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唐詩三百首 > 《夏日南亭懷辛大》的習題和答案

《夏日南亭懷辛大》的習題和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8W 次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後面題目。

《夏日南亭懷辛大》的習題和答案

夏日南亭懷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小題1:請結合第三四兩句,分析詩的前兩句中“忽”“漸”二字運用的妙處。(5分)

小題2: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到“勞夢想”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請簡要分析。

  答案:

小題1:“忽”,迅速,快;“漸”,慢慢地。(1分)這兩個字不但傳達出夕陽西下與素月東昇給人實際的感覺(一快一慢);(1分)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注意題目中的“夏日”),明月可愛而“漸”起,又表現出一種心理的`愉快感受,(2分)纔有了三四兩句中散發乘涼和開軒閒臥的閒適。(1分)

小題2:荷花的香氣清淡細微,竹露滴在池面其聲清脆,(1分)悅耳清心清幽絕俗的境界使詩人想到音樂,要在恬淡閒適的心境中彈奏,(1)分由“鳴琴”想到“知音”,而生出“恨無知音賞”的缺憾,(1分)自然而然地過渡到“懷人”上來。(1分)這種“懷故人”的情緒一直帶到睡下以後,進入夢鄉,居然會見了親愛的朋友。(1分)由景到情,層遞自然。(1分)

試題分析:

小題1:此題屬於煉字型題目。考生要注意此類題的答題步驟:一結合原詩給該字釋義,二賞析該字所在詩句的內容,三分析該句所表達的情感。詩的內容可分兩部分,既寫夏夜水亭納涼的清爽閒適,同時又表達對友人的懷念。“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開篇就是遇景入詠,細味卻不止是簡單寫景,同時 寫出詩人的主觀感受。“忽”、“漸”二字運用之妙,在於它們不但傳達出夕陽西下與素月東昇給人實際的感覺(一快一慢);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明 月可愛而“漸”起,只表現出一種心理的快感。“池”字表明“南亭”傍水,亦非虛設,纔有了三四兩句中散發乘涼和開軒閒臥的閒適。

小題2:該題可結合詩歌五至詩句的大意解答。三四句寫出一種閒情,同時也寫出一種適意——來自身心兩方面的快感。五六句詩人從嗅覺、聽覺兩方面繼續寫這種快感:“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荷花的香氣清淡細微,所以“風送”時聞;竹露滴在池面其聲清脆,所以是“清響”。滴水可聞,細香可嗅,使人感到此外更無聲息。“竹露滴清響”,那樣悅耳清心。這天籟似對詩人有所觸動,使他想到音樂,“欲取鳴琴彈”了。琴,這古雅平和的樂器,只宜在恬淡閒適的心境中彈奏。據說古人 彈琴,先得沐浴焚香,屏去雜念。而南亭納涼的詩人此刻,已自然進入這種心境,正宜操琴。“欲取”而未取,舒適而不擬動彈,但想想也自有一番樂趣。不料卻由 “鳴琴”之想牽惹起一層淡淡的悵惘。象平靜的井水起了一陣微瀾。由境界的清幽絕俗而想到彈琴,由彈琴想到“知音”,而生出“恨無知音賞”的缺憾,這就自然而然地由水亭納涼過渡到懷人上來。此時,詩人是多麼希望有朋友在身邊,閒話清談,共度良宵。可人期不來,自然會生出惆悵。“懷故人”的情緒一直帶到睡下以後,進入夢鄉,居然會見了親愛的朋友。由景到情,層遞自然。

  作者簡介: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於詩。年四十遊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後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餘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爲“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