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詩詞名句 > 《秋雨嘆》詩詞4篇

《秋雨嘆》詩詞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6W 次

《秋雨嘆》詩詞1

《秋雨嘆(其二)》原文

《秋雨嘆》詩詞4篇

闌風長雨秋紛紛,四海八荒同一雲⑸。

去馬來牛不復辨,濁涇清渭何當分⑹

禾頭生耳黍穗黑,農夫田婦無消息⑺。

城中鬥米換衾禂,相許寧論兩相值⑻

《秋雨嘆(其二)》註釋

⑸闌風長雨:一作“闌風伏雨”,一作“東風細雨”。四海:一作“萬里”。趙次公說:“闌珊之風,沉伏之雨,言其風雨之不已也。”吳見思說:“風日闌風,雨日伏雨,蓋下時飄灑,常貝其分紛也。又四海八荒,同雲一色,則無處不雨,無日不雨矣。”

⑹因久雨,故百川皆盈,致牛馬難辨,涇渭莫分。《莊子·秋水篇》:“秋水時至,百川灌河,兩涘渚涯之間,不辨牛馬。”

⑺禾頭:一作“木頭”。田婦:一作“田父”。《朝野僉載》:“俚諺曰:秋雨甲子,禾頭生耳。”是說芽櫱絭卷如耳形。黍不耐雨,故穗黑將爛。按《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七:“天寶十三載八月,上(唐玄宗)憂雨傷稼,楊國忠取禾之善者獻之,曰:雨雖多,不害稼也。上以爲然。扶風太守房琯,言所部災情,國忠使御史推之。是歲,天下無敢言災者。”災情嚴重,而無人敢言,故杜甫有“無消息”之嘆。

⑻換衾裯:一作“抱衾裯”。按《唐書·玄宗紀》:“是秋霖雨,物價暴貴,人多乏食,令出太倉米一百萬石,開十場,賤糶以濟貧民。”據杜此詩,則所謂“賤糶”,並未解決問題。貪吏舞弊,奸商居奇,人民無奈,只要“相許”,也就不計衾裯和鬥米的價值是否相等了。

《秋雨嘆(其二)》賞析

第二首中,秋日的昏昏之咒由內心向外界瀰漫開去,秋風灑落,而秋雨卻繁膩不絕,紛紛若世之喧囂,縹緲如病中囈語。“闌風伏雨秋紛紛,四海八荒同一雲”:整個世界都蟄伏在一片烏雲之下,齊奏着同樣頹然、絕望的主題,人生如飛蓬,此時亦無路。“去馬來牛不復辨,濁涇清渭何當分”,世界如此渾濁,物皆不辨,道者無存。古者天人交感,涇渭水之清濁不辨,應是射人世之道理毀,倫理亂也。若孔子無奈傷獲麟,涇渭不辨亦是不安的徵兆,帶來令儒者窒息的迷陣。古者農業乃天下之本,卻是“禾頭生耳黍穗黑,農婦田父無消息”,“禾頭生耳”乃言雨中禾葉卷,如耳之形,卻亦言爲天下之本、黎民口糧之禾的頹喪脆弱,禾頭生耳,傾聽世上的嗚咽而無策。而農婦田父之音亦隱淪雨中,根基之沒,國難久持。“去馬來牛不復辨,濁涇清渭何當分”言世之目盲,“禾頭生耳黍穗黑,農婦田父無消息”言世之聾啞,仇兆鰲《杜詩詳註》中亦言此乃刺楊國忠惡言災疫,四方匿不以聞。然世之風雨如晦,亦非皆由一人而起。“城中鬥米換衾裯”盧注言:“療飢急,救寒緩也”,實已非鬥米、衾裯的'價值問題,而是道之毀的哲學問題:“相許寧論兩相值?”世之失道,國之本失其位,民苦,賢哲居陋巷而佞者塞廟堂。少陵以此市井物價之疑問,抒苦道隱之惶然,亦嘆現實自身命運之不甘矣。

《秋雨嘆(其二)》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爲“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爲“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爲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秋雨嘆》詩詞2

秋雨嘆

[唐] 杜甫

長安布衣誰比數,反鎖衡門守環堵。

老夫不出長蓬蒿,稚子無憂走風雨。

雨聲颼颼催早寒,胡雁翅溼高飛難。

秋來未曾見白日,泥污后土何時幹。

分類標籤:

描寫雨

長安布衣誰比數①,反鎖衡門守環堵②。老夫不出長蓬蒿③,稚子無憂走風雨④。雨聲颼颼催早寒⑤,胡雁翅溼高飛難⑥。秋來未曾見白日⑦,泥污后土何時幹⑧。

(末章,自嘆久雨之困。上四言雨中寥落,下則觸景而增愁也。農夫田父,概指長安之人。老夫稚子,自述旅居情事。日者君象,土者臣象,日暗土污,君臣俱失其道矣。)

①《前漢·鄒陽傳》:“布衣窮居之士。”司馬遷《答任安書》:“刑餘之人,無所比數。”②杜篤《論都賦》:“俱關門之反拒。”庾信詩:“驚妻倒閉門。”即所謂反鎖也。《詩》:“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注:“橫木爲門。”《記》:“儒有環堵之室。”注:“環,周圍也,方丈爲堵。”③《詩》:“老夫灌灌。”《莊子·庚桑》篇:“鑿垣牆而植蓬蒿。”趙岐《三輔決錄注》:張仲蔚隱身不仕,所居蓬蒿沒人。④《歸去來辭》:“稚子候門。”⑤盧僎詩:“風雨暗颼颼。”顏延之詩:“秋至恆早寒。”⑥鮑照詩:“胡雁已矯翼。”庾信詩:“雁溼斷行來。”古詩:“奮翅起高飛。”⑦魏文帝《秋霖賦》:“悲白日之不暘。”⑧《九辯》:“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時而得幹。”此感秋雨而賦詩,三章各有諷刺。房琯上言水災,國忠使御史按之,故曰“恐汝後時難獨立”。國忠惡言災異,而四方匿不以聞,故曰“農夫田父無消息”。帝以國事付宰相,而國忠每事務爲矇蔽,故曰“秋來未嘗見白日”。語雖微婉,而寓意深切,非泛然作也。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爲“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爲“詩聖”,他的詩被稱爲“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繫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秋雨嘆》詩詞3

《秋雨嘆(其三)》原文

長安布衣誰比數?反鎖衡門守環堵⑼。

老夫不出長蓬蒿,稚子無憂走風雨⑽。

雨聲颼颼催早寒,胡雁翅溼高飛難⑾。

秋來未曾見白日,泥污后土何時幹⑿?

《秋雨嘆(其三)》註釋

⑼上句,長安布衣,亦杜甫自謂。誰比數,是說人們瞧不起,不肯關心我的死活。司馬遷《報任安書》:“刑餘之人,無所比數。”下句說自己也不望救於人,所以從裏面把門鎖了。衡門,以橫木作門,貧者之居。環堵,只有四堵牆。

⑽此句形容稚子無知的光景,大人正以風雨爲憂,小孩則反以風雨爲樂。

⑾此句有自比意,浦起龍說:“句中有淚。”

⑿未曾:一作“未省”。宋玉《九辯》:“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時而得幹?”后土,大地。一作“厚土”。

《秋雨嘆(其三)》賞析

第三首又從廣闊的外界回到自己的斗室,“長安布衣誰比數”,少陵多有自稱“布衣”、“野老”之辭,實不甘也。“誰比數”可較太史公《報任安書》言“刑餘之人,無所比數”,意絕之至也。而“長安”亦不過客居之地,“反鎖衡門守環堵”亦是絕望之舉,路窮則獨守一隅,實也不過是暫時的避世,避開內心糾結無解的困愕。將煩憂鎖在門外茫茫世界,門內的心還念念不忘欲與其匯合。“老夫不出長蓬蒿”,相比隱居的寂寥,更多是鬱鬱不平與刻意求靜的痛苦。風雨中無憂無慮奔跑嬉戲的孩子卻給詩中添了新鮮的顏色:“稚子無憂走風雨”。同時也帶來更多的不確定,給人以憂慮的悠長:如此單純的孩子未來能承受多重的陰霾很難說。“雨聲颼颼催早寒,胡雁翅溼高飛難”,外界溢入的雨聲和寒意又喚起心中恆久的幽靈,欲“奮翅起高飛”而復深覺身居此困厄、混沌之世。無奈而於末尾作楚吟:“秋來未曾見白日,泥污后土何時幹”。仇氏《杜詩詳註》中言:“日者君象,土者臣象,日暗土污,君臣俱失其道矣”。杜詩中末句常作此等疑問,他一生都似在這種等待中度過。

《秋雨嘆(其三)》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爲“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爲“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爲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秋雨嘆》詩詞4

雨中百草秋爛死,階下決明顏色鮮。

著葉滿枝翠羽蓋,開花無數黃金錢。

涼風蕭蕭吹汝急,恐汝後時難獨立。

堂上書生空白頭,臨風三嗅馨香泣。

【盧注】《唐書》:天寶十三載秋,霖雨害稼,六旬不止,帝憂之。楊國忠取禾之善者以獻,曰:“雨雖多,不害稼。”公有感而作是詩。

雨中百草秋爛死①,階下決明顏色鮮②,著葉滿枝翠羽蓋③,開花無數黃金錢④。涼風蕭蕭吹汝急⑤,恐汝後時難獨立。堂上書生空白頭⑥,臨風三嗅馨香泣⑦。

(首章,嘆久雨害物。上四喜決明耐雨,下則憂其孤立而摧風山,賦中有比。申涵光曰:涼風吹汝二句,說君子處亂世甚危。)

①庾信詩:“爛草變初螢。”②《本草圖經》:決明子,夏初生苗,葉似苜蓿而大,七月開黃化結角,其子作穗,似青綠豆而銳。杜定功曰:《神農本草》:決明子,生龍門川澤間,與石決明同,皆主明目,故有決明之號。宋人史鑄《百菊集譜》雲:注杜者,以爲《本草》決明子。此物乃七月作花,開如白扁豆,葉極稀疏,焉得有翠羽蓋與黃金錢耶?彼蓋不知甘菊一名石決,爲其明目去翳,與石決明同功,故吳楚間呼爲石決,子美所嘆,正指此花。注家乃認爲決明子,疏矣。③《說苑》:鄂君乘青翰之舟,張翠羽之蓋。④楊方詩:“黃花如沓金,白花如散銀。”⑤《月令》:“孟秋之月,涼風至。”荊卿歌:“風蕭蕭兮易水寒。”《詩》:“籜兮籜兮,風其吹汝。”⑥《南史》:宋江湛之謂沈慶之曰:“與白面書生輩謀之,事何由濟。”⑦《論語》:“三嗅而作。”宋子侯詩:“安得久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