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描寫廬山的古詩的詩句

描寫廬山的古詩的詩句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8W 次

自魏晉始,至唐宋,一直到民國,廬山成爲中國詩人藝術生涯中必經的聖地。古人寫廬山的詩句,現在能找到的,有名有姓的是一萬六千多首。下面爲大家分享了描寫廬山的的詩句,一起來看看吧!

描寫廬山的古詩的詩句

1、要新詩準備,廬江山色。——辛棄疾《滿江紅·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2、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望廬山瀑布》

3、已知歸白閣,山遠晚晴看。——賈島《寄白閣默公》

4、飛雲渡險脊,走霧隱幽潭;鳥掠叢林隙,人遊鬆壑巔;勁風摧細雨,峭壁斷濃嵐;逶迤至山口,鄱湖一嶺含。——《遊含鄱口》

5、花映新林岸,雲開瀑布泉。——張繼《江上送客遊廬山》

6、廬山去咸陽,道里三四千。——白居易《廬山桂》

7、山行非有期,彌遠不能輟。——謝靈運《登廬山絕頂望諸嶠》

8、腰懸竹使符,心與廬山緇。——韋應物《郡內閒居》

9、若看山下雲深處,直是人間路不通。——杜荀鶴《題廬嶽劉處士草堂》

10、廬山兩道士,各在一峯居。——韋應物《寄黃、劉二尊師》

11、輟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天應不許人全見,長把雲藏一半來。——孫魴《湖上望廬山》

12、廬山正南面,瀑布古來聞。——江爲《瀑布》

13、索落廬山夜,風雪宿東林。——白居易《宿東林寺》

14、歸裝漸理君知否?笑指廬山古澗藤。——陸游《自詠示客》

15、廬山竹影幾千秋,雲鎖高峯水自流。萬里長江飄玉帶,一輪明月滾金球。路遙西北三千界,勢壓東南百萬州。美景一時觀不盡,天緣有份再來遊。——朱元璋《廬山詩》

16、勁風湮細雨——孟浩然《秀甲東南》

17、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18、阮籍推名飲,清風坐竹林。——孟浩然《聽鄭五愔彈琴》

19、五老峯,三疊泉,含鄱口,龍首巖,側看成峯橫似嶺,高低遠近不一般,要知廬山真面目,攜雲伴霧不下山!——《登廬山》

20、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白居易

21、星般大縣兒難棄捨,晚入廬山社。——曹德《三棒鼓聲頻·題淵明醉歸圖》

22、遠公遁跡廬山岑,開士幽居祇樹林。——李頎《題璿公山池》

23、笑別廬山遠,何煩過虎溪。——李白《別東林寺僧》

24、攀千仞削壁,臨萬丈深淵。過崎嶇盤道,登巍峨峯巔。天高地險,流水潺潺瀑飛懸;穿雲破霧,清風拂拂衣衫翩!——《登廬山》

25、蒼龍昂首朝天嘯,倚壁虯螭鬥厲饕;尾掃石獅雲水怒,爪擒方印雨風啕。——《遠眺龍首崖》

26、廬山秀出南鬥傍,屏風九疊雲錦張。——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27、輟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天應不許人全見,長把雲藏一半來。——唐·孫魴《湖上望廬山》

28、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雲。鐘聲知何處?蒼蒼樹裏聞。——元稹《廬山獨夜》

29、廬山逢若士,思欲化黃金。——儲光羲《昇天行貽盧六健》

30、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31、青雲直上九霄天,峭壁凌虛萬丈淵;破霧穿雲盤道險,蜿蜒曲折石橋連;崔嵬孤突龍崖秀,詭異崢嶸牯嶺懸;嵐影波光仙境界,登峯造極峙江邊。——《贊廬山》

32、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33、五老峯巔望,天涯在目前。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煙。泰華根同峙,嵩衡脈共聯。憑虛有仙骨,日月看推遷。——唐·唐彥謙《登廬山》

34、驚心動魄,噴雪鳴雷雙耳憒;慟地憾天,波翻浪涌乾坤旋!斷橋飛度,風聲鶴唳肝膽裂;逶迤而上,縹緲一身似神仙!——《登廬山》

35、香爐初上日,瀑水噴成虹。——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廬山》

36、老夫高臥文殊臺,拄杖夜撞青天開。撒落星辰滿平野,山僧盡道佛燈來。

37、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邊。晚來風信好,併發上江船。花映新林岸,雲開瀑布泉。愜心應在此,佳句向誰傳。——張繼《江上送客遊廬山》

38、廬山竹影幾千秋,雲鎖高峯水自流——朱元璋《廬山詩》

39、廬山東南五老峯,青天削出金芙蓉。——李白《望廬山五老峯》

40、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徐凝《廬山瀑布》

41、嶽立鎮南楚,雄名天下聞。五峯高閡日,九疊翠連雲。夏谷雪猶在,陰巖晝不分。唯應嵩與華,清峻得爲羣。——王貞白《廬山》

42、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43、勁風湮細雨,峭壁曉嵐生;瀑布懸雲際,清泉墮碧汀;蜿蜒鬆頂道,峻險石盤城;坐愛廬山秀,崖巖也有情。——《秀甲東南》

44、佛手靈崖作道場,仙人洞裏祭純陽;華胥夢裏十年相,簪笏門中百味傷;漫步蓬萊羨美境,常遊廬嶺愛風光;千年苦守不離去,只爲清醇一滴香。——《清醇一滴香》

45、高人往來廬山遠,隱士往來張長公。——李頎《送劉四赴夏縣》

46、廬山東南五老峯,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攬結,吾將此地巢雲鬆。——李白《望廬山五老峯》

47、奇花爭錦秀,怪石競嶸崢。路險盤松頂,橋高半嶺橫。疊崖隨霧隱,飛瀑伴雲生。蘭蕙香幽谷,邀春結伴行。——《錦繡谷》

48、山行非有期,彌遠不能輟。但欲淹昏旦,遂復經圓缺。積峽忽復啓,平途俄已絕。巒壠有合沓,往來無蹤轍。晝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謝靈運《登廬山絕頂望諸嶠》

49、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50、身出草堂心不出,廬山未要勒移文。——白居易《別草堂三絕句》

51、掛席幾千裏,名山都未逢。泊舟潯陽郭,始見香爐峯。嘗讀遠公傳,永懷塵外蹤。東林精舍近,日暮空聞鍾。——孟浩然《晚泊潯陽望香爐峯》

52、瀑布瀑布千丈直,雷奔入海不蹔息。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徐凝《廬山瀑布》

53、范蠡常好之,廬山我心也。——王維《送張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韻》

54、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李白《望廬山瀑布》

55、飄零委何處,乃落匡廬山。——白居易《廬山桂》

  延伸閱讀:

廬山簡介:

廬山,又稱匡山或匡廬,隸屬於江西省九江市。位於九江市南36公里處,北靠長江,南傍鄱陽湖。南北長約25公里,東西寬約20公里。大部分山峯在海拔1000米以上,主峯漢陽峯海拔1474米,雲中山城牯嶺鎮海拔約1167米。 廬山雄奇秀拔,雲霧繚繞,山中多飛泉瀑布和奇洞怪石,名勝古蹟遍佈,夏天氣候涼爽宜人,是我國著名的旅遊風景區和避暑療養勝地,於199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古人云“匡廬奇秀甲天下”,自司馬遷將廬山載入《史記》後,歷代詩人墨客相繼慕名而來,陶淵明、謝靈運、李白等1500餘位詩人相繼登山,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名篇佳作。蘇軾所寫的“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形象描繪了廬山的景色,成爲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名篇。

傳說故事

有一種傳說,早在周初,有一位匡俗先生,在廬山學道求仙。據說匡俗字君孝,有的`書稱匡裕,字子孝,也有稱爲匡續的。俗字是誤傳,俗、續二字罔音,也是傳聞之悅。但現在普遍流傳的名字是稱他匡俗,匡裕很少有人知道了。爲了方便,這裏依照人們熟悉的稱呼。此外,還有稱匡俗爲廬俗的。據說,匡俗在廬山尋道求仙的事蹟,爲朝廷所獲悉。於是,周天子屢次請他出山相助,匡俗也屢次迴避,潛入深山之中。後來,匡俗其人無影無蹤。有人說他成仙去了。後來人們美化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稱爲“神仙之廬”。並說廬山這一名稱,就是這樣出現的。因爲“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稱匡山,或稱爲匡廬。到了宋朝,爲了避宋太祖趙匡脫匡字的諱,而改稱康山。

另一種傳說,在周武王時候,有一位方輔先生。同老子李耳一道, 騎着白色驢子,入山煉丹,二人也都“得道成仙”,山上只留下一座空廬。人們把這座“人去廬存”的山,稱爲廬山。“成仙”的先生名輔,所以又稱爲輔山。

第三種傳說,說是匡俗的父親東野王,曾經同都陽令吳芮一道,輔佐劉邦平定天下,東野玉不幸中途犧牲。朝廷爲了表彰他的功勳,封東野玉的兒子匡俗於鄔陽,號越廬君。越廬君匡俗,有兄弟七人,愛好道術,都到都陽湖邊大山裏學道求仙。這座越廬君兄弟們學道求仙的山,被人們稱爲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