,無德而享如此榮譽,實在慚愧!"又有人勸他經營產業,岑文本嘆息道: "我本是南方一個平民,步行進入關中。往昔我的願望,不過是當到祕書郎或一個縣令罷了,如今我受到這樣高的榮耀,令人恐懼的地方已經夠多了,怎可再談添置產業的事呢?"後來,岑文本果然成了憂國愛民的大臣,深受老百姓的敬愛。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 篇16

戰國時候魏國第一個國君叫魏文侯,由於他處處誠信待人,不論當官的,還是普通百姓,都敬重他,所以魏國迅速強大起來。

有一次,他和管理山林的人約好第二天下午一定去山林打獵練兵。

到了次日,下朝後舉行了宴會,魏文侯準備宴會一結束就去打獵練兵,可誰知宴會結束後,天忽然下起了瓢潑大雨,雨不見停反而越下越大了,魏文侯起身對衆大臣說:“對不起,我要告辭了,趕快準備車馬,我要到效外去打獵練兵,那裏已經有人在等到我了!”衆臣一見國君要冒雨出門,都有上前去勸阻。這個說:“天下這麼大的雨,怎能出門呢?”那個說:“去了也無法打獵練兵。”魏文侯看看天色說:“打獵練兵是不成了,可是也得告訴那位管理山林的人哪。”衆臣中有一個自告奮勇的人說:“那好,我馬上去。”魏文侯把手一擺,說:“慢,要告訴也得我自己去。”那個人眨着眼睛彷彿沒有聽懂似的,魏文侯說:“昨天是我親自跟人家約定的,如今失約,我要親自向人家道歉才行。”說完大步跨出門外,頂着大雨到管林人的住處去了。衆大臣在背後都說魏文侯太傻,隨便叫一個隨從去就可以了,何必自己親自去呢?

我覺得魏文侯一點也不傻,正因爲他處處誠信待人,他才博得了臣民的信賴,國家才得以強盛,一個古代君王做事都如此誠實守信,而在我們當今社會卻有一些人做事不負責任,違背職業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