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望鄉臺古詩原文翻譯及賞析

望鄉臺古詩原文翻譯及賞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5W 次

  《望鄉臺·千山已盡一峯孤》作者是宋朝文學家范成大。其古詩全文如下:

望鄉臺古詩原文翻譯及賞析

千山已盡一峯孤,立馬行人莫疾驅。

從此蜀川平似掌,更無高處望東吳。

  【前言】

《望鄉臺》是南宋范成大的一首七言絕句,寫於范成大被調到成都出任知府的赴川途中,全詩用簡練質樸,清新疏朗的語言表現了詩人的一種微妙而複雜的.情感:既有願爲國效力、不應因征途遙遠而猶豫彷徨的心情,又有對家鄉切切的思念和不盡的眷戀。全詩質樸簡淡,語言清新疏朗,但所蘊含的心緒卻幽婉,別有韻味。

  【註釋】

①望鄉臺:有人認爲在四川省成都市北面。有人認爲作者入川途中未必經過這裏。用此作題主要是取登高遠望,權以當歸之意。

②盡:走完。

③立馬:使馬站住,指停馬不走的意思。疾驅:趕馬很快地奔跑。

④蜀川:指四川盆地。

⑤更無:不再會有。東吳:指作者的家鄉江蘇省蘇州市。

  【翻譯】

越過千山,登上最後一座峯巒,容我立馬山巔,莫要快馬揚鞭。進入蜀川地勢就像手掌一樣平坦了,再沒有高高矗立的山頭可以登上去遠望東吳家鄉。

  【賞析】

這首詩自是旅途登高之作,也是懷鄉之作。此詩成功地運用了欲抑先揚、頓挫有致的藝術手法。

首句寫艱難行程。詩人自被從廣西經略安撫使調四川制置使,幾個月來,早春從桂林出發,經湖南而至荊州,然後沿秭歸、巴東、巫峽、萬州一線人川,時而舟楫浮江,時而越嶺攀山,半載漂泊在萬水千山的旅途中,至遂寧府才“千山已盡”,始見平川。其間必是歷經驚險,也有“野翁酌水煎茶獻,自古人來到此難”(《九盤坡布水》)的欣慰。既然“千山已盡”,一馬平川始見,那麼這最後一山便顯得孤峯獨拔了。此句“盡”與“孤”相呼應,不僅寫出了行程艱辛,還寫出了眼前景色,更流露出詩人快到達目的地的喜悅心情。

次句寫詩人緩轡踟躕不前。照說艱難行程已告終結,面對一抹平川,理當慶幸歡悅,策馬揚鞭,但詩人卻筆鋒一轉,竟留連於這最後一座山頭了,作一頓挫。

三、四句直抒胸臆,申述“立馬行人莫疾驅”的原因。一寫詩人眼見“平似掌”的川蜀心情開朗,二寫出詩人將入川中,離鄉愈遠,鄉思也愈切的微妙情懷。原來詩人踟躕的是從此再無高可登,再不能遙望家鄉了。既畏登山險勞,又生無山可登之愁;既真實地反映了詩人矛盾的心態,更以前者襯托後者,生動地傳達出詩人深深的思鄉之念。

此詩作者用深婉而不低沉,縈迴而不失開闊的格調,準確地表達了複雜的心情,真不失爲他輕巧詩風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