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宋代詩詞 > 經典的宋詞

經典的宋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9W 次

經典的宋詞1

《鷓鴣天·遊鵝湖》辛棄疾宋詞賞析

經典的宋詞

鷓鴣天

辛棄疾

遊鵝湖,醉書酒家壁。

春入平原薺菜花,新耕雨後落羣鴉。

多情白髮春無奈,晚日青帘酒易賒。

閒意態,細生涯。

牛欄西畔有桑麻。

青裙縞袂誰家女,去趁蠶生看外家。

辛棄疾詞作鑑賞

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小詞。詞的前兩句春入平原薺菜花,新耕雨後落羣鴉,寫的是農村恬靜而又充滿生機的春天景象。白色的薺菜花開滿了田野,土地耕好了,又適逢春雨,羣鴉在新翻的土地上覓食。聊聊數筆,把一幅鄉間春色栩栩如生地描繪了出來。

本詞由薺菜開花而說春入,對平凡微賤的薺菜花寄予了極大的感情,又把羣鴉寫得充滿生意,一點不像平時我們所見的那副使人討厭的聒噪相。詞人留意和刻畫這些細物細事,可見其意態閒適。但是,接下來兩句多情白髮春無奈,晚日青帘酒易賒,情緒陡變,適才令人心情舒爽的春色不見了,萬種愁緒染白了的頭髮。詞中說的是白髮,實際上講的是愁緒。多情白髮春無奈,詞人心情沉悶,只好到小酒店去飲酒解愁。這裏多情二字寫得詼諧,恰如其分地傳遞出詞人那種帶有苦味的詼諧。而在這詼諧中,又讓人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無可奈何的愁緒。

面對如畫的春色,詞人的愁緒從何而來呢?這首詞有一小序:遊鵝湖,醉書酒家壁。我們可以從這兩句話中找到一定的線索。這時,正是詞人被罷官落職、不得不退居田園之時。這時他才四十二歲。他還有精力,足有幹一番事業的雄心壯志,怎能耐得住清閒無爲的生活?所以詞人遊鵝湖,面對生機勃勃的春天,聯想到自己的遭遇,事業上的失意與感嘆歲月流逝的惆悵之情便油然而生。

清人王夫之說過: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姜齋詩話》)。這也是本詞上闋的藝術手法。下闋寫的是一幅農村景象:村民們悠閒自在,生活過得井然有序,牛欄附近的空地上種滿了桑麻。春播即將開始,大忙季節就要到來,不知誰家的年輕女子,穿着白衣青裙,趁着大忙前的閒暇趕着去走孃家。與本詞的開篇幾句不同,下闋詞人從近處落筆,一個閒字,一個細字,一個有字,一個趁字,把農村生活的閒適與古樸活脫脫地展現在人們的面前。然而,詞人越是寫閒適、古樸,越是讓人聯想到多情白髮春無奈,晚日青帘酒易賒所流露出來的那種煩悶和無可奈何的情緒。詞人無一字寫我,盡情描寫客觀景象,着力描繪了一個無我之境,實際上我盡在其中。詞人採用這種高超的藝術手法,把煩亂複雜的失意之情在這閒適的氛圍中突現得淋漓盡致。

或許人有會問:詞人既然喜歡農村,喜歡農村古樸而又悠閒的生活,爲什麼還要借酒澆愁呢?這裏,我們就必須結合詞人當時的生活背景和他當時的處境去理解。我們知道,辛棄疾是一位很有抱負、正義,充滿愛國心的詞人,然而,在當時的封建社會官場中有的是爾虞我詐、爭權奪利,有的是誇誇其談,食言而肥,詞人對此看透了,厭煩了,所以他要遠離城市的喧鬧,他認爲美好的春天在田野,在溪頭,在那漫山遍野雪白的薺菜花中。如今,他雖置身於純潔、清新的農村,卻還有愁苦,那是因爲他不能忘懷祖國萬里江山。他要奔赴抗金疆場,去收復已奪佔的土地,那纔是真正關心的事業,然而,他卻被排擠到農村,過起閒意態的生活來,他怎能不愁苦呢?他不是不喜愛春天,但春天並不能給他帶來真正的快樂。

總之,這首詞寫了作者的苦悶,而在這苦悶中,表達了作者的追求,是一首難得的借景抒情的好詞。

經典的宋詞2

最近迷上宋詞,迷上那美麗的長短句。抑揚頓挫,極富音律感。

比之於絕句律詩,詞的迥環婉轉,幽微起伏簡直是世間最美的漢文字。

而我,喜歡的是那精美絕倫文字後面哀怨婉轉的動人故事。

那個時代註定要演繹才子佳人,文人騷客與歌伶的故事。

就連豪邁雄曠的稼軒,也有清麗淡雅的詞。

那個時代,註定該這樣。

那是古中國最繁華富麗、最雅緻柔美的時代,

極大豐富的物質基礎和極強的民族碰撞培養了最豐富多彩而搖曳生姿的文化,

那時的文人既滿足又不安,既清雅又俗糜,既想建功立業又沉溺兒女情長。

生活在都市裏的人們,有許多種可能讓心中鬱結的情感用詞這種方式來傳播。

就像現在一樣,你可以在流行音樂中找到這個時代的情緒,

而愛情是其中最耀眼的明珠,應該說它是永放光芒的。

褪去平凡生活沉屑,古人的生活未必比現代人高雅,

可經過千年沉澱,呈現給我們的是那意猶未盡的清雅優美。

他們用心寫出的詞曲,因有他們哀怨婉轉的感情,

那詞,便絕、便美!

經典的宋詞3

1.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晏幾道《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鍾》

2.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晏幾道《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鍾》

3.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晏幾道《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

4.兩鬢可憐青,只爲相思老。——晏幾道《生查子·關山魂夢長》

5.欲把相思說似誰,淺情人不知。——晏幾道《長相思·長相思》

6.若問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見時。——晏幾道《長相思·長相思》

7.二月春花厭落梅,仙源歸路碧桃催,渭城絲雨勸離杯。——晏幾道《浣溪沙·二月春花厭落梅》

8.相思本是無憑語,莫向花箋費淚行。——晏幾道《鷓鴣天·醉拍春衫惜舊香》

9.真個別離難,不似相逢好。——晏幾道《生查子·關山魂夢長》

10.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樓中到夕陽。——晏幾道《鷓鴣天·醉拍春衫惜舊香》

11.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晏幾道《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

12.蘭佩紫,菊簪黃,殷勤理舊狂。——晏幾道《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

13.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晏幾道《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鍾》

14.消息未歸來,寒食梨花謝。——晏幾道《生查子·金鞭美少年》

經典的宋詞4

唐詩宋詞,並列對舉,各極其美,各臻其勝,是中外聞名的。而喜愛詞的卻往往多於喜愛詩的。宋詞裏我們看到中國。中國是百花之園,宋詞是園中朵朵或亮麗或悲涼的鮮花。在燦爛充斥的花園,你嗅到的每縷清香,就是一位多情的詩人;你看到的每一片花瓣,都是值得玩味咀嚼的篇章。

宋詞,是駐足於江邊的洶涌波濤。你忘我凝視,長袍隨風搖擺,思緒,也隨“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回到從前。公瑾意氣風發,你豪情頓起。從你胸中氣概,我讀到了中華男兒保家衛國的血性。

宋詞是傲霜鬥雪的朵朵寒梅。“無意苦爭春,一任羣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在冰肌玉骨的梅花身上,我們看到傲世的特立獨行的生命,生命因此而偉大。

宋詞,是大自然的山川壯闊。山河古蹟,農舍風光,讓徜徉於其中的我目不暇接、流連忘返。其中有柳永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有晏殊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有晏幾道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大自然的草木樹鳥,在宋詞裏形神兼備,妙不可言。

宋詞,既有斷腸人的垂涕惜別,也有鐵一般硬漢的壯志豪情。易安,一生跌宕起伏,曾苦楚感嘆“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聲聲慢》中“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亦或是《武陵春》裏悽哀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那股男兒氣是辛棄疾略含悲悽的“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是毛澤東“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迴腸蕩氣;是嶽將軍氣衝霄漢的“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這就是中華的巾幗鬚眉。

宋詞之美,令我醉,令我不知歸路。我時而痛飲葡萄美酒,時而品嚐心酸之淚。宋詞中,讀到了一段歷史,讀懂了一顆顆赤子之心,讀出了片片時代之情。詞之語言宛若源頭活水,沁人肺腑,滌盪着守望的心靈,使之在塵世保持着執着。

宋詞美哉,中華美哉!

經典的宋詞5

宋詞是宋代盛行的.一種漢族文學體裁,她與唐詩爭奇,與元曲鬥豔,歷來與唐詩並稱雙絕。我喜歡讀《宋詞》,喜歡它她的哀婉,喜歡她的豪放。

宋詞像春花,她爲我們展現了人間最美好的生活,宋詞像秋月,她爲我們傾唱出人們最細微的心曲;宋詞的一半像海水,她蘊積深厚而又波瀾壯闊;宋詞的一半像火焰,她真摯勃發而又明亮昂揚古詩詞;宋詞也像一隻嘶啞的鳥,深情的讚美這豐饒的土地;宋詞更像一個前行的人,懷揣使命走向明天。閱讀宋詞能提高人的語言表達能力,使人的修養“更上一層樓”。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讓我感受到了蘇軾在外出打獵時滿懷的豪情。他望月思念弟弟蘇轍,便因此悟出了人生哲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他登臨古蹟,便慨嘆:“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更寫出了蘇軾懷念妻子的情感。“悽悽慘慘慼戚”,李清照的筆調卻婉約悽美,又寫出另一種哀傷的心情。“休休,者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表達出了李清照在生活中的哀愁,孤獨,惆悵。相比之下,辛棄疾的詞有強烈愛國之情,始終把洗雪國恥,收復失地作爲自己的畢生事業,並在自己的文學創作中寫出了時代的期望和失望,民族的熱情與憤溉。他用“剩山殘水”“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等詞句諷刺苟延殘喘的南宋小朝廷,不斷重複對北方的懷念。

除了蘇軾、李清照和辛棄疾,還有:柳永、晏殊、周邦彥、秦觀、李煜、歐陽修等著名詞人。不論是豪放派,還是婉約派,他們寫的詞仍然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

《宋詞》汲取古典之精華是我們的良師益友,她能豐富知識、陶冶性情,能給人以啓迪,是對我們非常有益的課外讀物,我喜歡讀《宋詞》。

經典的宋詞6

《祝英臺近除夜立春》

吳文英

翦紅情,裁綠意,花信上釵股。殘日東風,不放歲華去。有人添燭西窗,不眠侵曉,笑聲轉、新年鶯語。舊尊俎。玉纖曾擘黃柑,柔香系幽素。歸夢湖邊,還迷鏡中路。可憐千點吳霜,寒銷不盡,又相對、落梅如雨。

賞析:

先寫立春。“剪紅情,裁綠意,花信上釵股。”“紅情”、“綠意”指紅花、綠葉。趙彥昭《奉和對聖制立春日侍宴內殿出剪綵花應制》詩:“花隨紅意發,葉就綠情新”。花信,指花信風,應花期而來的風。立春,人們剪好紅花綠葉,作成春幡,插鬢戴發,以應時令。春風吹釵股,象是吹開了滿頭花朵。“花信上釵股”,着一“上”字,運筆細膩,可與溫飛卿詞“玉釵頭上風”(《菩薩蠻》)媲美,似比辛稼軒詞“美人頭上,嫋嫋春幡”(《漢宮春》)更顯風流。

再寫除夕守歲。“殘日東風,不放歲華去。”夕陽亦像人一樣,對即將逝去的一年戀戀不捨,不肯輕易落山,同時東風又帶來了春的訊息,給人新的希望。這兩句已有除舊迎新之意,切合“除夜立春”的題意。“放”用字尤其貼切,顯示出夢窗煉字的功夫。“有人添燭西窗,不眠侵曉,笑聲轉、新年鶯語。”終於,除夕之夜降臨,守歲的人們徹夜不眠,剪燭夜話,笑聲不絕,在鶯啼聲中迎來了新春的清晨。“新年鶯語”,援用杜甫“鶯入新年語”(《傷春》)詩意。

以上的一切,歡歡喜喜,均爲客居他鄉者的耳聞目睹,其人心境之孤寂愁苦,自在不言中了。周圍的熱鬧與歡樂更加反襯出作者的寂寞和哀傷,而且使這份寂寞的哀傷更讓人難以承受。這位客居、有家難歸的人,失去了與親人團圓之樂,真是“花無人戴,酒無人勸,醉也無人管”(無名氏《青玉案》)啊。

上片渲染了濃厚的節日氣氛,不能不喚起下片對溫馨家庭生活的回憶。陳洵評此詞雲:“前闋極寫人家守歲之樂,全爲換頭三句追攝遠神。”(《海綃說詞》)換頭雲:“舊尊俎,玉纖曾擘黃柑,柔香系幽素。”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皿,借指宴席。詞人彷彿回到了昔日除夕之夜的家宴上,美人用纖纖玉手爲自己破開黃橙,那幽香似乎還縈繞在周圍。回憶及此,當然別是一番滋味。上片以景之可喜反襯處境之可悲,人之歡樂反襯己之愁苦,此處又以昔之溫馨反襯今之悽苦。

對往事的追憶、神往,終於走進了夢境。而相隔既久,山水迢遞,過去的美好回憶,連夢中也難以追尋了:“歸夢湖邊,還迷境中路。”湖水如鏡,夢影朦朧,難覓歸路。往事散如輕煙,徒增無窮悵惘而已。往事如煙,而今,與誰相對呢?“可憐千點吳霜,寒銷不盡,又相對、落梅如雨。”吳霜,用李賀《還自會稽歌》字面:“吳霜點歸鬢。”如今是春風吹融了冰雪,可是永遠不能銷去飛上鬢角的寒霜,已經夠可悲的了;更何況,落梅如雨,斑斑白髮與點點白梅相對,這豈不令人悽絕!杜甫詠梅詩意:“江邊一樹垂垂髮,朝夕催人自白頭。”與此詞意趣相一致。

經典的宋詞7

《念奴嬌·我來弔古》辛棄疾宋詞賞析

念奴嬌

登建康賞心亭,呈史留守致道

辛棄疾

我來弔古,上危樓,贏得閒愁千斛。

虎踞龍蟠何處是?

只有興亡滿目。

柳外斜陽,水邊歸鳥,隴上吹喬木。

片帆西去,一聲誰噴霜竹?

卻憶安石風流,東山歲晚,淚落哀箏曲。

兒輩功名都付與,長日惟消棋局。

寶鏡難尋,碧雲將暮,誰勸杯中綠?

江頭風怒,朝來波浪翻屋。

辛棄疾詞作鑑賞

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辛棄疾任建康(今江蘇南京)通判,當時他南歸已經七個年頭,而他期望的抗金復國事業,卻毫無進展,而且還遭到朝中議和派的排擠打擊。詞人在一次登建康賞心亭時,觸景生情,感慨萬千,便寫下此作,呈送建康行宮留守史致道,以表達對國家前途的憂慮,對議和派排斥愛國志士的激憤。全詞采用弔古傷今的手法,來表現主題思想,寫景時,寓情於景,感情極其濃郁;抒情時,弔古傷今,筆調極爲深沉悲涼。

這首詞分以下幾個方面下筆:建康的地理形勢、如今的敗落景象,並用東晉名相謝安的遭遇自喻,表達詞人缺乏知音同志之士的苦悶,最後用長江風浪險惡,暗指南宋的危局。

開頭三句,開門見山,直接點明主題,抒發內心感情基調。然後再圍繞主題,一層一曲地舒展開來。

上危樓,贏得閒愁千斛,是說詞人登上高樓,觸景生情,引起無限感慨。閒愁千斛,是形容愁苦極多。閒愁,是作者故作輕鬆之筆,其實是他關心國事但身不在要位始終不能伸抗金之志的深深憂愁。

四、五兩句,採用自問自答的方式,把弔古傷今落到實處。虎踞龍蟠何處是?問話中透出今不比昔的悲涼。據《金陵圖經》記載:石頭城在建康府上元縣西五里。諸葛亮謂吳大帝曰:秣陵地形,鐘山龍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都也。‘正因爲如此,建康曾經成爲六朝的國都。但在辛棄疾看來,而今卻徒留空名,和一片敗亡的氣息。這裏暗中,譴責南宋朝廷不利用建康的有利地形抗擊金兵、收復中原飽含感情的問答異常生動地勾畫出詞人大聲疾呼、痛苦欲絕、氣憤填膺的形象。興亡滿目,興亡是偏義詞,側重於亡字。

柳外斜陽五句,是建康如今的景象,把興亡滿目落到實處,渲染一種國勢漸衰悲涼悽楚的氣氛:夕陽斜照在迷茫的柳樹上;在水邊覓食的鳥兒,急促地飛回窩巢;壠上的喬木,被狂風吹打,飄落下片片黃葉;一隻孤零零的小船,漂泊在秦淮河中,匆匆地向西邊駛;不知何人,吹奏起悲涼的笛聲。映入詞入眼簾怎能不勾起作者憂國的感嘆。同時詞人獨選此景,也正是意在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從構思而言,上片三個層次,採用層層遞進、環環緊扣的筆法,銜接極爲嚴密。而各個層次,又都從不同的角度,加深和強化主題。

上片十句側重於弔古傷今。下片十句則側重於表現詞人志不得神、無法實現抗金國收河山壯志的愁苦,及其對國家前途的憂慮。下片亦分三個層次,前五句爲一個層次,是曲筆。次三句爲一個層次,是直抒胸臆。最後兩句爲一個層次,是比喻。各層次的筆法雖不相同,但能相輔相成,渾然符契。

卻憶安石風流五句,用謝安(安石)受讒被疏和淝水之戰等典故。前三句寫謝安早年寓居會稽,與王羲之等知名文人,漁弋山水、言詠屬文,風流倜儻逍遙灑脫。作者藉此表達自己本也可隱居安逸但憂國之心使其盡小國事,以至淚落哀箏曲。晉孝武帝司馬曜執政,謝安出任宰相,後來受讒被疏遠。

淚落哀箏曲,是寫謝安被疏遠後,孝武帝有次設宴款待大將桓伊,謝安在座。桓伊擅長彈箏,他爲孝武帝彈一曲《怨詩》,藉以表白謝安對皇帝的忠心,和忠而見疑的委屈,聲節慷慨,謝安深受感動,淚下沾襟。孝武帝亦頗有愧色。詞人在此借古人之酒杯,澆自己之塊壘,曲折隱晦地表達未見重用志不得伸的情懷。兒輩兩句,寫謝安出任宰相未被疏前,派弟弟謝石和侄兒謝玄領兵八萬,在淝水大敗前秦苻堅九十萬大軍的事。當捷報傳到建康,謝安正在和別人下棋。他了無喜色,仍下棋如故。別人問他戰況時,他才漫不經心的答道:小兒輩遂已破賊。這段歷史,本來說明謝安主持國事,沉着與矜持。可是,辛棄疾改變了它的原意,把詞意變成:建立功名的事,讓給小兒輩幹吧,我只須整天下棋消磨歲月!不難看出,這裏包含着詞人壯志未酬、虛度年華的愁苦,同時也給予議和派以極大的諷刺。

辛棄疾爲詞氣魄不亞於東坡,但這裏卻屢用喻指,語含譏諷,可見長期的壓抑使之極度憤懣,而面對現實除了無奈更別無他法。

寶鏡三句,筆鋒又雙從歷史轉到現實,詞人用尋覓不到寶鏡、夜幕降臨、無人勸酒,暗喻壯志忠心不爲人知、知音難覓的苦悶。寶鏡,唐李濬《鬆窗雜錄》載秦淮河有漁人網得寶鏡,能照見五臟六腑,漁人大驚,失手寶鏡落水,後遂不能再得。這裏借用此典,意在說明自己的報國忠心保國之才無人鑑察。劉熙載說:稼軒詞龍騰虎擲,任古書中俚語、瘦語,一經運用,便得風流,天姿是何敻異!(《藝概。詞曲概》)的確,寶鏡三句,感情基調雖然悲憤沉鬱,但詞句卻含蓄蘊藉,優美動人。

最後兩句,境界幽遠,寓意頗深。它寫詞人眺望江面,看到狂風怒號,便預感到風勢將會愈來愈大,可能明朝長江捲起的巨浪,會把岸上的房屋推翻。這兩句不僅寫出江上波濤的險惡,也暗示對時局險惡的憂慮。

弔古之作,大都抒發感慨或鳴不平。辛棄疾這首弔古傷今的詞作,寫得尤其成功,感人至深。《宋史》本傳稱其雅善長短句,悲壯激烈。即說明辛詞此類作品的豪放風格。

經典的宋詞8

喜遷鶯·曉光催角

曉行

劉一止

曉光催角。聽宿鳥未驚,鄰雞先覺。迤邐煙村,馬嘶人起,殘月尚穿林薄。淚痕帶霜微凝,酒力衝寒猶弱。嘆倦客、悄不禁,重染風塵京洛。追念,人別後,心事萬重,難覓孤鴻託。翠幌嬌深,曲屏香暖,爭念歲寒飄泊。怨月恨花煩惱,不是不曾經著。這情味,望一成消減,新來還惡。

作者劉一止(1079-1160),高宗紹興年間,除祕書省校書郎,歷給事中,以祕閣修撰致仕。湖州歸安人,有《苕溪集》。

詞題“曉行”,指拂曉從驛舍上路時的所見所聞所感,重點是寫對妻子的懷念。詞人在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42歲時考上進士,未得一官;直到高宗紹興初年才擔任校書郎的官職,這時他已經年過半百了。詞中寫到“重染風塵京洛”,可見他這次曉行,重去京都,時間是在宋室南渡之前,事由很可能是應詔赴官,但是結果卻落了空,他在北宋末年始終沒有得到任何官職。因爲時局的變化,還是出於個人的原因,已無記載可考。從詞中寫的“嘆倦客,悄不禁”來看,他這次去京洛,並非自願,而是出於勉強的,迫不得已的。一路風塵僕僕,心事萬重,深感歲寒飄泊之苦;觸景生情,想到家庭生活之安適和溫馨,離家別妻的情味,愈來愈不堪忍受。

上片描寫“曉行”所見所聞所感的情景。頭三句說,角聲催促清曉,曙光開始到來;因爲天未大亮,聽那睡鳥還沒有被驚醒,鄰村鄰戶的雄雞先已覺醒起來,啼鳴聲聲,報告天明的消息。這是凌晨在驛站客舍所聽到的情景,點明題中的一個“曉”字。“迤邐”以下三句寫的是詞人已經上路,看到連續不斷的村莊嫋嫋地飄着晨霧;馬在嘶鳴,行人已經起來;透過叢叢樹林,還可以看到一彎殘月掛在天邊。這是曉行的見聞,還是描寫晨景,進一步點明時間,晨煙未散,馬嘶人起,殘月在天,可見是在陰曆下旬的清晨。“淚痕”二句說,晨起在客店流過眼淚,擦乾了又流淌,上路後被寒霜微微凝結;出門前爲禦寒而喝了一些酒,但是酒所給人的熱力還不夠抵抗天氣的寒冷。這是寫曉行的感觸和感受,“淚痕”與“霜”“寒”等用字,使人感覺到天氣是寒冷的,詞人的心情是悲傷的。“嘆倦客”,這是詞人的感嘆,他此時人到中年,四五十歲了,長期離鄉背井,在外作客奔波,已經感到疲倦。他的《洞仙歌》詞,寫他天涯作客,路遠音稀,“嘆客裏經春又三年”,如果注意到這裏的一個“又”字,就可判斷他的羈旅生活,至少經歷了六年以上。“悄不禁”,按《詩詞曲語辭匯釋》解:悄,渾也,直也;禁,願樂之辭。此句說“直是不願意”。“重染風塵京洛”,說再次去京都,染上污濁的風塵。以上三句,寫詞人離家別妻,歲寒飄泊,實非出於心願,故前文有“淚痕”之句。此三句結束上片寫曉行之景,過渡到下片抒情,訴說詞人對妻子的懷念。

下片以“追念”起頭,承上啓下,追溯思念之情。首先想到的是,詞人同妻子分別後,有千般眷戀,萬般相思,種種恩愛纏綿之情,卻難找到一隻鴻雁傳書,來通報音訊。他寫的《洞仙歌》還有“負伊多少”這樣的話,表示對妻子的歉意。接着想到溫馨的家庭生活,並用“爭(怎)念”作紐帶,同“歲寒飄泊”的羈旅生活作了對比。然後,詞人又寫因同愛妻分別,不得團聚而怨月恨花,且此種煩惱,“不是不曾經著”,可見他爲生活而離家別妻,已經是屢次三番的了。最後,他寫夫妻別離的“情味”,無論是孤苦思念,抑或是想望心切,原希望漸漸消減、淡化下來,卻不料新近的心情更加不好了。這“新來還惡”的結句,把離家別妻的苦惱延伸發展,把國事(時局)、家事(離別)、個人的事(前程)以及所有不順心、不愜意的事情都包容在一起了。

上片寫景,下片懷人,而景中有人,人前有景,情景歷歷,互相交融,重點突出了倦客懷人、思念妻子的主題。

經典的宋詞9

1、《水調歌頭》

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2、《雨霖鈴》

宋·柳永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

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

方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

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

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待與何人說!

3、《蝶戀花》

宋·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

黯黯生天際。

草色煙光殘照裏,無言誰會憑欄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

強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

4、《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

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

雄姿英發,羽扇綸巾,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5、《賀新郎》

宋·蘇軾

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午,

晚涼新浴。

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

漸困倚、孤眠清熟。

簾外誰來推繡戶?

枉教人夢斷瑤臺曲。

又卻是,風敲竹。

石榴半吐紅巾蹙。

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

穠豔一枝細看取,芳心千重似束。

又恐被、秋風驚綠。

若待得君來向此,花前對酒不忍觸。

共粉淚,兩簌簌。

6、《一剪梅》

宋·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7、《青玉案》

宋·蘇軾

三年枕上吳中路。

遣黃耳、隨君去。

若到松江呼小渡。

莫驚鷗鷺,四橋盡是,

老子經行處。

輞川圖上看春暮。

常記高人右丞句。

作個歸期天已許。

春衫猶是,小蠻針線,

曾溼西湖雨。

8、《臨江仙》

宋·蘇軾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已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

倚帳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夜闌風靜彀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9、《清平樂》

宋·晏幾道

留人不住,醉解蘭舟去。

一棹碧濤春水路,過盡曉鶯啼處。

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

此後錦書休寄,畫樓雲雨無憑。

經典的宋詞10

曾看洛陽舊譜。只許姚黃獨步。若比廣陵花。太虧他。

舊日王侯園圃。今日荊榛狐兔。君莫說中州。怕花愁。

「賞析」

詞人寫牡丹,多贊其雍容華貴,國色天香,充滿富貴氣象。總之大都着重於一個喜字,而作者獨闢蹊徑,寫牡丹的不幸命運,發之所未發,從而寄託詞人憂國傷時之情。

北宋末年,徽欽二帝被虜北行,諸后妃相隨,淪落金邦。南宋愛國詩人念及此辱,無不憤慨感傷,生活在南宋末年的劉克莊,痛感朝廷腐敗,國勢衰頹,報國無門,故託牡丹以發憤,抒其黍離之哀。

首二句寫牡丹的身世。所謂“洛陽舊譜”,是指歐陽修的《洛陽牡丹記》。其中雲:“姚黃者,千葉黃花,出於民姚氏家。”又云:“魏家花者,千葉肉紅花,出於魏相仁溥家。”姚黃魏紫在當時是牡丹中的名貴品種。這裏單舉姚黃,是以姚黃代名貴牡丹花種。“獨步”二字,準確、簡潔地說出這些牡丹的美麗和名貴。

詞人遙想當年中州繁華,人們競賞牡丹,姚黃魏紫獨佔魁首,盛況何等空前?這不僅是深情地讚美,而且也飽含着詞人對北方故土的思戀之情。

三、四句轉寫目前。“廣陵花”,指芍藥和瓊花。“楊州芍藥,名著天下。”(《遯齋閒覽》)瓊花潔白而香,有“無雙”之譽。(見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三十(“太虧他”的意思是:芍藥、瓊花和牡丹都是天下名花,前二者雖經戰火摧殘,但仍近朝廷,常爲詞人詠歌。而牡丹命運獨苦,淪落於敵人的鐵蹄下,猶如昭君,成爲朝廷孱弱的的犧牲品。這是對牡丹的同情,也是對朝廷當政者的怨憤。

“舊日王侯園圃,今日荊榛狐兔”句,描繪了國破家亡後中州的慘象,同時,也形象地表明瞭牡丹的處境。盛世繁華時姚黃魏紫,傾國傾城;山河破碎中的一片焦土,牡丹也就只剩下與荒煙衰草,荊榛狐兔相伴的命運了。詞人的憂國之心,離黍之哀,也通過這些形象的描寫,得到充分的表現。文字極爲精煉,含義極爲豐富。

“君莫說中州,怕花愁。”蘊含着詞人極爲複雜而深沉的感情。怕人說中州的慘境,並非怯懦,而是更翻進一層,說明愛中州之深,言明光復中州之心的迫切,也說明未能渡江驅敵的慚恨心情。在堂堂男子漢空懷壯志、報國無門的南宋末年,作者那種不平靜的心潮是不言而喻的。結句說“怕花愁”,實則是自己愁不堪忍。而詞人採用曲折寫法,不僅能表現出惜花的深厚情意,而且也能引讀者進入境界,彷彿與牡丹相對,見其愁態,而不能無動於衷。

經典的宋詞11

減字木蘭花

梨花院宇。淡月傾雲初過雨。一枕輕寒。夢入西瑤小道山。

花深人靜。簾鎖御香清晝永。紅藥闌干。玉案春風窈窕間。

點絳脣

樓下清歌,水流歌斷春風暮。夢雲煙樹。依約江南路。

碧水黃沙,夢到尋梅處。花無數。問花無語。明月隨人去。

青玉案

綠瑣窗紗明月透。正清夢、鶯啼柳。碧井銀瓶鳴玉甃。翔鸞妝樣,粲花衫繡。分付春風手。

喜入秋波嬌欲溜。脈脈青山兩眉秀。玉枕春寒郎知否。歸來留取,御香襟袖。同飲酴醿酒。

鵲橋仙

春陰淡淡,春波渺渺,簾卷花稍香霧。小舟誰在落梅村,正夢繞、清溪煙雨。

碧山學士,雲房嬌小,須要五湖同去。桃花流水鱖魚肥,恰趁得、江天佳處。

阮郎歸

校書學士小蓬山。新參玉筍班。買花歸去五湖間。浣花龍尾灣。下脫

南歌子

嫋嫋秋風起,蕭蕭敗葉聲。岳陽樓上聽哀箏。樓下淒涼江月、爲誰明。

霧雨沈雲夢,煙波渺洞庭。可憐無處問湘靈。只有無情江水、繞孤城。

醉桃源

春風碧水滿郎湖。水清梅影疏。渡江桃葉酒家壚。髻鬟雲樣梳。

吹玉蕊,飲瓊腴。不須紅袖扶。少年隨意數花須。老來心已無。

朝中措

照江梅詞,寄任蘊明。蘊明嘗許緣檄載侍兒見過,又於漢籍伎有目成者因以爲戲

郎官湖上探春回。初見照江梅。過盡竹溪流水,無人知道花開。

佳人何處,江南夢遠,殊未歸來。喚取小叢教看,隔江煙雨樓臺。

西江月

拾翠亭前水滿,郎官湖上春回。儀龍新碾試瓊杯。更覺春江有味。

拄杖行穿翠筱,吹花醉繞江梅。故園心事老相催。此意陶潛能會。

西江月

雲觀三山清露,長生萬鬣青松。瓊王敖珠珥下秋空。一笑滿天鸞鳳。

霧鬢新梳紺綠,霞衣舊佩柔紅。更邀豪俊馭南風。此意平生飛動。

如夢令

春水湖塘深處。竹暗沙洲無路。閒伴落花來,卻信東風歸去。且住。且住。細看兩山煙雨。

如夢令

不見玉人清曉。長嘯一聲雲杪。碧水滿闌塘,竹外一枝風嫋。奇妙。奇妙。半夜山空月皎。

水龍吟(郎官湖)

碧山橫繞清湖,茂林秀麓波光裏。南宮老大,西洲漂盪,危亭重倚。雨步雲行,餌風飲霧,平生遊戲。笑此中空洞,都無一物,有神妙、浩然氣。

掃盡雲南夢北,看三江五湖秋水。狂歌兩解,清尊一舉,超然千里。江漢蒼茫,故人何處,山川良是。待白萍露下,青天月上,約騎鯨起。

浪淘沙

拍手趁西風。驚起乖龍。青山綠水古今同。唯有一輪山上月,長照江中。

一點落金鐘。渾似虛空。道人不住有云峯。但是人家清酒甕,行處相逢。

經典的宋詞12

上國。去客。停飛蓋、促離筵。長安古道綿綿。見岸花啼露,對堤柳愁煙。物情人意,向此觸目,無處不悽然。

醉擁徵驂猶佇立,盈盈淚眼相看。況繡幃人靜,更山館春寒。今宵怎向漏永,頓成兩處孤眠。

譯文

我在華州,但現在要離開了。停下車駕,匆促地參加送別的筵席。只見河岸邊帶露珠的花朵似乎正在悲哀的哭泣,對面長堤上茂密的柳林也彷彿被憂愁籠罩。面對此景,觸目傷懷,那物的情狀、人的情緒無處不淒涼悲傷。

醉意濛濛中仍持握繮繩騎馬佇立,飽含離情眼淚的雙眼,彼此相看,不忍離去。更何況這一離別,將是彩繡幃帳中人孤寂,山中館驛春夜寒。今宵將怎樣面對這漫漫長夜,一下子分居兩處,獨自而眠。

註釋⑴臨江仙引:詞牌名,柳永據《臨江仙》作引曲,《樂章集》注“南呂調”。雙調七十四字,上片十句兩仄韻、四平韻,下片六句三平韻。

⑵上國:泛指京都以西地區,此處指華州。

⑶去客:指離開陝西的人。

⑷飛蓋:車蓋。車行時蓋衣因風而飛動,故稱。此處代指車駕。促離筵(yán):匆促的離別筵席。

⑸綿綿:連續不斷的樣子。白居易《長恨歌》:“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⑹岸花啼露:岸邊的花上還帶着朝露。啼:啼哭。

⑺煙:薄薄的霧氣。

⑻觸目:目光所及。歐陽修《採桑子·平生爲愛西湖好》:“歸來恰似遼東鶴,城郭人民,觸目皆新,誰識當年舊主人。”

⑼徵驂(cān):駕車遠行的馬。王勃《餞韋兵曹》:“徵驂臨野次,別袂慘江垂。”

⑽繡幃:指閨閣。

⑾山館:山野驛館。

⑿怎:怎奈。向:語助詞。漏永:指夜長。漏,滴漏,是古代的計時器。

賞析/鑑賞

“停飛蓋、促離宴。”“花啼露”、“柳愁煙”,“醉擁徵驂猶佇立,盈盈淚眼相看。”離別在即,試問,這難捨難分之情有幾多、有多深?且看涕淚的鮮花、憂愁的柳林。爲何“物情人意”皆“悽然”?因爲這一離別,將是“繡幃人靜”、“山館春寒”,從此“兩處孤眠”!哀哉!這傷心的離別,不就是爲了那該死的“蠅頭利祿”、“蝸角功名”(柳永《鳳歸雲(向深秋)》)嗎!

“花啼露”、“柳愁煙”爲離情,“物情人意”皆“悽然”,這是人們常引用的那句經典詞論:“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國維《人間詞話》)的又一註腳。

詞中言“上國。去客”,聯繫到柳永生平,該詞創作年份應爲慶曆七年,當時柳永離開陝西華州,去往蘇州爲官。“停飛蓋、促離筵”,聯繫到柳永當時的行程來看,此次筵席應該是在陝州舉行的,是陝州知州送別柳永之宴。“岸花啼露”則說明柳永當時是早晨離開陝州的。“長安古道”是指湖城至鞏縣包括古函谷關、崤山在內的一段路程。柳永經歷離別,有感於世事無常,作下此詞。

經典的宋詞13

暑假期間,爸爸給我買了很多書,其中一本書名叫《最愛唐宋詞》,是英漢兩種文字對照的,書中共收集一百首唐宋詞,我能背誦十五首。

剛開始背詩詞機械地死記硬背,覺得很難,後來仔細閱讀作詩的背景及註釋,認真領會其含義,覺得背起來便容易多了。但英文對照實在是太高深了,即使是我媽媽那樣的英語高手也得費點功夫,我只好作罷,以後再研究。

從古到今,多少豪邁情懷,無不以詩詞這一最爲凝練、光燦的文體來抒發。詩詞,如同人類文明璀璨的星辰,照亮着漫漫歷史長河與人們的心靈深處。古往今來,誓詞多如沙粒,流傳下來,併爲世人熟記在心、反覆吟唱的那一定是精華之精華,佳品之佳品。比如李煜的一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讓後人怎麼超越和更新?真是妙不可言啦!

經典的宋詞14

原文:

燕鴻過後鶯歸去

細算浮生千萬緒

長於春夢幾多時

散似秋雲無覓處

聞琴解佩神仙

挽斷羅衣留不住

勸君莫作獨醒人

爛醉花間應有數

作品賞析

【註釋】:

這首詞借青春和愛情的消失,感慨美好生活的無常,細膩含蓄而婉轉地表達了作者的複雜情感。這是一首優美動人而有寓有深意的詞作,爲晏殊詞的另類作品。

起句“燕鴻過後鶯歸去”寫春光消逝:燕子春天自南方來,鴻雁春天往北方飛,黃鶯逢春而鳴,這些禽鳥按季節該來的來了,該去的也去了,那春光也來過又走了。這裏寫的是鶯語燕飛的春歸時候,恰逢鶯燕都稀 ,更覺悵惘 。“鶯燕”,兼以喻人,春光易逝,美人相繼散去,美好的年華與美好的愛情都不能長保,怎不讓人感慨萬千。“細算浮生千萬緒”一句從客觀轉到主觀,說對着上述現象,千頭萬緒,細細盤算 ,使人不能不正視的 ,正是人生若水面浮萍之暫起 ,這兩句前後相承,又很自然地引出下面兩句:“長於春夢幾多時?散似秋雲無覓處。”這兩句改用白居易《花非花》詞句“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但旨意不同。作者此處寫的是對於整個人生問題的思考,他把美好的年華、愛情與春夢的短長相比較,把親愛的人的聚難散易與秋雲的留、逝相對照,內涵廣闊,感慨深沉。

下片“聞琴解佩神仙侶,挽斷羅衣留不住。”兩句寫失去美好愛情的舊事,是對上片感慨的具體申述,又是產生上片感慨的主要因素,這樣使上下片的關係交互鉤連,自然過渡 。“聞琴”,指漢代的卓文君,她聞司馬相如彈琴而愛慕他;“解佩”,指傳說中的神女,曾解玉佩贈給情人。這兩句是說象卓文君、神女這樣的神仙伴侶要離開,挽斷她們的羅衣也無法留住。隨後作者激動地呼出:“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意思是勸人要趁好花尚開的時候,在花間痛飲消愁。這是受到重大刺激的反應,是對失去美與愛的更大的痛心。聯繫晏殊的生平來看,他寫這件事,應該是別有寄託,非真寫男女訣別。宋仁宗慶曆三年(1043),晏殊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兼樞密使,握軍政大權 。其時 ,范仲淹爲參知政事(副宰相),韓琦、富弼爲樞密副使,歐陽修、蔡襄爲諫官,人才濟濟,盛極一時。可惜宋仁宗不能果斷明察,又聽信反對派的攻擊之言,則韓琦先被放出爲外官,范仲淹、富弼、歐陽修也相繼外放,晏殊則罷相。對於賢才相繼離開朝廷,晏殊不能不痛心,他把他們的被貶 ,比作“ 挽斷羅衣”而留不住的“神仙侶”。不宜“獨醒”、只宜“爛醉”,當是一種憤慨之聲。

此詞化用前人的詩句,信手拈來,自然貼切。詞中的複雜的思想,反映了作者的人生態度和襟懷。

經典的宋詞15

又是一個雨季,有着那份宋詞獨特的韻味。又是一場夢,宛如千百流放的回眸。又憶及那宋詞,憶及那獨獨屬他的風格,清晰卻也帶着憂傷。我不掩埋我對宋詞的熱愛,宋詞無意,但卻能品味出寫詩人的寂寞,襯托出那寫詩人的落寞悲哀。我喜歡李清照,不爲她的“惜青春去,幾點催花雨。”也不爲她的“被冷香消新夢覺,不許愁人不起”只是爲了她寫詞淡遠情懷的風格,包括那份獨特的思念。

我一直喜歡詞,尤其是宋詞,寫詞的人多愁善感,看詞入深的人也必定不快樂,或許只有如“蓮”般的女子才能配得上那深巷中寂寞無奈的宋詞吧!宋詞沒有像唐詩那麼憤發世俗,那麼銳利。而是格外的柔情、清晰、如水。比如李清照,她的詞裏就帶有一種女性特有的風情。宋詞如詩、如歌。好的詞如同一首詩,好的詞如同一首歌。宋詞的風格是什麼詩都不能代替的了的;只有宋詞讓人讀過會出現淡淡的惆悵;只有宋詞才能讓我有着濃濃的眷戀;只有宋詞才能喚起人們心理默默的情懷。有些詞寫的是悲歡離合,但很少有人讀懂,詞沒有那麼約束,詞是開朗大方的,詞可以隨心所欲,詞不論字數的長短,一句話,一段話也是詞,詞沒有空靈的束縛,更不要求每個字都盡善盡美,只求懂,只求舒展。

可惜的是,宋詞時代已經過早的不屬於我們當代的這個社會了。許嵩,我也喜歡這麼一位寫詞的人,他的詞、他的歌也成爲了不可替代的存在。這個世界,這一秒我不知道我沒有詞在生活中該怎麼做,詞,給我生活帶來了快樂、幸福。宋詞總歸是美的,寫詞的人總歸也是美的。我就是這樣寫下我對宋詞的感受的,我喜歡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