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帶風的古詩

帶風的古詩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9W 次

帶風的古詩1

1、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漢曹操《觀滄海/碣石篇》

帶風的古詩

2、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馮延巳《謁金門》

3、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白居易《觀刈麥》

4、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5、黃鳥翩翩楊柳垂,春風送客使人悲。高適《東平別前衛縣李寀少府/送前衛縣李宷少府》

6、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7、朔風吹散三更雪,倩魂猶戀桃花月。納蘭性德《菩薩蠻朔風吹散三更雪》

8、寒月悲笳,萬里西風瀚海沙。納蘭性德《採桑子塞上詠雪花

9、東風夜放花千樹宋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10、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引雨入舟涼。王昌齡《送魏二》

11、數樹梨花,晚風吹墮半汀鷺。吳文英《齊天樂新煙初試花如夢》

12、東風有恨致玄都,吹破枝頭玉,夜月梨花也相妒。周文質《小桃紅詠桃》

13、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14、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唐白居易《長恨歌》

15、桃未芳菲杏未紅,衝寒先喜笑東風。曹雪芹《詠紅梅花得紅字》

16、吳興才人怨春風,桃花滿陌千里紅。李賀《送沈亞之歌並序》

17、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18、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風。陳與義《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

19、日夕北風緊,寒林噤暮鴉。大須《暮雪》

20、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1、林下春晴風漸和,高崖殘雪已無多。王守仁《春晴》

22、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李煜《虞美人風回小院庭蕪綠》

23、幾度東風吹世換,千年往事隨潮去。戴復古《滿江紅赤壁懷古》

24、最是秋風管閒事,紅他楓葉白人頭。趙翼《野步》

25、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柳枝詞》

26、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帶風的古詩2

  風

jiě luò sān qiū yè ,

解落三秋葉,

néng kāi èr yuè huā 。

能開二月花。

guò jiāng qiān chǐ làng ,

過江千尺浪,

rù zhú wàn gān xié 。

入竹萬竿斜。

譯文

能吹落秋天金黃的樹葉,能吹開春天美麗的鮮花。

刮過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進竹林能使萬竿傾斜。

《風》賞析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這是一首描寫風的小詩,它是從動態上對風的一種詮釋和理解。

風無形,空氣流動形成風.但它又是有形的', 一陣微風掠過,小草含笑向人們點頭,花兒在風中搖曳着,變着法兒撒歡兒,炊煙隨着風的節奏跳起直上重霄的舞蹈,纖細的柳枝輕拂着樹下游人的臉龐。

風也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當它歡欣的時候,往往伴着細雨洋洋灑灑飄落,春天來臨的時候,風過千山秀、二月春風似剪刀,春風拂拂,像“飛天”的裙裾在梳理着,春風吹醒冬眠的柳絛,春風送來翩飛的燕子,春風吹綠了千溝萬壑,春風搖醒了小草的青春,也在人們心中播下了盎然的春意。

當它發怒的時候,過江捲起漫天狂瀾,有蘇軾的《赤壁懷古》來證明: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它引發海嘯,將參天大樹連根撥起,用掌擊碎轎車甩向路溝,用衣袖揮斷成片樹木,狂笑着,輕蔑地看着對它束手無策的人們,視自己爲一列戰車,而世上萬物如螳臂。

當它悲哀的時候,會發出嗚嗚咽咽的聲音,似在訴說心中的悲怨與委屈,似小孩在哭泣,聽之也不得不爲之動容。

風是神奇的,風是千變萬化的,風是柔弱的,風又是強悍的。敏感的風,多情的風,悽婉的風,千姿百態的風,你是人類的朋友,卻也給人類帶來無盡的災難,風,你讓人不得不愛,同時也讓人懼之三分。

作者簡介:

李嶠(644~713) ,唐代詩人。字巨山。趙州贊皇(今屬河北)人。少有才名。20歲時,擢進士第。舉制策甲科。累官監察御史。邕、嚴二州僚族起義,他受命監軍進討,親入僚洞勸降,罷兵而返。遷給事中。武后、中宗朝,屢居相位,封趙國公。睿宗時,左遷懷州刺史。玄宗即位,貶滁州別駕,改廬州別駕。李嶠的生卒年,新舊《唐書》均無記載,根據《通鑑》推斷,生年應在貞觀十八年(644),卒年在玄宗開元元年(713)。李嶠對唐代律詩和歌行的發展有一定的作用與影響。他前與王勃、楊炯相接,又和杜審言、崔融、蘇味道並稱“文章四友”。諸人死後,他成了文壇老宿,爲時人所宗仰。其詩絕大部分爲五言近體,風格近似蘇味道而詞采過之。唐代曾以漢代蘇武、李陵比蘇味道、李嶠,亦稱“蘇李”。明代胡震亨認爲:“巨山五言,概多典麗,將味道難爲蘇”(《唐音癸籤》)。他寫有詠物詩120首,自風雲月露,飛動植礦,乃至服章器用之類,無所不包。雖刻意描繪,以工緻貼切見長,但略無興寄。王夫之《天堂永日地域一日論》說他“裁剪整齊,而生意索然”,切中其病。七言歌行現存《汾陰行》一首,詠漢武帝祀汾陰后土賦《秋風辭》事,寫盛衰興亡之感,最爲當時傳誦。據說唐玄宗於安史亂起逃離長安前,登花萼樓,聽到歌者唱這首詩的結尾四句時,引起了情感上強烈的共鳴,悲慨多時,並讚歎作者是“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