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牧童》古詩

《牧童》古詩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9W 次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古詩吧,廣義的古詩,泛指鴉片戰爭以前中國所有的詩歌,與近代從西方傳來的現代新詩相對應。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牧童》古詩,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牧童》古詩

《牧童》古詩1

在茫茫的原野裏,放眼一望,全部都是一些長勢茂盛的草,隨風擺動,似一位位可愛又頑皮的“小矮人”。在美麗的黃昏下,加上一顆顆頑皮的“小矮人”,再加上既動聽又悅耳的`笛聲,那是多麼美妙啊!

一位小牧童在黃昏下的草地上,演奏着一首悠揚悅耳的笛聲,花們隨着動聽的笛聲,情不自禁地成爲了伴舞的美麗“小姑娘”。在這麼美的環境下,連風兒都成了伴奏聲。已是吃晚飯的時候了,牧童依依不捨的離開了這美妙的地方。就在牧童離開的那一瞬間,小草們有恢復了平靜,風姑娘也走了,這裏的一切又變成了開始的平靜??

牧童吃過飯以後,拿上了笛子,又回到了剛纔的地方,牧童連蓑衣也不脫,直接倒在了小草的身上,晚風呼呼吹來,在牧童的耳邊似乎用溫柔的聲音說道:做個好夢!牧童睡着了,夢見了和剛纔他們一起演奏的曲子。

牧童醒了,一邊笑着回憶剛纔的情景,一邊又靜靜的觀賞着月夜的美景??

《牧童》古詩2

這次,我來到鄉下,未曾想鄉下的景色也這麼美。放眼望去,碧綠碧綠的草地,無邊無際。像一塊巨大的綠毯。草地乾淨而平整,像是被誰特意鋪上去的。

小草長得密密的,每一棵都精神抖擻。清新的空氣中,飄着草的`芳香,這景色,讓人心曠神怡。傍晚,夕陽的餘暉籠罩着大地,一座座農舍升起了裊裊炊煙。天色漸漸暗了下來,遠處的田野開始變得朦朧。鄉村在暮色中顯得和諧和寧靜。一陣暖暖的微風吹來,隱隱約約地,有幾聲悠揚的笛聲,隨風飄了過來。順着笛聲找去,原來是牧童放牧回來了,他穿着蓑衣,騎着一頭老黃牛,輕輕地吹着竹笛,很是悠然自得。

晚飯過後,天色完全暗了下來。月亮也急不可待地露出了大半張笑臉。牧童連蓑衣都沒有脫,就躺在了柔軟的草地上,出神的望着天空的明月,不知他在想着什麼……可能是太疲倦了吧!沒多大一會兒,便進入了夢鄉。他嘴角掛着一絲微笑,似乎夢到了什麼讓他愉快的事情……

《牧童》古詩3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古詩《牧童》。孔子曰:"不學詩,無以言。"學習古詩,不僅讓學生了解了豐富多彩的祖國文化,豐富學生的語言,發展想象,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詩學素養。今天我將以淺薄而又真誠的見解,談談我對《牧童》這一課的教學構想。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說教學預期和反思"這六個方面來說課。

一、說教材

(一)說教學內容

《牧童》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二組第五課《古詩詞三首》中的一首詩。本組教材是以童年爲專題來編排教學內容的。《牧童》是唐代詩人呂岩所作,呂岩也就是民間傳說中的八仙之一呂洞賓。整首詩向我們展示了一幅鮮活的兒童晚歸休憩圖:草場、月夜、笛聲、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畫,使我們的心靈感到寧靜。全詩意境優美,用詞活潑,情趣盎然。生動的表現了牧童悠閒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單元的目標和學生的學情,以及古詩教學的特點,我確定了以下目標:

1、熟讀並背誦古詩,感知古詩大意。

2、使學生體會到詩中畫面的優美意境,並從中感悟到詩人對悠閒自在、安然自樂的生活狀態的嚮往。

3、通過學習,使學生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樂,感受中華語言的精妙。

(三)說教學重難點

本詩通俗易懂,所以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使學生體會到詩中畫面的優美意境,並從中感悟到詩人對悠閒自在、安然自樂的生活狀態的嚮往。"同時這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

二、說學情

五年級的學生已學過很多古詩,他們能借助註釋、工具書、想象畫面等多種方法來讀懂古詩的大意。對學習古詩抱有一定的熱情,但有時,對詩歌背後蘊含的詩人情感還不能深刻地體會到。雖然本節課學生只能經過二十分鐘的預習,而且手中無任何工具書,但因爲本詩字面上的意思比較淺顯,所以在課上,我淡化了對詩意的講解,直指重難點。從今天的課堂來看,學生抓關鍵詞語的能力還不夠,品詞析句能力也有些欠缺。

三、說教法和學法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是用色彩、形象、聲音來思維的。"教學本首詩,我重點運用"情景教學法"、"設景想象教學法",藉助多媒體課件與音樂來創設學生樂於接受,能走進其間的意境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多向互動的情境中閱讀、感悟、表達與創新。

此外,我還採用了"誦讀法"、"重點字詞剖析教學法"進行教學,在下面的教學過程中將作詳細闡述。

四、說教學過程

我主要從以下四個環節展開教學。

(一)音樂引入,走進《牧童》

課前,我先播放了一首悠揚的笛子獨奏《小放牛》,讓學生欣賞。隨後引導學生想象畫面,並由以前學過的古詩《所見》引出課題《牧童》,並板書。

這樣的安排,簡潔明快,不但消除了學生上課伊始的緊張感,又讓學生從音樂中感受到一種笛聲所特有的美感,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課堂基調,課堂教學也因學生的入情而進入了積極的狀態。

(二)三讀古詩,品味意境

歌是唱出來的,詩是誦出來。詩只有用心朗誦,才能彰顯它獨特的韻味。在此,我採用了"誦讀法",設計了三"讀"環節:

1、一讀字正腔圓

學生初讀本首詩時,我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通詩句。重點讀寫 "蓑"字,突破讀寫的難點。

2、二讀抑揚頓挫

在學生讀準讀通詩句的基礎上,我告訴學生:詩歌更講究節奏,讀詩要讀出它的抑揚頓挫,讀出它的變化,才能讀出它的美。

3、三讀詩中意境

通過以上兩個環節的練讀,學生大多已能熟讀古詩,並初步感知古詩大意。此時,我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讀——品讀古詩。我鼓勵學生,不僅要讀懂詩意,還要想象畫面。

"三"讀古詩環節,我力圖將學生置於閱讀的的主體地位。用不同形式的讀,調動學生學習古詩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讀出層次,讀出詩韻,讀出詩情。

(三)抓重點詞,悟詩中情

在熟讀古詩的基礎上,我進一步引導學生品詞析句,抓住重點詞語感悟詩中情境。

1、抓住"鋪",想象畫面;品味"弄",感受情趣;想象"臥",感悟形象

廣闊的草地令人神往,悠揚的笛聲使人心動,美麗的月夜讓人陶醉。詩中一個"橫"字、一個"弄"字、一個"臥"字,更是充滿了隨性、自然。在品讀第一二句詩時,我抓住一個"鋪"字,引導學生感受原野的碧綠、茂盛,有一個學生感受到草原的平坦,可以說是超出我預期的課堂生成的意外之喜;聚焦一個"弄"字,引導學生聯繫自己學習樂器的經歷換位思考,感受牧童弄笛的輕鬆、自在;品味數詞"六七裏""三四聲",感受原野的遼闊和笛聲的悠長。學生在品味這些關鍵詞的過程中感受到了意趣,用心靈捕捉了詩的意象和境界,慢慢地將古詩讀胖讀厚了。在這個環節中,我還通過對字詞的品析,自然無痕地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而通過聲情並茂地朗讀,又促進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深入理解。感悟意境和感情朗讀可謂是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第三四句詩意思比較淺顯,加上配有課文插圖,學生感悟畫面不是難點。我從"臥"字切入,引導學生思考:牧童會怎麼臥?他爲什麼不脫蓑衣就"臥"?這樣,牧童悠然自得、自由隨意的形象就躍然紙上了。

以上的教學設計,我避免了古詩教學中逐字逐句的枯燥的串講串問。通過抓住重點字詞的剖析,品味其精妙之處,突出語文學科的特點,進行紮紮實實的語言文字的訓練,讓學生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美妙,使學生真正學有所獲。

2、跳出這首詩,以一帶三,感受"牧童"情懷。

站在一首詩的角度,看中國人的"牧童"情結,顯得比較單薄。怎樣把詩讀透讀厚,我選擇了拓展閱讀。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一共進行了三個方面的拓展性閱讀:

第一方面:是學習詩的前兩句"草鋪橫野六七裏,笛弄晚風三四聲"之後,第一次引入棲蟾《牧童》中的前四句,同樣感受牧童所在環境的美好和那份自在;——這次讀是以主帶次地讀。

第二方面:學習"笛弄晚風三四聲"時,爲了理解"笛弄"的內在含義,我補充了雷震 《村晚》中的"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讓學生感受到牧童吹笛的自得其樂;在學習了"不脫蓑衣臥月明"以後,再次補充棲蟾的詩句,讓學生感受"日出唱歌去,月明撫掌歸"的牧童"何人得似爾,無是亦無非。"的自由灑脫——這是詩間互補地讀。

第三方面:最後完整地呈現棲蟾的.《牧童》,雷震的 《村晚》和課前提到的袁枚的《所見》,學生通過誦讀積累同題材的古詩。——這是將詩揉合在了一起,以點帶面地讀。

這些詩句的拓展性閱讀不是平行式的,更不是簡單的疊加式的,而是通過以主帶次,以點帶面的形式實現了詩句、詩意、詩境等方面的比照,從而達到了古詩間的互識、互補與互證的目的。

(四)、探詩中人,品別樣情。

讀詩,不僅要讀出詩中畫,還要讀出詩中人——即詩人的思想體現。這對學生而言是學習古詩的一個很好的導向,是從一個層次到另一個層次的深入。自然,也是學習詩詞的難點之處。爲了很好的解決這一教學難點,我引入詩人呂岩的資料,先由八仙過海的傳說,激發學生對詩人的興趣,然後由詩人的生活背景和個人境遇,體會詩人對自由、悠閒的田園生活的嚮往。我本來還預設將中國古詩詞中的牧童情結作一點提示,因爲時間關係,這個環節就省略了。

五、說板書設計

牧 童

鋪 自由

弄 自在 文化

臥 悠閒

我的板書簡潔明快,一目瞭然。"自由自在、悠閒"二詞彰顯了詩人的內心情感,是教學內容的精華體現,也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點睛之筆。最後想稍微挖掘一下古詩背後的深意,因爲時間關係,只點到爲止,未完成既定板書設計。

六、說預期效果和教後反思

課前,我預期的效果是學生能較有感情地朗讀古詩,並熟練背誦;深入理解文本,與關鍵字詞對話,想象其中的畫面,體會到詩中畫面的優美意境,並從中感悟到詩人對悠閒自在、安然自樂的生活狀態的嚮往。

從今天的課堂表現來看,基本達到了預期效果,學生能入情入境地讀詩,能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詩中的畫面,有部分學生能創造性地表達。學生的朗讀水平也有明顯提升。經過多遍各種形式的朗讀,學生應該已能脫離文本背誦古詩了,但是因爲課前估計不足,對課堂的節奏把握不夠精準,致使檢查背誦這個環節沒有在課堂上展示出來。

《牧童》古詩4

夕陽的餘輝灑在原野上,使得它更顯得嫵媚動人。草兒們也染上了一絲金色,綠金交錯,還帶着一點小金點。牧童回來已是黃昏之後了。

夜幕降臨,夕陽毫不留情地把所剩無幾的光輝帶走了。天空中此時展示的是星光燦爛、繁星滿天的景象。羣星眨眼,但最爲明顯的,還是那皎皎明月。原野廣闊無垠,一片蔥蘢。月光似輕紗一般,多麼柔美,多麼自然,照在原野上,原野立刻變身爲銀白色的。聽,是什麼在歡唱?知了、紡織娘等衆多歌手在開演唱會。它們的.聽衆們,也就是打着一盞盞小燈籠的螢火蟲。它們高高低低地飛着原野上到處是他們的身影。

晚風似一條飄逸的帶子,一個個歡快的音符乘着它走過來,這是哪裏來的呢?聽,一陣似天籟之音的竹笛聲從遠處傳來,快了,快到了。一個牧童吹着竹笛悠閒地走過來。頓時,原野上的雜音消失了,整個原野都在靜靜地聆聽。笛聲時斷時續、悠揚飄逸,多麼美妙啊!漸漸地,進入了低音部分,最後便停了。那

牧童看見許多的螢火蟲在眼前飛舞,覺得好玩,便去抓了幾隻螢火蟲來玩耍,可是抓了幾隻就沒興趣了。那孩子躺在草地上,望着星空中的那玉盤似的明月,心裏想着:那月亮上有嫦娥仙子嗎?吳剛還在砍桂樹嗎?想着想着,便進入了甜蜜的夢鄉。

月光映照在他小小的臉蛋上,忽然,他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大概是在夢中與夥伴們快樂地玩耍吧。

《牧童》古詩5

吃完晚飯,已經是黃昏過後了,明亮的月亮已經掛在了天上。牧童手拿牧笛,邁着歡快的腳步來到草原上,不脫下身中的蓑衣就躺在草原上。聽着叢中悅耳的小蟲子的聲音,擡頭望那皎潔的月亮,他的腦海中浮出一個個畫面……你聽,那快樂的笛子又歌頌起來了,多動聽呀!怎麼停下了,喔,原來是牧童閉着眼睛進入了夢鄉。是呀!他真的.累了,就讓他聽着蟲子唱的催眠曲美美的睡一覺吧!

《牧童》古詩6

綠草如茵,鋪滿了廣闊的原野,放眼一望無垠。翠綠的小草迎着晚風微微地扭動着身子。此刻,耀眼的太陽,已經慢慢落下了山......

在晚風中,交雜着一聲、兩聲的笛聲,還時不時地傳來黃牛的“哞哞”聲。這會是誰呢?是誰打破了這夜晚的寂靜?

微弱的月光下,隱隱地看見了遠處有一頭老黃牛,上面騎着身穿蓑衣的'牧童,在逗弄着手中的木笛。哦,原來那悠揚悅耳的笛聲,是從他那兒傳來的。只見那牧童翻了個跟頭,從那高大的黃牛上跳下來,還轉了轉手中的木笛,一蹦一跳地走着,看起來他的心情十分愉快。接着,他又吹起了笛子,那聲音是多麼動聽、美妙啊!真是太享受了!就連停在樹上休息的知了,都忍不住叫起來:“知了!知了!”這聲音與笛聲多配呀!就好像在唱“二重唱”呢!

牧童吹累了,就靠在知了停着的那棵樹旁,專心致志、聚精會神地數着地上那密密麻麻的小草。他也許還不知道,小草這麼多,他是數不完的。但是他依然很認真地數着,好像怎麼也不覺得無聊。

牧童回家吃飽了飯,太陽已經完全下山了。他又回到這裏,眼神看起來有些疲倦。誰知他連蓑衣也不脫,就直接躺下來,手中還握着那隻木笛。數着星星、望着月亮,他就這樣,睡着了......

《牧童》古詩7

《牧童詩》原文:

作者:黃庭堅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描寫牧童的古詩黃庭堅《牧童詩》賞析

《牧童詩》譯文:

牧童騎着牛遠遠地經過山村,

他把短笛橫吹着,我隔着田隴就能聽到,

哎,多少到長安求取名利的`人啊,

機關算盡都不如你(牧童)啊!

《牧童詩》賞析:

作者讚頌牧童清閒恬適,不追求名利的生活,他認爲人應活得悠閒自在,不應受名利所驅。

《牧童》古詩8

這是一個美麗的小村莊,這裏的人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家家戶戶都過着悠閒自在的生活。

一顆鮮紅的太陽高高地掛在藍色的天空中,已經玩耍了一天的它熱得滿臉通紅,臉上似乎滾落下了一滴滴晶瑩剔透的汗珠。它卻依然散發着金燦燦的光芒,把天和地全部都籠罩在裏面,好像是一個圓滾滾的大火球一樣,精神依舊是那麼得抖擻,好像是一個希望能夠整日玩耍的頑皮小孩子一樣,戀戀不捨地對人們說着“再見”,慢慢地向下移動着。

這夕陽下的草原顯得更加美麗。遼闊的草地更加濃綠,似乎是一幅生動逼真的水墨畫那樣,綠得又像是一大塊翡翠。小草在微風的吹拂下搖擺着自己嬌小柔弱的身軀,似乎在歡快地舞蹈。一大片舞蹈的綠草,又像是廣闊的綠色海洋中來回起浮的波浪,是那麼得和諧。

突然,在這片原本寂靜的大草地上,傳來一陣陣清脆動聽的笛聲。那笛聲悠揚悅耳,隨着微風慢慢地飄來。連地上的綠草似乎也陶醉起來,停止舞動自己的小身體,靜靜地擡起頭來,細心傾聽着這笛聲中的每一個音符。這悅耳的笛聲時而快,時而慢,時而緩,時而舒,時斷時續的,彷彿是神奇的大自然譜的`曲,唱的歌,十分動聽。只見,在草地的深處慢慢地走出了一頭老黃牛,一個頑皮淘氣的小牧童坐在老黃牛踏實的後背上,手中拿着一支長長的木笛,放在嘴脣邊上輕輕地吹着小曲兒,自己也陶醉在這美妙的笛聲之中。

小牧童剛剛在農田中辛苦地幹了一天活兒後,終於放牧歸來。他拖着疲憊的身軀,來到自己的家門口前,敲了敲木門後,一位老婦人急忙打開了門。小牧童也連忙牽着老黃牛走進屋裏,和家人們一起坐在餐桌旁吃起了晚飯,親切愉快地談論起自己這一天的所見所聞。

吃飽了飯後,已是黃昏了。小牧童瞧見天色漸晚,又急急忙忙地出了家門,再次來到碧綠的大草地上。他現在累得筋疲力盡,連身上穿着的蓑衣也不脫,就一頭鑽進柔軟的草垛子裏,望着天空中皎潔的大玉盤似的月亮,躺在草地裏休息了。 這就是“草鋪橫野六七裏,笛聲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

《牧童》古詩9

草鋪橫野六七裏,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

註釋

①橫野:寬闊的原野

②弄:逗弄。

③蓑衣:棕或草編的外衣,用來遮風擋雨。

譯文

綠草如茵,廣闊的原野,一望無垠。笛聲在晚風中斷斷續續地傳來,悠揚悅耳。牧童放牧歸來,在黃昏飽飯後。他連蓑衣都沒脫,就愉快地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賞析

《牧童》一,向我們展示了一幅鮮活的牧童晚歸休憩圖。我們看到了牧童生活的恬靜與閒適。透過詩,我們也看到了作者內心世界對遠離喧囂、安然自樂的生活狀態的嚮往:廣闊的原野,綠草如茵;晚風吹拂着野草,還沒見歸來的牧童,卻先聽見隨風傳來的牧童悠揚的愈來愈近的笛聲,笛聲時斷時續,隨風飄揚。牧童回來吃飽了飯,已是黃昏之後了,他連蓑衣也不脫,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裏休息了。表現了孩子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天性。詩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聲音,這生動的一幕,是由遠及近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裏的`。  “鋪”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給人的那種平緩舒服的感覺表現出來了。“弄”字,更寫出了一種情趣,把風中笛聲時斷時續悠揚飄逸和牧童吹笛嬉戲的意味傳達出來了。在這裏,六七裏和三四聲不是指確定的數字而是爲了突出原野的寬闊的鄉村傍晚的寂靜。中心表達了作者內心世界對遠離喧囂、安然自在的生活狀態的嚮往。

《牧童》古詩10

在這樣明媚的春天裏,滿懷暖暖的心情,感受着幾位優秀教師春風化雨般的點點滋潤,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我從中得到了很多啓發和感悟。下面以X老師執教的《古詩二首》爲例談談。X老師本着古詩教學讀、解、品、背四個步驟進行教學,整堂課顯得乾淨利落。

一、利用直觀圖景,營造學習古詩濃厚氛圍

課伊始,多媒體展示了幾幅古色古香的古詩插圖,提問學生畫面內容分別照應了以前學過的哪首詩?(《村居》、《小兒垂釣》、《所見》)

一下子就將孩子們帶入了古典又魅力無窮的古詩品味氛圍中。這對激發學生的古詩學習興趣,滲透“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古詩欣賞理念非常重要。

回顧了之前所學描寫古代兒童趣事的古詩,X老師出示本課要學的《牧童》詩文,同時展示了相應的詩意圖,再現形象,使孩子們能更好地走入畫中,走入詩中。

二、指導朗誦,讀中品味古詩美

首先,X老師在檢查預習情況時,通過抽生讀,讀出節奏。接下來,又指導學生讀詩時“聲斷氣不斷,不讀破句”,積極鼓勵學生用心琢磨,讀出古詩的音韻美。之後,又採用讀單句、配樂讀、指名讀、讀整首詩、齊讀等多種方式,以讀品詩。通過指導重音讀、拖音讀等技巧,啓發學生讀出“草鋪橫野六七裏”的畫面美,體會牧童“笛弄晚風三四聲”、“不脫蓑衣臥月明”的調皮、愜意之感。這樣入情入境的朗讀,學生能不陶醉於其中,並好學樂學嗎?

三、細品加想象,領會古詩意境美

學生細品,憑語感找出自認爲精妙的詞,通過推敲一些關鍵詞,幫助學生進入古詩難以言傳的意境中。第一行:X老師引導學生用“鋪”字組詞,體會“草鋪”的“橫野”形象:青草茂盛,一望無際,走在上面非常舒適……需要注意的是第二行應抓住“弄”字,引導學生體會笛聲的輕快、悠揚,感受牧童“逗弄”牧笛的頑皮可愛;第三行的“飽”字,引領學生體會牧童生活的滿足自在。解析第四行,將“臥”與“躺”對比細品,從中體會牧童的舒適愜意。

還可以給學生插上想象翅膀,在詩的意境中遨遊。鼓勵學生想象笛聲爲什麼時斷時續?牧童邊吹笛子邊可能做些什麼?“臥”可以有哪幾種姿勢?……啓發合理想象,不但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加深了對詩的內容、意境的理解。

四、大膽放手,鍛鍊學生的自學能力

在引領學生充分感受了第一首詩的`美妙之後,X老師將欣賞品味第二首詩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有了之前學習方法的滲透、啓發,學生們真正做起了學習的主人翁,在短時間內就出色地完成了學習目標。這啓發我在教學時要做到有X有弛,有的放矢,不能平均用力,要注重學生素質能力的培養,“授之以漁”會事半功倍。

以上談了X老師的課給我的啓發。通過這次聽課,我的確受益良多。這一堂堂精彩的語文課,猶如春日裏的一抹陽光,照耀着我,給我力量,讓我在語文教學之路上走得更堅定,更有信心。

《牧童》古詩11

在廣闊無邊的原野上,綠茵茵的菸草,高低起伏,像是在歡快的舞蹈。一陣風吹過,原野上發出“唰唰”的聲音,這聲音是那麼悅耳,那麼動聽,彷彿一曲優美的鋼琴曲。蟋蟀“蛐蛐”地叫着,這時放牛未歸的'牧童的笛聲突然響起,就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愈來愈近,令人賞心悅目,陶醉其中,一天的疲憊沒有了,一天的煩惱也消失的無影無蹤?那笛聲時斷時續,隨風飄揚。

在晚風的伴隨下,牧童回到了家,與爸爸媽媽坐在一起,開心地吃起了豐盛的晚餐,飽飯之後,牧童來到了草原,放了一天的牛,他感到有些累了,索性連蓑衣也沒有脫去,就聽着蟋蟀與小草那優美的搖籃曲,躺在月色的露天地裏睡着了。

《牧童》古詩12

綠草如茵的原野,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生機勃勃,彷彿是一條翠綠色的巨大地毯延至天際。

原野上,一頭老黃牛悠閒地品嚐着青翠的小草,小牧童在舞蝶的誘惑下在原野間忽而奔跑、忽而慢慢地小心挪動……

傍晚時分,活躍了一天的太陽,隨着一陣陣涼爽的晚風吹來,漸漸地收斂了光芒,變得溫和起來,像一隻光焰柔和的大紅燈籠,懸在原野與天的邊緣。興許是懸得太久的緣故,只見它慢慢地下沉,剛一捱到地面,又平穩地停住了。它似乎藉助了原野的支撐,再一次任性地在這張碩大無比的綠色牀面上頑皮地蹦跳。那一望無際的原野被夕陽染得深綠深綠。眺望着原野上的夕陽,小牧童驚訝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一瞬間,那盞紅燈籠會被一隻巨手提走。小牧童瞪大雙眼正在欣賞着,突然那落日顫動了兩下,最後像只頑皮的小兔子,以一個輕快、敏捷的跳動,悄然無聲的鑽到了草叢裏,向小牧童道了“再見”。

當晚風再次輕輕吹過,雲朵好像感覺到了晚霞的告終,天際邊,那略帶淡紅的雲也散了,他不情願的披上了黑色的紗衣,走掉了。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田野也寂靜了許多。

突然,伴隨着一聲輕快,悠閒的笛聲輕響,靜寂的原野頓時又活躍起來。緊接着,笛聲越來越響,越來越近。循着聲音望去,只見一頭老黃牛慢悠悠的走來,原來是小牧童收工了,只見他頭戴斗笠,披着蓑衣,側坐在牛背上樂此不疲地吹着笛子,逗弄着帶着少許涼意的晚風。原野上的小草彷彿聽懂了這笛聲似的,在隱隱約約的暮色裏一起跳起了舞。笛聲穿過樹林,躍過原野,傳到很遠很遠的地方……

村口,牧童白髮蒼蒼的老爺爺,翹首遠望,正等着他相依爲命的小孫子放牧歸來。一老一小的出現,給涼風吹拂的`原野和小村增添了幾分暖意。

牧童和爺爺吃飽了飯,天色已完全暗了下來,但隱隱約約中還有幾絲月亮微弱的亮光。放了一天牛的牧童此時累極了,像一隻疲倦的小貓,依偎在柴堆上,連斗笠、蓑衣也沒脫下,抱着他心愛的竹笛,仰望着月亮,回憶着慈祥的母親,帶着美妙的遐想,在月亮的陪伴下進入了甜甜的夢鄉……

《牧童》古詩13

《牧童》古詩生動地描寫了牧童放牧晚歸後那種安然與恬淡,自由自在與愜意的生活。詩中有景,有情,有人物,這生動的一幕,是由遠及近出現在視野裏的。

【教學內容】

《牧童》是唐代詩人呂岩的作品。這首詩形象、鮮明的表現了郊野遼闊的景色和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文字淺近,用意卻深。是一首膾炙人口的七言絕句。

【設計理念】

古詩語言凝練,意境悠遠,是我國古典文學的精華。怎樣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激起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進入古詩那優美的意境呢?我確定了這樣的教學思路:“淡化詩意,品析詩句,反覆誦讀,領悟詩情。”着力體現三個方面。

【教學目標】

1、會認“笛”這個字。

2、正確、流利地誦讀古詩。背誦古詩。

3、結合圖畫和註釋瞭解詩句大意,感受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體會牧童悠然自得的心情。

【教學重難點】

通過反覆誦讀古詩,達到熟練成誦,讓學生感受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體會牧童悠然自得的心情。

一、淡化詩意,品析誦讀,領悟詩情

教學中,詩意的理解只要學生藉助註釋、工具書理解即可,教師不應當把教參或自己的理解強加於學生,應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但是詩人寥寥數語要表達的情懷卻在字裏行間,要讓他們通過體會這些詞語,並且有感情地誦讀纔會和作者產生共鳴。達到詩與情、情與境的`交融,才能使學生領略古詩詞獨特的魅力。

二、渲染意境,入情入境

詩中有畫,畫中有情:

詩歌是藝術創作的結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意境美。要讓學生體會這妙不可言的意境是個難點。教師深情並茂的範讀、生動的課件、誦讀時的古樂,都是爲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興趣、進入古詩意境所作的努力。

三、拓展學習,培養詩趣

古詩教學,最主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詩學素養,通過古詩拓展,爲他們的課外閱讀打開新的視窗。讓學生了解我們今天所學的詩僅是古詩滄海中的一粟,作爲炎黃子孫應當更廣泛地從民族文化中汲取養料,從而開闊視野,體會我們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聲畫結合,引入詩境

1、出示課件:

牧牛晚歸圖。背景音樂:絲竹曲。

2、同學們,你看到了什麼?想到什麼?感受到什麼?

學生自由說。

3、唐代詩人呂岩和大家一樣被牧童那自在的生活所吸引,用短短的28個字生動地表達出來了。

4、教師誦讀《牧童》。

(課件出示古詩及配樂。)

二、初讀古詩,感受韻律

1、學生自讀古詩:

讀準字音,把詩讀流利,認一認雙橫線中的生字。

2、大家都讀得特別認真,把這首詩讀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讀得好,大家表揚他;讀得不夠好的,大家幫助他。

3、反饋:

⑴ 出示生字卡“笛”,指名讀,讀準字音。

⑵ 指名讀詩,提示學生讀準字音;並請同學評讀,糾正讀音。

⑶ 齊讀古詩。

三、品讀古詩,再現意境

1、指導第1、2行,進入情境:

同學們讀得真好!讓我們再次走近牧童,去看看他那悠然自得的村居生活吧!

⑴ 出示課件:

草鋪橫野六七裏,笛弄晚風三四聲“的圖、文。

請同學們說說看到什麼。

你從詩中哪個詞可以體會到綠草繁茂,感受到牧童的快活?

(學生回答後,相機引導理解“鋪”、“弄”的意思及“六七”、“三四”在詩中的妙用。)

師述詩意:

的確,廣闊的原野上,鋪滿了青青的野草。牧童悠閒地放着牛,吹響了短笛,幾聲悠揚的笛聲和着徐徐的晚風傳來。多美的風光,多自在的牧童啊!

⑵ 請學生讀,師生點評,引導學生讀出古詩的節奏與情感。

⑶ 教師範讀,請學生評議。

⑷ 學生練讀,再指名讀、齊讀。

2、指導第3、4行,與詩情對話:

師述詩意:牧童回到家裏已到了黃昏,晚飯吃得飽飽的。連蓑衣都沒脫,就躺下來,有滋有味地觀賞那漸漸升起的明月(課件顯示圖)。這正是“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課件顯示文)。

請同學們自由讀這句詩,注意讀讀書中的註釋:

⑴ 讀了這句詩,你知道了什麼?

⑵ 設題引猜:

從文中的插圖和註釋,我們知道蓑衣是——

(學生答:——),那決不是一件漂亮舒適的衣服,牧童爲什麼不脫蓑衣而躺在院子裏看明月的升起?你是怎樣想的?

可能會答:

①牧童辛苦了一天,困了,來不及脫下蓑衣。

② 他是很自在瀟灑的,沒有想那麼多。

③ 他可能想用蓑衣當被蓋吧!

……

⑶ 師述:以地爲牀,以天爲帳,餓了就吃,困了就睡,無牽無掛,自由自地,是多麼可愛的牧童啊!請你們用自己的喜愛之情,再讀這句詩。

⑷ 指名讀。

⑸ 男女生賽讀。

3、讓我們一起有感情地齊讀整首詩。全班齊讀。

四、誦讀古詩,昇華感情

1、看來,這位天真爛漫,純樸自然的牧童已給同學們留下深刻印象。你能把這首詩背下來嗎?

(學生試背)

2、師生合作背。

3、指名配樂背。

4、配樂齊背。

五、拓展延伸,積累語言

1、今天我們一起欣賞山村迷人的暮色,認識一位悠然自得的牧童,其實古代有不少詩人把小朋友生活中的趣事寫入詩裏。你知道這樣的詩嗎?

指名讀。

(課件出示相應的詩和情境圖。如《所見》、《小兒垂釣》、《清明》、《村晚》……)

2、同學們課後,再收集這樣的詩,我們開一個“詩歌展示會”,讀一讀,背一背,畫一畫,唱一唱都行。

《牧童》古詩14

作品原文

牧童⑴

草鋪⑵橫野⑶六七裏,笛弄⑷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⑸黃昏後,不脫蓑衣⑹臥月明⑺。

註釋譯文

詞句註釋

⑴牧童:放牛放羊的孩子。

⑵鋪:鋪開。

⑶橫野:遼闊的原野。

⑷弄:逗弄,玩弄。

⑸飽飯:吃飽了飯。

⑹蓑衣:用草或棕毛編織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用來遮風擋雨。

⑺臥月明:躺着觀看明亮的月亮。

白話譯文

遼闊的草原像被鋪在地上一樣,四處都是草地。

晚風中隱約傳來牧童斷斷續續悠揚的笛聲。

牧童放牧歸來,在吃飽晚飯後的晚霞時分。

他連蓑衣都沒脫,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圓月。

創作背景

鍾傅原本是一個書生,因李憲推薦做了蘭州推官,但是仕途不順,多次被降職。鍾傅在鎮守平涼(今甘肅省平涼縣)的時候,曾經與一位道士閒遊,看見一個牧童牽着一頭大黃牛來到院子裏。道人說此牧童會作詩,鍾傅不信。牧童應道人之請,即興作下此詩。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首句“草鋪橫野六七裏“描述了視覺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

上草色蔥蘢。一個“鋪”字,表現出草的茂盛和草原給人的那種平緩舒服的感覺。草場的寬闊無垠爲牧童的出場鋪墊了一個場景。

第二句“笛弄晚風三四聲。”描述了聽覺上的感受,側耳傾聽,晚風中牧笛聲聲。一“弄”字,更顯出了一種情趣,把風中笛聲

的時斷時續、悠揚飄逸和牧童吹笛嬉戲的意味,傳達出來了。笛聲的悠揚悅耳,反映出晚歸牧童勞作一天後的輕鬆閒適的心境。未見牧童,先聞其聲,具有無限美好的想象空間。這裏的“六七裏”和“三四聲”不是確指的數字,只是爲了突出原野的寬闊和鄉村傍晚的靜寂。

第三句“歸來飽飯黃昏後”,詩人筆鋒一轉,開始直接描寫牧童,牧童吃飽了飯,已經是黃昏之後了。

末句“不脫蓑衣臥月明”描寫牧童休息的情景。把以地爲牀,以天爲帳,飢來即食,困來即眠,無牽無掛,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詩人沒有描寫牧童躺下做什麼,牧童可能是想舒展下身子,也可能是欣賞月色。詩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見如實地寫了下來,卻有無限的想象空間。

全詩展示了一幅鮮活的牧童晚歸休憩圖:原野、綠草、笛聲、牧童、蓑衣和明月。詩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聲音,這生動的一幕,是由遠及近出現在詩人的視野裏的';寫出了農家田園生活的恬靜,也體現了牧童放牧生活的辛勞,是一首讚美勞動的短曲。草場、笛聲、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畫,使讀者的心靈感到安寧。

《牧童》一詩,不僅讓讀者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與恬靜,也讓讀者感受到了牧童心靈的無羈無絆,自然放鬆。該詩反映了詩人心靈世界的一種追求,對遠離喧囂、安然自樂的生活狀態的一種嚮往。詩中盡道牧童生活的閒逸與舒適。此詩委婉勸說鍾傅趁早離開那爾虞我詐、角名競利的官場,迴歸田園,過牧童那樣無慾無求的生活。在此詩中,牧童即是以智者的化身出現爲迷失在宦途中的鐘傅指路,而其人未必真是牧童。本詩語言樸直清新,明白如話,表現出一種“由工入微,不犯痕跡”的精湛功夫。

《牧童》古詩15

牧童

呂岩

草鋪橫野六七裏,

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

不脫蓑衣臥月明。

一天傍晚,原野上綠油油的草鋪在地上,一直橫到好遠,一望無際。在晚風的吹拂下,青草和幾枝小樹苗迎着風擺來擺去,就像是在微風中跳舞。草原上有幾隻牛羊,正愜意、悠閒地吃着草。

“嗚—嗚”“嗚—嗚—嗚”草原上飄來一陣陣婉轉縹緲的笛聲,悠悠揚揚的,隨風在原野上回蕩着。這麼悅耳的笛聲是誰吹的.呢?哦,原來是一個忙碌了一天的小牧童在吹着。他頭戴一頂斗笠,身穿蓑衣,正舒服地躺在草地上。悠揚的笛聲傳出去,連牛馬都停止了吃草,沉浸在音樂中。

牧童望着皎潔的月亮,沉醉着,一動也不動,忘掉了一切煩惱,彷彿心裏想着:啊!多美的月亮呀!這風吹到身上多涼爽呀!草地是多麼柔軟哪!雖然每天要牧牛,可是能在這種舒適的草原上放牧,真的是太快樂啦!想完,他又抓起笛子吹着悠悠揚揚的曲子了……

整個草原頓時安靜下來,只有這婉轉的笛聲,彷彿萬物都在傾聽着。牧童吹着吹着,不知不覺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