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詩人 > 司馬遷詩人簡介

司馬遷詩人簡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3W 次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字子長,一說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我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他編撰的《史記》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完成的《史記》,成爲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魯迅譽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對後世的影響極爲巨大。

司馬遷詩人簡介

其父司馬談爲太史令(相當於現在國家圖書館館長一職)。早年司馬遷在故鄉過着貧苦的生活,10歲開始讀古書,學習十分認真刻苦,遇到疑難問題,總是反覆思考,直到弄明白爲止。20歲那年,司馬遷從長安出發,到各地遊歷。後來回到長安,作了郎中。他幾次同漢武帝出外巡遊,到過很多地方。35歲那年,漢武帝派他出使雲南、四川、貴州等地。他了解到那裏的一些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他父親司馬談死後,公元前108年(元封三年),司馬遷接替做了太史令。公元前104年(太初元年),與天文學家唐都等人共訂太初曆。同年,開始動手編《史記》。公元前99年(天漢二年),出擊匈奴,兵敗投降,漢武帝大怒。司馬遷爲李陵辯護,觸怒了漢武帝,獲罪被捕,被判死刑。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報任安書)爲了完成父親遺願,完成《史記》,留與後人,含垢忍辱忍受腐刑(割掉鼻子或者生殖器官的酷刑)。公元前96年(太始元年)獲赦出獄,做了中書令,掌握皇帝的文書機要。於是他發憤著書,全力寫作《史記》,大約在他55歲那年終於完成了全書的撰寫和修改工作。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成就了《史記》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130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勳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蹟,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後一篇爲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曆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對後世的影響極爲巨大,被稱爲實錄、信史,被魯迅先生譽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列爲前四史之首,與《資治通鑑》並稱爲史學雙璧。因此司馬遷被後世尊稱爲史遷、史聖。與並稱史界兩司馬,與合稱文章西漢兩司馬。

司馬遷的'著作,除《史記》外,《漢書·藝文志》還著錄賦八篇,均已散失,唯《藝文類聚》卷30引徵《悲士不遇賦》的片段和有名的《報任安書》(即《報任少卿書》)。《報任安書》表白了他爲了完成自己的著述而決心忍辱含垢的痛苦心情,是研究司馬遷生平思想的重要資料,也是一篇飽含感情的傑出散文。《悲士不遇賦》也是晚年的作品,抒發了作者受腐刑後和不甘於沒世無聞的憤激情緒。

  成就

在兩漢時期的星象家中,首先要提出司馬遷。大家都知道司馬遷是一個偉大的史學家,而不知他也是一位對天文星象精到造詣的專家。其實只要仔細讀其《史記》的《天官書》《律書》《曆書》就可明白稱他爲天文星家專家決非虛譽。像司馬遷這樣博大精深的文學大師,絕對不會自劃範圍,限制自己的知識體系和探索領域。古代的史官本來以星曆之事爲其本職之一,故精通星象之學也不足爲奇。不過司馬遷能用史學家的高贍遠矚的眼光,把星象學與歷史問題結合起來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這可是其他星象家和史學家皆望塵莫及的之處。司馬遷並末用星象學去佔測具體的人事變異,而是用來總結歷史規律,這不能不說是他對星系學的創造性應用。

司馬遷繼承父親遺志遺業,完成《史記》及推古天變之任務,並明確表述爲通古今之變,究天人之際,其結論表述在《天官書》中,即據春秋242年之間日食三十六、彗星三見等星象,聯繫點天子衰微、諸候力政、五伯代興及到戰國及秦漢之際的社會變亂動盪,而總結出天運三十年一小變,一百年一中變,五百年一大變,三大變爲一紀,三紀而大備的大數,最後才認爲天人之際續備。這是司馬遷星學之應用的最重要之範例,在整個星學歷史上佔有最高地位。

此外,司馬遷又總結了戰國以來的星象學的基本原則,表述如下(亦記載於《天官書》中):

我仔細檢查史書的記裁,考察歷史上的事變,發現在100年之中,五星皆有逆行現象。五星在逆行時,往往變得特別明亮。日月的蝕食及其向南向北的運行,都有一定的速度和週期,這是星象學所要依據的最基本的數據。而星空中的紫宮星垣和東西南北四宮星宿及其所屬的衆多星辰,都是位置不變的,它們的大小程度和相互向的距離也是一定不變的,它們的分佈排列象徵着天上五官的位置。這是星象學中作爲‘經’亦即不變的依據。而水、火、金、木、土星則是上天的五位輔住,它們的出現隱伏也有一定的時間和週期,但其運行速度快慢不均。這是星象學中的‘緯’亦即經紫變動的部分。把這些固定的和變動的兩種星象結合起來,就可以預測人事的變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