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詩人 > 詩人有哪些派

詩人有哪些派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1W 次

一般來說,並沒有嚴格的標準來區別。關於詩歌的流派和類別:詩歌的流派按照區域劃分,有北方詩派、南方詩派和邊塞詩派,下面是關於詩人有哪些派的內容,歡迎閱讀!

詩人有哪些派

詩人有哪些派

山水田園派:陶淵明,初唐四傑,孟浩然,王維等。

邊塞詩派:岑參,高適,李頎,王昌齡等。

浪漫派:屈原,李白,李賀等。

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張籍,杜荀鶴,元稹,陸游等。

江西詩派: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等。

韓孟詩派:以中唐詩人韓愈和孟郊爲代表。

花間詩派:溫庭筠,韋莊,毛文錫、牛希濟、歐陽炯、顧瓊、鹿虔扆、閻選、尹鶚、和凝、孫光憲等。

宋詞:

南唐詞派:中主李璟、後主李煜(前期)、元老馮延巳等。

豪放派:蘇軾、辛棄疾,陳亮、劉過,及稍後的劉克莊、劉辰翁等人。

格律派:以姜夔爲代表人物。

婉約派:李清照,柳永,晏殊、歐陽修、秦觀等。

陽羨派:清代詞流派之一,以蘇辛爲宗,豪言壯語,形式粗獷。但文筆流於粗率。開創者是陳維嵩。

山水田園派

時代背景

盛唐時期社會安定,國力強大,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全面繁榮。文人士大夫的物質生活優裕,爲漫遊行旅、賞玩山水提供了條件。社會上佛道思想流行,道家崇尚自然及返樸歸真的追求和佛家禪宗的淨心明性的境界,爲詩歌提供了文化及審美心理的基墊。文人的隱逸情懷也與山水田園詩的形成有緊密的關係,但此際並非爲隱而隱,而是釀成了一種嚮往自然、追求超然獨立的文化心態和崇尚自然的審美趣味。此外,晉宋以來的田園詩、山水詩的創作,也無疑提供了藝術上的借鑑。

山水田園詩派以孟浩然、王維爲代表,此外還有儲光羲、常建、祖詠、裴迪、綦毋潛等人。他們繼承晉、宋以來陶淵明、謝靈運、謝朓等人的田園詩、山水詩的創作傳統,形成了具有共同題材內容和相近藝術風格的詩歌流派。他們的詩歌以描繪自然山水和田園風光,表現返樸歸真、怡情養性的情趣,抒寫隱逸生活的閒情逸致。他們的詩歌風格清新自然,意境淡遠閒適,寫景狀物工緻傳神,提高了詩歌表現自然景物的`藝術技巧,是唐詩藝苑中的一枝奇葩。

特點

具體風格:清新、韻致高遠、格局闊大,氣象萬千,感情豐富

山水田園派以山水等自然景觀爲主要描寫對象,歌詠田園生活,大多以農村的景物和農民、牧人、漁父等的勞動爲題材。詩人們以自然山水或農村自然景物、田園生活爲吟詠對象,把細膩的筆觸投向靜謐的山林,悠閒的田野,創造出一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藉以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對寧靜平和生活的嚮往。

山水田園詩屬於寫景詩的範疇,這類詩歌的主要特點就是“一切景語皆情語”,亦即作者筆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觀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豪放派

特點主題

豪放派特點大體是創作視野較爲廣闊,氣象恢弘雄放,喜用詩文的手法、句法寫詞,語詞宏博,用事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時失之平直,甚至涉於狂怪叫囂。南渡之後,由於時代鉅變,悲壯慷慨的高亢之調應運發展,陳與義、葉夢得、朱敦儒、張孝祥、張元傒、陳亮、劉過等人承流接響,蔚然成風。豪放詞派不但震爍宋代詞壇,而且廣泛地影響詞林後學,從宋、金直到清代,歷來都有標舉豪放旗幟,大力學習蘇、辛的詞人。

它不僅描寫花間、月下、男歡、女愛。而且更喜攝取軍情國事那樣的重大題材入詞,使詞能像詩文一樣地反映生活,所謂“無言不可入,無事不可入”。

它境界宏大,氣勢恢弘、不拘格律、汪洋恣意、崇尚直率,而不以主含蓄婉曲爲能事。詞論家對蘇軾詞所作的“橫放傑出” “詞氣邁往”“書挾海上風濤之氣”之評,對辛棄疾所作的“慷慨縱橫”“不可一世”之評,可移向豪放派。豪放派內部的分派較少,僅有蘇派、辛派、叫囂派三個階段性的細支。

其風格雖然總稱豪放,然而各詞人風格亦有微差:蘇詞清放,辛詞雄放,南宋後期的某些豪放詞作則顯粗放,清朝的豪放詞人如陳維崧等亦多寓雄於粗,以粗豪見長。由於豪放詞人嗜於用典、追求散化、議論過多,某些豪放詞篇遂有韻味不濃、詞意晦澀、形象不明、格律欠精等缺點,這些亦是無庸諱言的。

豪放派雖以豪放爲主體風格,卻也不乏清秀婉約之作,不名之家如此,名家亦如此。蘇詞《賀新郎·乳燕飛華屋》、《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辛詞《粉蝶兒·昨日春》、《青玉案·東風夜放》等皆是可伯仲婉約詞的名篇。

北宋豪放詞,主要體現爲封建體制下受壓抑個體的心靈解放,而南宋的豪放詞則將詞人個體的命運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結合,進一步拓展了詞的表現領域,提升了詞在文學史上的地位。靖康之變之後,中原淪陷南宋偏安的社會現實,給南渡詞人以極大地刺激,詞人紛紛引出悲壯之音,唱出慷慨之聲。

不僅岳飛,李綱,張孝祥等人寫出壯懷激烈的詞作,原先一些以婉約出名者,如朱敦儒,李清照等也寫出了不少激昂慷慨的詞作。然而,南宋豪放詞的典範,卻非辛棄疾莫屬。在藝術表現上,辛棄疾以文爲詞,以古寫今,不僅進一步拓寬了詞的表現領域,也極大地拓展了詞的表現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