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詩人 > 《李清照》讀後感

《李清照》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2W 次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李清照》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李清照》讀後感

《李清照》讀後感1

"沈香斷續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熟悉而又蒼老的聲音將我驚醒,我睜開朦朧的睡眼望向身旁正扶着我身軀的那名面帶悲傷的女子,不由輕輕嘆了口氣。

易安,原來是你!

我是易安幼時親手栽下的一棵梅樹,伴隨着她成長,她的喜怒哀樂,都和我的生命浸潤在一起。易安對我而言,已不僅僅是好友,更像是親人。隨着時光的流逝,易安啊,你又何時變成了如今這番滄桑的模樣?曾經我眼中的你,並不是如此啊!

我眼中的'易安,是可愛頑皮的女孩。記得你未出閣前,經常去溪旁的亭子裏玩,而且一玩就是一整天,不知疲倦。喝醉酒後的你雖划船而迷了路,但卻並不着急,居然還搞惡作劇,瞧!你不斷用力地划槳,把滿灘的水鳥都嚇飛了。小姑娘家家的,不要太調皮哦!

我眼中的易安,是多愁善感的少女。還記得有天晚上下了場暴雨,你心緒如潮,借酒消愁。清晨,不顧身體的不適,你念念不忘園中的那些海棠。至今我還清楚地記得你那喃喃的自語聲:"經過那場大雨,海棠肯定是遭罪了,也不知花兒掉落了多少?"如此傷感的你讓人忍不住想要去呵護。

我眼中的易安,是幸福美滿的女子。猶記得那一年,你成親了,那時的你光彩照人、幸福無比。你與你的夫君志趣相投,形影不離,生活得就像那蜜一樣甜。每當丈夫出門在外,你總會寫下滿紙詩詞寄託思念。我曾看到坐在窗前的你寫下"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也曾聽你細讀"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字字句句飽含了濃濃的思念,讓人覺得甜蜜而又溫馨。

我眼中的易安,是傲氣的女中豪傑。當年你的丈夫身爲知府卻棄轄區的百姓於不顧,臨陣脫逃。身懷大義的你爲丈夫的行爲深感羞恥,於是在烏江邊吟誦下千古絕唱:"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就是這樣有着錚錚鐵骨的你,當發現張汝舟的真實面目時,哪怕採取的方式會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不惜代價也要揭開他的醜惡面目。這般倔強的你啊,又怎能不令人心疼!

你一生尋尋覓覓,卻落得個悽悽慘慘慼戚,明明滿腹才華,卻不能被當時社會所接納。所受遭遇落差如此之大,怎一個"愁"字了得!

而我除了陪伴,又能爲你做些什麼呢?我唯有吐一絲芬芳,爲你的靈魂祝禱罷了!

易安,如若你沒有生活在一個所謂"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時代,想必一定會不同凡響吧!你是如此聰慧而又富有遠大抱負的奇女子,若能生在當下,定能施展才華,有一番大作爲。可惜啊,可惜了……

又是一年梅花開,梅樹依舊在,人已化塵埃。

易安啊,你可知道,我有多想你,如今卻只能默唸那句:"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花開花落,百轉千回,如今已是物是人非……

《李清照》讀後感2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近日,我品讀了《李清照》一書,故事十分簡單,說來說去,無非是:李清照一個平凡卻有着不平凡事蹟的詞人。原本的她儘管出自書香門弟,卻不拘小節,有着非一般女子所能及的豪放,堅強。因此,對於丈夫的離去,她並未墮落,反而寫下了多少爲世人所稱讚的好詞。儘管故事是如此的簡單,可這其中的曲折又豈是三言兩語能說盡的?

花開後花又落,輪迴幾世也沒有結果。你塵封在詩冊,如同青燈伴隨着古佛,淒涼、孤寂。多少落葉是你飄搖零落得淺愁?那紛揚塵世中,有太多的叵測。穿越青史的迴流,有你對月孤酌,濃睡不消淺酒,卻道海棠依舊,知否?那紅塵夢,幾人看透,幾人看破,物是人非事事休,卻爲何欲語淚先流?幾種相思,伴着多少閒愁,只無奈打眉頭,又上心頭,慢慢纏繞,揮灑不去。尋尋覓覓中,那又是誰彈指間碎了“倚門叩首,卻把青梅嗅”的美好清夢,暮然回醒,不曾想,卻是“只恐雙溪舴一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的陣陣觴情。

斷線的紙鳶哭換不回,就如同那佳人已逝,無處可尋……

一城煙沙,映着那縷孤獨的魂,儘管遙遠,卻依是那般輕柔如風,至情至性,可爲何事如此淒涼?那折翼了的枯葉蝶,飛得到微亮明天嗎?答案是肯定的,儘管並不完好,卻依然靠着那僅剩的保護色,在枝頭翩飛,永不停駐,飄灑着沉淪的季節。

縱然,飄落的葉有着無盡的蕭瑟,也不曾忘卻那曾有過的生機;散落的黃花是那麼的枯瘦,但它永遠記得的是自己曾擁有過的.妖嬈,美麗。而她,抑是如此,人們所望盡的是她的婉約或是深愁。遺忘了的是她曾如“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那是如此的壯傑。

其實,我認爲對於古代女子來說,嫁人,相夫教子,做一輩子的賢妻良母便是她們一生的歸宿了。在那樣的封建禮教下,平凡的女人們並不需要多好的文采。吟詩作對那都是男人乾的事兒。而李清照卻能留下那麼多的詩詞,或許歸其原由不過是由於她的一生起浮實在太過動盪,使得她的感慨與愁怨太多,以至於不得不用詩詞代替言語好好地宣泄出來罷了。

她的詞,初讀給人的感覺只有簡簡單單的兩個字 “傷感”。可越深讀,你就會發現,其實她的詞中不但帶着深深的傷感,更多的則是自己對於生活的堅強不屈以及與丈夫的深厚情誼。從中,不難看出李清照是個十分至情至性柔中帶剛的女子。即便遇到了再大的風雪,也能如那火紅的楓葉,在一片枯寂的深秋中吐出一團團霍霍燃燒的火焰,美麗並存着堅韌。

從《點絳脣》到《醉花陽》,李清照——這盞詩運的佛門青燈輝煌了一時,卻暗淡了一世,卻讓她那如螢火蟲般的火點,如綴於夜空的明星一樣,永不熄滅。

我想,如果我們都能像李清照那樣迎難而上,堅韌不屈的話,便不在會有那些自甘墮落,走向歧途的人了。無論當時的政治如何,我們都要做出最正確的選擇,不能因人們的錯誤思想而做出一項令自己一生後悔的選擇。需要記:不受束縛,就要做出最正確的判斷,不讓人們走入歧途纔是真理,纔是真正存在的價值!

《李清照》讀後感3

讀《李清照傳》,品宋詞滋味,不禁被作者那細膩的筆觸、豐富的情感世界所折服,頓覺耳目一新,流連忘返。從平時的“不感興趣”,到一連幾天,腦海裏不時縈繞的,都是宋詞的精彩片段,以至於想靜下心來讀下一本書,都變得有點困難。沒辦法,只有停下來理理這紛亂的思緒,寫點讀後感之類的文字。

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南宋傑出女文學家,章丘明水(今屬濟南)人,是婉約派詞人代表。生於名宦之家,幼時過目不忘,出語驚人,博覽羣書。齊魯壯麗的山川涵育了清照的創作靈性,少女時代即名噪一時,嶄露崢嶸。婚後,清照與丈夫情投意合,如膠似漆,過着幸福美好的生活。靖康之變後,她與趙明誠避亂江南,喪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後來趙明誠病死,她獨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華一帶,在悽苦孤寂中度過了晚年。

一代才女李清照,從容一生李清照是一位才華出衆,成績卓越的女作家,就“詞”這一文學體式來說,她已經達到了登峯造極的地步。像《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歸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寥寥數筆,一幅美麗的少女夜遊圖已躍然而出:一位活潑多情、熱愛生活的少女出外遊玩,被大自然秀麗的風光所吸引,爲了看落日而忘了回家的時間。

興盡而歸,泛舟河上,路過一片蓮池,想要快點回家而奮力划船的聲響,驚擾了池塘邊的一灘鷗鷺,撲啦啦展翅而飛;除了詞,李清照在詩文上同樣有很高的造詣。比如“詩情如夜鵲,三繞未能安”:除反映出她的創作心態外,比喻的新鮮貼切,化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鳥鵲南飛。繞樹三匝,無枝可依”的奇巧妙思,不能不令人擊節稱道。像《烏江》裏的“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更是千古傳頌的名句:詩中項羽那雖死猶榮、傲然孑立的身影,黃鐘大呂般慷慨激昂的音響,那感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主義,無疑對國難當頭的人們具有精神感召的力量,同時對於苟且偷安、昏庸無能的南宋統治者也是一種諷刺。

還有《感懷》、《春殘》、《分得知字》、《偶成》等詩,或感懷言志、或睹物抒情,也非同一般手筆;李清照流傳下來的文章,當首推《金石錄後序》,這是清照散文中的代表作。文章介紹了《金石錄》的內容與成書過程,回憶了婚後至夫死亂離34年間的`憂患得失,有敘有議,文情並茂。全文敘述線索清晰、敘述順序井然、細節描述生動形象,尤其是貫穿全文的今昔迥異、聚散無常的情感,跌宕起伏,感人至深。

《金石錄後序》之外,她的《詞論》一文,更是彪炳千古,開創文學評論之先河,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第一篇論詞的理論文章。對於詞的品評標準與創作原則,建樹了一套完整的理論框架,爲詞學理論的完善與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李清照以一女性而躋身於男性的世襲領地,並以其創作的總體成就及多方面的才華傲視羣雄,在中國文學史乃至中國封建社會史中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李清照》讀後感4

印象中的文人墨客,大多都是男性,浪漫主義“詩仙”李白,與他同時代的“詩聖”杜甫,還有能夠兼美詩與美景於一體的蘇軾。這種在我兒時就產生的印象致使我先前一直認爲所有的詩人詞人都是男性,直到我讀到李清照的作品。

從隨園散人的《半生煙雨,半世花落:李清照傳》中讀到的李清照絕對沒有她“千古第一才女”這個稱號那樣飛黃騰達,而更像是一個被上天恩賜,卻又被歲月捉弄的人,但是李清照的形象,一直都是正義凜然,栩栩如生的。

一開始接觸到李清照的作品時,我的思想還停留在“所有詩人都是男性”這個階段,所以我也理所當然地認爲李清照是個男的了,“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這首《夏日絕句》寫得是多麼的豪情壯志啊!這怎是一個古代女子可以寫出來的?當時我讀到的是她寫得幾首《如夢令》,詞句如畫,通俗易懂,我彷彿身臨其境。當我翻到背面的註釋時,有一些驚訝,甚至懷疑這一頁是不是編輯錯了,那上面寫的是:李清照,宋代女詞人。咦?李清照居然是個女詞人,寫詩填詞的不是隻有男的嗎?帶着將信將疑,我打開電腦查了查,李清照果然是個女詞人啊!真是才華橫溢,是個文人墨客中的巾幗啊!

李清照所處的那個時代,追求的是“女子無才便是德”,但她從小就學富五車,平日裏也很有自己的見解。當然她的父母也是非常開明,不計較別人的看法。如果李清照沒有這樣支持的父母,也不會有如今這種成就。李清照自己也是一個很執著的人,沒有因旁人的.紛紛議論而在文學道路上就此罷休。可就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竟有許多明眼人欣賞她,讚美她,喜歡她的詩詞作品,也喜歡她的性格。

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趙明誠感情非常深厚。趙明誠病故後李清照把幾乎所有精力都花在了幫趙明誠完成原先的事業上,沉浸在趙明誠離世的痛苦之中。應該很多人都認爲李清照這樣做很對得起自己丈夫,是一種對丈夫的思念之舉,可能連作者自己都有這樣的想法。但是我個人覺得李清照在風華正茂之時深陷在傷痛之中會很頹廢,會讓心胸狹隘之人有機可乘,但這也是她自己的選擇。

當時的宋朝就好像隨着李清照的衰老而衰落。奸臣秦檜害死英雄岳飛,在其他女子對這件事置若罔聞的時候,李清照卻能因自己年老體弱又是個女子不能爲此做點什麼而嘆息不已。也就是她的這種與衆不同,才造就了她傳奇的一生。

李清照的一生,飽嘗了人世間的喜怒哀樂。她只是一個柔弱女子,對世間萬象觸景生情;她是一個風流詞客,將自己的萬千思緒網羅於詩詞之中;她更是一個傳奇,值得敬仰,值得傳誦。

《李清照》讀後感5

一直以來就對唐詩宋詞情有獨鍾,尤其對宋詞更是偏愛。象柳永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晏殊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幾道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等名句,都是我非常喜歡的,描寫的細膩柔美很有意境,不愧是情景交融的抒情傑作。

宋代詞人中,我尤其喜歡李清照,究其原因我想李清照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女詞人,李清照的作品大多清新脫俗婉約柔美我非常的喜歡,再者她和趙明誠的千古戀情也是我對其人和作品喜歡的重要原因。記得從初中時候起,語文課本里就開始有李清照的作品,一直到高中結束,李清照的詞學了大概有十幾首。比如:“《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等詞句現在想起依然能脫口而出,,這都是中學時代太喜歡死記硬背的功勞,其實對於這些精華的詞句有好多地方當時的我都不太理解。隨着文化知識的積澱,人生閱歷的`豐富,逐漸的對於李清照的詞我有了自己的理解,也就更喜歡她的詞了。

初冬涼風吹來,夾雜着微微細雨,索性打開窗,任憑南來北往之清爽遍佈身心。

看窗外黃昏似有風雨要來,又不禁想起李清照“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的詞句。讀李清照的詞似乎看到這位女詞人帶着憂傷的微笑慢慢走來。“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綽約輕倩的詞句裏,女詞人正在簾內低吟。“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女詞人天生聰慧,妙解音律,這些用慣了、用舊了的淺而且俗的文字在女詞人的手裏極輕巧地便綴成了清新鮮麗的詞句,以極尋常語創造出了不尋常的意境。

沉浸在李清照的意境中,禁不住哀嘆女詞人從早年的幸福生活經歷戰亂、家亡,歷盡生活滄桑,在悽切的生活旅程中尋尋覓覓吟唱着“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的憂傷絕唱。以獨到的功力創作出了南宋詞史上別具一格的“易安體”,更令人慨嘆的是如此嫵媚柔婉的女詞人尚有“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如此詩句蘊含着的豪邁之氣。今晚雨疏風驟,也定然是綠肥紅瘦。究竟誰肥誰瘦,留給我們自己去思考。

《李清照》讀後感6

這首詞我們太熟悉了,因爲它已經被現代人譜成流行歌曲,到處傳唱。你看李清照寫的,她說,老公啊,外面的荷花已經調謝了,有了秋天的涼意,可是屋裏夏天鋪的竹蓆我都還沒有換。一直想你,連換玉簟這事都忘記了。秋天,寂寥啊,我的心何嘗不是秋天呢?我“輕解羅裳,獨上蘭舟”,我想你,從春到秋,無法排解。乾脆換上輕便的休閒裝,獨自一人,划船散心去、解悶去。可是,我哪有心遊覽啊。只是不停地擡頭看天,看雲,有沒有你的信寄來啊?天上一字飛行的大雁啊,是否帶回你的書信?我們快要團聚了,因爲我看到月亮都圓了,月光灑滿西樓。

落花自己在那裏零落,水自己在那裏流淌。你就不擔心我這朵花飄零麼?我想念你,也希望你和我一樣地想念我。只要不能團圓,我想我這種相思之情就沒有辦法消除。老公啊,你知道嗎,我對你的思念,無時無刻不在,皺着的眉頭剛剛舒展開,那刻骨的思念又悄悄地爬上心頭。我揮之不去呀,無法排解呀,我無處可逃了,你知道嗎?

寫得真好,太好了。最棒的情書。很多人喜歡聽周杰倫的《東風破》,我也喜歡一遍遍地聽:一盞離愁孤單佇立在窗口/我在門後假裝你人還沒走/舊地如重遊月圓更寂寞/夜半清醒的燭火不忍苛責我/一壺漂泊浪跡天涯難入喉/你走之後酒暖回憶思念瘦/水向東流時間怎麼偷……歌詞寫得不錯,有點宋詞的`味道,但就詞說詞,和李清照寫的這首“情書”相比,一下就比出了差距。從這首《一剪梅》的詞來看,李清照和丈夫趙明誠的感情是非常好的。兩個人感情好到什麼程度呢?好到李清照一直沒有生孩子,趙明誠還是一如既往地愛她。不孝有三,無後爲大,一個老婆不能生孩子,在宋代的法律中是可以休掉的。就說陸游吧,他肯定愛表妹唐婉了,可是兩個相愛的人還是分開了。爲什麼分開呢?她婆婆不同意,要他必須休掉,理由就是唐婉不能生孩子。宋朝的法律爲男人休妻規定了七條(即所謂的“七出”),女人符合任何一條,男人都可以休掉,哪七條?“一無子,二淫逸,三不事舅姑,

四口舌,五盜竊,六妒忌,七惡疾。”不能生孩子,是頭一條。但是,趙明誠不但沒有休,還視爲知音,相親相愛。

還有,他們愛好、志趣相投。趙明誠家後來倒黴、被罷官,連累到趙明誠也沒有官可做了,李清照毫無怨言地陪丈夫到山東青州隱居,這一隱就是十年!而這十年,他們切磋學問、共同讀書,反而在事業上獲得大豐收,李清照和丈夫趙明誠共同撰寫了考古鉅著《金石錄》。這十年,也是李清照一生最安逸、最幸福的十年。她自號易安居士,就是爲了效法陶淵明。他們的書房取名叫“歸來堂”。陶淵明在《歸去來兮辭》中有這麼一個句子:“審容膝之易安”。“容膝”兩個字,是誇張的說法,就是說房子是“蝸居”,空間小得只能勉強把膝蓋擠進去,即使住在這樣的陋室裏,也一樣能心安,能隨遇而安。

可是,這位易安居士,後來在北宋滅亡、丈夫病故後,一路逃亡,漂泊,也沒法“易安”了

《李清照》讀後感7

當年,你的每一次落筆,寫下的是心情。如今,我們的每一次品味,讀到的是人生。——題記

你從歷史長河的那頭泛舟而來,曳地的長裙上繡滿了華麗的辭章。優雅而倔強的裙襬,在青史時而悠揚時而深沉的舞曲中,不斷變換着舞姿。你,涉過近千百的光陰,來到我的眼前。我深情凝望,細心思量,不由慨嘆,良辰美景奈何天!

少女不識愁滋味:

金桂飄香的時節,迎來了一個新生命。一聲響亮的啼哭是你送給大千世界的第一個音節。春花秋月,幼小的你漸漸長大,讀着經史子集,吟着詩詞歌賦,一步一步踏進文學殿堂。天資聰穎的你,在父母的悉心調教下,在經史典籍和詩詞的薰陶下,如同一塊漸漸成形的.美玉,終有一日,必將豔奪天下。“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二八花季,即興而作的一首《如夢令》,清麗脫俗,豔驚四座,京城名家無不交口稱讚。

一生一代一雙人:

燈下人如玉,公子世無雙。你與明誠初遇的一剎那,一個不經意的回眸,一個無意中的擡眼,彷彿命運的牽引般,在這電光火石的對視下,一段姻緣就此拉開了序幕。甜蜜溫馨的初婚時代,你們一起研究金石,寫詩作畫,遊山玩水,好不快樂!“怕郎猜到,奴面不如花面好。雲鬢斜簪,徒要叫郎比並看。”俏麗的你,自然比花嬌。婚後,明誠負笈遠遊,你飽嘗相思之苦,寫下了著名的《醉花陰》寄予丈夫,“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秋閨寂寞,躍然紙上。

物是人非事事休:

生活永遠充滿了意外,當你以爲下一步是踏上階梯的時候,也許命運會讓你掉頭。汴京城被金兵攻破,風雲再起,明誠竟和逃兵們作戰了。那段時期,煙火四起,沒有安寧。在去湖州的途中,明誠染上風寒,最終病逝。趙明誠的離去與虛僞的張汝舟的到來,對你都是沉重的一擊。“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你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什麼是天昏地暗,什麼是痛徹心扉。“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人亡物在,睹物思人,舉目四顧,不堪回首。

寂寞空庭晚來春:

死別明誠,再嫁而離異。此時的你,正被失望與孤獨籠罩着。“舊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一曲《南歌子》,真實反映了你的心境。“春殘何事苦思鄉,病裏梳頭恨髮長。”晚春時分,看着滿院的薔薇和將盡的晚霞,不由念及枯萎的落花、殘留的歲月,又一次喚起了你難以言喻的愁緒。蒼老只在一瞬間,生命的沙漏已經快要漏完了。你就這麼靜靜地等待着那一天的到來,因爲你知道,很快就可以再次見到明誠了……

清麗其詞,端莊其品,千古第一才女。情深意篤,至死不渝,人間一段佳話。你的人生本該是一場絢爛的花事,但天妒奇才,造化弄人,你的前半生錦衣玉食,伉儷情深,後半生卻孤苦伶仃,顛沛流離。

我猜中了這開頭,卻猜不中這結局。不禁唏噓,良辰美景奈何天!

《李清照》讀後感8

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如夏夜空中的滿天繁星,神祕豐富,讓人移不開眼。而宋詞就是這滿天繁星之一,也是這星辰大海中一抹不一樣的光彩,它是如此與衆不同,奪人眼球。

在我小的時候,只知道唐詩,並且從小就開始接觸唐詩,背誦唐詩,讀起來也朗朗上口,押韻。後來知道了宋詞後,發現它的句式雜亂,長短不一,和唐詩大相徑庭,可能因爲從小接觸唐詩的原因,自然對唐詩更喜歡一點。但在不久前,我讀了《李清照詞傳》這本書,改變了我對宋詞的看法。我細細品味它們兩者的`不同和各自的優點,發現宋詞不像唐詩那樣整齊,但正是那長短不一的句式才使宋詞更加別具一格。

“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即是當行本色也。”中華文壇幾千年,但能找出來的女詞人卻寥寥無幾,至於原因,我想可能是因爲古代對女子的偏見吧,古代總是認爲女子無才便是德,而她們一生的工作,似乎就是相夫教子,順從丈夫的本意。而李清照卻與他人截然不同,她不僅有才有貌,更有着別人所沒有的人格魅力。這正是我喜歡她的原因之一。

她出身書香門第,靈秀聰慧,少有才名,並工書畫,尤擅詩詞,手持神筆,寫盡世間情感。她愛花,愛酒,敢飲敢醉,敢愛敢恨,既有巾幗之淑賢,更有男兒之豪氣,說起“女中豪傑”,人們總是不由自主的想起她。她有過如詩的愛情、賭書潑茶的情趣,也經歷了親人離世,山河破碎,顛沛流離,發常人之感慨,心懷國家天下。北宋末年,金兵大肆入侵北宋。在戰爭年代,她凜然執筆,諷喻今古。

李清照是婉約派詞人,年僅16歲的她就寫下了“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少女的純真、靈動、俏皮,使人物形象躍然紙上,鮮活於人前。在《一剪梅》中,她初次與丈夫別離,孤獨時時侵心,在萬般思緒中,她寫下了這首詞。她望着大雁歸來,多希望其中有趙明誠給她的書信,“花自飄零水自流”,原來一切只是她的幻想罷了,眼前分明是花兒凋落,水自東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相思之苦,剛從緊皺的眉頭上下去,轉眼又漫上了心頭。這首詞生動地寫出了她對丈夫的濃濃思念。“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她認爲敗就失敗了,男子漢大丈夫要敢於面對失敗,勇於承擔責任,項羽之所以可以成爲英雄,是因爲他雖有退路,卻甘願自刎烏江,寧死不屈。如今國家正是用兵之際,但一些官員卻貪生怕死。無奈自己只是一個弱女子,只會寫文章,無法上陣殺敵,只能以筆爲戎,表達自己的憤慨。

清照,這如名字一樣,它品質清潔,照亮了中國文化的詞壇,爲後人留下了文化瑰寶。她的人格和她的作品一樣受人崇敬,她不僅有才華,有學識,還有遠大的理想,豪情壯志,愛國情懷。李清照,一位剛毅堅強的女詞人。

《李清照》讀後感9

有句話說"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易安便是她,一個飽經離亂坎坷卻依舊堅強的女子,一個至今鮮妍在歷史長河中的女子。

"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起初,她也是個活潑明媚的少女。她會"沉醉不知歸路,誤入藕花深處",顛覆名門淑女端裝矜持的形象,天真率性;她會與侍女調笑"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掙脫閨秀不苟言笑的嚴肅枷鎖,隨和自然;她也會"見有人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見到心上人時露出女兒家的嬌態,真實可愛。她的整個少女時期,在叔父與父親的庇護與教導下過的格外快樂而無憂無慮。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與宰相之子趙明誠成婚後,因志趣相投,夫妻一起收集金石文物,吟詩填詞,賭書潑茶,極爲恩愛。美中不足的是,趙明誠幾次出仕於外,而致夫妻分離,許多相思便寄予詩詞。她說"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她的愁"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一闕闕詞,寫盡相思。

"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生活不會憐憫詩意,苦難也不會因才華繞道。靖康之難,他被迫南渡,趙明誠卻在途中病逝,國破家亡的痛苦如濃雲密佈般襲來。她遇人不淑,第二任丈夫張汝舟假意逢迎,只爲那些名貴的文物,得知目的無法實現,便對她拳腳相加。她做了那個時代的壯舉,狀告張汝舟,不管流言蜚語,她終於又回到了冰清玉潔的自己。時代的憂傷,個人的際遇,讓她吟出了她唯一的豪放詞《漁家傲》,她說:"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豪放曠達,意境瑰麗,卻難掩其中悲苦。這是她幻想中的精神歸宿,是她對這個山河破碎的時代喊出的`悲音。她隕落在命運的顛簸中。

她說:"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她欽佩項羽,便也想和項羽一樣生爲人傑,死爲鬼雄,不知道她自己如何評價自己,但在我看來,她敢於打破封建禮教的枷鎖,敢於掌控自己的命運,是爲人傑;她帶着她率真的個性,真摯的情感,成熟精美的藝術手法徜徉在詩歌長河,近千年不朽,是爲鬼雄。

她,不管是年輕活潑,還是白髮蒼蒼,都只遵照自己的意願而活,不去看那些勢利嘴臉,不去聽那些風言風語,終活成了世間一瞬風采,在詞壇留下深刻而悠長的印跡。她,李清照,她的率真與誠摯,她的魅力與才華,她的堅強與無畏,正適合她那句吟詠桂花的詞——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她就是那朵開在詞壇中獨一無二的永不凋謝的桂花。

《李清照》讀後感10

暑假,媽媽給我買了一整套的中華古典故事,書中圖文並茂,內容精彩絕倫,令我愛不釋手。其中,我最喜歡看《李清照》這本書。

這本書介紹了“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坎坷的一生。她的冰雪聰穎和愛國情懷令世人讚歎不已,詩作有一百多篇,現存世九十餘篇,不少都是耳熟能詳,有的還選進了中小學教科書。

李清照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首先是她的名字清新雅韻。由於她出生那年,金柳照影,清泉澄明,所以她的父親李格非就給她取名“李清照”。她的名字象徵了她的爲人,一輩子視金錢名利淡如水,一輩子光明磊落清如水,一輩子與世無爭純如水。

我欽佩她的極具才情。在那個遙遠的封建年代,女子無才便是德,但是李清照文采出衆,出口成章,可見她是在充滿愛與尊重的環境中成長。她可以撐船來一次郊遊,一玩就到日暮時分,而且沉醉在其中以至於迷了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少女的調皮情懷盡情展示。

她也可以爲了排解內心的孤寂,在園中種了各種鮮花,尤其是海棠花。突如其來的一場大雨令她萬分擔憂,“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雨後,海棠花的葉更碧綠,更肥厚,而花更瘦小,更纖細。只有心思細膩,對生活充滿期待的人才會寫出這樣的詩句來。

李清照與趙明誠結爲夫婦後,二人興趣愛好相同,酷愛金石書畫,平日裏盡力收集資料,共同校訂整理了《金石錄》,這本著作是中國最早的金石目錄和研究專著之一。雖然我沒有看過《金石錄》原文,但是一提起它,我的腦海中就會浮現出他們夫婦二人依偎在一起,手持金石古物,一起研究交流的場景。

李清照的愛國之情更令我欽佩不已。金兵衝進城裏燒殺搶掠,所到之處生靈塗炭,民不聊生。李清照恨自己是女兒之身,不能像大丈夫那樣保家衛國,於是她寫下詩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種頂天立地,不畏強敵的.壯志豪情也令堂堂七尺男兒含羞折腰,無地自容。再看看書中的圖畫,清瘦的李清照蒼白的臉龐上,掛着兩行晶瑩的淚水,那淚水中藏着多少怨恨和無奈啊!她恨朝中皇帝官員不顧百姓死活,倉皇南逃;她恨自己的丈夫只保自身,棄自己於不顧;她恨平日辛苦收集的千萬卷金石書畫,此時已大半毀滅與遺失;她更恨金人兇狠殘暴,毫無人性,視平民百姓爲草芥……想到這兒,我的雙眼也溼潤了。

“小女子,大丈夫”。讀完這本書,李清照的形象已經深深刻在了我的腦海裏。同爲女兒之身,李清照教會了我,淡泊名利,不失本性,做到德才兼備;她也教會了我,國難當頭,匹夫有責,“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出生併成長在和平幸福年代,我擁有更好的學習、生活環境,此時惟有刻苦學習,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才能做到愛家愛國。恍惚之中,我似乎又看到了那位奇女子正向我緩緩走來,訴說着她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