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唐代詩詞 > 《鷓鴣詞》李益唐詩原文鑑賞

《鷓鴣詞》李益唐詩原文鑑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6W 次

湘江斑竹枝,

《鷓鴣詞》李益唐詩原文鑑賞

錦翅鷓鴣飛。

處處湘雲合,

郎從何處歸?

  李益詩鑑賞

這是一首樂府詩,收在郭茂倩《樂府詩集》卷八十《近代曲辭》中。

這首《鷓鴣詞》,寫一位女子對遠方情郎的思念,抒情意味濃厚。

詩中的主人公是一位生活在湘江一帶的女子。詩的開頭寫她懷遠的愁情,不是用直陳其事的方法來正面表達,而是用“興”的手法烘托和渲染,使愁情表現得更爲含蓄而有韻味。

如前兩句都是用興的手法。首句“湘江斑竹枝”又兼用典。舜之二妃娥皇、女英,爲舜南巡而死,淚下沾竹。這種染上斑斑淚痕的竹子,稱爲“湘妃竹”,又稱“斑竹”。詩中人看到湘江兩岸的斑竹,自然會想到這個優美而動人的愛情傳說,聯類想及,勾起自己懷念情郎的愁緒。正在這時,詩中人又看到引動她愁緒的另一景物,那長着錦色羽毛的鷓鴣,振羽高飛,邊飛邊鳴,其聲悽清愁苦,聽到鷓鴣的鳴叫,更加重了她的愁緒。鷓鴣喜歡相對而啼,俗謂其鳴曰“行不得也哥哥”。大凡遊了、思婦,都怕聽鷓鴣的啼叫。看到聽到鷓鴣的飛鳴,自然會使這位思婦的愁緒,一瀉千里,一發而不可收。

接着詩句自然地過渡到“處處湘雲合”一句,以籠罩在湘江之上的陰雲,來比喻女主人公鬱悶的心情。

以陰雲喻愁懷,這是古典詩歌中常見的藝術手法。《文鏡祕府論·地·六志》引《贈別詩》曰:“ 離情弦上急,別曲雁邊嘶,低雲百種鬱,垂露千行啼。”釋曰:

“..上見低雲之鬱,託愁氣以合詞。”《鷓鴣詞》的.“處處湘雲合”,既是對實景的描寫,又巧妙地暗喻女子愁悶的心情。

詩的前三句,詩人用湘江、湘雲、斑竹、鷓鴣這些景物營構出一幅有靜有動的圖面,把氣氛烘托、渲染得十分濃烈,末句突然一轉,向蒼天發出“郎從何處歸”的問語,使詩情顯得跌宕多姿。它傳遞出主人公無可奈何的心情,我們彷彿看到她佇立湘江岸邊翹首凝望的身影,感覺到她盼郎歸來的急切心情,活脫脫描繪出一幅湘江女子懷遠圖來。

詩清新含蓄,善用比興,具有民歌風味。抒情全賴氣氛的渲染與烘托,頗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