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元代詩詞 > 《駐馬聽·?吹》賞析

《駐馬聽·?吹》賞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2W 次

導語:白樸(1226—約1306),字太素,號蘭谷,原名恆,字仁甫,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一帶),後遷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縣),元代著名戲曲作家。

《駐馬聽·?吹》賞析

  駐馬聽·吹(作者:白樸)

裂石穿雲,玉管宜橫清更潔。

霜天沙漠,鷓鶘風裏欲偏斜。

鳳凰臺上暮雲遮,梅花驚作黃昏雪。

人靜也,一聲吹落江樓月。

  賞析: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隨着演奏或歌唱的進行,它也隨之消失在茫茫太空。古人爲了表達把優美動人的音樂“留住”的意願,就有了“餘音繞樑”的神話故事:《列子·湯問》中說“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樑,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然而白樸的《駐馬聽·吹》這首小令卻爲讀者“錄”下了一段歷數百年而不息的笛曲,使人們至今依然能夠感受到這支笛曲的蕩氣迴腸、悠揚嘹亮的旋律。

“駐馬聽”是這首小令的曲牌。這首小令起句別緻,先以比喻描繪其聲,再言其聲緣於何物,作品基調奇特、濃烈。以“霜天沙漠,鷓鴣風裏欲偏斜”比喻樂聲的意境及其使聞者動情的魅力。“一聲吹落江樓月”,以誇張手法引出想象的世界,曲終而意韻不絕。“梅花驚作黃昏雪”,滿樹梅花竟然聞笛聲而驚落,飄飄灑灑如黃昏時的雪花。笛聲使梅花有了人的情感,形象地顯現了樂聲的藝術魅力。

這首小令,通過對笛聲的描繪表現了吹笛人的高超演技。作者運用通感的手法,藉助想象和比喻,立體地再現了悠揚清雅的笛曲。這笛聲可聽——“裂石穿雲”“清更潔”;這笛聲可見——從蒼涼、悠遠、悽清的笛聲中,讀者似乎看到了“霜天”的悽清,“沙漠”的曠遠,“鷓鴣”的低迴翻飛;這笛聲可感——笛聲具有“感天地,泣鬼神”的藝術魅力,使得因爲美妙的笛曲遏止的行雲把鳳凰臺都遮住,滿樹梅花感動得紛紛飄落,化作黃昏的片片飛雪,感到“暗香浮動”送來的陣陣幽香。全曲雖然很短,但卻包蘊十分豐富,層次分明而銜接渾成。一、二句寫笛聲響起,突兀而起,將“裂石穿雲”這一異常鮮明而突出的形象比喻突如其來地布陳於讀者的面前,“苦調悽金石”的音響效果和“石破天驚逗秋雨”的形象效果充分調動了讀者的聽覺和視覺,高度集中於這支響徹雲霄的笛曲上;中間四句寫笛曲吹奏,作者用了“霜天”、“沙漠”、“鷓鴣”、“暮雲”、“梅花”等視覺形象,讓讀者通過聯想感受笛曲的蒼涼、曠遠、悽清的意境以及攝魂奪魄的藝術魅力;以鳳凰臺上簫史、弄玉的歷史典故暗示吹奏者具有仙人一般非同凡響的高超技藝;結尾兩句寫曲終,以極度誇張的“落月”效果收束全篇。在萬籟俱寂之中,悠悠笛曲竟將掛在樓頭的江月悄悄吹落。月落無聲,映襯出笛聲的魅力無窮,彷彿世界萬物都深深地沉浸於樂聲的感動之中。神思綿緲,意境悠遠,餘音繞樑,完成了對笛聲藝術魅力的刻畫和渲染。作者在短短的八句中,寫出了三個階段笛聲的變化特點:起處的突兀,中間的豐富,結尾的餘韻;更以豐富的聯想,貼切的比喻,生動的誇張,自然巧妙、毫無斧鑿之痕的用典寫出了自己對笛曲的獨特感受。

  作者成績:

在元代雜劇的創作中,白樸更具有重要的地位。歷來評論元代雜劇,都稱他與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爲元雜劇四大家。據元人鍾嗣成《錄鬼簿》著錄,白樸寫過15種劇本,這15種是:《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東牆記》、《唐明皇遊月宮》、《韓翠顰御水流紅葉》、《薛瓊夕月夜銀箏怨》、《漢高祖斬白蛇》、《蘇小小月夜錢塘夢》、《祝英臺死嫁梁山伯》、《楚莊王夜宴絕纓會》、《崔護謁漿》、《高祖歸莊》、《鴛鴦間牆頭馬上》、《秋江風月鳳凰船》、《蕭翼智賺蘭亭記》、《閻師道趕江江》。加上《盛世新聲》著錄的《李克用箭射雙鵰》殘折,共16本。現在僅存《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東牆記》、《裴少俊牆頭馬上》三種,以及《韓翠顰御水流紅葉》、《李克用箭射雙鵰》的殘折,均收入王文才《白樸戲曲集校注》一書中。

題材多出歷史傳說,劇情多爲才人韻事。現存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寫得是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鴛鴦間牆頭馬上》,描寫的是一個“志量過人”的女性李千金衝破名教,自擇配偶的故事。前者是悲劇,寫得悲哀怛側,雄渾悲壯;後者是喜劇,寫得起伏跌宕,熱情奔放。這兩部作品,歷來被認爲是愛情劇中的成功之作,具有極強的藝術生命力,對後代戲曲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在我國戲曲史上,宋、金兩代已有了純粹演故事的戲曲,但沒有劇本流傳下來,我們無從說清楚這些戲曲的情況。元代的雜劇,在故事情節、人物塑造方面,都發展到相當嫺熟的地步,爲我國的'戲曲藝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保留下來的劇作中,可知其情節曲折,主題突出,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劇中人物,無論是因享樂而壞江山的唐明皇,冰肌玉骨、一身嬌嬈之氣的楊貴妃,還是爽朗果敢的閨秀李千金,都塑造得各具個性,栩栩如生。以至於現在戲劇舞臺上的唐明皇,還可見到白樸塑造的這一形象的遺風。

與關漢卿相比,白樸的生活圈子比較侷限,因此,他不可能從社會下層提煉素材,寫出像關漢卿那感天動地的《竇娥冤》。然而,他善於利用歷史題材,敷演故事,因舊題,創新意,詞采優美,情意深切綿長,又是關漢卿所不及的。他在文學史和戲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他的劇作的藝術成就,早已成爲文學藝術上的重要研究課題。

白樸的詞作,在他生前就已編訂成集,名曰《天籟集》。到明代已經殘佚,字句脫誤。清朝中葉,朱彝尊、洪昇始爲整理刊行。全集收詞二百餘首,除了一些應酬贈答、歌樓妓席之作外,多爲傷時感懷的作品。賴有這部作品,我們纔可以瞭解白樸的生涯。他的詞作,承襲元好問長短句的格調,跌宕沉詳,天然古樸。